研究生: |
殷童娟 |
---|---|
論文名稱: |
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程為例之個案分析 |
指導教授: | 洪久賢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兩性平等教育 、性別教育 、兩性教育 、融入式 、有效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 、高中家政 、個案分析 |
英文關鍵詞: |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ender educatio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strateg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5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高家政科教師及其任教班級學生45人為研究對象,並採主題融入式的課程設計之兩性平等教育教案為實施依據,進行教學觀察研究。在資料蒐集方面,本研究採以文件分析、參與觀察以及與師生的訪談等方式,蒐集相關資料,以為本研究質性分析之依據。
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1、建構安全且無性別歧視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自由分享個人生活經驗。
2、選擇與兩性學生生活經驗結合之性別議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以及參與課程討論活動的興趣。
3、在生動活潑的課程活動設計中,促進同儕間的合作學習,並培養學生能尊重包容兩性間異同的態度與同理心。
4、採取幽默的態度處理學生行為,以達成課堂中良性的師生互動關係。
5、積極傾聽,鼓勵並讚美學生發聲、重視學生意見,並使之增生權能。
6、適切地運用學習單,使學生能沈澱思緒、重整觀念並對於性別相關議題產生深度的思考與反思。
7、單性別學生因無法與異性直接對話,因而產生師生互辯的情形。
8、視聽設備會影響教學活動規劃的多元性。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建議如下:
1、教師宜培養民主開放的胸襟,以使兩性學生皆能有機會在課堂中發聲。
2、教師宜展現尊重接納的態度,使兩性學生皆能建立自信。
3、教師宜多採正向肯定及讚美的語言,以激勵弱勢學生參與課程活動。
4、對於學生所表達之觀點,教師不宜以單一價值標準加以論斷。
5、教學內容宜與兩性學生之生活經驗結合,以激發學習興趣。
6、宜與各科教師保持良性互動,以更瞭解任課班級中兩性學生的特質。
7、教師宜積極參與兩性教育與研究等進修活動,培養敏銳的性別觀察力。
8、組成教學研究小組,開闢兩性教學觀摩網絡,以增進性別教學之專業。
9、教師應多與學生互動,以瞭解學生文化,並為兩性教學尋找適切題材。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刁筱華譯(民83)。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台北:時報文化。
王文科(民89)。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本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主辦之『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2000年,嘉義縣市:國立中正大學。
王昭正等譯(民88)。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
王雅各(民88)。大學通識教育「性別與兩性關係」相關課程師資與教學教法適切性的研究。本文發表於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主辦之「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中心。
王雅各(民88)。同志平權運動。本文錄於王雅各主編之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227-258。台北:心理。
王雅玄(民87)。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9(1)。
王大修(民86)。要改進兩性平權,師院的教授必須先進行改造。教育研究雙月刊,54,13-14。
王瑞香(民85)。基進女性主義。本文錄於顧燕翎主編之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05-138。台北:女書文化。
方德隆(民87)。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教材發展之趨向。本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南區中小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1998年,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何春蕤(民89)。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
何春蕤(民87)。書中自有顏如玉-黃色書刊。本文錄於何春蕤主筆之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元尊文化。
何春蕤(民86)。性別教育與通俗文化之間的愛恨情仇。本文錄於世新大學主辦之『第一屆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座談會』論文集。台北:世新大學。
何春蕤(民85)。色情與女/性能動主體。中外文學,25(4),6-37。
呂寶靜(民88)。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本文錄於王雅各主編之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101-134。台北:心理。
余漢儀(民87)。社會研究的倫理。錄於嚴祥鷥主編之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佘曉清(民85)。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實驗課中與同學和老師之互動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511-S032-008。
吳雅玲(民88)。中等教育學程中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內涵之德懷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知賢(民87)。電視節目中兩性知識及性內容的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9(6),23-32。
吳玉明(民86)。建構式教學策略中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學習的探討。省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麗(民85)。提昇女性的科技參與。本文錄於謝臥龍主編之兩性、文化與社會,11-31。台北: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宋文里(民84)。「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4),1-15。
吳天泰(民82)。在師院中教授婦女研究的經驗。台北:台大婦女研究室。
李春芳(民85)。現代輔導觀念下的師生溝通術-兼談老師發問技巧。健康教育,77,6-11。
李 暉(民82)。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貞(民82)。體驗小學教科書-主體經驗:兩性觀。台灣:台灣教授協會。
何 修譯(民81)。美貌的神話。台北:自立晚報。
林芳玫(民88)。A片與偷拍:再現論與擬象論的色情研究。本文發表於東吳大學社會系主辦之『跨世紀的台灣社會與社會學』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
林進材(民88)。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
林生傳(民87)。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林生傳(民79)。革新教學的理論。錄於林生傳新教學理論與策略,25-41,台北:五南書局。
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民86)。台北:教育部。
洪秀敏(民87)。女性主義、數學史以及數學教育:女數學家傳記的書寫及其對數學教育的可能衝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秀敏(民89)。跨學科教學的想像與實現:以「東南亞性別問題研究」課程為例。本文發表於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所主辦之『跨學科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婦女研究室。
洪久賢和蔡長艷(民88)。落實兩性平等教育之教學策略研究。本文發表於「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389-396。高雄:高雄師大。
洪久賢(民88)。兩性平等教育師資專業成長歷程個案分析。本文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57-372。高雄:高雄醫學院。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本文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圖書。
俞智敏等合譯(民8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范毓娟和郭重吉(民84)。在國中理化課程中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6,69-87。
徐佐銘(民89)。戀物癖:頹廢的象徵?本文發表於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辦之『第五屆四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
徐宗國(民86)。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孫仲山(民84)。國民中學階段教師激勵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路分徑分析。高雄師大學報,6,131-161。
陳伯璋(民89)。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本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系主辦之『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學術研討會,2000年,嘉義縣市:國立中正大學。
陳美玉(民89)。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
陳美玉(民86)。理性溝通教學之研究。研習資訊,14(1),78-84。
陳美玉(民85)。教師專業實踐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陳嘉明(民81)。國中生的成長與生活輔導。台北:益群書局。
陳明福和劉君祖合譯(民75)。人體秘語。台北:牛頓。
張美玉(民89)。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
張喬婷(民89)。從身體慾望到身份認同-校園空間中女同志的存還機制。本文發表於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辦之『第五屆四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張德銳(民88)。國民中學實習輔導人員臨床視導研習會手冊。台北:教育部。
張玉成(民87)。教師發問技巧之外:論鼓勵學生發問暨教師回答技巧之重要性。教師天地,96,54-60。
張如慧(民87)。如何創造多元文化的兩性平等教室。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研究集刊,41,103-118。台北:師大書苑。
張景媛(民87)。新學習時代的來臨-建構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資訊,6(1),52-65。
張鈺珮(民87)。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 玨(民87)。正視現狀,拓展未來。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0-33。
張 玨(民86)。兩性平等教育的精神與目標內涵。本文發表於「推動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大:婦女研究室。
張美玉(民89)。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
張美玉(民85)。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和歷程檔案評量-在自然科教學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 85-2511-S134-004。
張清濱(民84)。合作學習的正用與誤用。研習資訊,12(4),1-7。
郭麗安(民83)。兩性對親密需求的差異及輔導對策。諮商與輔導,107,13-15。
張維安(民81)。從生活領域論兩性之不平等。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2),135-147。
張玉成(民78)。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錄於『大學教師教學方法系列專題講座』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
莊明貞(民88)。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莊明貞(民87)。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8,13-20。
莊明貞(民86a)。兩性平等教育如何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觀。教師天地,90,13-21。
莊明貞(民86b)。從師資培觀點談兩性教育課程實施的困境與展望。本文發表於「第一屆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座談會。台北:教育部。
莊明貞(民85)。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本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1996年。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曾佳慧(民82)。減低偏見的社會科教學策略與方法。台北師院學報,6,399-420。
單文經(民87a)。鷹架支持的譬喻在大班教學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9(6),1-22。
單文經(民87b)。美國多元文化教育落實於課程與教學的作法-以愛荷華州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8(4),151-168。
湯仁燕(民89)。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5。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和張嘉育(民8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政傑和林佩璇(民85)。合作學習。台北:五南書局。
黃政傑(民84)。兩性教育與課程設計。錄於黃政傑多元社會課程取向,81-96。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政傑(民77)。生活與倫理課本教些什麼。錄於教育理想的追求。台北:心理。
游美惠(民88)。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32-51。
游美惠(民87)。性別平權的性/別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0,4-15。
游家政(民87)。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31-46。
游惠音(民85)。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級社會關係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志禹(民86)。帶領孩童衝破刻板印象。教育研究雙月刊,54,18-19。
詹志禹(民85)。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49,25-46。
甄曉蘭(民88a)。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89。
甄曉蘭(民88b)。從知識論辯證談課程發展問題-以台灣課程改革為例。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591-61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台北:揚智。
潘慧玲(民88)。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529-54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台北:揚智。
潘慧玲(民87)。檢視教育中的性別的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劉梅君(民88)。性別與勞動。本文錄於王雅各主編之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253-304。台北:心理。
劉毓秀(民88)。北歐的兩性三重角色及其形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57-65。
蔡清田(民87)。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1(3),15-30。
蔡培村(民87)。師資培訓與教學小組。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2-25。
歐用生(民86)。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1-23。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玲譯(民84)。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台北:遠流。
賴鈺麟(民89)。同志運動與社會運動理論的辯證關。本文發表於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所主辦之『第五屆四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謝小芩和楊佳羚(民88)。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解嚴以來台灣性別與教育的文獻回顧。本文發表於東吳大學社會系主辦之「跨世紀的台灣社會與社會學」學術研討論會。台北:東吳大學。
謝小芩(民87)。性別與科學教育。本文發表於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主辦之「性別與科學教育」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謝小芩(民84)。性別教育通識課程的設計與推廣。錄於「大專院校兩性教育通識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謝小芩、王秀雲(民83)。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中的意識型態分析。本文發表於「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謝臥龍、駱慧文和吳雅玲(民88)。從性別平權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謝臥龍(民87)。規劃無性別歧視之課程與教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6-29。
謝臥龍(民86a)。國中科學教育教學方法與課堂互動中之性別差異。本文發表於國科會主辦之『性別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謝臥龍(民86b)。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54,37-43。
謝臥龍(民86c)。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謝臥龍(民85a)。由教師發問的模式與技巧探討國中自然科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性別偏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511-S037-001。
謝臥龍(民85b)。從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分析的觀點探討學前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4-2413-H037-005。
謝臥龍(民82)。兩性教育通識課程教學方法探討。本文發表於『大專院校兩性教育通識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蕭 蘋和李宜玲(民88)。性的屈從與主動:女星寫真集內容的符號學分析。本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魏惠娟(民87)。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錄於『高雄市八十七年度中等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研討會,1998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魏惠娟(民88)。建立一個有益於女性心智發展的學習環境。本文發表於『1999性別與兩性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院。
蘇芊玲(民86)。從教材看女性的教育處境。本文發表於『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高雄市: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
二、英文部份
Acker, S.(1994).Gendered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woman, teaching and feminism. Open University Press.
Allan, C.O. (1990).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Harper & Row Publishers.
Banks, J.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Banks &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lenky,M.F., Clinchy,B.M., Goldberger,N.R., & Tarule,J.M.(1986).Woma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Basic Book.
Brady,J.(1995).Schooling young children: A feminist pedagogy for liberatory learni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ooks,J.G.(1990).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ructivists forging connection. Education leadership 47(5),68-71.
Buffington, N.(1993). When teacher aren’t nice: bell hooks and feminist pedag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115).
Bullivnt, B.M.(1989).In Banks,J.A. & Banks, C.A.M.(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and Bacom.
Clair, R.P., Chapman, P.A. & Kunkel, A.W.(1996).Narrative approaches to raising consciousness about sexual harassment: From research to pedagogy and back again. Journal of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Reaserch,24(4),241-259.
Culley, M. & Portuges, C.(Eds.)(1986).Gendered subjects: The dynamics of feminist teaching. New York: Routledge.
Cheryl, L.C.(1999).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 macroeconomics cours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7(2),51-61.
Denzin, N.K.(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3r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iGulio, R.(1995). 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 step-by-step guide to successfully running the show without destroying student dignity.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Dynneson, T.L. & Gross, R.E.(1999).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2nd Ed). Columbus: Prentice-Hall.
Eccles,J.S., & Blumenfeld,P.(1985).Classroom experiences and student gender: Are there difference and do they matter? In Wilkinson,L.C. & Marret,C.B.(1985).Gender inferences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cademic Press.
Ellsworth, E.(1992). Why doesn’t this feel empowering? Working through the repressive myths of critical pedagogy. In C. Luke, & J. Gore (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 (pp.90-119).NY: Routledge.
Fine,M.(1993).”You can’t just say that only ones who can speak are those who agree with your position”: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classroo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3(4),412-433.
Freire,P.(199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Freire, P.(197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Seabury.
Fujimur-Fanselow, K.(1996).Women’s studies and feminist pedagogy: critical challenges to Japanese educational values and practices. Gender and Education, 8(3), 337-352.
Gall,M.D.(1985).Discussion methods of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3,edited by T.Husen and T.N. Postlethwaite. Oxford: Pergamon.
Giroux,Henry A., & Simon, Roger(1989).Popular culture, schooling &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Gore,J.M.(1993).The struggle for pedagogies: Critical and feminist discourses as regimes of truth. New York: Routledge.
Harvey,G. & Hargert,L.F.(1986).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in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25(4), 290-299.
Horgan,D.D.(1995).Achieving gender equity: Strategies for the classroom. Bostom, MA: Allyn and Bacom.
Houston,B.(1985).Gender freedom and the subtleties of sexism education. Education Theory,35(4),359-370.
Johnson,R.B.(1997).Examining the validity structur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118(2),pp.282-292.
Jonassen,D.H.(1991).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9),28-33.
Kenway, J. & Modra, H.(1992).Feminist pedagogy and emancipatory possibilities. In C. Luke, & J. Gore (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pp.138-166). New York: Routledge.
Klein, S.S.(1985).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ockheed, M.E. & Klein, S.S. (1985).Sex equity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climate. In S.S. Klein(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pp.189-217).
Livingstone, D.W.(1987).Critical pedagogy and cultural power.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r.
Larson, B.E.(1997).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discussion: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5(2), 113-136.
Luke,C.(1996).Feminisms and pedagogies of everyday lif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uke, C.,& Gore, J.(Eds.).(1992).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Maher, F.A.(1999).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Feminist pedagogies: Issues in Gender, Power and Authorit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1(1), pp.35-59.
Maher,F.A. & Tetreault,M.K.(1996).Women’s ways of knowing in women’s studies, feminist pedagogies and feminist theory. In Goldberger, N.R. et al.(eds.), Knowledge, difference, and power: Essays inspired by women’s ways of knowing.
Maher,F.A.(1985).Pedagogy for the gender-balanced classroom. Journal of thought,20(3),48-64.
Milroy,E.(1982). Role-play: A practice guide. Abardeen University Press.
Oliva, P.E.(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Paechter,C., & Weiner,G.(1996).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education research.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2(3), 267-272.
Pagano,J.(1990).Exiles and communities: Teaching in the patriarchal wilderness. Albany, NY: SUNY Press.
Prawat,R.S.(1996).Learning community and school reform. Curriculum studies,28(1),91-110.
Print,M.(1991).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Australia.
Rismark, M.(1996).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 during classroom discorus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0(1),57-68.
Sanders, J.(1997).Teacher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 Eric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ERIC: ED408227).
Sandler,B.R., & Silverberg,L.A., & Hall,R.M.(1996). The chilly classroom climate: A guid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wome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Women in Education.
Schlechter,S.L.(1998).Enacting gender equity in a twelfth-grade classroom: An English teacher and her students. PHD Disser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Schmidt,M.W. & Harriman, N.E.(1998).Teaching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Classrooms: Schools,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Success.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Slavin,R.E.(1995).Cooperative learning(2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Soctt,K.P. & Schau,C.G.(1985).Sex equity and sex bias i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S.S.Klein(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tephanie,V.(1997).Feminist teaching in the mixed classroom. Peace review,9(1),133-138.
Stipek, D.(1995).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66(1),209-223.
Tisdell,E.J.(1998).Poststructrual feminist pedagogi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8(3),139-156.
Wilen, W.W.,& J.J. White.(1991). Interaction and discourse in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s.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ed by J.P. Shaver. New York: Macmillan.
Werrbach, G.B.(1993). The family reunification role-play. Child Welfare, 72(6), 55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