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高郁晴 Kao,Yu-Ching |
---|---|
論文名稱: |
我國少年矯正學校人員對非行少年之管教觀研究 The Study on Discipline about 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 Personnel to Delinquents |
指導教授: | 洪仁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1 |
中文關鍵詞: | 少年矯正學校 、非行少年 、管教 |
英文關鍵詞: | the 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 juvenile delinquents, discipline behavi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7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少年矯正學校人員對非行少年之管教觀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少年矯正學校人員對判處感化教育處分的非行少年在校內違規行為的管教觀,在管教信念、管教態度、管教程序、管教方式等構面上的管教情形。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主要運用訪談法,訪談對象選取迎曦中學(化名)校內教育相關體系人員與矯正相關體系人員作樣本,共選取三位輔導教師、三位教師、三位教導員、三位警衛隊隊員,總計十二位受訪人員,進行個別訪談。
本研究發現重點歸納如下:在管教信念層面,迎曦中學不同體系人員對非行少年違規行為類型與成因有高度認知共識,然而,非行少年複雜的成長背景與社會化經驗,讓校內人員對矯正成效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也產生不同類型的管教信念;在管教態度層面,迎曦中學不同體系人員對非行少年違規行為的管教態度有些微差異,迎曦中學人員在管教態度上有輔導與訓導兩方管教不同調的矛盾。在管教程序層面,迎曦中學人員在對學生違規行為的簽辦程序上,符合正當法律程序規定。在管教方式層面,迎曦中學人員在面對法的規範之下,處罰方式開始多元化,也特別重視和學生用「搏感情」的方式來經營師生情誼。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少年矯正學校在政策與法令制度上應重新審思與檢討;面對管教不一致現象,應建立教訓輔管教小組分工機制,透過會議與處室協調,營造團結同心的管教氛圍;應多辦理管教輔導研習以增進同仁管教職能。
The Study on Discipline about 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 Personnel to Delinqu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 personnel discipline and deal with the deviant behaviors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who are subjected to educational discipline.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on teacher’s disciplinary confidences, manners, procedures, and strategies.
The Case Study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ainly using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ees who work in Ying Hsi High School, named for a pseudonymous way, are selected by education system personnel and correction system personnel to be samples, involving three counseling teachers, three homeroom teachers, three disciplinarians, and three school security guards, totally twelve interviewees to conduct individual interviews.
The key points about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In terms of the disciplinary confidences, all personnel have high recognition on the students who violate discipline, but the discipline confidences of the interviewees divide on the correctional effects. In terms of the disciplinary manners, there is a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sonnel’s manner toward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Counseling teachers and disciplinarians have conflict with dealing with the violators. In terms of the disciplinary procedures,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juvenile delinquents who violates the discipline follows the law. And in the level of strategies in discipline, school discipline of all personnel tends to be legal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law and the punishment is focused on mental effort. Teachers and disciplinarians think more and apply the positive discipline approaches to convince violators and make them concede their guilt.
Las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mentioned above relate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s follows: First, 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 policies and laws should be re-thought and revise. Second, establish discipline team division system through coordination meetings to create united and consistent discipline atmosphere. Third, reinforce the disciplining skills of present personnel by holding disciplinary studies.
壹、中文部分
于淑華(2012)。領導模式對少年矯正學校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中央研究院(1985)。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1990)。臺灣意向調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1992)。臺灣意向調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1994)。臺灣意向調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2001)。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王玉妃(2009)。阿德勒取向之非行少年早期記憶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王珮瑩(2010)。日治時期台灣「不良少年」的誕生。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苑瑜(2001)。國中實習教師實習期間教師信念變化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浚柏(2011)。教師管教權法律知識與管教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江姿穎(2009)。生氣情緒歷程與反社會行為的關連性—以青少年與非行少年為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何健豪(2010)。零體罰立法後臺北縣國中教師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育斌(2004)。藥物濫用少年與其社會網絡之互動要素分析:以高雄明陽中學收容少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余佩軒(2009)。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如玉(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武典、陳秀蓉(1978)。教師領導行為與學生的期待、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87-103。
吳建德(2005)。繪畫治療的美學觀點以美學的觀點詮釋繪畫治療在明陽中學實施的成效。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英璋(2002)。九年一貫精神與矯正學校教育之設計。明陽中學年刊,4-12。
吳培綺(2002)。輔導工作對犯罪少年生活適應成效之相關研究--以少年矯正學校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清山(1984)。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專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87)。國民中學導師性別、職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是應的影響。高雄市:復文。
吳清山(1995)。教師管教責任之探討。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40)。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3-136。
吳清山(2004)。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瓊洳(1998)。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臺灣教育,566,44-50。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
巫滿盈、賴政榮主編(2005)。誠正中學校務手冊。新竹縣:誠正中學。
李永龍(2008)。家長對國中教師管教行為的看法之分析-以屏東縣萬丹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自強(2005)。觸法少年安置輔導處遇之現況與檢討。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觀護協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聯合舉辦之「少年觀護未來發展研討會兼論機構內輔導工作成效」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李君儀(2004)。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法律集體意識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建興(1996)。處罰是否等於體罰-教師懲戒之我觀。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1),51-55。
李茂生(1995)。八四年版少事法草案起草經過及評釋。刑事法雜誌,40(1),44-68。
李茂生(1999)。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基本策略─後現代法秩序序說。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2):141-228。
李蘭、翁慧卿、曾東松、孫亦君(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八十六學年度台北市國中生之現況。公共衛生,26(2):75-90。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稻鄉。
周淑惠(1999)。一位國小教師國語科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愫嫻(1998)。人道與企業管理精神並進的少年處遇政策。載於蔡德輝等著,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一)(頁59-86)。臺北市: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
周愫嫻(2004)。少年犯罪。臺北市:五南。
林弘杰(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行為與友善校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教育權與管教行為的合理界限。師說,84,9-23。
林芸醇(2010)。國小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式、班級氣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宥節(2009a)。少年矯正學校教職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誠正中學爲例。中華行政學報,6,105 -127。
林宥節(2009b)。少年矯正學校教職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誠正中學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秋蘭(2002)。我國少年矯正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琇圓(2006)。我國少年矯正學校辦學成效之評估研究─以誠正中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獻情(2002)。少年監獄改制少年矯正學校之評析~以明陽中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法務通訊(2002)。法務部第932次部務會報重要指示事項彙編。法務通訊,2098,第3版。
法務部(1980)。少年輔育院。載於法務部獄政史實紀要(頁573-874;887-931)。臺北市:法務部監所司。
法務部(1980)。監所行政。載於法務部獄政史實紀要(頁174-566)。臺北市:法務部監所司。
法務部(2012)。100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臺北市:法務部保護司。
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編(1999)。矯正法規輯要。桃園縣:法務部矯訓所。
邱心怡(2007)。國民中學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明偉(2006)。我國少年矯正工作之回顧與展望。警學叢刊,37(3),117-136。
邱雅玲(2008)。國小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未出版,屏東市。
邱慶華(2009)。社會連結、自我控制與非行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少年輔育院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錦松(2001)。臺灣社會變遷下之青少年法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裕真(2007)。韓國與臺灣感化教育之比較。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姚清煇(2002)。矯正學校教育與一般學校教育之比較。載於愛與希望(頁107-109)。新竹縣:誠正中學。
姚清煇(2004)。愛與希望。新竹縣:誠正中學。
施安琪(2012)。臺灣少年矯正學校暨輔育院對身心障礙犯罪學生之服務現況。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禧慧(2000)。教室安靜的潛在教育學之研究-以一個六年級的開放教室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洪宜和(2000)。由我國少年法制政策論少年矯正學校設置暨立法。矯正月刊,100。
洪榮鍵(2006)。國中生知覺之補習班教師管教方式、學習壓力與數學科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唐永年(2010)。少年收容人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新竹誠正中學為例。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與數位商業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孫旻儀(2004)。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旻儀(2009)。國中教師管教方式代間傳遞模式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苑芬(2011)。從誠正中學檔案看我國少年矯正教育之變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涂淑瑩(2007)。矯正機關收容少年黑話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15,129-172。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色。現代教育,7(30),74-89。
張甘妹(1997)。少年之感化教育。載於刑事政策(第三版)(頁57-105)。臺北市:三民。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淑倩(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雅嵐(2003)。青少年殺人犯與未曾犯罪青少年死亡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碧娟(等同撰)(1995)。「管」與「教」之間— 教師管教權座談會紀錄。教育心,10,4-18。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12年10月16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675&KeyWor
dHL=&StyleType=1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5)。教師管教學生的權限與問題。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纂)(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2012年10月16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莊政翰(2011)。零體罰教育政策對國小教師管教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文雄(2004)。少年矯正學校矯治處遇評估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春金(1996)。犯罪學。臺北市:三民。
許瓊華(2009)。一般青少年與非行少年家庭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從吉(2001)。犯罪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氣情緒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與服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如瑩(2009)。「早發型」與「晚發型」非行少年的心智理論能力與社會適應之相關探討。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建安(2001)。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道德認知發展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政琳(2009)。犯罪少年暴力行為適應歷程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美冠(2004)。犯罪青少年依附關係、解釋風格與自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振盛(2005a)。少年矯正學校的組織與學生的社會化過程。法務部明陽中學學報,1,29-42。
陳振盛(2005b)。矯正學校學生與矯正人員對矯正行為的建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振盛(2007)。矯正人員對矯正處遇機制的建構:以矯正學校明陽中學為例。犯罪學期刊,96,55-88。
陳啟軒(2007)。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管教態度與專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敏瑜(2007)。國中教師管教信念、管教目標與管教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雅莉(1994)。教師教育信念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肇文(2007)。中等學校實習教師對師資培育法認知與態度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馨蘭(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失與突破。學生輔導雙月刊,93,8-37。
彭嬌蓮(2004)。犯罪青少年電腦態度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碩士,未出版,桃園縣。
彭慶平(2004)。我國少年矯正學校之經營績效評估研究─以誠正中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桂香(1957)。少年犯之感化教育(上)。法律半月刊,3(9),5-6。
游純彥(2011)。感化教育少年犯處遇之研究-犯罪社會學觀點的運用。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梅英(譯)(2006)。J. F. Soltis著。質性研究的倫理。載於E. W. Eisner, & A. Peshkin(主編),教育領域的質性研究:持續不斷的爭議(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頁257-267)。臺北市:文景。
黃宜寧(2005)。提昇少年矯正學校學生理化科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信誠(2002)。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HU05665014。
黃郁珉(2008)。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姬芬(2002)。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培瑜(2010)。網路使用情形對非行少年負面情緒、偏差行為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維賢(1997)。台灣新竹少年監獄騷暴動事件調查處理報告。臺北市:法務部。
黃徵男(2002)。少年矯正學校之回顧與前瞻。矯正月刊,115,3-13。
黃徵男(2004)。少年矯正學校之設置與發展。載於21世紀監獄學(第二版)(頁349-385)。臺北市:首席文化。
楊士隆(2001)。少年犯罪生涯與常習犯罪研究之發展與啟示。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會刊,2(2),9-18。
楊士隆,蔡德輝(2004)。臺灣地區犯罪現況、成因與防治對策。載於犯罪學(頁363-404)。臺北市:五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雅雯(2011)。經常逃學逃家虞犯少年之最適司法處遇-以釋字第664號解釋後的司法處遇個案為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葉俞杉(2008)。國民小學教師生活型態與班級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彥綺(2012)。修復式正義在少年矯正學校行政核心團隊組織衝突管理之可行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臺北市:月旦。
詹志禹等(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臺北市:行政院青輔會主題研究報告。
誠正中學(2012)。近五年在院(校)感化教育學生罪名。2012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ctg.moj.gov.tw/ct.asp?xItem=17633&CtNode=11296&mp=07
誠正中學簡介(2011)。新竹縣:誠正中學。
廖志恆(譯)(2007)。U. Flick著。半結構式訪談法。載於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編譯),質性研究導論(頁121)。臺北市:五南。
趙彥博(2007)。少年矯正學校收容人副文化之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歐用生(199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86)。德育懲罰論。載於歐陽教(主編),德育原理(頁301-306)。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1996)。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6)。體罰問題與學生管教。載於臺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所編之「春風化雨,點石成金-面對學生管教問題」系列研討會論文集(頁87-109),臺北市。
歐陽教(2002)。教師哲學。載於歐陽教(主編),教育哲學導論(頁116-127)。臺北市:文景。
潘惠冠(1997)。國小班級幹部角色在師生與同儕互動上的詮釋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佩珊(2003)。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說謊行為與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杰伶(2010)。優勢觀點為基礎之探索教育團體對感化教育少年增強權能的成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市。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市:心理。
蔡漢璁(2008)。非行少年家庭界限與非行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德輝、楊士隆(2003)。台灣地區少年加入幫派危險因子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33(4),1-26。
蔡擇文(2002)。國小五年級自然科融入STS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批判思考與科技創造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SYS5331013。
鄧守剛(2008)。非行少年依附關係、社會興趣對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美玉(1994)。少年監獄少年輔育院學校化制度之研究。台灣桃園少年輔育院八十三年度研究報告。桃園縣:台灣桃園少年輔育院。
鄭麗文(2006)。運用焦點解決諮商協助即將出校學生之行動研究-以明陽中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秋生(1994)。少年犯之處遇問題與對策。載於楊士隆、林健陽(主編),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頁143-171)。臺北市:五南。
蕭佳心(2011)。犯罪少年進入矯正學校前欺凌/被欺凌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賴恭利(2005)。我國司法處遇福利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鮑淑娟(2008)。澎湖縣中小學教師管教態度與管教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律語生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嘉南(1999)。少年矯正學校學生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法務部委託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薛宜貞(2007)。藝術治療構畫的生命面龐–以明陽中學學生為個案的歷程詮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謝孟勳(2007)。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啟大(2000)。我少年法之立法沿革及展望(上)。司法周刊,989,2版。
簡茂發(1997)。教師管教學生範圍之界定座談會。師說,105,16-17。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嚴光正(2010)。臺北市國中導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5).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Arnett, J. J. (1999). Adolescent storm and stress, reconsidere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5), 317-326.
Charles, C. M. (1999).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6th ed.). New York: Longman.
Hall, G. S. (1924). 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Kayoun, C. (200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Socializ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5593)
UNESCO (2006). 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inclusive, learning-friendly classroom: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Bangkok, Thailand: UNESCO Asia and Pacific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Wolfgang, C.H. (1995). Solving discipline problems: Methods and models for today’s teacher (3r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Wynne, E. A (1990). Improving pupil discipline and character. In O. C. Moles (ed.), Student Discipline Strategies(pp.167-19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