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戴麗珠 Dai, Li-Zhu |
---|---|
論文名稱: |
蘇東坡與詩畫合一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于大成
Yu, Da-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畢業學年度: | 62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中國文學 、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LITERATURE, LITERA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寫作動機:
中國詩文有一獨特之表現場合,即中國繪畫之題晶:題畫詩以書法表現於畫,
形成詩、書、畫統一、和諧之藝術美。因之,文學一躍而成繪畫之指導者,元明以
後之中國繪畫,畫史上特稱之「文學化」時期;此時,所貴乎畫者,非畫也,乃文
人雅士胸中墨也。以是,畫家若無文學修養,其晝多不為士人所重;蓋詩文學養邃
厚、儒雅飄逸之士,夾其飄然出塵之恩,迅然放筆,吐屬秀雅,筆力超然,且天工
傳神、妙絕脫俗,異乎畫工,畫匠之無一點俊發;故古來名家授徒,首重讀畫,欲
以詩文素養,怡鍊晝者胸中識見,幾為九百年來,晝者不易之最高圭臬。
然請與畫本自不同,各有其不同之表現方式,二者何能互為統一與融合?文學
何得頒導繪畫?其始之初,源自何時?起于何因?其間嬗遞變化之迦何在?關係九
百年來之藝文匪淺,前人或有論之者;然皆以畫量州重心,未嘗以請為此論;余之
所論,以東坡詩畫理論為經緯,特本乎文學立場,嘗試考索題畫詩之源起、演化、
發展過程及東坡明白立論「詩畫本一律」之真諦,希欲借詩文書晝一致之創作態度
,明晰此一近代中國文化史上特異之一章。前賢所考,癥結猶存,千師長卿復勉余
此志,斯乃本文之所由作也。
分章大要:
第一章 東坡之時代家庭背景
東坡才富學贍,以其一代文宗身分,道破詩晝合一之現象;在其承受北宋仁宗
朝鼎盛之自由、獨立、融合、創新,復古、求變之精神,及其重文好藝、曠達寬容
家風之影響。本章凡分三節十五小則,以曠觀其時代、社會、家庭背景,雖欲借以
明瞭東坡,亦所以明晰其得以體悟詩畫合一現象之因也。
第二章 東坡詩晝理論之淵源
此章析論儒道二家思想顯示之藝術觀,以說明淵源于魏晉南北朝,完成於盛唐
,詩畫合一之根源,蓋儒、道二家思想,自魏晉以來逐漸互為融合,逮及東坡,直
以道家「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之氣概,融合儒家善美、物我調和之自我
擴充精神,合藝術、道德、自然、人生而為一;以倡言通過自然或經驗至忘此經驗
,以達「天工與清新」兼備之創作態度;詩如是,畫亦然。
第三章 詩畫合一探源
本章凡分四節。第一節「詩畫一律」之提出,第二節「無形畫」轉為「有聲畫
畫之意義,第三節「詩書畫三絕」說之源起,第四節「題畫詩之起源」,第五節「
詩畫合一之成因」。說明詩人與畫家創作態度之一致,及其演化與成熟之過程,見
出唐時詩晝相融通現象,且李杜直以題畫詩為詩人表現詩情之一方式,杜甫更擴而
大之,構成盛行於宋元明清題畫文學之先聲。然以唐代畫家地位,倘「與廝役等」
,故詩畫合一之完成,雖在王維,而其明白立論則在北宋東坡。
第四章 詩畫合一探義
本章凡三節,據東坡詩文著錄與唐、宋、元、明、清人之評論,以品論王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真諦,以說明詩畫合一之真義;在詩與畫皆表現「天
工」與「清新」即「宛麗」與「澄瓊」兼備之特色。
第五章 東坡詩畫理論探述
以上四章乃就東坡與詩畫合一二問題,析述比論之,本章純就東坡之詩畫理論
以說明此一現象之被體悟與道破,以東坡而言,在求「天工」與「清新」兼俱之創
作理想,以請言之,在以臻於「天工」之詩技,創作「新」詩或「清」詩。以畫而
言,亦然。本章凡分四小節,每小節又分子目數則,以析明之。
第六章 詩畫合一理論之影響探析
本章凡二節。第一節「影響東坡及時人者」,以寬容通脫之理念、文士領導詩
畫創作成風、文士好墨尚清之風,說明詩畫合一理論,自「天工與清新」兼備之態
度,分化成宋代文士崇尚高情意韻之傾向,足見元明以後,題畫文學勃興、文人畫
特出之先聲。第二節「影響於詩畫創作態度者」,總述「心手相應、變態無窮」之
觀念、「物我融合」之創作態度、「自我表現」之創作精神,以與全文相呼應。
結語與附錄:
結語標出東坡融合與創新之創作精神,說明此一體悟給予後人之影響,以今日
觀之,其價值所在。
附錄採自徐邦達「歷代流傳作品編年表」一書之資料,列明東坡歷年書畫作品
目錄,以為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