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瑤
Wang, Yao
論文名稱: 「末代陸生」在臺的跨文化適應:六位臺灣北部陸籍大學生的個案研究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Last Generation of Mainland Students"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six mainl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珍瑋
Chang, Chen-Wei
口試委員: 張珍瑋
Chang, Chen-Wei
林郡雯
Lin, Chun-Wen
劉秀曦
Liu, Hsiu-Hsi
口試日期: 2024/03/2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末代陸生」跨文化適應「三限六不」
英文關鍵詞: "The Last Generation of Mainland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ree Limitations and Six No's"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7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自2008以來便著手規劃陸生赴臺就讀大專院校措施,在經歷了準備期、發展期與衰退期後,2020年中國大陸單方面決定暫停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這也標誌著陸生招生在近第十個年頭被畫上了「休止符」,2019級入學陸生成為在臺灣的「末代陸生」。「末代陸生」群體在此期間真切地感受到政治政策的變化以及同伴減少的過程,其中因臺灣政策等所產生的價值觀和文化差異、教育體系差異、社交、學習與生活的跨文化適應問題也值得我們去探討。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以下四個問題:影響「末代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因素為何?臺灣陸生相關政策如何影響「末代陸生」跨文化適應過程?「末代陸生」如何因應跨文化衝擊及其適應形態為何?以及「末代陸生」如何因應跨文化衝擊?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中深度訪談法的半結構式訪談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以六位在臺灣北部就學的「末代陸生」作為個案研究,並結合John Berry的「跨文化適應模型」為理論基礎,主要從生活、學業及政策面考察其跨文化適應性。
    研究發現,「末代陸生」主要受到因價值觀差異所帶來的跨文化衝擊,其集中表現在人際關係中;在政策方面上,「三限六不」等也對他們的跨文化適應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此外,本研究還額外發現,學校的背景也會對「末代陸生」的跨文化適應產生影響,來自公立學校的「末代陸生」會面臨更多額外的挑戰。總體而言,「末代陸生」的跨文化適應形態主要呈流動式,他們因臺灣陸生政策的變化經歷分離、融合以及再次分離的形態,並在經歷跨文化衝擊的過程中能對兩岸政治認同差異能夠以更加客觀、理性的立場進行思考。

    Since 2008, Taiwan has actively developed measures to support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academic endeavors in it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is effort, evolving through preparatio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phases, reached a turning point in 2020 when mainland China unilaterally halted its graduates' academic pursuits in Taiwan, marking the 2019 enrollment cohort as the "Last Generation of Mainland Stud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hallenges faced by this group amid changing political dynamics and decreasing peer support.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valu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educational system disparities, and Taiwan's policy adjustments on their adaptation processes.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pecifically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focuses on six "Last Generation Mainland Students" from northern Taiwan. Grounded in John Berry'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Model," it investigates adaptation across academic, personal, and policy dimensions. Findings highlight significant cross-cultural hurdles, especiall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xacerbated by the "Three Restrictions and Six No’s" policy framework.
    Moreover, institutional type (public versus private) emerges 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fluencing adaptation, with students from public institutions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se students' adaptation journey is dynamic, marked by phases of separation, integration, and re-separation, shaped by evol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is journey has not only transformed their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but also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reevaluate political identities, advocating for policy reevaluation to promote more inclusive educational exchange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主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高等教育全球化及臺灣境外生發展與招生策略 9 第二節 臺灣陸生相關政策及權益 17 第三節 在臺陸生來臺動機與跨文化適應的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0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6 第一節 「末代陸生」來臺動機對跨文化適應的影響 56 第二節 「末代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議題 65 第三節 臺灣陸生政策對「末代陸生」在臺跨文化適應之影響 83 第四節 「末代陸生」因應跨文化衝突的適應策略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6 中文部分 126 西文部分 133 附錄 135 附錄一 研究問題與前導性訪談大綱 135 附錄二 知情同意書 138

    中文部分
    Scott P. (1998)。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論與政策(周倩、高耀麗,譯)。北京大學。(原著出版於1998年)
    大陸地區人民入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2015)。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52
    大陸地區學歷檢核及採認辦法(2022)。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10005
    大陸委員會(2014)。首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順利舉行,是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務實面對、向前邁進的重要里程碑。https://www.mac.gov.tw/CSO/News_Content.aspx?n=9826ED11D0C57D28&sms=7DC61222B6B686D1&s=5770DB8D54E098E7
    大學法(2019)。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01
    中國學生出國留學趨勢報告(2022)。中國教育在線。https://www.eol.cn/e_html/report/osr2022/content.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03/zydt/zydt_jyb/202004/t20200409_441791.html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2023)。陸生來臺研修及修讀學位統計。https://www.mac.gov.tw/cp.aspx?n=A3C17A7A26BAB048
    方曉斌、黃光揚(2015)。臺灣地區採認大陸高等教育學歷政策歷程研究。通化師範學院學報,(9),117-122。
    王新(2016)。論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中國成人教育,(09),33-35。
    史曉婷、霍祥湖(2018)。中國留學生群體朋輩支持體系需求分析及啟示。科教導刊(下旬),(18),167-169。
    白玉琪、招靜琪(2016)。臺灣作為體驗跨文化溝通的學習場域:個案研究三位來自歐美地區華語學習者的敘事經驗。華語文教學研究,13(3),143-174。
    石秀娟(2016年10月24日)。陸生納保但需自費,蔡總統拍板。新新聞。https://www.storm.mg/article/181551
    全民健康保險法(2021)。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60001
    行政院(2011)。吳院長聽取「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報告案。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76609033-9111-4d9e-91b4-3e4 afeb804ae
    吳秀玲(2013)。陸生來臺政策之評估政策白皮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http://www.cppl.ntu.edu.tw/research/2012research/10105white.pdf
    李以文(2019)。某科技大學境外生來臺灣學習的適應調查。長庚科技學刊,(31),43-55。
    李佩雯(2014)。我群與他群:兩岸學生社會認同差異之跨群體溝通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01),129-165。
    李梅(2008)。高等教育國際市場:中國學生的全球流動。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逸雲(2011)。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肖楚傑(2019)。兩岸青年學生交流中的群際接觸問題研究——基於在臺陸生群體的實證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廈門大學。
    周欣怡(2015)。開放陸生來臺政策制定之過程與現況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44-50。
    周祝瑛、楊雁斐(2018)。兩岸大學生交流: 以 [兩岸化] 概念與族群接觸理論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93-100。
    周艷萍、李世忠、楊澤(2021)。海外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誌,(05),337-339。
    林堂勛(2014)。在臺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林燕青(2015)。大陸交換生來臺就學動機、文化認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林顯明、宋宥賢(2015)。「在臺陸生」的生活適應及同儕團體相處情形之探究。青年探索,(04),51-60。
    武靜(2007)。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以廈門大學的海外留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復旦大學。
    姜麗娟(2005)。論全球化與跨國高等教育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啟示。中正教育研究,4(1),67-98。
    施俊名(2004)。我國大學僑生留學選校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施超(2017)。在臺陸生的就學原因與適應性研究。當代青年研究,(05),121-128。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巨流圖書公司。
    胡紹嘉(2012)。旅歷台灣,返想中國:一位來臺陸生的跨文化敘事與認同重構。新聞學研究,111,43-87。
    計天馨(2022)。來華留學生中文名與跨文化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孫進(2010)。文化適應問題研究: 西方的理論與模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5), 45-52。
    秦夢群、林信志(2015)。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科技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大學(研究版),(01),39-51。
    秦蕙媛(2010年8月19日)。馬英九:陸生來臺 可讓校園更國際化。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00819000823-260108?chdtv
    袁夢夏(2021)。在韓中國留學生的文化適應認知變化研究.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4),108-111。
    專科學校法(2019)。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40001
    張光正、林震岩、呂鴻德(2000)。大陸高等學校(機構)重點學科課程資料庫之建制及分析研究。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https://teric.naer.edu.tw/wSite/ct?mp=teric_b&xItem=1507703&ctNode=648&OWASP_CSRFTOKEN=GTCR-DR2C-4F02-O0BJ-3VTQ-06M7-DPDD-W3MN
    張虹雯、陳靜儀、蔡曉雯(2003)。僑生適應歷程與輔導。輔導季刊,39(3),56-61。
    張郁雯(2017)。從[留學生30萬人計畫]看日本招收境外生之對策與因應。中華日本研究,(8),56-73。
    張寶蓉、王華、鄒莎、餘斌(2013)。大陸學生赴台灣高校就讀意願調查研究-以福建、廣東、浙江三省為對象。臺灣研究(03),1-6。
    張寶蓉、劉國深、肖日葵、王貞威、吳樂楊(2014)。在臺灣高校就讀陸生社會適應性與滿意度研究。臺灣研究集刊,(04),1-10。
    教育部(2022)。大專校院境外生人數。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0C3A12901E1F481。
    教育部(2022)。大專院校境外學生概況。https://stats.moe.gov.tw/statedu/chart.aspx?pvalue=36
    教育部(2009)。陸生來臺公聽會會議手冊內文。http://www.cdu.tw/files_temp/bulletin/B0065/981210-1223公聽會會旗手冊內文-1208修(3)—公聽會發布.pdf
    教育部(2009)。開放招生陸生及採認大陸學歷相關規劃說明。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F34D408ACAA86887&sms=8E0A247A631E0960&s=3902743D4D458DCD
    教育部(2011)。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1JlbEZpbGUvNTU2Ni81MjQxLzAwMTQ0NDUucGRm&n=6auY562J5pWZ6IKy6Ly45Ye6LeaTtOWkp%2BaLm%2BaUtuWig%2BWkluWtuOeUn%2BihjOWLleioiOeVqy5wZGY%3D&icon=.pdf
    教育部(2020)。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學校對陸生管理計畫工作指引。https://cpd.moe.gov.tw/page_two.php?id=33730
    教育部(2022)。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5E9ABCBC24AC1122&s=1EF5806BADCD3A98
    教育部(2022)。擴大吸引僑外生來臺就學政策。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MC8xNDg1OS84OTBmYzRhZS1hOWU2LTQ4ODUtODI4OC01YTI3OWE2NjlkYjEucGRm&n=MjAyMue2k%2Ba%2Fn%2BirluihoV8yMC0yXzMtMi7lsIjpoYzloLHlsI5f5pO05aSn5ZC45byV5YOR5aSW55Sf5L6G6Ie65bCx5a245pS %2F562WLnBkZg%3D%3D&icon=..pdf
    梁杏娟(2014)。境外生了沒? 我國大學的時代挑戰。華醫學報,(41),99-116。
    許雅惠、李信、蘇玉龍(2007)。僑生在臺生活適應與其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7,97-11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
    陳宏(2014)。從「陸生健保」論述探討社會權力關係: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傳播文化,13。
    陳秉松(2017)。來臺陸生跨文化適應與認同歷程之探討——以「社會化理論」為研究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國明、余彤(2012)。跨文化適應理論構建。學術研究,(1),130-138。
    陳慧、車宏生、朱敏(2003)。跨文化適應影響因素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1(6),704-710。
    境外生權益小組(2020)。差別對待陸生陸配作防疫,但病毒無國籍身份差異。https://sites.google.com/view/anti-isolation/%E9%A6%96%E9%A0%81?fbclid=IwAR3dHxppeKbVM2mA3bnYo8I8wYeD-S6JlfqZVDAEvYHysVVnNn6gCb_0Uhg
    就業服務法(2018)。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01
    彭嬋娟(2021)。全球留學生教育現實圖景與發展趨勢研究。比較教育研究,(10),104-112。
    曾琪惠、李玉霞(2022)。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在英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海外英語,(20),193-196。
    雇主聘請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2023)。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27
    黃文燊(2009)。讀在異鄉為異客─外國學生跨文化適應之質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9836s4
    黃政傑(2013)。大學招收國際生的政策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3。
    黃英忠、杜佩蘭、簡瑞榮、曾榮豐(2011,12月1-2日)。影響陸生來臺就學意願因素之研究-以廈門地區中學生為例【論文發表】。第七屆海峽兩岸組織行為與人才開發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
    黎明曉(2016年10月24日)。蔡總統拍板 陸生納入健保、保費全額自付。世界民報。http://www.worldpeoplenews.com/content/news/9382
    楊玉惠、宋雯倩(2011)。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立法沿革及相關配套。國家菁英季刊,7(3),87-103。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2022)。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Q0010001
    趙一鳴(2018)。在臺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劉仁靜(2020年10月30日)。2020陸生返臺實錄:走進桃園機場的那一刻,開始倒數計時。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chinese-students-are-allowed-to-enter-taiwan-finally
    劉江(2019)。在臺陸生學習適應性及影響因素分析。臺灣研究集刊,(02),31-43。
    劉輝、李園芳(2018)。全球化視野下的高等教育現代化變革。中國高等教育,(17),50-52。
    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薛荷玉(2009年11月18日)。准招陸生 承認大陸41校學歷。聯合報。http://city.udn.com/62960/3695350
    韓宜娟(2011)。陸生來臺就學動機與生活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簡瑞榮(2010)。影響陸生來臺就學意願因素之研究-以廈門地區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
    關鍵評論(2014年1月13日)。放寬「三限六不」納入陸生入健保 健保署:無拖垮財務風險。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76

    西文部分
    Altbach, P. G. (2004). 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s. Change. 36(2), pp.18-24.
    Berry, J. W. (1990).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4(1), 232-253.
    Berry, J. W. (2005).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 697–712.
    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I. (Eds.). (2006). Immigrant youth in cultural transition: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cross national contexts. Lawrence Erlbaum Publishers.
    Clandinin, D. J.,Connelly, F. M.(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ummings W. K. (1984) . Going overseas higher education: the Asian experien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8 (2), 241-257
    Gudykunst, W. B. (2003).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age.
    Lee, E. 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 47-57.
    Liu, D., & Zhu, W. (2019, June 1-3).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choice of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Symposium], Beijing, China.
    Lysgaard, S. (1955). 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 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 45-51.
    Malinowski, B. (1936). Culture as a Determinant of Behavior. The Scientific Monthly, 43(5), 440-449.
    Marginson, S. (2014). Student self-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8(1), 6-22.
    Mazzarol, T., & Soutar, G. N. (2002). “Push‐pull”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tination cho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6(2). 82-90. https://doi.org/10.1108/09513540210418403
    Oberg, K. (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4), 177-182.
    OECD (2020).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9: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787/f8d7880d-en
    Ravenstein, E. G. (1889).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52(2), 241-305.
    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1936).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 149-152.
    Scholte, J. A. (2007). Defining Globalization. World Economy, 31 (11), 1471-1502.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 and custom (Vol. 2). J. Murra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