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慧
Lin Chia-Hui
論文名稱: 臺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
The Changes of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of Tsailiau basin, Nanhua Shiang, Tainan
指導教授: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人文生態學人文生態系統菜寮溪流域南化苧麻薑黃樹薯芒果能量流動營養流動商品流動
英文關鍵詞: human ecology,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Tsailiau basin, Nanhua, ramie,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 cassava, mango, energy flow, nutrition flow, commodities flow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依據「人文生態學」的概念,將「人文生態系統」分為「土地與土地的關係」、「農家與土地的關係」、「農家與農家的關係」三個次系統,分別透過「商品流動」、「能量與營養流動」、「勞力、技術與資訊流動」三個指標,來檢視本區清代以來上述三個次系統的變遷,以解釋今日南化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從何而來。
    由於田園面積有限,在清代原鄉即具牟利精神的漢人,入墾南化鄉菜寮溪流域後也於山坪栽培苧麻與薑黃等經濟作物。由於整地初期水土防禦工事完善,苧麻本身能量與營養流動封閉,加上薑黃維持長時間的自然拋荒,維持了山坪的地力與水土涵養。日治時代更透過堆肥的使用與綠肥作物的栽培輪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以維持人口增加後的環境負載力。農家內部也透過衡量經濟作物的收購價格與風險,並協調農家人口勞力分配,以求得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栽培面積與牲畜數量之間的動態平衡。不幸的是,戰後初期樹薯的栽培卻導致本區人文生態系統陷入不平衡。基於樹薯本身耗營養、著根深的生態特性,加上農家整地與栽培方式的轉變,民國50年代末期本區面臨地力耗盡與水土流失的生態耗竭,在此種惡劣的環境下,僅有芒果得以在本地「著根」。民國80年代以後由於土壤逐漸硬化與酸化,加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驅使下,果農在用藥與用肥觀念上有所扭轉,人地關係才又朝向和諧發展。
    透過各時期商品的流動所建立起來地與地的關係,則隨著作物種類、國家政策與市場需求而改變。苧麻與薑黃等傳統小商品交易方式多樣且具有彈性,清代本區也透過這兩種作物納入大陸的市場體系中,直到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才告瓦解。此外,日治初期本區劃為新式糖廠的原料採取區,在甘蔗的產銷與價格上深受殖民母國的控制。戰後的樹薯與芒果主要都是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直到民國80年代運銷模式組織化以後,商品流動過程中販仔的地位逐漸式微,農家得以直接面對市場,小區域也可以透過作物鑲嵌入世界經濟的板塊中。
    為了栽培多樣的作物並有效調配勞力,清代本區農家透過勞力互助,組成不論作物種類、不計耕地遠近大小、不計工資工時的「放伴團體」;日治中期以後農家開始具備勞力成本的概念,「放伴」轉變為同等工時、以力易力的「換工」;戰後初期農家不但開始以貨幣交易勞力,專業技術的農事也逐漸從「換工團體」中分化出來。縱使生產組織的內涵有逐漸商品化的趨勢,其空間結構卻無明顯的改變,即互助組織的範圍、規模及結合份子自清~戰後都相當固定,並由農家生產部門延伸到生活部門的互助。民國60~70年代本區生產組織雖然面臨解構,然而在十多年之後農家在此一空間結構與人際網絡的基礎上組成產銷班,憑著過去的情誼與默契形成極強的向心力,加上後來因理念投合而加入的新成員,整個產銷班成為命運共同體。農家生產空間重組後,透過資訊與技術流動,生活空間也跟著重組。
    透過同舟共心、群策群力的在地農民所組成的產銷班,進而使得本區農家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再次結合,加上農家重視土地的永續利用,與土地維持和諧的關係,正是南化鄉菜寮溪流域農業發展的優勢所在。

    This study divided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into three subsystems, “land-land”、”farmers -land” and “farmer-farmer”,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human ecology”, and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these subsystems by three indicators ~ “goods flow”、 “energy and nutrition flow” and “labor、techonology and information flow” to explain where th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sailiau basin comes from.
    Because of the area limitation of farm and garden, Han Chinese cultivated ramie and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 at hillside in Ch’ing dynasty. Farmers, which is very close as for energy and nutrition flow, sustained soil fertility by keeping the hillside falllow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maintained land capacity in the system. Facing with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middle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armers incresed yields per area of land by using compost and rotating with legume crops to maintain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system. Farm households also maintain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area of crops and the amount of livestocks. Unfortunately, the cultivation of cassava put this system into the condiction of unbalance. Untill the late 1960s, this region faced with land degradation and soil erosion for the reason that cassva consumed fertility at high speed and farmers changed the ways of hillside-modifying and crops-cultivating. However, Only mango could survive in such a really bad environment. In 1990s, farmers was aware of the condition of soil acidification and hardening, so they reduced the volum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land in this region tend to be some harmonious.
    The relation of land and land building by commodities flow in every stage, was changed by state policy、social economy and market demand. By the selling of ramie and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 this regio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economic system of south-easten costal area of mainland in Ch’ing dynasty. The trade of traditional small commodities were diverse and flexible, and finally collapsed until WWⅡ. Besides, as the region was adopted into the area of puchasing raw material of new sugar refinery, the production、selling and price of sugar canes was controlled by Japanese government. After WWⅡ, cassava and mango was mainly supplied domestic market. In the early stage of 1990s, the model of production and selling in this region was organized, so the Hoàn-Á, dealers between farmers and wholesalers, were not so important in the commodities flow and farmers could sell their fruits into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directly. In other words, small region can be also embedded into the domain of world economy system by a single fruit.
    To finish husbandry efficiently, farmers composed labor assistance groups to help each other, and it’s the so called “pàng-Phoàn groups” in Ch’ing dynasty. In this group farmers help each other regardless of the area and distance of farmland and didn’t count working-hours and wage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concept of labor-capital went deep into the farmers gradually, and “pàng-Phoàn groups” were changed to “Hoan-Kang groups”. Farmers in “Hoan-Kang groups” had to trade their labor fairly. After WWⅡ, Farmers in this region began to purchase labor with money, and meanwhile specialized husbandry was also disunited from “Hoan-Kang groups” gradually. Even though the nature of assistance groups was tending to commodification, the spacial structure of assistance groups such as the components and range, was fixed. Although the structure of assistance groups was destroyed in 1970s-1980s, farmers composed production and selling classes on the basis of relationship of old days and had strong centripetal force. Furthermore, new members participated in these classes conformed with their same ideals. These classes were becoming symbiotic community. After the restructure of the productive space, the living space will also reconstruct by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flow.
    Depended on these production and selling classes which composed by united local farmers, the living and productive space in this region were combined together again. Besides, farmers in this region attach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usage of land, and also maintain harmonious relation with land. The two causes mentioned above are simply th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anhua Shiang.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文獻探討…………………………………………1 第二節、研究概念與研究架構…………………………………………8 第三節、研究區的選定與概況…………………………………………11 第四節、研究目的與研究方……………………………………………19 第二章 清代的人文生態系統 第一節、土地的開發與性………………………………………………21 第二節、土地利用與農家的農業活動…………………………………25 第三節、土地與土地的關係……………………………………………33 第四節、農家的水土保持與地力的維持………………………………35 第五節、生產組織的空間結構與內涵…………………………………42 第六節、小結……………………………………………………………45 第三章 日治時代的人文生態系統 第一節、土地性質的改變………………………………………………47 第二節、作物產銷模式及地與地關係改變……………………………49 第三節、農家生計與生態的動態平衡…………………………………54 第四節、生產組織內涵的質變…………………………………………64 第五節、小結……………………………………………………………67 第四章 戰後初期的人文生態系統 第一節、國家力量的轉型對農家經濟的影響…………………………69 第二節、土地利用及作物產銷模式的改變……………………………75 第三節、土地的生態的浩竭……………………………………………79 第四節、生產組織的商品化與專業分工………………………………86 第五節、小結……………………………………………………………87 第五章 現代的人文生態系統 第一節、土地利用的轉變………………………………………………90 第二節、果農的生產策略………………………………………………96 第三節、芒果運銷模式的轉變…………………………………………99 第四節、農家與土地關係的轉變………………………………………97 第五節、產銷組織的轉化……………………………………………107 第六節、小結…………………………………………………………114 第六章 結論…………………………………………………………116 七、參考文獻…………………………………………………………120 附錄一 契字…………………………………………………………129 附錄二 菜寮溪流域現代人文生態系統之芒果果農問卷…………132 表 次 表1-1 南化鄉農會各年度青果共同運銷績效…………………………1 表1-2 研究區行政區劃沿革一覽……………………………………14 表2-1 道光~同治年間移入南化鄉菜寮溪流域的四大姓…………23 表2-2 日治初期內新化南里水稻與陸稻栽培面積…………………25 表2-3 日治初期內新化南里地目等則面積統計……………………25 表2-4 鬱金與薑黃外觀之比較………………………………………31 表2-5 苧麻各部位養分所佔比例……………………………………38 表3-1 日治時代臺南州沿山一帶資本家開發的情況………………48 表3-2 內新化南里與南化庄人口統計………………………………55 表3-3 臺南州甘蔗與苧麻本益比比較………………………………57 表3-4 研究區苧麻歷年栽培面積與價格變化………………………58 表3-5 臺南州每年每甲苧麻栽培所需勞力(火田自作)……………59 表3-6 臺南州每年每甲甘蔗栽培所需勞力(火田自作)……………59 表3-7 黃家日治末期(昭和20年左右)土地面積與利用……………60 表3-8 顏家日治末期(昭和20年左右)土地面積與利用……………60 表3-9 昭和11年(1936)臺南州近山地區平均每戶豬隻飼養數量的比較60 表3-10 余家日治末期(昭和20年左右)土地面積與利用……………62 表3-11 池黃家日治末期(昭和20年左右)土地面積與利用…………62 表3-12 手工剝皮與機械剝皮利潤之比較……………………………65 表4-1 戰後苧麻與樹薯栽培面積之比較……………………………75 表4-2 民國57~58年臺南縣苧麻與樹薯每公頃生產條件的比較…76 表4-3 土壤肥力對9個月大樹薯收穫指數的影響…………………76 表4-4 臺灣區域間各種不同頻率之連續不降雨日數………………77 表4-5 各種作物每公噸乾物質所吸收營養素比較…………………80 表4-6 各種熱帶作物每公頃消耗營養素比較………………………80 表4-7 12個月大樹薯其乾物質重量與營養含量……………………81 表5-1 臺南縣各項作物每公頃生產條件之比較……………………92 表5-2 民國89年南化鄉與鄰近鄉鎮改良種芒果批 發市場共同運銷量佔芒果總生產量的比例……………………101 表5-3 南化鄉與鄰近愛文芒果共同運銷量與批發價格之比較……102 表5-4 蘇貞埔班組成之初(民國81年)班員年齡分布………………108 表5-5 一心班組成之初(民國83年)班員年齡分布…………………108 圖 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11 圖1-2 南化鄉菜寮溪流域地形圖……………………………………13 圖1-3 南化鄉菜寮溪流域地質分布圖………………………………17 圖1-4 南化鄉菜寮溪流域土地單元分布圖…………………………18 圖2-1 清代本區農家之農業曆………………………………………28 圖2-2 犬足跡植法步伐圖……………………………………………29 圖2-3 薑黃灶剖面構造示意圖………………………………………33 圖2-4 清末日初苧麻銷售模式圖……………………………………35 圖2-5 苧麻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38 圖2-6 薑黃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40 圖2-7 陳家個案苧麻與薑黃栽培空間分布示意圖…………………40 圖2-8 清代本區作物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41 圖2-9 清末~戰後初期本區放伴(換工)組織網絡空間示意圖……44 圖3-1 日治時代苧麻絲用途一覽……………………………………52 圖3-2 日治前期薑黃銷售模式圖……………………………………53 圖3-3 昭和16年(1941)後薑黃輸移出模式圖………………………54 圖3-4 豬隻各月飼料來源表…………………………………………61 圖3-5 日治時代本區作物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 ………………63 圖4-1 稻穀、肥料與資金流動模式圖………………………………70 圖4-2 研究區目前公有土地分布圖…………………………………73 圖4-3 掘坪範圍與記號示意圖………………………………………74 圖4-4 南化鄉南化村平均雨量分布圖………………………………77 圖4-5 戰後初期本區樹薯運銷模式圖………………………………79 圖4-6 樹薯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82 圖4-7 樹薯在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覆蓋與土壤流失……………84 圖4-8 戰後初期作物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85 圖5-1 南化鄉菜寮溪流域現今土地利用圖…………………………89 圖5-2 研究區各種作物栽培面積變化………………………………92 圖5-3 南化鄉芒果栽培面積變化……………………………………94 圖5-4 愛文芒果年中農事曆與勞力分配……………………………97 圖5-5 芒果能量與營養流動模式圖…………………………………105 圖5-6 南化鄉菜寮溪流域芒果產銷班班員果園分布圖 ~以鏡面三班、一心班、北庄三班、蘇貞埔班為例……………109 圖5-7 研究區產銷網絡空間結構模式圖……………………………114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孔慶麗
    1993 《嘉南沿海養殖村落的生態變遷~虎尾寮與雙春個例》,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方人譯
    1978 〈樹薯~糧食,飼料資源〉,《台糖通訊》Vol.63:15,p12-15。
    王必昌
    1961 《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1990 《芒果產銷班合理化施肥技術綜合示範 執行成果報告》,臺南:行政院農委會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99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甘為霖
    1997 《廈門音新字典》,十九版,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石萬壽
    1998 〈南化鄉平埔族的村社〉,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
    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p379-412。
    丘應模
    1985 〈高經濟價值作物的樹薯〉,《今日經濟》Vol.209,p46-51。
    江麗英
    1991 《彰化縣沿海地區養殖漁業的發展過程》,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行政院農委會
    1996 《降低芒果產生成本推廣手冊》,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余文儀
    1962 《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惠生
    1986 〈坡地農業與水土保持〉,收錄於中華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文獻專輯(二)》,p124-129。
    吳恪元
    1978 〈臺灣樹薯之產銷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Vol.15:1,p29-64。
    李文良
    1988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Vol,5:2,p35-54。
    李玉芬
    2001 《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師大地理學研究所博論。
    李登輝
    1980 《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第三次印行。
    私法商事
    1961 《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九一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官房統計課
    各年度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各年度 《臺灣統計書》,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官房調查課、官房統計課等。
    周憲文
    1958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一)》,臺灣研究叢刊第五九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
    2000 《台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朝棨
    1957 《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 第一冊 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邱應模
    1985 〈高經濟價植物的樹薯〉,《今日經濟》Vol.209,p46-51。
    施添福
    1980 〈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Vol.6,203-233。
    1982 《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地理研究叢書第一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991 〈臺灣竹塹地區傳統稻作農村的民宅:一個人文生態學的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Vol.17,39-62。
    柯志明
    1988 〈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臺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6期,p51~84。
    1989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8期,p1~40。
    1996 〈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家庭農場之存續與轉型(1895-)〉,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發行。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專書第三號。
    茅秀生
    1951 《臺灣之樹薯》,臺灣特產叢刊第8種,臺北:台灣銀行。
    凃照彥
    199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一卷,臺北:人間出版社。
    段承璞等著
    1992 《台灣戰後經濟》,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三卷,臺北:人間出版社。
    省政府農林廳
    1995 《農業產銷班整合組訓及考核輔導工作手冊》,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耿文溥
    1981 〈臺南以東丘陵區之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Vol.1,p1~31。
    殷森安
    1980 〈樹薯的栽培與產銷〉,《今日經濟》Vol.152,p53-57。
    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
    1979 《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牧童社會叢刊9,臺北:牧童出版社。
    淺田橋二著,張炎憲譯
    1981 〈在臺日人大地主階級的存在結構〉,《臺灣風物》Vol.31:4,p51-94。
    張文傑
    1990 《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士文村和朗島村為例》,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張峻嘉
    1987 《山村生計活動之變遷~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個案研究》,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張嘉慧
    1998 〈臺灣甘薯食物供需特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Vol.28,53-82。
    張漢裕
    1974 〈臺灣米糖比價之研究〉,《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 張漢裕博士文集(一)》,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梁鶚總編輯
    1980 《台灣農家要覽》,台北市:豐年社。
    陳玉璽
    1994 《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
    陳秀娟
    1997 《澎湖望安島與將軍澳嶼維生方式的變遷》,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陳國川
    2001 《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29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肅容
    1999 《七股潟湖區漁業生態的研究》,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陳憲明
    1992 〈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鳥嶼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Vol.18,p109-158。
    溫吉編譯
    1999 《臺灣番政志》,臺灣叢書譯文本第四種,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曾綉吟
    1998 《玉井鄉芒果產業之地理研究~專業生產區的形成與運作機制》,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黃文博
    1998 《南瀛地名誌 新化區卷》,南瀛地名沿革叢書18,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叔璥
    1957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1989 《臺灣地區雨量記錄 三、南部區域》,臺北: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楊懋春
    1980 《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壽麟
    2001 《臺灣芒果產業動態經濟關係之研究》,臺大農業經濟所碩論。
    溫振華
    1981 〈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師大歷史學報》Vol.9,p111-139。
    葉宛錡
    2001 《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葛錦昭
    1976 〈臺灣集水區經營〉,《臺灣銀行季刊》Vol.18(2),258-280。
    董金進
    1994 《泥岩地區植生保育的發展》,南投:臺灣省水土保持局。
    廖大牛
    1986 〈台灣坡地資源與水土保持〉,收錄於中華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文獻專輯(二)》,p114-123。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
    1986 《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八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春梅
    1989 《台灣芒果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臺南縣政府
    各年度 《臺南縣統計要覽》,臺南縣政府主計室。
    臺灣土地銀行
    1985 《臺灣土地銀行四十年》,臺北:臺灣土地銀行。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各年度 《臺灣主要作物生產成本調查統計報告》,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劉良璧
    1961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
    1992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二卷,臺北:人間出版社。
    劉銘鋒
    1994 《芒果栽培技術》,臺南市:久洋出版社。
    1996/7 〈芒果栽培 壹、栽培品種之演變及介紹〉,《農業世界》Vol.155,p82-86。
    1996/8 〈芒果栽培 貳、生長習性及風土適應〉,《農業世界》Vol.156,p78-81。
    1996/10〈芒果栽培 肆、果園管理〉,《農業世界》Vol.158,p52-54。
    1996/11〈芒果栽培 伍、開花及結果期的管理作業〉,《農業世界》Vol.159,p58-61
    1996/12〈芒果栽培 陸、產期調節〉,《農業世界》Vol.160,p76-80。
    1997/2 〈芒果栽培 捌、病蟲害防治〉,《農業世界》Vol.162,p25-29。
    1999 〈第二章 品種引種及育種〉,收錄於楊秀珠等主編《芒果綜合管理》,臺中:臺
    灣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2001 〈強化本土農產品競爭力~芒果篇〉,《農業世界》Vol.209,p34-37。
    蔣毓英
    1983 《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光榮
    1994 《西南部泥岩地區之災害特性與植生保育》,臺灣省水土保持局。
    蔡正養
    1994 〈樹薯〉,收錄於蔡文福主編《雜糧作物各論》,臺北市: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
    蕭全政
    1991 《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市: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國家政策研究中
    心。
    蕭清仁,林銘昌
    2000 《芒果產銷預測系統之建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科技研究計劃,計劃編號:
    89科技-1.6-企-01,國立臺灣大學。
    戴炎輝
    1979 《清代台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第三次印行。
    謝金鑾
    1962 《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謝繼昌
    1975 〈埔里盆地稻蔗雙作農村勞力之鳩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Vol.36,
    p57-77。
    鐘寶珍
    1992 《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師大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蘇藤成等
    1982 《歷年來臺灣枯旱研究》,臺北市: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二)日文
    山口藍
    1941 〈暴騰薑黃如何作物〉,《臺灣農會報》二卷一號,p40~50。
    土地慣行,第一編
    1905 《臺灣土地慣行一般 第壹編》,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土地調查局第四回報告書
    190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四回報告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上)
    1904 《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上)》,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公文類纂
    1913 《大正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78卷,編碼:000021610030069-
    000021610030156。
    加藤清之助
    1944 《苧麻》,臺北:臺灣總督府外事部第百六十六。
    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
    1905 《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石田浩
    1985 《臺灣漢人村落社会経済構造》,大阪:關西大學。
    色部米作
    1909 〈噍吧哖之苧麻〉,《臺灣農事報》31號,p66-68。
    和崎恒一
    1942 〈高雄州旗山郡於苧麻栽培〉,《臺灣農會報》四卷五號,p61~65。
    官房統計課
    各年度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火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
    1905 《火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帝大理農學部
    1925a 《臺南州主要農作物栽培慣行調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
    室。
    1925b 《臺南州農業調查(其二)》,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
    原熙識
    1896 《臺灣產業調查錄》,臺北:總督府殖產部。
    殖產局農務課
    1942 《臺灣主要農作物耕種梗概調查》,臺灣農會出版14號。
    渡邊四郎
    1943 〈臺灣於惡地土壤(Bad land soil)理、化學的性質就〉,《臺灣農會
    報》卷九號,p2-16。
    奧田彧、島內滿男
    1932 《臺灣農業經營地帶研究》,臺北:帝國大學理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
    福田要
    1921 《臺灣資源其經濟的價值》,東京:新高堂書店。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國分直一解說
    1992 《臺灣農具》,東京:慶友社。
    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1935 《苧麻》,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臺北:總督府殖產局。
    總督府殖產局
    1927 《苧麻》,主要農作物經濟調查其二,臺北:總督府殖產局。
    1941 《臺灣農業》,臺灣農會出版第七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0 《臺灣傾斜地利用關豫察調查》,農事調查第四,臺北:總督府殖產局。
    舊慣會
    1905 《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薑黃》,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

    (三)西文
    Bayliss-Smith, T. P.
    1982 The ecology of agricultural system, Cambrid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okfield, H. C.
    1964 Questions on the Human Frontiers of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Vol. 40: 4,
    283-303.
    Catton Jr., W. R.
    1994 Fundations of Human Ec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37: 1, pp.75-95.
    Cock, J. H.
    1982 Cassava: A basic energy source in the tropics, Science. Vol.218: 11, pp.755-762.
    Cock, J. H. & Reyes, J. A.
    1985 Cassava: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Cassava Program, UNDP/CIAT.
    Conelly, W. T.
    1996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 a Philippine Frontier Community: Impact on Labor
    Efficiency and Farm Diverstiy, adopted in Case Studies in Human Ecology, edited by
    Daniel G. Bates and Susan H. Le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Duncan, O. D.
    1959a 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adapted 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edited by Hanser P. M. & Duncan O. 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678-716。
    1959b Culture, Behavioral and Ecological P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65, 132-146.
    Glaeser, B.
    1995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griculture~Integrated policy through human ecology,
    London: UCL Press.
    Greetz, C.
    1971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ley、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ossman, L.
    1977 Man-Enviroment Relationships in Anthropology and Geography,A.A.A.G. Vol.67,
    p126-144.
    Guo, J. Y. & Bradshaw, A. D.
    1993 The flow of nutrients and energy through a Chinese farming system,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Vol.30, pp.86-94.
    Hawley, A. H.
    1986 Human Ecology ~A Theoretical Essa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IFAD)
    1999 Cassava Development in Nigeria ~ A Country Case Study Towards a Global Strategy
    For Cassava Development, part of IFDA global strategy,
    http://www.globalcassavastrategy.net/Africa/nigeria/n0000e00.htm19
    Johnston, R. J. ect.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Oxford a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Marquette, C. M.
    1998 Land Use Patterns Among Small Farmer Settlers in the Northeastern Ecuadorian
    Amazon, Human Ecology Vol.26: 4, pp.573-598.
    Mausolf, C. & Farber, S.
    1995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mong Peasant
    Farmers in Honduras,Ecological Economics Vol.12, pp.237-248.
    Odum, H. T.
    1996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8 Emergy Evaluation,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s in Energy
    Studies:Energy flows in ecology and economy, Porto Venere, Italy.
    Odum, H. T. & Odum, E. C.
    1976 Energy basis for man and nature, second edition(1981),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Pichón, F. J.
    1996 Settler Agriculture and the Dynamic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Frontier Environments, Human Ecology Vol.24: 3, pp.341-371.
    Rappaport, R. A.
    1971 The Flow of Energy in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25: 3, 116-
    132.
    Simmons, I. G.
    1978 Physical Geography in Envirnmental Science, Geography Vol.63, pp.314-323.
    1980 Ecological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Agriculture in Geographal Contexts, Geography
    Vol.65, pp.305-316
    Simpson, I. A. and Dugmore, A. J.
    2001 Crossing the Thresholds: Human Ecology and Historical Patterns of Landscape
    Degradation, CATENA Vol.42, pp.175-192.
    Steiner, D. & Nauser, M.
    1993 Human Ecology~ Fragmentary of anti-fragmentary views of the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toddart, D. R.
    1965 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Approach: The Ecosystem as a Geographic Principle and
    Method, Geography, Vol.50,242-251.
    Takaaki Nihei
    2001 Energy Efficiency of Crop Production in Japan,1970-1990,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Vol. 73: 1, pp.27-45.
    Tivy, J.
    1990 Agricultural Ec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