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章菀真
論文名稱: 雙自由球員與單自由球員在接發球與防守效果之比較
指導教授: 劉錦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
中文關鍵詞: 雙自由球員天津東亞運接發球防守
英文關鍵詞: double libero, the 6th East Asian Game in Tianjin 2013, reception, defen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前言:自1999年得球得分制的改變以及增訂了特殊身分的自由球員後,比賽的得分結構也成了強力發球的趨勢,企圖在第一波進攻上搶分抑或是破壞對手組織進攻,自由球員成了提高接發球到位率以及防守起球率的角色。有鑑於各國攻擊手威力不斷增強以及在技戰術上的提升,單一自由球員在接發球及防守上如欲趨於全面,可想而知其訓練量的加重,以及在球場上體力消耗也是一個問題,因此,國際排球總會(FIVB)透過不斷的測試與修改,在2012倫敦奧運時便開始使用了「雙自由」的新規則。目的:在2013年天津東亞運拿下金牌的中華男排,即選擇使用不同以往的雙自由規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並探討中華男排雙自由球員與其對戰對手單自由球員在接發球與防守之效果分析比較。方法:以2013年天津東亞運男子中華台北隊及其對戰對手(香港、中國、南韓、日本)之比賽內容進行運動表現記錄,記錄中華隊雙自由球員及對戰對手單自由球員在接發球與防守之效果,並使用獨立樣本 t 考驗進行分析。結果:雙自由球員與單自由球員在接發球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雙自由球員與單自由球員在防守表現上有達顯著差異(p<.05)。建議可多把握防守後反攻得分的機會,並提升接發球好球率,未來可在其他賽事多嘗試使用雙自由規則。

    Background: Since 1999, the scoring rules has changed and the number of libero player in one play has increased.. Given that attackers around the world now perform more powerful attacks than before, a libero has to be more comprehensive when handling reception or defense in a game. In addition, physical exertion for single libero in a game has become a challenge for players.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2013 the 6th East Asian Game in Tianjin. Chinese Taipei Men’s volleyball team chose to use double libero.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reception and defense between using double libero and single libero through the case of Chinese Taipei men’s volleyball team. Method: Using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to analyze the records of game between Chinese Taipei men’s volleyball team and its opponents (Hong Kong, 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 in 2013 East Asian Game in Tianjin.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the reception and defense between Chinese Taipei men’s volleyball team using double libero and their opponents using single libero.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reception between using double libero and single libero; 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defense (p<.05) were found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using double libero and single libero.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layers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defensive counterattack to score,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when receiving a serve, and try to use double libero more in the futur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由球員與雙自由球員規則之探討 7 第二節 自由球員在比賽中之定位與功用 13 第三節 自由球員與一般球員之比較 16 第四節 文獻總結 17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9 第二節 拍攝時間與地點 1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20 第五節 研究觀察信度 2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3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4 第一節 五場對戰組合之接發球與防守次數及百分比 24 第二節 中華隊雙自由球員間接發球與防守之比較 27 第三節 雙自由球員與單自由球員接發球之差異 31 第四節 雙自由球員與單自由球員防守之差異 3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5 第一節 結論 35 第二節 建議 35 引用文獻 37 中文文獻 37 英文文獻 39

    中文文獻

    王夢英(2004)。高中女子排球自由球員之接發球及防守效益之研究。通識教育
    年刊,6期,201-220頁。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二版)。臺北:五南。

    王敏憲、呂莉婷(2012)。排球比賽六項技術表現對勝負影響之研究-以男子甲級企業聯賽七年為例。11(3),184-190。

    安琪(2000)。論“自由人"在排球比賽中的運用。中國體育科技,36(3),
    24-25頁。

    朱益成(2009)。世界優秀男子排球接發球進攻戰術之運用分析-以2004年雅典奧運參賽之6隊為例。排球教練科學,14,30-36。

    李美娜、孫健、何清、宋信勇、王娟(2000)。對排球後排自由防守隊員相關問題的研究。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6(45),67-73。

    余清芳、黎玉東(2002)。自由球員對排球運動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62期,
    64-68頁。

    吳福明、王宗騰(2004)。2002年男子世界排球錦標賽自由球員接發球與防守表現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163-168。

    林竹茂(1999)。當今排球技、戰術主要特徵與展望。大專排球研究論集,5,1-28。

    林竹茂(2000)。新規則實施對排球比賽與訓練影響探討。中華民國大專院校88學年度排球教練講習會手冊,67-68頁。

    林献巃、劉兆達(2009)。中華隊選手接發球成效之研究-以2006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為例。體育學報,42(2),95-104。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書局。

    倪偉(2000)。從規則的變化看自由球員在比賽中的作用。中國體育科技,9,22-23。

    陳進發(2002)。排球教練對自由球員認知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陳進發(2004)。教練運用自由球員時對於相關規則與裁判實務應有的認識。排球教練科學,4期,34-35頁。

    陳進發(2013)。2013-2016新規則差異與相關執法實務探討。排球教練科學,19期,1-12。

    陳膺成、劉安球(2006)。大專排球比賽自由球員專項技術表現之分析。大專體
    育學術專刊95年度,386-391頁。

    莊清泉(1999)。1999年增修訂排球規則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集,5,143-157。

    稅尚雪、王俊明(2008)。排球自由球員防守救球及接發球技術表現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12期,40-47頁。

    葉慧珍(2009)。男子排球比賽自由球員接發球及防守效益之分析研究-以2008年企業聯賽下半球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

    鄭世賢(2002)。排球自由球員在比賽時的運用及訓練方針。大專體育,58期,19-24頁。

    蔡崇濱(1999)。贏求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季刊,13(3),29-36頁。

    潘寶石、張榮祥(2000)。排球新增(修)規則對排球運動發展的影響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27-38。

    劉買如(2000)。淺析排球比賽中“自由防守隊員”。湖北體育科技,1,29-31。

    黎玉東、廖政訓(2001)。清華大學排球隊參加八十九學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得分結構之分析。大專體育,57期,113-117頁。

    劉兆達、陳浚良(2004)。2001年亞洲男子排球四強接發球型態與效果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2),183-189頁。

    英文文獻

    Patsiaouras, A., Moustakidis, A.,Charitonidis, K.,& Kokaridas, D. (2010). Volleyball technical skills as winning and qualification factors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200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 10(2), 115-120.

    Yost, H. (1999). The libero rules : Emergence of defensive specialists in men’s volleyball an example of why. The NCAA News, 36(4),7.

    Kiraly, K. (1996). Karch Kiraly’s champion volleyball. New York: Firesid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