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楷峯
Chen, Kai-Feng
論文名稱: 吳守禮的閩南語文獻學及詞彙考證方法之研究
The Research about Wu Shou Li's Philology of Southern Hokkien and the Method of Etymology
指導教授: 賀安娟
Ann Heylen
口試委員: 姚榮松
Yao, Rong-Song
董忠司
Dong, Zhong-Si
賀安娟
Ann Heylen
口試日期: 2022/06/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吳守禮閩南語文獻學考證學語源學
英文關鍵詞: Wu Shou Li, Southern Hokkien, Philology, Textual Research, Etymology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文件分析法敘事分析現象分析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7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吳守禮(1909-2005)在臺灣語言及文獻學的研究領域留下相當豐富的學術成果,尤其是在閩南語傳統戲曲文獻《荔鏡記》的研究方面,吳氏針對各版本的早期戲文進行校勘與重建,並且對文獻中收錄的語詞進行分類,進一步進行語源的考證,嘗試釐清這些詞彙所呈現的「歷時性」與早期文獻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則將俗字、借字混雜的戲曲文獻,經整理之後成為可被解讀的文本,同時也將各個時代的閩南語文獻,進行細緻的版本比對工作。
    吳守禮在日本時代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接受東洋文學科的學術訓練,在教授的引領之下,對「漢文的科學研究」有相當深刻的理解。吳氏的研究方法,承襲日本京都派的考證學風,並以他在學院所累積的學術經驗為基礎,將研究的目標逐漸轉向閩南語的歷史研究。吳氏透過閩南詞彙的「音字脫節」現象,嘗試將早期語言文獻中的文字記錄,與現代的語音兩者建立語源關係,並由此探究詞彙的讀音及語義的演變情形。
    本文的研究課題,在於考察吳守禮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觀點。因此必須先以歷史研究法,重建吳氏早年的求學歷程,包括他所接受的學術訓練以及他從日治到戰後所累積的研究成果。然後分別從早期戲曲文獻的研究、文獻曲詞及音韻文獻的分析,以及閩南詞彙的語源考證,觀察吳氏的研究論述以及他對語言資料的使用情形。並根據前幾個章節的討論與分析,發掘吳守禮的學術成就所呈現的特點。

    Wu Shou Li (1909-2005)’s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Taiwanese language and philology are extraordinary.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Hokkien docu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Li Jing Ji", Wu collected and reconstructed various versions of the early opera texts, and classified different kinds of its vocabularies. His research further comprise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tymology,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cabulary "diachronicity" and the early opera texts of the Hokkien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Li Jing Ji"’s mixture of common and borrowed characters into readable texts, follow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versions of Hokkien documents publish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epochs.
    Wu Shou Li entered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received an academic training in oriental philology. Wu's research methods inherited the textual research style of the Kyoto School. This academic experience prepared him to gradually shift his research purpose toward historical research of the Hokkien language. Focusing on what is known as "the disjunction of phonetic and character" in these Southern Hokkien vocabularies, Wu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n etym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ten records in early documents and modern phonetics, a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y semantic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Wu Shou Li's research methods and his academic viewpoints. Chapters reconstruct Wu's early years of study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academic training he received and the researches he accumulated from the Japanese era to the post-war period, using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Wu's methods and discussions in his analysis of early opera literature, occurrence of rhyme words, and the etymology about the vocabularies of Southern Hokkien. The final chapter evaluates previously mentioned discussions on Wu’s usage of language materials and his linguistic analysis, as to delineate the features of Wu Shou Li's academic works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Hokkien languag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吳守禮早年的求學歷程與學術活動 14 第一節 童年至少年期的成長與求學歷程 14 第二節 臺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科的知識養成 18 第三節 臺北、京都兩帝大的學術訓練與研究成果 26 (一)臺北帝國大學的文政學部副手 26 (二)京都帝國大學的東方文化研究所囑託 32 第四節 南方人文研究所與福建歷史及語言的研究 35 (一)關於福建語言及相關文獻的研究 36 (二)福建地理、民族及歷史的研究 38 第五節 戰後初期的學術活動與研究概況 41 (一)〈福建語研究討論——民族與語言〉 42 (二)《臺灣省通志稿 卷二 人民志語言篇》 44 (三)《校注海音詩全卷》 48 第六節 結語 50 第三章 吳守禮對早期閩南語戲曲文獻的研究 53 第一節 《荔鏡記》各版本戲曲文獻的蒐集 53 第二節 《荔鏡記》戲文內容的重建與校勘 60 第三節 《荔鏡記》各版本文獻的分析與考證 64 (一)關於《荔鏡記》文獻刊行年代的考證 65 (二)《荔鏡記》戲曲文獻故事的分析 70 (三)文學技巧與「故事年」理論的提出 77 第四節 其他戲曲文獻及其語料的考證 80 第五節 結語 87 第四章 吳守禮的閩南語文獻學所呈現之音韻論 90 第一節 關於《荔鏡記》的文獻曲詞與方言資料 91 第二節 吳守禮《荔鏡記》戲文「韻字篇」的研究 95 第三節 吳守禮的閩南語韻書研究及韻目分析 100 (一)吳守禮對閩南語韻書的認識與描述 102 (二)吳守禮對於閩南韻書所收韻目的觀察 108 第四節 吳守禮的閩南文獻研究及音韻論之關聯性 113 (一)吳守禮對文獻曲詞韻字的分析及其音韻論 114 (二)吳守禮的閩南韻書研究當中的音韻論述 117 第五節 結語 123 第五章 吳守禮對閩南語詞彙的考證與方法論 127 第一節 吳守禮對閩南詞彙語源的個案研究 128 (一)「查晡、查某」性別稱謂的語源 129 (二)針對「事情」本字的考證 134 (三)「𨑨迌」(彳亍、得桃)語源的考證 137 第二節 吳守禮對閩南詞彙的考證及方法論分析 142 第三節 吳守禮對《什音全書》文獻版本的考察 147 第四節 吳守禮對《什音全書》文獻語詞的考證 154 第五節 結語 162 第六章 結論 164 徵引文獻 169 附錄 臺灣閩南語音標及聲調對照表 178

    徵引文獻

    吳守禮著作及文獻(依照時間排列)

    吳守禮,〈陞官圖の語る〉,《南方土俗》,第3卷第3號(1935.7),頁37-46。
    延陵從宜(吳守禮),〈從宜誃曼筆〉,《愛書》,第4輯(1935.9),頁39-44。
    吳芳雲(吳守禮),〈古籍保存管見(漢籍)〉,《愛書》,第5輯(1936.1),頁27-36。
    吳守禮,〈陳恭甫先生父子年譜坿箸述攷略(初稿)〉,《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的文學科研究年報》,第3輯(1937.4),頁109-211。
    吳守禮,〈王靜安先生の學問とその影響〉,《臺大文學》,第2卷第3期(1937.6),頁54-74。
    吳守禮譯,《雷賣りの董仙人》,大阪:株式會社創元社,1940年8月5日發行。
    吳守禮,〈「雷賣りの董仙人」の翻譯について〉,《臺大文學》,第5卷第5期(1940.11),頁48-50。
    神島倉吉(吳守禮)譯,《芯の赤い人參》,東京:筑摩書房,1942年12月發行。
    吳守禮,〈ことば.ならはし〉,《民俗臺灣》,第4卷第4號(1944.4),頁6-13。
    從宜生(吳守禮),〈李濟原著 須山章譯「支那民族の形成」〉,《民俗臺灣》,第4卷第7號(1944.7),頁39-41。
    神島倉吉(吳守禮),〈厦門の地理的環境及沿革〉,《民俗臺灣》,第4卷第8號(1944.8),頁1-9。
    神島倉吉(吳守禮),〈擬國語運動草案〉,《民俗臺灣》,第4卷第10號(1944.10),頁37-43。
    柯設偕述,吳守禮筆記,〈基督教宣教師と臺灣ローマ字〉,《民俗臺灣》,第4卷第11號(1944.11),頁8-11。
    吳守禮,〈福建語研究導論——民族與語言〉,收於臺灣光復文化財團人文科學委員會編,《人文科學論叢》,第1輯,臺北:臺灣光復文化財團,1949年2月,頁125-194。
    劉家謀著、吳守禮校,〈校注海音詩註釋〉,收於《校注海音詩全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3年7月。
    劉家謀著、吳守禮校,〈校注海音詩跋〉,收於《校注海音詩全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3年7月。
    林熊祥主修、吳守禮纂修,《臺灣省通志稿 卷二 人民志語言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4年12月。
    吳守禮,〈荔鏡記戲文研究序說〉,《臺灣風物》,第十卷二、三期(1960.3),頁5-19。
    吳守禮,〈臺灣方言研究文獻目錄〉,《臺北文獻》,第六期(1963.12),頁67-89。
    吳守禮,〈許南英父子與我家〉,《書和人》,創刊號(1965.3),頁5-8。
    吳守禮,〈順治本荔枝記校研〉,《臺灣風物》,第十六卷第二期(1966.4),頁17-62。
    吳守禮,〈「荔鏡記戲文」之刊刻地點〉,《臺灣風物》,第十六卷第三期(1966.6),頁23-26。
    吳守禮,〈聞母校校慶有感〉,《民聲日報》,1966年11月20日,第八版。
    吳守禮,〈漢語學研究簡介〉,《書和人》,第167期(1971.8),頁1-8。
    吳守禮,《什音全書中的閩南語資料研究》,臺北:多大印刷事業,1977年10月。
    吳守禮,《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初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吳守禮,〈閩南方言研究的一般情形介紹〉,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11-19。
    吳守禮,〈閩南語史研究的回憶〉,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21-29。
    吳守禮,〈從『可遇不可求』談早期閩南方言文獻的校理、續談〉,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31-56。
    吳守禮,〈閩南方言的「讀音」和「語音」雜談——兼釋「音字脫節」的現象〉,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67-98。
    吳守禮,〈保存在早期閩南戲文中的南管曲詞〉,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107-124。
    吳守禮,〈談「音字脫節」及追求本字的程序——示例之一 (一)由「戲棚下企久就是你丌」談起〉,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1)》,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3月,頁133-142。
    吳守禮,《福客方言綜誌》,臺北:吳守禮發行,1997年12月。
    吳守禮,〈查晡查某語源的試探〉,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1-39。
    吳守禮,〈「事情」[tai33 chi21]本字考〉,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51-64。
    吳守禮,〈釋「彳亍——得桃」—閩南方言探源之一—〉,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105-136。
    吳守禮,〈「八音定訣」與「手抄十五音」〉,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153-189。
    吳守禮,〈釋「𤆬」以及扌𤆬、扌蔡、娶、引、惹——荔鏡記戲文研究札記〉,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191-200。
    吳守禮,〈閩南語研究近況〉,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207-220。
    吳守禮,〈一百年來的閩南系臺灣話研究回顧〉,收於《閩台方言研究集(2)》,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11月,頁247-266。
    從宜生(吳守禮),〈「台北帝國大學」與「東洋文學講座」〉,《臺大校友雙月刊》,第十八期(2001.11),頁16-17。
    吳守禮校註,《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吳守禮校註,《明萬曆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吳守禮校註,《清順治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吳守禮校註,《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吳守禮校註,《明萬曆刊金花女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2年7月。
    吳守禮校註,《清乾隆刊同窓琴書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3年8月。
    吳守禮、陳麗雪,《台語正字》,臺北: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2005年6月。
    吳守禮校註,《清光緒新刊宣講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5年10月。
    吳守禮校註,《什音全書中閩南語資料研究》,臺北:從宜工作室,2006年1月。
    吳守禮校註,《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分類詞彙》,臺北:從宜工作室,2007年1月。
    吳守禮口述,鄭麗玲整理,〈我與臺灣語研究〉,收於陳奇祿等著,《從帝大到臺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7年1月一版修訂三刷,頁9-30。
    吳守禮編著,吳昭婉整編,《綜合臺灣閩南語基本字典 上下冊》,新店區:從宜工作室,2014年3月。
    吳守禮撰、張文朝譯註,〈《詩經》的文法研究——以虛辭「其」為主〉,收於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二十三輯(2017.10),頁55-145。
    吳昭新整理,「吳守禮教授早年生活照」,「台語天地」網站,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photo-1.htm,擷取時間:2022.4.7。

    檔案、舊報紙

    「保良局設置認可、保良局章程認可、保良局存續」(1895-07-20),〈明治二十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卷官規官職〉,《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14032。
    「彙報.學事 入學許可」,《臺灣總督府府報》,第五十三號(臺北:臺灣總督府,1927.3.1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0053a005。
    「入學許可」,《臺灣總督府府報》,第九百三十三號(臺北:臺灣總督府,1930.4.13),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0933a008。
    〈海音詩集〉,《臺灣日日新報》,1901年4月14日,第六版。
    〈墨瀋餘潤〉,《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6日,第四版。

    專書、辭書(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三益堂發兌,《光緒拾年鐫陳伯卿新調繡像荔枝記真本》,收於吳守禮校註,《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王育德著,邱振瑞等譯,《我心中的心靈紀事》,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7月。
    王育德著,林彥伶、李淑鳳等譯,《福建語研究卷》,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7月。
    王育德著,李淑鳳、黃舜宜譯,《台灣語研究卷》,臺北:前衛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二刷。
    王育德著,呂美親編譯,《漂泊的民族 王育德選集》,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年2月。
    王育德、王明理等著;吳瑞雲、邱振瑞等譯,《台灣獨立運動啟蒙者:王育德自傳暨補記》,臺北:前衛出版社,2018年9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臺灣人物誌》,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6月。
    日比野丈夫,〈神田喜一郎〉,收於江上波夫編著,《東洋學の系譜 第2集》,東京:株式會社大修館書店,1994年9月。
    天野郁夫,《帝国大学―近代日本のエリート育成機構》,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7年4月再版。
    永瑢、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1074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臺南:人光出版社,1913年月2月初版、2004年7月十九版七刷。
    白川靜,《字通》,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1997年5月初版七刷。
    杜聰明,〈吳昭新君、羅惠美小姐結婚典禮致辭〉,收於《杜聰明言論集第2輯》,臺北:財團法人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2011年4月再版,頁321。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 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2月第1版3刷。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7月。
    李方桂,《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單刊甲種之十六 龍州土語》,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年9月。
    李濟,《中國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岑麒祥,《語言學史概要》,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6月。
    佚名,《新刻增校切用正音鄉談雜字大全 二卷》(China : s.n., 明末 i.e. 1621-1644),Harvard College Library Harvard-Yenching Library,網址:https://nrs.harvard.edu/urn-3:FHCL:26971460,擷取時間:2021.8.22。
    佚名,《正音郷談 上、下》兩冊,年代不詳,網址:https://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o04/ho04_00460/,擷取時間:2021.8.27。
    佚名,《正音郷談襍字大全》一冊,年代不詳,網址:https://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o04/ho04_00369/。擷取時間:2021.8.27。
    佚名,《八音定訣全集》,廈門:會文書局發行,1924年。網址: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9900007213/reader。擷取時間:2022.01.05。
    林衡道口述;林秋敏紀錄整理,《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6年10月。
    東方文化研究所編,《東方文化研究所要覧 昭和十三年》,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1938年11月。
    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述,《中國近世戲曲史 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臺一版六刷。
    神田喜一郎著,高野雪、初曉波、高野哲次等譯,《敦煌學五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柯環月口述,林秀美整理,〈我在台大圖書館四十年〉,收於陳奇祿等著,《從帝大到臺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7年1月一版修訂三刷。
    柳書琴主編,《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6月。
    施炳華,《《荔鏡記》音樂與語言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月。
    施炳華,《閩南語梁祝故事的劇本與歌仔冊欣賞》,臺南:施炳華出版,2020年11月。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2月。
    洪惟仁,《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2月。
    洪惟仁,《《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閱覽典藏組,1996年6月。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卷10》,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三版。
    翁倩玉、張君穀,《翁俊明傳》,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90年2月。
    書林人文居梓行,《新刊時興泉潮雅調陳伯卿荔枝記大全》,收於吳守禮校註,《清順治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倉石武四郎講述,杜軼文譯,《日本中國學之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馬重奇,《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一輯 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15年1月。
    馬重奇,〈十九世紀末福建兼漳泉二腔韻書音系研究——兼與泉腔、漳腔二種韻書音系比較研究〉,收於《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一輯 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15年1月,頁551-580。
    馬重奇,〈《擊木知音》音系研究〉,收於《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一輯 漢語音韻與方言史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15年1月,頁629-657。
    張廷玉等撰,《明史 全二十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張炎憲.胡慧玲.黎中光採訪紀錄,《臺北南港二二八》,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5年2月。
    張光宇,《閩客方言史稿》,臺北:五南圖書,2016年8月。
    張光宇,《切韻與方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5月初版二刷。
    郭明昆著,李獻璋編,《中国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8月臺北二刷。
    許成章,《臺灣漢語辭典(第二冊)》,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10月。
    許成章,《台語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訪談,賴永祥、鄭麗榕、吳美慧、蔡說麗紀錄,《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8月。
    連橫,《臺灣語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3月。
    連清吉,〈神田喜一郎及其《敦煌學五十年》〉,收於《日本京都中國學與東亞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4月。
    陳彭年等編,《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2015年10月修訂二版五刷。
    陳國章,《台灣地名辭典(合訂版)》,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年4月。
    陳運棟總編纂,《重修苗栗縣志 卷卅二 人物志(上)》,苗栗:苗栗縣政府,2006年3月。
    陳新雄等編著,《語言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6月增訂版二刷。
    陳澤平,《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三輯 十九世紀以來的福州方言——傳教士福州土白文獻之語言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2016年12月。
    國分直一,〈戦後台湾における史学民族学界——主として中国内地系学者の動きについて——〉,收於《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1981年,頁2-16。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7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北: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2015年11月,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069105,擷取時間:2021年8月27日。
    傅芸子,《白川集》,東京:文求堂書店,1943年12月。
    新村出,《広辞苑》,東京:株式會社岩波書店,1998年11月五版一刷。
    新安堂余氏,《重刊五色潮泉挿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收於吳守禮校註,《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2001年12月。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主編,《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新店區:國史館,2008年3月。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 昭和五年》,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0年8月25日發行。
    臺北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一覽 昭和八年》,臺北:臺北帝國大學,1933年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 上卷》,臺北:臺灣總督府發行,1931年3月。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 下卷》,臺北:臺灣總督府發行,1932年3月。
    趙錫如主編,《辭海》,臺北:將門文物出版,2006年9月第70版。
    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 修訂版 卷八》,東京:大修館書店,1986年。
    鄭彭年,《日本中國文化攝取史》,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鋒、蔡峙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10月。

    期刊、學位論文(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元鍾敏,〈八音定訣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3月。
    向達,〈瀛崖瑣志——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國立北平圖書館館栞》,第十卷第五號(1936.9-10),頁9-44。
    李如龍,〈《八音定訣》的初步研究〉,《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81.12),頁110-121。
    杜佳倫,〈再論閩南、閩東指稱男女性別的語詞來源——兼為吳守禮教授諸母、丈夫說補證〉,《臺灣語文研究》,第13卷第2期(2018.10),頁155-200。
    金關丈夫,〈書評 林蘭編 吳守禮譯「雷賣りの董仙人」〉,《民俗臺灣》第1卷第1號(1941.7),頁40。
    金關丈夫,〈神島倉吉譯『芯の赤い人參』〉,《民俗臺灣》,第3卷2號(1943.2),頁17。
    南方土俗學會編,《南方土俗》,第3卷第3號(1935.7)
    洪惟仁,〈吳守禮教授在閩南語文獻學上的貢獻〉,《臺灣文學評論》,第6卷第2期(2006.4),頁22-26。
    姚榮松,〈論吳從宜(守禮)教授的閩南語漢字學〉,《臺灣文學評論》,第6卷第2期(2006.4),頁27-45。
    施永瑜,〈《正音鄉談》中所見閩南方言初探〉,《閩台文化研究》,第2期(2019),頁73-89。
    陳君愷,〈日治時期台人「習醫偏執」所反映的社會意義及其影響〉,《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創刊號(2010.6),頁127-195。
    陳楷峯,〈吳守禮詞彙考證方法之試探——以「音字脫節」問題之處理為中心〉,《史苑》,第78期(2018.7),頁45-75。
    插圖「牛津大學圖書館藏圖影五幀」,《國立北平圖書館館栞》,第十卷第五號(1936.9-10),荔鏡記戲文書影。
    董忠司,〈吳守禮教授的潮州語文研究及其成就〉,《臺灣語文研究》,第1期:慶祝曹逢甫教授六十華誕專號(2003.1),頁1-24。
    黃沚青,〈明清閩南方言文獻語言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楊秀芳,〈敬悼吳守禮教授〉,《臺灣文學評論》,第6卷第2期(2006.4),頁6-17。
    鄭樑生,〈日本漢學者——神田喜一郎的著述生活〉,《書和人》,第305期(1977.1),頁1-8。
    樋口靖,〈《正音鄉談雜字》與《官話彙解便覽》之關係—江戶時代傳來日本的閩南語資料研究〉,收於李鳳慈編輯,《2004語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臺南:南台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4年11月,頁583-591。
    賴永祥,〈談先輩吳守禮仙〉,《臺灣文學評論》,第6卷第2期(2006.4),頁18-21。
    龔書煇,〈陳三五娘故事的演化〉,《泉州地方戲曲》,第一期(1986.11),頁55-83、1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