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尊仁
論文名稱: 華語語音課程設計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語音課程設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39下載:3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前華語語音教學研究多偏於重個別語音的矯正,尚未有由課程的高度來關注的研究。然而目前開設語音課程的華語中心並不少,可見此課程確有現實上之需求。本論文即嘗試將傳統的語音操練模式,加入溝通式教學的理念,設計相應的語音教學課程。期望能以教學對象為中心,發展新的語音教學途徑。
    本論文於第一章緒論部分,說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以及名詞釋義。
    第二章文獻探討,將探討三個主題,分別為語音教學理論的發展,語音教學的原則、方法和技巧以及語音教學策略。
    第三章將分析現有之華語語音教材,以及一般華語教材的語音部分,以了解華語語音教學的依據。同時並調查台灣現有華語中心的語音課程配置,及網路上的語音相關學習網頁。
    第四章華語語音課程之分析與設計,將根據教學設計理論,發展華語語音課程。
    第五章華語語音教材範例,即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所提供之理論基礎,參考第三章所討論之現有教材之優缺點,及第四章語音課程設計原則,規劃出語音教材範例。
    第六章課程實驗與修正,將根據第五章所設計之課程與教材,實際在華語課堂進行操作。實驗結束後,將進行結果評估,並根據成就評量及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後,再對課程進行修正。
    第七章結論,總結以上研究,提出研究成果,並說明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目錄…………………………………………………………………………….iii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四節 研究範圍…………………………………………………………5 第五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語音教學理論的發展……………………………………………7 第二節 語音教學的原則、方法與技巧…………………………………11 一、語音教學的原則………………………………………………..11 二、語音教學的方法和技巧………………………………………..14 (一)語音教學的方法………………………………………....14 (二)語音教學的技巧………………………………………....17 第三節 語音教學的策略…………………………………………………23 一、語音教學策略…………………………………………………..23 二、語音符號教學策略……………………………………………..25 三、語音操練策略…………………………………………………..33 四、語音矯正策略…………………………………………………..36 第三章 華語語音教材及課程現狀……………………………………………43 第一節 華語語音教材……………………………………………………43 一、《國語注音符號教材》…………………………………………44 二、《視聽華語發音部分》…………………………………………45 三、《中文正音教材》………………………………………………47 第二節 綜合性華語教材…………………………………………………49 一、大陸方面………………………………………………………..50 二、台灣及美國方面………………………………………………..52 (一)各教材對語音教學階段的安排…………………………54 (二)各教材的語音教學內容…………………………………55 (三)各教材的語音教學順序…………………………………58 第三節 華語語音教學相關網站…………………………………………64 第四節 華語語音課程……………………………………………………68 第五節 對語音教材編寫之啟發…………………………………………71 第四章 華語語音課程之分析與設計…………………………………………75 第一節 需求分析及界定教學目標………………………………………79 一、需求分析………………………………………………………...79 二、教學目標………………………………………………………..80 第二節 分析階段…………………………………………………………82 一、學習者分析……………………………………………………..82 二、教學分析………………………………………………………..86 第三節 設計階段…………………………………………………………87 一、教學法的選擇…………………………………………………..87 二、教學策略擬定…………………………………………………..92 三、教學活動設計…………………………………………………..94 四、教學流程規劃…………………………………………………..97 五、教材單元設計示例…………………………………………….104 第四節 實施階段………………………………………………………..106 第五節 評鑑階段………………………………………………………..107 第五章 華語語音教材範例…………………………………………………..109 第一節 華語語音教材編寫原則………………………………………..109 一、針對性…………………………………………………………109 二、實用性…………………………………………………………110 三、科學性…………………………………………………………111 四、趣味性…………………………………………………………111 五、系統性…………………………………………………………112 第二節 華語語音教材編寫之模擬過程………………………………..112 一、對象……………………………………………………………112 二、教材前言與內容大綱………………………………………....113 第三節 單元設計範例…………………………………………………..116 一、單元內容及教學目標…………………………………………116 二、單元範例………………………………………………………117 第六章 課程實驗與修正……………………………………………………..126 第一節 實驗方法………………………………………………………..126 一、實驗對象………………………………………………………126 二、實驗流程………………………………………………………127 第二節 實驗結果………………………………………………………..128 一、學習成就分析…………………………………………………128 二、問卷調查分析…………………………………………………129 第三節 課堂觀察與結果討論…………………………………………..132 第四節 課程修正………………………………………………………135 一、初始能力評量…………………………………………………135 二、訂定教學大綱…………………………………………………143 三、增補教學內容…………………………………………………146 第七章 結論…………………………………………………………………..148 第一節 獲致之成果……………………………………………………..148 第二節 研究的限制……………………………………………………..150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151 參考書目………………………………………………………………………156 附錄一:前後測統計數據……………………………………………………164 附錄二:發音難點卡範例……………………………………………………165

    一、中文部分
    王士元、彭剛(2006)。語言、語音與技術 (初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宇(2000)。韓國學生在漢語學習中常出現的語音問題與中韓語音的差異。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112-116。
    王安紅(2006)。漢語聲調特徵教學探討。語言教學與研究,(3),70-75。
    王志芳(1999)。日本學生漢語學習中的語音問題。漢語學習,(2),49-52。
    王若江(2005)。漢語正音教程(初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敏、孫鳳波(2003)。對俄漢語語音語調教學的探索。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2(5),59-60-62。
    王漢衛(2002)。"標準"與"基礎"--基礎階段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新思考。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11-21。
    王漢衛(2002)。試論以發音方法為綱的聲母教學順序。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19-24。
    王燕燕(1997)。菲律賓華裔學生漢語語音的調查與分析。世界漢語教學,(3),101-105。
    王玲娟(2003)。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音感教學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3),82-84。
    王芳、李計偉(2005)。試論對外漢語教學的階段側重。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2(7),82-84。
    王茂林(2006)。印尼華裔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 10-15-31。
    王茂林、孫玉卿(2007)。印尼華裔留學生漢語三合元音韻母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89-98。
    王詠梅(2006)。體態語在普通話語音教學中的運用。現代語文,(7),96-98。
    王均。以漢語"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談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168-170。
    毛佩琦譯(2006),Sharon Hilles & Andre Sutton原著。教導成人。英語教學新論 (初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492-510。
    史湄(2007)。「視覺鑑別語音正誤的網上自學普通話教程」的設計及應用。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41-51。
    石寶洁(2000)。越南語語音習得難點分析。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3(2),61-63。
    印京華(2006)。探尋美國漢語教學的新路:分進合擊。世界漢語教學,(1),116-121。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朱川(2006)。漢語語音評量字表與發音難點卡。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第三冊(教學研究) 。台北。3-71-3-75。
    呂必松(1992)。華語教學講習 (初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沈翠蓮 (2004)。教學原理與設計 (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余兆敏(1993)。有趣的國語注音符號拼音練習--介紹聲介合符拼音法。國教天地,(98),4-5。
    余維(1995)。日、漢語音對比分析與漢語語音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4),123-142。
    余維欽(1995)。快速語音教學的嘗試及其意義。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1(3),96-100。
    余詩雋(2006)。韓國學生漢語語音習得現狀分析。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3(3), 23-26。
    余靄芹(1985,8月)。聲調教法的商榷。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北京。229-235。
    余光雄譯(2002),H.Douglas Brown原著。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初版)。 台北: 台灣培生教育。
    宋春陽(1998)。談對韓國學生的語音教學--難音及對策。南開學報,(3),72-76。
    李培元(1987)。漢語語音教學的重點。世界漢語教學,(1),11-14。
    李媚樂(2004)。俄羅斯學生漢語習得難點及對策分析。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3),129-131。
    李明(1987)。音位學原理和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18-22。
    李湘平(2006)。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語音調查分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7(6),168-170。
    李炳澤(1980)。漢語語音訓練的重點和難點。漢語學習,(3),30-34。
    李紅印(1995)。泰國學生漢語學習的語音偏誤。世界漢語教學,(2),66-71。
    李艾(1994)。漢柬語音對比與漢語語音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33-35。
    李明(1985,8月)。對外漢語教學中難音辨析。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210-218。
    李文瑞等譯(2004),Wellesley R. Foshay,Kenneth H. Silber,& Michael B. Stelnicki。教材設計:原理與實務(初版)。台北:雙葉書廊。
    李素卿譯(1997),Jenny Rogers原著。成人教學實務(初版)。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肖莉(2005)。墨西哥學生漢語拼音習得的難點分析。語言文字應用,33-35。
    岡井將之、曾金金、潘鶴翔(2007)。針對日籍學習者漢語拼音之數位教學設計。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
    林寶貴(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 (第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燾,王理嘉(2004)。語音學教程 (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燾。普通話的語音標準和語音教學。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 550-553。
    林金賢(2007)。華語文語音評鑑電子表單的設計模式流程與使用。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 409-418。
    林奕高、王功平(2005)。印尼留學生習得漢語塞音和塞擦音實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4),59-65。
    金有景(2007)。普通話語音 (初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金定元(1986)。洋腔洋調探源--漢英音位系統對比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4),84-93。
    金敬華(1996)。日本人學習漢語發音難的癥結與解決方法。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100-102。
    周小兵,李海鷗(2004)。對外漢語教學入門 (初版)。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周中天審校(2005)。英語教學新論(初版)。台北:湯姆生出版公司。
    周建主編(1998)。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遊戲 (初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周紹忠,岑漢康(2000)。體育心理學 (初版)。台北: 亞太圖書。
    周奕(2005)。漢語拼音對外國學生發音偏誤的誘發機制及其教學對策。語言文字應用, , 30-32。
    周奕(2006)。略論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難點頻現"原則。語言文字應用,(s2)。
    周繼聖(1996)。韓國人學習漢語發音的幾個難點及教法突破。中山大學學報論叢,(3),221-223。
    周芳(2006)。對外漢語語音研究與語音教學研究綜述。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2),74-76。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咸蘭(1999)。構音與音韻障礙的治療。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三卷 (初版)。台北:心理出版社。123-147。
    吳明吉、胡明光(2004)。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溯因。世界漢語教學,(2),81-87。
    吳宜芳(2007)。運用PRAAT於語音偏誤診斷初探--以韓國學生為例。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 459-468。
    施光亨(1980)。對阿拉伯學生進行漢語語音教學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 2),106-112。
    胡彥、趙俞凌(2002)。淺析漢語語音的模糊性。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117-119。
    胡彩敏(2006)。留學生語音教學中的態勢語運用--以韓國留學生學習漢語語音為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6(12),31-34。
    胡津齡(1998)。中亞地區漢語語音教學初探。職業教育研究,(9),42-43。
    胡建雄(1991)。小學國語注音符號教學探研。台灣省第二屆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26。
    胡百華(1985,8月)。華語調值的再考慮。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208-209。
    倪偉曼、林明賢(2000)。關於印尼華裔學生漢語語音的調查及相應的教學對策。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66-69。
    倪傳斌、王志剛、王際平和姜孟(2004)。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語言態度調查。語言教學與研究,(4),56-65。
    柯遜添(2004)。國語正音特殊教本。(第二版)。台北:國語日報社。
    柯華葳、吳敏而(1987)。注音符號教學研究報告。華文世界,(44),12-18。
    (美)查.里德、張韻斐、聶鴻音和丁寶慶(1987)。語音切分與漢語拼音教學。中國語文,(4),276-280。
    侯曉虹、李彥春(2006)。初級漢語水平韓國留學生漢語雙音節詞聲調的發音規律研究。語言文字應用,(s2) 。
    侯迎華(2005)。日本人學漢語的語音難點和教學對策。唐都學刊,21(4),82-85。
    柴俊星(2005)。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有效途徑的選擇。語言文字應用,(3),130-134。
    馬顯斌主編(2001)。普通話水平測試綱要 (初版)。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馬洪海(2004)。摸清規律,有的放矢--韓國學生學習漢語普通話語音的幾個問題。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1(2),75-78。
    高永安、曹秀棟(1999)。日本留學生學習漢語時的幾個特殊的語音問題。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22-24-46。
    高玉娟、石鋒(2006)。德國學生漢語元音學習中母語遷移的實驗研究。教育科學, 22(2),80-82。
    高玉娟、石鋒(2006)。法國學生漢語元音學習中母語遷移的實驗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4),33-36。
    宮本幸子(1996)。淺談對日漢語的語音教學。呼蘭師專學報,(3),69-71。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6),15-30。
    徐新逸, 施郁芬合譯(2003),William W. Lee & Diana L. Owens原著。多媒體教學設計:數位學習與企業訓練(初版)。 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夏晴、毛世楨(2006)。試論"洋腔洋調"成因的多樣性--在漢語目的語環境下"洋腔洋調"難以走向標準語音原因淺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1),36-42。
    郝小明(2004)。對外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的幾種方法。太原大學學報,5(1),59-60。
    袁博平(1995)。 Variability and systematicity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chinese tones by english SLA learners of chinese。世界漢語教學,(1),47-62。
    梅麗(2005)。日本學習者習得普通話卷舌聲母的語音變異研究。世界漢語教學,(1), 97-105。
    陳氏金鑾(2005)。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夜寧(2006)。視聽華語發音部分 (初版)。 台北: 正中書局。
    陳亞川(1989)。漢語教材連讀變調處理爭議。世界漢語教學,(2),81-85。
    陳慶華(2007)。多媒體融入華語文教學--以正音班為例。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 241-248。
    陳慶華(2005)。洋腔洋調之分析與矯治策略。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 187-196。
    陳正治(1992)。 國小注音符號教材編擬探討。第一屆臺灣地區國語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陳正昌等合譯(1996),Robert M.Gagne,Leslie J.Briggs,& Walter W.Wager 原著。教學設計原理(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翠霞(1995)。對外籍生漢語語音教學的返想。語言與翻譯,(2),110-114。
    康燦輝(2004)。以對比分析為基礎的語音教學模式初探。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9(3),82-84。
    閆安陽(2003)。談對韓漢語語音對比教學。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6(4),57-60。
    閆恒(2005)。對韓國留學生漢語發音中一些問題的解析。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18(2),52-55。
    盛群力,李志強(2003)。現代教學設計論 (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曹文(2002)。漢語語音教程(初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葉德明(2006)。國語注音符號教材(Drills and Exercises in Mandarin Pronunciation)(十四版),台北:師大國語中心。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 (初版)。台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等 (2003)。國音及語言運用 (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葉德明主編(1999)。遠東實用生活華語 (初版)。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葉軍(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音大綱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4),62-66。
    曾金金(2000)。計算機語音分析及其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北京。 554-564。
    華豔麗(2001)。美國學生學習漢語的聲韻難點分析。遼寧工學院學報,3(2), 39-41。
    華超、林春(1987)。談談語音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2),119-124。
    彭增安,陳光磊(2006)。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 (初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黃富順(1996)。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學。成人教學與教材研究 (初版,43-58)。 高雄: 麗文文化。
    黃順益(1996)。論發音困難的因素的加重練習。東師語文學刊 (9)
    黃秀鈴(不註出版年月)。中文正音教材。台北:師大國語中心。
    單韵鳴(2006)。老撾學生語音偏誤分析及與泰國學生的比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2),49-53。
    程春梅(2004)。利用影視語料提高語音教學效果的研究。沈陽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6(2),69-71。
    程棠(1996)。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3),4-17。
    程美珍(1987)。語音教學階段怎樣備課--在一次語音教學總結會上的發言。世界漢語教學,(1),50-52。
    程美珍、趙金銘(1985,8月)。基礎漢語語音教學的若干問題。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 219-228。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 (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園(2002)。手勢在語音教學中的作用。語言教學與研究,(6),51-56。
    張寶林(2005)。語音教學的現狀與對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3(6),1-7。
    張書玲(1994)。注音符號教學法。華文世界,(74),1-2。
    張英宇(1992)。漢外語音對比與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有關論文述評。語言教學與研究,(1),82-94。
    張金梅(2001)。日本人學漢語常見語音錯誤及其分析。陰山學刊,14(3),56-58。
    張金橋、吳曉明(2007)。外國留學生漢語語音意識的發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05-155。
    楊娜(2005)。越南人學漢語常見語音偏誤及其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3(1),35-38。
    楊屏(2002)。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語音語調教學。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4),94-95。
    楊葉華(2003)。針對緬甸學生編寫漢語語音教材的思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1),54-56。
    鄒鈴聲(2006)。外國學生漢語語音習得中的熵現象及化石化現象。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4),93-96。
    董琳莉(1997)。印尼華裔學生學習普通話語音的難點及其克服辦法。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3(2),84-89。
    資策會講師群(2003)。數位學習最佳指引 (初版)。台北:資策會教育處。
    瑪林娜‧吉布拉澤(2002)。漢語和格魯吉亞語語音對比--對格魯吉亞學生的漢語語音教學初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4),132-139。
    趙金銘主編(1997)。語音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初版)。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金色(2006)。蒙古留學生學習漢語特點及對策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3),47-50。
    趙金銘(1985)。簡化對外漢語音系教學的可能與依據。語言教學與研究,(3),62-75。
    趙麗君(2003)。有針對性地對日本留學生進行語音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3),66-68。
    蔡整瑩、曹文(2002)。泰國學生漢語語音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86-92。
    蔡培村(1996)。 有效的成人教學策略。成人教學與教材研究 (初版)。 高雄:麗文文化。87-101。
    蔡惠玲、曾金金(2005)。華語語音數位學習網站設計-以英語母語者為對象。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44-55。
    劉珣(2006)。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初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學敏(1999)。漢印語音對比與教學提示。南亞研究,(1),66-72。
    劉巍(2006)。中級階段語音教學芻議。語言文字應用,(s2) 。
    劉若芸(2006)。對外漢語初級班第三聲的類推法教學。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6(9),117-118。
    劉蘇喬、齊沖(2004)。法國學生學習漢語輔音中的一些問題。語言文字應用,(4),76-81。
    蔣以亮(1999)。音樂與對外漢語的語音教學。漢語學習,(3),38-41。
    蔚草(2003)。從漢語的語音模糊看漢語語音教學。語言與翻譯(漢文),(2),67-69。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 (3),44-55。
    鄭悅(2006)。對外漢語教育中的語音教學初探。科技資訊,(25),119。
    鄭良偉(1985,8月)。 構成漢語語音學習難易的各種因素。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200-204。
    戴慶夏主編(1999)。第二語言(漢語)教學概論 (初版)。北京:民族出版社。
    關鍵(2000)。聲調教學改革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4),51-54。
    羅音(2007)。俄羅斯人學習漢語語音偏誤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1),52-55。
    鐘榮富(1999)。漢語的語音與音韻。 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三卷 (初版)。台北: 心理出版社。3-45。
    續三義(2000)。對日漢語語音教程 (初版)。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饒秉才(1989)。試論語音學與對外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74-80。

    二、英文部分
    Acton, W. (1985). Changing Fossilized Pronunciation. TESOL Quarterly,18(1),71-85.
    Allen, E.D. & Valette, R.M. (1972). Classroom techniques: Foreign languages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Avery, P. & Ehrlich, S. (1992). Teaching American English Pronunciation (1st ed.).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wen, J.D., Madsen, H., Hilferty, A. (1985). Tesol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Celce-Murcia, M. (200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3rd ed.). Thomson Learning, Inc.
    Celce-Murcia, M., Brinton, D. M., & Goodwin, J. M. (1996). Teaching pronunciation: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1st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ck, W., Carey, L. & Carey, J.O. (2001).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5th ed.). USA: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Graves, K. (1996). Teachers as course developers (1st e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ncock, M. (1995). Pronunciation games (1st ed.).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wings, M.(2004). Pronunci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1st ed.).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lly, G. (2000). How to teach pronunciation (1st e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Levis, J.M. & Grant, L. (2003). Integrating pronunciation into ESL/EFL classrooms. TESOL JOURNAL,12(2),13-19.
    Morley, J.(1987).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pronunciation:Practices Anchored in Theory. Washington,D.C.: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Inc.
    Morley, J. (1994). Pronunciation pedagogy and theory.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Inc.
    O'Connor, J.D. (1954(reprinted 1978)). A course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英語發音).台北: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Reprited by 成文出版社)。
    Tench, P.(1981). Pronunciation Skills. Macmillan Publishers.
    Trager, E.C. & Sara Cook Henderson, S.C. (1985). Prounciation drills 語音練習 (2nd ed.). 台北: 台北圖書有限公司.

    三、光碟
    葉德明主編(2006)。漢字發音(Far East Chinese Pronunciation)。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