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後世公羊學來說,董仲舒之春秋學,不啻為時代最接近於《公羊》經、傳之文獻。對於漢代時人而言,董氏以治《春秋》「學士皆尊師之」。董氏之後,漢代公羊學風大盛,董氏由公羊一系所論而推闡之《春秋》義法,不只成為當代決事取捨的準則,太史公亦以《春秋》之當然內容看待其釋義之成果,著其云:「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明於《春秋》」。對於今日治理《公羊春秋》的學者而言,董仲舒之學遠早於東漢何休,可說是《公羊傳》之後,後世公羊學之發源。
本論文以董氏「春秋學」之「《春秋》義旨」與「儒學內容」為研究的對象。試圖由春秋學史和儒學史的觀點,重新尋求董氏春秋學的合理評價。因此關於董氏天人思想、氣化感應、陰陽災異等,與春秋學或儒學思想本質未有特別關係者,不在本論文討論之列。
本論文共分七章,茲依序介紹篇次及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分為四小節:「研究動機的產生」、「研究對象的爭議」、「研究論題的價值」、「研究資料的運用」。
分別說明董仲舒其人其學的相關問題和爭議,以及國內有關於董氏學術的研究概況,以見本文研究論題的方向和價值。
第二章 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經、傳之關係
分為三小節:「董仲舒春秋學在『春秋學史』之定位」、「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三傳之異同」、「董仲舒春秋學對《公羊傳》之補充」。
分別就董仲舒春秋學的內容與今本三傳作比對,以確實掌握董氏《春秋》學與三傳的關係,及其對公羊義法的繼承與開創。並進一步具體為董仲舒春秋學之學術地位找到合理的定位。
第三章 董仲舒春秋學的方法論
分為三小節:「董仲舒春秋學中的思維方式」、「董仲舒春秋學之解經方法」、「董仲舒對《春秋》書寫方式之闡釋」。
本章是以方法論的立場,探討董仲舒其人之思維特質與學術風格的關係,同時分析其釋解《春秋》義旨之方法,並討論董氏「《春秋》無達辭,從變從義」的運用,以及董氏對《春秋》「微言大義」的闡釋。
第四章 董仲舒春秋學對《春秋》義法之詮釋
分為五小節:「董仲舒春秋學《春秋》義法總論」、「《春秋》義法彰舉道德行為的實踐」、「《春秋》義法與政治理念」、「以《春秋》『大一統』論禮制」、「由《春秋》『正名』以論成性之教」。
本章分析董仲舒對《春秋》「義法」的闡釋和運用。除了總論以外,分別由彰顯道德行為、落實政治理念、以及由《春秋》「大一統」思想而建構的禮制內容、和《春秋》「正名」觀念所引發的關於先秦儒學孟子性善論的檢討,呈現董仲舒春秋學「務實致用」的義法內容。
第五章 董仲舒春秋學「遠外近內」考義
--源於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而來之誤解
分為三小節:「《春秋繁露》『遠外近內』解義」、「《春秋繁露》『滕薛獨稱侯』解義」、「凌曙、蘇輿注本對何休《解詁》的看法與清代常州公羊學風有關」。
本章旨在探討董仲舒與東漢公羊學家何休對《公羊傳》釋義之異同。董、何二人所治雖然同為公羊春秋,然而二人方法不同,以致解經釋義多有牴牾。本章具體比較《公羊傳》、董仲舒、何休三者,論春秋義法「遠外近內」之異同,以見何休《解詁》與董仲舒春秋學義法之扞隔。
第六章 董仲舒春秋學「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考義
--源於現存注本對「董仲舒春秋學解經方法」之誤解
分為四小節:「前人注解之若干疑點」、「『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句義之辨」、「以董仲舒『《春秋》無達辭』的角度,重新看待《公羊》經傳裡的『滅國事件』」、「突破『滅國』一詞在釋義上的思考僵局」。
本章是由董仲舒的解經方法而延伸之討論。現存注本於董氏春秋學釋義仍多有未通,其關鍵因素即在於,以何休之「文字釋例」運用於董氏春秋學「不任其辭,可與適道」的解經義法中。董、何二人釋經方法不同,今存《繁露》凌曙、蘇輿二種注本,皆以何休所論之義理,加諸於董氏春秋學之上,甚至校釋董氏《繁露》之文句;本章以「滅國…獨先諸夏」為例,說明何休以文字條例解經,和董氏「無達辭」、「從變從義」之法的運用,在《春秋》經義的說釋上,所產生的截然不同的成果。
第七章 結 論
本論文研究成果之總結。並附有【董仲舒年譜】之考證、以及【董仲舒所發凡之春秋義法】原文一覽表、今本《春秋繁露》篇目與所論之「春秋義法」統計一覽表。
主要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孔廣森,《春秋公羊通義》(《皇清經解》卷六七九~六九一),台北:復興,1972。
王 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1992.07。
司馬遷,《史記》(《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02。
朱 熹,《朱子語錄》,台北:華世,1987.01。
朱一新,《拙盦叢稿》,台北:文海,1968。
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台北:世界,1963。
朱一新《佩弦齋文存》(《拙盦叢稿》),台北:文海,1968。
朱彝尊,《點校補正經義考》(許維萍等點校,林慶彰等編審),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初版。
江 藩,《隸經文》,北京:中華,1985。
何 休 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杜 預 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俞 樾,《諸子平議》(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思想名著27),台北:世界書局,1966。
姚際恆,《古今偽書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06。
范 寧 集解、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范 曄,《新校後漢書》,台北:世界,1973。
凌 曙,《春秋繁露注》,皇清經解續編,(卷八六五~八八一),台北:復興,1972。
崔 適,《春秋復始》(續修四庫全書一三一冊,經部春秋類),上海:古籍,1995。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北京:中華,1990.07。
張之洞,《書目答問》,(范希曾補正,蒙文通校點),台北:漢京,1984。
莊存與,《味經齋遺書》光緒八年重刊陽湖莊氏藏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廣文,1979.05。
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1984.09。
黃 震,《黃氏日鈔》,台北:大化書局,1984.12。
董仲舒,《董子文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1985。
劉逢祿,《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皇清經解》卷1290),台北:漢京,1980。
劉逢祿,《左盦外集》(《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1975。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傳何氏釋例》(《皇清經解》卷1280),台北:漢京,1980。
劉逢祿,《劉申叔先生遺書》《左盦外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4月,冊三。
歐陽修等撰,《崇文總目輯釋》,台北:廣文書局,1968.03。
魏 源,《董子春秋發微》(《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9.08。
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1992.12。
蘇 輿,《翼教叢編》,台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12月。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1993.06。
二、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于首奎,《兩漢哲學新探》,四川:四川人民,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1989.12一版。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湖南:岳麓書社,1986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1987.11。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1989.04。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05。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1994.06。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商務,1966.01臺一版。
王靜芝,《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82.02。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1974.05。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1995.06三刷。
艾 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江蘇古籍,1998.06。
何介鈞、張維明編,《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1982。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9.07。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台北:文史哲,1986.09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1993.12。
李天根輯,《諸子平議補錄》(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思想名著28),台北:世界書局,1967。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台北:文史哲,1978.06
李崇遠,《春秋三傳傳禮異同考要》,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106種,1970.10。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1989.05。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鐘鼎,1967.05。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1994.12.。
杜維明編,《儒學發展的宏觀與透視—新加坡1988年儒學群英會紀實》,台北:正中,1997.07台初版。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1995.01。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大文史叢刊之二十八,1969.08。
周 何,《春秋吉禮考辨》,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101種,1970.10。
周 何,《新譯春秋穀梁傳》,台北:三民,2000.04.。
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台北:文津,1993.12。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9.01。
周桂鈿、吳鋒,《董仲舒》,長春:吉林文史,1997.02。
林麗雪,董仲舒》,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1992.10。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台北:大安,1991.04。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04。
柯劭忞,《春秋穀梁傳注》,台北:力行,1970。
胡 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台北,遠流,1986。
韋政通,《董仲舒》,台北:三民,1986.07。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78。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01。
徐仁甫,《左傳疏證》,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世界,197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1990.07。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至卷三,台北:學生,1989.09。
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1989.06。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三,北京:文物,1983。
張心澂,《偽書通考》,香港:友聯出版社。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台北:聯經,1990.01。
張立文編,《氣》,台北:漢興,1994.05。
張立文編,《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1.10。
張立文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9.03。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1997。
梁啟超,《梁啟超學術論叢》,台北:南嶽出版社,1978.03。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專集》),台北:中華,1981.12。
陳 垣,《敦煌劫餘錄》,台北:新文豐,1985。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06三版。
陳一平,《淮南子校注譯》,廣州:廣東人民,1994。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1993.11。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02。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 1997.02。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1995.05。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0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1984。
揚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長春:中國友誼,1989.06。
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08。
程發軔,《春秋要領》,台北:東大,1989.04。
華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08。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199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馮友蘭,《新原道》(收錄於《貞元六書》),南京:華東師範大學,1996.12。
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1996.11。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台北,學生,2000.02。
黃開國主編,《經學辭典》,四川:四川人民,1993.05。
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山東:齊魯書社,1980。
黃樸民,《何休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1998.12。
黃樸民,《董仲舒與新儒學》,台北:文津,1992.07。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7.02一版2刷。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04修訂一版。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卷),1999.01。
葛志毅、張惟明,《先秦兩漢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8.08。
熊公哲等著,《春秋三傳論文集》,台北:黎明,1981.01。
蒙培元,《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杭州:浙江人民,1993.08。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台灣商務,1995.11台灣初版2刷。
劉殿爵,《淮南子逐字索引》(香港中文大學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台北:台灣商務,1992。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治的影響》,台北:華正,1979.07。
蔣 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1995.06。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2000.08。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1983.04。
賴炎元,《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05。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1.06。
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1988.10。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1985.10。
謝冠生、查良鑑主編,《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中華法學協會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1968。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1992.12。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06。
顧 實,《重考古今偽書考》,上海:大東書局,1926。
顧文炳,《陰陽新論》,瀋陽:遼寧教育,1993.10。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1985.08。
顧頡剛等,《古史辨》,台北:藍燈,1987。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08。
三、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06。
王淑蕙,《董仲舒《春秋》解經方法探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5。
任金子,《董仲舒的陰陽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06。
成 玲,《春秋公羊傳稱謂例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6。
江素卿,《論常州學派之學術特質與其經世思想》,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何照清,《兩漢公羊學及其對當時政治之影響》,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吳清輝,《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統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06。
吳連堂,《春秋榖梁經傳補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06。
吳蓮慶,《春秋大義價值標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06。
吳龍川,《劉逢祿《公羊》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06。
李妍承,《董仲舒春秋學之研究》,台大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06。
李秀美,《董仲舒思想闡微─春秋學與天人合一說初探─》,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06。
李新霖,《清代經今文學術》,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林世榮,《熊十力春秋外王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06。
林倫安,《春秋公羊傳會盟析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
金榮奇,《莊存與春秋公羊學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6。
胡元輝,《孔子政治思想論原:以公羊學為基點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孫長祥,《董仲舒思想述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05。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徐敏玲,《劉逢祿《公羊》學思想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06。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1990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台北:文津,1995.04。
張惠淑,《《公羊傳》稱謂七等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張運宗,《劉逢祿與常州學派》,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輪文,1995.06。
張嘉鳳,《中國傳統天文的興起及其歷史功能》,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07。
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5。
張廣慶,《劉逢祿及其春秋公羊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06。
梁惠卿,《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明恩,《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陳素華,《公羊學的一統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登祥,《公羊傳的正名思想》,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靜華,《清代常州學派論語學研究─以劉逢祿、宋翔鳳、戴望為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06。
陳禮彰,《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黃國禎,《論董仲舒春秋繁露與緯書春秋緯之關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05。
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5。
楊濟襄,《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05。
鄭卜五,《凌曙公羊禮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01。
鄭丞良,《胡安國春秋傳與公羊傳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06。
鄧桂秋,《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06。
簡松興,《公羊傳的政治思想》,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06。
四、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丁亞傑,〈復古更化:董仲舒春秋公羊學探義〉,《元培學報》1期,1994.09。
王保頂,〈立言與弘道:董仲舒和司馬遷關係論〉,《孔孟月刊》,35卷12期,1997.08。
王葆玹,〈從西漢河內佚書的出土看五行八卦兩種模式的融合〉,《中國文化月刊》121期,1989.11。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43本之三,1971。
田輝玉,〈論陰陽五行學說對中國古代科技思維的影響〉,《湖北電大學刊》,1995.09。
吳盈靜,〈從「士不遇賦」一文論董仲舒的人格特質〉,《嘉義技術學院學報》64期,1999.06。
呂紹網,〈何休公羊「三科九旨」淺議〉,《人文雜誌》,1986年第2期。
呂紹綱,〈孟子論《春秋》〉,《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呂紹綱,〈董仲舒與春秋公羊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宋榮培,〈董仲舒的歷史哲學:董氏春秋學的歷史哲學意義及其局限〉,《哲學與文化》257期,1995.10。
李存山,〈先秦氣論的產生和發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哲學卷‧中》,1998.12。
李存山,〈秦後第一儒--陸賈〉,《中國哲學史》,1992第10期。
李宗桂,〈評海峽兩岸的董仲舒思想研究〉,《哲學研究》,1990年第2期。
李宗桂,〈董仲舒:秦漢思想的統一者〉,《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哲學卷‧下》,1998.12。
李宗桂,〈董仲舒的道德價值論〉,《孔孟月刊》354期,1992.02。
李宗桂,〈論董仲舒的思想方法〉,《孔孟學報》68期,1994.09。
李宗桂,〈論董仲舒的政治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40期,1991.06。
李金松,〈對江都王還是對膠西王?--「春秋繁露」「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篇篇目辨正〉,《大陸雜誌》,101卷2期,2000.08。
李偉泰,〈「漢書」對「史記」的補正﹣﹣以賈誼﹑錯﹑公孫弘﹑董仲舒的事蹟為例〉,《臺大中文學報》5期,1992.06。
李德永,〈五行探源〉,《中國哲學》第四輯,1980。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12。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史學評論》第6期,1983.09。
周 何,〈公羊摘例〉,《靜宜文理學院學報》第五期,1982.02。
周 何,〈父卒繼母嫁從為之服報議〉,《中國學術年刊》第一期,1976.12。
周 何,〈左傳先配而後祖辨〉,《潘重規教授七秩誕辰論文集》,1977.03。
周 何,〈左傳鄫季姬來寧質疑〉,《師大國文學報》第六期,1977.06。
周 何,〈春秋三傳「東其畝」解〉,《第一屆中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12。
周 何,〈春秋用致夫人解〉,《中華學苑》(政治大學),1968.06。
周 何,〈春秋昏禮餘論〉,《師大國文學報》第二期,1973.04。
周 何,〈春秋燕禮考辨〉,《師大國文學報》創刊號,1972.06。
周 何,〈春秋親迎禮辨〉,《慶祝林景伊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1969.12。
周 何,〈春秋歸寧禮辨〉,《中華學苑》,(政治大學),1970.01。
周 何,〈穀梁朝聘例釋〉,《中國學術年刊》第十期,1989.02。
周 何,〈穀梁傳的仁義觀〉,《教學與研究》第十二期,1990.06。
周 何,〈穀梁會盟釋例〉,《高仲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1988.04。
周 何,〈穀梁諱例釋義〉,《教學與研究》第十一期,1989.06。
周 何,〈論春秋立武宮〉,《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8.10。
周予同,〈從孔子到孟荀—戰國時的儒家派別和儒經傳授〉,《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周虎林,〈荀子學術淵源及其流衍〉,《師大國研所集刊》第8期,1964.06。
周德良,〈董仲舒法術思想探賾〉,《問學集》6期,1996.12。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下)〉,《鵝湖》294期,1999.12。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上)〉,《鵝湖》293期,1999.11。
孤 帆,〈董仲舒的哲學思想〉,《中正學刊》22期,1998.11。
屈萬里,〈對於「與五行有關的文獻」之解釋問題--敬答徐復觀先生〉,《新時代》2卷2期,1962。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91卷2期,1995.08。
林麗雪,〈董仲舒的人性論〉,《孔孟月刊》14卷4期,1975.12。
金耀基,〈董仲舒的君權神授說〉《大學生活》第4卷第12期,1959.04。
俞偉超,〈先秦兩漢美術考古材料中所見世界觀的變化〉,《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1989.08。
姜廣輝,〈儒學是一種「意義的信仰」--儒家禮儀與禮義關係再認識〉,《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成大中文系主編,1997.06。
施之勉,〈董子年表訂誤〉,《東方雜誌》41卷24期,1935。
施炎平,〈仁智和理智:儒家智慧的兩重進路--以孔子、董仲舒和程朱為例〉,《鵝湖》,304期,2000.10。
胡順萍,〈董仲舒之宇宙論--天與氣、陰陽五行彼此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4期,1995.03。
孫長祥,〈董仲舒春秋學方法論試探—春秋繁露中的哲學問題與知識方法的辨析〉,《華岡文科學報》第十七期,1989.12。
徐復觀,〈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中國人性論史》附錄二,台北:商務,1987.03。
殷滌非,〈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占盤和天文儀器〉,《考古》1978年第5期。
秦彥士,〈從董仲舒看漢代儒墨合流〉,《四川師範大學》(社科版),第21卷第3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文物》1977年第一期。
高明、周何,〈春秋研究〉,《國學研究論集》(熊公哲等合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3.07。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文物》1977年第一期。
張端穗,〈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經權觀念之內涵及其意義〉,《東海學報》38卷1期(文學院),1997.07。
張端穗,〈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經權觀念之內涵及其意義〉,《東海學報》(文學院),38卷第1期,1997.07。
張銀樹,〈董仲舒人性論之述評〉,《輔仁國文學報》10期,1994.04。
張廣慶,〈從《春秋公羊解詁》論何休對賈逵之反擊〉,《經學研究論叢》第三輯,台北:聖環,1995.04。
張德文,〈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中國文化月刊》,239期,2000.02。
張德文,〈試論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兼論這一模式的思維方式〉,《孔孟月刊》,448期,1999.12。
連劭名,〈式盤中的四門與八卦〉,《文物》1987年第9期。
陳 文,〈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意涵〉,《輔大中研所學刊》7期,1997.06。
陳 槃,〈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
陳 槃,〈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上冊。
陳 槃,〈讖緯溯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
陳金木,〈淺論西漢經學與董仲舒〉,《社教資料雜誌》226期,1997.05。
陳旻志,〈「春秋繁露」中的歷史哲學與書法問題〉,《鵝湖》268期,1997.10。
陳俊華,〈論董仲舒的循環史觀〉,《歷史學報(師大)》24期,1996.06。
陳美娥,〈中國法律思想中的人權理念〉,《政大法學評論》,62期,1999.12。
陳夢家,〈五行之起源〉,《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顧頡剛撰)之附錄三,香港:龍門,1970.03
陳麗桂,〈「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顯現的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19期,1998.03。
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18期,1997.03。
陳麗桂,〈融合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中國學術年刊》17期,1996.03。
章權才,〈董仲舒生卒年考〉,《社會科學評論》第2期,1986。
章權才,〈論兩漢經學的流變〉,《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傅偉勳,〈哲學與宗教─我在美國的教學經驗〉,見《中國論壇》190期,P29-30。
彭妮絲,〈論董仲舒之政治思想〉,《孔孟月刊》383期,1994.07。
曾怡菁,〈解讀董仲舒之天人感應思想〉,《史學會刊 (師大)》410期,1997.06。
賀凌虛,〈董仲舒的治道和政策〉,《思與言》第十卷第四期,1972.11。
黃忠慎,〈董仲舒「『詩』無達詁」說析論〉,《鵝湖》293期,1999.11。
黃東珍,〈從「經權」論董仲舒對儒學的更化〉,《雲漢學刊》6期,1999.06。
黃開國,〈論漢代讖緯神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黃源盛,〈董仲舒春秋折獄案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21卷2期,1992.08。
楊 超,〈先秦陰陽五行說〉,《文史哲》,1956年3期。
楊向奎,〈五行說的起源及其演變〉,《文史哲》1955年11期。
楊國榮,〈董仲舒與儒學的衍化〉,《孔孟學報》64期,1992.09。
楊樹藩,〈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二期,1960.12。
楊濟襄,〈由《淮南子》看先秦至漢初「陰陽」觀念之轉化〉,《第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2000.06。
楊濟襄,〈由援引人物探究陸賈《新語》之政論思想及時代意義〉,《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99.07。
楊濟襄,〈荀子政治思想與其「禮」論的關聯〉,《中山中文學刊》第一期,1995.06。
詹哲裕,〈董仲舒倫理思想析論〉,《復興崗學報》67期,1999.09。
熊公哲,〈兩漢儒家諸子之研討〉,《政大學報》15期。
熊公哲,〈孟子與所謂齊學之研討〉,《孔孟學報》,15期,1968.04。
趙 瀟,〈論五德終始說在秦的作用和影響〉,《齊魯學刊》,1994年第2期。
趙雅博,〈董仲舒對天與道和天道天教及神鬼的思想〉,《哲學與文化》214期,1992.03。
趙雅博,〈董仲舒對春秋微言大義的詮釋〉,《大陸雜誌》85卷3期,1992.09。
劉文星,〈春秋繁露思想之初探--淺析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哲學〉,《道教學探索》7期,1993.12。
劉文星,〈董仲舒的養生主張〉,《道教學探索》7期,1993.12。
劉君祖,〈即事言理──春秋經表達手法初探〉,《中國文化月刊》,51期,1984.01。
劉家和,〈《史記》與漢代經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劉德漢,〈春秋公羊傳對西漢政治的影響〉,《書目季刊》,11卷1期,1977.06。
劉寶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人文雜誌》1986年第3期。
潘志峰,〈董仲舒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述要〉,《哲學研究》,1994年第10期。
潘志峰,〈董仲舒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述要〉,《哲學研究》1994第10期。
編委會,〈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1974年第九期。
蔡輝振,〈論董仲舒之人性三品〉,《古今藝文》21卷4期,1995.08。
鄭卜五,〈常州學派「群經釋義公羊化」學風探源〉,中研院文哲所「清代乾嘉學術經學研討會」,2000.03。
鄭卜五,〈董仲舒與何休對三統、三世、內外說之比較析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1999.01。
鄭良樹,〈《春秋事語》校釋〉,《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1982。
曉 菡,〈長沙馬王堆帛書概述〉,《文物》,1974.09。
蕭義玲,〈「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 (下) --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435期,1998.11。
蕭義玲,〈「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上)--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434期,1998.10。
賴炎元,〈董仲舒生平考略〉,《南洋大學學報》第八及第九期,1974-1975。
賴炎元,〈董仲舒的仁義學說〉,《孔孟月刊》第五卷第二期,19666.10。
賴炎元,〈董仲舒與何休公羊學之比較〉,《南洋大學學報》第三期,1969。
賴炎元,〈董仲舒學術思想淵源〉,《南洋大學學報》第二期,1968。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春秋》〉,《文藝復興月刊》第2卷第1期,
錢 穆,〈東漢經學略論〉,《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1985.10三版。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第37卷第8期,1968.10。
戴君仁,〈董仲舒不說五行考〉,《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二卷二期,1968.10。
戴君仁,〈董仲舒對策的分析〉,《大陸雜誌》第四十二卷第六期,1971.03。
戴君仁,〈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孔孟學報》第16期,1968.03。
鍾肇鵬,〈先秦五行說的起源和發展〉,《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2期。
魏元珪,〈董仲舒天人思想評析〉,《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期,1991.10。
龐 樸,〈五行思想三題〉,《山東大學學報》,1964年1期。
龐 樸,〈陰陽五行探源〉,《糧莠集》,上海:上海人民,,1988.03。
羅宗濤,〈歷史研究法與中國文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一期,2000.03。
羅福頤,〈漢栻盤小考〉,《古文字研究》十一輯,1985。
嚴敦杰,〈式盤綜述〉,《考古學報》1985年4期。
顧頡剛,〈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文瀾學報》第3卷第1期,1937.03。
五、外籍人士著作(依筆劃順序排列)
1.專著
日‧武藤邦夫《董仲舒法律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0。
英‧夏普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 : 一個歷史的考察》,台北: 桂冠,1991.12。
德‧埃德蒙德‧胡賽爾,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台北: 桂冠,1992.08。
2.期刊論文
日‧中江丑吉,〈公羊傳及公羊學就〉,《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日本:岩波書店,1975.10。
日‧福井重雅,〈漢代對策書式〉,收錄於《漢代官吏登用制度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