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濟襄
Yang Ji - Xiang
論文名稱: 董仲舒春秋學義法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周何
Zhou, H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48
中文關鍵詞: 董仲舒春秋學義法公羊傳儒學何休常州公羊學漢代思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於後世公羊學來說,董仲舒之春秋學,不啻為時代最接近於《公羊》經、傳之文獻。對於漢代時人而言,董氏以治《春秋》「學士皆尊師之」。董氏之後,漢代公羊學風大盛,董氏由公羊一系所論而推闡之《春秋》義法,不只成為當代決事取捨的準則,太史公亦以《春秋》之當然內容看待其釋義之成果,著其云:「漢興至于五世之間」,「唯董仲舒明於《春秋》」。對於今日治理《公羊春秋》的學者而言,董仲舒之學遠早於東漢何休,可說是《公羊傳》之後,後世公羊學之發源。
    本論文以董氏「春秋學」之「《春秋》義旨」與「儒學內容」為研究的對象。試圖由春秋學史和儒學史的觀點,重新尋求董氏春秋學的合理評價。因此關於董氏天人思想、氣化感應、陰陽災異等,與春秋學或儒學思想本質未有特別關係者,不在本論文討論之列。
    本論文共分七章,茲依序介紹篇次及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分為四小節:「研究動機的產生」、「研究對象的爭議」、「研究論題的價值」、「研究資料的運用」。
    分別說明董仲舒其人其學的相關問題和爭議,以及國內有關於董氏學術的研究概況,以見本文研究論題的方向和價值。
    第二章 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經、傳之關係
    分為三小節:「董仲舒春秋學在『春秋學史』之定位」、「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三傳之異同」、「董仲舒春秋學對《公羊傳》之補充」。
    分別就董仲舒春秋學的內容與今本三傳作比對,以確實掌握董氏《春秋》學與三傳的關係,及其對公羊義法的繼承與開創。並進一步具體為董仲舒春秋學之學術地位找到合理的定位。
    第三章 董仲舒春秋學的方法論
    分為三小節:「董仲舒春秋學中的思維方式」、「董仲舒春秋學之解經方法」、「董仲舒對《春秋》書寫方式之闡釋」。
    本章是以方法論的立場,探討董仲舒其人之思維特質與學術風格的關係,同時分析其釋解《春秋》義旨之方法,並討論董氏「《春秋》無達辭,從變從義」的運用,以及董氏對《春秋》「微言大義」的闡釋。
    第四章 董仲舒春秋學對《春秋》義法之詮釋
    分為五小節:「董仲舒春秋學《春秋》義法總論」、「《春秋》義法彰舉道德行為的實踐」、「《春秋》義法與政治理念」、「以《春秋》『大一統』論禮制」、「由《春秋》『正名』以論成性之教」。
    本章分析董仲舒對《春秋》「義法」的闡釋和運用。除了總論以外,分別由彰顯道德行為、落實政治理念、以及由《春秋》「大一統」思想而建構的禮制內容、和《春秋》「正名」觀念所引發的關於先秦儒學孟子性善論的檢討,呈現董仲舒春秋學「務實致用」的義法內容。
    第五章 董仲舒春秋學「遠外近內」考義
    --源於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而來之誤解
    分為三小節:「《春秋繁露》『遠外近內』解義」、「《春秋繁露》『滕薛獨稱侯』解義」、「凌曙、蘇輿注本對何休《解詁》的看法與清代常州公羊學風有關」。
    本章旨在探討董仲舒與東漢公羊學家何休對《公羊傳》釋義之異同。董、何二人所治雖然同為公羊春秋,然而二人方法不同,以致解經釋義多有牴牾。本章具體比較《公羊傳》、董仲舒、何休三者,論春秋義法「遠外近內」之異同,以見何休《解詁》與董仲舒春秋學義法之扞隔。
    第六章 董仲舒春秋學「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考義
    --源於現存注本對「董仲舒春秋學解經方法」之誤解
    分為四小節:「前人注解之若干疑點」、「『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句義之辨」、「以董仲舒『《春秋》無達辭』的角度,重新看待《公羊》經傳裡的『滅國事件』」、「突破『滅國』一詞在釋義上的思考僵局」。
    本章是由董仲舒的解經方法而延伸之討論。現存注本於董氏春秋學釋義仍多有未通,其關鍵因素即在於,以何休之「文字釋例」運用於董氏春秋學「不任其辭,可與適道」的解經義法中。董、何二人釋經方法不同,今存《繁露》凌曙、蘇輿二種注本,皆以何休所論之義理,加諸於董氏春秋學之上,甚至校釋董氏《繁露》之文句;本章以「滅國…獨先諸夏」為例,說明何休以文字條例解經,和董氏「無達辭」、「從變從義」之法的運用,在《春秋》經義的說釋上,所產生的截然不同的成果。
    第七章 結 論
    本論文研究成果之總結。並附有【董仲舒年譜】之考證、以及【董仲舒所發凡之春秋義法】原文一覽表、今本《春秋繁露》篇目與所論之「春秋義法」統計一覽表。

    凡 例 論文提要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的產生-----------------------------------------1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爭議 ---------------------------------------5 胡毋生 董仲舒 公羊學傳授簡表------------------------------30 第三節 研究論題的價值 ---------------------------------------31 一、「道統觀念」影響當代學者對漢代儒學之成見-----------------31 二、「陰陽氣化觀」影響當代學者對漢代儒學之評價---------------34 三、以「文化反省」開創經學研究之新視野-----------------------36 附錄一:二十年來台灣地區董仲舒學術研究之學位論文著作目錄一覽--43 附錄二:十年來台灣地區董仲舒學術研究之期刊論文著作目錄一覽----43 附錄三:五行配屬表--------------------------------------------46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運用 ---------------------------------------48 一、《春秋繁露》成書之檢討-----------------------------------48 (一)關於《春秋繁露》之「真偽」問題 -------------------------48 (二)關於《春秋繁露》之「篇章」問題 -------------------------53 二、「賢良對策」資料之檢討-----------------------------------59 三、現存董仲舒其他著作之檢視---------------------------------60 第二章 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經、傳之關係--------------------63 第一節 董仲舒春秋學在「春秋學史」之定位 ---------------------64 第二節 董仲舒春秋學與《春秋》三傳之異同 ---------------------81 一、三傳看法各異,而董氏所論與《公羊傳》相合 ----------------81 (一)賢紀季之存廟 -------------------------------------------81 (二)昏禮辭窮無稱,方稱主人 ---------------------------------83 (三)變「盛」謂之「成」,諱大惡也 ---------------------------83 (四)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 -------------84 (五)卿不得憂諸侯 -------------------------------------------84 (六)甲午祠兵,為「誅意」之法 -------------------------------85 (七)譏二名,使人有士君子之行 -------------------------------86 (八)邢、衛為狄所滅,《春秋》為齊桓諱 -----------------------87 (九)盛伯、郜子當絕而不名,為其與我同姓兄弟也 ---------------89 (十)儀父獨漸進 ---------------------------------------------90 二、董仲舒對《春秋》經、傳的看法 ----------------------------91 (一)「義」為「經」之大本 -----------------------------------92 (二)《春秋》卒無妄言而得應於「傳」 -------------------------93 (三)《公羊傳》釋經入於端眇,非與「經」不相及 ---------------95 (四)《春秋》一詞,既指經文文獻,亦含傳文之釋義 -------------96 三、董仲舒春秋學之文獻未見於《公羊傳》者 -------------------100 (一)董氏所論於三傳有所兼合者 ------------------------------100 1.三傳所論各異,董氏持論與《穀梁傳》相合者 ----------------101 (1)「桓無王」 -------------------------------------------101 (2)「人於天也,以道受命;其於人也,以言受命」 -----------103 2.三傳所論各異,董氏敘事與《左傳》相合者 ------------------105 (1)「父伐喪叛盟,子以喪伐人,諸侯共擊鄭,成蟲牢之盟」----105 (2)「先接於我」,滕薛稱侯,王道之意----------------------108 (3)吳之來聘,以「先接於我」而見賢------------------------110 3.三傳所論各異,董氏論「義」兼合三傳者: 「王父父所絕,子孫不得屬,魯莊公不得念母」 ------------113 (二)董氏所論為三傳皆無錄者 --------------------------------116 1.董氏敘事,未見於三傳所載者 ------------------------------116 2.董氏論理釋義,見解不同於三傳者 --------------------------118 (1)「正月,公在楚」,「臣子思君」之意 -------------------118 (2)「逢丑父措其君於人所甚賤,以生其君」,「雖能成立,《春 秋》不愛」-------------------------------------------119 (3)鄭伯「生不得稱『子』,去其義也;死不得書『葬』,見其窮 也」-------------------------------------------------121 (4)「善稻之會,獨先『內』衛」、「柤之會,獨先『外』吳」--123 第三節 董仲舒春秋學對《公羊傳》之補充-----------------------127 一、十二世三等與《公羊傳》之「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127 二、以「貴微重始,見悖亂之徵」詮釋《公羊傳》所言之「災」、 「異」---------------------」----------------------------129 三、《春秋》以「王者受命,作科以奉天地」,故謂「王正月」----134 四、《春秋》爵等,商夏質文----------------------------------136 五、「祀周公用白牡」乃「報德之禮」--------------------------137 六、《春秋》之於昏禮,達陽不達陰----------------------------138 七、《春秋》善「宋襄公不厄人」,以變習俗、成王化 -----------139 八、臧孫辰請糴,乃「莊公使為」------------------------------140 九、「邾婁人、牟人、葛人」因「天王崩而相朝聘」,故誅為「夷狄」 -------------------------------------------------------141 十、吳子變而反道,乃爵而不殊 -------------------------------142 十一、「以德為序」,魯君在是,亦有所「避」------------------144 (一)召陵之會,避齊桓也-------------------------------------144 (二)魯不得偏,避紀侯與鄭厲公-------------------------------145 (三)邲之戰,中國不得與夷狄為禮,避楚莊也-------------------146 (四)狄人滅「魯之同姓」(邢、衛),《春秋》為諱,避齊桓也---147 十二、「滅同姓」書「絕」,賤其本祖而忘先--------------------149 第四節 結語-------------------------------------------------152 第三章 董仲舒春秋學的方法論 --------------------------------157 第一節 董仲舒春秋學之「思維方式」---------------------------162 一、比興的思維方式 -----------------------------------------164 (一)「比」:「類推」的思維方式 -----------------------------164 (二)「興」:「取象」的思維方式 ----------------------------169 二、「二端」的思維方式 -------------------------------------178 (一)「二端」之名 ------------------------------------------180 (二)「二端」思維之運用-------------------------------------180 三、相對「辨證」的思維方式----------------------------------182 四、倫理秩序的思維方式--------------------------------------185 (一)以「倫理秩序」去理解「陰陽氣化之宇宙」-----------------185 (二)以「倫理秩序」去理解「五行系統之配應」-----------------187 (三)「陰陽五行」的倫理化思維-------------------------------189 五、「致用」的思維方式--------------------------------------192 第二節 董仲舒春秋學之解經方法-------------------------------194 一、以「比」貫「類」,屬「事」見「義」----------------------194 (一)合而通之:通貫事類,以見其義旨之同---------------------195 1.「公觀魚於棠」、「天王使人求賻求金」:不能義者,利敗之也 ---------------------------------------------------------195 2.邾婁儀父稱「字」、滕薛稱「侯」、荊得「人」、介葛盧得「名」: 諸侯來朝者得褒,王道之意-------------------------------195 3.「桀紂,天下弗祐」、「蔡世子、逢丑父,臣子弗得立」、「魯莊 公、衛輒,子孫不得屬」:人世之誅絕,乃上承自天命---------196 4.「定、哀最尊」、「獨先內衛」、「獨先外吳」、「獨先諸夏」、 「獨譏二名」、「獨不名」、「獨大惡之」、「獨絕」:德等則 先親親 --------------------------------------------------198 5.「儀父漸進」、「鄭僖公如會」、「潞子稱『子』」、「陳鄭逃 歸」、「鄭國乞盟」、「陳侯如會」、「莒人疑我」、「滕薛獨稱 侯」、「州公化我」、「吳楚見賢」、「曲棘、鞍,二戰見尊」: 於會、朝聘,先接於我者序之-------------------------------199 (二)緣而求之:緣沿義旨,以見其事類之嫌異 ------------------200 1.苟能行善得眾,《春秋》弗危: 「宋繆公受之先君而危」、「吳王僚自即其位而危」、「衛侯 晉弗受先君而不危」--------------------------------------200 2.重宗廟、貴先帝之命: 「目夷弗與」、「祭仲與之」、「荀息死之」、「曼姑拒之」 --202 3.大夫無遂事:「公子結,遂從齊桓盟」、「公子遂,遂之晉」 --204 4.義在正我,不在正人: 「楚靈王討陳蔡之賊」、「齊桓公執袁濤塗之罪」、「潞子之於諸 侯,無所能正」 ------------------------------------------206 5.《春秋》傷痛怒重,於辭有異操: 「晉之禍,痛之中有痛」、「齊之禍,惡之中有惡」 ----------208 二、覽其緒以發其端 -----------------------------------------209 三、「操之與在經無異」者,屠其贅 ---------------------------215 (一)「不予諸侯之專討」,不復見於慶封之殺 ------------------216 (二)「伐喪、叛盟」不見於「鄭伐許」之經文 ------------------217 四、窮其端而視其故,見所以然 -------------------------------218 第三節 董仲舒對《春秋》書寫方式之闡釋 ----------------------223 一、對《春秋》書寫用詞之認識 -------------------------------223 (一)《春秋》記事,亦有「書所見」者,非盡為「微言」 --------223 (二)《春秋》慎辭,謹於名倫等物 ----------------------------225 (三)《春秋》書詞,以展現「王道」為先 ----------------------226 (四)《春秋》書詞,始言大惡,終言赦小過 --------------------231 二、《春秋》有常辭,無達辭 ---------------------------------233 (一)董氏春秋學所論之「《春秋》常辭」 ----------------------234 (二)《春秋》無達辭:不任其辭,可與適道 --------------------244 三、對《春秋》「微言」的闡釋 -------------------------------246 (一)「微言」的書寫原則 ------------------------------------247 (二)《春秋》文獻之「時間觀」與「微言」的互動 --------------249 (三)「微言」是經文在「即事取義」下的「表現形態」-----------253 1.不誅之文、不罪之詞 --------------------------------------253 2.《春秋》以「敘事觀點」來呈現「微言」意旨 ----------------257 3.《春秋》「譏上位」之「微言」 ----------------------------258 4.「進善誅惡不遺細大」的落實:「諱」之「微言」 ------------262 (1)「微言」與「事實」有出入的「譏刺之『諱』」------------263 (2)「詭辭」之「諱」,亦有「順其志以彰義褒賢」者----------268 (3)「不書之諱」:存其善志,不棄不載,以意見之----------271 (四)董仲舒對《春秋》「文與」、「實與」之闡釋 --------------272 第四章 董仲舒春秋學對《春秋》義法之詮釋 --------------------277 第一節 董仲舒春秋學《春秋》義法總論 ------------------------278 一、《春秋》義法之學,首重「道往以明來」 -------------------278 二、《春秋》義法「遂人道之極」,人道浹而王道備 -------------281 三、《春秋》義法的「科」與「旨」 ---------------------------282 四、《春秋》的「文」與「質」:文辭與義法 -------------------289 第二節 《春秋》義法彰舉道德行為的實踐 ----------------------293 一、《春秋》為「仁義法」 -----------------------------------293 二、正其道不謀其利,明其理不急其功 -------------------------292 三、《春秋》賢義得眾為大安 ---------------------------------308 四、「仁道」較君臣序讓為貴 ---------------------------------310 五、《春秋》災異記事之義:修身審己、明善心以反道 -----------314 第三節 《春秋》義法與政治理念 -------------------------------316 一、以「貴元」架構政治典範 ---------------------------------316 二、「尊尊」與「存郊」 -------------------------------------323 三、德等則親親:「正己」與「安人」的雙重意涵 ---------------330 四、《春秋》敬賢重民,任德不任刑 ---------------------------342 (一)由《春秋》無「義戰」,得「敬賢愛民」之旨 --------------342 (二)天之生民,非為王也;天立王,以為民也 ------------------347 (三)養民富民,不奪民時;除專殺之威,以仁寬民 --------------348 (四)「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正確理解 ------------------351 五、以「正己之義」除細故之患,以「安人之仁」絕亂塞害於未然 -353 六、《春秋》尊禮重信以成王化 -------------------------------359 第四節 以《春秋》「大一統」論禮制 --------------------------363 一、《公羊傳》「大一統」之義 -------------------------------363 二、禮制作科,才能完成漢世之「大一統」 ---------------------364 三、漢世改制之必要 -----------------------------------------367 四、董仲舒「三統」禮制之內容 -------------------------------370 附錄一:〈三代改制質文〉三統禮制一覽表----------------------376 附錄二:〈三代改制質文〉「四法」禮制(商、夏、質、文)一覽表 ---------------------------------------------------------377 第五節 由《春秋》「正名」以論「成性之教」 -------------------378 一、董仲舒論「性」,會通先秦儒學孟、荀二家之說 -------------378 二、董仲舒論「性」與「情」 ---------------------------------379 三、董仲舒論「性」較孟、荀二家更細密 -----------------------388 第五章 董仲舒春秋學「遠外近內」考義 --源於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而來之誤解 --------------393 第一節 《春秋繁露》「遠外近內」解義 ------------------------395 一、《公羊傳》對「遠外近內」的詮釋 -------------------------396 二、《春秋繁露》「遠外近內」說考辨 -------------------------401 (一)董仲舒春秋學之「內外觀」:王道的擴展延伸--緣魯以言王義-405 1.董氏所云之「當此之時」,是指《春秋》經行文之二百四十二 年。並非專指魯哀公時代-----------------------------------406 (1)僅以「哀公」年間之記事,去討論董氏「諸侯之伐『哀』 者皆言我」,並不合理--------------------------------407 (2)經文中所言之「我」,毫無疑問是指魯國 ---------------408 2、《春秋》經文「緣魯以言王義」之書寫例證 -----------------411 (1)大國齊宋,離言會 -----------------------------------412 甲、何為「離會」?------------------------------------412 ※《公羊》經傳「離會」(二國相儷聚會)一覽表------414 乙、董仲舒春秋學的新視野:「離言會、魯無鄙疆」 -------418 (2)微國之君,卒葬之禮,錄而辭繁------------------------422 甲、《春秋》微國之君「卒葬之禮」的記載--------------422 乙、董仲舒春秋學的新視野:「卒葬之禮、魯無鄙疆」----423 ※《春秋》外國「國君卒葬」記事一覽表-------424 (3)遠夷之君,內而不外 ---------------------------------429 甲、「內外之別」與「褒貶之義」是《公羊傳》分析夷狄 經文群組的基本方法 -----------------------------429 乙、董仲舒春秋學的新視野:「不外遠夷、魯無鄙疆」--430 (二)董仲舒春秋學之「遠近觀」:史料的詳略異同--殺隱桓、宗定哀 -------------------------------------------------------433 1、以「近」之故,乃得詳明----------------------------------433 (1)邾婁大夫來奔----------------------------------------434 (2)黃池之會--------------------------------------------435 2、以「遠」之故,史料闕闇----------------------------------436 (1)益師卒而不日----------------------------------------438 (2)稷之會----------------------------------------------438 三、何休以「三世說」釋「遠外近內」為條例 -------------------440 (一)史料詳闕與《春秋》經文的「『義』與『辭』」 ------------440 (二)何休以「君恩之殺」釋「三世異辭」之原由 ----------------441 ※《公羊》經、傳「大夫卒」記事一覽表-------------------443 ※《公羊》經傳「公子卒」一覽表-------------------------443 ※何休「『大夫卒』,經文書『日』與否」之行文條例-------444 (三)何休《解詁》對「遠外近內」之看法 ----------------------453 ※依隱公元年《公羊解詁》所列之:何休「三世異辭」條例一覽表 -----------------------------------------------------454 1.何休以「君恩之殺」釋「三世」之異辭,合「遠近內外」為一 --454 (1)何休「內外遠近」書法的論述,與《公羊傳》迥異 -------454 甲、何休「治世進化」的「遠近觀」,不同於《公羊傳》---454 乙、何休「小大若一」的「內外觀」,不同於《公羊傳》---455 (2)何休「內外遠近」書法的論述,與董仲舒所論迥異--------458 甲、何休「治世進化」的「遠近觀」,不同於董氏春秋學之所 論-----------------------------------------------458 乙、何休「小大若一」的「內外觀」,不同於董氏春秋學之所 論-----------------------------------------------460 2.何休以「三世進化」觀之條例變化,解釋「所見異辭,所聞異辭 ,所傳聞異辭」之檢討-------------------------------------463 (1)何休「執君書『名』」書例之檢討----------------------463 ※《公羊》經傳「執君以歸,書『名』與否」一覽表-----464 (2)何休「所傳聞世,君未可『卒』」書例之檢討------------465 ※《春秋》「所傳聞世」外國國君卒葬記事一覽表-------467 (3)何休「小國卒葬『時月日』條例之檢討」----------------468 (4)何休「夷狄滅小國」條例之檢討------------------------472 ※公羊經傳「夷狄滅小國」記事一覽表------------------473 四、凌曙《注》、蘇輿《義證》引用何休《公羊解詁》所導致的釋 義之誤 -------------------------------------------------474 (一)「緣魯以言王義」注解之商榷------------------------------475 (二)「大國齊宋.離言會」注解之商榷--------------------------478 (三)「微國之君,卒葬之禮,錄而辭繁」注解之商榷 -------------480 (四)「遠夷之君,內而不外」注解之商榷------------------------481 (五)「邾婁大夫,其於我無以親,以近之故,乃得顯明」注解之商榷 -------------------------------------------------------481 第二節 《春秋繁露》「滕薛獨稱侯」解義 ---- ---------------- 484 一、《春秋》經傳「滕、薛」國君稱號方式之考辨 ---- ----------484 (一)《春秋》經傳「滕侯」稱號析論 --------------------------485 1.問題一:滕國該不該稱「侯」? ---- -----------------------486 2.問題二:為何經文在「滕侯卒」之記事未書其「名」? --------487 (二)《春秋》經傳「滕子、滕人」稱號之分析 ------------------489 1. 滕子、滕人之稱號----------------------------------------491 (1)滕子:指稱滕國國君。桓公二年以後,終《春秋》經文之所 記,共三十次--------------------------------------491 (2)「滕人」:共九次。其中一次指滕國國君。其餘疑為滕國大 夫------------------------------------------------492 2.關於滕君之書「名」 --------------------------------------492 (1)與會、來朝、來會葬。經文對滕子皆無書「名」--------492 (2)「滕子卒」,經文有「書名」與「不書名」二種不同的情況 --------------------------------------------------492 (三)《春秋》國君「卒書名」與「書葬稱諡」的關係 ------------493 1.「滕子卒」、「薛伯卒」經文卒葬記事之方式: 經文有卒書「名」者,皆有書「葬」,並見其諡號------------493 2.《公羊傳》對「書葬」與國君「卒書名」與否之因素分析 ------495 (1)「諸夏、夷狄」卒葬記事,記載的方式不相同----------495 (2)「以『諱』不書」之卒葬記事------------------------497 附錄:三傳「薛侯」稱謂一覽表----------------------500 二、《春秋繁露》以「滕薛稱侯」為「王道」之展現 -------------502 三、凌曙《注》、蘇輿《義證》引用何休《解詁》導致釋義之誤 ---506 第三節 凌曙、蘇輿注本對何休《解詁》的看法與 清代常州公羊學風有關 --------------------------------511 一、常州公羊學與凌曙之學承 ---------------------------------512 二、蘇輿對何休《解詁》的看法 -------------------------------515 ※董仲舒、何休公羊學說略表------------------------517 第六章 董仲舒春秋學「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考義 --源於現存注本對「董仲舒春秋學解經方法」之誤解----------529 第一節 前人注解之若干疑點 ----------------------------------530 一、凌曙《春秋繁露注》對「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的解釋 ---531 二、蘇輿《春秋繁露義證》之注解與凌曙不同 -------------------532 三、「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不應只是指某單一事件的 經文記載------------------------------------------------534 (一)與「滅國…獨先諸夏」指涉之事件有關的,應是《公羊傳》 中的一組「經傳群」,而非單一事件-----------------------534 (二)核對經傳滅國事件之次數,無法循「五十有餘」之數目去找出 「滅國獨先諸夏」所指稱為何事----------------------------535 第二節 「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句義之辨 -------------------536 一、蘇輿注引隱公二年「無駭帥師入極」詮解「滅國」一語,是否 可印證董氏發凡的「親親」之旨? -------------------------536 ※《公羊》經傳滅國事件『隱諱』一覽表---------------537 二、「滅國…獨先諸夏」不是指「在滅國事件中為諸夏隱諱」------540 (一)「內大惡,諱」(為魯國諱)不等於「為諸夏諱」 ----------541 (二)「為齊桓諱」、「為齊襄公諱」不等於「為齊國諱」,更 不等於「為諸夏諱」-------------------------------------541 第三節 以董仲舒「《春秋》無達辭」的角度,重新看待《公羊》 經傳裡的「滅國事件」-----------------------------------543 一、《公羊》經傳「滅國事件」不以『滅』字行文者之剖析 -------543 二、《春秋》經義的表現,不在於固定的用字上 -----------------544 三、對《公羊》經傳「內外之別」記載方式的補充 ---------------547 第四節 突破「滅國」一詞在釋義上的思考僵局 -------------------549 一、以「被滅之國」的詞義,重新審視「滅國…獨先諸夏」--------549 二、《春秋》今文經傳之「滅國」一詞,皆指「被滅之國」--------550 三、重新審視《公羊》經傳對「被滅之國」的看法 ---------------552 ※《公羊》經傳「滅國」(被滅之國)論述一覽表--------553 四、由今文經傳「滅國」辭義之辨正,得證董氏「滅國…獨先諸夏」 所發凡的「親親之旨」-----------------------------------556 五、由「滅國五十有餘,獨先諸夏」見證董仲舒解經方法:「從變從 義」之真諦----------------------------------------------560 ※《公羊》經傳、《穀梁傳》『滅』之記事一覽表--------562 第七章 結 論-----------------------------------------------567 附錄一:董仲舒年譜-------------------------------------------578 附錄二:董仲舒所發凡之【春秋學義法】原文一覽表---------------581 附錄三:今本《春秋繁露》篇目與所論之「春秋義法」統計 一覽表--599 參考書目-----------------------------------------------------600

    主要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孔廣森,《春秋公羊通義》(《皇清經解》卷六七九~六九一),台北:復興,1972。
    王 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1992.07。
    司馬遷,《史記》(《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02。
    朱 熹,《朱子語錄》,台北:華世,1987.01。
    朱一新,《拙盦叢稿》,台北:文海,1968。
    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台北:世界,1963。
    朱一新《佩弦齋文存》(《拙盦叢稿》),台北:文海,1968。
    朱彝尊,《點校補正經義考》(許維萍等點校,林慶彰等編審),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初版。
    江 藩,《隸經文》,北京:中華,1985。
    何 休 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杜 預 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俞 樾,《諸子平議》(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思想名著27),台北:世界書局,1966。
    姚際恆,《古今偽書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06。
    范 寧 集解、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重刻宋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01十一版。
    范 曄,《新校後漢書》,台北:世界,1973。
    凌 曙,《春秋繁露注》,皇清經解續編,(卷八六五~八八一),台北:復興,1972。
    崔 適,《春秋復始》(續修四庫全書一三一冊,經部春秋類),上海:古籍,1995。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北京:中華,1990.07。
    張之洞,《書目答問》,(范希曾補正,蒙文通校點),台北:漢京,1984。
    莊存與,《味經齋遺書》光緒八年重刊陽湖莊氏藏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廣文,1979.05。
    章學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1984.09。
    黃 震,《黃氏日鈔》,台北:大化書局,1984.12。
    董仲舒,《董子文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1985。
    劉逢祿,《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皇清經解》卷1290),台北:漢京,1980。
    劉逢祿,《左盦外集》(《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1975。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傳何氏釋例》(《皇清經解》卷1280),台北:漢京,1980。
    劉逢祿,《劉申叔先生遺書》《左盦外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4月,冊三。
    歐陽修等撰,《崇文總目輯釋》,台北:廣文書局,1968.03。
    魏 源,《董子春秋發微》(《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9.08。
    蘇 輿,《春秋繁露義證》(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1992.12。
    蘇 輿,《翼教叢編》,台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12月。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1993.06。
    二、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于首奎,《兩漢哲學新探》,四川:四川人民,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1989.12一版。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湖南:岳麓書社,1986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1987.11。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1989.04。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5.05。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1994.06。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商務,1966.01臺一版。
    王靜芝,《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82.02。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1974.05。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1995.06三刷。
    艾 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江蘇古籍,1998.06。
    何介鈞、張維明編,《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1982。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9.07。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台北:文史哲,1986.09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1993.12。
    李天根輯,《諸子平議補錄》(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思想名著28),台北:世界書局,1967。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台北:文史哲,1978.06
    李崇遠,《春秋三傳傳禮異同考要》,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106種,1970.10。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1989.05。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鐘鼎,1967.05。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1994.12.。
    杜維明編,《儒學發展的宏觀與透視—新加坡1988年儒學群英會紀實》,台北:正中,1997.07台初版。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1995.01。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大文史叢刊之二十八,1969.08。
    周 何,《春秋吉禮考辨》,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101種,1970.10。
    周 何,《新譯春秋穀梁傳》,台北:三民,2000.04.。
    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台北:文津,1993.12。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9.01。
    周桂鈿、吳鋒,《董仲舒》,長春:吉林文史,1997.02。
    林麗雪,董仲舒》,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1992.10。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台北:大安,1991.04。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04。
    柯劭忞,《春秋穀梁傳注》,台北:力行,1970。
    胡 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台北,遠流,1986。
    韋政通,《董仲舒》,台北:三民,1986.07。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78。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01。
    徐仁甫,《左傳疏證》,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世界,197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1990.07。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至卷三,台北:學生,1989.09。
    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1989.06。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三,北京:文物,1983。
    張心澂,《偽書通考》,香港:友聯出版社。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台北:聯經,1990.01。
    張立文編,《氣》,台北:漢興,1994.05。
    張立文編,《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1.10。
    張立文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9.03。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1997。
    梁啟超,《梁啟超學術論叢》,台北:南嶽出版社,1978.03。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專集》),台北:中華,1981.12。
    陳 垣,《敦煌劫餘錄》,台北:新文豐,1985。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06三版。
    陳一平,《淮南子校注譯》,廣州:廣東人民,1994。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1993.11。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02。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 1997.02。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1995.05。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0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1984。
    揚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長春:中國友誼,1989.06。
    曾振宇、范學輝,《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8.08。
    程發軔,《春秋要領》,台北:東大,1989.04。
    華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08。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199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馮友蘭,《新原道》(收錄於《貞元六書》),南京:華東師範大學,1996.12。
    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1996.11。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台北,學生,2000.02。
    黃開國主編,《經學辭典》,四川:四川人民,1993.05。
    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山東:齊魯書社,1980。
    黃樸民,《何休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1998.12。
    黃樸民,《董仲舒與新儒學》,台北:文津,1992.07。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7.02一版2刷。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04修訂一版。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卷),1999.01。
    葛志毅、張惟明,《先秦兩漢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8.08。
    熊公哲等著,《春秋三傳論文集》,台北:黎明,1981.01。
    蒙培元,《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杭州:浙江人民,1993.08。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1。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台灣商務,1995.11台灣初版2刷。
    劉殿爵,《淮南子逐字索引》(香港中文大學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台北:台灣商務,1992。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治的影響》,台北:華正,1979.07。
    蔣 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1995.06。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2000.08。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1983.04。
    賴炎元,《春秋繁露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05。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1.06。
    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1988.10。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1985.10。
    謝冠生、查良鑑主編,《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中華法學協會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1968。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1992.12。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06。
    顧 實,《重考古今偽書考》,上海:大東書局,1926。
    顧文炳,《陰陽新論》,瀋陽:遼寧教育,1993.10。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1985.08。
    顧頡剛等,《古史辨》,台北:藍燈,1987。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08。
    三、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06。
    王淑蕙,《董仲舒《春秋》解經方法探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5。
    任金子,《董仲舒的陰陽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06。
    成 玲,《春秋公羊傳稱謂例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6。
    江素卿,《論常州學派之學術特質與其經世思想》,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何照清,《兩漢公羊學及其對當時政治之影響》,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吳清輝,《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統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06。
    吳連堂,《春秋榖梁經傳補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06。
    吳蓮慶,《春秋大義價值標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06。
    吳龍川,《劉逢祿《公羊》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06。
    李妍承,《董仲舒春秋學之研究》,台大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06。
    李秀美,《董仲舒思想闡微─春秋學與天人合一說初探─》,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06。
    李新霖,《清代經今文學術》,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林世榮,《熊十力春秋外王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06。
    林倫安,《春秋公羊傳會盟析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
    金榮奇,《莊存與春秋公羊學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6。
    胡元輝,《孔子政治思想論原:以公羊學為基點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孫長祥,《董仲舒思想述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05。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06。
    徐敏玲,《劉逢祿《公羊》學思想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06。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1990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台北:文津,1995.04。
    張惠淑,《《公羊傳》稱謂七等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張運宗,《劉逢祿與常州學派》,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輪文,1995.06。
    張嘉鳳,《中國傳統天文的興起及其歷史功能》,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07。
    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5。
    張廣慶,《劉逢祿及其春秋公羊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06。
    梁惠卿,《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明恩,《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6。
    陳素華,《公羊學的一統論》,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登祥,《公羊傳的正名思想》,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陳靜華,《清代常州學派論語學研究─以劉逢祿、宋翔鳳、戴望為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06。
    陳禮彰,《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黃國禎,《論董仲舒春秋繁露與緯書春秋緯之關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05。
    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05。
    楊濟襄,《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05。
    鄭卜五,《凌曙公羊禮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01。
    鄭丞良,《胡安國春秋傳與公羊傳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06。
    鄧桂秋,《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06。
    簡松興,《公羊傳的政治思想》,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06。

    四、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丁亞傑,〈復古更化:董仲舒春秋公羊學探義〉,《元培學報》1期,1994.09。
    王保頂,〈立言與弘道:董仲舒和司馬遷關係論〉,《孔孟月刊》,35卷12期,1997.08。
    王葆玹,〈從西漢河內佚書的出土看五行八卦兩種模式的融合〉,《中國文化月刊》121期,1989.11。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43本之三,1971。
    田輝玉,〈論陰陽五行學說對中國古代科技思維的影響〉,《湖北電大學刊》,1995.09。
    吳盈靜,〈從「士不遇賦」一文論董仲舒的人格特質〉,《嘉義技術學院學報》64期,1999.06。
    呂紹網,〈何休公羊「三科九旨」淺議〉,《人文雜誌》,1986年第2期。
    呂紹綱,〈孟子論《春秋》〉,《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呂紹綱,〈董仲舒與春秋公羊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宋榮培,〈董仲舒的歷史哲學:董氏春秋學的歷史哲學意義及其局限〉,《哲學與文化》257期,1995.10。
    李存山,〈先秦氣論的產生和發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哲學卷‧中》,1998.12。
    李存山,〈秦後第一儒--陸賈〉,《中國哲學史》,1992第10期。
    李宗桂,〈評海峽兩岸的董仲舒思想研究〉,《哲學研究》,1990年第2期。
    李宗桂,〈董仲舒:秦漢思想的統一者〉,《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哲學卷‧下》,1998.12。
    李宗桂,〈董仲舒的道德價值論〉,《孔孟月刊》354期,1992.02。
    李宗桂,〈論董仲舒的思想方法〉,《孔孟學報》68期,1994.09。
    李宗桂,〈論董仲舒的政治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40期,1991.06。
    李金松,〈對江都王還是對膠西王?--「春秋繁露」「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篇篇目辨正〉,《大陸雜誌》,101卷2期,2000.08。
    李偉泰,〈「漢書」對「史記」的補正﹣﹣以賈誼﹑錯﹑公孫弘﹑董仲舒的事蹟為例〉,《臺大中文學報》5期,1992.06。
    李德永,〈五行探源〉,《中國哲學》第四輯,1980。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通古今之變」〉,《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12。
    阮芝生,〈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史學評論》第6期,1983.09。
    周 何,〈公羊摘例〉,《靜宜文理學院學報》第五期,1982.02。
    周 何,〈父卒繼母嫁從為之服報議〉,《中國學術年刊》第一期,1976.12。
    周 何,〈左傳先配而後祖辨〉,《潘重規教授七秩誕辰論文集》,1977.03。
    周 何,〈左傳鄫季姬來寧質疑〉,《師大國文學報》第六期,1977.06。
    周 何,〈春秋三傳「東其畝」解〉,《第一屆中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12。
    周 何,〈春秋用致夫人解〉,《中華學苑》(政治大學),1968.06。
    周 何,〈春秋昏禮餘論〉,《師大國文學報》第二期,1973.04。
    周 何,〈春秋燕禮考辨〉,《師大國文學報》創刊號,1972.06。
    周 何,〈春秋親迎禮辨〉,《慶祝林景伊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1969.12。
    周 何,〈春秋歸寧禮辨〉,《中華學苑》,(政治大學),1970.01。
    周 何,〈穀梁朝聘例釋〉,《中國學術年刊》第十期,1989.02。
    周 何,〈穀梁傳的仁義觀〉,《教學與研究》第十二期,1990.06。
    周 何,〈穀梁會盟釋例〉,《高仲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1988.04。
    周 何,〈穀梁諱例釋義〉,《教學與研究》第十一期,1989.06。
    周 何,〈論春秋立武宮〉,《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8.10。
    周予同,〈從孔子到孟荀—戰國時的儒家派別和儒經傳授〉,《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周虎林,〈荀子學術淵源及其流衍〉,《師大國研所集刊》第8期,1964.06。
    周德良,〈董仲舒法術思想探賾〉,《問學集》6期,1996.12。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下)〉,《鵝湖》294期,1999.12。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上)〉,《鵝湖》293期,1999.11。
    孤 帆,〈董仲舒的哲學思想〉,《中正學刊》22期,1998.11。
    屈萬里,〈對於「與五行有關的文獻」之解釋問題--敬答徐復觀先生〉,《新時代》2卷2期,1962。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91卷2期,1995.08。
    林麗雪,〈董仲舒的人性論〉,《孔孟月刊》14卷4期,1975.12。
    金耀基,〈董仲舒的君權神授說〉《大學生活》第4卷第12期,1959.04。
    俞偉超,〈先秦兩漢美術考古材料中所見世界觀的變化〉,《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1989.08。
    姜廣輝,〈儒學是一種「意義的信仰」--儒家禮儀與禮義關係再認識〉,《第一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成大中文系主編,1997.06。
    施之勉,〈董子年表訂誤〉,《東方雜誌》41卷24期,1935。
    施炎平,〈仁智和理智:儒家智慧的兩重進路--以孔子、董仲舒和程朱為例〉,《鵝湖》,304期,2000.10。
    胡順萍,〈董仲舒之宇宙論--天與氣、陰陽五行彼此之關係〉,《輔大中研所學刊》4期,1995.03。
    孫長祥,〈董仲舒春秋學方法論試探—春秋繁露中的哲學問題與知識方法的辨析〉,《華岡文科學報》第十七期,1989.12。
    徐復觀,〈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中國人性論史》附錄二,台北:商務,1987.03。
    殷滌非,〈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占盤和天文儀器〉,《考古》1978年第5期。
    秦彥士,〈從董仲舒看漢代儒墨合流〉,《四川師範大學》(社科版),第21卷第3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釋文〉,《文物》1977年第一期。
    高明、周何,〈春秋研究〉,《國學研究論集》(熊公哲等合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3.07。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文物》1977年第一期。
    張端穗,〈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經權觀念之內涵及其意義〉,《東海學報》38卷1期(文學院),1997.07。
    張端穗,〈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經權觀念之內涵及其意義〉,《東海學報》(文學院),38卷第1期,1997.07。
    張銀樹,〈董仲舒人性論之述評〉,《輔仁國文學報》10期,1994.04。
    張廣慶,〈從《春秋公羊解詁》論何休對賈逵之反擊〉,《經學研究論叢》第三輯,台北:聖環,1995.04。
    張德文,〈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中國文化月刊》,239期,2000.02。
    張德文,〈試論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兼論這一模式的思維方式〉,《孔孟月刊》,448期,1999.12。
    連劭名,〈式盤中的四門與八卦〉,《文物》1987年第9期。
    陳 文,〈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意涵〉,《輔大中研所學刊》7期,1997.06。
    陳 槃,〈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
    陳 槃,〈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上冊。
    陳 槃,〈讖緯溯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
    陳金木,〈淺論西漢經學與董仲舒〉,《社教資料雜誌》226期,1997.05。
    陳旻志,〈「春秋繁露」中的歷史哲學與書法問題〉,《鵝湖》268期,1997.10。
    陳俊華,〈論董仲舒的循環史觀〉,《歷史學報(師大)》24期,1996.06。
    陳美娥,〈中國法律思想中的人權理念〉,《政大法學評論》,62期,1999.12。
    陳夢家,〈五行之起源〉,《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顧頡剛撰)之附錄三,香港:龍門,1970.03
    陳麗桂,〈「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顯現的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19期,1998.03。
    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18期,1997.03。
    陳麗桂,〈融合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中國學術年刊》17期,1996.03。
    章權才,〈董仲舒生卒年考〉,《社會科學評論》第2期,1986。
    章權才,〈論兩漢經學的流變〉,《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傅偉勳,〈哲學與宗教─我在美國的教學經驗〉,見《中國論壇》190期,P29-30。
    彭妮絲,〈論董仲舒之政治思想〉,《孔孟月刊》383期,1994.07。
    曾怡菁,〈解讀董仲舒之天人感應思想〉,《史學會刊 (師大)》410期,1997.06。
    賀凌虛,〈董仲舒的治道和政策〉,《思與言》第十卷第四期,1972.11。
    黃忠慎,〈董仲舒「『詩』無達詁」說析論〉,《鵝湖》293期,1999.11。
    黃東珍,〈從「經權」論董仲舒對儒學的更化〉,《雲漢學刊》6期,1999.06。
    黃開國,〈論漢代讖緯神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黃源盛,〈董仲舒春秋折獄案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21卷2期,1992.08。
    楊 超,〈先秦陰陽五行說〉,《文史哲》,1956年3期。
    楊向奎,〈五行說的起源及其演變〉,《文史哲》1955年11期。
    楊國榮,〈董仲舒與儒學的衍化〉,《孔孟學報》64期,1992.09。
    楊樹藩,〈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二期,1960.12。
    楊濟襄,〈由《淮南子》看先秦至漢初「陰陽」觀念之轉化〉,《第二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2000.06。
    楊濟襄,〈由援引人物探究陸賈《新語》之政論思想及時代意義〉,《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99.07。
    楊濟襄,〈荀子政治思想與其「禮」論的關聯〉,《中山中文學刊》第一期,1995.06。
    詹哲裕,〈董仲舒倫理思想析論〉,《復興崗學報》67期,1999.09。
    熊公哲,〈兩漢儒家諸子之研討〉,《政大學報》15期。
    熊公哲,〈孟子與所謂齊學之研討〉,《孔孟學報》,15期,1968.04。
    趙 瀟,〈論五德終始說在秦的作用和影響〉,《齊魯學刊》,1994年第2期。
    趙雅博,〈董仲舒對天與道和天道天教及神鬼的思想〉,《哲學與文化》214期,1992.03。
    趙雅博,〈董仲舒對春秋微言大義的詮釋〉,《大陸雜誌》85卷3期,1992.09。
    劉文星,〈春秋繁露思想之初探--淺析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哲學〉,《道教學探索》7期,1993.12。
    劉文星,〈董仲舒的養生主張〉,《道教學探索》7期,1993.12。
    劉君祖,〈即事言理──春秋經表達手法初探〉,《中國文化月刊》,51期,1984.01。
    劉家和,〈《史記》與漢代經學〉,《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1992.10。
    劉德漢,〈春秋公羊傳對西漢政治的影響〉,《書目季刊》,11卷1期,1977.06。
    劉寶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人文雜誌》1986年第3期。
    潘志峰,〈董仲舒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述要〉,《哲學研究》,1994年第10期。
    潘志峰,〈董仲舒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述要〉,《哲學研究》1994第10期。
    編委會,〈座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文物》,1974年第九期。
    蔡輝振,〈論董仲舒之人性三品〉,《古今藝文》21卷4期,1995.08。
    鄭卜五,〈常州學派「群經釋義公羊化」學風探源〉,中研院文哲所「清代乾嘉學術經學研討會」,2000.03。
    鄭卜五,〈董仲舒與何休對三統、三世、內外說之比較析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1999.01。
    鄭良樹,〈《春秋事語》校釋〉,《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1982。
    曉 菡,〈長沙馬王堆帛書概述〉,《文物》,1974.09。
    蕭義玲,〈「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 (下) --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435期,1998.11。
    蕭義玲,〈「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上)--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434期,1998.10。
    賴炎元,〈董仲舒生平考略〉,《南洋大學學報》第八及第九期,1974-1975。
    賴炎元,〈董仲舒的仁義學說〉,《孔孟月刊》第五卷第二期,19666.10。
    賴炎元,〈董仲舒與何休公羊學之比較〉,《南洋大學學報》第三期,1969。
    賴炎元,〈董仲舒學術思想淵源〉,《南洋大學學報》第二期,1968。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春秋》〉,《文藝復興月刊》第2卷第1期,
    錢 穆,〈東漢經學略論〉,《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1985.10三版。
    戴君仁,〈陰陽五行學說究原〉,《大陸雜誌》第37卷第8期,1968.10。
    戴君仁,〈董仲舒不說五行考〉,《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二卷二期,1968.10。
    戴君仁,〈董仲舒對策的分析〉,《大陸雜誌》第四十二卷第六期,1971.03。
    戴君仁,〈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孔孟學報》第16期,1968.03。
    鍾肇鵬,〈先秦五行說的起源和發展〉,《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2期。
    魏元珪,〈董仲舒天人思想評析〉,《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期,1991.10。
    龐 樸,〈五行思想三題〉,《山東大學學報》,1964年1期。
    龐 樸,〈陰陽五行探源〉,《糧莠集》,上海:上海人民,,1988.03。
    羅宗濤,〈歷史研究法與中國文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一期,2000.03。
    羅福頤,〈漢栻盤小考〉,《古文字研究》十一輯,1985。
    嚴敦杰,〈式盤綜述〉,《考古學報》1985年4期。
    顧頡剛,〈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文瀾學報》第3卷第1期,1937.03。

    五、外籍人士著作(依筆劃順序排列)
    1.專著
    日‧武藤邦夫《董仲舒法律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0。
    英‧夏普著,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 : 一個歷史的考察》,台北: 桂冠,1991.12。
    德‧埃德蒙德‧胡賽爾,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台北: 桂冠,1992.08。
    2.期刊論文
    日‧中江丑吉,〈公羊傳及公羊學就〉,《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日本:岩波書店,1975.10。
    日‧福井重雅,〈漢代對策書式〉,收錄於《漢代官吏登用制度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12。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306/07/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