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育甄 Chang Yu-Chen |
---|---|
論文名稱: |
閨中翰墨:明清江南才女的刺繡文化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0 |
中文關鍵詞: | 刺繡 、家學 、繡餘 、繡佛 、繡槁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29 下載:7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16世紀開始,「中國風」一直是西方時尚圈中重要的設計元素,刺繡則成為將東方元素揉入西方想像中的其中一座橋樑。中國刺繡的外銷開始於明代葡萄牙人到廣東的貿易活動,較大規模的出口,則是受到晚清開港通商的影響,刺繡商品甚至在中國第一場商業博覽會中,被推舉為民族精神與國家藝術的代表,正是明清社會環境中所培育出的閨閣女性,特別是那些擁有藝術涵養與繪畫才能的博學女性所受教育方式蘊藏的能量,不斷地為繡譜翻出新意,使刺繡在明代以後朝向藝術化的方向發展。這群擅於刺繡的女性與傑出的女畫家、女作家在明清時期呈現相似的特色:不僅相對集中在中國的江南地區並且多是懂得詩詞書畫的菁英家庭出身的女性。本文即以江南才女作為刺繡文化的研究重心,並以明嘉靖至清道光作為主要的研究時代。
本文於章節安排上,力求以女性視角為核心,由刺繡與女性在家庭內的角色之間的關連展開敘述,向外延伸至女性刺繡在家庭外的文人交友圈乃至藝術市場中的討論,最後再回到女性內心,探討擅於刺繡的女性本身是如何看待刺繡。除首、尾兩章為緒論與結論外,共分為三章。第二章主要論述刺繡如何貫穿閨閣內女性的生命歷程並藉由刺繡活動以及刺繡語彙的使用來呈現女性不同身份的轉換。刺繡作為儒家思想中「女主內」的象徵出發,與上層婦女品德教育的密切關連性,這部分的資料主要來自官方文獻、地方志、士大夫文集與女教書等。其次,透過閨閣文學作品,分梳刺繡活動如何融入婦女生活之中,並解讀閨閣女性對刺繡語彙的應用及刺繡活動中所隱含的文化意涵,本章著重於刺繡與閨閣之間情感的關連,諸如母女親情、女性友誼以及佛教信仰等層面中,刺繡在女性日常活動與文字書寫上佔有相當鮮明的位置,並且是以一種超越經濟價值與禮教道德的方式在進行著。第三章主要探討步出閨房的刺繡,如何受到文人的青睞、在藝術市場中逐漸活絡並為宮廷所收藏。而擁有繡藝的女性,又是如何將文化涵養與藝術風格融入刺繡中,使刺繡日趨藝術化。本章主要藉由文人詩集與筆記,認識當代男性對女性刺繡作品的態度與觀點,並針對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及瀋陽故宮所藏女性刺繡作品與藝術表現進行風格分析,以期具體說明女性刺繡藝術與明清社會、經濟文化之關連,並理解晚明清初女性刺繡藝術大量進入文人與宮廷鑒藏體系之因素,以瞭解刺繡對女性存在閨閣與家戶空間之外的意義,並對明清才女的日常生活與藝術表現有更進一步認識。第四章觸及閨閣中進行創作的刺繡才女對刺繡所抱持的態度。藉由同家族中男性成員將婦女繡作推介於其交友圈或進入藝術市場販售成為藝品的過程,明清婦女在刺繡領域上,擁有別於前代女性的才性發展空間,在繡品被納入明清生產與消費的同時,女性能否就此確立了自身創作者的位置,是本章所關注的焦點。本章嘗試分析獲得社會環境與家庭成員支持的才媛,經由刺繡,將女性身體、生命與藝術進行強烈的串連起來,並突破性別的疆界,從中獲得個人主體性與獨特性的可能。晚近中國局勢的轉變,深深影響著刺繡的發展,其在政治、經濟與民族上的意義已受到矚目,惟在性別研究與藝術領域中的意涵,則有待學界人士持續深耕。
一、史料文獻
(一)典籍政書
《古今圖書集成》
《宋史》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清史稿》
《禮部志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舒化等編,《問刑條例》
明‧應檟,《大明律釋義》,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廣東布政使司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6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晉‧袁宏,《後漢紀》
清‧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史》,台北:新文豐,1976。
清‧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台北:文海,1972。
脫脫等,《宋史》,新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0。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
懷效鋒點校,《大明律》,遼陽:遼瀋書社,1990。
(二)地方志
(正德)《華亭縣志》
(民國)《吳縣志》,
《太倉州志》,崇禎二年刊本。
《周莊鎮志》
清‧王大同等修,李林松等纂,《上海縣志》,嘉慶十九年刻本。
清‧李文耀修,談起行纂,《上海縣志》,乾隆十五年刻本。
清‧許瑤光等修,吳仰賢等纂,《嘉興府志》,清光緒5年刊本,收入《中國方志叢書》,第5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戴枚修,董沛纂,《鄞縣志》,清光緒刊本。
(三)文集及其他
《三才圖會》
《太平廣記》
《文殊師利經問》,收入《大正藏》第14冊,卷上
《地藏王菩薩本願經》
《作禪三昧經》,收入《大正藏》第15冊,卷上
《妙法蓮華經》
《花溪漁隱》
《清稗類鈔》
《筆記小說大觀叢書》,第42編第10集,台北:新興書局,1986。
日‧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全宋詞》,台北:世界書局,1984。
宋‧朱熹注,《詩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
明‧仁孝文皇后,《內訓》,北京:中華,1991。
明‧文震亨,《長物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明‧文震亨,《長物志》,臺北:臺灣商務,1983。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
明‧余象斗,《三台萬用宗》,萬曆二十七年余氏雙峰堂刻本。
明‧呂近溪,《女小兒語》,收入清‧陳弘謀編,《五種遺規‧教女遺規》三卷中,上海:中華書局,1927-1935。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北京:學苑,2006。
明‧邢侗,《來禽館集》,
明‧冒襄,《影梅庵憶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明‧姜紹書,《無聲詩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明‧姜紹書,《無聲詩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明‧徐炬輯,《新鐫古今事物原始全書》,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2009。
明‧高濂,《遵生八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明‧張淑瑛,《刺繡圖》,收入《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二輯短篇文言小說,台北:天一出版社,1986,頁??-??。
明‧張應文,《清秘藏》,臺北:臺灣商務,1983。
明‧張瀚,《松窗夢語》,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
明‧黃標,《庭書頻說》,收入清‧張伯行輯,清‧夏錫疇錄,《課子隨筆鈔》卷三,臺北:廣文,1975。
明‧葉小鸞,《艷體連珠》,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台北:新興
明‧葛徵奇,《蕪園師集鈔》,清光緒丁亥(十三)年(1887)海昌羊氏傳樓粵東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線裝書。
明‧顧若璞著《臥月軒稿》,光緒嘉惠堂丁氏刻本。
明‧顧壽潛,《宋元名蹟方冊識語》,
唐‧宋若昭,《女論語》,收入清‧陳弘謀編,《五種遺規‧教女遺規》三卷上,上海:中華書局,1927-1935。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收入高楠順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經》2145,
梁‧蕭統編,于光華評註,《評註昭明文選》,台北:學海,1981。
清‧丁佩,《繡譜》,收入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臺北:臺灣商務,1983。
清‧毛祥麟,《墨餘錄》,台北市:新興,1978。
清‧王貞儀,《德風亭初集》,蔣氏愼脩書屋校印本,1916。
清‧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清康熙六年(1667)清音堂刻本。
清‧甘立媃,《詠雪樓稿》,
清‧朱竹坨,《生查子》
清‧李因,《竹笑軒吟草》,遼寧省:新華書局,2003。
清‧李因,《竹笑軒吟草三集》,遼寧省:新華書局,2003。
清‧李延罡口授,蔣烈編,《南吳舊話錄》,臺北市:廣文書局,1971。
清‧李漁,《閑情偶寄》,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清‧李調元,《雨村詞話》,
清‧沈復,《浮生六記》,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清‧沈善寶,《名媛詩話》,清光緒年間鴻雪樓刻本,收入王英志主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壹,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清‧沈善寶,《名媛詩話續集》,清光緒年間鴻雪樓刻本,收入王英志主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壹,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清‧沈善寶,《鴻雪樓初集》
清‧季蘭韻,《楚畹閣集》,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刻本。
清‧邱心如,《筆生花》,臺北:三民,2001。
清‧姚宏緒輯,《松風餘韻》,
清‧席佩蘭,《長真閣集》,清光緖十七年(1891)強氏南皋草廬刻本。
清‧徐沁,《明畫錄》,
清‧袁枚,《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
清‧袁枚輯,《隨園女弟子詩選》,淸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坊刻巾箱本。
清‧曹雪芹,《紅樓夢》,台北:桂冠,1987。
清‧許奉恩,《里乘》,收在《筆記小說大觀》,
清‧陳芸,《小黛軒論詩詩》,宣統三年(1911)刻本。
清‧陸圻,《新婦譜》,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5編第6冊,臺北:新興書局,1983。
清‧彭際清,《善女人傳》,收入《新纂續藏經》第88冊,No. 1657
清‧湯漱玉,《玉臺畫史》,台北:新興,1960。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97冊,
清‧黃婉璚,《茶香閣遺草》,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
清‧葉夢珠,來新夏點校,《閱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董舜民,《應天長》
清‧鄒程村,《留春令》
清‧雷瑨、雷瑊輯,《閨秀詞話》,民國五年(1916)掃葉山房石印本。
清‧翟灝,《通俗編》,臺北:國泰事業文化公司,1980。
清‧褚華,《滬城備考》,收入上海通社輯刊,《江蘇省上海掌故叢書》第二輯,臺北:成文,1983。
清‧蔡殿齊輯,《國朝閨閣詩鈔》,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清‧衛泳,《悅容編》,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台北:新興
清‧錢陳群,《香樹齋全集》,清乾隆十六至二十四年刊本,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藏善本書。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清‧靜寄東軒輯,《名媛尺牘》,清刻本。
清‧歸懋儀,《繡餘續草》,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收入胡曉明、彭國忠主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上冊,合肥:黃山書社,2008。
清‧藍鼎元,《女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8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清‧懷西居士周夢顏安士氏彙輯,勝蓮居士羅萬忠允枚氏梓勸,《西歸直指》,收入《新纂續藏經》第62冊,No. 1173
清‧顧太清,《天游閣集》,宣統二年(1910)順德鄧氏刊本。
漢‧班昭,《女誡》,收入黃尚文,《閨範》,卷六,南港: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微卷。
戴有祺,《尋樂齋詩集》,
嚴蘅,《嫩想盦殘稿》,民國十一年(1922)上海聚珍倣宋印書局鉛印線裝倣宋本。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Jo Anna Isaak著,陳淑珍譯,吳介禎審訂,《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Linda Nochlin著,游惠貞譯,《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台北:中國影印本,1973。
上海博物館編,《海上錦繡—顧繡珍品特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2006。
王力堅,《淸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市:文津,,2006。
王宇清,《冕服服章之研究》,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6。
白馥蘭(Francesa Bray)著,江湄、鄧京力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朱啟鈐,《女紅傳徵略》,收入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第18冊四集第五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朱啟鈐,《存素堂絲繡錄》,原出版地不詳:存素堂,1928。
朱啟鈐,《刺繡書畫錄》,原出版地不詳:存素堂,1928。
朱啟鈐,《絲繡筆記》,原出版地不詳:存素堂,1928。
衣若蘭,《三姑六婆 : 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2002。
呂美頤、鄭永福,《近代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巫鴻著,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到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
李喬,《中國行業神》,臺北:雲龍出版,1996。
李湜,《明清閨閣繪畫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2007。
林淑心等主編,《絲繡乾坤:淸代刺繡文物特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
芮沃壽(Auther F.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胡文楷編,張宏生增訂,《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胡曉眞,《才女徹夜未眠 : 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市:麥田,2003。
胡賽蘭主編,《刺繡特展圖錄》,臺北市:故宮博物院,1992。
孫佩蘭,《中國刺繡史》,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7。
徐新吳,《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手工業的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1。
徐蔚南,《顧繡考》,上海市:上海中華,1936。
徐蔚南,《顧繡考》,上海市:上海中華,1936。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美術,2006。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左岸文化,2007。
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著,李零、郭曉蕙等譯,《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北:桂冠,1991。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2005。
張愛玲,《張愛玲小說集》,臺北:皇冠出版社,1990。
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敎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6。
曹樹銘編,《蘇東坡詞》,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94。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敎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稻鄉,2005。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等著,李建群等譯,《失落與尋回—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楊人愷主編,《中國書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第一集,台北:世界書局,1970。
葉美瑤主編,《宋詞三百首:全彩古畫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
葉漢明,《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赫俊紅,《丹青奇葩—晚明清初的女性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趙維江,《熟悉的陌生人:傳統文化中的女性審美》,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微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鄭振鐸,《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第九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鄧之誠,《古董瑣記全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鍾永豐、高玉珍、邱美切主編,《美麗與吉祥:中國傳統刺繡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鍾慧玲,《淸代女詩人硏究》,台北市:里仁,2000。
黨春直,《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二)中文論文
〈女子問題(一)胡適之先生講演〉,《婦女雜誌》,第8卷第5號(19??),頁??-??。
方秀潔(Grace S. Fong)著,王文兵譯,〈女性之手:中華帝國晚期及民初婦女日常生活中作為一門知識的刺繡〉,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211-247。
毛文芳,〈一個清代閨閣的視角—顧太清(1799-1877)畫像題詠析論〉,《文與哲》,第8期(2006.6),頁417-474。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9),頁76-89。
王光宜,〈明代女敎書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
王宇平,〈宋代婦女的佛教信仰〉,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王政,〈美國女性主義對中國婦女史研究的新角度〉,收入鮑曉蘭主編,《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北京:三聯書店,1995,頁259-275。
王慧瑜,〈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包顧式照,〈江南刺繡之一斑〉,《婦女雜誌》,第4卷第6號(19??),頁6-7。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收入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臺北:聯經,1982,頁7-66。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間論太祖的宗教政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6.6),頁63-75。
何素花,〈清初士大夫的打擊婦女活動—以宗教活動為例〉,《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第10期(2003.1)。
吳玲君,〈北朝婦女佛教信仰活動—以佛教造像銘刻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9),頁87-143。
李伯重,〈男耕女織與「半邊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頁10-22。
李伯重,〈從「夫婦 並作」到「男耕女織」——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99-107。
林麗月,〈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8),頁3-20。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3期(2005.12),頁1-28。
林麗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期(1994.6),頁271-289。
凌叔華,〈繡枕〉,收入冰心等著,《繡枕:中國現代小說極短篇2》,台北:漢光文化,1991,頁121-127。
夏曉虹,〈從男女平等到女權意識—晚清的婦女思潮〉,《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4期,頁97-104。
孫康宜,〈性別與經典論:從明清文人的女性觀說起〉,收入吳燕娜編,《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第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頁138-144。
孫敏娟,〈明代女詩人的主體性呈現〉,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孫慧敏,〈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台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2.6), 頁63-85。
孫蘭英,〈論中國近代婦女運動的「男性特色」〉,《史學月刊》,第3期(1996.3),頁96-100。
高彥頤(Dorothy Ko)著,張傳勇譯,〈作為服飾的身體—十七世紀中國纏足意蘊的轉變〉,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156-171。
高彥頤(Dorothy Ko)著,許慧琦譯,〈「痛史」與疼痛的歷史—試論女性身體、個體與主體性〉,收入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頁177-201。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8),頁21-50。
高渤女士,〈好一位教刺繡的外婆〉,《婦女雜誌》,第11卷第11期(19??),頁1777-1780。
涂柏辰,〈清閑與戒懼—從陳繼儒見晚明文人心態〉,《全球化下明史之新視野學術會議論文》,2007年10月29日,頁1-42。
曼素恩(Susan Mann)著,惠清樓譯,〈清中期的女兒教育〉,收入張國剛、余新忠主編,《新近海外中國社會史論文選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187-210。
張華芝,〈就故宮所藏,談女性之才〉,《故宮文物月刊》,第243期(2003.6),頁14-26。
梁淑萍,〈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許玉薇,〈明清文人的才女觀—以《西青散記》與賀雙卿為例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郭淑芬,〈馮夢龍情史類略之才女形象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游惠遠,〈明代婦女的才藝教育〉,收入周愚人、洪仁進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05,頁59-89。
游惠遠,〈閨閣於內、情思於外—明代婦女的書畫創作管窺〉,《臺灣美術》,第63期(2006.1),頁18-27。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逸芬,〈女性、藝術、市場—韓希孟與顧繡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楊聯陞,〈中國作為社會關係基礎的「報」的觀念〉,收入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郭曉兵、王諒等譯,《中國的思想和制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頁291-309。
夢梅,〈女學校宜廢去結線手工注重裁縫刺繡之商榷〉,《婦女雜誌》,第1卷第9號(1915),頁107-110。
劉世龍,〈明代女性之觀音畫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地區的專業市鎮〉,《食貨》,第8卷第6-8期(1978.9-11),頁274-291、326-337、365-380。
劉懿萱,〈由明代小說看婦女服裝與審美觀〉,《暨南學報》,第四、五期合刊(2002.7),頁129-162。
劉灝,〈「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婦女形象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
樊樹志,〈烏泥涇與黃道婆—纪念上海建城七百年〉,《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5期,頁??-??。
賴毓芝,〈前進與保守的兩極—陳書繪畫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簡瑞瑤,〈明代婦女佛教信仰與社會規範〉,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魏愛蓮(Ellen Widmer)著,劉裘蒂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1993.11),頁55-81。
(三)外文專書
Chang Kang-i Sun. “Liu Shih and Hsu Ts’an: Feminine or Feminist?, ” in Pauline Yu (ed.), Voices of the song lyric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4, pp. 169-187.
Clunas Craig.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7.
Elman Benjamin.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Kelly Joan. Women, History & Theory: The Essays of Joan Kell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Ko Dorothy. 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1.
Larson Wendy. Women and writing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Mann Susan & Cheng Yu Yin eds., Under Confucian eyes: writings on gender in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Mann Susan. 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1750-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ann Susan.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Purtle Jennifer & Thomsen Hans Bjarne eds., Looking modern : East Asian visual culture from treaty ports to World War II, Chicago: Center for the Art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published and distributed by Art Media Resources, c2009.
Weidner Marsha. Flowering in the Shadows: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四)外文論文
Barnhart Richard M.. “ The Return of the Academy, ” in Wen C. Fong and James C. Watt (eds.), Possessing the past,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 pp. 335-368.
Fang Grace S.. “ Female Hand: Embroidery as a Knowledge Field in Women’s Everyday Life in Late Imperial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 Late Imperial China, 25:1(June, 2004): 1-58.
Gouma-Peterson Thalia & Mathews Patricia. “The Feminist Critique of Art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69:3(1987): 326-357.
King Margarret. “Book-Lined Cell: Women and Humanism in the Early Italian Renaissance, ” in Patricia H.LaBalme(ed.), Beyond Their Sex: Learned Women of the European Pas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66-90.
Little Stephen L.. “ Du Jin, Tao Cheng, and Their Circle: Two Scholar-Professional Painters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 ” Ph. D. di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7.
Robertson Maureen. ”Changing the Subject: Gender, Representation, and Self-Inscription in Author’s Prefaces and ‘Shi’ Poetry by Women in Ming-Qing China, ” in Ellen Widmer and Kang-i sun Chang(eds.),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Tseng Yu-ho. “Hsueh Wu and Her Orchids iv Collection of 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Arts Asiatiques, 2:3(1955): 197-208.
Vogel Lise. “Fine Arts and Feminism: The Awakening Consciousness, ” Feminist Studies, 2:1(Nov., 2007): 3-37.
Weidner Marsha.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 in View From Jade Terrace: Chinese Women Artists (1300-1912),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Press, 1988, pp.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