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永安 Yung-An Chen |
---|---|
論文名稱: |
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 The study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leisure benefit in the game of Go |
指導教授: |
朱文增
Chu, Wen-Ts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4 |
中文關鍵詞: | 圍棋 、消費者行為 、休閒效益 |
英文關鍵詞: | Go, consumer behavior, leisure benefi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6 下載:5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之個人背景變項,消費者行為及休閒效益之特徵,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消費者行為及休閒效益有無顯著差異,消費者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相關情形。於2007年4月20日至5月22日施測760份,回收625份,有效樣本594份,有效問卷率達78.2%。主要發現:
一、不同性別之圍棋參與者對「消費習慣」、「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購後行為」均達顯著水準,顯示女性有較大消費成長空間,建議擬定針對女性訴求之圍棋推廣策略。
二、不同圍棋學習管道之圍棋參與者對「消費習慣—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消費金額」及「消費涉入—其他休閒活動之大眾媒體類、個人嗜好類」均達到顯著水準。
三、不同圍棋棋齡圍棋消費者對「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消費金額」達到顯著水準。
四、不同棋力圍棋參與者對「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消費金額」、「消費涉入」均達到顯著差異。
五、不同圍棋棋齡之圍棋參與者對「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教育效益」、「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六、不同圍棋棋力之圍棋參與者對「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教育效益」、「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七、不同教育程度之圍棋參與者對「心理效益」、「教育效益」、 「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八、消費者行為(消費涉入、購後行為)與休閒效益進行相關分析發現,除「消費涉入—曾經購買幾本圍棋書籍」與休閒效益未達顯著相關外,其餘各項均為正相關,並達極顯著水準(p<.001)。
九、消費者行為之「消費頻率」、「消費時間」、「消費金額」、「消費涉入」及「購後行為」與整體休閒效益關係,均呈現「正相關」,且皆達極顯著水準(
p<0.001)。
Abstract
The paper assesses whether there is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sumer behavior amongst the senior high and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currently participating in the game of Go, in various demographic group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seminated to contestants in the senior high and college game of the Go matches between the period of 4/20/2007 and 5/22/2007.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mongst the contestants. 76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625 copies were returned to us. Among the 625 questionnaires, 594 of them are valid, which results in 78.2%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consumption frequency, consumption time and post-purchase consumer behavior between females and males.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there still exists a lot of room to grow the population of female consumers in this market. Therefore, we propose to tailor a series of promotional campaigns toward female consumer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habit, consumption time, consumption frequency, consumption period, consumption amount, and involvement in other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 consume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game through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venue, consumption time, consumption frequency, consumption period, consumption amount and consumer’s involvement in other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 consumers at different age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venue, consumption period, consumption frequency, consumption period and consumption amount among consumers possessing different capability of the game.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benefit, mental benefit, social benefit, educational benefit, self fulfillment benefit and overall leisure benefit among consumers at different ages.
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ntal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educational benefit, self fulfillment and overall leisure benefit among consumers possessing different capability of the game.
7.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mental benefit, educational benefit, self fulfillment benefit and overall entertainment benefit among consumer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8.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Go of game books purchased and the relaxation benefit. However, 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all other variables at significant levels (p<0.01).
9. There are highly-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nsumption frequency, consumption period, consumption amount, consumption involvement and post-purchase consumer behavior, and overall leisure benefit (p<0.00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人民網體育在線。2007年1月7日,取自http://www.sportsonline. com. cn/BIG5/
channel8/76/20020420/78635.html
丁春枝、吳金珠(2000)。職工健康體適能測驗追蹤與分析。屏東師院學報,13,403-414。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2007年1月15日,取自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30041&db=big5&q=%B3%F2%B4%D1
中時電子報。17歲史上最年輕 日棋界女流最強賽 謝依旻奪冠。2007年1月1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225/4/8g0b.html
中華民國圍棋協會網站。2006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weiqi.org.tw/default.asp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奧林匹克憲章。2007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tpenoc.net/changes/changes_03.asp
中國圍棋協會(2002)。圍棋競賽規則。中國四川省。成都時代出版社。
中國圍棋協會網(2004)。淺說圍棋。2007年1月21日,取自http://weiqi.sport.org.cn/zlk/wqzs/2004-09-28/36800.html
中國圍棋協會網(2004)。中國圍棋規則。2007年1月21日,取自http://weiqi.sport.org.cn/zlk/wqgz/2004-09-14/36853.html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2001)。2006年11月30日,取自 http://library1.lib.nccu.edu.tw/cpedia/Content.asp?ID=4188&Query=1
內政部網站。2007年1月6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11/new11.htm
王之弘(1990)。職業棒球市場區隔化與消費者行為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市。
王昭正(譯)(2002)。休閒導論。台北市:品度。(John R. K. ,1996)。
王敏華(2005)。自然公園使用者休閒效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富陽公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史良昭(1992)。博弈遊戲人生。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光的論壇。2007年1月7日,取自http://163.21.238.179/Upload/forum/ detail.asp?TitleID=8559&tid=89&postname=%B5L%A6W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朱銘源(1980)。中國圍棋史話。台北市:中央日報社。
朱銘源(1991)。中國棋藝。台北市:正中書局。
李安東(2007)。亞奧會通過廣州亞運將舉辦四十一種運動競技。2007年6月11日,取自http://news.yam.com/cna/sports/200706/20070605344821.html
李晶(2002)。休閒活動企劃可操控因子對短程型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體驗影響之研究。台北市:漢文。
李承穎(2004)。臺北地區大學生優酪乳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李錦奇(2007)。中環董事長熱愛圍棋 每年贊助二千五百萬。2007年6月25日,取
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25/today-life2.htm
余青忠(2003)。桃園縣中等學校田徑選手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台北市。
余朝權(1991)。現代行銷管理。臺北市:五南書局。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學報,9,119-147。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嵩浩(2003)。棋靈王圍住50億產業。時報周刊。1340。
吳清源(2004)。中的精神—圍棋之神吳清源自傳。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江聲久、馬衛華(2005)。大學圍棋教程。中國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
何雲波(2003)。圍棋與中國文藝精神。博士論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四川省。
周柏伶(2001)。高中生的休閒輔導。輔導通訊,66,17-21。
林子文(2004)。金融機構女性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台北市。
林于稜(2003)。臺灣地區休閒農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台中市。
林亞偉(2003)。棋,就是我的文憑!。商業周刊,828,2003年10月6日出刊。2007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17048
林亞偉、林孟儀(2004),黑白學,商業周刊,842 ,2004年1月12日出刊。2007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17673
林哲生(2003)。大台北地區網球運動消費者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恩霈(2004)。台北市撞球運動消費者生活型態、個人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英喆(2004)。限制報名還達4,700人 比賽獎金獎品活動獎項空前 中華世紀盃圍棋賽 確定刷新多項紀錄。2007年1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0-udndata.com.jenda.lib.nccu.edu.tw/library/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輔仁大學。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聖瀧(2003)。電視購物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研究所,台北市。
東方早報(2007),中國擬將圍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1月10日,取自http://big5.huaxia.com/wh/whxx/2006/00560597.html
施凱鈞(2006)。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厚艷芬(1992)。游藝世界。香港:中華書局。
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馬西屏(2001)。圍棋風雲錄。新竹市:理藝出版社。
章志昇(2000)。臺北地區高爾夫球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書呆弈的網站。各國升段制對照表。2007年1月15日,取自:
http://www.yigo.org/godata/danrule.php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溫景財(1998)。職業運動員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究-以臺灣職棒大聯盟本土球員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1,43-57。
徐家亮(1993)。中國古代棋藝。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殷偉(2004)。趣話圍棋的故事。台北市:雲龍叢刊。
殷偉(2005)。再話圍棋的故事。台北市:雲龍叢刊。
秦世敏(2006)。關於比賽與發證。棋道圍棋月刊。2006(2),28-27。
康來誠(2006)。臺灣北部地區馬術運動消費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涂淑芳譯(1996)。G. Bammel., L. L. Burrus-Bammel著。休閒與人類行為(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台北:桂冠。
范智明(1999)。台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義雄(1978)。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傾向調查研究。亞洲體育季刊,1(3),17-21。
許義雄、陳皆榮(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巧鈴(2005)。家庭用戶購買省電燈泡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張基贊(2005)。風帆運動參與歷程之研究-以新竹及福隆帆船俱樂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錦弘(2007)。周俊勳旋風 圍棋列資優。2007年4月1日,取自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library/
崔美瑛(2006)。第一屆獅子盃全國圍棋公開賽 戰況精彩。全國社區報-中壢週刊。2007年1月15日,取自http://www.comnews.org.tw/news/printnews.php?nid=8553
教育部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2007)。2007年6月18日,取自http://bsb.edu.tw/afterschool/index.jsp
海峰文教基金會(2005)。2005年全國大專盃圍棋錦標賽大會手冊,海峰文教基金會。
海峰文教基金會(2006)。2006年全國大專盃圍棋錦標賽大會手冊,海峰文教基金會。
海峰文教基金會(2007)。2007年全國大專盃圍棋錦標賽大會手冊,海峰文教基金會。
黃添營(2005)。複合式游泳池消費者消費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壢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基本資料。2007年1月7日,取自http://www.foundations.org.tw/list/show.asp?OrgID=94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7。
梁伊傑(2000)。台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書銘(2003)。休閒運動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台南市立羽球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北市。
楊國隆(2005)。台北市高中女校學生休閒參與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楊淑媚(2002)。以消費者行為探討傳統零售市場發展定位與對策-以台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台南市。
溫景財(1997)。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究—以臺灣職棒大聯盟選手為例。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浪體育網。國象人機大戰克拉姆尼克告負 獲得50萬美元獎金。2007年1月15日,取自http://sports.sina.com.cn/go/2006-12-06/13082615133.shtml
莊謙本、戴嘉伸(2004)。圍棋教學對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之研究。台灣棋院月刊,8,pp 42-49。
游恆山(譯) (2000)。消費者行為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Mullen, B. & Johnson, C., 1996)
廣州日報大洋網。圍棋規則難以一統天下。2007年1月2日,取自 http://
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6-02/23/content_2415827.htm
維基百科。圍棋。2007年1月3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 index.php?
title=%E5%9C%8D%E6%A3%8B&variant=zh-tw
維基百科。奧運比賽項目。2007年6月25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5%A5%E6%9E%97%E5%8C%B9%E5%85%8B%E8%BF%90%E5%8A%A8%E4%BC%9A&variant=zh-tw#.E6.AF.94.E8.B5.9B.E9.A1.B9.E7.9B.AE
臺灣棋院文化基金會。圍棋情報。。2006年12月25日,取自http://taiwango.org.tw/info.asp
臺灣棋院文化基金會。推動成果。2006年12月25日,取自http://taiwango.org.tw/intro5.asp
臺灣棋院文化基金會。棋院簡介—成立。。2006年12月25日,取自http://taiwango.org.tw/intro.asp
郭雨青(2006)。邁向全民會下圍棋。棋道圍棋月刊,2006(2),28。
郭銘宜(2005)。溫水游泳池消費者行為和市場區隔之研究~以高雄縣岡山鎮溫水游泳池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屏東市。
劉月如(2000)。圍棋。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劉月如(2004)。從小下圍棋。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劉美稚(1999)。台灣職業棒球消費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劉錦安(2005)。圍棋樂。日新警察半年刊,4,193-194。
陳文彬(2003)。一個實用的線上圍棋計分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花蓮市。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陳永宜(2004)。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有村(2003)。消費者選擇運動休閒俱樂部考量因素之探討--以太平洋都會生活俱樂部之會員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台北縣。
陳在頤(198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台中:霧峰出版社。
陳宗雄(2003)。農業旅遊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台南走馬瀨農場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宜伶(2006)。智慧型手機與高階相機手機之消費者行為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陳美芬(1996)。淺談青少年的休閒活動及其功能。國教之聲,29,37-42。
陳泓愷(2004)。球迷觀賞球賽之社群因素、忠誠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屏東縣。
陳學棉(2000)。舞蹈才藝班消費者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鏡清(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市一級機關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調查。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盧心炎(2003)。舞蹈休閒活動參與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錢國柱(2005)。厚積薄發循序漸進--秦世敏暢談台灣少兒圍棋。2007年3月26日,取自http://bloguide.ettoday.com/twgo/ textview.php?file=0000010114
潘台成(2004)。黑白世界,彩色人生。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應氏計點制圍棋規則(1996)。應昌棋圍棋教育基金會制定。2007年1月2日,取自
http://go.yenching.edu.hk/yingrule.htm。
鍾秋美(2002)。溫水游泳池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新竹市溫水游泳池消費者為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謝文華、黃以敬(2007)。棋會籲請政府重視圍棋。2007年6月25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25/today-life2.htm。
謝志強(2006)。商務型俱樂部消費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天母國際聯誼會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
戴嘉伸(2005)。多媒體式圍棋教學之成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蔡文慈(2006)。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顏士淨、許舜欽(1997)。電腦圍棋的發展概況。中華民國資訊學會通訊。1:2 1997.04,23-30。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台北市。
蘇睦敦(2001)。婦女運動休閒參與者感受利益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鄭伯壎(1983)。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鄭浩宗(1994)。保齡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
中市。
二、英文部分:
Ajzen, I. (1991).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rai, S. M., & Pedlar, A. M.(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167-183.
Bammel, Gene, and Lei Lane Burrus-Bamme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Second Edi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Bloland,P.A.(1987).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r for fostering student.
Brian, M. & Craig, J. (1990)The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
Caltabiano, M.L.(1994). 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among activities based on perceived
stress-reduction benefit. Leisure Studies, 13(1), 17-31.
Cordes, K. A., & Ibrahim, H. M.(1979).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2nd ed.),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Driver, B. L., & Brown, P. J., & Peterson, G. L.(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
Dustin, D. L., & Goodale, T. L. (1997). The social cost of individual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32(7), 20-22.
Engel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1990). Consumer behavior. Illinois: Hort, Rinehart & Winston.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s.)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Godbey, G. G., Alan R., & James, S. W. (1992). The benefits of local recreation and park services, a nationwide study of the perceptions of the American public. [Arlington, Va.] :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Goldale, T. (1993). Parks recreation.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59 (20), 632-637.
Haggard, L. M., & Willams, D. R. (1991). Self-identity benefits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103-119). State Colla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Kelly, J. R. (1996). Leisure.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Kotler, P.(198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Jersey: Prentice-Hall.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ew.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Parker, S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Paladin, London.
Philipp, S. F. (1997). Race, gender, and leisure benefits. Leisure Science, 19, 191-207.
Seiger, L. H. & Hesson, J. (1994). Walking For Fitness. Kerper Boulevard, Dubuque: Wm. C. Brown Publishers.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5th ed.). Int’l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
Tinsley, H. E. A., & Tinsley, D. J. (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B. L. Driver, D. J. Brown &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121-144).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