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世安
論文名稱: 「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考──兼與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聲母之今讀比較
指導教授: 古國順
Gu, Guo-Shun
邱榮裕
Chiu, Rong-Yuc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論文頁數: 358
中文關鍵詞: 《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歷史音變《聲類新編》《《廣韻》聲類手冊》正切上字澤存堂本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立足於語音史和語音史的研究史,從歷史音韻的角度,以「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所代表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再以黃侃(1923-1924)〈音略〉 、陳新雄(1979)四十一聲紐之分類、名稱、排序和擬音為根據 ,考察此韻書的正切上字。並跟王力(1980[1957])上古漢語「六類三十二聲母」比較,繼而論及現代漢語聲母之音讀的對應關係。
    是以〈「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考──兼與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聲母之今讀比較〉為題,集中在語音史的比較,以及擇取專家學者對語音史研究的相關論述。首先,考察出「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四十一聲紐韻紐中的共3854組小韻,並整理成470正切上字及其歷史音變;接着進而以此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上字跟現代的北京話、梅縣話和廣州話作比較。
    此外,更校正了陳新雄主編、林慶勳校訂(1982.3)《聲類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和董忠司主編 、張屏生、李麗修、莊淑慧協編(1992.12)《《廣韻》聲類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兩書的四十一聲紐韻紐正切及其小韻數量。此兩書所誤編的校勘條例統計,《聲類新編》共69條,《《廣韻》聲類手冊》共88條。而「不以正切上字的輕唇音為標準而編入重唇音的校勘條例統計」,《聲類新編》編入重唇音總數共99條,《《廣韻》聲類手冊》編入重唇音總數92條。最後更提出「《廣韻》1」和「《廣韻》2」以作區別。

    目 次 Contents 扉頁Title page……(1) 致謝Acknowledgments ……(3) 摘要Abstract……(5) 目次Contents……(7—10) 圖目次List of Figures……(11) 表目次List of Tables……(11) (Ⅰ)「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內頁相關書影 1.清代張士俊重刊宋本《廣韻》澤存堂藏板書影……(13) 2.清康熙四十三年六月朱彝尊「重刊廣韻序」書影……(13) 3.清代潘耒「重刊古本廣韻序」書影……(14) 4.《大宋重修廣韻》卷首「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五日牒文」、「陸法言撰本序」與「陳州司法孫緬唐韻序」書影…(15) 5.《大宋重修廣韻》上平聲卷第一、「一東」大韻及其「東」、「同」、「中」、「蟲」、「終」、「忡」、「崇」、「嵩」、「戎」、「弓」、「融」、「雄」、「瞢」、「穹」、「窮」、「馮」、「風」等其中17組小韻字組書影……(18) 6.《大宋重修廣韻》入聲卷第五、「三十三業」大韻及其「業」、「脅」、「怯」、「劫」、「腌」、「殜」、「跲」等七組的小韻字組書影、「三十四乏」大韻及其「乏」、「法」、「𥎰」、「猲」、「䎎」、「𦑣」六組的小韻字組書影……(20) 7.《大宋重修廣韻》「雙聲疊韻法」、「六書」、「八體」、「辯字五音法」及「辯十四聲例法」書影……(20) 8.《大宋重修廣韻》「辯四聲輕清重濁法」書影……(21) (Ⅱ)語料選擇的封面書影 1.周祖謨(2011.3[1938])《廣韻校本》(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23) 2.余廼永(2008.8)《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3) 3.陳彭年等重修 林尹校訂(1976.9)《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4) 4.陳彭年等著 李添富主編(2010.9)《新校宋本廣韻》(二版二刷)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4) 5.蔡夢麒(2007.6)《廣韻校釋》(上下)長沙:岳麓書院……(25) 6.王志成(1996.1)《廣韻作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十一刷)……(25) 7.趙少咸 著 余行達 易雲秋 整理 趙呂甫 補證(2010.4)《廣韻疏證》成都:巴蜀書社……(26) 8.余廼永(2010.9)《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定稿本)臺北:里仁書局……(26) 9.黃侃(2006.9)《黃侃文集:黃侃手批廣韻》北京:中華書局……(27) 10.陳彭年 等 編(2008.10)《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7) 11.周祖謨(1980.9)《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28) 12.方孝岳(2012.2[1988])《廣韻韻圖》(第三版) 北京:中華書局……(28) 13.金恩柱(1998.5)《廣韻韻圖》廣州:中山大學……(29) 14.陳新雄 主編 林慶勳 校訂(1982.3)《聲類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9) 15.董忠司 主編 張屏生 李麗修 莊淑慧協編(1992.12)《《廣韻》聲類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30) 16.郭錫良(2010.8)《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30) 17.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編(2003.6)《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31) 18.李珍華 周長楫 編撰(1999.1)《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31) 19.丁聲樹 李榮(1981.10)《古今字音對照手冊》北京:中華書局……(32) 20.許夢麟(1985.1)《反切拼讀入門》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33) 21.莊惠芬(1987.1[1964])《廣韻切語今讀表》臺北市:廣文書局……(33) 22.林濤(1992.2)《廣韻四用手冊》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33) 23.李葆嘉(1997.12)《廣韻反切今音手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34) 24.學海出版社(2011.3)《怎樣讀廣韻》台北:學海出版社……(34) 25.閔家驥(1989.7)《怎樣學習廣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35) 26.曹先擢 李青梅 編(2013.6)《《廣韻》反切今讀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35) 一、緒論……(37) 1.1研究緣起、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37) 1.1.1研究緣起……(37) (1)反切在古代中國音韻史和文化史的具有重要意義/ (2)印度梵文傳入促使反切成為新的注音法/ (3)反切和韻書的關係/ (4)《廣韻》聲紐研究乏人問津/ 1.1.2研究對象……(40) (1)《廣韻》/ (2)現代北京話/ (3)現代梅縣客家話/ (4)現代廣州粵語/ 1.1.3研究目的……(42) (1)充分利用現當代《廣韻》的研究成果/ [1]周祖謨(2011.3[1938])《廣韻校本》(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 [2]余迺永的(2008.8)《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蔡夢麒(2007.6)《廣韻校釋》(上下)(長沙:岳麓書院)/ [4]趙少咸著,余行達、易雲秋整理,趙呂甫補證(2010.4)《廣韻疏證》(成都:巴蜀書社) / [5]曹先擢、李青梅編(2013.6)《《廣韻》反切今讀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2)校正《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及小韻字量字頻/ (3)從《廣韻》正切上字考察漢語通語的的歷史音變/ (4)從《廣韻》正切上字考察客、粵方言的歷史音變/ 1.2《大宋重修廣韻》正切上字歷史音變的研究概述……(47) 1.2.1《廣韻》小韻統計的研究概述舉例……(47) (1)李三榮(1992)〈第三章:切語上字的觀察〉/ (2)金周生等(2004)〈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收字音頻研究〉/ (3)其他有關《廣韻》小韻統計的研究舉例/ 1.2.2《廣韻》反切今讀的研究概述舉例……(49) (1)黃侃(2008.11[1929])〈反切解釋上篇〉(中央大學出版組出版)/ (2)劉賾(2004.4[1932])〈廣韻切語上字常用字及其音讀〉《聲韻學表解》/ (3)白滌洲(1975.10)《廣韻通檢》/ (4)莊惠芬(1987.1[1964])《廣韻切語今讀表》/ (5)其他有關《廣韻》反切今讀的研究舉例/ 1.2.3漢語字音古今對照的研究概述舉例……(50) (1)周法高 主編 張日昇 徐芷儀 林潔明 編纂(1974.5)《漢字古今音彙》/ (2)丁聲樹、李榮(1981.10)《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3)李珍華 周長楫 編撰(1999.1)《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 (4)郭錫良(2010)《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 (5)《漢字形音義演變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2012.12)《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 1.3語料選擇和術語說明……(52) 1.3.1語料選擇……(52) (1)「澤存堂本」《廣韻》/ (2)《漢字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 1.3.2術語略釋……(54) (1)「澤存堂本」/ (2)「《大宋重修廣韻》」/ (3)「41聲紐」 [1]陳澧歸納/ [2]雙聲原理/ [3]陳氏系統/ (4)「韻紐」/ (5)「正切上字」/ (6)「歷史音變」/ (7)《大宋重修廣韻》和《聲類新編》的結構說明/ 1.4研究方法與內容概說……(61) 1.4.1途徑和方法……(61) (1)研究途徑/ (2)研究方法/ 1.4.2內容概說……(62) (1)內容範圍/ (2)內容架構/ (3)理論框架/ [1]漢語語音史的分期/ [2]古今音對比法/ [3]「古―方―普」三角比較/ (4)內容性質/ [1]誇學科領域的性質 [2]從一度研究到四度研究 (5)內容類型/ [1]描述型和綜述型/ [2]保留腳注/ [3]「前人之書當明引不當暗襲」/ 二、《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及小韻字量彙錄考……(73) 2.1《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及小韻字量音韻地位總表……(73) 2.2《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分等字量字頻統計及其音韻地位綜合表……(157) 2.3《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統計表……(175) 2.3.1《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分等字量字頻統計表……(175) 2.3.2《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字量及小韻字組統計表……(177) 2.4從陳澧(1882)到傅平國(1993)百年來《廣韻》反切上字研究史的簡要回顧……(178) 2.4.1清末以來十三家《廣韻》反切上字字量字頻統計之異同比較表及說明……(178) 2.4.2傅平國(1993)考察八家學者研究《廣韻》反切上字計算異同比較表……(197) (1)兩種結構體例的文獻回顧 (2)本章節從一度研究到三度研究 (3)反切正字字量字頻分歧的問題意識 (4)陳澧和黃侃的切語上字大體相同/ (5)傅平國(1993)提出各家反切上字統計分歧的原因/ 2.5《廣韻》正切未能看出漢語歷史音變得的全面性……(201) 三、《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在上古漢語「六類三十二聲母」和現代北京話的音變考 ……(203) 3.1《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上古漢語「六類三十二聲母」的音讀對照表……(203) 3.2上古漢語「六類三十二聲母」和《廣韻》41聲紐正切上字音讀對照表……(207) 3.3從上古漢語聲母到《廣韻》41聲紐的研究舉例……(212) (1)匣母分化的研究舉例/ (2)端、透、定三母分化的研究舉例/ (3)失落的研究舉例/ (4)知、徹、澄、娘發展的研究舉例/ (5)泥、娘、日發展的研究舉例/ (6)精、莊兩系發展的研究舉例/ 3.4《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在現代北京話的音讀對照表……220) 3.5《廣韻》41聲紐系統和現代北京話22聲母的演變關係……(225) 3.5.1《廣韻》41聲紐系統到現代北京話22聲母的演變表……(225) 3.5.2從《廣韻》41聲紐音讀到現代北京話22聲母字例對應關係表及說明……(243) 3.5.3現代北京話22聲母及其《廣韻》41聲紐系統的來源表及說明……(244) 3.6《廣韻》正切上字未能全面反映歷史音變……(246) 四、《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跟現代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的聲母比較……(247) 4.1《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跟現代梅縣客家話和廣州粵語的音讀對照表……(247) 4.2《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跟現代梅縣話18聲母的音韻特點比較……(253) (1)古全濁聲母清化今讀送氣清音/ (2)影紐[]、為紐 [] 和微紐[]有些合口字今讀  聲母/ (3)影紐[]、喻紐[]、為紐[]大部分今讀  零聲母/ (4)曉紐[]、影紐[]、為紐[]有些合口字今讀  聲母/ (5)匣紐[] 大部分合口讀  零聲母、少數讀  聲母、合口字少數今讀  聲母/ (6)精、清、從、心和見、溪、群、曉尖團分立(從、群、曉已在上列,不再重複)/ (7)精、知、莊、章四組聲母今讀 、、 / (8)禪紐[]今讀 聲母、聲母或 聲母/ (9)端紐[]、透紐[]仍舊今讀 、 聲母/ (10)泥紐[]大部分今細音今讀  聲母/ (11)娘紐[]大部分今細音今讀 聲母,有些今細音仍舊今讀  聲母/ (12)非、敷、奉大部分讀  聲母,有些今讀重唇、  或聲母/ (13)明紐[] 大部分今讀  聲母/ (14)疑紐[]大部分今細音開口三四等字今讀聲母,有些洪音開口、合口仍舊今讀聲母/ (15)來紐[]大部分今讀  聲母/ (16)日紐[]大部分今讀  零聲母,有部分今讀  或 聲母/ (17)幫紐[]大部分今讀 聲母,少部分今讀 聲母/ 4.3《廣韻》41聲紐韻紐正切上字和現代廣州話18聲母的音韻特點比較……(265) 五、本文衍生出有待解決問題……(279) 5.1《廣韻》41聲紐的假設……(280) (1)學術觀念必須引入假設/ (2)本文採用《廣韻》41聲紐假設/ 5.2中上古綜合音系和單一音系古今比較的研究舉例……(283) (1)北歐版的漢語語音史的比較/ (2)漢字跟漢語語音的演變/ (3)何九盈(2006[2003])提出漢語語音史框架/ (4)個別方言也有自身的演變 5.3《廣韻》41聲紐輕重唇音的齟齬……(286) (1)《切韻》所反映六世紀文學語音系統的研究舉例/ (2)《切韻》時代(公元601年)唇音聲母的研究舉例/ (3)隋代(公元581年—617年)以前漢語對日語影響的研究舉例/ (4)唐中葉以後(公元8世紀初以後)唇音聲母的研究舉例/ (5)《廣韻》時代(公元1008年)唇音聲母研究的舉例/ (6)現代漢語方言中有些pf、pf聲母跟《廣韻》非組字沒有關聯的研究舉例/ (7)《廣韻》音系的時代(公元601年)和《廣韻》時代的音系(公元1008年)的區別/ [1]輕重唇音聲母分化時代/ [2]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輕重唇音聲母分化/ [3]敦煌殘卷(S0512)和(P2012)代表輕唇音完全分化/ [4]《切韻》系韻書/ [5]多層定語的定中短語/ [6]要確認歷史文獻所反映的實際時代/ (8)13世紀的《切韻指掌圖》脣音聲母/ [1]《切韻指掌圖》的時代/ [2]《切韻指掌圖》以三十六字母為三十六行/ 5.4歷史層次、重紐及規律的例外有待討論……(307) (1)歷史層次/ (2)重紐/ (3)規律的例外/ 六、結論……(313) (1)本文考察出《廣韻》3854組小韻和470正切上字/ [1]陳澧切語上字誤導後來學者/ [2]本文進行步驟/ (2)《聲類新編》和《《廣韻》聲類手冊》校勘條例統計表及說明/ (3)《廣韻》音系41聲紐的批判/ [1]陳新雄(1978)41聲紐到(1984)41聲母/ [2]EMC 和 LMC 的區別/ (4)《廣韻》音系41聲紐的解決方案/ [1]北宋輕唇音已分出/ [2]《切韻》音系就是《廣韻》音系/ [3]「《廣韻》1」和「《廣韻》2」的區別/ 參考資料(依著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排檢法」排列)……(321) 附錄: (1)《廣韻》206韻及小韻字量統計表……(329) (2)《廣韻》41聲紐韻紐及其小韻字組合併、刪除、增加字量表……(333) (3)《廣韻》470正切上字之歷史語音比較表……(335) (4)史籍紀載有關〈陸法言傳〉(約562—?)與〈陳彭年傳〉(961—1017) ……(341) (5)《廣韻》上平聲卷、下平聲卷、上聲卷及去聲卷〈新添類隔今更音和切〉……(343) (6)〈《聲類新編》和《《廣韻》聲類手冊》不以正切上字的輕唇音為標準而編入重唇音的校勘條例統計總表〉…(345) (7)廣東省的漢語方言圖……(350) 對碩士論文口試委員老師們提出意見的書面回應……(351) 後記……(353) 本人在碩士班期間(2010.9-2014.6)發表的論文及獲獎成果清單……(357)

    B
    白滌洲(1975.10)〈廣韻通檢凡例稿〉《廣韻通檢》臺北市:天一出版社。
    白一平Baxer, W.H.(1992)“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auer, R. S. and Benedict, P. K.(1997)“Modern Cantonese Phonology”Berlin,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編(2003.6)《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代漢語教研室 編(2004.3)《現代漢語》(重排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Beekes, Robert S.P.(1995)“Comparative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Bynon, T.(1977)“Historical linguistics”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
    蔡夢麒 夏能權〈《王三》《廣韻》小韻切語異同比較〉《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1期。
    蔡夢麒(2007.6)《廣韻校釋》(上下)長沙:岳麓書院。
    Campell, Lyle(2004)“Histor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Second eds.)Edingburgh:Edingburgh University Press。
    曹潔〈從宋跋本《刊謬補缺切韻》「又音」看初唐聲母〉《語言科學》2009年9月。
    曹述敬(1991.9)主編《音韻學辭典》長沙:湖南出版社。
    曹述敬(1993.1)《廣韻叢考.序》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曹先擢 李青梅 編(2013.6)《《廣韻》反切今讀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Carr, Philip and Montreuil, Jean-Pierre (2013)“Phonology”(Second edition)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岑麒祥(1981.9)《歷史比較語言學講話》河陽:湖北人民出版社。
    岑麒祥(1957.3)《普通語言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Chambers, J. K. and Trudgill, P.(2002.1)“Dialectolog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晨〈《廣韻》和《集韻》小韻與韻字數量對照統計表並說明〉劉利民 周建設 (2006.12)主編《語言》(第6卷)(頁96-114)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復華(2002.7)〈《廣韻》聲母與普通話聲母比較表〉《漢語音韻學基礎》(修訂本)(頁9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杰〈語言之象與語言之相——語言批判及其在語言學領域中的運用〉《外語學刊》2012年第1期。
    陳貴麟(2000)〈中古韻書研究的兩個方向〉《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11屆學術討論會漢語音韻學第6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海倫(1997)〈中古音韻對現代方言聲韻母對應規律性程度的測定〉《語言研究》第1期。
    陳會兵〈漢語聲母系統的發展軌跡〉《學術論壇》2006年第3期。
    陳會兵〈漢字注音的發展歷程〉《社會科學家》2009年8月。
    陳會兵〈試論《切韻》系韻書的語音規範作用〉《學術論壇》2006第1期。
    陳惠豔〈學術論文結論的體裁分析――以應用語言學為例〉《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 卷第4 期2009 年7 月。
    陳澧〈引書法〉(2008.7)《陳澧集》(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32)。
    陳彭年 等 重修 林尹 校訂(1976.9)《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彭年 等著、李添富主編(2010.9)《新校宋本廣韻》(二版二刷)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彭年 等編(2005.12)《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合刊影印本弁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陳蒲清(2006.8)蔡夢麒(2007.6)《廣韻校釋.序一》(上下)長沙:岳麓書院。
    陳榮澤〈漢語方言中pf類聲母研究綜述〉《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陳新雄 主編 林慶勳 校訂(1982.3)《聲類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新雄(1984.8[1979])〈聲韻學導讀〉《鍥不舍齋論文集》(頁311—364)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原載《國學導讀從編》1979年8月)。
    陳新雄(2004.11)《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陳新雄(2007.9)《聲韻學》(上)(修訂再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新雄(1999.4)《古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新雄(1978.9)《重校增訂音略證補》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新雄(1984.8[1978])〈萬緒千頭次第尋――談讀書指導〉《鍥不舍齋論文集》(頁1—18)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原載《幼獅月刊》四十八卷二期1978年8月)。
    陳新雄(2010.10)〈古聲母總論〉《陳新雄語言學論文集》(頁1—39)北京:中華書局。
    陳新雄(1984.8)〈廣韻四十一聲紐聲值的擬測〉《鍥不舍齋論文集》(頁249—271)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原載《木鐸》1979年第八期)又載陳新雄(2007.9)《聲韻學》(上)(修訂再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頁125)。
    陳新雄(1984.8[1980])〈廣韻聲類諸說述評〉《鍥不舍齋論學集》《(頁197—24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又載原載《華岡文科學報》第十二期1980年3月)。
    陳新雄(1994.9)《訓詁學》(上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陳新雄 主編 林慶勳 校訂(1982.3)《聲類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秀琪(2013.1)〈客家話聲母的前化運動〉《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3―115)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陳秀琪(2002.7)〈中古精莊知章母在客語的演變〉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85-101)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陳垣(2004.6[1959])《校勘學釋例》(初名《元典章校補釋例》)(北京中華書局)。
    陳振寰(1986.10)《音韻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陳志清(1996.7)《《切韻》聲母韻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
    陳志向 趙敏〈略談廣韻 反切中的低頻上字〉《皖西學院學報》2008年2月第1期(頁119-121)。
    儲泰松(2005.10)《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Crowley, Terry and Bowern,Claire(2010)“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Fourth ed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
    代曉菲〈淺談漢字注音方法的發展歷史〉《神州》2012年23期。
    鄧文彬(2002.9)《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成都:巴蜀書社。
    丁邦新. 2000.〈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台北:中央研究院。
    丁邦新〈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2003)《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頁1-21)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
    丁邦新(2008.12[1977-1978])“Archaic Chinese *, *, * and *”《中國語言論文集》臺北:中華書局(頁18-25)(原載Monumenta Serica Vol.XXXⅢ:171-179)。
    丁邦新〈漢語方言中的歷史層次〉《中國語文》2012 年第5 期( 總第350 期)(頁387-479)。
    丁聲樹 編錄 李榮 參訂(1981.10)《古今字音對照手冊》北京:中華書局。
    丁聲樹 李榮(1981.10)《古今字音對照手冊》北京:中華書局。
    丁聲樹 撰文 李榮 製表(1984.2)《漢語音韻學講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杜其容(2008.11)〈三等韻牙喉音反切上字分析〉《杜其容聲韻論集》(頁35―58)北京:中華書局(原載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二十四期1975年10月)。
    董同龢(1982.10)《語言學大綱》臺北:洪氏出版社。
    董同龢(1998.10)《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十五版)。
    董同龢(1933.12)《上古音表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8月景印臺四版。
    董同龢(2001.10)《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
    董少文(1988.12)《語音常識》(增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董志翹〈漢語史論文寫作漫議〉《井岡山師範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董忠司 主編 張屏生 李麗修 莊淑慧 協編(1992.12)《《廣韻》聲類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F
    范淑玲〈從萬葉假名看漢語中古音聲母――以《日本書紀》音假名為例〉《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2005年第4期。
    方孝岳 羅偉豪(1988.8)《廣韻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方孝岳(2012.2[1988])《廣韻韻圖》(第三版) 北京:中華書局。
    方師鐸(1975.10)〈白滌洲與國音常用字彙〉白滌洲(1975.10)《廣韻通檢》臺北市:天一出版社。
    封傳兵(2011)〈《廣韻》反切今讀手冊訂誤〉《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9月第12卷第5期。
    馮蒸〈音韻學部分〉駢宇騫 王鐵柱 主編(1999.2)《語言文字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
    馮蒸(2006.6[2002])〈《廣韻》反切上字分等分類表並說明――為研究《廣韻》重紐反切「類相關」理論而作〉《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原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一輯)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主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77―95頁)。
    馮蒸(1991.12)〈第六章:音韻〉《實用古代漢語》(頁468-564)北京:北京出版社。
    馮蒸(1997.5[1989])〈漢語音韻研究方法論〉《漢語音韻學論文集》(頁13-33)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3期(頁123-144))。
    馮蒸〈二十世紀漢語歷史音韻研究的一百項新發現與新進展(上)〉《漢字文化》2010年的5期。
    馮蒸(1991.12)〈第六章:音韻〉《實用古代漢語》(頁468-564)北京:北京出版社。
    馮友蘭(1982)《中國哲學史新編》(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
    馮志偉(1989.9)《現代漢字和電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Fox, Anthony(1995)“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傅平國〈談《廣韻》反切上字統計問題〉(《撫州師專學報》1993年第4期。

    G
    高本漢Karlgren K. B. J. 著 潘悟雲 等譯(1997.11)《漢文典》(修訂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高本漢(Karlgren K. B. J.)“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法文原本在1915年-1926年分四次出版,(1915-1926)高明凱 石安石 主編(1987.3)《語言學概論》(重排版)北京:中華書局。
    趙元任 羅常培 李方桂 合譯(1995.3[1940.9])《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縮印)。
    葛毅卿 著 李葆嘉 理校(2003.8)《隋唐音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耿振生(2002.8)〈音韻〉張雙棣 等《古代漢語知識教程:第四部分》(頁349-46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耿振生〈第三章等韻學的產生和發展〉林燾(2010.6)主編《中國語音學史》(頁98-126)北京:語文出版社。
    耿振生(2004.9)《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煌城(1997)〈從漢藏語的比較看重紐問題(兼論上古*-rj-介音對中古韻母演變的影響)〉,《聲韻論叢》6:(195—243)。
    龔娜〈漢語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6期2011年(頁102-106)。
    郭錫良(2010.8)《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啟熹(1986.7)《古音與教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Gussenhoven, C. and Jacobs, H.(2001.9)“Understanding Phonology”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Gussmann, Edmund(2002)“Phonology Analysis and Theor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
    韓章訓〈凡例綜論〉《中國地方誌》2006年第3期。
    《漢字形音義演變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2012.12)《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何大安(1998.10)《聲韻學的觀念和方法》(第二版)臺北:大安出版社。
    何大安(2004.11)《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大安(1999.2)〈古漢語聲母演變的年代學〉《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頁87-112)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何九盈(2006.4[2001])〈漢語語音通史框架研究〉《語言叢稿》(頁78-111)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2006.4)〈漢語語音史框架研究〉《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頁78-111)(原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2007.3)《漢語三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何九盈(2006.6)《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新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九盈(2008.8)《中國現代語言學史》(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2001∕2006.4)〈漢語語音通史框架研究〉載《語言叢稿》(頁78-111)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2010.11)《古漢語音韻學述要》(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何九盈(1991.11)《上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淬伯(1998.9)《唐代關中方言音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黃典誠(1993.11)《漢語語音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黃典誠(1994.1)〈《切韻》的異讀――反切異文類聚〉載《《切韻》綜合研究》(頁252-338)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
    黃景湖(1987.6)《漢語方言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君偉〈凡例的改進設想〉《辭書研究》2005年5月。
    黃侃(2006.9)《黃侃文集:黃侃手批廣韻》北京:中華書局。
    黃仁瑄〈唐五代佛典音義音系中的唇音聲母〉《語言研究》2010 年10 月第4 期。
    黃笑山(1995.7)《《切韻》和中唐音位系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黃笑山(1991)〈漢語史上標準音的發展和中古音的兩個階段〉《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
    黃笑山(1998)〈中古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古漢語研究》第4期。
    黃笑山(1999)〈漢語中古音研究述評〉《古漢語研究》第3期。
    黃笑山(1995.7)《《切韻》和中唐音位系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黃錫淩 主編(1941.1)《粵音韻彙》(重排本)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黃雪貞(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頁81-96)。
    黃志強(2004.2)〈陳彭年〉濮之珍 主編《中國歷代語言學家》(頁171—17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侯精一(2002.10)《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安順、趙宏濤〈《廣韻》、《集韻》小韻異同考〉(《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 2005 年6月第22卷第2期。
    胡奇光(1987.11)《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J
    吉曉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中第一人稱代詞的對比研究〉《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4期
    簡啟賢(2005.8)〈《廣韻》聲母的演變〉《音韻學教程》(頁121-132)成都:巴蜀書社。
    姜亮夫(2008.12[1955])〈切韻系統〉林家驪 選編《國學叢考》(頁225-274)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原載《浙江師範學院學報》1955年第一期)。
    蔣紹愚(2000.8[1997])〈廣州話和漢語史研究〉載《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頁282-293)北京:商務印書館。
    金恩柱(1998.5)《廣韻韻圖》廣州:中山大學。
    金周生(2010.10)〈澤存堂本《大宋重修廣韻》收字音頻研究〉《切韻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討-以經典釋文為研究範圍》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附錄一 頁567-593)。
    居思信(1993)〈中古韻部系統試擬〉《齊魯學刊》第3期。

    L
    Lass, Roger(1984)“Phonology An Introductrion to Basic Concept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hmann, W. P.(2002.5)“Histor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Third Edition)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黎剛〈歷史層次分析法 理論、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當代語言學》第9卷2007年第1期14—25頁。
    梁光華〈《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的唇音反切和漢語輕重唇音的分化完成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 》1990年第3期。
    李敖(2000.9)《要把金針度與人》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葆瑞(1988.7)《應用音韻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葆嘉(1998.10)《當代中國音韻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李葆嘉(1997.12)《廣韻反切今音手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李春豔〈中國古代注音法“反切”的中印文化淵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
    李存智(1997)〈論重紐――變遷的音韻結構〉,《聲韻論叢》,6(頁437—450)。
    李方桂(1980.7)《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紅〈剩有遺篇傳後世――論白滌洲在語言學上的貢獻〉《理論月刊》2011年第6期。
    李紅〈《切韻指掌圖》聲母系統再探〉《語言文字學術研究》2010年第2期。
    李華斌〈澤存堂本《廣韻》反切上字箋識〉《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2 年第1期。
    李國英,周曉文〈漢字字頻統計方法的改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李萍〈人稱代詞“we”在科技論文中的語用功能〉《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 年7 月第4 期
    李三榮(1992.12)〈第三章:切語上字的觀察〉《從切語使用趨勢看廣韻的聲韻類別》(頁95-19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思維 王昌茂(2000.1)《漢字形音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新魁(1997.10[1995])〈普通話語音發展述略〉《李新魁音韻學論集》(頁206-227)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原載香港《語文建設通訊》第49期,1995年)。
    李新魁(1979.12)《古音概說》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1986.7)《漢語音韻學》北京:北京出版社。
    李新魁(1994.10)《廣東的方言》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等(1995.6)《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1991.11)《中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新魁(1997)〈論《廣韻》音系的三等韻〉,《李新魁音韻學論集》,(頁87—112),汕頭大學出版社。
    李新魁 等(1995.6)《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壬癸(2000)〈七十年來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回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頁519-539)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李榮(1952.5)《切韻音系》(語言學專刊第四種)北京:中國科學院印行。
    李榮(1956.10)《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
    李榮(1990)〈普通話與方言〉《中國語文》第5期。
    李榮〈漢語方言分區〉《方言》1989年第4期(頁241―259)。
    李榮(1982.4[1962])〈怎樣根據北京音辨別古音的聲母〉《音韻存稿》(頁40―55)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82.4[1957])〈陸法言的《切韻》〉《音韻存稿》(頁26-39)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82.4[1964])〈《廣韻》的反切和今音〉《音韻存稿》(頁93-106)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82.4[1965])〈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音韻存稿》(頁107-118)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榮(1990)〈普通話與方言〉《中國語文》第5期。
    李如龍(2001.4)《漢語方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2001.6[1998])〈我和漢語方言〉《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頁299-313)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2002.7)〈二十世紀漢語方言的經驗值得總結〉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8-18)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2004.10[2000])〈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漢語應用研究》(頁290-304)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李曉春〈《切韻》系韻書的演變過程〉《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李小凡、項夢冰(2009.9)《漢語方言基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珍華 周長楫(1999.1)《漢字古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
    林炯陽(1979.6)《廣韻音切探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炯陽(2000.4[1986])〈論曾運乾《切韻》五十一紐說〉《林炯陽教授論學集》(頁99-116)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原載於《中華學苑》第三十三期,頁45-64))。
    林炯陽(1976.9)〈切韻系韻書反切異文譜〉載陳彭年等重修 林尹校訂(1976.9)《新校正切宋本廣韻》(頁1-183)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慶勳等(1995.9)《文字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慶勳〈絕學繼往聖――陳伯元先生之學術成就與貢獻〉《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頁44-54)2011年1月。
    林慶勳(2013.1)〈薪盡火傳――記陳伯元老師的聲韻學成就〉陳新雄教授哀思錄編輯委員會 編《陳新雄教授哀思錄》(增訂初版)(頁186―195)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原載《國文天地》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林慶勳 竺家寧(1989.7)《古音學入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林濤(1998)〈今讀與《廣韻》小韻反切規律音相異之因〉《語苑擷英―――唐作藩先生七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林濤(1992.2)《廣韻四用手冊》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林燾(2000.7)《普通話和北京話》北京:語文出版社。
    林燾〈第一章概述〉林燾(2010.6)主編《中國語音學史》(頁1-55)北京:語文出版社。林燾 耿振生(1997.11)《聲韻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序達(2009.11[1982])〈反切概說〉《林序達漢語史論集》(頁3―301)成都:巴蜀書社(原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林序達(2009.11[1982])〈從中古到現代的語音發展:一.聲母的分化、二.聲母的合流〉《林序達漢語史論集.反切概說》(頁148-157)成都:巴蜀書社。
    林序達(1982.11)《反切概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林尹 著 林炯陽 注釋(1982.9)《中國聲韻學通論》(修訂)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百順〈也談《晉書》的語料峙代〉《漢語史學報》第九輯2009。
    劉琨〈陳澧《切韻考》 所刪《廣韻》小韻考〉《求索》2008.1。
    劉綸鑫(2002.7)〈贛西北客家和客家方言〉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411-420)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劉綸鑫 主編(1999.12)《客贛方言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鎮發(2002.7)〈客家的歷史與客家話的定義〉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21-33)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劉賾(2004.4[1932])《聲韻學表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32年5月初版再刷)(頁57-70)。
    龍宇純(2002.12)〈例外反切研究〉《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頁3―45)台北市:五四書店有限公司(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本《紀念董作賓董同龢兩先生論文集》第一分,1965)。
    龍宇純(2002.12[1995])〈中古音的聲類與韻類〉《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頁207―218)台北市:五四書店有限公司(原載《第四屆國際暨第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5月20日)。
    龍莊偉(2006.4)《切韻研究史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魯國堯、吳葆勤(2002)〈關于《廣韻》和《韻鏡》――《宋本廣韻.永祿本韻鏡》合刊影印本弁語〉《古漢語研究》(頁25―28)2002年第4期。
    魯國堯(2013.12[2011])〈人文大家周祖謨先生的學術成就〉《魯國堯語言學文集:衰老變法叢稿》(頁173-19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原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八輯2011年4月)。
    魯國堯(2005/12):〈Z文一扎(外一章)〉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南大語言學》編委 編《南大語言學》(第二編)頁289-298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志韋(1971.8[1940])〈〈說文〉〈廣韻〉中間聲類轉變的大勢〉《古音說略》(頁246-269)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原載於《燕京學報》1940年第28期第1-40頁)。
    陸儉明(2004.11)朱彥《漢語複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常培(2008.11)〈漢語音韻學導論〉《羅常培文集》(第三卷)(頁153-250)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羅常培(2008.11[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羅常培文集》(第二卷)(頁3-296)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1995.12)《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偉豪(2004.8)點校 陳澧《切韻考》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偉豪〈從陳澧《切韻考》的“明微合一”看廣州音〉《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1卷第4 期2000年8月。
    羅偉豪〈釋黃侃《廣韻》四十一聲類〉中國音韻學研究會(2010.6)編《中國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南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61-66)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羅肇錦(2002.7)〈梅縣話是粵化客語說略〉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34-50)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M
    馬伯樂(Maspero, H.1883-1945)(2005.1[1920])“Le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BEFEO.,XX,2,1920著 聶鴻音 譯《唐代長安方音考》北京:中華書局。
    馬宗霍(1972.9[1931])《音韻學通論》臺北市:鼎文書局。
    麥耘〈漢語史研究中的假設与証明――試論一個學術觀念問題〉《語言研究》2005/02(頁7-15)。
    麥耘(2009.9)〈聲母的推導〉《音韻學概論》(頁174-179)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Miller, Robert McColl(2007)“Trasks Historical Linguistics”(Second eds.)London:Hodder Arnold。
    Meillet,A.梅耶 著 岑麒祥(2008.6[1956])譯《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梅祖麟(2012)〈重紐在漢語方言的反映〉,《方言》,2:(頁97—103)。
    梅祖麟(2000)〈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頁475-50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閔家驥(1989.7)《怎樣學習廣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木拉特〈中國古代韻書的起源及《切韻》的傳承簡述〉《語林考古》2008.6。

    N
    甯忌浮(2009.11)《漢語韻書史 明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聶鴻音〈黑水城抄本《解釋歌義》和早期等韻門法〉《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9 卷1997年第4 期( 總第76 期)。

    P
    潘悟云(2000)《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文國(2002.11)《字本位與漢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潘重規、陳紹棠(1978.8)《中國聲韻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彭瑞珠(2013.6)〈臺灣、大陸、馬來西亞三地梅縣客話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平山久雄(1997)〈重紐問題在日本〉,《聲韻論叢》6:(頁5—35)。
    平山久雄(2012.12[1967])〈關於輕唇音產生的幾個問題〉《漢語語音史探索》(頁76-8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朴貞玉(1986.7)《廣韻版本考》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濮之珍(1987.10)《中國語言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Pulleyblank,E.G.(1983):“Middle Chinese: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Q
    齊旺〈談西安方言的pf 和pfh〉《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千島櫻一(1983.4)〈廣州方言形成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大昕〈舌無輕唇音〉《十駕齋養新錄卷五》(頁101-111)(1983.12)上海:上海書店。
    錢大昕〈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十駕齋養新錄卷五》(頁111-117)(1983.12)上海:上海書店。
    錢奠香〈閩粵客方言深攝幾組同源詞辨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年第5期。
    錢玄同 遺著 曹述敬 選編(1988.5)《錢玄同音學論著選輯.文字學音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R
    任鷹(2003.1)〈結語:畢業論文寫作的格式規範及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溫如敏主編《中文學科論文寫作訓練》(頁637-65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芮傳明〈唐代摩尼教傳播過程辨析〉《史林》1998年第3期。

    S
    Schendl,Herbert(2001)“Historical Linguist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邵榮芬(2008.12)《切韻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邵榮芬(2009.6)〈《切韻》音系的性質和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頁85―106)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
    邵榮芬(2009[1999])〈我和音韻學研究〉《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頁419-434)北京:商務印書館。
    邵榮芬(2011.12)《集韻音系簡論》北京:商務印書館。侍建國(2011.2)《歷史語言學:方音比較與層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邵榮芬(2010.11)《漢語語音使講話》(校正本)北京:中華書局。
    沈建民〈《廣韻》各聲類字的一個統計分析〉《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月。
    沈兼士主編(2004.6[1945])《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史存直(1997.9)〈說反切〉《漢語音韻學論文集》(頁259―28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史存直(1981.6)《漢語語音史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史皓元(Simmoms, R.V.)著 顧黔 譯(2011.1)《漢語方言分區的理論與實踐――以江淮官話與吳語的分區為例》北京:中華書局。
    松尾良樹(2000)馮蒸 譯〈論《廣韻》的類相關〉《語言》第一卷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清華〈理性的批判如何可能? 〉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 年5 月。
    孫緒武(2001)〈《廣韻》又音的演變及其規範〉《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1 年第1期(頁61-66)。
    蘇培成(2001.9)《現代漢字學綱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培成(2001.8)《二十世紀的現代漢字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
    蘇新春(1993.12)〈第十七章:方言〉載李權時 李明華 主編《嶺南文化》(頁486-507)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T
    唐明路〈西安方言 pf、pf 音的歷史演變軌跡及其出現的年代〉《周口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唐作藩(2013.8)《音韻學教程》(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作藩 王春茂(1984)〈《廣韻》反切上下字的統計和說明〉山東省語言學會(1984.11)編《語海新探》(第一輯)(頁136-19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唐作藩(2011.5)《漢語語音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作藩(2007.5)主編《中國語言文字學大辭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唐作藩(2005.1)《漢語音韻學常識》(第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唐作藩(2000.7)《普通話語音史話》北京:語文出版社。
    滕志賢(2008.11)編〈音略〉《新輯黃侃學術文集》(頁49-77)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W
    汪壽明 潘文國(1992.1)《漢語音韻學引論》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福堂〈二十世紀的漢語方言研究〉劉堅 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頁507-53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福堂(2007.12)《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輔世(1963)〈北京話的韻母的幾個問題〉《中國語文》第2期。
    王國維〈論唐廣韻宋雍熙廣韻考〉謝維揚 房鑫亮 主編 謝維揚 莊輝明 黃愛梅 分卷主編 謝維揚 莊輝明 黃愛梅 點校 陳金生 謝方 復校(2009.12)《王國維全集(第八卷)》《觀堂集林》(卷第八)(頁249—25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汪啟明〈漢語音韻學的“聖經” ——《廣韻》研究三書匯評〉《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7 卷第10 期2012年10月。
    王理嘉(2004:4)《現代漢語‧緒論》載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代漢語教研室 編(2004.3)《現代漢語》(重排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建寧〈語言學國際期刊論文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稱代詞的價值〉《陝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7-8期。
    王力(1972.6)《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王力(1982.6[1956.7])《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第4次印刷)。
    王力(1990.9[1981])《王力文集》(第十二卷)〈中國語言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力〈漢語對日語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
    王力(1985.5)《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力(1980.6)《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波〈一部方便實用的漢語字音著作――《漢字古今音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04。
    王文濤(1971.10)《實用聲韻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王先雲〈談論文中的引文和注釋——以漢語史專業論文為例〉《雲夢學刊》2011年第一期。
    王志成(1996.1)《廣韻作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祖佑(1957.7)《反切釋例》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溫昌衍(2012.8)《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溫昌衍(2012.1)《客家方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翁瓊雅(1999.6)〈中古韻書切語對照表〉載《孫愐《唐韻》韻部研究》(頁256-47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聖雄(1991.6)《日本吳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伍鐵平〈懷疑和學術批評對發展學術的意義〉《學術界》2003年1月。
    吳秀明 李友良 張曉燕(2003.3)《文科類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指導》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吳秀明 總主編 俞忠鑫 副主編 姚永銘 劉曉紅 主編(2004.7)《多維視野中的百部經典.語言文字學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X
    項夢冰(2002)「《漢字方音字匯》」林燾(2002.9)主編《20世紀中學術大典:語言學》(頁308)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項夢冰〈音變規律與音變過程散論〉郭錫良 魯國堯 主編(2009.12)《中國語言學》(第三輯)(頁191-2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向熹(2010.5)《簡明漢語史》(上)(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公畹(1982.5)《漢語方言調查基礎知識》武昌: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謝留文(2003.12)《客家方言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紀鋒(1988.2)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語言文字》編輯委員會(1988.2)《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 文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謝紀鋒(2012.12)〈中古反切與今音聲母的對應關係〉《反切》(頁73-127)北京:商務印書館。
    謝維揚 房鑫亮 主編 謝維揚 莊輝明 黃愛梅 分卷主編 謝維揚 莊輝明 黃愛梅 點校 陳金生 謝方 復校(2009.12)《王國維全集(第八卷)》《觀堂集林》(卷第八)(頁232—23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謝永昌〈古漢語的「活化石」――客家話――兼論客家方言以梅縣話為代表的緣由〉《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97 年第5 期(頁102―107)。
    徐高阮1965:〈董同龢先生小傳〉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編輯委員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本(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徐朝東〈從例外音切看《切韻》系韻書中的語音層次〉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學科 《南大語言學》編委會 編(2004)《南大語言學》(頁135-146)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1991.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許夢麟(1985.1)《反切拼讀入門》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許紹早(1994.12)《音韻學概要》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學海出版社(1993.5)《怎樣讀廣韻》臺北:學海出版社。(學海出版社翻印閔家驥(1989.7)《怎樣學廣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Y
    姚榮松(1974.6)《切韻指掌圖》台北市:聯合圖書公司。
    姚小平(2013.5)《如何學習研究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顏之推 著 程小銘 譯注《顏氏家訓全譯》(2008.9)(修訂版)貴州人民出版社。
    嚴學窘(1990.4)《廣韻導讀》成都:巴蜀書社。
    楊劍橋(2005.6)《漢語音韻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楊劍橋(2012.8)《漢語現代音韻學》(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楊劍橋(2003.8)《實用古漢語知識寶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楊劍橋(2011)〈評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語言研究集刊》(第八輯)。
    楊劍橋〈《切韻》的性質和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2期。
    楊耐思(2012.11)〈普通話語音探源〉《近代漢語音論》(頁230-232)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素姿(2013.3)《大廣益會玉篇音系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楊雪麗〈從《集韻》看唇音及其分化問題〉《鄭州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6期。
    葉北巖(1968.1)《學生國學問答》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葉光球(1936.2∕1965.10)《聲韻學大綱》臺北:正中書局。
    葉嘉穀(1986.6)《怎樣讀古書的反切》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葉鍵得〈陳伯元先生《廣韻》學之成就與貢獻〉《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月(頁55-79)。
    葉鍵得(2013)〈賣耳光的故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發行《人文藝術學院電子報》(第○○六期)2013年6月(資料來源:http://humanart.utaipei.edu.tw/ezfiles/14/1014/attach/38/pta_21281_1156948_45360.pdf)。
    殷國光 等(2011.6)《漢語史綱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遊汝傑(2004.9)《漢語方言學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余廼永(2008.8)《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廼永(2010.9)《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定稿本)臺北:里仁書局。
    于建松〈早期韻圖與三十六字母關係探析〉《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2011.5)《語言學名詞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 2011》北京:商務印書館。
    尉遲治平(2000.7[1982])〈周、隋長安方音初探〉《中古漢語研究》(頁255―280)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語言研究》1982年第2期)。
    袁家驊 等(2001.1)《漢語方言概要》(第2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遠藤光曉(2001.3[1990])〈《切韻》罕見反切上字的分布〉《中囯音韻学論集》(頁54-66)東京:白帝社(〈日語論文的漢語提要〉頁334)原載《中囯語学》(237)(頁1-11)1990.10.10。

    Z
    詹伯慧 主編(2002.7)《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詹伯慧(1981.3)《現代漢語方言》濳江:湖北人民出版社。
    詹伯慧 主編(2001.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伯慧, 甘甲才〈粵語〉 侯精一等 (2002.1)《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詹伯慧(1993.10)〈四十年來漢語方言研究工作的回顧〉劉堅 侯精一 主編《中國語文研究四十年紀錄文集》(頁107-115)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章太炎(2003.4)〈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國故論衡》(頁25-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成材〈漢語方言中[pf] [pf] 的分佈範圍〉《語文研究》2000年第2期。
    張岱年(2005.4)《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張鴻魁(1984.11)〈東鍾十韻唇音字在高淳的變化〉山東省語言學會(1984.11)編《語海新探》(第一輯)(頁310-323)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國強〈學術論文中第一人稱指示語的使用探討——以碩士學位論文概述為例〉《海外英語》2012年7月。
    張光宇(1990.1)〈漢語發展史與漢語語音史〉《切韻與方言》(頁1―16)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張光宇〈古宕開三的發展:縱的與橫的比較〉2008 年11 月14 日,受邀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談“縱的比較與橫的比較” 。
    張光宇〈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 古代篇〉《中國語文》2008年第4期。
    張光宇〈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方法〉《中國語文》2010年第4期。
    張洪年〈21世紀的香港粵語:一個新語音系統的形成〉詹伯慧 主編(2003.12)《第八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5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洪年(1972.10)《香港粵語語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惠英(2011.12)《音韻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金發〈再論《切韻》所反映的讀書音及其音系性質〉《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8月第4期。
    張琨 著 張賢豹 譯(1987.8)〈切韻的綜合性質〉《漢語音韻史論文集》(頁25―34)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淑萍(2012.8)〈國語中零聲母的演變與例外〉《聲韻論叢》第十七輯(頁133-152)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張秀榮 李增順〈科研論文中第一人稱代詞使用頻率及語篇功能的實證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6月第2期。
    張明華(1998.11)《中國字典詞典史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1933.2)《廣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樹錚〈反切、破讀與方言音韻——殷煥先先生在音韻學領域的貢獻〉《文史哲》2011年第5期。
    張渭毅(2006.9[1999])〈《集韻》研究概況〉《中古音論》(頁1-38)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張渭毅〈怎樣把古反切折合成現代漢語普通話讀音〉《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9月。
    張渭毅(2006.9[2004])〈1950~2004年國內中古音研究綜述〉《中古音論》(頁268-337)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張渭毅(2013..1)〈淵博的學識,偉大的人格――深切懷念陳伯元師〉陳新雄教授哀思錄編輯委員會 編《陳新雄教授哀思錄》(增訂初版)(頁158―167)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原載《國文天地》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張渭毅〈論《廣韻》異讀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廣韻》異讀字研究之一〉(增訂本)《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10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49-60)。
    張渭毅〈《集韻》的反切上字所透露的語音資訊〉(上)《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月。
    張世祿(1933.2)《廣韻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頁40—41)。
    張曉明 任再新 王榮明〈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論文結論部分的語類研究〉《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74-180)。
    張玉昆(1995)〈侯韻明母字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演變〉《中國語文》第5期。
    張竹梅〈《廣韻》重紐在漢語方言中語音投射〉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編(2010.6)《中國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南昌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頁334―346)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趙誠(1979.10)《中國古代韻書》北京:中華書局。
    趙杰(2001.10)《漢語語言學》北京:朝華出版社。
    趙少咸 著 余行達 易雲秋 整理 趙呂甫補證(2010.4)《廣韻疏證》成都:巴蜀書社。
    趙思運〈陸志韋生平與著述年表〉《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10月。
    趙振鐸(1990.7)《音韻學綱要》成都:巴蜀書社。
    曾運乾(1996.11)《音韻學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鄭豔華(2006)〈從《廣韻》入聲卷“又音”探語音的歷時演變〉《語林考古》(頁127-128)。
    鄭定歐〈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之比較〉陳恩泉 主編(1999.3)《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頁405-415)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鄭張尚芳(2003 .12)《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編輯(1981.12)《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語言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1991.3)馮蒸主編《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周斌武(1987.3)《漢語音韻學史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法高 主編 張日昇 徐芷儀 林潔明 編纂(1974.5)《漢字古今音彙》“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Archaic & Ancient Chinese, Mandarin & Cantonese”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有光〈「漢字風波」一夕談(外一則)〉《同舟共進》2010年第7期。
    周祖謨(2011.3[1938])《廣韻校本》(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1982)〈關於研究音韻學的幾點希望〉《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111—113)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0)。
    周祖謨(2001.10[1983])〈《廣韻》說略〉《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321-327)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2001.10[1937.3/1958])〈廣韻校本序〉《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333—335)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2001.10[1979])〈漢語發展的歷史〉《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3—18)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2001.10[1989])〈我和《廣韻》〉《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336—341)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2001.10[1979])〈音韻學的內容及其功用〉《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103—107)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2011.7[1994])〈《歸三十字母例》(斯0512)〉《音韻學讀本》(頁63-65)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載周祖謨(1994.4)《唐五代韻書集存》(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周祖謨(1966.1[1942])〈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下)(頁581-655)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2001.10[1979])〈《五代刻本《切韻》及其聲母的讀音〉《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頁259-269)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1980.9)《《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謨(1966.1)〈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問學集》(上)(頁434-473)北京:中華書局。
    周祖庠(2012.5)《新編古漢語音韻圖.前言》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周祖庠(2006.6)《新著漢語語音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朱曉農(2008.5)《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星(1995.8)《中國語言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星(1996.1)〈《廣韻》的編纂旨趣及其音切條例〉《朱星古漢語論文選集》(頁205-218)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竺家寧(1992.7)《聲韻學》(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竺家寧(1995.10)〈《廣韻》類隔研究〉《音韻探索》(頁207―225)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莊惠芬(1987.1[1964])《廣韻切語今讀表》臺北市:廣文書局。
    鄒小平〈日語漢字吳音和漢音兩體系的主要區別〉《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第33期。

    網站
    《東方語言學》http://www.eastling.org/
    《粵方言研究網站》http://cantonese.hku.hk/
    《韻典網》http://ytenx.org/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