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美智 |
---|---|
論文名稱: |
鄭清文《現代英雄》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楊昌年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鄭清文 、短篇小說 、英雄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九七六年鄭清文《現代英雄》的問世,為台灣鄉土短篇小說開創了另一個視野。《現代英雄》的題材及創作手法大多來自於對社會轉變中對現代人的觀念衝擊為主,是以寫實的敘事方式,創造出現實社會的種種扞格、變化與堅持。然而這些作品不止是單純敘述社會轉變的故事,且寄託著作者深切的人生觀照及社會認識,隱微地再現了鄭清文身處時代的社會景象。
全文凡七章:
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檢討目前研究鄭清文短篇小說的情形,說明其趨勢,以尋找需要研究的地方。
第二章為「鄭清文生平及其文學活動」,將鄭清文的文學軌跡作一紀錄,兩個故鄉的生活背景與工作經驗對其文學發展影響甚巨,所接觸的海明威「冰山理論」也引領著鄭清文的寫作風格。
第三章為「英雄人物之塑創」,從不同時代英雄人物定義來探討《現代英雄》所要表達的現代英雄形象。其形象分為「以人性尊嚴與弔詭命運的對抗」、「堅持人生本位」、「記憶中的英雄」、「異化英雄」、「現代女英雄」五方面。以現代英雄角色形象的主題切入《現代英雄》此一部小說作品,探討英雄們在《現代英雄》中如何呈現他們的特質與背後的文化意識。透過描寫人物的生活與際遇,展開了人物之間的愛恨哀喜,悲樂怨怒關係。
第四章為「英雄回歸之指向」,從英雄人物最後的回歸來探討《現代英雄》中故事人物的終極歸向。其內容分為「自我就贖」、「歸返現實」、「舊鎮母體」、「死亡」四方面。以歸向的主題切入英雄力量最後的歸屬,也相對的可視為其英雄力量的來源。
第五章為「英雄人物的人文視野」,將《現代英雄》中延伸出的關懷主題作一整理。其內容分為「對現實世界的關注」、「生死價值的體現」、「存在主義的文學情調」三方面,試圖分析各類型的英雄動機意識背後的文化思想與倫理價值觀的折影。
第六章為「《現代英雄》之小說藝術」,將《現代英雄》中的小說藝術表現作一整理。其內容分為「人物姓名的擬定和選取」、「寫作手法之探討」兩方面,欲以小說中的藝術呈現更具體的表達原本面目模糊的人物形象。
第七章為「結論」,歸納研究所得,做一綜述。
本論文在《現代英雄》英雄形象研究上,採用的基本架構是屬於文學主題研究方法。《現代英雄》中的故事,是一種徹底反映當代的時代腳步與作者的思想的作品,作者透過此作品寄託對社會種種異象與人心掙扎作一描述,凸顯較為明顯的主題意識,這一點值得我們以人物形象主題的觀點剖析其作品,由此進一步探討《現代英雄》英雄特點與其內涵。
【參考資料】
(一) 鄭清文著作(排序方式:以著作年代先後)
《省籍作家選集-第三輯》(文壇社,1964 年10 月)
《簸箕谷》(幼獅書店,1965 年10 月)
《故事》(蘭開書店,1968 年6 月)
《峽地》(台灣省新聞處,1970 年6 月)
《校園裡的椰子樹》(三民書局,1970 年11 月)
《鄭清文自選集》(黎明文化,1975 年12 月)
《龐大的影子》(原名現代英雄)(爾雅,1976 年4 月)
《新莊-失去的龍鎮》(省教育廳,1983 年4 月)
《最後的紳士》(純文學,1984 年2 月)
《局外人》(學英,1984 年9 月)
《大火》(時報文化,1986 年4 月)
《滄桑舊鎮》(時報,1987 年6 月)
《報馬仔》(圓神,1987 年6 月)
《春雨》(遠流,1991 年1 月)
《相思子花》(麥田,1992 年7 月)
《台灣文學的基點》(派色文化,1992 年7 月)
《故里人歸》(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年6 月)
《鄭清文集》(前衛,1993 年12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1-水上組曲》(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2-合歡》(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3-三腳馬》(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4-最後的紳士》(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5-秋夜》(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6-白色時代》(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卷—鄭清文和他的文學》(麥田,1998 年6 月)
《鄭清文短篇小說精選》(麥田,1999 年6 月)
《燕心果》(玉山社,2000 年12 月)
《天燈.母親》(玉山社,2001 年1 月)
《小國家大文學》(玉山社,2001 年1 月)
《樹梅集》(台北縣立文化中心,2003 年2 月)
《舊金山、一九七二》(一方出版社,2003 年3 月)
(二)、參考書目(排序方式:以作者姓氏筆劃)
(甲)、(一般論著)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聯經,1985 年10 月)
天下編輯著《一起走過從前(1945-1988)》(天下文化,1990 年4 月)
天下編輯著《環境台灣》(天下文化,1996 年9 月,初版5 刷)
王德威《眾聲喧嘩》(遠流,1988 年)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2001 年9 月,增訂版)
古繼堂〈五○年代動盪中的台灣小說〉《台灣小說發展史》(文史哲, 1996年10月15日)
方祖燊《小說結構》(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10月)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安徽教育出版社 ,1933年)
李喬《台灣文化造型》(派色文化,1992 年)
李喬《文化心燈》(富春文化,1999 年7 月)
李喬《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聯經,2000 年11 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麥田,1996 年,初版)
李維屏《喬伊斯的美學思想與小說藝術》(上海外語教育,2000 年8 月)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山東教育,2001 年2 月第二刷)
李震《由存在到永恆》(商務印書館,1995年4月15日,初版)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三民書局,1971年5月,初版)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聯經出版社,1984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允晨,1996 年7 月)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麥田,2001 年10 月)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建會,2000 年6 月)
何兆武、陳啟能主編《西方近代社會思潮史》(教育,2001 年9 月)
邱貴芬《仲介女人、臺灣》(元尊文化,1997 年9 月)
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臺灣》(麥田,2000 年1 月)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三民書局,1974年5月,再版)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時報文化,1988 年7 月,2 版5 刷)
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時報文化,1990 年11 月,初版6 刷)
柳鳴九主編《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中國社會科學,1994 年11 月)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台灣意識》(自立晚報,1993 年6 月)
張恒豪等序《台灣文學全集--別冊》(前衛,1994 年1 月)
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佛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湖北教育,1999 年11 月)
黃文雄《台灣人的價值觀》(前衛,1993 年8 月)
黃慶萱 《修辭學》(三民 ,2000年9月)
彭瑞金《歷史迷路、文學引渡》(富春文化,2000 年10 月)
尉天聰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遠景,1980 年)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1994 年2 月)
陳剛《大眾文化與當代烏扥邦》(作家,1996 年9 月)
陳繼會等著《中國鄉土小說史》(安徽教育,1999 年11 月)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五南出版社,2005年9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文學界,1994 年,再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派色文化,1990 年1 月)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三民書局,1997年5月,初版)
楊鴻台《死亡社會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1977年6第一冊
第二冊(台北:爾雅,1995 年3 月九印)
鍾肇政主編《台灣文學獎作品集》(鴻儒堂,1977 年8 月)
顏元叔主編《西洋文學辭典》(正中書局,1991年9月)
(乙)、翻譯著作(以英文姓氏排列)
艾瑞克.霍布斯邦:〈社會革命:1945-1990〉,《極端的年代》(麥田出版社,1998年)
巴赫金《小說理論》,白春仁、曉河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6月)
尼采《上帝之死》,劉崎譯(志文,2000 年11 月,重排版。)
西蒙波娃《第二性》(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9月15日,初版 )
沙特《沙特文學論文集》,施康強等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年4月)
契訶夫《契訶夫小說選》,汝龍譯(台北:桂冠圖書,1996 年1 月)
瑪倫‧愛伍德著,丁樹南譯《人物刻畫基本論‧人物刻畫的重要》(文星書局,1967年4月)
佛洛姆《自我的追尋》,孫石譯(志文,2000 年4 月,再版)
佛洛姆《逃避自由》,莫洒滇譯(志文,2000 年7 月,再版)
佛洛姆《健全的社會》,鄭谷苑譯(志文,2002 年12 月,新版)
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彭鏡禧譯(志文,1998 年4 月,再版)
別林斯基《文學的幻想》,滿濤譯(文藝出版社,1996年9月)
海明威《海明威談創作》,董衡巽編選(三聯書店,1992年)
詹明信著《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合志文化公司,2001)
佛洛伊德《圖騰與禁忌》,楊庸一譯(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瑪倫˙愛伍德著《人物刻化基本論˙序》,丁樹南譯(文星書店出版,1967年4月25日,初版)
梭羅•齊克果《恐懼與顫怖》(敦煌,1968年)
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立緒文化事業,1997年,初版)
Alice Amsden 著〈政府與台灣的經濟發展〉,龐建國譯, 載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巨流圖書,1986年)
Georg Lukacs, tr. Rodney Livingston,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1971)《歷史與階級意識》,,中譯見黃丘隆譯,(結構群,1989年),
Richard Barrett and Martin King Whyte 著〈依賴理論與台灣〉,丁庭宇、馬康莊譯,載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
(丙)學位論文
詹家觀《鄭清文小說中的社會變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 年6 月碩士論文)
郭惠禎《鄭清文短篇小說風格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1年碩士論文)
邱子寧《鄭清文小說中的童年敘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1 年6 月碩士論文)
許素蘭《冰山底下的大水河—鄭清文短篇小說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中國,2001 年7月,碩士論文)
陳美菊《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2年碩士論文)
呂佳龍《成長與記憶之河—鄭清文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丁)評介、評論、單篇論文
王德威〈鄉愁以外的智慧評《相思子花》〉,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王德威〈聽「香」的藝術〉,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2》(麥田,1998 年6 月)
王慶中〈都市生活品質、環境與生活方式〉,載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巨流圖書,1999年3月1日)
方瑜〈抉擇與承擔-論鄭清文《現代英雄》〉(台灣時報,1978 年11 月16 日)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牟宗三於李天命《存在主義概論》發表之序言(學生書局,1990年10月15日)
李喬(壹闡提)〈我最喜愛的書-校園裡的椰子樹〉《書評書目》,1973 年5 月)
李喬(壹闡提)〈鄭清文《現代英雄》評析〉(《台灣文藝》,1977 年10 月)
李喬、喬幸嘉〈鄭清文所建構的大廈〉(《台灣文藝》,1977 年10 月)
李喬〈割墓草的女孩〉附註,《七十二年短篇小說選》(爾雅,1984 年3 月)
李喬〈成長的寓言--序《燕心果》〉,中央日報,1984 年3 月14 日收於《燕心果》(玉山社,2000年12月)
李喬〈舊鎮的椰子樹〉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1》(麥田,1998 年6 月)
李筱峰〈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文化衝突〉(1991年12月),收於《臺灣史論文精選》,張炎憲編(玉山社,1996 年9 月)
李瑞騰〈文學中國:以臺灣文學.中心的思考〉(1993年3月),李瑞騰,收於《文學的出路》(九歌,1994 年)
李瑞騰〈衝突:化解,或者更形惡化〉,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6》(麥田,1998 年6 月)
李欣倫紀錄整理〈探測冰山底的溫度—與鄭清文的跨世代對談〉主席:焦桐;出席:鄭清文、張啟彊、楊翠、賴香吟(中國時報副刊,1999 年8 月18 日)
吳志吉〈資源分配與勞資關係〉,載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台灣經濟》(前衛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尋求者-盧卡契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載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正中書局,1991年)
林麗如 〈堅持純文學:沈潛冰山的鄭清文〉《走訪文學僧…資深作家訪問錄》﹙文訊雜誌社,2004年11月17日﹚
林鍾隆〈評「選」〉(《台灣文藝》「第四屆台灣文學獎特輯」,1969 年4 月)
林柏燕〈評介鄭清文的小說—兼論小說的本質〉(1969年3月),收於林柏燕《文學探索》(台北:書評書目,1973 年9 月)
林瑞明〈悲憫與同情—鄭清文的小說主題〉(1984年),收於鄭清文《鄭清文集》(前衛,1993 年12 月)
林瑞明〈以生命的熱情觀察人生、描繪人性的觀察家—鄭清文的文體與風格〉,收於《鄭清文集》(前衛,1993 年12 月)
洪醒夫〈誠實與含蓄的故事-鄭清文訪問記〉,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季季〈報馬仔〉評介《七十六年短篇小說選》(爾雅,1988 年7 月)
岡崎郁子〈鄭清文—為台灣兒童文學啟開創作童話的新頁〉,鄭清文譯,收錄於《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前衛,1996 年6 月。)
亮軒〈祖與孫〉附註,《七十四年短篇小說選》(爾雅,1986 年4 月)
唐君毅〈談存在主義哲學之起源〉(《文藝》1960 年2 月)
莊紫蓉〈蓄積一座靈感的水庫-專訪小說家鄭清文〉(台灣日報副刊,2002 年4 月18-30 日)
彭瑞金〈大王椰子-二十年來的鄭清文〉,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張靜茹〈結與解-鄭清文短篇小說中人物的困境和抉擇〉(馬偕學報第二期,2002年5月)
黃武忠〈風格的創造者──鄭清文印象〉《台灣作家印象記》(眾文出版社,1984,
後收入《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出版社,1998年 )
郭松棻〈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現代文學》(1961 年7 月)
郭明福〈冰尖人生下的真相-試談最後的紳士〉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孫梓評〈相思舊雨-鄭清文和他的書房〉(中央日報副刊,2001 年8 月6 日)
梅家玲〈時間、女性、敘述〉,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4》(麥田,1998年6 月)
許素蘭〈在孤冷的冰山下燃燒—釋放鄭清文小說中女性的特質〉(《台灣時報》1994 年7 月23日)
許素蘭〈發現鄭清文的台灣小說〉,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5-秋夜》(麥田,1998 年6 月)
許素蘭〈找尋一座名喚新莊的舊鎮〉(台灣時報,1994 年12 月4 日)
許素蘭〈無聲的訊息—從靜默之處解讀鄭清文的小說〉(《淡水工商學院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1995 年11 月4 日)
許素蘭〈走出性別的迷霧深林—李喬、鄭清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台灣筆會女性文學會議」論文,1996 年12 月22 日)
許素蘭〈簸箕谷與大水河的意象交疊--小說家鄭清文的文學原型〉(中央日報副刊,2000 年4月3 日)
野渡〈趣味和完美的尋求–-「燕心果」讀後〉(國語日報,1987 年5 月31 日)
倪端〈用另一種方式飛翔〉(聯合報讀書人版新書金榜評介,2000 年5 月30 日)
陳垣三〈追尋-鄭清文的文體〉(1977年10月),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別卷》(麥田,1998 年6 月)
陳雨航〈〈髮〉評介〉《七十八年短篇小說選》(爾雅,1990 年6 月)
陳燁〈樸實的生活家〉《台灣文藝》(1992 年12 月)
陳芳明〈現階段臺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1984年1月,收于胡民祥編《臺灣文學入門文選》(前衛,1989年)
陳芳明〈英雄與反英雄崇拜〉,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3》(麥田,1998 年6月)
陳玉玲〈論鄭清文的《天燈.母親》〉,收於《天燈.母親》(玉山社,2000 年12 月)
陳玉玲〈我要回來唱歌〉導讀,收於《台灣文學讀本二》(玉山社,2000 年12 月)
曾意晶〈鄭清文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處境〉《台灣人文》第三號
楊照〈鄉下人的本色〉(中國時報副刊,1999 年7 月16 日)
楊照〈冰山上的孤鳥〉(中國時報副刊,1999 年7 月16-17 日)
楊國樞〈工業化過程中國人在性格及行為上的矛盾現象〉《當前台灣社會問題》,(1981年9月)
詹宏志〈兩種文學的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1981 年1 月)
董炳月〈歷史風俗畫與心靈備忘錄〉《幼獅文藝》(1995 年1-2月)
魏可風採訪整理〈故事裡的故事-轉訪鄭清文〉(自由時報副刊,2000年3月18日)
楊錦郁〈生活、藝術及思想-鄭清文談小說經驗〉《短篇小說經驗談》
葉石濤〈評〈校園裡的椰子樹〉〉《幼獅文藝》,1968 年2 月,收於葉石濤《葉石濤作家論集》(三信出版社,1973 年3 月,初版)。
葉石濤〈這一年來省籍作家及其作品(下)〉,《台灣日報》(1968年12月27日-1969年1月2日)
葉石濤〈論鄭清文小說裡的社會意識〉,《台灣文藝》(1977 年10 月)
葉石濤《文學界》第二期〈鄭清文作品討論會〉(春暉出版社,1982年)
葉石濤〈評〈報馬仔〉〉,收於《走向台灣文學》(自立晚報,1990 年3 月)
葉石濤〈誠實的作家—鄭清文〉,《展望台灣文學》(九歌,1994 年8 月)
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1977年5月),收于胡民祥編《臺灣文學入門文選》(前衛,1989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本土化是必然途徑〉(1994年),收於《展望臺灣文學》(九歌,1994年)
廖清秀〈豐收的一年〉,《台灣文藝》「第四屆台灣文學獎特輯」(1969 年4 月)
廖咸浩〈一種後臺灣文學的可能〉,《聯合文學》(2000 年8 月)
齊邦媛〈新莊、舊鎮、大水河〉,收於《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卷1》(麥田,1998年6 月)
蔡源煌〈鄭清文的第一人稱小說〉《中外文學》(1980 年5 月)
蔡宏進〈城鄉關係的問題與展望〉,載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與社會》
隱地〈鄭清文〈姨太太生活的一天〉〉(1966年1月),收於《隱地看小說》(爾雅,1981 年6月)
鍾肇政〈實至名歸〉,《台灣文藝》「第四屆台灣文學獎特輯」(1969 年4 月)
魏可風〈故事裏的故事-專訪作家鄭清文〉(自由時報副刊,2000 年3 月18 日)
沙特〈存在主義即是人文主義〉,鄭恆雄譯,《現代文學》第九期「沙特專輯」,(1961年7 月)
(戊)參考網站
郭素妙〈鄭清文印象記─其人也清,其文不文 〉
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tw.php
蔡振念〈鄭清文短篇小說中異化的現代英雄〉2005年發表於http://blog.sina.com.tw/15458/article.php?pbgid=15458&entryid=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