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麗娟 Li-jyuan Zeng |
---|---|
論文名稱: |
戰後(1945~2007)台灣西南地區蜈蚣閣之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WU-GONG-GE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IN THE POSTWAR YEARS FROM 1945 TO 2007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Tsai, Yua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6 |
中文關鍵詞: | 民俗文化 、廟會 、刈香 、蜈蚣閣 、藝閣 |
英文關鍵詞: | the cultures of folk, the temple fairs, yi-siang, wu-gong-ge, yi-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分成五章來論述,除了緒論和結論外,另外分成三章來探討。第二章為台灣西南地區之開發與廟會活動,先從漢人移入台灣的拓墾區域來比較南部和中、北部有何不同,南部在自然、人文、社會環境上有何特色,進而談述台灣西南部聚落的形成與變遷,街庄和市街的發展;再敘述台灣西南地區有蜈蚣閣之寺廟的廟會活動及其歷史沿革、供奉的神明、祭典活動及特殊的信仰及儀式。第三章為台灣西南地區蜈蚣閣之演變,敘述蜈蚣閣的起源及其變遷、傳入台灣的發展情形、盛行原因和分佈地點,歷經日治及戰後的演變經過;並針對台灣西南地區有蜈蚣閣廟宇其所屬之蜈蚣閣的歷史淵源來比較各宮廟的蜈蚣閣發展與盛衰。第四章為台灣西南地區蜈蚣閣之活動與組裝,從宮廟神明的遶境、陣頭活動來談論各團蜈蚣閣的組閣過程、佈局、型態、戲碼、禁忌有何異同,蜈蚣閣所獨具的意涵和重要性,進而探討蜈蚣閣的變遷及未來發展。
This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the study also consists of three other chapters.
Chapter Two first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as well as the activities of the temple fairs there. Seco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outhern, the central, and the northern parts of Taiwan in cultivated areas where the Han people moved into are further 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in the natural, the humanistic,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a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the forma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villag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treets are discussed as well in this chapter. Finally, it further describ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temple fairs which had wu-gong-g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the gods that people worshiped, the activities of sacrificial rites, and some special religious beliefs and ceremonies.
Chapter Three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s of wu-gong-g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The origins 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wu-gong-ges are first described. Then, the ways how wu-gong-ges were developed and how they were spread to Taiwan, the reasons why they had an enormous vogue in Taiwan, and the spots where they were distributed, and how they changed after the rules of the Japan government and after World War Ⅱ are further described in details. Besides, the developments and the rises and the falls of wu-gong-ges in different templ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whose we-gung-ges had different historical origins are also compar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Four moves its focus to the conten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wu-gong-ges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aiwan. The processes about how different wu-gong-ges were established and distributed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ir styles, their theatrical programs, and their taboos are therefo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wu-gong-ges and their cha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are further mentioned in the last part.
徵 引 書 目
一、報紙
《文化一周》,1066期,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2006。
〈迎暗藝熱鬧傳統,過眼雲煙;麻豆民眾盼擬方案,恢復盛況〉,《臺
灣時報》,1989年2月20日,第六版。
《廈門日報》,福建,2006.05.02。
《聖女春秋》,1972.12-1993.07,雲林縣:北港朝天宮。
《臺南新報》,1921-1937,台北市:漢鑫圖書縮影出版社,1995。
《臺灣日日新報》,1898.05-1944.03,台北市:五南書局,1994。
二、專書
《尚書》,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3。
《易經》,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3。
《抱朴子》,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第564冊,1985。
《莊子》,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4。
《埤雅廣要》,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第1172冊,1985。
《淮南子》,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2。
《爾雅》,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93。
《廣雅》,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第1160冊,1985。
宋.孟元老等著,《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市:大立出版社,1980。
明朝.陸西星,《封神演義》,台北市:名家出版社,1982。
丁日健,《治臺必告錄》,台北市:台銀文叢17種,1959。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市:台銀文叢2種,1957。
王詩琅,《艋舺歲時記》,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2003。
王凱泰、馬清樞、何徵、劉家謀,《台灣雜詠合刻》,台北市:台銀文叢28種,1958。
中華舞蹈編輯委員彙編,《中華舞蹈志-福建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
不著撰者,《佳里鎮為民服務手冊》,台南縣:台南縣佳里鎮公所編印,2007。
不著撰者,《番仔寮應元宮》,台南縣:番仔寮應元宮管理委員會。
不著撰者,《台南縣佳里鎮番仔寮應元宮丁卯年蜈蚣遶境工作手冊》,台南縣:應元宮管理委員會,1987。
不著撰者,《學甲慈濟宮簡介》,台南縣: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編印。
不著撰者,《學甲慈濟宮九十六年上白醮謁祖繞境祭典資料冊》,台南縣: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2007。
不著撰者,《南鯤鯓》,台南縣:台南縣南鯤鯓代天府出版,1992。
不著撰者,《麻豆代天府簡介》,台南縣:台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 麻豆 代天府管理委員會。
不著撰者,《麻豆代天府沿革》,台南縣:麻豆代天府編印。
不著撰者,《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沿革誌》,台南市: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2006。
不著撰者,《西港慶安宮沿革誌》,台南縣:西港慶安宮管理委員會編印。
不著撰者,《丙戌香科大醮典暨代天巡狩出巡九十六村鄉遶境資料冊》,台南縣:西港玉勅慶安宮製,2006.5.10-2006.5.15。
不著撰者,《關廟山西宮沿革誌》,台南縣:關廟山西宮管理委員會出版。
不著撰者,《高茄金鑾宮沿革宮誌》,高雄縣:茄萣金鑾宮委員會出版,1999。
不著撰者,《下茄萣金鑾宮沿革誌》,高雄縣:茄萣金鑾宮編輯委員會。
石萬壽,《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0。
朱景英,《海東札記》,台北市:台銀文叢19種,1958。
台南縣政府,《認識南瀛》,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
台南縣政府,《南瀛化石與考古》,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
台南縣政府民政局,《台南縣地名研究輯要》,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199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台北市:台銀文叢52種,1959。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堡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1904。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台北市:台銀文叢121種,1962。
杜臻,《澎湖台灣紀略》,台北市:台銀文叢104種,1961。
李汝和,《台南市志》,台南市:台南市政府,1978。
林森澤,《西港玉勅慶安宮歷屆香科沿革》,台南縣:西港慶安宮管理委員會編印,1988。
林奉山,《金唐殿簡誌》,台南縣:金唐殿管理委員會。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市:台銀文叢141種,1958。
吳騰達,《台灣民間陣頭藝陣》,台北市:東華書局,1996。
金唐殿丁卯香科醮典委員會編印,《玉勅皇勅金唐殿十七角頭廿四村庄丁
卯香科五朝王醮專輯》,台南縣:台南縣佳里鎮玉勅皇勅金唐殿,1987。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市:台銀文叢44種,1959。
洪波浪、吳新榮,《台南縣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
施添福,《台灣地名辭書》,南投市:台灣文獻館,2002。
凃順從,《南瀛古廟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中心,1996。
相良吉哉(Sagara Yochiya),《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北市:古亭書屋,1933。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北市:台銀文叢65種,1960。
唐贊袞,《臺灣關係文獻零集-十六臺陽集》,台北市:台銀文叢309種,
1972。
孫德彪,《尋根探源-台灣開發史蹟專輯集》,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2。
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市:台北霞海城隍廟,2004。
翁程祥、楊明宗、李榮添,《南瀛古道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7。
黃叔璥,《台灣使槎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市:台銀文叢128種,1962。
陳丁林,《南瀛藝陣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陳文達,《台灣縣志》,台北市:台銀文叢103種,1961。
陳子波,《高雄縣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
陳正之,《樂韻泥香—台灣的傳統藝陣》,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5。
陳正之,《甕底沉香—台灣民間藝人傳》,台北市:台灣畫刊雜誌社,1998。
陳正之,《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南投:台灣省政府,2000。
陳彥仲,《台灣藝陣》,台北縣:遠足文化出版社,2003。
陳香,《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市:商務出版社,1983。
張伯行,《朱子語類》,台北市:商務出版社,1969。
許清保,《南瀛遺址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
黃士強、劉益昌,《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址部份》,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1980。
黃文博,《南瀛刈香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黃文博,《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
黃文博,《台灣民俗田野手冊 現場參與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1。
黃文博,《台灣信仰傳奇》,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89。
黃文博,《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1。
黃文博,《跟著香陣走:台灣藝陣傳奇續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1。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社,1995。
黃文博,《蜈蚣出巡》,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9。
黃文博等人,《南瀛探索》,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
黃文博、戴己川,《南瀛風情 (2) 藝陣文卷》,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
府,1993。
黃文博、黃明雅,《台灣第一香-西港玉勅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台南
縣:西港玉勅慶安宮管理委員會,2001。
黃水心,《茄萣鄉志》,高雄縣:茄萣鄉公所,1994。
黃名宏等人,《蕭壠香:佳里玉勅皇勅金唐殿乙酉香科五朝王醮記實》,台
南縣:台南縣佳里玉勅皇勅金唐殿,2006。
黃明雅,《南瀛聚落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2。
常任俠,《東方藝術叢談》,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出版社,1996。
程大學,《台灣開發史》,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8。
楊森富,《台南縣平埔地名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3。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市:商務出版社,1996。
潘魯生,《民藝學論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
蔡湘江,《泉州民間舞蹈》,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劉啟亮,《真人》,全國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2001。
劉還月,《台灣的歲時祭祀》,台北市:自立晚報,1991。
劉還月,《回首看台灣》,台北市:漢光出版社,1998。
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迎神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4。
劉還月,《南瀛平埔誌》,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中心,1996。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誌》,台北市:台銀文叢104種,1962。
鎌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台北市:新聞豐出版公司,1982。
三、論文
(一)、學位論文
方淑吟,〈台南市安平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彰化大學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3。
李志祥,〈荷鄭時期新港社研究〉,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李素英,〈西港玉勅慶安宮香科活動之研究〉,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宏田,〈台南地區王爺信仰研究-兼論城鄉差異〉,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瑜詩,〈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日治以來台灣藝閣的發展(1895~200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文,2002。
趙文榮,〈清代台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潘豐富,〈台灣劇情式電動花燈研究〉,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蔡欣欣,〈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蔡佩青,〈北港地區藝閣藝術之發展〉,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二)、期刊論文
王嘉蜜,〈南瀛的海岸變遷〉,《南瀛探索》,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年,頁4。
石再添,〈台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地理研究報
告》,第5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79,頁11-48。
台南縣文獻委員會,〈蕭壠鄉土誌〉,《南瀛文獻》第2卷的第1期和第2期合刊號,1954.9.20。
李茂祥,〈藝閣萌芽在中國、開花結果在台灣北港〉,1999。
李智賢,〈一車糖一擔鹽 堆起南瀛榮景〉,《南瀛探索》,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頁22。
呂雲騰,〈北港藝閣文化三百年〉,《文化視窗》,第11期,1999 ,頁76-80。
宋光宇,〈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的觀察〉,台北市:《歷史月刊》,第82期,1994,頁74-85。
吳金泰,〈蜈蚣閣、藝閣、電子花車—一個歷史現象的再觀察〉,台北市:《台灣風物》,第47卷1期,1994,頁95-109。
吳新榮,〈飛番墓與阿立祖〉,《南瀛文獻》,第1卷第3期,頁60-62。
沈珍貝,〈南瀛的河流〉,《認識南瀛》,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頁5。
周政賢,〈刈香前鋒蜈蚣陣-台南五大香蜈蚣陣的觀察比較〉,《南瀛文獻》,第5輯,2006,頁252-264。
〈毒資訊站期刊 第二期〉,台北市: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
涂瓊菊,〈南瀛的海岸變遷〉,《南瀛探索》,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年,頁10。
陳丁林,〈台南縣民俗藝陣的發展與現況〉,《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頁201-209,。
連照美,〈台南縣菜寮溪的人類化石〉,《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2期抽印本,1981,漢聲雜誌,頁12-15。
曹永和,〈鄭氏時代台灣之墾殖〉,《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頁277。
黃文博,〈台灣民間的趣味陣頭〉,《台灣風物》,第40卷第3期,2003,頁113-135。
曾永義,〈蜈蚣陣〉,《台灣傳統藝陣博物館規劃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0,頁173-175。
許清保,〈揭開南瀛史前人類的神秘面紗〉,《南瀛化石與考古》,台南 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頁40。
許清保,〈南瀛史前人類的傳承與互動〉,《南瀛化石與考古》,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2004年,頁41。
國分直一著、廖漢臣譯,〈祀壺之村〉,《台灣文獻》,第13卷第2期,頁90-103。
楊宗穆,〈麻豆聚落與街市發展的空間演變〉,《南地風》第3期,1997。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線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4、頁86、頁88。
蔡文婷,〈人神共遊行—台灣的藝閣與陣頭〉,《光華雜誌》,第16卷第7期,1991,頁44-45。
蔡文婷,〈中國式花車—藝閣〉,《光華雜誌》,第17卷第2期,1991,頁51-54。
蔡文婷,〈百足真人—蜈蚣陣〉,《光華雜誌》,第18卷第7期,1993, 頁110-115。
蔡欣欣,〈從藝閣的發展興衰看民間傳統文化的變遷〉,《休閒與大眾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87-109。
蔡欣欣,〈台灣藝閣名義與日治時期妝扮景觀初探〉,《台灣文學學報》,第8期,2006,頁177-212。
潘英海,〈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445-473。
盧嘉興,〈曾文溪與國賽港〉,《輿地纂要》,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政府,1981,頁70。
謝宗榮,〈華麗多彩的宗教藝閣從何而來〉,《心鏡宗教季刊》,第5期,2005,頁13-14。
謝宗榮,〈台灣廟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台南縣王船祭典為例〉, 《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頁477-525。
四、口述與訪問
王連興先生:2007.12.8,14:00~17:00,受訪者住宅。
林文通總幹事、楊淑惠里長,2007.11.25,10:00~12:00,受訪者服務
單位:公塭仔萬安宮。
周政賢先生,2007.10.8,10:10~10:30,電話訪問。
凃順從先生(文史工作者),2007.10.14,10:00~11:00,受訪者住宅。
陳喜先生,2007.9.8,11:00~12:00,受訪者服務單位:後社角集和宮。
陳春福組長,2007.11.24,11:00~12:00,受訪者服務單位: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郭朝枝先生、吳仙枝先生、易小姐,2007.12.2,14:00~16:00,受訪者服務單位:茄萣金鑾宮。
張秋東總幹事,2007.11.25,9:00~9:30,受訪者服務單位:西港慶安宮。
傅達雄組長、方進義組長、吳小姐,2007.9.9,9:30~11:00,受訪者服務單位:麻豆代天府。
楊祈文組長、楊育佳先生、林小姐:2007.9.1,10:00~12:00,受訪者服務單位:番仔寮應元宮。
薛兆軒組長,2007.11.30,14:10~14:40,電話訪問。
蕭小姐(茄萣金鑾宮的職員),2007.5.7,10:00~10:30;2007.6.28,14:00~14:30;2007.7.16,15:00~15:30,電話訪問。
魏新典先生,2007.11.24,9:00~11:00,受訪者住宅。
劉禾田村長,2007.12.01,10:00~12:00,受訪者住宅。
五、影片
《乙酉年佳里蕭壠香科百足真人蜈蚣陣遶境紀錄 (上)、(下)》,台南縣:香情工作室製作。
《丙戌年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青草崙蜈蚣陣刈香出巡紀錄 (上)、(下)》,台南縣:香情工作室製作。
《丙戌年西港慶安宮香科 公塭里萬安宮、溪埔寮安溪宮蜈蚣陣刈香出 巡紀錄 (上)、(下)》,台南縣:香情工作室製作。
《高雄縣茄萣鄉庚辰年五朝王醮大典》,高雄縣:青喬文化傳播公司、鴻泰影像傳播公司聯合製作。
六、網頁
蜈蚣手札
http://jiali.tacocity.com.tw/wugong.html
戰後(1945~2007)台灣西南地區蜈蚣閣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