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菁菁 Ching-Ching YEH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體適能狀況與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 A study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daily lifesty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體適能 、日常生活型態 、國中生 |
英文關鍵詞: | physical fitness, daily lifesty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者所服務之國中學生體適能現況,並調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之動靜態生活情形與日常飲食習慣,同時從中探討學生的身體活動狀況和體適能表現、以及睡眠習慣的關係,以期能做為本校日後推動身體活動的基礎,擬訂相關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主要研究對象為七至九年級學生,扣除本校特殊學生及預試班級,正式問卷發出767份問卷,得有效問卷689份,無效問卷78份,有效問卷達90%(N=689)。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來進行現況描述,並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史皮爾曼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卡方檢定來進行相關分析。依據上述方法,得到以下結果:
一、現況部分:(1)本校之體適能狀態男優於女,BMI指數約30%體重呈現過重之現象;瞬發力以及心肺適能為整體表現中最需加強的部份,整體體適能成績除了柔軟度較理想,其他四項仍呈現待加強之狀態。(2)生活型態中之飲食方面三餐進食狀況尚屬正常範圍,但卻有逐漸偏向高油脂食物以及每天吃零食和喝含糖飲料的飲食文化。睡眠部分幾乎都有晚睡之習慣,並無法從睡眠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另外,在日常身體活動方面,大部分皆可達到活動量足夠或以上,平日最常做的身體活動是走路,評估整體研究參與者之生活型態,仍以靜態生活多於動態生活。
二、相關部分:(1)睡眠習慣與平日的身體活動表現上未達顯著,但BMI與睡眠習慣、日常身體活動量三者達到顯著之差異性。(2)體適能與睡眠習慣兩者皆未達顯著,然而,體適能與日常身體活動量兩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的情況,而研究參與者家庭社經背景之層次,無法推論研究參與者在國中時期的體適能成績表現。
The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explo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daily lifestyle, and daily eating habits. In order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of school and draw up objectives,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s,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sleeping habi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tudy we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not including special needs students and pre-trial classes. There were 767 questionnaires, the valid surveys were 689. The rate of the valid surveys was 90% (N=689). The data gather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was discussed b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and mean. The data gathered from the survey was also analyzed by the Pearson’s correlation,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 and Chi-square test.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General status:
(1) Male pupils’ physical fitness was more better than female pupils. The BMI was 30% pupil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was overweight, instantaneous force and cardiopulmonary need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flexibility in fitness scores was better, but the other scores needed to be promoted. (2) Th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ir daily eating habits were nothing special. However, the food culture bias was to eat high-fat food, snacks, and sugary drinks. Sleep habits were to stay up late and were not satisfied. The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was sufficient. Walking is the most common physical activity. Nevertheless, assessing the overall lifestyle of the participants, students’ static lifestyles were more common than the dynamic ones.
2. Correlation study:
(1) The sleeping hab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leeping habit,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and BMI value. (2) There was no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sleeping habit. The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hysical fitness. Furthermore, family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was not suitable for inferring physical fitness sco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中文:
丁春枝、林建德、陳德宗(2002)。師院生健康概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情緒穩定與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以國立屏東師院學生為例。屏東學報,16,435-474。
丁文貞(2001)。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局。
方進隆(1995)。八十三學年度提昇國民體適能專案-學生體適能檢測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方進隆(1997)。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局。
方進隆(1998)。提昇體適能策略的策略與展望。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8-21。臺北市:師大體研中心
方進隆(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藝軒圖書。
王正通(2007)。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與體適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秀紅(2002)。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實務。臺北市:華杏。
王學中(1995)。不同年齡層跑者與規律運動者體適能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豐(2001)。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阿說(2002)。屏東縣一般學童與原住民學童體適能之研究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毛祚彥、林貴福(2007)。身體活動量、體適能水準與代謝症候群的關係。中華體育,21(2),33-41。
牛玉珍、李恩傑(2001)。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型態、身體活動量分析-以交通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學校護理衛生,11(12),36-59。
尹祚芊(2000)。學校衛生護理。臺灣醫學,4(2),215-222。
尤秀菁(2008)。臺中縣某國中學生健康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田恆內藤(2008)。Physical Fitness of Japanese Childre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rir fitness。2009校園體適能推廣策略國際會議手冊(頁63-73)。臺北市:教育部。
朱嘉華、方進隆(1997)。運動與睡眠品質之探討。中華體育,11(2),98-108。
朱嘉華、賴正全(2002)。體適能與睡眠品質之關係探討。大專體育,61,162-167
行政院衛生署(2003)。民國九十年臺閩地區國民健康調查。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2006)。國人死因統計表。2008年5月4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_p02.aspx?class_no=440&now_fod_list_no=10642&level_no=3&doc_no=73104
行政院主計處(2004)。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統計結果。2008年5月4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955&ctNode=2803
行政院勞委會(無日期)。職業分類資訊查詢系統。2008年4月23日,取自:http://www3.evta.gov.tw/odict/srch.htm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勝雄(1996)。國民小學九~十二歲學童健康體適能個案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9,551-584。
李茂祥(2004)。學童體適能因素之影響-以屏東地區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宇宙(2000a)。身心疾病之睡眠障礙。臺灣醫學,4(6),673-679
李宇宙(2001)。別拿睡眠開玩笑。健康世界,1(92),9-12
李筱萱(2007)。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體能活動與健康體適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余玉眉、江永盛(1992)。國民保建六年計畫草-規畫緣起與過程。衛生報導,2(7),8-12。
呂槃、李蘭、季瑋珠、江永盛、楊志良(1988)。家庭結構年齡和性別影響成人健康行為之探討。中華衛誌,9 (1),1-13。
周翌、何立民(1991)。神奇的褪黑激素。台北:方智出版。
何明璇、林婉玉、吳建霖、王政悟、王暐博(2007)。健康促進生活與危害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遠東學報,24(1),43-54
林孟輝(2003)。台南市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佩璇(2006)。運用健康自主管理方式健康促進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資敏、陳德文(2000)。生活型態行銷。臺北市:奧林文化。
林美嫻(2006)。臺灣地區危害青少年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林正常(1998)。體適能的理論基礎。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手冊(頁46-59)。臺北市:教育部。
林宜親、林薇(2000)。青少年體型與節制飲食型為之研究。中華衛誌,9(1),33-41。
林湜婷(2006)。台南市居民飲食型態相關因素之分析—以台南市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臺南市。
卓仲彥(2006)。社會地位、飲食習慣與慢性病。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健康管理學院,臺中縣。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臺北市:華泰文化。
邱浩正(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玉妹(2001)。體適能課程實施對學生體適能認知及表現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姿嫻(2003)。青少年醫療服務利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南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臺南市。
吳仁宇(1998)。家長之態度行為與其就讀臺北市國中子女之健康體能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惠貞(2008)。花蓮原住民國小學童健康生活型態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姚漢濤(1993)。大學男子生活形式和健康體適能的關係。體育學報,16,373-390。
施金水、李蘭、潘怜燕(1991)。校園階梯環境與學生體適能之關係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0(5),286-295。
康風都(1994)。不同社經地位和出生次序者的基本運動能力分析。體育學報,17,169-190。
許晉榮(2007)。高中職學生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許春金、馬傳鎮(1997)。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忠義(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193-211。
許惠玉(2003)。台北市兒童體位、飲食行為與家長營養知識、行為及飲食教養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院,臺北市。
陳玉欣(1998)。國中生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子的流行病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門牽(2006)。國小學童下課時間身體活動類型與影響因素的年齡與性別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郁雯(2003)。從健康體適能的推動探討生活行為健康化之研究-以台南市文平、東寧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仲義(2001)。運動時數對國民小學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素芬(2003)。臺北縣林口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娟(2007)。大學生睡眠品質、自覺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中部某私立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陳政友(2001)。臺灣地區高中(職)與大專學生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38(1),1-31。
陳敬中(2008)。台灣地區18歲以上成人自評睡眠品質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陳美妃(1994)。老年婦女睡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教育部(2007)。快活計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體適能納入升學計分推廣計畫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1998)。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檢測資料處裡-常模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9)。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8,147-157。
教育部體育辭編會(1984)。體育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無日期)。體適能指導定義及重要性。2008年4月25日,
取自: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教育部(2005)。體適能介紹。載於鄭志富(主編),國中生體適能學習手冊(頁3-16)。臺北市:教育部。
黃文俊(1998)。八週間斷性步行運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以金山鄉中角國小學童為例。體育學報,26,161-168。
黃文俊(1999)。國小五年級男童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在健康體適能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永任(1998)。運動、體適能與疾病預防。國民體育季刊,27(2),5-11。
黃世銘(2004)。個人與家庭背景因素對國小學童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黃惠如(2010)。強化新陳代謝胖瘦關鍵密碼。康健雜誌,136,40-44。
黃亦清(1998)。體適能與全人健康。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32-41)。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黃毓華、邱啟潤(1996)。高雄地區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因子。中華衛誌,16(1),24-35。
黃清裕(1998)。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健康生活狀況、通學方式與體適能之比較研究。高雄市:華成出版社。
黃一昌(2000)。宜蘭縣不同社會階層兒童健康體適能之城鄉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美惠(2001)。中部地區高中(職)生之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其相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山醫學院,臺北市。
曾振峰(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鍬穩(2004)。高中男生通學方式 、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雷啟文(2003)。中年婦女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葉麗芳(2009)。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與肥胖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宏亮(1997)。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健康文化。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東豪(2004)。以都會區生活型態觀點探討e化房車座艙意象與內裝造形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張育甄(2003)。高中女生病態飲食相關心態行為營養攝取量和營養狀況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院,高雄市。
張淑玲(2006)。臺灣地區個人社經地位與健康行為、自評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張素珠(2002)。不同身體活動與靜坐者睡眠品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鄒秀菊(1994)。敬老院老人睡眠品質與健康狀況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臺北市。
楊宜青(2006)。糖尿病患的運動 。2008年4月23日,取自:http://familyxms.hosp.ncku.edu.tw/xms/read_attach.php?id=1156
楊惠貞(2006)。彰化國中學生執行充足睡眠行為意圖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芳婷(2005)。以生活型態探討高齡者之產品介面設計研-以數位電視介面設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劉金照(1998)。國小學童性別、年級及生活型態對其體適能之影響。屏東科技大學學報,7(1),81-91。
劉玉娟(2008)。臺灣原住民社經地位與健康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瑞富(2005)。提昇國中學生體適能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泰武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臺北縣教育局(無日期)。校務行政系統。2008年5月4日。取自:http://www.tw/_file/2052/SG/25532/39347.html
臺灣營養協會(無日期)。新版每日飲食指南草案。2008年4月23日。取自:http://www.nutrition.org.tw/contentbypermalink/5a9304d50f a9304d50f7490340bd70feb4b671e18
謝伸裕(1998)。規律運動的生理適應。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60-73)。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謝曉雲(2001)。吃出好的睡眠。康健雜誌,32,33-37。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0-26。
鐘曉雲(2002)。新式健康操對肥胖學童身體組成健康體適能及血脂肪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嚴如鈺(2003)。民宿使用消費形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蘇俊賢(2002)。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品度。
蔡錦雀(2006)。從身體活動的現況與相關影響因素談動態生活營造。學校體育,16(3),36-43。
蔡白蓮(2009。)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體意像發展效應與性別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南山(2003)。臺灣生活型態量表效率的後社統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英文: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1998). Cancer facts and figures. NY: The Cancer Society.
Adler, A. (1972).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NY: Greenburg.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3).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hypertens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5, 1-10.
Berkman, H. W., & Gilson., C. (1974). Consumer Behavior: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Boston, Mass: Kent Pub.
Balfour, J. L., & Kaplan, G. A. (2002).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nd loss of physical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Evidence from the Alamede count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55(6), 507-515.
Blair, S. N., Clark, D. G., Cureton, K. J., & Powell, K. E. (1989). Exercise and fitness in childhood: implications for a lifetime of health. In C.V. Gisolfi & D.R. Lamb (Ed.), Perspectives in exercise science and sports medicine, Vol. 2: Youth, exercise and sports, (pp. 401-430). New York: McGraw-Hill.
Carskadon, M. A. (1990). Patterns of sleep and sleepiness in adolescence. Pediatrician, 17(5), 5-12.
Carskadon, M. A., & Mancuso, J. (1993). Sleep habits in high school adolescence: Boarding versus day students, 16 (5), 258-262.
Cash T. F., Winstead B. A., & Janda, L. H. (1986). Body image survey report: The great American shape-up. Psychol Today, 18(20), 30-44.,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ith Reports, 100, 126-131.
Davis, H., & Gergen, P. J. (1994). Self-described weight status of Mexican-American adolescent. Adolesc Health, 15(5), 407-409.
DeVellis, R. F. (1998).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A: Sage.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Kollat, D. T. (1984). Consumer Behavior (3rd ed.). Florida: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Ebersole P., Hess P., & Luggen, A. S. (2004). Toward healthy aging: Human needs and nursing response (6th ed.). NY: Mosby.
Grigg, M., Bowman, J., & Redman, S. (1996). Disordered eating and unhealthy weight reduction practices among adolescent females. Preventive Medicine, 25, 748-756.
Gottlieb, N., & Chen, M. S. (1985). Sociocultural correlates of childhood sporting activiti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eart healt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21), 533-539.
Isaacs, S. L., & Schrorder, S. A. (2004). Class-the ignored determinant of the nations healt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 1137-1142
Wilmore, J. H., Blair, S. N., Haskell, W., & Kraemer, W. (1990).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91).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5th ed.). NJ: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Lazer, W. (1963). 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in Stephen Greyserm.
Lazar, W. (1963), 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In Stephen Greyser, (Ed.), Toward Sientific Marketing (pp.140-151), Chicago: AMA.
Ladonde, M. A. (1974). New perspectives on health of Candians: A uarking document. Ottawa: Government of Canada.
Marmot, M. (2005).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inegualities. Lancet, 363, 1099-1104.
Marmot, M. G.., & Shipley, M. J. (1996). Do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persist after retirement? 25 year follow up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first Whitehall study. BMJ, 313, 1177-1180.
Plummer, J. T.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33-37.
Rowland, T. 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obel, M. E. (1981).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concepts, definition, analyses. NY: Academic Press.
Sunnegardh, J., Bratteby, L. E., & Sjölin S. (1986).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s involvement in 8- and 13-year-old children in Sweden. Acta Paediatrica Scandinavica, 74(6), 904-912.
Satcher, D. (1979). Healthy people: The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Washington, D. 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Tanner, E. K. (1991). Assessmet of a health-promotive lifestyl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n, 26(4), 845-853.
Wolf, A. M., Gortmaker, S. L., Gray, H. M., Herzog, D. B., & Colditz, G. A. (1993). Activity, inactivity, and school girls. Americ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3), 1628-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