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玉蓮
論文名稱: 從電影《戲夢人生》解析侯孝賢的歷史意識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侯孝賢戲夢人生影視史學大眾史學口述歷史歷史意識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三十年來,「影視史學」興起,電影開始被部份學者視為研究歷史的素材,以及詮釋歷史的媒介。本文以侯孝賢為掌中戲大師李天祿所製作的動態傳記─電影《戲夢人生》為例,試圖去探索「電影」與「歷史」結合的可能性,並且對導演的歷史意識進行解析。首先比較李天祿回憶錄與電影之間的差異,從導演省略與強調的環節切入,可以理解侯孝賢在替李天祿作傳的同時,也提供觀眾一段長期被忽略的日治臺灣歷史,並且挑戰官方論述中的日人刻板形象。其次從電影拍攝過程中的種種形式與敘事策略,解析侯孝賢如何有意識的呈現歷史,也能發現導演將電影維持著「寫實」、「理性」、「客觀」的基調,然後不斷強調電影的虛構性以阻礙觀眾入戲,希望達到「拆解」官方正統觀點的目的。最後,從大眾史學的視角,回顧侯孝賢的創作歷程與主題,以及檢視他在史料的收集、詮釋與歷史的表述,可以發現《戲夢人生》大致符合大眾史學書寫的原則,侯孝賢堪稱大眾史家的一員。
    關鍵字:侯孝賢、戲夢人生、影視史學、大眾史學、口述歷史、歷史意識

    第一章 緒論 4 第二章 歷史‧記憶‧認同:導演的抉擇 24 第一節 老藝師的前半生 24 第二節 取捨之間:被選擇的記憶 33 第三節 國族與文化認同 46 第三章 用電影書寫歷史 52 第一節 《戲夢人生》電影的敘事策略 52 第二節 真實與虛構 71 第四章 大眾史學視角下的《戲夢人生》 78 第一節 紀錄片(documentary)與大眾史學 79 第二節 作為大眾史家的侯孝賢 85 第三節 《戲夢人生》中的個人記憶與集體命運 88 第五章 結論 92 附 錄 96 參 考 書 目 113

    一、 影視資料
    侯孝賢,《戲夢人生》為主
    以及侯孝賢執導的其他影片為輔
    二、 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著,廖金鳳譯,《電影百年發展史》,臺北:麥格羅希爾有限公司,1998。
    Donald Ritchie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Michel Foucault著 ,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2。
    Louis D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Keith Jenkins著,江正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狄與懷特》,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著,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Kawin Bruce F,李顯立等譯,《解讀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Metz Christian著,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Maurice Halbwachs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合譯,《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Richard Barsam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V.I.Pudovkin著,劉森堯譯,《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80。
    小野,《翻滾吧,臺灣電影》,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朱天文,《紅氣球的旅行:侯孝賢電影紀錄續編》,山東:山東畫報,2009。
    朱天文,《最好的時光:所有關於電影的1982-2006》,臺北:印刻文學,2008。
    朱天文,《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紀錄》,山東:山東畫報,2006。
    朱天文、吳念真,《悲情城市》,臺北:三三書坊,1989。
    朱天文、吳念真,《戀戀風塵》,臺北:三三書坊,1989。
    朱天文,《好男好女》,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吳其諺著,張靚蓓編,《邊緣視角─吳其諺文集》,臺北:萬象圖書,1996。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07。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李天鐸,《臺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7。
    李屏賓,《光影詩人李屏賓》,臺北:田園城市,2009。
    李紀祥編,《圖像、電影與歷史》,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6。
    李顯杰,《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1。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9。
    沈貽煒,《電影的敘事》,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香港:天地圖書,2008。
    周婉窈,《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周樑楷,《人人都是史家》,臺中:采玉出版社,2004。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臺北:正中書局,1993。
    林文淇,《我和電影一國》,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林文淇、王玉燕主編,《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臺灣影人》,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林文淇、吳方正主編,《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林文淇、陳德齡編,《生命的影像:臺灣紀錄片的七堂課》,桃園:國立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2006。
    林木材,《景框之外─臺灣紀錄片群像》,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林衡道,《臺灣勝蹟採訪冊一》,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舊劇與新劇》,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
    侯孝賢、吳念真、朱天文,《戲夢人生─侯孝賢電影分鏡劇本》,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侯孝賢總編輯,《尋找小津─一位映畫名匠的生活旅程》,高雄:高雄電影圖書館,2003。
    姜秀瓊、關本良,《Focus Inside:《乘著光影旅行》的故事》,臺北:漫遊者文化,2010。
    思想編輯群,《思想2:歷史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迷走,《離開電影院之後》,臺北:元尊文化,1998。
    迷走,梁新華主編,《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臺北:唐山出版社,1991。
    區桂芝、焦雄屏,《臺灣電影精選系列》,臺北:萬象圖書,1993。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二OO六年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2006。
    國家電影資料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電影年鑑》,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
    國家電影資料館,《侯孝賢》,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張榮芳主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1996。
    張廣智,《影視史學》,臺北:揚智文化,1998。
    張靚蓓,《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臺北:典藏出版社,2009。
    張靚蓓,《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臺北:田園城市,2011。
    張靚蓓,《聲色盒子:音效大師杜篤之的電影路》,臺北:大塊文化,2009。
    教育部顧問室委託,中興大學歷史系執行,《人物‧傳記‧影視史學研討會成果報告》,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7。
    教育部顧問室委託,中興大學歷史系執行,周樑楷主持,《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劃:影視史學--理論與實際教學成效之研究成果報告》,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4。
    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臺北:文經社,1998。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臺北:三民書局,2008。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陳儒修著,羅頗誠翻譯,《臺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臺北:萬象圖書,1993。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焦雄屏,《臺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焦雄屏,《臺灣新電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
    焦雄屏,《臺灣新電影90新新浪潮》,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游鑑明,《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臺北:五南圖書,2009。
    鄒欣寧,《國片的燦爛時光》,臺北:推守文化創意公司,2010。
    葉蓁(June Yip)著,黃宛瑜譯,《想望臺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11。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7臺北金馬影展:國片專題影展節目特刊》,臺北:臺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1997。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臺灣新電影二十年》,臺北: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2003。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鄭秉泓,《臺灣電影愛與死》,臺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臺北:五南圖書,2012。
    三、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呂亭潁,〈侯孝賢電影風格研究〉,新竹: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徐叡美,〈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涂允文,〈《三國演義》的歷史敘述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家佳,〈大眾史家的歷史書寫:以《綠的海平線》與《拓南少年史》為例〉,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瓊云,〈電影音樂的符號性─以侯孝賢的電影為例〉,臺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1。
    陳妤甄,〈試論電影的再現與詮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蓓芝,〈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曾柏榕,〈個體生命的蹤跡─李銳小說的歷史意識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黃美鳳,〈侯孝賢電影暨其美學涵意初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四、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Michael Foucault〈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I)〉,林寶元譯,《電影欣賞》,8:2(1990.3),頁8-20。
    Kaes Anton〈歷史,虛構與記憶〉,楊明敏譯,《電影欣賞》,8:3(1990.5),頁20-23。
    Keith Tribe〈歷史與記憶的產生〉,翌憶、迷走合譯,《電影欣賞》,8:2(1990.3),頁42-48。
    Lewis A Coser,〈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邱澎生譯,《當代》,91(1993.11),頁20-39。
    Nick,Browne,〈「戲夢人生」:侯孝賢的景色詩學〉,唐維敏譯,《中外文學》,26:10(1998.3),頁16-26。
    Robert Rosenstone A,〈歷史事實與歷史電影--論「誰殺了甘迺迪」〉,張四德譯,《當代》,74(1992.6),頁40-47。
    Hayden White,〈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周樑楷譯,《當代》,88(1993.8),頁10-17。
    丁名慶;黃文儀;林木材;林君陽;薛西;朱安如;陳怡瑋;單忠倫;詹京霖;劉黎兒;楊照,〈從《海角七號》到《聶隱娘》--尋找臺灣電影的「故事力」〉,《印刻文學生活誌》,5:12(2009.8),頁185-208。
    王文景,〈影視與虛擬歷史在通識歷史教學應用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11(2007.6),頁1-24。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當代》,91(1993.11),頁40-49。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996.9),頁147-184。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1993.11),頁6-19。
    王昱峰,〈還「口述」於歷史〉,《當代》,125(1998.1),頁92-96。
    任育德,〈評張廣智《影視史學》與費侯(Marc Ferro)《電影與歷史》二書〉,《政大史粹》,1(1999.6),頁147-156。
    朱天文,〈拍片隨記--認識楊德昌與侯孝賢〉,《幼獅少年》,118(1986.8),頁82-85。
    朱天文、吳念真,〈他的往事,歷史的經驗─侯孝賢和《童年往事》〉,《時報雜誌》,298(1985.8),頁42-46。
    吳正桓,〈侯孝賢電影的兩個世界〉,《電影欣賞》,5:2(1987.3),頁26。
    吳其諺,〈有關《戲夢人生》的四個聯想〉,《影響》,39(1993.7),頁90-92
    吳坤墉,〈法國人迷戀侯孝賢電影〉,《亞洲週刊》,14:1(1999.12),頁48-49。
    吳競洪、王聲風,〈電影與歷史教育─以在臺放映商業片中日本人形象為中心的探討〉,《歷史教育》,5(1999.12),頁151-175。
    宋咏玲,〈電影藝術賞析以侯孝賢的《戀戀風塵》為例〉,《美育》,153( 2006.9),頁76-84。
    李天鐸、陳蓓之,〈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電影欣賞》,8:4(1990.7),頁75。
    李尚仁,林寶元,〈電影/歷史/人民記憶:序言〉,《電影欣賞》,8:2(1990.3),頁3-27。
    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中外文學》,27:5(1998.10),頁120-135。
    李振亞,〈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建構〉,《中外文學》,26:10(1998.3),頁48-64。
    李詠薇、彭小芬訪問整理,〈臺灣「新電影」十七位工作者訪問錄--丁亞民、小野、朱天文、李佑寧、李屏賓、吳念真、柯一正、侯孝賢、張華坤、張毅、曾壯祥、楊渭漢、楊德昌、廖慶松、萬仁、陳坤厚、陶德辰〉,《電影欣賞》,5:2(1987.3),頁5-16。
    李焯桃整理,〈侯孝賢v.s.方育平〉,《電影雙周刊》,187-189(1986.5)。
    李道明,〈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10(2009.7),頁79-109。
    李達義訪問整理,〈侯孝賢的電影人生〉,《電影欣賞》,17:3(1999.5),頁76-83。
    沈曉茵,〈「電影鬥陣」與侯孝賢〉,《新聞學研究》,59(1999.4),頁153-154。
    沈曉茵,〈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中外文學》,26:10(1998.3),頁27-47。
    沈曉茵、李振亞、林文淇、林芳玫,〈《海上花》電影座談會紀錄〉,《新聞學研究》,59(1999.4),頁155-165。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4(2009.6),頁1-39。
    亞洲週刊編輯部,〈殊榮--侯孝賢剪輯人生如戲也如夢〉,《亞洲週刊》,7:22(1993.6),頁55。
    周春燕,〈評張廣智著《影視史學》〉,《政大史粹》,1(1999.6),頁157-168。
    周樑楷,〈認識你自己:大家來寫村史與歷史意識的自覺〉,《當代》,211(2005.3),頁52-61。
    周樑楷,〈大眾史學:人人都是史家〉,《當代》,206(2004.10),頁72-115。
    周樑楷,〈辛德勒選民--評史匹柏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當代》,96(1993.4),頁44-53。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象〉,《當代》,74(1992.2),頁48-6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1999.6),頁445-470。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象」為教學實例〉,《當代》,118(1996.2),頁8-21。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32(下)(2002),頁1101-1116。
    周樑楷,〈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當代》,156(2000.8),頁48-61。
    周樑楷講,張雯怡、王育才整理,〈影視史學與地方史〉,《宜蘭文獻雜誌》,42(1999.11),頁3-11。
    孟洪峰,〈侯孝賢風格論〉,《當代電影》,52(1993),頁66-75。
    林文淇,〈「醚味」與侯孝賢電影詩學〉,《電影欣賞學刊》,25:2(2007.3),頁104-117。
    林文淇,〈九零年代臺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27:5(1998.10),頁99-119。
    林文淇,〈回歸、祖國、與二二八:「悲情城市」中的臺灣歷史與國家屬性〉,《當代》,106(1995),頁94-109。
    林文淇,〈侯孝賢早期電影中的寫實風格與敘事〉,《一九九六年臺北金馬影展:華語影片觀摩展專題特刊》,臺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1996年,頁78-89。
    林文淇,〈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中外文學》,23:1(1994),頁39-56。
    林志明,〈時間的異想世界〉,《電影欣賞》,20:1(2001.12),頁68-71。
    林建光,〈東京的憂鬱:《珈琲時光》與記憶的策略〉,《中外文學》,36:2(2007.6),頁155-179。
    林玲玲,〈影視史學相關問題之討論〉,《黃埔學報》,40(2001.1),頁131-141。
    林盈志,〈《楚門的世界》:影像媒體的神話及後設〉,《藝術論衡》,5(1999.9),頁119-130。
    林景蘇,〈侯孝賢的電影美學與語言〉,《應華學報》,1(2006.12),頁165-196。
    金恆煒等,〈悲情城市二二八〉,《當代》,43(1989),頁111-130。
    後藤隆至作,劉德仁譯,〈電影《悲情城市》與臺灣〉,《電影欣賞》,13:1(1995.1),頁90-92。
    胡昌智,〈什麼是歷史意識〉,《思與言》,21:1(1983.5),頁37-42。
    唐維敏,〈《影視史學》的「文化轉向」策略〉,《歷史月刊》,139(1999.8),頁102-106。
    徐叡美,〈影視歷史《十月》與《赤色份子》之歷史敘述與歷史思維的探討〉,《中興史學》,6(2000.4),頁113-126。
    袁瓊瓊,〈他的天空--侯孝賢訪問記〉,《電影欣賞》,3:2(1985.3),頁28-33。
    馬孟姚,〈名導演侯孝賢特別專訪--將自己的人生與電影緊緊相繫,是我感到最大的幸福〉,《博覽家雜誌》,134(2003.4),頁58-63。
    張泠,〈穿過記憶的聲音之膜--侯孝賢電影《戲夢人生》中的旁白與音景〉,《電影欣賞學刊》,7:2(2010.9),頁33-47。
    張家佳,〈紀錄片中的歷史思維以《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與《綠的海平線》為例〉,《電影欣賞學刊》,26:2(2008.3),頁167-179。
    張家佳,〈影視史學與傳播領域的結合〉,《當代》,206(2004.9),頁116-123。
    張廣智,〈影視史學:歷史學的新領域〉,《歷史學》,1(1997),頁22-28。
    張擎揚,〈歷史與電影─評析《童黨萬歲》〉,《電影欣賞》,8:3(1990.5),頁44-47。
    許炎初,〈論侯孝賢「戲夢人生」的電影詩學〉,《建國學報》,15(1996.6),頁1-13。
    連實重彥著,陳德旺譯,〈侯孝賢訪問錄--電影創作全賴直覺〉,《電影欣賞》,6:6(1988.11),頁59-63。
    連實重彥講,張昌彥譯,〈考古學的恍惚--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電影欣賞》,13:1(1995.1),頁80-87。
    陳三井,〈口述歷史的理論及史料價值〉,《當代》,125(1998.1),頁102-119。
    陳光興、魏玓訪問;劉雅芳整理,〈訪談侯孝賢:2004的政治參與〉,《思想》,1(2006.3),頁259-280。
    陳冠旭紀錄,〈周樑楷老師訪問紀錄--談影視史學〉,《史學研究》,16(2002),頁211-223。
    陳淑銖,〈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4(2008.3),頁87-107。
    陳慧敏紀錄整理,沈曉茵、李振亞、林文淇、林芳玫,〈《海上花》電影座談會紀錄〉,《新聞學研究》,59(1999.4),頁155-165。
    陳龍廷,〈五十年來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1999.8),頁4-11。
    陳龍廷,〈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2),1999,頁141-157。
    曾炫淳〈戲院外,閱讀侯孝賢:七本近期中文專書評述〉,《電影欣賞學刊》,28:2(2010.3),頁196-203。
    童清峰,〈專訪侯孝賢:悲情導演超越選戰悲情〉,《亞洲週刊》,18:11(2004.3),頁44-45。
    塗翔文,〈侯孝賢:親炙大師的奇妙緣份〉,《幼獅文藝》,653(2008.5),頁28-31。
    楊昇儒整理,〈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侯孝賢演講+對談龍應臺〉,《印刻文學生活誌》,5:8(2009.4),頁78-86。
    葉月瑜,〈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再讀《悲情城市》〉,《當代》,101(1994),頁64-83。
    葉月瑜,〈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1999.1),頁43-67。
    詹宏志,〈罐裝思考--侯孝賢經濟學〉,《商業周刊》,68(1989.3),頁11。
    路況,〈懷舊電影─歷史終結的記憶影像〉,《電影欣賞》,8:3(1990.5),頁48-53。
    廖武,〈口述‧史料與史著〉,《當代》,125(1998.1),頁97-101。
    廖咸浩,〈南方異類:以後殖民視角看《悲情城市》與《牛棚》中的語言、沉默與歷史〉,《中外文學》,22:8(1994),頁59-73。
    廖炳惠,〈女性與颱風─管窺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外文學》,17:10(1989)頁61-70。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史教學》,18(2007.5),頁107-134。
    劉蔚然記錄整理,〈「南國再見.南國」座談會紀錄〉,《中外文學》,26:10(1998.3),頁65-73。
    蔣保,〈關於「影視史學」的若干問題--與周樑楷先生商榷〉,《當代》,206(2004.9),頁108-115。
    蔡逸君,〈回眸:長鏡頭下的凝視--侯孝賢答客問〉,《印刻文學生活誌》,4:10(2008.6),頁70-82。
    鄭政誠,〈虛構或真實?從漫畫「俠王傳」談影視史學與臺灣史研究的交集〉,《臺南師院學報》,34(2001.6),頁367-387。
    鄭炯兒,〈影視史學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史耘》,8(2002),頁99-120。
    鄭美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中的空間與性別〉,《電影欣賞》,23:2(2005.4),頁76-84。
    盧宜妃,〈電影之後--訪侯孝賢〉,《故宮文物月刊》,23:12(2006.3),頁120-127。
    謝仁昌訪問,〈我生命過程的一個報告--侯孝賢談「戲夢人生」〉,《電影欣賞》,11:4(1993.7),頁45-62。
    鍾文音,〈一種述說無盡的氣味--侯孝賢作品對我的影響〉,《文訊》,21(2003.5),頁68-70。
    簡素琤,〈文字與影像的跨越--從朱天文「安安的假期」童年憶往式的鄉愁到侯孝賢「冬天的假期」土地凝視的超越體悟〉,《電影欣賞》,18:3(2000.9),頁94-100。

    五、 其他資源(如報紙、網路)
    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館http://ltl.gac.ntnu.edu.tw/node/48
    放映週報http://funscreen.com.tw/PreCon.asp?period=
    國家電影資料館http://www.ctfa.org.tw/
    電影筆記專欄http://ctfa74.pixnet.net/blog/category/12591
    臺北之家http://www.spot.org.tw/
    臺灣電影文化協會http://www.twfilm.org/hotspot/
    臺灣電影筆記http://movie1.cca.gov.tw/Index.asp
    臺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
    臺灣電影網http://www.taiwancinema.com/mp.asp?mp=1
    藍色電影夢http://4bluestones.biz/mtblog/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http://blog.chinatimes.com/davidlean/
    教育部重編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