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曉璇
論文名稱: 看見以往的未見:意識覺察的理念與實踐
指導教授: 李明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1
中文關鍵詞: 意識意識覺察自性真我中國禪宗心理綜合
英文關鍵詞: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Svabhava /Self, Transpersonal Self, Chinese Chan, Psychosynthe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意識覺察能使人超越煩惱,解決社會大眾內在之精神壓力與相關問題。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意識覺察在個人提升自我之面向的相關知識背景,以及對照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有關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之異同,期能為學界在東、西方意識覺察之相互理解、對話與開展做初步探詢。本論文為質性研究,採用詮釋取向的文本分析,並以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做為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之觀念分析及觀念對照之研究架構,以此釐清及對照二者在意識覺察的理念觀念與實踐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1.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在意識構成要素雖有部份交集,但其主體則有所不同,中國禪宗以能夠轉識成智的心性本體為主,心理綜合則將意識視為主體;2.兩者均持意識獨立於物質(身體)以外之觀點;3.兩者對於意識主體之「映照」觀點相似:中國禪宗認為心是性之映照,心理綜合認為自我由真我映照而來。但禪宗認為自性本是無我,而心理綜合認為真我是實在存有;4.中國禪宗的心性覺察方法偏向於無執無住之無為法,心理綜合則偏向有為法;5.兩者均肯定與重視定靜工夫對意識覺察之重要性;6.兩者放下小我的態度雷同;7.中國禪宗修行者重視覺悟後之修行才是真修,因開悟後才能以清淨的慈悲與智慧利他利己,心理綜合之最高目標則為整合愛與意志;8.中國禪宗認為只要頓悟自心,明白煩惱及菩提,便能解脫根本煩惱,同時也更能輕易的轉煩惱為菩提,頓漸並用,心理綜合則認為身心靈之療癒需以各層面之相應方法循序漸進、各別治療,乃漸修法門;9.兩者在有關意識與心性之觀念理路與實踐方法之本質、途徑與應用有相當程度之差異。
    研究者也以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分析對照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兩者,在意識主體、意識覺察取徑、意識覺察方法之對照,除了運用整全實踐之觀念架構圖,也以表格對照兩者在意識覺察與心性覺悟歷程之相關概念。最後,研究者提出以視域高度的提升及整全實踐觀念架構的觀照,建構意識覺察的三維空間四大象限,期能融合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在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精神,創造人類意識集體揚升之概念模型。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helping people resolve their pressure and vex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wofold: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base about ways of self-improvement with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and to compare the philosophy and praxis of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in Chinese Chan and Psychosynthesi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bridg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 of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and mindfulness praxis. The research took the qualitative study approach by means of textu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Wholeness Praxis Paradigm.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ould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below:
    1. The essence of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Chan and Psychosynthesis are partly overlap. While Chinese Chan regards mindfulness as the subject for transforming consciousness into wisdom, Psychosynthesis treats consciousness as the subject. 2. Both Chinese Chan and Psychosynthesis are convergent on the view that consciousness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materialistic world. 3. Chinese Chan regards that the mind is a projection of Svabhava, and Psychosynthesis considers that conscious self is a projection of Transpersonal Self. However, Chinese Chan thinks Svabhava is non-self, but Psychosynthesis deems Transpersonal Self is hypostatized. 4.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in Chan is asamskrta-dharma, but the practice of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in Psychosynthesis is samskrta-dharma. 5. They both think serenity could enhance mindfulness and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6. They have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 minimize our ego. 7. Chinese Chan values enlightenment of our minds as critical for practice with enlightenment could bring forth compassionate and wise practice, but Psychosynthesis focuses on love and will. 8. Chinese Chan undertakes both gradual and sudden approach to resolve our vexation or transform our vexation into Bodhi. Psychosynthesis, however, simply takes the gradual approach, dealing with our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problems through various dimensions. 9. Both Chinese Chan and Psychosynthesis have their unique perspectives on the subjec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consciousness or mindfulnes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Wholeness Praxis Paradigm to do textu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n terms of the consciousness subject and its practice approach between mindfulness practice in Chinese Chan and consciousness practice in Psychosynthesis. The researcher also uses a series of tables to highlight such comparison.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the heightened perspectivism with Wholeness Praxis views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four-quadrant model of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practice. It is expected that by integrating the essence of mindfulness practice in Chinese Chan and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practice in Psychosynthesis, an upgrading dynamic model of human’s collective cultivation of mindfulness or consciousness could be furth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壹、 當前社會所浮現個人與群體之負面精神現象 1 貳、 內在情緒與心理衝突之根源探討 3 參、 透過意識覺察達到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之和諧發展 4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壹、 意識覺察開拓自我生命視域 6 貳、 國內意識覺察之學術研究有待發展 8 參、 對成人教育領域之重要性──提供相關資訊以滿足當前大量需求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重點 1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意識覺察對於個人生命與社會發展之重要性 19 壹、 意識覺察之內省──使個人達到內心平和以追求生命圓滿 19 貳、 意識覺察之外顯──提昇個人對社會之貢獻意願與能力 24 第二節 意識覺察研究欠缺禪宗與心理學之對照觀點 28 壹、 國內外意識覺察相關專書缺乏禪宗與心理綜合之對照分析研究 29 貳、 國內博碩士學位論文對意識覺察研究尚有發展空間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策略 39 壹、 研究者思考理路 39 貳、 質性研究 41 參、 詮釋取向的文本分析 42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5 壹、 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 45 貳、 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在本研究之運用 48 參、 研究流程 49 第四章 中國禪宗的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 51 第一節 中國禪宗源流 51 壹、 中國禪宗的歷史 52 貳、 圓頓之教 56 第二節 中國禪宗的意識概念 60 壹、 意識之主體──自性與無我 60 貳、 中國禪宗的心意識 62 參、 唯識學之八識概念 65 肆、 唯識學之心所有法 69 第三節 中國禪宗有關意識覺察的方法 71 壹、 禪修與觀照 72 貳、 十牛圖與九住心調象圖的意識覺察進程 81 第四節 中國禪宗意識覺察方法之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 97 壹、 禪修之整全圖像 98 貳、 王陽明四句教與中國禪宗之心性契悟 99 參、 中國禪宗心性覺悟歷程之整全圖像 101 肆、 禪修之意識轉化基礎(唯識學轉識成智)之整全圖像 103 伍、 中國禪宗意識覺察之取徑 104 陸、 中國禪宗意識覺察方法在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之位置 106 柒、 中國禪宗覺性實踐次第 109 第五章 心理綜合的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 113 第一節 心理綜合源流 113 壹、 心理學歷史概述 113 貳、 超個人心理學 115 參、 心理綜合(Psychosynthesis) 119 第二節 心理綜合的意識概念 123 壹、 意識之主體──自我、真我和大我 124 貳、 意識之構成要素 130 參、 潛意識 134 第三節 心理綜合有關意識覺察的方法 138 壹、 身體層面的意識覺察方法 138 貳、 心理層面的意識覺察方法 141 參、 靈性層面的意識覺察方法 148 第四節 心理綜合意識覺察方法之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 154 壹、 心理綜合意識覺察之取徑 154 貳、 心理綜合意識覺察方法在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之位置 156 第六章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之對照分析 159 第一節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之對照 159 壹、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在意識覺察理念之對照 160 貳、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在意識覺察實踐之對照 162 第二節 以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釐清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之意識覺察理念與實踐 166 壹、 重心區域之對照 166 貳、 唯識學與心理綜合之意識及意識轉化對照 167 參、 意識主體之對照 169 肆、 意識覺察/心性覺觀之實踐對照 171 伍、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核心概念之對照 177 陸、 中國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融合創新之探詢 179 第三節 結束,也是開始 182 壹、 研究限制與建議 182 貳、 研究省思 185 參考文獻 187 表 次 表4-2-1:心所有法細目表之ㄧ    69 表4-2-2:心所有法細目表之二 70 表4-3-1:十牛圖與九住心調象圖覺察進程對照表   96 表4-4-1:中國禪宗覺性實踐表   110 表6-1-1:禪宗與心理綜合在意識覺察實踐之差異性 165 表6-2-1: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之核心概念對照表 178 圖 次 圖3-2-1:整全實踐的觀念架構圖    46 圖3-2-2:研究流程圖    50 圖4-1-1:禪宗源流圖    54 圖4-2-1:第六意識分類圖    66 圖4-2-2:八識圖    67 圖4-3-1:四禪八定階段圖    73 圖4-3-2:十牛圖之ㄧ    82 圖4-3-3:十牛圖之二    83 圖4-3-4:十牛圖之三    84 圖4-3-5:十牛圖之四   84 圖4-3-6:十牛圖之五    85 圖4-3-7:十牛圖之六    86 圖4-3-8:十牛圖之七    86 圖4-3-9:十牛圖之八    87 圖4-3-10:十牛圖之九    87 圖4-3-11:十牛圖之十    88 圖4-3-12:九住心調象圖全圖    90 圖4-3-13:九住心調象圖分圖一    91 圖4-3-14:九住心調象圖分圖二    92 圖4-3-15:九住心調象圖分圖三    92 圖4-3-16:九住心調象圖分圖四    93 圖4-3-17:九住心調象圖分圖五    93 圖4-3-18:九住心調象圖分圖六    94 圖4-3-19:九住心調象圖分圖七    95 圖4-4-1:禪禪修之整全圖像    98 圖4-4-2:王陽明四句教之心性契悟圖    100 圖4-4-3:中國禪宗心性覺悟歷程之整全圖像  102 圖4-4-4:禪修之意識轉化基礎(唯識學轉識成智)之整全圖像104 圖4-4-5:中國禪宗意識覺察取徑圖    105 圖4-4-6:十牛圖與九住心意識覺察進程之位置圖  107 圖4-4-7:四念處意識覺察方法之位置圖   108 圖5-1-1:蛋型圖     120 圖5-2-1:少女與巫婆圖    131 圖5-4-1:心理綜合意識覺察取徑圖    155 圖5-4-2:心理綜合意識覺察方法之位置圖  156 圖6-2-1:禪宗與心理綜合之重心區域圖    166 圖6-2-2:唯識學與心理綜合之意識及意識轉化對照圖   168 圖6-2-3:禪宗與心理綜合之意識主體對照圖    170 圖6-2-4: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取徑對照圖    172 圖6-2-5:禪宗與心理綜合意識覺察方法之位置對照圖   175 圖6-2-6:禪宗與心理綜合融合之意識覺察螺旋揚升圖   182

    上帝的講師(2010)。禪宗源流圖。2011/1/18,取自:http://shangdidejiangshi.blog.163.com/blog/static/947668962010075019222/
    于凌波(1991)。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王一奇(1996)。意識與時間:發現心靈的"皺紋"。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靜蓉(2010)。什麼決定了覺?2010/5/2,取自:http://www.angel-light.idv.tw/
    文心文化(2006)。初級禪修教本。南投縣南投市:文心文化。
    文心文化(2009)。中級禪修教本。南投縣南投市:文心文化。
    心田(2011)。關於心田。2011/1/18,取自:http://www.netessence.idv.tw/wordpress/?page_id=2
    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06)。覺者的踅音。2010/11/16,取自:http://www.ctworld.org/index.htm
    中台世界(無日期)。中道實相觀。2011/2/11,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1_b06.htm
    中台電子報(2005)。本週法語。中台電子報,232,2011/2/15,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epaper/2005_0724_232.htm
    中台禪寺文教中心編(2004)。簡易禪修教本。南投縣埔里鎮 : 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中華生物能醫學氣功協會(2008)。氣功超生命力修鍊。2011/1/18,取自:http://www.ck17.org/ck17/index.php/2008-05-11-07-47-27
    甘地(無日期)。論非暴力。2010/12/30,取自:http://www.yangjianli.com/nonviolence/gandi1.htm
    月溪禪師(1985)。禪宗源流與修持法,再版。台北市:天華。
    元碩國際身心管理學院(2011)。深層溝通服務。2011/1/18,取自:http://omma.com.tw/sv_commu.phtml
    正果法師(1994)。禪宗大意。載於李淼編著,中國禪宗大全(第5冊,頁1819-1978)。高雄市:麗文文化。
    印順(1994)。中國禪宗史(節選)。載於李淼編著,中國禪宗大全(第5冊,頁2173-2206)。高雄市:麗文文化。
    白聰勇(2008)。唯識學與心理學有關潛意識分析之比較。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江文慈(1998)。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靜瑩(2005)。靜坐對青年身、心影響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全佛編輯部(2004)。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台北市:全佛文化。
    行政院主計處(2010a)。99年3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2010/5/4,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6904&ctNode=2294
    行政院主計處(2010b)。99年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分析表。2010/5/4,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04615365971.xls
    行政院衛生署(2009a)。97年死因統計統計表。2010/4/27,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_p02.aspx?class_no=440&now_fod_list_no=10642&level_no=3&doc_no=73104
    行政院衛生署(2009b)。97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2010/4/27,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_p02.aspx?class_no=440&now_fod_list_no=10903&level_no=3&doc_no=73472
    如覺法師(1997)。唯識思想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圓明。
    任繼愈主編(2002)。宗教辭典。台北市:恩楷。
    李正源(2009)。心理治療的直覺現象:詮釋學的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若水譯)台北市:桂冠。(譯自: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
    李安德(2010)。2010/12/6與研究者之談話內容。
    李明芬(2010)。「質性研究」課堂講解。
    李明芬、林金根(2010)。整全實踐讀書會講義。未出版。
    李明芬、葉曉璇、黃漢德、葉書秀(2010)。98年非正規教育課程認可機構委辦計畫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承辦,未出版。
    李為仁(2007)。太極導引與臺灣當代舞蹈實踐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舞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雅慧(2008)。臨床護理照護工作者靜坐、職場靈性與照護工作品質之相關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李嗣涔(2006)。人體身心靈科學。師大演講。
    佛光山(2008)。星雲大師大事年表1927-1960。2010/11/16,取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master-act/1927.htm
    佛陀教育基金會(無日期)。四念處。2011/2/16,取自:http://www.budaedu.org/doctrin/d29.in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2010)。證嚴上人重要記事年表。2010/11/16,取自: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9%3Aabout-master-history&catid=58%3Amaster-scribe-related&Itemid=267〈=zh
    何秀珠(2005)。破蛹而出,尋出口---失落者失心、拾心、拓心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何慧芬(2001)。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智明(2006)。禪修的方法與過程。北京市 : 宗教文化出版社。
    呂政勳(2006)。以節律特性為基礎的生醫訊號前置處理。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汝鈞(1993)。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市:臺灣學生。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市:臺灣商務。
    杜維明(trans. 2002)。儒教。(陳靜譯)台北市:麥田。(譯自:Confucianism)
    杜曉玫(2001)。慧思教觀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見燈法師(2011)。一○○年春季學界精進禪七開示。舉行期間:2011/1/22-1/29。
    見據法師(無日期)。如何體達「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2011/2/15,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disciple/mind/2003/105.htm
    見護法師(2007)。禪宗「十牛圖」略解。2011/2/14 ,取自:http://ctzen.org/sunnyvale/zh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0&Itemid=54
    林孟蓉(2003)。普明〈十牛圖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慧(1998)。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市:五南。
    林源慶(1993)。從執著到開悟:以佛學觀點探討梭爾貝婁的《何索》。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榮春(199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叔迦(1985)。唯識研究(再版)。台北市:天華。
    周美麗2004)。靜坐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情緒智力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法鼓山(2005)。法師小傳。2010/11/16,取自:http://www.ddm.org.tw/ddm/master/main.aspx?cateid=227&contentid=653
    法鼓文化編輯室(2007)。序文。載於聖嚴法師,聖嚴法師菁華集。台北市:法鼓文化。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星雲(2007)。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中)──2006年12月9日講於香港紅勘體育館。普門學報,38,頁1-61。
    胡錦蕉(1995)。靜坐訓練對國小資優兒童創造力、注意力、自我概念及焦慮反應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文亮(2003)。自受用三昧。臺中市:曹溪。
    洪啟嵩(1990a)。坐禪之道:禪定的理論與實踐,六版。台北市:文殊。
    洪啟嵩(1990b)。禪.禪定與神通,四版。台北市:文殊。
    洪裕宏(2009)。比天還寬,與神等重─神秘的腦與心靈。序文載於Gerald M. Edelman,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揭開大腦產生意識的謎底(頁9-19)。台北市:商周。
    洪寬可(2000)。達摩祖師四行觀。臺北市:原古心靈文化。
    洪寬可(2001a)。禪定是一種生命狀態。臺北市:原古心靈文化。
    洪寬可(2001b)。禪宗公案的智慧: 如何參透禪門三關。臺北市:原古心靈文化。
    洪寬可(2003)。真修實練: 修行要轉得動內在法輪。臺北市:原古心靈文化。
    袁亦霆(2002)。新興宗教中知識份子參與靜坐修煉的宗教經驗─以天帝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頁141-166。
    高惠珊(2003)。水墨動畫《牧笛》的圖像詮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高毓婷(2006)。禪宗心識思想研究——以唐代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燕如(2004)。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對大專生自我覺察經驗之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乙雄(2002)。安寧護理人員靈性成長的研究--以南部某教學醫院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世平(2010)。唯識哲學思想之探析-阿賴耶與三性。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平坤(2005)。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台北縣汐止市:大千。
    陳金定(1998)。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探討暨情緒調適團體對不安全依附者依附相關變項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佩鈺(2004)。僧侶自我轉化經驗及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秀蓉(2006)。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的心理健康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哲賢(2003)。禪定研究之受測者監控系統─人體位移動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勝英(2006)。與靈對話:前世今生、夢境與潛意識的奧秘。臺北市 : 商周文化。
    陳琴富(2009)。當下最美好 : 清涼自在禪修書。臺北市 : 三采文化。
    陳雍正(2006)。文本分析。載於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頁73-82)。台北市:全華。
    張文亮(1995)。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文德(2006)。天台宗智者大師教觀思想與生命轉化。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素珠(2002)。不同身體活動量與靜坐者睡眠品質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剛鳴(2005)。發展以小波為基礎的禪定腦電波詮釋方法。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逸屏(2002)。長時段禪定腦電波總覽之系統化方法。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瑋琪(2005)。心理綜合諮商對案主自我改變歷程之質性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廣智、周兵(2001)。心理史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梅氏金莊(2005)。神原神秘主義 ——艾克哈大師的靈修初探——。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郭永玉(2002)。精神的追尋:超個人心理學及其治療理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10a)。潛意識。2010/4/13,取自:http://140.111.34.46/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25258&GraphicWord=&QueryString=%B7%4E%C3%D1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10b)。意識。2010/4/13,取自:http://140.111.34.46/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40683&GraphicWord=&QueryString=%B7%4E%C3%D1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27-45)。台北市:巨流。
    黃俊威(2000)。《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中的禪學研究─以「四禪八定說」的思想形成為中心。載於鄭志明(主編),兩岸當代禪學論文集(下)(頁283-323)。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宗教中心。
    清淨道場(無日期)。名相義解。2011/2/15,取自:http://maitreya.sun.net.tw:6666/
    惟覺法師(2000)。隨順覺性(二十四)如來隨順覺性一。2011/2/15,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turn/blossom/028.htm
    惟覺法師(2006)。禪七的意義─九十五年夏季學界精進禪七開示。2010/5/25,取自: http://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30.htm
    惟覺法師(2011)。一○○年春季學界精進禪七開示。舉行期間:2011/1/22-1/29。
    惟覺法師(無日期a)。安住大乘心 善開方便門。2011/2/11,取自: http://ctzen.org/sunnyvale/zh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7&Itemid=76
    惟覺法師(無日期b)。六祖壇經定慧品。2011/2/14,取自:http://www.ctworld.org/index.htm
    雲水人間(2010)。唯識學的”八識”。2011/1/18,取自:http://blog.udn.com/giveman/4123986
    曾坤章(2006)。你開悟了嗎? : 遠離豬頭,擁抱佛陀。臺北市 : 小海豚意識科技。
    童郁榕(2005)。禪坐對有學習禪坐意願大學生心理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詠給‧明就仁波切(trans. 2010)。根道果︰禪修的方法與次第(江翰雯等譯)。海口市 : 海南。(譯自:The joy of living :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彭德清(2007)。禪宗心性思想之探討。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乃嘉(2008)。意識、時空與心靈。台北市:臺灣商務。
    鈴木大拙(1927/1986)。鈴木大拙禪論集:歷史發展(徐進夫譯)。台北市:志文。(譯自:Essays in Zen Buddhism 原著出版年:1927年)。
    鈴木大拙(trans. 1989)。鈴木大拙博士訪問記。載於鈴木大拙與Erich Fromm,禪與心理分析,再版(頁1-12)(林克明譯)。台北市:志文。(譯自: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鈴木大拙(trans. 1989)。禪學講座。載於鈴木大拙與Erich Fromm,禪與心理分析,再版(頁17-127)(孟祥森譯)。台北市:志文。(譯自: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楊文雄(1995)。丹道禪修小參同。台北市:武陵。
    楊元傑(2009)。物理論與功能論的對立:意識問題的新爭論。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貞(2007)。禪坐之自我療癒力及其對壓力、憂鬱、焦慮與幸福感影響之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國榮(1999)。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楊維中(2001)。論中國佛教心性本體論的特質。普門學報,6,2011/2/14,取自: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202360.pdf
    楊儒賓(2002)。橫跨宗教與哲學邊界上的儒教。導讀載於杜維明,儒教(頁7-24)。台北市:麥田。
    瑪珈身心靈諮詢中心(2011)。催眠治療研究。2011/1/18,取自:http://www.margahealing.com/hypnotherapy-4.htm
    達賴喇嘛(1993/2003)。諾貝爾和平獎演說:普世責任的呼籲。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344-346)(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達賴喇嘛(1999/2002)。所有對話載於Zara Housmand, Robert B. Livingston, & B. Alan Wallace(主編),意識的歧路。(鄭振煌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原著出版年:1999年)
    聖嚴法師(1991)。禪門解行。台北市:圓神。
    聖嚴法師(1995)。禪與悟。台北市:東初。
    聖嚴法師(1998)。聖嚴法師菁華集。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Stevenson, Dan(2000/2002)。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梁永安譯)臺北市:商周。(譯自:Hoofprint of the ox: principles of the Chan Buddhist path as taught by a modern Chinese Master原著出版年:2000年)。
    廖世德(2008)。個體化與入菩薩行。序文載於Rob Preece,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頁14-16)。台北縣新店市:人本自然文化。
    維基百科(2010a)。十牛圖。2010/11/8,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8D%81%E7%89%9B%E5%9C%96
    維基百科(2010b)。聖雄甘地。2010/12/30,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8%E5%9C%B0
    赫爾‧嘉爾文(trans. 1965)。意識心理學。(關人吉譯)台北市:五洲。
    鄭石岩(1986a)。禪與現代生活。載於鄭石岩、Jonas著,禪與內臟學習。台北市:遠流。
    鄭石岩(1986b)。鬆弛過程所引起負面反應的幾點說明。載於鄭石岩、Jonas著,禪與內臟學習。台北市:遠流。
    蔡仁隆(2003)。禪定心電圖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淑卿(1996)。主體性之自然化:意識科學可能嗎?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維民(2000)。心靈哲學導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蔡瓊儀(2008)。靜坐對注意力、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實驗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劉俊儀(2009)。有趣的心理測驗。2010/5/25,取自: http://blog.alumni.nctu.edu.tw/plate/web/papermsg.jsp?UI=tojo8027&PI=6474
    潛能密碼科學中心(2011)。服務項目。2011/1/18,取自:http://potential-force.com/modules/tinyd0/index.php?id=3
    慧熙法師(2008)。禪定的次第,九住心。2010/12/23,取自:http://www.bodhiroad.idv.tw/new_page_213.htm
    慧廣法師(2004)。為什麼禪宗要「不立文字,教外別傳」?2010/11/11,取自:http://a112.com/forum/index.php?s=d0d0b8391f278b73fe00c7285cc4d36b&showtopic=62
    潘素卿(1985)。心理綜合諮商技術對專科學生自我實現及創造力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潘德喜(2004)。靜坐對學生偏差行為輔導之影響─以高中生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盧梅莉(1992)。心理綜合諮商技術對提昇國中生自我概念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壇經,(孟穎於1984集註)。先天解六祖壇經。台南市:靝巨。
    冀劍制(1995)。意識的哲學問題。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戴永昌(2003)。探討禪定中之視覺誘發電位。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戴秀儒(2008)。身心靈的覺醒---以yoga穿越體制能動性的探索歷程。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聯合報(2009)。「雪中足跡」聖嚴功行兩一乃真人。2010/11/16,取自:http://blog.udn.com/star99/2652244
    薛兆婷(2009)。養生芭蕾對上班族的壓力影響。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維廷(2003)。禪定腦電波頻帶判讀系統設計。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魏英傑(2005)。改變意識狀態對生理參數的影響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願海阿甘(2009)。禪宗十牛圖(一)(二)。2010/11/8,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ghuzVCBGBagba97jJ8oLABU/article?mid=434&prev=440&next=133&l=f&fid=11
    釋海弘(無日期)。《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中之般舟三昧略探。2011/1/18,取自:http://www.fuyan.org.tw/8l/08.htm
    釋惟覺編述(1995)。習禪講義。臺北縣萬里鄉 : 萬里靈泉寺。
    釋虛風(1994a)。禪與悟的真諦。臺北市:禪門。
    釋虛風(1994b)。禪之心靈與智慧。臺北市:禪門。
    釋惠敏(2009)。《六門教授習定論》解說。2010/12/22,取自:http://www.plela.org/slel/huimin-ebook/yoga.php?catid=45&subcatid=31
    顧偉康(1990)。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市:知識。
    顧偉康(1994)。禪宗六變。台北市:東大。

    Ajahn Chah(2002/2004).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二部】定(賴隆彥譯)。台北市:橡樹林文化。(譯自:Food for the Heart: The Collected Teachings of Ajahn Chah原著出版年:2002年)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 (trans. 2003). 社會心理學(余伯泉、李茂興譯)。台北市:弘智文化。(譯自:Social psychology 3rd ed.)
    Assagioli, Roberto(1994). The act of will: a guide to self-actualization through psychosynthesis. London : Aquarian/Thorsons.
    Audi, Robert (Ed.).(1999/2002). 劍橋哲學辭典(王思訊主編)。台北市:貓頭鷹。(譯自: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原著出版年:1999年)
    Austin, James H.(1998/2007). 禪與腦:開悟如何改變大腦的運作(朱迺欣編譯)。台北市:遠流。
    Bateson, G.(1979). 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 New York: Kutton.
    Brown, Molly Young(2004). Unfolding Self: The Practice of Psychosynthesis. New York: Helios Press.
    Campbell, Joseph(1949/1997). 千面英雄(朱侃如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Campbell, Peter A., & McMahon, Edwin M. (1985/2005). 內觀自得(四版)(若水譯)。台北市:光啟文化。(譯自:Bio-Spirituality: Focusing as a Way to Grow原著出版年:1985年)
    Carpenter, Harry W.(trans. 2010). 操控潛意識,訓練更厲害的自己!:在家自修的心想事成課,開發你還沒用到的90%(申文怡譯)。台北市:大寫。(譯自:The genie within your subconscious mind how it works and how to use it)
    Cohen, David(1996/2003). 思維的時態(唐韻譯)。台北市:知書房。(譯自:The secret language of the mind 原著出版年:1996年)
    Dennett, Daniel C.(trans. 1997). 萬種心靈(陳瑞清譯)。臺北市 : 撰者。(譯自:Kinds of minds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
    Dian, Janet(trans. 2007). 和內在的自己作朋友(黃春華譯)。臺北市 : 生命潛能文化。(譯自:In search of yourself : moving forward)
    Edelman, Gerald M.(2004/2009).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揭開大腦產生意識的謎底(蔡承志譯)。台北市:商周。(譯自:Wider than the sky: the phenomenal gift of consciousness原著出版年:2004年)
    Elgin, Duane(1996/1996).自求簡樸(張至璋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Voluntary Simplicity: toward a way of life that is outwardly simple, inwardly rich原著出版年:1996年)
    Engler, John(1993/2003). 成為重要某人和無我之人:精神分析與佛教。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187-191)(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Epstein, Mark(1993/2003). 無我之種種。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192-195)(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Ferguson, Marilyn(1980/1993).寶瓶同謀(廖世德譯)。台北縣新店市:方智。(譯自:The aquarian conspiracy: 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原著出版年:1980年)
    Ferrucci, Piero(1982). What We May Be: The vision and Techniques of psychosynthesis. London: The Aquarian Press.
    Ferrucci, Piero(1982/1991). 明日之我(若水譯)。台北市:光啟。(譯自:What We May Be: Techniques for psychological & spiritual growth through psychosynthesis 原著出版年:1982年)
    Feuerstein, Georg(1993/2003).開悟大師的陰影。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228-229)(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Ford, Debbie(1999). The dark side of the light chasers : reclaiming your power, creativity, brilliance, and dreams. New York : Riverhead Books.
    Frankl, Viktor Emil(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 : Beacon Press.
    Freire, Paulo(2002).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 Continuum.
    Fries, Amy(trans.2010). 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驚人創造力(吳妍儀譯)。臺北市:漫遊者文化。(譯自:Daydreams at wark)
    Fromm, Erich(trans.1989). 心理分析與禪佛教。載於鈴木大拙與Erich Fromm,禪與心理分析,再版(頁128-209)(孟祥森譯)。台北市:志文。(譯自: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Gardner, Howard(200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new horizons. New York : BasicBooks.
    Gendlin, Eugene T.(1981/1986). 澄靜的心靈:如何看待個人煩憂(呂政達譯著)。台北市:張老師。(譯自:Focusing 原著出版年:1981年)
    Goenka, S. N.(n. d.). 生活之藝術。2010/5/2,retrieved from:http://www.udaya.dhamma.org/artofliving.htm
    Goleman, Daniel(1993/2003). 心理學、實相與意識。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49-53)(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Goleman, Daniel(2003/2003). 破壞性情緒管理(張美惠譯)。台北市:時報文化。(譯自:Destructive emotions: how can we overcome them?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原著出版年:2003年)。
    Grof, Stanislav, & Bennett, Hal(1992/2004). 探索意識極境:意識革命(方明譯)。台北市:光點。(譯自:The holotropic mind: the three levels of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 原著出版年:1992年)
    Grof, Stanislav, & Grof, Christina(1993/2003). 靈性急症:超個人危機的認識與治療。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215-224)(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Gross, J. J.(1999). Emotion regulation: Past, present, future. Cognition and emotion, 13(5), 551-573.
    Heide, F. J.(1985/1986). 寧靜前的暴風雨(李小媛譯)。載於鄭石岩、Jonas著,禪與內臟學習。台北市:遠流。
    Housmand, Livingston, & Wallace (主編)(1999/2002). 意識的歧路(鄭振煌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原著出版年:1999年)
    Iyengar, B. K. S.(1988/2008). 瑜伽之樹(余麗娜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譯自:The Tree of Yoga 原著出版年:1988年)
    James, William(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London : Macmillan.
    Jonas, G.(trans.1986).內臟學習(陳宏仁等譯)。載於鄭石岩、Jonas著,禪與內臟學習。台北市:遠流。
    Julia(2011). Julia意念療癒。2011/1/18,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ulia-lin/
    Jung, Carl G.(1964/1999). 潛意識探微。載於Jung(主編),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頁1-112) (龔卓軍譯) 。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Man and His Symbols原著出版年:1964年 )
    Kowalski, Reinhard(1993). Discovering your self: breaking walls-building bridge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King, Vivian(1998/2002). 心靈舞台:了解你生命多樣化的角色(陳逸群譯)。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譯自:Soul play: turning your daily dramas into divine comedies原著出版年:1998年 )
    Kohls, Niko; Sauer, Sebastian; & Walach, Harald(2009). Facets of mindfulness – Results of an online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2), 224-230.
    Kornfield, Jack(1993/2003).即使最好的靜坐者也有舊時的傷口需要療癒:靜坐與心理治療的結合。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116-118)(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Kornfield, Jack(1993/2008). 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譯)。台北市:張老師。(譯自:A path with heart: a guide through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 spiritual life原著出版年:1993年)
    La Berge, Stephen(1993/2003).從清明到開悟:西藏的夢行瑜伽。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139-141)(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LeDoux, Joseph(1998). The emotional brain : 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s of emotional life. New York : Touchstone.
    Li, M.F. & Lin, K.K. (2010a). A New Paradigm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 Wholeness Praxis in the Inherent Oneness of Problem and Possibilit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Online First, p.1-26, July, 15, 2010.)
    Li, M.F. & Lin, K.K. (2010b). Enacting Wholeness-Praxis Communities for Creating Generative Learning Network and Mindfulness Commu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ystems Sciences. Waterloo University, Canada. (July 18-23. 2010)
    Lin, K.K. & Li, M.F. (2010). Enacting Wholeness-Infinity Theory to Foster Collective Wisdom across the Three Sect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ystems Sciences.Waterloo University, Canada. (July 18-23. 2010)
    Martino, Richard de(trans.1989). 人類處境與禪。載於鈴木大拙與Erich Fromm,禪與心理分析,再版(頁210-246)(孟祥森譯)。台北市:志文。(譯自: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Mead, George Herbert(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I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uman, W. Lawrence(1997/2000).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台北市:揚智文化。(譯自: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3rd ed. 原著出版年:1997年)
    Patton, Michael Quinn(1990/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新店市:桂冠。(譯自: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原著出版年:1990年)
    Penfield, Wilder(1978). The Mystery of the Mind: a critical study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man brain.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ervin, Lawrence A.(1993/1995). 人格心理學(洪光遠、鄭慧玲譯)。台北縣新店市:桂冠。(譯自: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6th ed. 原著出版年:1993年)
    Preece, Rob(2006/2008).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廖世德譯)。台北縣新店市:人本自然文化。(譯自:The wisdom of imperfection: the challenge of individuation in Buddhist life 原著出版年:2006年)
    Quinn, Daniel(1992/1997). 大猩猩對話錄:拯救世界的心智探險之旅(莊安祺譯)。台北市:遠流。(譯自:Ishmael原著出版年:1992年)
    Ricard, Matthieu(2003/2003). 研討會中之報告。載於Daniel Goleman,破壞性情緒管理(張美惠譯)。台北市:時報文化。(譯自:Destructive emotions: how can we overcome them?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原著出版年:2003年)。
    Robbins, John(1987/1997). 新世紀飲食(六版)(張國蓉、涂世玲譯)。台北市:琉璃光。(譯自:Dier for a New America 原著出版年:1987年)
    Singh, Nirbhay N., Wahelr, Robert G., Adkins, Angela D., Myers, Rachel E., & The Mindfulness Research Group(2003). Soles of the Feet: a mindfulness-based self-control intervention for aggression by an individual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ental illnes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4(3),158-169.
    Smith, Huston(1984/2000). 超越後現代心靈(梁永安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Beyond the post-modern mind 2nd ed. 原著出版年:1984年)
    Sri Swami Satchidananda(1978/2006). 巴坦加里的瑜珈經(陳景圓譯)。台北縣中和市:多識界圖書文化。(譯自: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原著出版年:1978年)
    Stein, Murray(1998/1999). 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原著出版年:1998年)
    Stevenson, Dan(2000/2002). 序。載於聖嚴法師與Dan Stevenson,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頁1-16) (梁永安譯)。臺北市:商周。(譯自:Hoofprint of the ox: principles of the Chan Buddhist path as taught by a modern Chinese Master原著出版年:2000年)。
    Tart, Charles(1993/2003).意識的系統論。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71-76)(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Tathata(206). 學三皈依-學佛。2011/2/11,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XNjVAHqUEQThqj3pPYhgrEDmDg--/article?mid=416
    Thrangu, Rinpoche(2002). Everyday consciousness and primordial awarenes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usanne Schefczyk). Ithaca, New York : Snow Lion Publications.
    Thurman, Robert(1998/1999). 內在革命:生命、自由、與真正幸福的追求(李元春譯)。臺北市:遠流。(譯自:Inner revolution: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real happiness原著出版年:1998年)
    Tolle, Eckhart(2001/2008). 當下的力量:找回每時每刻的自己(梁永安譯)。台北市:橡實文化、大雁文化。(譯自:The Power of Now: A Guide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原著出版年:2001年)
    Tolle, Eckhart(2001/2009). 修練當下的力量(張德芬譯)。台北市:方智。(譯自:Practicing the power of now: essential teachings, meditations, and exercises from the power of now原著出版年:2001年)
    Tolle, Eckhart(2006/2008).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張德芬譯)。台北市:方智。(譯自:A new earth: awakening to your life’s purpose 原著出版年:2006年)
    Walker, Evan Harris(2000/2003). 布羅卡哪裡去了?(吳鴻譯)。台北市:大塊文化。(譯自:The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the quantum mind and the meaning of life原著出版年:2000年)
    Wallace, B. Alan(1999/2002). 後記:佛教界的意見。載於Zara Housmand, Robert B. Livingston, & B. Alan Wallace(主編),意識的歧路(頁231-254) (鄭振煌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譯自: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原著出版年:1999年)
    Wallace, B. Alan(2005). Genuine happiness : meditation as the path to fulfillment. Hoboken, N.J. : John Wiley & Sons.
    Wallace, B. Alan(2009). Mind in the balance : meditation in science,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lsch, Neale Donald(1995/1998). 與神對話(王季慶譯)。台北市:方智。(譯自:Conversations with God: an uncommon dialogue原著出版年:1995年)
    Walsh, Roger(1993/2003). 超常意識狀態的類比與圖解。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77-86)(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Walsh, Roger, & Vaughan, Frances (eds.). (1993/2003). 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Welwood, John(2000/2009). 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鄧伯宸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 Buddhism, psychotherapy, and the path of personal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原著出版年:2000年)
    Wilber, Ken(1993/2003a). 超個人發展的範疇。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183-186)(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Wilber, Ken(1993/2003b). 治療的範疇。載於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頁241-245)(易之新、胡因夢譯)。台北市:心靈工坊。(譯自:P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原著出版年:1993年)。
    Wilber, Ken(1998/2000). 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龔卓軍譯)。台北市:張老師。(譯自: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原著出版年:1998年 )
    Wilber, Ken(1999). 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religion.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Wilber, Ken(2000/2005). 萬法簡史(廖世德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譯自: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 2nd ed. 原著出版年:2000年)
    Wilber, Ken(2007). Integral spirituality. Boston & London: Integral Books.
    Whitmore, Diana(2000). Psychosynthesis Counselling in Action 2nd ed. London: Sag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 Suicide Prevention. 2010/6/2,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en/index.html
    Zohar, Danah, & Marshall, Ian(2000/2001). SQ:心靈智商(邱莞慧譯)。台北市:聯經。(譯自:SQ: 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 ultimate intelligence原著出版年:2000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