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黎明佳
Li, Ming-chia
論文名稱: 融合教育政策之政治效果研究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Effect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指導教授: 王麗雲
Wang, Li-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融合教育政策政治效果
英文關鍵詞: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political effec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4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融合教育政策之政治效果,結合文件分析法與訪談法來瞭解國民中學執行融合教育政策所產生之政治效果。其中透過政策特徵、國民中學內部相關規範、普通班導師對融合教育政策之詮釋、普通班導師對融合教育政策之利益動員來瞭解融合教育政策之政治效果,其研究發現如下:
    一、 融合教育政策之政策特徵
    (一) 以特殊學生意願為最高考量
    (二) 政策較少考量教師本身之專業準備度
    二、 國中校園內部之相關規範
    (一) 設定以法律規範為依歸之明確規則
    (二) 遵循以和諧、大局為重、趨利避害為原則之潛規則
    三、 導師對於融合教育政策之內涵詮釋
    (一) 對融合教育政策之看法因所持視角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 多數導師體認執行融合教育政策需以班上多數一般學生為重
    四、 導師執行融合教育政策時之利益動員
    (一) 以迴避和推責方式拒絕承擔融合教育政策之相關責任
    (二) 有建設性之策略以一般學生為主
    五、 融合教育政策在國民中學所產生之政治效果
    (一) 家長隱瞞特殊學生身份無法達成融合教育政策成效
    (二) 教師專業不足,缺乏支援網絡,鮮少顧及特殊學生學習
    (三) 特殊學生個殊性大,以學習社會適應為主要目標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 the political effect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Specific questions include the policy characteristics, the structures and rule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implementing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the interpretive effects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the differential mobilization interests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and the political effect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interests,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are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need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inclusive policy characteristic
    (1) The inclusive policy gives the priority to the intention of disabled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2) The inclusive policy considers less about the proficiency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2. The structures and rule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1) Individual rules of the school follow the law stated by the government.
    (2) Hidden rules abided by when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consider more about harmony,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students, and risk control.
    3. The interpretive effects of the homeroom teachers
    (1) Homeroom teachers’ evaluation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varies.
    (2) Most homeroom teachers consider the interest of the majority students their first priority.
    4. The differential mobilization of interests of the homeroom teachers
    (1) Homeroom teachers avoid taking major responsibilities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2)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are based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normal students.
    5. The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1) The inclusive policy has limitations in achieving its goal because some parents of disabled students prefer to conceal their children’s condition.
    (2) Due to the lack of proficiency and supporting networks in implemen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homeroom teachers give less consideration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e disabled students.
    (3) Social adjustment is the main go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6 -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 第一節 教育政策研究之政策回饋模式 - 9 - 第二節 我國融合教育政策的發展 - 17 - 第三節 融合教育之相關研究 - 34 -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1 -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1 -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3 -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程序 - 56 -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58 -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59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1 - 第一節 國民中學校園內融合教育政策之相關規定 - 61 - 第二節 國民中學普通班導師對融合教育政策之內涵詮釋 - 71 - 第三節 普通班導師執行融合教育政策之相關利益動員 - 95 - 第四節 融合教育政策之政治效果 - 105 -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15 -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15 - 第二節 建議 - 122 - 參考文獻 - 125 - 一、中文部分 - 125 - 二、西文部分 - 128 - 附錄 - 131 - 附錄一 訪談大綱 - 131 -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 132 -

    一、中文部分
    方婉真(2008)。學前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雪瑜(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特殊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立法院(1984)。立法院公報,73(48),109-121。
    立法院(1984)。立法院公報,73(61),21-32。
    立法院(1996)。立法院公報,85(56),11-60。
    立法院(1996)。立法院公報,85(58),309-348。
    立法院(2001)。立法院公報,90(29),1-24。
    立法院(2009)。立法院公報,98(55),57-170。
    何淑玓(2003)。國小融合班教師與學生家長融合教育態度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吳南成(2010)。融合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的觀點、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縣一所小學教師之觀點。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吳淑美(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困境。國教世紀,188,6-11。
    李佳璉(2010)。彰化縣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融合教育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榮珠(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麗娟(2004)。台灣與英國融合教育支援服務系統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卓怡君(2006)。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班上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困擾、因應策略及所需支持系統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碧珠(2006)。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林碧霞(2011)。新北市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麗莉(2011)。學前融合班一般幼兒家長對融合教育之看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邱上真(2002)。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市:心理。
    洪啟芳(2007)。桃園縣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調查研究。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特殊教育法(1984年12月7日)。
    特殊教育法(1997年4月22日修正)。
    特殊教育法(2001年12月6日修正)。
    特殊教育法(2009年10月23日修正)。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減少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與協助辦法。2011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edu.tw/special/news.aspx?news_sn=4707&pages=0&site_content_sn=7390
    曹玉鳳(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特殊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重視度及滿意度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曹佳蓉(2011)。屏東縣幼托園所教師與家長對融合教育之滿意度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許俊銘(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郭訓呈(2011)。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在融合教育實施下的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東縣。
    陳秋伶(2010)。國中普通班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教學困擾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羿庭(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支援服務運作現況之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鈕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融合教育。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邱上真、任懷鳴、林淑玲、莊竣博(2000)。國民小學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馮淑珍 (2005)。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與其因應策略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宜貞(2011)。學前教育階段一般幼兒家長對融合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瑛綺(2002)。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楊孝誼(2009)。普通班教師實施學習障礙學生融合教育之特殊教育專業知能與教學困擾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芳美(2006)。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中市身心障礙學生就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普通班教學原則及輔導辦法(2012年7月2日)。
    臺中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要點(2011年7月7日)。
    臺中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2011年10月28日)。
    劉江裕(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融合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軒銘(2009)。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專業知能、態度與教學困擾之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博允(2000)。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潘慧玲(2006)。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文龍(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翠媛(2003)。實施融合教育的困難與普通班教師的因應策略。教師之友,44(5),2-7。
    蘇琬婷(2011)。紐西蘭特殊教育政策及融合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二、西文部分
    Campell, A.L. (2003). How policies make citizens: Senior political activism and the American welfare st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cker, J. S. (2004). Privatizing risk without privation the welfare state: The hidden politics of social policy retrench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8,243-260.
    Manna, P. (2006). Schools’ in: Federalism a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genda. Washington ,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McDonnell, L.M. (2009). Repositioning politics in education’s circle of knowledge. Educational Researcher,38(6),417-427
    Mettler, S. & Soss, J (2004). The consequences of public policy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Bridging policy studies and mass politics. Perspective on Politics, 2(1), 55-73.
    Mettler, S.(2005). Soldiers to citizens: the G.I. Bill and the making of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Express.
    Obama, B. (2009, March 10). Transcript of remarks to the Hispanic Chamber of Commerce as provided by the White House.
    Pierson, P. (1993). When effect becomes cause: Policy feedback and political change. World Politics, 45, 595-628.
    Pierson, P.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and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al chang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 251-267.
    Schttschneider, E.E. (1935). Politics, pressures, and the tariff. New York: Prenitce-Hall.
    Skocpol, T. (1992).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MA: Belknap.
    Soss, J. & Schram, S. F. (2007). A public transformed? Welfare reforms as policy feedbac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1, 111-127.
    Schneider, A. L., & Ingram, H.(1997). 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Wilson, J. Q. (1989) Bureaucracy: W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o and why they do it. New York: Basic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