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容
論文名稱: 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一所國民中學之行動研究
Biase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Media--an Action Research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王錦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性別刻板印象媒體素養教育
英文關鍵詞: gender stereotypes, media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3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因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國中學生性別刻板印象普遍的存在;另外,在了解到媒體素養教育實施的重要性與刻不容緩,並且相信透過媒體素養教育的實施是能夠提升學生對性別意識認知的正確性,在這樣的引起動機下,研究者決定朝這方面的議題進行鑽研與教學活動單元設計。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希望透過教學活動單元設計,發現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週遭充斥著對性別角色的迷思並且設計適於國中階段實施的『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教學活動單元。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30名八年級學生作為教學活動單元實施對象,共進行12堂『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教學活動單元。其教學單元主要分為單元一:性別刻板印象;單元二:媒體的介紹;單元三: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單元四:我真的很特別等。希望透過這一連串的教學,除了讓學生知道性別刻板印象普遍存在於媒體;透過媒體的傳播,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之外,更能夠獨立思考判斷,找出媒體在何時傳遞性別刻板印象的訊息,進而能推廣性別平等的觀念。此外,透過行動研究的過程,也期待能夠讓研究者從中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對專業能力有所精進。
    本行動研究的工具以課堂觀察紀錄、教師教學省思日誌、與觀課教師課後討論、學生非正式訪談紀錄、活動課程學習單、學生回饋表等質性資料為主。這些資料的分析將對未來繼續實施該教學活動單元有相當大的助益。
    在教學活動結束後,研究者除了設計一套可實際運用在課堂上的『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教學活動單元之外,並根據上述研究資料,進行分析,得到下列結論:
    一、批判思考能力需長期訓練並配合生活實例舉證、營造適合學習的情境才能顯現成效。
    二、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三、透過教學省思與研究團隊進行討論等行動研究循環歷程,有助於提昇教師之專業成長。
    最後,針對行動研究過程中所遭遇之問題提出建議,期能提供日後從事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並提供更多的想法與研究方向。

    In this study, I aim at exploring the issu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concepts towards the gender stereotypes. Beside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poganda of mass media,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mass media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se studendts because mass media has power to guide these studeunts into having correct concepts and attitudes towards gender study. With these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mind, I would like to explore the issue on course design.
    In this study, I adopt an action research and try to unearth biases of gender stereotypes presented in mass media. After that, I would like to hav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gender bias and start to design courses, “Biase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Mass Media,”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is study, I would have 30 eight-grade students be my experimenters and design 12 courses for them. The contents of these courses includes: 1) bias of gender stereotypes, 2) an introduction to mass media, 3) bia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mass media, 4) the unique individual, and so on. In these courses, I want these participants to perceive the biase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mass media. In addition, thes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on judging the values of gender study delivered by mass media. After that, I expect them to have correct concepts towards the gender issue. In this study, I also expect to re-evaluate the way I teach these students and improve my way of teaching.
    In this research, I would like to employ classroom observation records, teaching reflective journals, discuss with teacher after class , informal interviews with student records, learning document, student feedback forms as my resourses to explore the related issues. In my belief, these resources are helpful for me to analyze my course design.
    After running the courses, I would like to conclude what I have found in this study, and my conclusion includes:
    1. The critical thinking requires a long-term training and with real-life examples of proving, then we can create a situation for learning to show results.
    2.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3. Through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with the research team process such as action research cycle can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propose what I have found in my study as well as suggestion to the future stu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性別角色的意涵 11 第二節 性別刻板印象的意涵 18 第三節 媒體中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 29 第四節 性別平等教育與媒體素養教育 36 第五節 相關研究討論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背景 6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1 第四節 教學活動單元設計 7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81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信實度 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教學活動單元之實施歷程 89 第二節 教學實施後學生的轉變與學習經驗 94 第三節 教學實施歷程中研究者之省思與專業成長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41 中文部分 141 西文部分 149 附錄 附錄一 教學活動單元教案 151 附錄二 『Bingo請舉手』個人學習單一 171 附錄三 『男女生了沒』小隊學習單一 172 附錄四 『找尋性別刻板印象』小隊學習單二 173 附錄五 『性別繽紛樂』個人學習單二 174 附錄六 『媒體使用調查表』個人學習單三 175 附錄七 『媒體與性別刻板印象』個人學習單四 176 附錄八 『大家來找碴』個人學習單五 177 附錄九 『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小隊學習單三 178 附錄十 『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評分表』小隊學習單四 179 附錄十一 個人課後回饋單 180 附錄十二 發現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教學活動單元研究同意書 181

    中文部分
    方德隆、游美惠、李筱嵐(2009)。2008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調查。教育部國民教育司,臺北。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王淑麗(2004)。臺北縣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王錦雀、吳盈萱、黃雅鈴、劉怡婷(2008)。媒體識讀完全教學手冊。臺北市:學富文化。
    王懋雯、林俐君和黃淑鈴(2003)。電視廣告中的兩性角色。臺灣性學學刊,9(1),1-13。
    白玉玲、王雅貞合譯(2006)。兒童發展。臺北:雙葉。
    朱貽莊(1998)。低年級單親兒童性別角色之差異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江靜芳(1995)。報禁解除後『家庭生活版』十八變。臺大新聞論壇,3,112-125。
    余陽洲(2004)。多重觀點下的大眾傳播媒體。載於成露茜、羅小南(主編),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21-32頁)。臺北:正中。
    吳方馨(2011)。以ADDIE模式發展媒體素養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研究─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吳知賢(1999)。電視媒體中兩性關係的探討。國教之友,51,3-11。
    吳知賢(1999年4月)。電視卡通影片中兩性知識的內容分析。『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發表之論文,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Jean McNiff , Pamela Lomax , Jack Whitehead)。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臺灣教育,629,9-14。
    吳清山、林天佑(2004)。媒體素養。教育資料與研究,57,93-94。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理論與政策,47,145-163。
    吳翠珍(2002)。媒體教育不教什麼?人本教育札記,10月號,40-42。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李欣凌(2009)。以性別角色衝突與媒體形象探討臺灣女性主管角色描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桃園。
    李建寧(2006)。平面媒體女性新聞人物報導之性別分析-以夏禕事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師大,高雄。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美枝(1994)。性別角色與兩性差異。載於吳靜吉(主編),心理學(修訂版)(271-290頁)。臺北:空中大學。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沈怡(1995)。從女性新聞到人性新聞--性別情境新聞處理與兩性新聞工作者待遇之比較以臺灣報業一般狀況與美國全國性報業、瑞典報業為例,臺大新聞論壇 ,3,126-153。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Albert Bandura)。臺北市:桂冠。
    林秀芬(2000)。國小兒童對電視廣告中意識型態的解讀─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佳緣(2006)。跨性別媒體再現與主體解讀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林芳玟、張晉芬(1999)。性別。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199-238頁)。臺北:巨流圖書。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臺北:巨流。
    林淑貞(2001)。國小兒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教育大學,臺南。
    林鶴玲(2002)。新聞報導中的男性形象。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159-171頁)。臺北市:五南。
    邱紹一、洪福源(2009)。性別教育。臺北:新文京。
    金車教育基金會(2004)。我家媒體休閒生活調查。臺北: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臺北:揚智。
    孫秀蕙(1996)。走出媒體神話。臺北:唐山出版社。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心理。
    晏涵文(2003)。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空中大學。
    馬嘉穗(2007)。國小六年級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合作行動研究:以性別刻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婦女新知(1988)。兩性平等教育手冊。臺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張宏源(2001)。傳統媒體及互動式新媒體之內容分析。載於張宏源(主編),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人(74-93頁)。臺北:亞太。
    張欣戊(1990)。性別角色的形成。載於賴保禎(主編),發展心理學(205-231頁)。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錦華(1994a)。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臺北:正中書局。
    張錦華(1994b)。傳播批判理論。臺北市:黎明。
    張錦華(2000)。兩性平等與媒體素養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22-25。
    張錦華、黃浩榮(2001)。監督媒體DIY----抗爭媒體的六大實例。臺北:法蘭克福工作室
    張錦華(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原作者:John Fiske)。臺北:遠流。
    張寶丹(2006)。臺北縣國民中小學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內涵認知與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教育部(2008)。讓國中小師生認識媒體素養教育。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1899
    教育部(2012)。國民教育社群網。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login_type=1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許可茵(2011)。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世敏(2008)。媒介素養的基本概念。載於周典芳、陳國明(主編),媒介素養概論(20-21頁)。臺北:五南。
    陳玉珍(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教育大學,臺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君雅(2007)。國小學生對電視卡通圖像中性別概念之研究:以《航海王》圖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杏枝(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110-111頁)。臺北:巨流圖書。
    陳怡潔(2010)。臺灣綜藝節目的性別呈現與媒體規範--以康熙來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
    陳芳苓(2003)。性別、勞動與健康。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2,66-72。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皎眉(1998年6月)。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1998南區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叫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屏東縣。
    陸偉明(2011)。性別教育與生活。臺北:雙葉書廊。
    媒體素養教育推動小組(2011)。媒體素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初稿。取自:http://medialiteracy.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71:2011-08-18-21-57-12&catid=36:material&Itemid=170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3)。全國國小學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4)。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臺北: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projectActionView.aspx?itemID=new20081016163820LL3
    彭家發(1997)。認識大眾傳播。臺北:臺灣書店。
    彭舜(譯)(2006)。精神分析論(原著者:Sigmund Freud)。臺北: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1916)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與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臺北:五南。
    黃吉君、吳宇屏(2010)。電視卡通《哆啦A夢》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性學研究,1,21-22。
    黃雅莉(2006)。流行奇「機」--以手機廣告進行媒體識讀的性別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師大,高雄。
    黃囇莉(主編)(2002)。跳脫性別框框。臺北市:女書文化。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原作者:Vivien Burr)。臺北市:五南。
    楊洲松(2003)。媒體文化與媒體素養教育。載於林志忠(主編),E 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91-118頁)。臺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臺北:師大書院。
    管中祥(2003)。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頻道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管中祥(2004)。傳播科技新放大鏡。載於成露茜、羅小南(主編),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33-44頁)。臺北:正中。
    劉秀娟(2003)。兩性教育。臺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楊智文化。
    劉泗翰(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原作者:R. W. Connell)。臺北:書林。
    蔡佳倩(2008)。國小學童對電視卡通中性別意識型態解讀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蔡清田(2003)。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鄭貞銘(1994)。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臺北:三民。
    鄭瑞城(1988)。透視傳播媒介。臺北:經濟與生活。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空大。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81-218頁)。臺北:時報。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 205-231。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54,37-43。
    簡皓瑜(譯)(2004)。性與性別(原作者:John Archer&Barbara Lloyd)。臺北:巨流。
    顏國樑、簡安茹(2006)。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背景、過程、內涵及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6,279-299。
    魏吟珊(2010)。以ADDIE模式發展媒體素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課程之研究-以性別平等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羅燦煐(2002)。媒體教育中的性別平等。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56-73頁)。臺北市:家親文化。

    西文部分
    A. Bandura (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A. H. Eagly(2003).Few women at the top: How role incongruity produces prejudice and the glass ceiling. In D. van Knippenberg & M.A . Hogg(Eds.), Leadership and Power: Identity Processes in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B Spodek,& O.N.Saracho(1994).Right from the start:teaching children age three to eight. Boston:Allyn and Bacon.
    C. Cortes(2000).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How the Media Teach About Diversity.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hristine McCauley &Ohannessian(2009). Media Use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18(5), 582-593.doi: 10.1007/s10826-009-9261-2
    D.F Schaffer(1980).Sex rol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Reading,Mass:Adison-wesley.
    D.H Dianne(1995).Achieving gender equity.Boston:Allyn&Bacon.
    D.R.Shaffer(1996).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ren and Adolescence.(4th)New York:Brooks/Cole and ITP.
    Dario Cvencek,Andrew N. Meltzoff, and Anthony G. Greenwald(2011). Math–Gender Stereotype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82(3), 766–779. doi: 10.1111/j.1467-8624.2010.01529.x
    H. Wayne Rogan (1977).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An Extended Replic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33(4), 1009-1013.
    Jessica Rose, Susan Mackey-Kallis, Len Shyles,Kelly Barry, Danielle Biagini, Colleen Hart, &Lauren Jack(2012). Face it: The Impact of Gender on Social Media Image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60(5),588-607.doi: 10.1080/01463373.2012.725005
    Renee Hobbs (2011).Empowering Learners with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Knowledge Quest,39(5),12-17.
    Russell Luyt (2011). Representation of Gender in South Africa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 Content Analysis. Sex Roles,65, 356–370.doi: 10.1007/s11199-011-0027-0
    S.A Basow (1992).Gender:Stereotypes an roles(3ed.Ed).CA:Brooks/Col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