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詩茵 Huang Shih Yin |
---|---|
論文名稱: |
補習~練功?放風?放空?─國中學生補習觀之質性研究 Shadow Education ~ Lian Gong? Fang Feng? Fang Kong? ─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學生 、補習 、補習觀 |
英文關鍵詞: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hadow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82 下載: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一所鄉村型國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訪談法,以了解他們對補習的觀點。研究發現,他們對補習的觀點分為「補習即練功」、「補習即放風放空」、「拒絕補習,將補習get out」三種。補習即練功的學生,肯定補習的價值,認為藉補習持續加強課業,能提升學科實力及應考功力;補習即放風放空的學生,無心學習,視補習班為玩樂、消磨時間的地方;拒絕補習,將補習get out的學生,則因各種因素,無法補習或認為補習沒必要。
學生的補習觀與學校教師教學效能、學生個人條件、家庭社經背景、補習班老師的教學與管理等因素相關。學校教學是否讓學生理解、是否足以應付升學考試,學生本身的資質、讀書習慣、自我教育抱負、課業學習態度,家長經濟能力、對補習所持態度,補習班老師的教學、對學生的管理要求等,形塑學生不同的補習觀。
The research aims to describ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To do this,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rural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Lian Gong」, 「Fang Feng」, and 「Fang Kong」 three categories. Shadow education is considered helpful by 「Lian Gong」 students. With the instruc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d by shadow education, 「Lian Gong」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xamination skills. 「Fang Feng」 students don’t take shadow education seriously. Instead of studying, they do whatever they like during shadow education period. Some students get shadow education out. They either think of shadow education unnecessary or can’t afford the tuition.
Students themselves, their family backgrounds, the teachers at school, and the instructors of shadow education systems are factors that relate to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Many students decide to receive shadow education or not based on their learning quality at school. Students’ talent, educational aspiration, study habits, and learning attitudes influence their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In addition, students’ family financial resources, their parents’ attitude, and shadow education instructors’ requirements also play a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hadow education.
壹、中文部分
方仕育(2010)。嘉義市家長教育信念與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校外補習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心怡(2006)。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思怡(2011)。南韓全民燒錢瘋補習,首爾宵禁打惡補。【天涯社區】。取自
http://bbs.tianya.cn/post-333-91143-1.shtml
江芳盛(2006)。國中學生課業補習效果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1),131-148。
何汝魚(2006)。國三學生參與補習行為、學業成績與心理幸福關聯性之研究。國
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何姿嫻(2007)。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登坤(2007)。嘉義縣市九年級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學習態度、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登坤(2010)。嘉義縣市九年級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嘉義市教育研究集刊,2,279-302。
吳麗芬(1993)。國小學生補習狀況問卷分析。人本教育札記,43,12-18。
李志勇(2008)。國三學生數學課後補習對數學考試焦慮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某國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宜齡(2010)。國三學生校外英語補習、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敦義(2006)。補習有助於升學嗎?─分析補習、多元入學與教育取得間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9(3),489-516。
沈君翰(2006)。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大森、陳憶芬(2006)。台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
林彥岑(2008)。出身背景、父母期望與教育抱負影響補習多寡之研究─以臺東縣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倖妃(2013)。台灣補習班比超商還多。天下雜誌線上版。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350&page=3
林萬車(2006)。國三學生補習、學習動機、學習互動及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慧敏(2008)。臺灣學生補習動機之探討。臺灣教育,650,57-60。
邱永富(2002)。補習班之服務品質─以屏東縣某立案補習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郁年(2004)。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補習班因素分析─以林園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榮鍵(2006)。國中生知覺之補習班教師管教方式、學習壓力與數學科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正峰(1990)。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2,327-346。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徐保嘉(2009)。國中學生參加校外補習對其學習態度之影響─以桃園縣龍潭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3)。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
張春桂(2004)。國小學童課後補習狀況與家長決策行為之探討─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朝鈞(2007)。國小學童補習、家庭結構、社經地位與城鄉比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稚曼(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課外補習的學習概念、學習取向與學習結果之研究:以嘉義市慈慧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崇憲(2010)。高中學生參加補習的情境決定因素及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3(3),77-105。
許綺婷(2001)。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獻元(2006)。您的孩子補過頭了嗎?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51。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TEPS~News_051.pdf
陳俊瑋、黃毅志(2011)。重探學科補習的階層化與效益:Wisconsin模型的延伸。教育研究集刊,57(1),101-135。
陳筱瑩(2010)。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補習消費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升學補習班學生家長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惡補的困擾(1978)。教育資料文摘,1(1),69-84。
黃光明(1993)。談補習。現代教育,8(2),145-151。
黃光國(1981)。升學補習班問題。中國論壇,11(10),8-24。
黃健倫(2007)。國中生補習的決定因素與補習對成績的影響。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彩美(2012)。國小學生參與補習、家庭內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毅志、陳俊瑋(2008)。學科補習、成績表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
楊慧美(2001)。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自然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補習及進修教育法(2013年1月30日修正公布)。
趙中景(2008)。高雄縣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蕙芬(2003)。學生課外補習對教師教學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
潘景忠(2008)。高雄市國小數學補習班家長消費決策屬性與行銷組合策略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心理。
蔡文輝(1981)。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
蔡忠武(2008)。桃園縣國小學生家長選擇英語補習班之決策行為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國成(2010)。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校外英語補習經驗、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瑛茹(2011)。高雄市文理補習班國中生補習動機與補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敏青(2006)。國中校外英語補習經驗、學校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中正國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于菁(2010)。國中成績優異學生放學後的學習世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Baker, D. P., Akiba, M., LeTendre, G. K., & Wiseman, A. W. (2001). Worldwide shadow education: Outside-school learning, institutional quality of schooling, and cross-national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3(1), 1-18.
Bray, M., & Kwok, P. (2003). Demand for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socio-economic patterns in Hong Kong.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 611-620.
Bray, M. (2007).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Buchmann, C., Condron, D. J., & Roscigno, V. J. (2010). Shadow education, American style: Test preparation, the SAT and college enrollment. Social Forces, 89(2), 435-462.
Byun, S., & Park, H. (2012).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East Asian American youth: The role of shadow educa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5(1), 40-60.
Dolly, J. P. (1993). The impact of juku on Japanese student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0(4), 277.
Goya, S. (1994). Japanese education: Hardly known hard facts. Education Digest, 59(8), 8.
Ihlwan, M. (2000). Crazy for cramming in South Korea. Bloomberg BusinessWeek, 3705, 178.
Johnson, M. L., & Johnson, J. R. (1996). Daily life in Japanese high schools. Japan Digest. Retrieved from http://spice.stanford.edu/docs/142
Kwo, O., & Bray, M. (2011). Fac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The Newsletter, 56, 20.
Lee, S., & Shouse, R. C. (2011). The impact of prestige orientation on shadow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4(3), 212-224.
Lee, S. K. (2013). Local perspectives of Korean shadow education. Reconsidering Development, 2(1). Retrieved from http://rdj.ipid-umn.org/2013/06/21/local-perspectives-of-korean-shadow-education-soo-kyoung-lee/
Shen, C. (2005). How American middle schools differ from schools of five Asian countries: Based on cross national data from TIMSS 1999.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1(2), 179-199.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63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