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珮瑄
論文名稱: 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同儕互動心理需求教育程度管教態度家庭氣氛人際關係
英文關鍵詞: peer interaction, psychological needs, education level, management attitude, family atmosphere, human relatio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7下載:1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編製「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探討國中生個人背景變項、家庭背景變項,及自我覺知之家庭氣氛與人際關係,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的差異情形。研究者依據Maslow需求層次理論和Schutz人際需求論編製研究工具,選取臺北市、臺北縣和苗栗縣共十三所國中的一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1583人,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根據受試者在研究工具的反應建立男、女生百分等級常模,進行統計分析後顯示本量表具良好之信度與效度,並獲得下述結論:
    一、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不因學生所在地區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三年級學生在生理、安全、自尊、自我實現和全量表之心理需求顯著高於一、二年級,但並未發現依年級遞增而增加心理需求的情況。
    三、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五個分量表和全量表均達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女生之心理需求高於男生。
    四、國中生的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不因出生序之不同而有差異。
    五、父親教育程度在安全、愛與隸屬感、自尊、自我實現需求和全量表達到顯著差異,但生理需求並未達到顯著差異;母親教育程度在五個分量表和全量表均達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育程度較高者(特別是高中和大學教育程度),子女同儕互動心理需求較高,並有助其追求較高層次之心理需求。
    六、父親管教態度在愛與隸屬感、自尊、自我實現需求和全量表達到顯著差異;母親管教態度在安全、愛與隸屬感、自尊、自我實現需求和全量表達到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民主之管教態度對子女在愛與隸屬感需求、自尊需求和全量表的影響,顯著優於放任之管教者,但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同儕互動生理需求均未達顯著差異。
    七、國中生自我覺知之家庭氣氛和人際關係,在五個分量表和全量表均達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自覺良好家庭氣氛和自覺良好人際關係的國中生,其同儕互動心理需求最高,且「良好」家庭氣氛顯著高於「普通」和「不好」者;人際關係「良好」顯著高於「普通」、人際關係「普通」又顯著高於「不好」。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compiling the “sca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erms of peer interaction”. It discusses the variable of individual background, the variable of family background, the family atmosphere and human relationship that one is aware of, and the difference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of peer interaction. The researcher produces the tool of research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nd the 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of Schutz. The researcher chooses altogether 1583 students from Grade 1 to Grade 3 in 13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city of Taipei, the county of Taipei and the county of Miaoli as the objects of research.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from the examinees on the tool of research, the norm of percentile ranks for both boy students and girl students is established. Through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is scale is credited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u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1.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regarding peer interaction do not var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tudents.
    2. The physiological needs, safety needs, esteem needs and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full scale of the Grade 3 students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ade 1 and Grade 2 students. But it has not been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increase by degrees as the grade adds.
    3.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e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ive branch scales and the full scale. It 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female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the male students.
    4.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regarding peer interaction do not vary with the differences of birth order.
    5.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fathers has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safety needs,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and full scale, but does not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ical needs.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mothers has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ive branch scales and the full scal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parents (especially the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graduation level), the higher the peer interaction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students.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helps students have a higher level of psychological needs.
    6. The management attitude of the father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and full scale; the management attitude of the mother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safety needs,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and full scal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attitude of the parents have obviously better effects than permissive management attitude on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and full scale. Nevertheless, the management attitude of the parents does not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peer interaction physiological needs of the students.
    7. The self-aware family atmosphere and human relationship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ive branch scales and the full scale.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and human relationship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 highest peer interaction psychological needs. Students with “good” family atmosphere have obviously higher psychological needs than “common” or “bad” ones; students with “good” human relationships have obviously higher psychological needs than the “common” ones, and students with “common” human relationships have obviously higher psychological needs than the “bad” one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同儕互動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人際需求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親子互動關係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之常模與信效度 4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方面的探討 53 第三節 不同家庭背景之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方面的探討 63 第四節 不同家庭氣氛與人際關係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探討 76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書目 91 表目錄 表 三 1「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預試樣本人數分析 29 表 三 2「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有效樣本人數分析 31 表 三 3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分量表的內涵 34 表 三 4分量表得分意涵 37 表 四 1描述統計摘要表 46 表 四 2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之題數及內部一致性信度 46 表 四 3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的重測信度 47 表 四 4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的效標關連效度 49 表 四 5研究樣本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得分的相關係數表 50 表 四 6解說總變異量 51 表 四 7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51 表 四 8不同地區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53 表 四 9不同地區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4 表 四 10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55 表 四 11不同年級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 四 12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及T考驗結果摘要表 57 表 四 13不同出生序國中生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58 表 四 14不同出生序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 四 15國中生之父親教育程度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64 表 四 16父親教育程度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 四 17國中生之母親教育程度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66 表 四 18母親教育程度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7 表 四 19國中生之父親管教態度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68 表 四 20父親管教態度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9 表 四 21國中生之母親管教態度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70 表 四 22母親管教態度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四 23國中生自我覺知不同家庭氣氛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76 表 四 24國中生自我覺知不同家庭氣氛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 四 25國中生自我覺知不同人際關係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上之比較分析 78 表 四 26國中生自我覺知不同人際關係在同儕互動心理需求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圖目錄 圖 二 1 MASLOW需求層次金字塔 18 圖 三 1研究架構 28 圖 三 2實施流程 40 附 錄 附錄 一 預試量表之內容 98 附錄 二 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第一次預試之試題內容與項目分析結果 103 附錄 三 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第二次預試之試題內容與項目分析結果 109 附錄 四 正式與預試試題題號對照表 114 附錄 五 正式量表之內容 115 附錄 六 施測說明 120 附錄 七 男生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之百分等級常模 123 附錄 八 女生在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量表之百分等級常模 124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石培欣(民89)。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崑中(民85)。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治勳(民92)。青少年同儕關係的評估及其特性之探討—以憂鬱傾向及壓力壓程特性為指標。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琦(民92)。國中學生父母管教策略、社會能力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明、陳紅雯譯(民81)。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李佩怡(民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卷,3152-3156頁。
    李坤崇(民72)。馬斯洛人格理論及其在諮商與測驗上的運用。輔導月刊,19卷,9期,10-15頁。
    李坤崇(民75)。我國大學生心理需求之評量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崇(民77a)。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及其實徵性研究之分析。臺南師院學報,21期,207-259頁。
    李坤崇(民77b)。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及其實徵性研究之探討。輔導月刊,24卷,4、5期,15-21頁。
    李坤崇(民79)。馬斯洛心理需求順序與變化之探討。輔導月刊,26卷,5、6期,17-20頁。
    李坤崇(民85)。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桂蘭(民83)。幼兒生活與輔導:從馬斯洛人類需求階層論談起。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期,15-28頁。
    李清茵(民9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雅芬(民92)。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車文博(民90)。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
    周玉真(民81)。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榮范、卓妙如(民92)。運用依附概念於發展遲緩兒之親之互動。身心障礙研究,1卷,2期,13-14頁。
    林世欣(民8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宜美、田玲瑋、許秋田、郭玲妃合譯(民92)。早期社會化。台北:五南。Cara Flanagan. (1999).Early Socialisation:Sociability and attachment.
    林翠湄譯(民84)。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Shaffer D. R.(1994). 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邱美華(民85a)。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上)。父母親月刊,137期,33-40頁。
    邱美華(民85b)。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下)。父母親月刊,138期,31-40頁。
    邱皓政(民9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金惠梅(民86)。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頂清(民89)。馬斯洛人文主義的自我觀在教育上之涵義與應用。教師之友,41卷,4期,2-5頁。
    洪雅雯(民90)。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斐斐(民75)。家庭穩定性、母親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對母親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大川審譯(民79)。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Maslow, A.H. & Fromm, E.等著。
    孫淑琴(民89)。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合著(民91)。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振堃(民9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綺櫻(民82)。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時蓉華(民85)。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涂秀文(民8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怡貞(民8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芝鳳(民89)。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廣義(民87)。淺談學校校園中的人際關係互動。教育習輔導季刊,4卷,3期,11-16頁。
    梁志宏(民74)。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影響調查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千慧(民8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懷義、劉焜輝、曾端真、張鐸嚴(民79)。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空中大學。
    莊耀嘉譯著(民71)。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台北:允晨。
    許雅嵐(民91)。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民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孟瑜(民92)。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人際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燕如(民77)。父母管教態度對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價值取向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一惠(民87)。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立人、鄭宇樑(民83)。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之親子關係適應、班級人際關係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5期,1-18頁。
    陳佳琪(民9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坤虎(民90)。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璊(民88)。國中教師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皎眉、鍾思嘉(民85)。人際關係。台北:幼獅。
    陳喜水(民92)。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文賢(民81)。人群關係的生態面。台北:幼獅。
    彭運石(民90)。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曾端真、曾玲岷譯(民85)。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1992).Inter-act :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黃牧仁譯(民88)。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Erwin P.(1998).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黃琴雅(民8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百川(民90)。高中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錦登(民88)。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卷,3期,48-53頁。
    楊錦登(民8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輔導文摘,69期,104-113頁。
    雷庚玲、曾慧芸(民88)。誰說我不聽話,我聽朋友的話-談青少年社會同儕順從行為之發展現象與成因。測驗與輔導,153期,3178-3182頁。
    劉劭純(民91a)。依附關係與兒童人際發展之探討。師友月刊,418期,42-45頁。
    劉劭純(民91b)。友誼關係在人際關係教育上的意義。師友月刊,419期,48-51頁。
    劉玲君(民84)。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佳芬(民88)。影響繼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因素之相關分析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政霖(民91)。父母管教態度與少年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恒翠(民93)。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佩芬(民89)。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鄭金謀(民83)。人際關係基本學理與實務探討。輔英學報,14期,186-217頁。
    謝美英(民87)。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卷,3期,55-60頁。
    羅聿廷(民91)。影響單親青少年疏離感與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沁芳(民92)。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品欣(民9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基聰(民75)。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的生活適應、父母管教態度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建文(民86)。對父母及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6-2413-H-003-009-G10)。
    蘇建璋(民89)。南部地區國小學生心理需求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西文部分
    Abraham H. Maslow.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Abraham H. Maslow.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Bell N. J., Avery A. W., Jenkins D., Feld J. & Schoenrock C. J. (1985).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competence during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4, 109-119.
    Berndt, T.J. (1982).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6), 1447-1460.
    Bierman, K.L.,&Smoot, D.L. (1991). Linking family characteristics with poor peer relations :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341-356.
    Bigelow, B. J., & La Gaipa, J. J. (1975). Children’s written descriptions of friendship: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857-858.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 1101-1111.
    Durkin (1995). Development Social Psychology: From Infancy to Old Ag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Erickson, M.F., Sroufe, L.A. and Egeland, B. (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attachment and behaviour problems in preschool in a high-risk sample. Monographs for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 147-166.
    Gifford-Smith, M. E., & Brownell, C. A. (2003). 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Social 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 235-284.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5th ed.).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rossmann, K.E. and Grossmann, K. (1991).Attachment quality as an organizer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 in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In C.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and P. Marris(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London: Tavistock/Routledge.
    Mirny, A.I. (2001). Meaning of the group: Diverging perspectives of the early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on their peer groups. Paper presented at a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eattle, WA.
    Raffaelli M. , & Duckett, E. (1989). “We were just talking……” : Conversa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 567-582.
    Romig, C. & Bakken, L. (1992). Intimacy development in middle adolescence : Its relationship to gender and family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1(3), 325-338.
    Shulman, S. , Elicker, J. & Sroufe, L.A. (1994). Stages in friendship growth in preadolescence as related to attach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 341-361.
    Smith, T.E. (1997). Adolesc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ime alone and time devoted to conversation. Adolescence, 32, 486-496.
    Sroufe, L.A. & Fleeson, J. (1986). Attach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hips. In : W.W.Hartup and Z.Rubin(eds),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Erlbaum.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Zimbardo, P. G.(1988). Psychology and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