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譚莉貞 Tarn,Lie-Jen |
---|---|
論文名稱: |
南投縣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 The Researching of Nantou County’s Craft Culture |
指導教授: |
翁徐得
Ueng, Shyu-De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1 |
中文關鍵詞: | 南投縣 、工藝文化產業 、工藝家 、工藝研究所 |
英文關鍵詞: | Nantou County, Craft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ist, Craft Research Institut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1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採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擷取南投縣自1954至2004年,工藝發展五十年歷史。以「南投縣工藝研習班」之創設為研究起點,「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歷次改制及變更名稱之時間為分界點,共區分為四個橫向階段,探討南投縣工藝發展的歷程,並分別以工藝歷史、工藝教育、工藝產業、工藝研究所等四個面向做縱向析論。
首先回顧工藝文化產業的相關理論;包括文化發展理論、地方工藝文化產業,並進一步探討文化產業與地方發展的關係,說明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對工藝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
田野調查分為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個別訪談部分屬質化性質之研究,訪問具各類工藝專長領域之工藝家及學者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則補強研究之內涵與深度。
本論文藉由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內容,分析南投縣工藝文化產業的現況與發展,同時凸顯南投縣工藝文化產業近半世紀以來的發展成果,希望喚起大眾對工藝文化的重視,並將研究結果加以綜合,提出研究發現報告與後續的研究方向與建議。
This thesis uses the method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records and documents to discuss in depth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artisan made products in Nan Tou County from 1954 to 2004.
Taking ‘a study in artisan made products’ as our starting point we also must discuss the fact that National Taiwan Craft Research Institute has changed the system and uses name plus time as it’s boundaries of definition dividing the subject into four sections : artisan history, artisan education, artisan industry and a general research of every aspect of the subject.
First we will look back at artisan culture and industry plus discuss other related topics includ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artisan culture and industry by location therefore going one step further into the subject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place. We will also be looking at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artisan industry.
The field surve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is an interview and the second a questionnaire. Each interview has it’s own merits, people from every level of the industry were interviewed from foremen to students with the desired outcome be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tents and depth of the research.
This thesis thanks to it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echniques has been abl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Nan Tou’s artisan industry’s present day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showing the results of the last half century on Nan Tou’s artisan development. Hopefully this will cause people to place more importance on artisan culture and also thorough study on the subject.
壹、中文書籍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文建會(2002),《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實錄》,頁5-6,台北:文建會。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台灣工藝產業現況調查〉,第6章1-16頁,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伍立人(2003),《從傳統中尋找新生命的文化創意產業——以白米木屐為例》A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李依芳(2003),《文化創意產業之整合性行銷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1991),《台灣工藝展——從傳統到創新》,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頁6-7。
李蒼江(2004),《臺灣工藝產業經營提昇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26。
何懷碩(1991),〈台灣文化的現象與檢討〉,《廿一世紀》,第5期,
頁89-90。
卓玲妃、陳乃菁(2003),〈文化產業的設計與創意〉,《歷史月刊》,第187期,頁110-114。
林明德主編(1997),《台灣工藝之美》,台北:文建會。
林明德(2003),《臺灣工藝地圖-南投篇》,台中:星辰,頁150-167。
林美容主編(1990),《草屯鎮鄉土社會史資料》,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杭亭頓著(Samuel P. Huntington ,1997),黃裕美譯(2001)《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頁447。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2),《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2000,Research-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台北:學富文化。
姚世澤(2001),〈音樂教育是否反映人類需求與社會文明的價值觀〉,《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藝術館。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9),《南投研究——縣史館籌備處開幕特刊》,
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南投縣政府(1982),《南投文獻叢輯》,南投:南投縣政府。
施豐坤等(2002),《揚藝希望向前走——重建區的工藝故事》,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夏學理、鄭美華等編著(2003),《藝術管理》,台北:五南。
翁徐得、宮崎清(1996),《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 實例》,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翁徐得(1998),《台灣手工藝研究所所志》,南投縣: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頁132。
翁徐得(1999a),〈台灣工藝節的政策意義〉,《台灣工藝季刊》,第1期,頁6-11。
翁徐得(1999b),〈工藝文化產業政策座談會會議手冊〉,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頁21-126。
翁徐得編(2002a),《草屯工藝資源》,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
翁徐得總編輯(2002b),《重建區工藝文化產業振興輔導計畫成果專輯》,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
翁徐得總監(2002c),《台灣當代工藝》,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
翁徐得、鍾蔡瑛珠主編(2003),《台灣工藝先驅——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
翁徐得、黃麗淑(2005),〈南投漆藝〉《南投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文建會,頁93-102。
翁誌聰(2001),《從文化全球化觀點面向探討我國政府藝文補助之意涵——以台北市文化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頁20。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 (2002),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梁志忠(2002),《台灣早期民間工藝——南投陶文物風華》,南投:南投民俗文物學會。
莊伯和(1994),《台灣民藝造型》,台北:藝術家,頁90-95。
莊伯和(1994),〈傳統工藝美感之再認識〉,《八十三年民族藝術薪傳獎專輯》,台北:教育部。
莊伯和(1998),《台灣傳統工藝》,台北:漢光,頁6-18。
許碧雲(2003),〈九十、九十一年台灣工藝產業產品出口貿易金額統 計〉,《台灣工藝季刊》,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第15期,頁72-73。
許華珊,(2002),《一個想發展文化產業的社區——竹山鎮富州里的實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0-18頁。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0),《台灣工藝發展座談會會議紀錄》,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北展示中心。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編(2002),《九十年度人材培訓成果專輯》,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02),《揚藝希望向前走》,台北:民生報。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2003),《2003文化創意產業專題系列講座》, 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2001),《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藝術館。
陳一夫(2001),《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陳玉峰(2004),〈後現代台灣〉,《中國時報》,2004.10.15,A2版。
陳秀義主編(2002),《南投藝象——南投縣美術資源調查》,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陳坤宏(2002),《社區文化與生活空間》,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講義。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2001),〈藝術與人生〉專題演講,《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藝術館,頁61—75。
陳淑珍(2000),《法國文化行政組織與政策期末報告》,台北:文建會委託研究。
陳學明(1996) ,《文化工業》,台北:揚智,頁16。
孫建崴(2004),《探討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資本之建構、管理與保護——以工藝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24。
郭品妤(2004),《地方文化產業行銷機制之研究——以消費者心理向度探討》,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7。
張巧芳(2002),《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意義——安平地區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逸昌(2000),《希望之島》,苗栗:自行出版。
黃人傑(2002),《經濟全球化之下的五倫與人際關係》,發表於第三屆兩岸倫理學術研討會, 台北: 台灣師大政治學研究所。
黃才郎(1991),《文化政策影響下的藝術贊助——臺灣一九五○年代文化政策、藝術贊助與畫壇的互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以竹山鎮社寮地區為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凰娟(2001),《地方居民自發性與地方傳統工藝振興之探討—以鶯歌陶瓷為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建銘(2002),《顏水龍的工藝振興工作研究(1936~1997)》,國立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楊敏芝、辛晚教(1998),〈全球化經濟趨勢下台灣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收錄於《1998都市計畫學會論文集》,頁2-3。
楊敏芝、辛晚教(2001),〈文化產業與都市發展互動議涵〉,《亞太四城發展論壇論文集》,頁77-81。
楊敏芝(2001),《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雅惠(2002),《地方博物館政策理念與執行過程之探討——以苗栗縣木雕博物館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2003),〈 1950—1960年代台灣從手工業到工業設計的推展機構之探索(Ⅰ)—「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發展沿革及其推廣活動始末與成果〉,《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簡報》,雲林科技大學工藝設計系所,頁1-6。
楊靜、連奕晴(2005),《「南投工藝研究班」對1950—70年代台灣地方工藝產業振興活動事蹟之初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藝設計系所,頁1-4。
蔡美麗(2001),《文化政策與台灣工藝發展(1979-1999)》,私立東海 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原超(2003),〈行政法人化之可行性研究報告〉,彰化: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劉新圓(2004),〈文化要深耕,不是「打著本土反本土」〉,《中央日報》, 2004.2.15,全民論壇,15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展瑋(1998),《企業贊助文化藝術事業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水龍(1952),《台灣工藝》,台北:光華出版社。
顏玉雲(2003),〈從後現代主義到後殖民主義的台灣文化研究〉,《人文藝術學報》第二期,2003年3月,頁55 ~76。
簡榮聰等(1993),《南投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簡榮聰(1996),〈南台灣工藝〉,《南台灣文化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簡榮聰等(1999),《台灣文物風華》,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蘇明如(2001),《九○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外文書籍
McLaughlin, John(1990),Building a Case for Arts Educatio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y of Major Research, The Kentucky Alliance for Arts Education.
Lester, Pearson (1995), Democracy in World Politics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日下公人(1987),《新文化產業論》,日本:php研究所。
參、網路資源
九二一文化資產搶救小組,http://www.culture.fr/culture/historique,2004/4/17瀏覽。
文建會—文化知識網,http://www.cca.gov.tw,2004/10/20瀏覽。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portal/index.asp ,2004/10/20瀏覽。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hppt://www.921.sinica.edu.tw,2005/2/7瀏覽。
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hppt://www.921-imp.org.tw,2005/2/19瀏覽。
南投縣九二一社福聯盟,http://www.921.yam.com,2005/2/19瀏覽。
南投縣政府文化中心,http://www.nthcc.gov.tw/center,2005/6/18瀏覽。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http://www.ncafroc.org.tw,2005/6/20瀏覽。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http://www.ntcri.gov.tw,2005/7/18瀏覽。
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hppt://www.ttshoe.encntc.edu.tw,2005/7/20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