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嘉恩
Fan, Chia-En
論文名稱: 超譯繪畫:范嘉恩創作論述
The Transcoding of painting:The Research of Art by Fan Chia-En
指導教授: 蔡芷芬
Tsai, Chih-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超譯諧擬編碼碎片後數位繪畫
英文關鍵詞: transcoding, parody, coding, fragment, post-digital paint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3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網路與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為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便利,也擴大了我們的認識範圍和加速資訊符碼的交換與流通。使用者透過觀看屏幕讀取這個由符碼所構成的世界的一切,同時感官與視覺經驗也逐漸的發生變化。

    電子傳媒的出現,一切的影像、符號、聲光,彼此混雜,從無數的視窗與屏幕對著我們噴發,構成一個編碼和運算的擬像世界。世界不斷地速度前進,在內爆之下,電傳科技全面擴展到我們的中央神經系統作為我們意識和感官的延伸。傳媒的革新不僅改變了交流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此外,還會造成其他學門領域的影響與改變。如今,電傳科技與數位擬像大行其道,使筆者好奇的是繪畫又將以何種新的意涵與表現方式做出回應?

    在筆者個人的看法下,繪畫藝術不只是作為對現實世界的描寫和機械式的反映,它是一個超譯的過程、是主體將抽象的概念與對世界做出直覺式的領會,並且將之實現出來,作為可被視的綜合能力。主體以感知做為認識外部世界的入口,在認識的過程中,對對象的感知包含著對客體的把握和領會,同時感官自身也會將感知道的外部經驗建立成屬於主體自己獨特的詮釋和理解。因此,描繪不僅僅是單純技術性的技巧展現,相反的,它除了作為我們的工具、更是意識的延伸;以一種流動、混雜、根莖般的姿態,將主體、感官、物質、思想,藉由纏繞、交疊將彼此間的雜揉與交互作用表現出來。超譯繪畫,除了反映當經當今後數位時代的集體精神和處境外,同時也是人與世界所共構的「完形」之展現。

    Abstract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bring us convenience, expand our knowledge, and accelerat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We as users, through screens, perceive the world composed by codes, and in turn, our senses and visual experience are changed by such technology.

    With the emergence of electronic media, all images, signs, and sound bites are mixed together and sent to us all at once, presenting a virtual world that is constructed by coding and calculation. The world is advancing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In the premise of information “implo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reached ou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us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consciousness and senses. Media revolution has not only changed our way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self. On top of that, it also alters other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fields. Toda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simulacrum is taking the world by storm. The author is thus interested in how painting as an art form would respond to the new technology; is it by bearing new messages or having new approaches?

    In the author’s opinion, painting is not a mere description of or an unconscious reflection to the world, but a transcoding process in which a person realizes his/her perception of abstract ideas and first-hand intuition of the world. Painting is a complex, perceivable ability of a painter. The human senses are our key to contacting the external world. Our senses work, dur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to comprehend and understand various objects and items, and, at the same time, turn the external experience into our internal, unique interpretation and comprehension. Therefore, sketching is not only about the skills. It is not just a tool for us to use but has also itself become the extension of our consciousness. Sketching well presents the painter, his/her senses, the objects, and the underlying ideology by overlapping and interwoven stokes. Transcoding of painting not only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he post-digital art era but also manifests the “Gestalt” co-constructed by human beings and the world.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6 第二章 創作思維與名詞釋義……………………………………………………………………7 第一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節 全面佔領…………………………………………………………………………………………15 第三節 現實的製造……………………………………………………………………………………17 第三章 感知、介面與編碼形象……………………………………………………………23 第一節 感覺、知覺概述…………………………………………………………………………24 第二節 格式塔心理學派…………………………………………………………………………31 第三節 共構…………..…………………………………………………………………………………37 第四節 邁向超譯…………………………………………………………………………………………46 第四章 表現與賦形……………………………………………………………………………………59 第一節 內容與形式探究……………………………………………………………………………58 第二節 創作實踐…………………………….……………………………………………………………63 第三節 作品分析……………………………………………………………………………………………69 第五章 結論……………………………………………………………………………………………………84 第一節 回溯……………………………………………………………………………………………………84 第二節 運算─類比─超越…..……………………………………………………………………94 第三節 展望……………………………………………………………………………………………………96 作品圖版…………………………………………………………………………………………………………………97 參考書目…………………………………………………………………………………………………………………105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1.王品驊 邱誌勇。《數位藝述》。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2.卡夫卡《誤入世界》。葉廷芳等 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布希亞 (Baudrillard, Jean)。《象徵的交換與死亡》。東槿山 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
    4.吉見俊哉。《媒介文化論》。蘇碩斌 議。台北市:群學出版社。2009年。
    5.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1990年。
    6.季桂保。《布希亞》。台北市:生智出版社。2002年。
    7.東浩紀。《動物化的後現代》。 褚炫初 譯。台北市: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8.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年。
    9.段永朝。《互聯網: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
    10.保羅‧維希留 (Paul Virilio)《消失的美學》。楊凱麟 譯。台北市:揚智文化。2001年。
    11.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年。
    12.陳英偉。《假設性後現代主義的虛實》。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13.麥克爾‧海姆(Heim, M.)。《從介面到網絡空間:虛擬實在的形而上學》。金吾倫 劉鋼 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認識媒體》。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6年。
    15.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 譯。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16.賈克‧洪席耶 (Jacques Rancère)《影像的宿命》。國立編譯館 主譯 黃建宏 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17.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18.福嶋亮大。《當神話開始思考》。蘇文淑 譯。台北市:大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19.嘉爾文‧赫爾。《意識心理學》。關人吉 譯。五洲出版社。1972年。
    20.寧海林。《阿恩海姆視知覺形式動力理論研究》。北京:人名出版社。2009年。
    21.蔡振家。《音樂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13年。
    22.魯道夫‧阿恩海姆 (Arheim, Rudolf)。《藝術心理學新論》。郭小平 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23.謝素蓮。《科技與藝術的美學超連結》。台北市:鴻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24.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李維倫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
    25.蘇珊⋅郎格 (Langer)。《情感與形式》。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 譯。台北市 : 商鼎出版。1991年。

    西文書目

    1.Joe Houston。《Post-digital painting》。Cranbook Art Museum,Dora Apel,Michigan:Cranbook。2002。
    2.Robert Pepperell & Michael Punt。《The Postdigital Membrane: Imagination, Technology and Desire》。

    作品集

    多明尼克‧巴依尼(Dominique Paini)。《數位之手》。林志明 撰稿。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台中市:台灣美術館,2010年。

    論文期刊

    1.葉政鑫。〈運用完形心理學探討介面形態組織關係對注意力之影響〉,2002年。
    2.蔡芳姿。〈完型心理學群化原則應用於數位影像設計的創作研究〉,2004。
    3.蔡長穎。〈虛擬、超真實的布希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1期。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