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錦美
TSAI CHING MEI
論文名稱: 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 -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
The study of the life stories that the female ceramic artist Lien, Pao – Tsai in Taiwan Ceramic Life force Social culture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女性陶藝生命力生命史社會文化
英文關鍵詞: Female, Ceramic, Life force, Life story, Social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5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
    -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歷程,藉由研究對象個人的重要生命經驗,論述個人生命力量所能影響的層面:
    一、探究藝術家造己、造人所展現的生命力。
    二、探究藝術家如何活化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如何深化藝術家的生命。
    三、論述台灣社會文化工作者之典範。
    四、透過藝術家的重要生命經驗,探究人生命的本質。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資料蒐集策略
    ,來進行個體生命經驗的研究。研究中以文件分析資料,建構深度訪談主題,透過「重要生命經驗」、「藝術創作學習歷程」、「藝術創作風格」、「陶源精舍陶藝教學」、「社會文化事件」五項主題軸,作為進行研究對象重要生命經驗的訪談、生命敘說時之軸線。研究資料之整理與分析採三角檢定法(triangulation)相互佐證分析,以便對研究對象之生命經驗有完整性、正確性之探究。
    從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的生命敘說為基調進行資料的詮釋發現:
    一、就藝術學習歷程而言,藝術家追求藝術生命成長的歷程中,她不僅成就自己的藝術創作生命,開展自我生命潛能,更造就他人的藝術生命,豐富他人生命的內涵。
    二、就藝術創作內涵而言,可以發現藝術家悲天憫人的關注社會的種種晦暗現象,甚至生、老、病、死,她都一一面對。藝術家卻以光明的心,藉由藝術的創作來承載世間的一切「苦」,期望透過藝術淨化人們心中的「苦」。
    三、就藝術家的社會文化影響力而言:在「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展事件,藝術家內心的自覺,以女性的韌性與母性的勇氣,表現在面對自己的藝術創作良知上,走該走的路。她深知文化的反思與創新並非平坦的路,在「國泰民安」的公共藝術創作,藝術家以獨特創作風格與創新藝術文化的勇氣,激發地方文化再新的對話契機,活化當地社會文化問題的思考。
    綜觀之,藝術家經歷的重要生命經驗,形成她生命中的核心價值
    ,引領她生命的方向,對自我藝術創作的追求心、對學生的藝術教學熱誠、對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感、甚至對芸芸眾生的觀照,都是她生命中殷切的信念。她深知「藝術度人心」並非一條容易的路,但她內心最深沉、最溫熱的力量,來自於她深信「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
    關鍵字:女性 陶藝 生命史 生命力 社會文化

    The study of the life stories that the female ceramic artist
    Lien, Pao – Tsai in Taiwan
    Ceramic Life force Social culture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aspects that the ceramic female artist Lien,
    Pao-Tsai in Taiwan has influenced by way of her individual life forces based on some important life experiences of this subject.
    1.Explore the life force that this artist has shown by
    establishing herself and other people up.
    2.Explore how an artist should do to enliven a social culture
    and how can a social culture deepen an artist’s life.
    3.Illustrate the model of a cultural worker in Taiwan.
    4.Explore the nature of human life by way of the artist’s
    important life experiences.
    Adopting some measures of data collecting for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such as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depth interviews etc., it has conducted a study of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s. During this research, with data from documentary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deep interview for topics, five topics axles of “important life experiences”, “learning history of artistic creation”, “art creative style”, “ceramic lessons at Ceramic House”,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events” have been based to be the five basic axles when conducting interviews about important life experiences of the subject and her life stories. The sorting-out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data has been cross-examined and –analyzed triangul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complete and accurate study of the subject’s life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female ceramic artist Lien, Pao-Tsai, we have found some results after interpreting these data:
    1.As far as an artistic learning history is concerned, during
    the process when an artist pursues the growth of his artistic
    life, it seems that she not only achieves her artistic and
    creative life by fully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s of her own
    life, she has also help others achieve their artistic lives by
    enriching others’ lives.
    2.As far as an the content of artistic creation is concer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rtist’s sympathetic with various kinds
    of darkness in this society that even birth, aging, sickness
    and death she deals with that one by one. As an artist of a
    heart full of light, she helps carry all kinds of “sufferings” in the in the mundane world by way of artistic
    creation, hoping to purify the pain in people’s hearts by way
    of art.
    3.As far a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of an artist is
    concerned, in the “Heart of History” exhibition of
    decorative art, through internal awakening of an artist and
    with female resilience and maternal courage, she has
    demonstrated the way that she should take under her artistic
    and creative conscience. She knows that the reflection and
    recreation of culture is not an easy path. In the creation
    for public art known as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People
    Security”, the artist has inspired a chance for dialogues
    about renewal of local culture and enlivened the thinking
    about cultural issues of the local society with her unique
    creative style and courage of renovating artistic culture.
    Combined with above,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ortant life experiences of this artist has formed the core values of her life guiding her direction and her pursuit for self artistic creation, enthusiasm for artistic teachings for the students, and mission about handing down and renovation of the social culture, even her concerns about the general public are the firm beliefs of her life. It is known to her that “transcend human hearts with art” is not an easy path, yet the deepest and the warmest power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is coming from her belief that “human life has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Key word:Female Ceramic Life force Life story Social cultur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引子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2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與目的 4 壹、研究重要 4 貳、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重要生命經驗」與社會教育 8 壹、「重要生命經驗」起源與意義 8 貳、「重要生命經驗」對社會教育的啟示 9 第二節 藝術風格與社會文化 12 壹、藝術風格的意義 12 貳、藝術風格的形成 13 參、藝術家與社會文化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生命史研究法 16 壹、生命史研究的意義 - 建構新生命 16 貳、生命史的研究典範 - 解放生命力 17 參、生命史研究的實施 - 生命的書寫 18 肆、生命史研究的特色 2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2 壹、文件分析 22 貳、生命敘說 33 參、研究者角色 43 肆、資料分析 44 第四章 女性陶藝家的生命史 第一節 她生命的故事 56 壹、生命的長河 56 貳、長河中的浪花 62 第二節 她藝術創作的故事 66 壹、藝術創作心路歷程 66 貳、藝術創作內容故事 71 第五章 女性陶藝家的生命力 第一節「陶源精舍」陶藝教學生命力 85 壹、心靈桃花源 85 貳、快樂陶人展 88 參、「陶源精舍」夢工場 91 第二節「國泰民安」社會文化生命力 96 壹、藝術家的初發心 97 貳、藝術與政治的激盪 100 參、藝術的社會關懷 102 肆、藝術開創新文化 105 第三節「淨土世界」宗教人生生命力 111 壹、藝術修自性 111 貳、藝術度人心 114 第六章 小結 第一節 呼喚生命的意義 117 壹、意義的呼喚 117 貳、慈悲的呼喚 118 參、生命力的呼喚 119 第二節 展現生命的力量 121 壹、社會教育參與力 121 貳、社會文化改革力 122 中文參考 124 西文參考 131 附錄 133

    中文參考文獻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法。高雄:麗文。
    王淑娟(2000)。對家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輔大
    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誠(2002)。質核心,懷鄉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
    王文科編譯(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曉菁(2002)。美國女性藝術家愛莉絲.妮勒(Alice Neel, 1900-
    1984)之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萍(1999)。欣賞藝術品請體會作者用心。中國時報時報廣場。
    天下雜誌編輯部(1998),不一樣的女人,天下雜誌,三月號,頁95。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70)。台北:巨流。
    江文瑜編(1995)。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出版社。
    成虹飛(2000)。行動研究的書寫與閱讀-困境與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
    究,第35卷。
    宋龍飛(2002)。序言。載於連寶猜著,連寶猜陶集:在愛和希望中重
    生。台北市:陶源精舍。
    宋龍飛(1992)。序言。載於連寶猜著,連寶猜陶展。台灣省立美術館編
    印。
    李昭慧(2002)。生命之河--一個中年女性安全感與母職的破解。輔仁大
    學心理學習研究所論文。
    李繡櫻(2001)。生活 女性 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職進修碩
    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李月霞(2002)。大華春秋─一所學校生命史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策劃 莊慧秋執筆 (1990)。中國女人的生涯觀—安家與攘外。台
    北:張老師文化。
    邱美菁(2002)。七色花的故事:一個女性教師生命角色轉換之處境探
    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建福(2001)。生命的凝視。臺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儒(2000)。論象徵與直覺-我的創作風格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藝術
    研究所論文。
    林曼麗(1997)。序。連寶猜陶展。台北市美術館。
    林素珠(2001)。一個「快樂」女人的生命故事:反正我要第一就對了。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Jiff Freeman &
    Gene Combs著。台北:張老師文化。
    周聖珍(2001)。呼喚祖靈—原住民青年教師之生命追尋。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洵(2000)。她們眼中的學校教育與文憑-不同口合高學歷女性的生
    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柯真如(2001)。意象都市-台灣現代都市社會現象創作研究。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2001)。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
    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范揚焄(2001)。一位男性國小資深教師的生命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唐光華(1997)。序文。載於季雅卿著,成長戰爭(頁12-13)。台北:
    商智文化。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1993)。適宜用質的方法研究女性現象。台灣大學:婦女研究通
    訊30期。
    師瓊璐(1999)。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
    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遠流出版社。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再環境教育上的
    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黃光男(2002)。序言。載於連寶猜著,連寶猜陶集:在愛和希望中重
    生。台北市:陶源精舍。
    黃曉玲 (2001)。破繭而出--一位牧師娘性別意識覺醒歷程、反思與信仰
    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
    黃淑靖(2002)。「我的宇宙 你的世界」與都市阿美族婦女相識的旅途
    對話。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燕萍(1999)。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鵬仁(1995)。族群性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一個北部泰雅女性的生
    命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黃光男(1992)。藝海微瀾(頁82)。台北:允晨文化。
    連寶猜(1995)。與陶結緣-陶藝生涯自述。藝術家,四月。
    連雅慧(2001)。半邊天-女性領導人創業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思:詮釋學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
    四期,頁224-259。
    畢恆達(2001)。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
    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台北:巨流。
    許碧玉(1994)。連寶猜教室的捏陶人派對。工商時報八月二十日。
    陸蓉之(2002)。台灣當代女性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
    陳雪雲(1999)。學習型社區。社會教育學刊,28期,頁21-46。
    陳雪雲(2002)。全球風險、知識與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1期,頁
    19-54。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
    南華管理學院。
    陳文杏(2001)。強迫之心-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患者對強迫思考與行為發
    展之生命述說。國立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莉(2000)。從符號中尋找當代女性的主體性-陳佳莉1997~2000創
    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艷紅(1997)。台灣原住民青年生涯發展歷程極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
    -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碧琳(2000)。九O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琦(2001)。再現他者與反思自我的焦慮-關曉榮的蘭嶼攝影。國立
    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英(2001)。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 生命故事敘說之研
    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運用。北
    縣:左岸文化。
    張雯(2001)。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
    女的生命經驗。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慈莉(1998)。生命主題的敘說與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風(2002)。記憶的集資-一個評審的心路歷程。台北市政府文化
    局。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新田(1999)。社會的神聖遇上藝術的神聖。聯合報,民意論壇。
    熊同鑫(2001)。窺、潰、饋:敘述我對生命史的理解。眾聲喧嘩「質性
    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鄭清榮(2001)。捐佛像救災-連寶猜。載於連寶猜陶塑佛像集。台北:
    陶源精舍。
    鄭曉江(1997)。超越人生痛苦的方法。載於生死智慧 中國人對人生觀
    死亡觀的看法(頁29-36)。台北:漢欣文化。
    鄭美玲(2001)。女性創業家創業經驗與生命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華娟(1999)。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
    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其偉(1992)。序言。載自連寶猜陶展。台灣省立美術館編印。
    劉鳳英 (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
    生命史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書芳(1998)。傅朗克意義治療法在老人生活意義教育上的探討。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世安(2002)。璀璨的嬰孩─凱斯˙哈林與塗鴉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茱月(2001)。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
    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永強(2003)。山海的女兒-五位原住民女性教育菁英的生命史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佳敏(2000)。她的故事-一位國小女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美言(2002)。唱不停的離合?!-一個女性單親家庭的敘說分析。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顏上玲(1999)。浴火鳳凰--口足畫家的自我超越及其生涯發展歷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靜玫(2000)。女性心靈脈動--謝靜玫膠彩畫的創作理念與風格。東海
    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蘇明如(2000)。九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
    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彩月(2002)。國小美勞科應用後現代藝術教學設計的行動研究。屏東
    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秋雲(2001)。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慈濟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雅婷譯(1994),Wilhelm Worringer 。藝術風格的心理學-抽象與移
    情。台北:揚智文化。
    西文參考文獻
    Chawla, L. (1998) Research methods of investigat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London: Sage.
    Dirkx, J. M. (2001) The power of feelings: Emotion,
    imagin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adult learning. Merriam, S. B. (ed.) 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 California: Jossey-Bass Publishers, pp.63-72.
    Edwards, R. (2002) Mobilizing lifelong learning: Governmentality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2(3): 353-365.
    Erben, M. (1998) Biography and research method. In M. Erben (ed.) Biography and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Falmer Press, pp.4-17.
    Horsdal, M. (2000) The life-story in adult education. In Tosse, S. et al. (eds.) Reform and policy: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in Nordic countries. Norway: Tapir Academic Press.
    Jacobsen, B. (1994) The Role of Participants’ life experiences in adult education. In Jarvis, P. and F. Poggeler (eds.) Developments in the education of adults in Europe Frankfurt: Peter Lang.
    Jansen, T. and R. van der Veen (1992) Reflexive modernity, self-reflective biographies: adult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ris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Lifelong Education 11(4), 275-286.
    Johnson, A. (1995)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A user guide to sociological language, Britain: Hartnolls Ltd.
    Rossiter, M. (1999) Understanding adult development as narrative. An update on adult development theory: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course. California: Jossey-Bass Publishers, pp.77-86.
    Usher, R. (1998) The story of the self: Education, ecperience and autobiography. In M. Erben (ed.) Biography and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Falmer Press, pp.18-31.
    Usher, R. (1999) Identity, risk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P. Oliver (ed.) Lifelo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What is a learning society Adershot, Brookfield USA, Singapore, Sydney: Ashgate/Arena.
    Usher, R., I. Bryant and R. Johnston (1997)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Learning beyond the limi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