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慧珊
論文名稱: 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樂觀特質之成效研究
指導教授: 潘裕豐
Pan, Yu-Fong
陳龍安
Chen, Lung-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創造思考教學創造力樂觀特質
英文關鍵詞: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Creativity, Optimistic Trai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1下載:8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依據編製的「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作為實驗教材,探討此方案對提升國中生的創造力和樂觀特質的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為前、後測的不等組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共62人為研究對象,測驗工具為陶倫斯創造思考語文版與國中生樂觀特質量表,分析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方案」的實驗組共30人,與未接受方案的對照組共32人,在實驗結束後,根據兩組測驗結果所得資料,進行共變數分析,以了解實驗組在創造力與樂觀特質的表現情形。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驗組學生在獨創力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而流暢力、變通力、創造力總分兩組學生無顯著差異。
    二、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未能有效提升國中學生樂觀特質。
    三、實驗組學生對「創造思考教學」課程的多呈正向感受

    根據本研究發現及省思,研究者提出建議,作為後續研究、教學者之參考。

    The Effect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on Creativity and Optimistic Trai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make a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program for promoting the creativity and Optimistic Trait. A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hey were 7th grade students from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optimistic trait scale are used to test all the students, including 30 of them accepting the program and 32 of them not accepting any of the program. After the program, ANCOVA analysi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 of creativity and Optimistic Trait of the two groups of the student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ot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Originality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est.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de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ir
    Fluency, Flexibility,and the total score.
    2.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de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ir
    Optimistic Trait.
    3. Analyzed from the end of the curriculum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the experiment group students who accept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Program” were positive.

    誌謝…………………………………………………………………………… ii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i 目錄…………………………………………………………………………… ix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創造力與創造思考教學…………………………………………… 7 第二節 樂觀特質之探討…………………………………………………… 22 第三節 創造思考教學與樂觀特質之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 65 第二節 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樂觀特質之影響……………………… 68 第三節 學生對課程回饋問卷的反應分析………………………………… 7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附錄……………………………………………………………………………… 92 附錄一: 創造思考教學方案…………………………………………………… 92 附錄二: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量表使用同意書……………………… 121 附錄三: 樂觀特質量表………………………………………………………… 122 附錄四: 樂觀特質量表使用同意書…………………………………………… 123 附錄五: 學生課程回饋問卷…………………………………………………… 124 表目錄 表2-1 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11 表2-2 我國學者以自我調節論對樂觀的定義………………………………25 表2-3 我國學者以解釋型態理論對樂觀的定義……………………………27 表2-4 國內外樂觀量表………………………………………………………28 表2-5 國內近十年創造思考教學相關研究…………………………………32 表2-6 樂觀特質的相關研究…………………………………………………50 表2-7 樂觀教學的研究………………………………………………………52 表3-1 實驗設計模式…………………………………………………………56 表3-2 本研究的樣本人數……………………………………………………57 表3-3 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大綱………………………………………………60 表4-1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兩組前後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 ………………………………………………………………………66 表4-2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表……67 表4-3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的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4 樂觀特質量表兩組前後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68 表4-5 樂觀特質量表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表……………69 表4-6 樂觀特質量表的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7 實驗組學生「創造思考思教學課程回饋問卷」次數百分比………70 圖目錄 圖2-1 創造思考教學的對象次數分配…………………………………… 46 圖2-2 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創造力之比例………………………………… 47 圖2-3 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創造傾向之比例……………………………… 47 圖2-4 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學業成就之比例……………………………… 48 圖2-5 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創造力之比例……………………… 48 圖3-1 研究架構圖………………………………………………………… 55

    中文部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及林幸台(2000)。創造力硏究。臺北市 : 心理。
    王雅奇(2002)。六頂思考帽訓練課程對提高國小資優生問題解決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精文(1983)。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對創造思考, 抗拒變革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向陽公益基金會(2011)。向陽公益基金會十一週年慶暨公佈 「2011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新聞稿。取自http://www.tosun.org.tw/index.asp
    何貞慧(2011)。六頂思考帽在國小五年級寫作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年4月)。天下雜誌,33,134-143。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相儀(2005)。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因應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呂怜慧(2002)。變調的求學路-中途輟學學生對生活事件解釋風格之尋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E.P. Torrance編製)。臺北:心理。
    李奇展(2009)。奔馳法(SCAMPER)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淑靖(2010)。樂觀思考訓練對國中生樂觀傾向與解釋型態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杜品儀(2007)。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周欣樺(2008)。CoRT創造思考課程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創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珮君(2008)。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創造力和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文川(2003)。創造性思考學策略之研究:以國文科對聯教學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7(2),P115-134。
    林妙玲(2005)。創造力訓練方案對企業人士提昇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偉文(2011)。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53-74。
    林敏煌(2006)。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林嘉琪(2008)。「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曉君(2009)。國民中學教師樂觀、悲觀、玩興、工作紀律、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學創造性轉化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惠瑕(2008)。創造思考教學運用於美術課程以提升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Seligman)。臺北:遠流。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原作者: Robert J. Sternberg & Todd I. Lubart)。臺北:遠流。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Seligman)。臺北:遠流。
    原來(2004)。腦力激盪術徹底應用。臺北 : 新潮社。
    孫于婷(2010)。樂觀教學對改變幼兒的解釋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徐玉琴(1975)。人格特質和腦力激盪術對創造思考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晉偉(2007)。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高菀圻(2009)。國小教師的樂觀信念、情緒調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就夠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世彗(2011)。創造力教學、學習與評量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1-22。
    張玉成(1995)。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明芳(2011)。創造思考教學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張蕙芬。(2009)。語文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與基本學習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梁淑屏(2010)。屏東縣國小學童樂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許美娟(2010)。樂觀訓練課程對國中生樂觀傾向及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許純純(2009)。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許錦欽(2006)。高職機械力學課程水平思考創意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雅惠(2004)。「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乃綺(2009)。國小學童之樂觀信念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玫菁(2008)。減悲/增樂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悲觀/樂觀信念、憂鬱及焦慮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學志(2006)。幽默:創意的活水源頭。教師天地,142,36-41。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智能結構模式在創造思考教學上的應用(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65。
    陳龍安(2006a)。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
    陳龍安(2006b)。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與實務。教師天地,144,4-9。
    陳鶯如(2005)。網路創造思考教學對提的影響升學生解決問題創造思考及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曾文志(2007)。大學生的樂觀、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關聯:結構方程模式取向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17-146。
    曾文志(2010)。讓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孩子的未來。師友月刊,517,62-67。
    曾雪芳(2008)。樂觀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藝美(2010)。國中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對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程景琳(主譯)(2008)。發展心理學理論 : 從過去到現在(原作者: Patricia H. Miller)。臺北市 : 學富文化。
    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 (2003)。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3-61。
    黃麗娟(2006)。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高職學生生涯決策影響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教育心理學報,1,95-97頁。
    劉慧玉(譯)(2010)。6頂思考帽 : 增進思考成效的6種魔法(原作者: Edward de Bono)。臺北市 : 臉譜。
    蔡佳男(2010)。南部地區大學生正向情緒、樂觀傾向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蔡啟通、丁興祥、高泉豐(1989)。認知需求、腦力激盪與個人的創造性。中華心理學刊,31:2,107-117。
    鄭芳怡(2004)。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解釋形態、領域知識及創意生活經驗與科技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蕭怡文(2009)。「問想做評(ATDE)」音樂教育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錢劍秋(2009)。「問想做評(ATDE)」藝術與人文創造思考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謝文慧(2005)。「問想做評(ATDE) 」創造思考教學訓練方案對幼稚園教師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謝君白(譯)(1996)。水平思考法(原作者: Edward de Bono)。臺北市 :桂冠。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魏俊華(1995)。創造思考教學與學策在小輔導活動的應用。國教之聲,29:1,39-56。
    魏斌(2010年12月28日)。8成中學生對未來沒自信。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
    蘇筑筠(2008)。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高職生創造思考能力與創意氛圍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蘇碧麗(2008)。創造思考教學融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學生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蘇靜怡(2007)。英語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西文部份
    Amabile,T. M.(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Amabile,T. M.(1989). Growing up creative: Nurturing a lifetime of creativity. NY:Crown.
    Amabile,T. M.(1996).Creativity in context.Boulder. CO:Westvoew.
    Amabile,T. M.(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California Managemen Review,40(1),39-58.
    Csikzenti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Dacey, J. S., & Lennon, K. H. (1998).Understanding creativity:The interplay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and social factor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Daukantai. T. e,D., &Bergman, L, R. (2005) . Childhood roots of women’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ole of optimism. European Psychologist,10(4,287-297)
    Dember, W., Martin, S., Hummer, M., Howe, S., & Melton, R.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optimism and pessimism. Current Psychology Research & Review, 8, 102-119.
    Feldhusen, J. F.,& Treffinger, D. J.(1980).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im solving in gifted education.Texas:Kendall/Hunt.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Guilford,JP.(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Y. : McGraw-Hill.
    Hallman, R. (1963).The commonness of creativity.Education Theory,13,19-33.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Olason, D. T., & Roger, D. (2001). Optimism, pessimism and fighting spirit a new approach to assessing expectancy and adaptation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31, 755-768.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s.
    Peterson, C., Semmel, A., Baeyer, C., Abramson, L.Y., Metalshy, G. I., & Seligman, M.E. P.(1982).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6(3),287-300.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Phi delta Kappan,42,305-310.
    Scheier, M. F., & Carver, C. S. (1985). Optimism, coping, and health: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 Health Psychology, 4(3), 219-247.
    Scheier, M. F. , & Carver, C. S. (2002). Optimism, pessimism and self-regulation. In E. C. Chang (Ed.),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 (pp.31-5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Seligman, M. E. P. (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3-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T.I. (1995) . Defying the crowd: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Sydney, E. , Hadley, W. , Allen, D. N. , Palmer, S. , Klosky, J. , Deptula,D. , …Cohon, R . (2005). A new measure of children’s optimism and pessimism: The youth life orientation tes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6, 548-558.
    Torrance, E. P.(1965). Rewarding creative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Urban,K. K. (1995). Different models in describing, exploring, explanining and nurturing creativity in society. European Journal for High Ability, 6,143-159.

    Williams, F. E. (1972). A total creativity program for indiviualizing and humaniz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