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秋君 Chen, Chiu-Chun |
---|---|
論文名稱: |
大學體育表演會學習經驗之探討~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The Study of universities from learning experience of sports performance: The case example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指導教授: |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體育表演會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做中學 、學習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sports show, informal curriculum, hidden curriculum, learning by do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體育表演會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年度的盛會,其乃國內體育表演會之先河,至今有六十餘載的歷史。本研究目的即是以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做中學的教育理論為基礎,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針對參與學生進行深度訪談,探究體育表演會學生學習經驗之內涵與意義。其結論分析如下:一、體育表演會的價值乃在於做中學的學習經驗。二、體育表演會形塑的潛在意義。三、體育表演會的掌聲謝幕開啟每位學生的人生舞台。四、沒有個人的英雄主義,只有發揮絕佳團隊合作的默契。五、每個角色都扮演表演成功的幕後推手。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分述如下:一、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表演會,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二、教師應站在輔導的角色協助學生籌辦,給予學生探索與發現的機會,並明確傳達體育表演會的意義與目標所在。三、各級學校提供各種體育表演的平台,可以讓學生獲得許多自我成長的機會,亦應提供適當的資源協助,使得體育表演會更能順利辦理與傳承。四、學校、學院、系所,甚至每位教師或學生應凝聚共識,以及面臨就業的挑戰下,應思考如何培養學生有利的競爭力。五、舉辦規模可朝向巧而美小而精的方式辦理,在有限的資源與能力下發揮最大的可能性。六、未來可擴大研究對象範圍,針對不同年級之學生、沒有參與之學生或無擔任相關領導者之參與學生,進行其學習經驗之探討,進而對我國體育表演會之學習經驗能有更深一層之認識。七、後續研究可透過參與觀察與記錄,實地了解體育表演會運作的概況與流程,亦可採問卷調查比較不同年級學生之體育表演會的學習經驗,以輔佐訪談之不足,使研究資料更為深入豐富
This work conducts a qualitative study, an in-depth interview of the stu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sports show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in such an event. The draw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value of sports performanc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Second, the road to a successful performance is hard. Third, the applause at the end of sports shows represents new opportunities to each student. Fourth, the idea of personal heroism is false; only a team that possesses effective tacit understanding can organize a successful sports show. Fifth, each participa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ehind every successful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irst,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show performance. Second, teachers should play an assisting role during preparation, leaving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nd discover. Third, all levels of schools should provide a variety of sports show platforms, so that students could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to grow. Fourth, sports shows are large events where many people should be mobilized. Fifth, the sports show can be held in a crafty yet simple manner, so that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capacity can be maximized.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高雄市:麗文。
王秀鳳(2011)。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編班制度之潛在課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Neuman, W. Lawrence , 1997)
吳文忠(1952)。怎樣舉辦體育表演會。體育研究雙月刊,3,7。
李園會(1977)。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文史哲。
李煥(1986)。大學教育的境界。大學教育與訓育論文集,11-12。
余霖(1990)。由「潛在課程」談教科書爭議事件。教師天地,44,56-59。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8(3),117-132。
李坤培(1994)。體育教師的角色與職責。臺大體育,25,49-58。
呂建政(1994)。戶外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童軍戶外活動的設計與實施,15-2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何青蓉(1996)。成人學習研究的發展趨勢與幾個待發展的論點。成人教育,34,9-17。
吳永軍(1996)。教學過程中潛在課程的若干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7(1),86-96。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
英。(Babbie, E, 1998)
余玉眉、蔣欣欣、陳月枝、蘇燦煮、劉玉秀(1999)。質性研究資料的量化及詮釋—從研究例證探討臨床護理研究方法與認識學 第一部份:質性臨床護理研究之方法學及認識學的探討‧護理研究,7(3),276-288。
李仁德(2002)。體育法令彙編(三)。臺北市:一品。
吳萬福(2002)。學校體育表演會的教育意義及價值-評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91年度體育表演會。國民教育,43(2),56-58。
何少金(2002)。潛性課程初探。優質教育的課程與實施研討會。澳門:澳門中華教育會。
吳欣慈、李亞珊、李佳諭(200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92級體育表演會〝體‧吾玩乎〞。竹師體育,1,2-12。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佳如 (2007)。應用Rasch模式探討自助旅行者之海外旅遊阻礙感認(未出版碩士論)。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Uwe Flick, 2002)。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麗生(2002)。夢想起飛-一個台灣劍橋〝遊學團〞的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林香君(2004)。教育中的敘事探究—開啟經驗學習的多層意義論述空間。另類與創新—台灣本土教育經驗再出發。臺北市:政治大學學術論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姜文閔(譯)(1997)。我們如何思維。臺北市:五南。(John Dewey, 1992)
英珂(譯)(2000)。留住手藝-對傳統手工藝人的訪談。濟南:山東劃報。
洪櫻純(2003)。「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與養成--政大《大學報》做中學的擅變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菁穗(2009)。國中露營課程對青少年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廣孚(1976)。杜威教育思想。臺北市:水牛。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Strauss, A. and Corbin, J.)
高敬文 (2002)。 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明珠(2007)。潛在性課程讓教育與生活結合。取自http://www.npf.org.tw/1/2112
徐元民、蘇瑞陽、龍炳峰、文多斌、郭憲偉(2010)。學校體育活動-樂趣化與多元化。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220-224。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鈿富(1991)。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17,22-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199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80級體育表演會節目冊。臺北市:作者。
陳伯璋(1992)。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與研究發展中心(1994)。中小學體育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 東華。
張振成(1995)。學生次級文化的運用。師友月刊,332,11-16。
張芬芬(1998)。國小新生班級常規學習學習中的潛在課程及其省思-由Philip W.Jackson的觀點談起。初等教育學刊,6,111-126。
陳鎰明(1998)。次級文化如何應用在體育教學上。中華體育,1(4),26-34。
張美玉、吳玉明(1999)。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學習表現的探討-解釋推理及問題解決能力。科學教育學刊,7(3),255-280。
許義雄。邁開大步,走向社會-為本系八八級體育表演暨博覽會喝采。師大體育,42。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教育大辭書。新北市:作者。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方法。高雄市:麗文。
許書務(2001)。運用學習型組織推動社團活動之效益研究—以輔導性社區中小學為例。訓育研究,40(3),62-7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200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90級體育表演會節目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2002)。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作者。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川鈴(2003)。計劃評核術(PERT)在體育表演會籌劃之應用。師大體育,47,129-135。
郭秀櫻(2004)。「教育研究」的批判教育研究:教研所碩士生的學習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啟榮(2005)。潛在課程之探析。北縣教育,53,51-53。
陳慶錚(2007)。98級體育表演會未來領導人之心得。國北教大體育,2,253-254。
莊美幸(2009)。以杜威的「實用主義」探討證嚴法師的實踐思想(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六十三年史。臺北市:作者。
陳嘉陽(2010)。教育概論。台中市: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陳秋君、林靜萍(印刷中)。大學體育表演會教育意義之探討-教師的觀點。台大體育。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1。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2)。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19-233。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富順(2000)。成人的經驗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2-11。
黃光雄、楊龍立(2001)。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曾瑞成(2002)。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毅英(2002)。解讀《學會學習》。姨媽姑爹論盡教改,188-200。
程瑞福(2003)。三十年來體育專業發展。教育部體育司成立三十週年特刊,120。
黃政傑(2003)。入學考試的潛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6(4),1-18。
黃富順(2004)。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朝曦(2010)。成人樂活的經驗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光雄、楊龍立(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法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楊惠君(譯)(2004)。終身學習全書。臺北市:商周。( Merriam & Rosemar )
廖威智(2009)。歷久彌新、練無止境-體育學系99級體育表演會感言。國北教大體育,4,204 -205 。
蔡典謨 (1977)。高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在我國教育上的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樊正治(1978)。中國體育思想導論。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劉威德(1994)。潛在課程的邏輯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3,99-104。
蔡家宇(2002)。「學習型家庭方案」參與者的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葉榮、陳益祥(200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表演會節目滿意度調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55-366。
劉宏裕(譯)(2007)。運動研究方法。高雄市:華都文化。
歐用生(1981)。課程論。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歐用生(199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龍應台(1993)。孩子你慢慢來。臺北市:皇冠。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復文書局。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安琪(2009)。慈濟高齡環保志工經驗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簡茂發(1988)。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顏政通(2003)。多元智慧在體育教學之運用。馬偕學報,3,301-312。
簡宏益(2009)。從體育表演會探究體育核心價值。國北教大體育, 4,148-152。
羅中展(2001)。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兩岸大專院校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鐘蔚起(1981)。我國國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之調查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倫納(1996)。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市:臺灣商務。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2n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abbie, E(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th ed.) NY: Thomson Press.
Cook, & Campbell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 for Field Settings. New York.
Dewey, J. (1929). Experience and Nature (2nd ed.). NY: Dover Publications Co.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Kappa Delta Pi Co. d.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Collier.
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Holt, NY: Rinehart and Winston.
Jackson, P. W. (1990). Life in the classroom(rev.ed.)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Judd, C. M., Smith, E. R., Kidder, L. H., & Kidder, L. H. (1991).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relations. Fort Worth: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Jarvis,P.(1992). Paradoxes of Learning: On becoming an individual in societ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 (20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NY: Routledge Falmer.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NJ: Prentice-Hell.
Kadushin, G. 1990. The Social Work Interview: 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Lindeman, E. C. (1961). The meaning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Harvest House.
Martin, J.R. (1976). 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 Curriculum Inquire, 6(2), 135-151.
Mishler, E.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W.L., & Crabtree, B.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 Qualitative Roadmap. In: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rimary Care: Multiple Strategies, Crabtree, B.F., and Miller, W.L. (Editor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3-28. London: Sage.
Malhotra, N. K. (1993). Marketing research: An applied orient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iller, W.L., and Crabtree, B.F. (1998). "Clinical Research." In: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Denzin, N. and Lincoln, Y. (E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292-314.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rg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rgert, P. (2009). Methodological learning-by-doing: Challenges, lessons learned and re-wards. Grounded Theory Review, 8(2), 65-75.
Rubin, H.J. and Rubin, I.S. (199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2nd e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Sutherland, P. (1997).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potential for a muturally beneficial synthesis. In P. Sutherland (ed.). Adult learning: A Reader. London, England: Kogan Page.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Ed.),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Yin, R.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