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怡佳
Lee, Yi-Chia
論文名稱: 台灣女性參政角色之侷限與突破:從陳玉珍、王婉諭、高嘉瑜為例
Limitations and breakthroughs of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Chen Yu-Jen, Wang Wan-Yu and Kao Chia-Yu
指導教授: 莊佳穎
Chuang, Chia-Yin
口試委員: 孫嘉穗
Sun, Chia-Sui
林芳玫
Lin, Fang-Mei
莊佳穎
Chuang, Chia-Yin
口試日期: 2022/01/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女性主義女性政治人物多元交織性政治消費
英文關鍵詞: feminism, female politicians, intersectionality, political consumerism
研究方法: 女性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4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5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社群媒體成為政治行銷新興管道的現在,強調連結性的社群網絡使政治人物經營自身形象的互動成為直接反映社會對於候選人想像與認同的空間。而在以陽剛為主流的選舉文化中,女性政治人物在其中的行銷戰略即反映了陽剛價值觀對於女性的基本想像。
    本文旨在嘗試透過三位在媒體再現上被標誌為不同風格的女性政治人物-陳玉珍、王婉諭、高嘉瑜,是如何形塑個人形象以應對選民對於女性政治人物的需求與想像,並以此揭示在女性意識抬頭與父權政治的運作中,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如何象徵了女性政治人物所身處的交織性困境與新的抵抗可能,以及女性這一複雜的議題,其內涵在因應政治商品化後的消費需求,所產生的矛盾與突破。

    Now that social media has become an emerging channel for political marketing, the social networks that emphasize connectivity create a space,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politicians’ own images directly reflects the society’s imagin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andidates. In an election culture where masculinity is the mainstream,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female politicians reflects the basic imagination of masculine values for women.
    This article aims to trace how Taiwan female politicians – Chen Yu-Jen, Wang Wan-Yu and Kao Chia-Yu who are marked as distinctly differing in style in the media, can shape their personal images to meet the voters’ needs and imaginations of female politicians. It also reveals how in the rise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in the routine of patriarchal politics the images of female politicians symbolize the intertwined dilemma and new resistance possibilities of female politician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issue of women. This nexus also contains contradictions and breakthroughs that arise after complying with consumerist demands after political commoditiz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背景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19 第一節 多元交織性觀點19 第二節 性別建構與社群媒體22 第三節 政治商品化25 第四節 台灣的政治消費文化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分析方法31 第二節 分析對象32 第四章 分析論述37 第一節 獨一無二的女漢子,陽剛化的陳玉珍37 第二節 母性的新詮釋,王婉諭的母親形象52 第三節 娛樂化的政治風格,高嘉瑜的超女性化策略68 第四節 政治領域的既得利益者,男性政治人物的凝視83 第五節 小結:女性政治人物的突破與束縛87 第五章 政治消費的矛盾與辯證89 第一節 消費與女性主義89 第二節 消費的兩面性與女性主義的反挫93 第三節 小結:女性政治人物的兩難與消費的矛盾98 第六章 結論與反思102 參考文獻106 附錄113

    一、中文文獻
    專書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同志工作坊編,1994,《反歧視之約:促進同性戀人權公聽會記實》。台北:同志工作坊。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台北:皇冠出版。
    林芳玫,2003,《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觀點》。台北:巨流。
    林小芳,2019,《當代台灣女性參政研究》。台北:崧燁文化。
    姜貞吟,2020,《女歸成神:性別與宗族/親、族群之間的多重交織》。台北:遠流。
    施舜翔,2018,《性、高跟鞋與吳爾夫》。台北:台灣商務。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鄭美里,1997,《女兒圈:臺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

    專書論文
    方念萱,2018,〈數位性別現身〉。頁85-102,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余貞誼,2019,〈我說妳是妳就是:PTT「母豬教」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頁29-55,收錄於王曉丹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
    姜貞吟,2019,〈必須賢淑:五種父權家庭拒斥的女性〉。頁74-96,收錄於王曉丹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
    倪家珍,1997,〈九○年代同性戀論述與運動主體在台灣〉。頁125-148,收錄於何春蕤編,《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元尊文化。
    陳光興,2002,〈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頁243-248,收錄於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康庭瑜,2019,〈誰怕蕩婦:解放乳頭自拍中的去/再情慾化〉。頁260-274,收錄於王曉丹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
    彭渰雯,2018,〈婦女運動與政治〉。頁85-102,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游鑑明,1999,〈明明月照來時路:台灣婦運的歷史觀察〉。頁197-226,收錄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 (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
    黃淑玲、白爾雅,2018,〈第十四章 男子性與男子氣概〉。頁274-296,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楊婉瑩,2019,〈沒有選擇的選擇:女性從政者的雙重束縛〉。頁171-193,收錄於王曉丹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
    楊芳枝、蕭蘋,2014,〈後女性主義媒體文化的性別再現政治〉。頁150-169,收錄於陳瑤華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台北:女書文化
    蕭蘋,2018,〈性別與媒介〉。頁150-169,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高雄:巨流。
    顧燕翎,2016,〈國家女性主義〉。頁121-158,收錄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期刊論文
    王雅玄,2016,〈如履薄冰?科技女性陷阱論述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4(2):167-193。
    王光旭、蔡子弘、陳薇丞,2019,〈政治人物經營臉書策略之研究:以第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為例〉。《民主與治理》6(2):1-45。
    江柏煒,2013,〈人口遷徙、性別結構及其社會文化變遷:從僑鄉到戰地的金門〉。《人口學刊》46:47-86。
    沈有忠、陳宥辰,2020,〈社群媒體中的選舉策略:2018年台灣縣市長選舉的實證分析〉。《國家發展研究》19(2):129-154。
    邱子修,2010,〈台灣女性主義批評三波論〉。《女學學誌》27:251-273。
    官曉薇,2019,〈台灣民主化後同志人權保障之變遷-法律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中研院法學期刊》2019特刊1:551-615。
    官曉薇,2019,〈婚姻平權與法律動員-釋字第748號解釋前之立法與訴訟行動〉。《台灣民主季刊》16(1):1-44。
    林芳玫,2003,〈彩色與無色:女性主義者多重身分的衝突與對話〉。《歷史月刊》188:94-98。
    姜貞吟,2011,〈男性不在場:台灣女性參政的性別階序格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3:179-240。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4(2):207-227。
    唐文慧、王宏仁,2011,〈從「夫枷」到「國枷」:結構交織困境下的受暴越南婚移婦女〉。《台灣社會學》21:157-197。
    林博文,2009,〈公共部門運用行銷觀念之研究:行銷概念的擴大化與轉化〉。《行政與政策學報》48:63-112。
    莊佳穎,2014,〈從政治消費文化觀點看當代台灣社會的民主參與和認同建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0(1):160-184。
    陳淳斌,1992,〈候選人競選宣傳策略:政治行銷在選戰中的應用〉。《嘉義農專學報》30:193-211。
    陳照明、陳春富,2002,〈政治行銷模式之建構-商業行銷模式之修飾〉。《產業論壇》4(1):81-108。
    陳昭如,2013,〈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的困境與未竟之業〉。《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3:119-170。
    張小虹,1995,〈在張力中相互看見—女同志運動與婦女運動之糾葛〉。《婦女新知》158:5-8。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台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台灣民主季刊》3(2):63-85。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2015,〈交織性/交錯性〉。《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1:109-111。
    鄭育婷、江品蓁、蔡祁珊,2017,〈醜女,丑女,仇女!-以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經驗,談臺灣本土網路厭女圖像與翻轉契機〉。《婦研縱橫》107:108-115。
    鮑彤、莊文忠、林瓊珠,2014,〈從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婦女保障席次的選舉效應評估〉。《東吳政治學報》32(1):99-141。
    顧燕翎,1993,〈從週期理論與階段理論看我國婦女運動與女性意識的發展(土)〉。《律師通訊》169:25-32。

    學位論文
    李美馨,2005,《女男大不同?電視新聞如何報導政治人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妙真,2008,《官方影像中的金門戰地婦女形象(1949-1978)》。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岳鋒,2018,《政治人物臉書經營策略之探討:以2018臺北市市長、市議員選舉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昀,2020,《我們都是韓家軍」——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韓流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郭柏妤,2019,《從語藝學之女性主義批判觀點探討台灣父權體制下對女性政治人物的單身歧視》。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雅慧,2020,《解構選舉網紅學:以社群溝通策略及反角色理論分析政治人物社群展演》。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威志,2018,《仇恨性言論管制—以網路厭女現象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
    陳洸佑,2017,《2016年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之政治行銷策略:時代力量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許書容,2017,《從政治消費觀點看台灣新世代的「台獨」認同建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美惠,2001,《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楊堯茹,2017,《台灣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再現的批判論述分析-以2012年及2016年總統大選報導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楊珣,2020,《臺灣女性網站的身體政治與觀閱文化——以〈姊妹淘〉和〈女人迷〉為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恒昇,2011,《候選人背景與選區特質對立法委員競選政見形成及內容的影 響—以第七屆立法委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宇,2021,《台男悲歌?「母豬教」論述中的陽剛焦慮與厭女邏輯》。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娉亭,2019,《政治人物社群媒體展演與群眾回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羅書芹,2018,《從美麗島到太陽花:台灣社運女性參政者的跨時代比較》。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報刊文章
    林芳玫(1997)。從邊緣戰鬥到體制內改革。中國時報副刊。
    陳長慶(2010)。誠樸素淨的女性臉譜──試論陳榮昌《金門金女人》。載於金門金女人:浯島女性臉譜書寫。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
    楊婉瑩(2008)。矛盾的女性關鍵多數。中國時報。

    政府報告
    莊文忠(2012)。《我國選舉制度婦女保障名額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100-008)。

    翻譯著作
    Arendt, Hannah著、鄧伯宸譯,2006,《黑暗時代群像》。新北:立緒文化。
    Butler, Judith著、林郁庭譯,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台北:桂冠。
    Calhoun, Cheshire著、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台北:女書。
    Crispin, Jessa著、柯昀青譯,2020,《我才不是女性主義者:一部女性主義宣言》。台中:好讀。
    Johnson, Allan著、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Frisse, Juliane著、趙崇任譯,2020,《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無論「性別」為何,每個人都有免於被歧視的自由!揭開「女權」的偏見與迷思,迎接真正的「平權」時代!》。台北:平安文化。
    Manne, Kate著、巫靜文譯,2019,《不只是厭女》。台北:麥田。
    Mauser, Gary .A著、王淑女譯,1992,《政治行銷》。台北:桂冠。
    Perez, Caroline. C著、洪夏天,2019,《被隱形的女性》。台北:商周。

    網路資料
    王浩宇,2021,2021年6月25日王浩宇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gHauYu/posts/10209266836026016,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浩宇,2021,2021年6月26日王浩宇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gHauYu/posts/10209269179004589,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16,2016年4月2日婉諭私人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wafish/posts/128450159156420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19,2019年11月13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102159021251652,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19,2019年12月28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130341515100069,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0,2020年5月11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174368610697359,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0,2020年5月13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174902080644012,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0,2020年8月27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206332727500947,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0,2020年8月31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20737774739644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1月11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266261721508047,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2月3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280026570131562/,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2月20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28986443914777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2月26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293425028791716,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4月16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videos/151321048888106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王婉諭,2021,2021年5月9日王婉諭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osts/337367311064154,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高嘉瑜,2019,2019年6月9日高嘉瑜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posts/1015728246838772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高嘉瑜,2019,2019年8月7日高嘉瑜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posts/1015743364700772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高嘉瑜,2020,2020年11月24日高嘉瑜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posts/1015882752208272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高嘉瑜,2021,2021年1月25日嘉瑜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posts/1015897848745772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高嘉瑜,2021,2021年6月19日高嘉瑜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posts/10159329517712720,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1,2021年4月9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419524687384829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0,2020年10月7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hotos/a.989837967722551/3679128265460161/,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1,2021年4月9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419603260710305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0,2020年9月27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3646082482098073,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1,2021年4月9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242836098387023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1,2021年4月10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2405556452817355,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0,2020年7月14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3408493332523657,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0,2020年7月15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3411529628886694,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20,2020年7月16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3412365822136408,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陳玉珍(2017)。2017年8月8日「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也祝福全天下的爸爸」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posts/1639847332721608
    陳玉珍,2021,2021年3月8日陳玉珍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KinmenMyLove/videos/443670190082692/,取用日期:2021年11月1號。

    二、西文文獻

    Borah, Porismita,2016, “Political Facebook use: Campaign strategies used in 2008 and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olitics,13(4):326-338.
    Chuang, Yin C. ,2011, “Kawaii in Taiwan Poli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Studies 7(3):1-18.
    Davis, Kathy ,2008, ” Intersectionality as buzzword: a sociology of science perspective on what makes a feminist theory successful.” Feminist Theory 9(1):67-85.
    Tominaga, Kyoko, 2017,”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of protest camps: openness and exclusion of social movements in Japan.”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16(3):1-14.
    Micheletti, Follesdal & Stolle, 2006, “Concept of Political Consumerism.” Pp. 238-250 in Youth Activism—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Vol 2, edited by Lonnie R.Sherrod ,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Yuval-Davis, Nira,2006,” Intersectionality and feminist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13(3):193-209.
    Tuchman, Gaye,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Zhu, Yu Q. & Chen, Houn G. ,2015, ”Social media and human need satisfaction: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media marketing.” Business Horizons 58(3): 335-34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