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潘亮君 |
---|---|
論文名稱: |
《易傳》與《中庸》、《大學》「誠」思想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誠 、易傳 、中庸 、大學 、朱熹 、脩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54 下載:9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修辭」是國文教學上必備的一門學科,探究其詞源,出於《周易‧易傳》「脩辭立其誠」句,此句中之「脩」字是什麼意思?同不同於「修」字?要脩的「辭」是什麼辭?是否為現代所解之「文辭」?還是為其他意義?《易傳》中之「脩辭」是為了「立其誠」,其「誠」字意義為何?《易傳》「誠」所代表的思想又是什麼?這是本文首欲釐清的,因此本文歸納歷代學者對於《易傳》「誠」字之解釋,期以此確立其「誠」思想。
提及「誠」思想,不可不論以「誠」為中心思想的《中庸》一書,《中庸》原為《禮記》之一篇,受到宋代理學家的重視,欲以《中庸》建立儒家之形上學,至南宋‧朱熹,將之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為「四書」,本文研究《中庸》之「誠」思想,即以朱熹之解析、闡釋為依歸,將「誠者」、「誠之者」、「自誠明」、「自明誠」與「至誠」做一意義整理。除此之外,同為「四書」的《大學》中亦有「誠」字,「誠其意」的基礎是什麼?「意誠」後為什麼天下皆得所止?其「誠」思想於本文一併作探析。
關於《易傳》「誠」思想,研究主要以義理易學派之闡述為主,旁及象數易學派之見解,而《中庸》、《大學》之「誠」思想,則以朱熹詮釋為主,在分論三本著作之「誠」字意義與其思想後,將三本著作中之「誠」思想作一比較,期以此文之研究,嘗試著貫通《易傳》、《中庸》、《大學》「誠」之相似處,並明曉其相異之處。
本文分六章論述,第一章緒論,言及研究主題由現代「修辭學」轉為研究「誠」思想之因與本文之研究方法,第二章探析《易傳》「誠」字意義及其思想,第三章與第四章則分別探析朱熹《中庸章句》與《大學章句》中之「誠」字意義及其思想,第五章將《易傳》與《中庸》、《大學》之「誠」思想做比較,以《中庸》「誠」思想為主軸,推廓三本儒家經典之「誠」思想的相似處與相異處,第六章為結論,將此研究之結果與收穫做總整理。經過此研究,筆者對於儒家之性善觀、天人觀與形上觀,獲得更為明晰之理,期以誠為心,法天而行,努力地實踐儒家修己治人之願。
一、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1.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2月,初版四刷)
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12刷)
3.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刷)
4.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十版)
5.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初版1刷),分段標點1
6.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周易正義》(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1刷)
7.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宋‧朱熹著:《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1刷)
8.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臺一版第二次印刷)
9.北宋‧程頤:《易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10月,景印初版)
10.北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月,初版二刷)
11.北宋‧程頤,南宋‧朱熹:《易程傳易本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0月,臺景印再版)
12.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13.南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14.南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5月,五版)
15.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三版)
16.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臺北:中國孔學會,1971年9月,刊行)
17.明末清初‧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5月,初版)
18.清‧李光地:《周易折中》(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年6月,初版)
19.清‧胡寶瑔:《周子全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
20.清‧惠棟:《惠氏易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1月,初版)
21.清‧焦循:《易學三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0月,初版)
22.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周易集解纂疏》(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5月,初版)
二、現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1.王正凱:《周易本論》(臺北:北開文化,1985年11月,出版)
2.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四月,初版1刷)
3.王澤應:《新譯學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4月,初版一刷)
4.王開府:《四書的智慧》(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5.王孺松:《大學章句補釋》(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9月,初版)
6.王邦雄等:《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10月,再版)
7.王邦雄等:《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1月,初版)
8.文經華:《易經的奧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9.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1月20日,初版)
10.孔繁詩:《易經說卦傳暨卦變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2月20日,初版)
11.毛寬偉:《周濂溪學說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12.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初版)
13.朱伯崑:《易學基礎教程》(臺北:志遠書局,2004年3月10日,初版)
14.朱伯崑主編,王博著:《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初版一刷)
15.朱伯崑主編:《易學漫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11月,初版)
16.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二刷)
17.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4月,初版)
18.牟宗三主講:《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
19.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4月,再版)
20.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8月,初版)
21.任藝華:《科學的學庸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11月,初版)
22.安平編:《朱子近思錄新解》(臺北,正展出版公司,2000年11月,初版)
23.李申:《易學十日談》(臺北:建宏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1刷)
24.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一刷)
25.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二刷)
26.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初版)
27.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8.何澤恆:《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第一印)
29.吳怡:《中庸誠字的研究》(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3月,再版)
30.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3月,再版)
31.吳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4月,初版)
32.吳禮權:《中國修辭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一刷)
33.吳頤廬:《大學現代觀》(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
34.邱德修:《學庸釋義》(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1996年11月10日,初版1刷)
35.宋天正註譯,楊亮功校訂:《中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1月,六版)
36.宋天正註譯,楊亮功校訂:《大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1月,六版)
37.岑溢成、楊祖漢:《大學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初版)
38.林松、劉俊田、禹克坤譯注:《四書(朱熹集注)》(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二版一刷)
39.東方橋:《讀易經的方法學》(臺北:玄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40.東方橋:《讀中庸的方法學》(臺北:玄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初版)
41.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1刷)
42.金春峰:《朱熹思想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初版)
43.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6月,初版)
44.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一刷)
45.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初版一刷)
46.夏傳才:《十三經概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初版)
47.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修訂版第9次印刷)
48.南懷瑾講述:《原本大學微言》(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臺灣初版八刷)
49.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8月,初版)
50.胡自逢:《五經治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51.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52.胡雙湖:《周易啟蒙翼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2月,初版)
53.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2月20日,初版)
54.姚淦銘:《周易》(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4月,初版)
55.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15日,初版)
56.徐志銳:《周易新譯》(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2月25日,初版)
57.徐志銳:《宋明易學概論》(遼寧: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1月,1版)
58.孫振聲:《白話易經》(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
59.孫振聲:《白話易經》(臺北:星光出版社,2004年1月,第十一版十四刷)
60.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初版)
61.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高懷民,1990年6月,参版)
62.孫開泰、劉文雨、胡偉希:《中國哲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一刷)
63.袁信愛:《中國哲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一刷)
64.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7月,初版)
65.陳師滿銘:《中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4月,再版)
66.陳師滿銘:《學庸義理別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67.陳師滿銘:《論孟義理別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
68.陳師滿銘:《學庸麤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69.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70.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初版1刷)
71.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初版第一刷)
72.陳郁夫:《周敦頤》(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初版)
73.陳立夫主編:《四書章句速檢》(臺北:世界書局,1976年3月,初版)
74.陳慶衍:《大學探義》(臺北:法蘭克福國際工作室,2001年8月,初版一刷)
75.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2月,初版)
76.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初版)
77.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25日,初版)
78.陳復:《大道的眼淚:心學功夫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4月,初版一刷)
79.陳良運:《周易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次印刷)
80.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81.莊雅州:《經學入門》(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9月,初版)
82.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1月,初版6刷)
83.張京華注譯:《新譯近思錄》(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10月,初版1刷)
84.張善文:《易經初階》(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5月,初版2刷)
85.張善文、黃壽祺:《周易譯註》(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初版1刷)
86.張謹繪編著:《易通天文》(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初版)
87.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初版)
88.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9月,初版)
89.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三版)
90.黃師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初版)
91.黃師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3月,增訂二版二刷)
92.黃秀璣:《張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9月,初版)
93.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94.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95.黃尚信編著:《周易著述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12月,初版)
96.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10月,增訂9版)
97.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2月,初版)
98.馮達文、郭齊勇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一刷)
99.程石泉:《學庸改錯及新詮》(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2年10月,初版)
100.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1刷)
101.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1刷)
102.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1刷)
103.賈馥茗:《中庸釋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一刷)
104.萬心權、蔡愛仁注:《大學中庸精注》(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3月,臺二版)
105.熊十力:《乾坤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3月,初版)
106.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107.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5日,第1版第1刷)
108.鄭子瑜:《中國修辭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2月,初版)
109.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3月,增訂三版)
110.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2月,再版)
111.蔣人傑編纂,劉銳審訂:《說文解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112.蔣凡、李笑野:《天人之思──《周易》文化象徵》(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113.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114.楊亮功、宋天正、毛子水、史次耘註譯:《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1月,三版)
115.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一刷)
116.賴師貴三:《焦循手批十三經註疏硏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初版)
117.賴師貴三:《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10日,初版)
118.賴師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7月15日,初版)
119.蕭登福:《易經新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2月,1刷)
120.錢穆:《四書釋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初版)
121.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二刷)
122.謝冰瑩等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5月,五版四刷)
123.應涵:《王陽明《傳習錄》新解》(臺北:正展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
124.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30日,初版)
125.譚宇權:《中庸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126.龐鈺龍:《談古論今說周易》(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月,初版一刷)
127.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初版)
128.龔寶善:《學庸今解》(臺北:臺灣書店,1990年7月,初版)
三、學術期刊論文集(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一)論文集
1.王靜芝等著:《經學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
2.吳康等:《學庸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月,初版)
3.林尹等:《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0月,三版)
4.武梅邨等:《中華易學研究2000年學友文集》(臺北:中華易學研究會,2001年2月,初版)
5.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8月,七版)
6.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中庸論文資料彙編》(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
7.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大學論文資料彙編》(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
8.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二刷)
9.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7月,初版)
10.董志偉總編輯:《第七屆國際易學大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0年11月25日)
11.董志偉總編輯:《第十屆國際易學大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易經學會,1993年7月25日)
12.錢穆等:《論孟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0月,再版)
13.賴師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1刷)
(二)學報期刊論文
1.于維杰:〈《周易》與儒家思想〉,臺北:《孔孟月刊》,第35卷第3期(總第411期),1996年11月,頁1-7。
2.周德美:〈《周易》經傳的言誠原則〉,臺北:《孔孟月刊》,第42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5。
3.周策縱:〈《易經》「修辭立其誠」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27-54。
4.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臺北:《臺大文史哲學報》,2001年11月。
5.陳進益:〈再論《易傳》的作者及其源流經過〉,桃園:《清雲學報》,第20卷第1期,2000年12月,頁251-265。
6.黃秋韻:〈《易傳》、《中庸》之道德人文精神〉,臺北:《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九卷第二期,2002年2月,頁130-144。
7.賴師貴三:〈孔子的「易」教(2)--〈周易.乾.文言傳〉「子曰」釋義〉,臺北:《孔孟月刊》,第40卷第6期,2002年2月,頁6-10。
8.戴琡蓉:〈《易程傳》誠信觀念試詮〉,臺北:《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十三期,2003年9月,頁43-61。
(三)網路論文
1.李貴生:〈論焦循性靈說及其與經學、文學之關係〉,引用網址:http://ccs.ncl.edu.tw/Chinese_studies_19_2/375_398.pdf
2.宋鵬飛:〈先秦至漢「慎獨」觀念的發展─兼論郭店楚簡《五行》「慎獨」的解釋〉,引用網址:http://www.cna.edu.tw/~sas/ccna/disc-dlh/dlh-10.doc
3.林師安梧:〈關於《大學》「身」「心」問題之哲學省察──以《大學》經一章為核心的詮釋兼及於程朱與陸王的討論〉,引用網址:http://www.hfu.edu.tw/~lbc/BC/5TH/BC0530.HTM
4.孫劍秋:〈惠棟《易》學著作、特色及其貢獻述評〉,引用網址:http://academic.ntue.edu.tw/public/journal/vol16-1/B03%AE]%BCC%AC%EE.doc
5.戴璉璋:〈儒家慎獨說的解讀〉,引用網址: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publish/PDF/Bulleton/23/23-211-234.pdf
(四)研討會論文
1.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非語言」統治術:「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東亞語文學與經典詮釋學術研討會」,2004年11月19、20日
2.佐藤將之:〈無「忠信」的國家不能生存:春秋戰國時代早期「忠」和「忠信」概念的意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簡帛資料文哲研讀會,「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2005年12月2、3日
(五)學位論文
1.王聰明:〈中庸形上思想研究〉,指導教授:黃錦鋐,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2.千炳敦:〈易傳道德形上學研究〉,指導教授:蔡仁厚,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3.李增城:〈易傳的倫理道德思想〉,指導教授:高懷民,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4.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指導教授:胡自逢,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5.林炳文:〈劉蕺山的慎獨之學之研究〉,指導教授:楊祖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6.金周昌:〈中庸的易經思想〉,指導教授:高懷民,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7.周芳如:〈《中庸》「誠」的研究〉,指導教授:陳福濱,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8.高荻華:〈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解經研究〉,指導教授:夏長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9.陳淑美:〈高明易學及其易教研究〉,指導教授:賴師貴三,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0.張朝南:〈周易本義與朱子語類易論比較〉,指導教授:黃師慶萱,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1.楊植博:〈《中庸》天道與人道思想研究〉,指導教授:謝君直,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2.趙鏡中:〈論先秦儒家形上思想之中道觀--易庸之中道思想研究〉,指導教授:羅光,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13.劉家一:〈《中庸》思想與「誠」的實踐〉,指導教授:簡宗修,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4.蔡府原:〈從伊川易傳探伊川思想〉,指導教授:陳郁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5.蕭玉娟:〈王弼、阮籍《易》學儒道思想研究〉,指導教授,賴師貴三,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6.賴惠姍:〈唐君毅之易學研究〉,指導教授:賴師貴三,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7.繆弘瑾:〈易傳的道德哲學-從易經到易傳及易傳的道德形上學〉,指導教授:楊祖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