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凱雯
論文名稱: 翁方綱《易附記》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翁方綱易附記漢宋兼採程朱項安世惠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順天大興人(今北京大興),生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卒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年八十六。為乾嘉時期學者,其詩學理論「肌理說」廣為人知,而其《易》學成較不為人所熟知。身處乾嘉時期,樸學大興之際,《易》的研究以漢《易》為主,宋《易》較為少見。翁方綱重視義理,自言其學以程朱之學為本,不廢考據。《易附記》一書,乃翁方綱旁徵博引各家之說而成。本研究以翁方綱《易附記》手稿為主要研究資料,分析《易附記》一書的寫作背景以及《易附記》內容、寫作特色。同時《易附記》一書,大量引用各家說法,試圖從引用之中,分析翁方綱對漢《易》、宋《易》的態度,進而歸納出翁方綱的治《易》方法與《易》學內容。
    翁方綱的易學淵源可從兩部份論之,第一「以考據為基礎」,第二「求義理為目的」。以考據為基礎,是深知宋代學者治易之弊,考據最終的目的是讓義理明白。考據並非翁方綱的治易重心,而是一種方法與手段,最後的目的在於讓義理顯明。考據上,翁方綱旁徵博引相當多的字書與韻書,如:《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玉篇》、《經典釋文》、《廣韻》等書。義理上,筆者採用統計的手法,從翁方綱引用的次數來做分析。朝代上,宋代引用最多,799次(52%),佔了全部比例的一半以上;.清代次高,246次(16%),唐元兩代,相差不多。唐代130次(8%),元代105(7%),其中又以唐代略高於元代。人物上,義理易的引用數量,勝過象數易。引用次數最多,為宋代項安世《周易翫辭》,251條;引用次數第二高,為朱熹《周易本義》、《朱子語類》,180條。引用次數第四高,為程頤《周易程傳》,125條。引用次數第五高,為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125條。象數《易》惠棟引用133條,居冠;虞翻引用68條,居次。
    《易附記》一書,對於漢《易》,著重在鄭玄、荀爽、虞翻、惠棟等人身上,翁方綱注意到鄭玄援禮詁經,但注三《禮》與注《易》實有不同。荀爽《易》,以升降說為其特色。翁方綱亦引升降說解易,但也說明,不可過執升降之說,反而限制住發揮的空間。虞翻解《易》,擅長以卦變、逸象說解,翁方綱對於卦變與逸象之說皆採取反對意見。翁方綱認為卦變與逸象皆聖人無論及,以此法解易,悖梨聖人之道。對於惠棟,有批評亦有贊同部份。贊同上,義理與典籍的考據密切結合、義理的詮釋合宜兩點,得到翁方綱的肯定。批評上,惠棟任意刪改增補經文、解《易》立場不一、反對卦變之說、理解錯誤、引用出處不詳、義理詮釋不精等六點受翁方綱批評。
    《易附記》一書,對於漢《易》,著重在程頤、朱熹、項安世、胡炳文四人身上。程頤的卦爻辭詮釋精當受翁方綱肯定,但偶有字義上的詮釋不當、義理的理解不合、乾坤卦變之說、彖象合觀以釋卦名四點,是翁方綱所不同意的。朱熹的讀易之法、義理詮釋、使用古訓受到翁方綱推崇。但朱熹卦變、卦圖之說、經義所無的詮釋為翁方綱所批評。項安世為翁方綱引用次數最多的人物,認為項安世解易,多半皆能合於經義,並多以項安世之說作為最後的依歸。項安世所歸納出的解經原則也受翁方綱推崇。項安世於程朱未盡處之闡發與補充,此點也受翁方綱讚賞。但項安世使用卦變解易,一如虞翻、惠棟、程朱等人,皆為翁方綱所不用。胡炳文則是發明朱熹未盡之意深受翁方綱肯定。
    翁方綱治易方法及特色,方法上,多聞、闕疑、慎言、博證、書證五點為主。符合當時考據學求真、求實的態度。特色上,重視程朱,歸本義理,以〈十翼〉為準則,程朱為門戶;強調古訓,不廢考據;漢宋兼採,各有長短;象數治《易》,有所取捨,不廢重要象數概念,不從卦變與易圖。
    翁方綱雖身處乾嘉時代,考據之風、漢學盛行,仍兼採漢宋,各取所長,不被考據所限,而能利用考據的方法,達到追求義理的目的。多聞、闕疑、慎言、博證、書證,亦是符合科學求證精神,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時至現在,亦是治學的重要法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現況 2 一、專書 2 二、學位論文 2 三、學報期刊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架構 4 一、研究範圍、方法 4 二、論文架構 5 第四節 翁方綱生平傳略 6 第二章 翁方綱易學之態度 9 第一節 以考據為根基 10 一、爾雅 10 二、方言 12 三、說文解字 12 四、釋名 14 五、廣雅 14 六、玉篇 15 七、經典釋文 16 八、廣韻 19 第二節 求義理為目的 19 一、歷朝各代引用人物、次數表分析 23 二、人物引用次數 26 第三章 翁方綱《易附記》概論 35 第一節 《易附記》寫作背景 35 一、清初經學背景 35 二、清初經學思想與翁方綱關係 38 第二節 翁方綱《易附記》內容及寫作特色 44 一、《易附記》內容 44 二、《易附記》寫作特色 49 第四章 《易附記》評論漢與清人之得失 69 第一節 翁方綱與漢代易學家 69 一、孟喜 70 二、京房 73 三、鄭玄 76 四、荀爽 82 五、虞翻 84 第二節 贊同惠棟 89 一、義理與典籍的考據密切結合 89 二、義理的詮釋合宜 92 第三節 批評惠棟 95 一、刪改增補經文 95 二、立場不一 102 三、反對卦變之說 105 四、理解錯誤 108 五、引用出處不詳 111 六、義理詮釋不精 112 第五章 《易附記》評論宋人之得失 119 第一節 程朱 120 一、程頤 120 二、朱熹 133 三、程朱並提 143 第二節 翁方綱與項安世 146 一、贊同項安世之說 147 二、反對項安世之說 155 第三節 翁方綱與胡炳文 158 一、發明朱熹未盡之意 158 二、未有定見 159 三、闡釋有誤 160 第六章 翁方綱治易方法及特色 163 第一節 《易附記》治易方法 164 一、多聞 164 二、闕疑 165 三、慎言 167 四、博證 169 五、書證 173 第二節 《易附記》特色 175 一、重視程朱,歸本義理 176 二、強調古訓,不廢考據 180 三、漢宋兼採,各有長短 184 四、象數治《易》,有所取捨 186 五、易例之法,皆由聖人 190 第七章 結論 193 參考文獻 195 一、古籍(依時代排序) 195 (一)翁方綱著作 195 (二)經部 195 (三)史部 197 (四)子、集 197 二、現代專著(依筆劃排序) 198 (一)學術背景 198 (二)易學 198 (三)翁方綱專論 199 (四)其他 199 三、學位論文 200 四、學報期刊 201 五、網路資料 202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排序)
    (一)翁方綱著作
    〔清〕翁方綱,柏克萊加州東亞圖書館編:《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第一種第一—二冊,《易附記》;第二種《書附記》;第三種《詩附記》;第四種《禮記附記》;第五種第一—二冊,《春秋附記》。
    〔清〕翁方綱:《蘇齋筆記》,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清宣統二年北洋官報印書局影印稿本。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舊鈔本,存於國家圖書館。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三十四卷,清道光間侯官李彥章刊,朱墨筆增改校樣本(刊本),存於國立臺灣師範學院圖書館。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稿》,清乾隆至嘉慶間(1736-1820)著者手稿本,存於國家圖書館。
    〔清〕翁方綱:《經義考補正》,臺北:廣文書局編譯所,1968年。
    〔清〕翁方綱撰,吳格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年。
    (二)經部
    〔漢〕揚雄撰:《方言》,臺北:臺灣商務,1965,收入四部叢刊經部。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9。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毛詩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禮記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 :《周易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左傳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何休集解,〔唐〕徐彥疏:《公羊傳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 :《穀粱傳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梁〕顧野王撰,陸費逵總勘:《玉篇》,臺北:臺灣中華,1965年,四庫備要本。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涵芬樓景印通志堂刊本,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唐〕郭 京:《周易舉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清宣統三年刊「宸翰樓叢書」本影印。
    〔宋〕陳彭年等著:《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1年。
    〔宋〕程 頤:《易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
    〔宋〕蘇 軾:《東坡先生易傳》,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明萬暦二十五年刊"兩蘇經解"本影印。
    〔宋〕朱 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1986年
    〔宋〕郭 雍:《郭氏傳家易說》,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清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聚珍叢書"本影印。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收錄於《周易兩種》。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1986年。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元刊本影印。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
    〔宋〕俞 琰:《俞氏易集說》,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
    〔元〕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錄纂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
    〔明〕顧炎武:《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朱彞尊:《經義考》,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清〕朱彞尊原著,許維萍等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7年。
    〔清〕永 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1986年。
    〔清〕查慎行:《周易玩辭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1986年。
    〔清〕胡 煦:《周易函書約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1986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惠 棟:《易漢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惠 棟:《周易述》,臺北:成文出版社,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976年。
    〔清〕惠 棟:《九經古義》,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1986
    年。
    〔清〕惠 棟:《周易本義辨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清〕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三)史部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國書店,1987年。
    〔清〕江 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徐世昌:《大清畿輔書徵》,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年
    趙爾巽等同編撰,洪北江主編:《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四)子、集
    〔宋〕程顥〔宋〕程頤:《二程外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宋〕程顥、程頤撰:《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6年。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明〕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戴震,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5月。
    〔清)汪中:《述學內外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集部,據揚州詩局本校刊,1965年。
    二、現代專著(依筆劃排序)
    (一)學術背景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裏仁書局,2006年。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吳雁南、秦學夷、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林 尹:《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1985年。
    郭康成:《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年。
    陳祖武,朱彤窗著:《乾嘉學派研究》,河北:河北出版社,2005年。
    彭林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龔書鋒主編:《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二)易學
    朱伯坤:《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
    朱伯崑主編:《易學漫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評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孫劍秋:《易學新論》,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裏仁書局,1995年。
    徐芹庭著:《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徐芹庭撰:《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7年。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評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4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賴師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三)翁方綱專論
    沈津:《翁方綱年譜》,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沈津:《翁方綱跋手劄集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賴貴三校釋:《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四)其他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吳志達,唐富齡著:《明清文學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
    李 開:《惠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硏院文哲所,2003年。
    徐海榮主編:《中國茶事大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
    許蘇民:《顧炎武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喻春龍:《清代輯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0年。
    彭林編:《經學研究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2000年。
    蔡可園編:《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
    閻崇年:《康熙大帝》,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三、學位論文
    王紫瑩:《原本玉篇引說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伍明清:《宋代之古音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江弘遠:《惠棟易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江超平:《伊川易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淑慧:《清儒翁方綱及其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宋如珊:《翁方綱詩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出版。
    李豐楙:《翁方綱及其詩論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杜兵:《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胡自逢:《朱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孫劍秋:《清代吳派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康全誠:《清代易學八家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純適:《翁方綱年譜》,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陳博适:《惠棟易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曾復琪:《朱震易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楊子萱:《東坡易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楊素姿:《大廣益會玉篇音系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楊國寬:《朱熹易學研究──對程頤易學的傳承與開新》,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楊淑玲:《翁方綱肌理說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趙太順:《翁方綱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賴師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戴嫣兒:《周易繫辭傳集釋,宋代》,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四、學報期刊
    尹彤雲:〈惠棟《周易》學與九經訓詁學簡評〉《寧夏社會科學》,第1期總80期,頁89-93,1997年。
    尹彤雲:〈惠棟學術思想研究〉《清史研究》,第2期,頁90-98,1999年。
    伍明清:〈項安世之古音觀念〉《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05月。
    李哲賢:〈論戴震與乾嘉時期之考證學〉《漢學論壇》,第二輯,頁1-12,2003年6月。
    尚建春:〈《經典釋文》評述〉《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5年12月。
    武道房:〈從宋學到漢學:清代康、雍、乾學術風氣的潛移〉《學術月刊》,第四十卷,頁139-146,2008年10月。
    金周昌:〈程、朱《周易》觀之分析與比較〉《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頁42-43,60,2004年2月。
    胡曉彤:〈略談清代中期的漢宋之爭〉《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頁78-80,2006年2月。
    孫劍秋:〈惠棟《易》學著作、特色及其貢獻評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頁55-78,2003年3月。
    徐大源:〈論程朱易學異同──兩賢如何理解《周易》其書〉《周易研究》,第3期總49期,頁36-45,2001年。
    康全誠:〈惠棟《易》學思想探究〉《遠東通識學報》,第1期,頁1-14,2007年7月。
    張 濤:〈略論荀爽易學〉《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頁71-75,1999年5月。
    張平平:〈略論元代新安理學家胡炳文〉《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8期,頁107-111,2008年8月。
    張淑紅:〈翁方綱的學術思想及其治學特點〉《齊魯學刊》,第2期總185期,頁28-33,2005年。
    郭振香:〈論胡炳文對《周易本義》的推明與發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27-33,2010年。
    陳修亮:〈試論惠棟《周易述》的治易特色〉《周易研究》,第1期總69期,頁40-48,2005年。
    陳連營:〈翁方綱及其經學思想〉《故宮博物院院刊》,第6期總104期,頁8-14,2002年。
    黃忠天:〈論伊川易傳的價值與得失〉《文與哲》,第3期,頁247-266,2003年12月。
    黃靜吟:〈論項安世在古音學上的地位〉《中山中文學刊》,1995年06月。
    漆永祥:〈惠棟易學著述考〉《周易研究》,第3期總65期,頁51-57,2004年。
    劉 舫:〈論鄭玄的「以禮注易」〉《周易研究》,第1期總93期,頁43-44,2009年。
    蔡方鹿:〈程朱理學的經學觀〉《學習論壇》,第24卷第12期,頁58-62,2008年12月。
    韓慧英:〈《程氏易傳》的易道觀〉《哲學動態》,第2期,頁34-40,2010年。
    楊自平:〈李光地之卦主理論及卦主釋《易》論析〉《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頁197-230,2008年03月。
    楊自平:〈錢澄之《田間易學》與清初《易》學〉,「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易經學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主辦,2009年11月。
    楊自平:〈從《日講易經解義》論康熙殿堂《易》學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頁93-138, 2008年06月。
    五、網路資料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聯合導航系統:http://202.96.31.4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