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禮彰
論文名稱: 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
指導教授: 陳麗桂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荀子人性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5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明儒者為回應佛學明心見性的挑戰,特別推崇孟子盡心知性的性善論,以致無暇理會而嚴重誤解荀子的性惡說。當代新儒家雖然對荀子化性起偽的思想內容已有精闢的析論,但是為了回應唯物思想的挑戰,仍致力建構由存心養性所挺立的道德形上學,視注重客觀精神的禮義之統為歧出,而忽略荀子所面對的時代課題及其用心。本論文不擬將荀子學說視為純粹客觀對象,冷靜地分析批判;而試著以同情的理解去感受其所以提出「性惡」的目的,與其中所蘊涵的勝義。
      面對戰國末年禮壞樂崩的脫序現象,荀子試圖將儒學由強調一己內在的心性涵養,轉回兼顧生活世界的倫理實踐。由明分使群,使整體性的人類社會得以正理平治;由既法後王亦法先王,使連續性的歷史文化得以返本開新。在知類明統而守經通權的情況下,使恆常的道體得以落實在人倫日用而盡其變。
      既為了彰顯禮義於社會教化的意義,也為了凸顯心性涵養工夫之不易,荀子不得不將可善可惡的自然本性與爭亂之惡聯結為「性惡」,將善歸功努力不懈的後天人為而言「善偽」。在天生人成的理論架構下,具有「知」、「能」作用而為化性起偽主體依據的「心」,必須經由「虛壹而靜」的工夫涵養才能恢復其清明本性,解除由情欲與成見造成的蒙蔽,發揮其為天君而自作主宰的功能。
      在道德實踐方面,荀子一方面由理想性而說「塗之人皆可為禹」,一方面清楚明白「可以而不能」的現實情況,所以將化性起偽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中,無論聖賢不肖皆需經由師法禮義的引導,而合理守分地調節情欲,以促使社會和諧。對於不知自覺反省的平民百姓,荀子認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即已足夠。至於能夠反省自覺的聖人,荀子認為更應進入第二層次,以致誠慎獨涵養心性,於澈底把握禮義的真正精神後,稱情立文,重新檢討改善不合時宜的制度。
      在君王施政方面,荀子既因社會安定而強調尊君,但在注重君德的背後實賦予其愛民安民的責任;也試圖說服並非聖王的中君,充分授權聖臣賢相,以求國家長治久安。在民生經濟方面,荀子既主張增加生產,以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又主張善守本分,以防止流於爭奪。在國防軍事方面,既主張君王之修政壹民是國固兵強的根本,也兼談用兵之術以符合實際需求。
      凡此在在顯示,荀子由外王涵養內聖的人性論是對儒學的批判性繼承與創造性發展,其兼顧現實與理想的特質及內涵,亦對現代頗具啟發意義與價值。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觀點 5 第四節 文獻回顧 6 第二章 知通統類:思想基礎 11 第一節 和群定分的價值論 11 一、「類」的整體性 12 二、群與分 21 第二節 通古貫今的綱紀論 30 一、「統」的連續性 30 二、古與今 35 第三節 體常盡變的實踐論 44 一、「權」的變動性 45 二、常與變 48 第三章 生之實然:性的定義 54 第一節 自然情欲易惡論 54 一、性的義涵 54 (一)性與情欲 55 (二)與孟子、告子的差別 58 二、性惡的證成 60 (一)惡的含義與由來 60 (二)藉性惡成就禮義 64 三、強調性惡的原因 70 (一)補弊救偏,回歸周孔 70 (二)對抗老莊,強調人文 72 第二節 養欲節情以成善 75 一、養欲、導欲與去欲、寡欲 75 (一)欲不可去亦不必去 76 (二)養欲的涵義與方法 78 二、禮以節情與義利之辨 81 (一)由禮以節情辨儒墨之分 82 (二)由義利之辨顯儒法之別 86 第四章 虛壹而靜:心的特質 93 第一節 心能知道而可道、行道 93 一、心的作用及蔽塞原因 94 (一)知之質與能之具 94 (二)蔽於情欲與蔽於偏見 100 二、以道為衡與可道行道 106 (一)以禮義之道為權衡 106 (二)禮義的主體性與客觀性 108 第二節 虛壹而靜則必仁且智 112 一、虛壹而靜的涵養工夫 112 (一)虛、壹、靜與藏、兩、動 113 (二)天君之心的主宰性 117 (三)人心與道心 123 二、必仁且智與知行合一 126 第五章 化性起偽:道德實踐 130 第一節 聖人察禮義之統以起偽 131 一、禮義之統與聖人之偽 131 (一)化性起偽的兩重涵義 131 (二)禮義與歷史文化 135 二、治氣養心與致誠慎獨 138 (一)治氣養心與治氣養身 138 (二)致誠、慎獨、神明、天德 143 第二節 凡民由師法積學而化性 146 一、積學師法與環境習俗 146 (一)積學與得師 147 (二)擇鄉與就士 153 二、終乎讀禮與終乎為聖人 156 (一)隆禮義而殺詩書 156 (二)聖人的知、言、行 162 第六章 群居和一:政治理想 171 第一節 聖人為王 171 一、君德與君勢 171 (一)責任重於權利 172 (二)治人重於治法 173 (三)修身重於治國 175 (四)道德重於勢位 177 二、民本與禪讓 181 (一)善群所以愛民 181 (二)不禪讓的涵義 187 第二節 尚賢使能 190 一、任賢與取相 190 (一)任賢而無為 191 (二)論德與量能 193 (三)舉賢不待次 195 (四)慎取相 198 二、臣道與革命 202 (一)忠順而不懈 202 (二)持寵與讓賢 205 (三)從道不從君 206 第三節 富國強兵 208 一、裕民與節用 208 (一)以政裕民 209 (二)以禮節用 215 二、壹民與用兵 220 (一)強兵之道 220 (二)用兵之術 226 第七章 結論 232 第一節 繼承與發展 232 第二節 現實與理想 236 參考書目 241

    一、古籍校注(以時代相次)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9月。
    宋.朱熹撰,中華書局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清.朱駿聲撰,《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8月。
    清.阮元重刊,《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1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二、近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為序)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儒林》第四輯,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王忠林,《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2月。
    王孺松,《荀子修身研究》,新竹:臺灣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1978年1月。
    北京大學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11月。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一)儒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7月。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11月。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之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10月。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2月。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3月。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1月。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吳樹勳,《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9月。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6月。
    李存山,《中國古代氣論的起源與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8月。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
    李瑞全,《儒家生命論理學》,臺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2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李澤厚,《波齋新說》,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0年11月。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沈清松主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1月。
    周紹賢,《荀子要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3月。
    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4月。
    周群振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5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7月。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7月。
    林麗真,《中國歷代思想家--荀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2月。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8月。
    侯外廬編,《中國思想通史(一)》,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
    俞仁寰,《從類字透視荀子政治思想之體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1962年4月。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10月。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壹)先秦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
    柯雄文,《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12月。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5月。
    韋日春,《荀子學述》,臺北:蘭臺書局,1973年2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12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3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5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3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4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馬國瑤,《荀子政治理論與實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輯,《「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年10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11月。
    張豈之,《精編中國思想史(上)》,臺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10月。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10月。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10月。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0月。
    梁啟雄,《荀子約注》,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12月。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6月。
    陳飛龍,《孔孟荀禮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3月。
    陳修武,《荀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1月。
    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4月。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9月。
    陳問梅,《墨學之省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5月。
    陳登元,《荀子哲學》,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5月。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7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96年5月。
    程兆熊,《荀子講義》,香港:鵝湖書社,1963年12月。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的國學》,臺北:中正書局,1972年11月。
    項退結,《中國人的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月。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4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二)》,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12月。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9月。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2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0月。
    黃俊傑主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12月。
    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4月。
    楊大膺,《荀子學說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5月。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8月。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8月。
    楊承彬,《孔、孟、荀的道德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6月。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楊筠如,《荀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 。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楊儒賓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葉紹鈞,《荀子(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董承文,《荀子人性論研究》,臺南:大新印書局,1971年7月。
    廖吉郎,《新編荀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7月。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10月。
    熊公哲,《荀卿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2月。
    熊賜履,《學統(卷四三)》,山東:友誼書社,孔子文化大全v.36-37,1990年9月。
    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3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趙士林,《荀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6月。
    劉子靜,《荀子哲學綱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6月。
    劉文起,《荀子成聖成治思想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3年4月。
    劉正浩教授七十壽慶榮退紀念文集編委會,《劉正浩教授七十壽慶榮退紀念文集》,臺北:文史出版社,1999年8月。
    劉述先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5月。
    劉殿爵,《荀子逐字索引》,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8月。
    蔣年豐,《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3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2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9月。
    鄭力為,《儒學方向與人的尊嚴》,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盧瑞容,《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3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錢穆,《國史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3月。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鮑國順,《儒學研究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9月。
    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
    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年10月。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10月。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2月。
    羅根澤編,《古史辨》第四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8月。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
    譚嗣同,《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0月。
    蘇新鋈,《先秦儒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為序)
    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96博士論文,何信全教授指導。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博士論文,董金裕教授指導。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93博士論文,林聰舜教授指導。
    柳熙星,《荀子哲學的秩序性建構及其困境》,東海大學哲學系87博士論文,蔡仁厚教授指導。
    張勻翔,《攝王於禮、攝禮於德--荀子之智德及倫理社會建構之意涵》,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96博士論文,潘小慧教授指導。
    蕭振聲,《荀子的性向善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論文,傅佩榮教授指導。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為序)
    孔德成,〈荀子的禮學〉,《孔孟月刊》第24卷第12期,1986年8月,頁25-27。
    方東旭,〈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55-68。
    王子正,〈荀子認識論哲學之探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第13卷第2期,2003年4月,頁21-33。
    王邦雄,〈由老莊道家析論荀子的思想性格〉,《鵝湖學誌》第27期,2001年12月,頁1-31。
    王邦雄,〈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鵝湖》第8卷第10期,1983年4月,頁25-31。
    王長華,〈在道義原則與歷史需要之間--論荀子的價值立場〉,《孔孟月刊》第34卷第10期,1996年6月,頁13-22。
    王祥齡,〈釋論荀子人定勝天「勝」義思想的開展〉,《孔孟學報》第83期,2005年9月,頁111-139。
    王楷,〈從「知者利仁」到「仁者安仁」--荀子道德論證的兩層結構〉,《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163-176。
    王慶光,〈荀子之駁正「黃老之學」並倡導「文化生命」〉,《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2004年6月,頁45-72。
    王慶光,〈晚周天道心性說及荀子之回應〉,《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1996年3月,頁71-91。
    王慶光,〈晚周氣論應變說及荀子之回應〉,《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1996年6月,頁63-83。
    王慶光,〈論晚周「因性法治」說的興起及荀子「化性為善」說的回應〉,《興大中文學報》第13期,1996年12月,頁105-123。
    王璟,〈荀子的軍事思想及所透顯之理想政治〉,《中國語文》第102卷1期,2008年1月,頁46-50。
    王靈康,〈英語世界的荀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1-38。
    田富美,〈清儒心性論中潛藏的荀學理路〉,《孔孟學報》第85期,2007年9月,頁289-316。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1-30。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頁35-66。
    何淑靜,〈孟、告、荀與亞里斯多德對「人性與道德」一關係之看法比較〉,《鵝湖學誌》第23期,1999年12月,頁161-176。
    佐藤將之,〈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39-83。
    佐藤將之,〈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4期,2007年10月,頁87-128。
    吳元鴻,〈荀子「禮義之統」之理論架構與困結〉,《東師語文學刊》第3期,1990年5月,頁17-35。
    吳元鴻,〈荀子性惡說之勝義--「人可善可惡論」〉,《臺東師院學報》第4期,1992年6月,頁81-102。
    吳元鴻,〈荀子善偽論之理論根據〉,《東師語文學刊》第2期,1999年6月,頁155-187。
    吳元鴻,〈荀子聖王思想之歷史意義〉,《東師語文學刊》第8期,1996年6月,頁111-134。
    吳文璋,〈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涵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8期,2005年8月,頁1-16。
    吳文璋,〈論荀子的宗教精神與價值根源〉,《成大中文學報》第2期,1994年2月,頁185-195。
    吳汝鈞,〈荀子的知性旨趣與經驗主義的人性論〉,《能仁學報》第3期,1994年8月,頁467-481。
    吳來蘇,〈荀子思想的人文特色評述〉,《中國文化月刊》第210期,1997年9月,頁15-22。
    吳季霏,〈荀子批判諸子的立場〉,《建國學報》第16期,1997年6月,頁29-46。
    吳清淋,〈荀子與書經〉,《孔孟月刊》第13卷第9期,1975年5月,頁17-20。
    吳清淋,〈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1號,1977年6月,頁355-457。
    吳進安,〈荀子「明分使群」觀念解析及其社會意義〉,《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2月,頁221-239。
    岑溢成,〈荀子性惡論析辯〉,《鵝湖學誌》第3期,1989年9月,頁37-58。
    李佩玲,〈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中孟荀心性論之於現代的意義〉,《中山中文學刊》第4期,1998年6月,頁46-53。
    李居取,〈論孟子法先王與荀子法後王〉,《孔孟月刊》第11卷第1期,1972年9月,頁10-12。
    李美燕,〈孔、孟、荀三子對於「欲」的省察與對治之道〉,《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頁59-82。
    李麗雲,〈荀子的政治哲學論〉,《嘉南學報》第26期,2000年11月,頁276-287。
    赤塚忠,《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85-110。
    周天令,〈「荀子是儒學的歧出」之商榷〉,《孔孟月刊》第42卷第10期,2004年6月,頁31-38。
    周天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第26卷1期,1987年9月,頁8-14。
    周天令,〈荀子之善偽論〉,《孔孟月刊》第22卷3期,1983年11月,頁34-40。
    周天令,〈荀子由智成德理論的重建與檢討〉,《孔孟學報》第84期,2006年9月,頁113-148。
    周天令,〈荀子性惡論之我見〉,《孔孟月刊》第21卷第11期,1983年7月,頁45-48。
    周天令,〈荀子價值觀之研究〉,《中國文化月刊》第303期,2006年3月,頁28-69。
    周德良,〈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年3月,頁135-164。
    林孟玲,〈由荀子的立論來看人格形成與環境的關係〉,《孔孟學報》第59期,1990年3月,頁203-239。
    林俊宏,〈荀子禮治思想的三大基柱--從「化性起偽」、「維齊非齊」與「善假於物」談起〉,《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8年6月,頁195-224。
    林啟屏,〈《荀子.正論》及其相關問題〉,《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2月,頁15-31。
    林啟屏,〈荀子思想中的「身體觀」與「知行觀」〉,國科會專題計畫NSC95-2411-H-004-0475,頁1-20。
    侯家駒,〈荀子的欲望論暨經濟思想 -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3期, 1981年3月,頁15-24。
    侯家駒,〈荀子的欲望論暨經濟思想 -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4卷第2期,1981年2月,頁8-21。
    侯婉如,〈荀子之認識論〉,《孔孟月刊》第34卷第11期,1996年7月,頁24-30。
    姜志翰,〈試探荀子身體觀的另一面〉,《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月,頁29-44。
    施銘燦,〈荀子之強國強兵思想〉,《高雄師大學報》第3期,1992年3月,頁97-116。
    施銘燦,〈荀子使用「類」字的深義〉,《孔孟月刊》第20卷第9期,1982年5月,頁12-15。
    施銘燦,〈荀子的尚賢使能思想〉,《高雄師大學報》第2期,1991年3月,頁49-69。
    施銘燦,〈荀子的師友觀〉,《孔孟月刊》第27卷第7期,1989年3月,頁22-26。
    施銘燦,〈荀子的財經思想〉,《孔孟月刊》第22卷第9期,1984年5月,頁28-32。
    施銘燦,〈荀子的欲望論〉,《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1期,1990年1月,頁33-39。
    施銘燦,〈荀子思想中之聖人〉,《孔孟月刊》第21卷第10期,1983年6月,頁36-47。
    施銘燦,〈荀子對儒者的評價〉,《孔孟月刊》第27卷第9期,1989年5月,頁33-38。
    施銘燦,〈淺談荀子的積善成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2卷第12期,1989年12月,頁39-42。
    柯金木,〈「荀子」書中孔子形象析論--兼論孟、荀對孔子認知之同異〉,《孔孟學報》第76期,1998年9月,頁123-156。
    柳熙星,〈試論荀子「禮」的價值根源問題〉,《鵝湖》第22卷第9期,1997年3月,頁9-19。
    洪巳軒,〈荀學要義--以「三辨之學」為主軸〉,《孔孟月刊》第42卷第10期,2004年6月,頁39-47。
    洪燕梅,〈荀子群論略探 -下-〉,《孔孟月刊》第29卷第4期,1990年12月,頁14-17。
    洪燕梅,〈荀子群論略探 -上-〉,《孔孟月刊》第29卷第3期,1990年11月,頁11-17。
    洪櫻芬,〈儒家的價值教育--由孔子、荀子的學說思想談起〉,《鵝湖》第29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45-54。
    唐亦男,〈荀子思想之一省察--會通儒道〉,《成功大學學報》第25期,1991年3月,1-26。
    唐端正,〈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釋疑〉,《新亞學報》第22期,2003年1月,頁11-19。
    唐端正,〈荀子善偽論所展示的知識問題〉,《中國學人》第6期,1977年9月,頁11-24。
    唐端正,〈荀學價值根源問題的探討〉,《哲學年刊》第3期,1985年6月,頁525-535。
    夏長樸,〈子為政焉用殺--論孔子誅少正卯〉,《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頁55-80。
    袁長瑞,〈荀子性惡論的時代意義〉,《鵝湖》第30卷第9期,2005年3月,頁52-61。
    袁長瑞,〈對荀子「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的看法〉,《孔孟月刊》第42卷12期,2004年8月,頁23-26。
    袁信愛,〈自然人與文化人的迷思--老子與荀子之「聖人」觀的比較研究〉,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25期,1996年7月,頁左90-76。
    袁信愛,〈荀子的社會思想之哲學基礎〉,《哲學論集》第23期,1989年7月,頁116-147。
    郝明朝,〈論荀子的“知能”之性〉,《文史哲》2000年第6期(總第261期),頁29-33。
    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頁69-102。
    張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年6月,頁175-127。
    張炳陽,〈告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證平議〉,《臺北師院學報》第11期,1998年6月,頁177-197。
    梁濤,〈先秦儒家天人觀辨證--從郭店竹簡談起〉,《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23-141。
    許建良,〈「曲成」--荀子道德教化的活性術〉,《孔孟學報》第84期,2006年9月,頁93-112。
    陳平坤,〈人性善惡與天人分合--孟、荀心性論說之型態及其意義〉,《清華學報》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363-397。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1期,2006年3月,頁77-135。
    陳昭瑛,〈「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頁25-39。
    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207-223。
    陳師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年8月,頁5-18。
    陳曼娜,〈清末今古文論爭中的孟荀之爭〉,《孔孟月刊》第38卷第9期,2000年5月,頁17-26。
    陳紹慈,〈荀子的用人哲學〉,《博學》第5期,2007年1月,頁5-18。
    陳福濱,〈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1月,頁25-44。
    陳德和,〈孟荀性情說的共法與不共法〉,《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4期,2006年6月,頁1-32。
    陳德和,〈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其價值〉,《鵝湖》第20卷3期,1994年9月,頁19-27。
    陳錫勇,〈荀子性惡說的「性」與「偽」〉,《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7月,頁153-170。
    陳禮彰,〈荀子「法後王」說究辨〉,《國文學報》第37期,2005年6月,頁21-48。
    陸建華,〈荀子禮以解「弊」的諸子批判論〉,《鵝湖》第28卷第4期,2002年1月,頁39-45。
    陸建華,〈荀子禮法關係論〉,《孔孟月刊》第41卷第10期,2003年6月,頁33-39。
    曾春海,〈「荀子」的社會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5期,1992年9月,頁99-132。
    曾春海,〈項退結教授的孔、孟、荀人學研究〉,《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9 期,2005年9月,頁49-60。
    菅本大二,〈荀子對法家思想的接納:由「體」的結構來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111-135。
    項退結,〈基於孟荀人性論之實際可行的道德觀〉,《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5期,1990年5月,頁386-395。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4期(2005年7月),頁169-230。
    黃俊傑,〈荀子的天道觀及其在中國古代天道思想中的地位〉,《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頁69-82。
    黃勇,〈道德先驗主義與道德自然主義的抵牾與契合--孟子人性論與荀子人性論之比較〉,《孔孟月刊》29卷第10期,1991年6月,頁28-32。
    黃聖旻,〈秩序情結與荀韓關係〉,《雲漢學刊》第2期,1995年6月,頁43-52。
    楊日然,〈荀子禮法思想的特色及其歷史意義〉,《社會科學論叢》第23期,1975年4月,頁261-306。
    楊秀宮,〈孔孟荀思想中蘊含的兩式正義論〉,《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9-32。
    楊祖漢,〈論荀子的「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鵝湖》第6卷第5期,1980年11月,頁17-18。
    楊國榮,〈儒學的衍化與轉向--荀子思想新論〉,《孔孟學報》第66期,1993年9月,頁133-160。
    楊連生,〈荀子禮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7號,1973年6月,頁315-386。
    楊雅婷,〈荀子道德哲學思想在道德教育上的啟示〉,《公民訓育學報》第16期,2005年6月,頁173-184。
    楊雅婷,〈荀子道德哲學思想在道德教育上的啟示〉,《公民訓育學報》第16期,2005年6月,頁173-184。
    楊瑩,〈荀子的社會思想〉,《社會導進》第2卷第4期,1972年6月,頁3-10。
    廖名春,〈20世紀後期大陸荀子文獻整理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79-151。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2月,頁33-54。
    劉昭志,〈荀子教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孔學與人生》第27期,2004年2月,頁28-39。
    劉振維,〈荀子「性惡」說芻議〉,《東華人文學報》第6期,2004年7月,頁57-92。
    劉振維,〈荀子終乎讀禮的化性起偽說〉,《哲學雜誌》第33期,2000年8月,頁168-183。
    潘小慧,〈「荀子」中的「智德」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2003年8月,頁95-114。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6期,1998年6月,頁516-536+589-590。
    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1月,頁45-63。
    蔡忠道,〈孟子「法先王」與荀子「法後王」思想試析〉,《高雄師大學報》第13期,2002年4月,頁257-270。
    蔡錦昌,〈細柔的「一」與粗硬的「一」--評德國漢學界的兩種荀子研究〉,《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347-364。
    鄭文泉,〈荀子「法後王」對後世歷史論述「聖王觀」的影響〉,《孔孟月刊》第33卷第10期,1995年6月,頁34-45。
    鄭炯堅,〈荀子「性偽觀」之最新分析、比較及評論〉,《能仁學報》第4期,1995年12月,頁221-261。
    舘野正美,〈荀子和莊子對「時空」與「存在」的反思: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形上學層面〉,《清華學報》第35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31-146。
    鄧小虎,〈《荀子》中「性」與「偽」的多重結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6期,2008年10月,頁1-28。
    蕭楚珊,〈荀子的知識論初探 -下-〉,《鵝湖》第18卷第8期,1993年2月,頁47-54。
    蕭楚珊,〈荀子的知識論初探 -上-〉,《鵝湖》第18卷第7期,1993年1月,頁52-57。
    龍冠海,〈荀子的社會思想〉,《恆毅》第25卷第10期,1976年5月,頁25-32。
    韓德民,〈荀子天人觀的哲學透視〉,《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2期,2000年2月,頁173-184+198。
    韓德民,〈荀子性惡論的哲學透視〉,《孔孟學報》第76期,1998年9月,頁157-168。
    韓德民,〈荀子的理想人格論〉,《孔孟學報》第78期,2000年9月,頁219-242。
    韓學宏,〈荀子「法後王」思想研究〉,《中華學苑》第40期,1990年8月,頁89-106。
    譚敦仁,〈荀子的歷史觀〉,《史苑》第35期,1982年6月,頁47-55。
    顧毓民,〈荀子天人關係學說--另一種詮釋方式的嘗試〉,《國立中興大學共同學科期刊》第3期,1994年6月,頁203-239。
    顧毓民,〈荀子哲學的系統建成芻議〉,《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1998年6月,頁163-18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