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薛皓文
論文名稱: 臺灣艋舺龍山寺籤詩及其文學性研究
指導教授: 邱燮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籤詩靈籤占卜龍山寺觀音民間文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龍山寺百首籤詩〉又稱〈百首觀(世)音靈籤〉、〈觀音一百籤〉,在臺灣使用此套籤詩廟宇雖不多,僅限於名為龍山寺的寺廟或主祀佛教的寺廟,但因艋舺龍山寺及鹿港龍山寺頗富盛名,香火鼎盛,使此套籤詩廣為人知、影響深遠。
    籤詩多以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的絕句形式呈現,亦有四、五、七、八言長短間雜的句式。籤詩雖句式如古典詩,但部分平仄、用韻卻不合格律,甚至有押韻不諧的情形。籤詩內容常假借歷史故事及民間傳說,或化用前人詩詞、名言佳句而成,可視為民間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成果,以詩歌為載體,作為占卜吉凶之用。
    籤詩的源起深受中國占卜學術影響,上可追溯自《周易》的占卦方式及思想,以詩為形式則源於「讖語」、「詩讖」,籤詩內容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及儒釋道各教教義,說明籤詩是自古迄今累積占卜學術及各教經典,逐漸世俗化、簡易化的產物。若將籤詩的宗教形式抽離,單純視為文學作品來看待,它同樣具有詩的意象與韻律之美,辭麗優美,雅俗兼具的詩文,加上貫通古今的歷史、傳說典故,其中的文學性極富研究價值。
    本論文選擇單一版本籤詩,探究其歷史源流、文學性質及典故來源出處。依序分為六個章節:緒論、籤詩探源、觀音信仰與龍山寺源流、龍山寺籤詩文學性研究、龍山寺籤詩典故出處探究、結論。期能以中國文學的角度探究籤詩的各部分,藉由種種分析,賦予籤詩文學價值的肯定,並能重新領略籤詩之情境美感。

    臺灣艋舺(萬華)龍山寺籤詩及其文學性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7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目的…………………………………………14 第二章 籤詩發源與流變 第一節 籤詩定義…………………………………………………16 第二節 籤詩發源…………………………………………………18 第三節 籤詩流變…………………………………………………27 第三章 觀音信仰與龍山寺源流 第一節 觀音信仰的流變……………………………………………40 第二節 龍山寺簡史…………………………………………………47 第三節 龍山寺籤詩簡介……………………………………………50 第四章 龍山寺籤詩文學意象研究 第一節 籤詩內容與結構……………………………………………57 第二節 修辭技巧……………………………………………………63 第三節 擬兆意象……………………………………………………82 第五章 龍山寺籤詩典故出處探究 第一節 語典出處……………………………………………………97 第二節 事典出處…………………………………………………101 第三節 典故與籤詩相配度………………………………………113 第四節 引用典故作用及影響……………………………………115 第六章 結論………………………………………………………116 附錄一 參考書目………………………………………………………118 附錄二 艋舺龍山寺百首籤詩…………………………………………130

    一、 古籍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初版)
    (漢)焦延壽 《易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3月 臺四版)
    (漢)東方朔撰:《靈棋經》(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2年)
    (晉)陳壽 《三國志》(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四庫備要‧史部》)
    (晉)干寶,《搜神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梁)劉勰 《文心雕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初版《中國古籍珍本叢書》)
    (梁)鍾嶸 《詩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12月 臺一版 《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梁)顧野王撰《玉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2)
    (宋)陸游 《陸放翁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宋)張唐英 《蜀檮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5年 初版《叢書集成新編》)。
    (宋)蘇東坡 《東坡志林》(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筆記小說大觀》)
    (宋)釋文瑩 《玉壺清話》(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筆記小說大觀》)
    (宋)洪邁撰,《容齋隨筆》(台北,廣文書局,1995)
    (宋)洪邁:《夷堅志》第二冊,《夷堅丙志》卷第九(中華書局,1981年)
    (宋)洪邁:《夷堅志補》卷十四(中華書局,1981年)
    (宋)趙翼:《陔餘叢考》卷33,《續修四庫全書》第115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5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陶宗儀 《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筆記小說大觀》)
    (明)許仲琳 《封神演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初版)
    (明)羅貫中 《三國演義》(臺北:臺灣文源書局 1969年4月 再版)
    (明)羅貫中《隋唐演義》(台南,博元出版社,1989)
    (明)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台南,第一書局,1982)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台北,弘毅出版社,1982)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弘毅出版社,1982)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弘毅出版社,1982)
    (明)佚名:《明珠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明)褚人獲,《堅瓠六集》收錄自《筆記小說大觀》(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明)吳承恩《西遊記》(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83)
    (明)余邵魚《東周列國誌》(台北,陽明書局,1985)
    (明)陸西星《封神演義》(台南,第一書局,1981)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三,《續修四庫全書》第115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姚瑩撰,《康遒紀行》(台北,廣文書局,1969)
    (清)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清)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臺北,新興書局,1981年《筆記小說大觀》)
    (清)金埴《不下帶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9月)
    (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9月 七版)
    (清)徐珂 《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臺一版,1966年)
    (清)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臺北:新興書局,1985年《筆記小說大觀》)
    (清)顏元 《習齋記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畿輔叢書顏習齋遺書》)
    (清)委心子:《新編分門古今類事》(中華書局,1987年)
    (清)俞樾:《茶香室三鈔》卷十九,《筆記小說大觀》第34冊((新興書局,1981年)
    (清)江日昇:《台灣外記》第二冊 (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台灣文獻叢刊(60)》)
    (清)林豪:《東瀛紀事‧逆首戴潮春伏誅》(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台灣文獻叢刊(8)》)
    (清)李光庭:《鄉言解頤》(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
    李延壽撰,《南史.列傳第七十》(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元大德刊本影印,1988。
    楊家駱主編,《史記》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漢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後漢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晉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北齊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舊唐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新唐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唐書》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新五代史》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宋史》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明史》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2)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第二冊(台北,新興書局,1981)
    《正統道藏》 (台灣藝文印書館,1977年)
    連雅堂《雅言—臺灣掌故三百篇》(台北:實學社,2002年)

    二、 現代著作

    龐緯《中國靈籤研究(資料篇)》(台北,龍記出版社,1976)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出版社,1978)
    郭立誠:《中國人的鬼神觀》(台視文化公司出版,1992年)
    曾莉莉,《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之源流》(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1982)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明》(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高賢治編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4)
    林國平,《閩台民間信仰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說占卜》(巨流圖書。1921年)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 《容肇祖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吉元昭治著《台灣寺廟藥籤研究》(武陵出版社,1992年)
    蕭登福〈道教靈籤占卜對密典之影響〉 《道教與密宗》 (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金關丈夫等 編 林川夫 審編《民俗台灣》(武陵出版社,1994年)
    片岡嚴 著 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眾文圖書,1994年)
    丁煌〈台南舊廟運籤的初步研究〉 《台灣南部寺廟調查暨研究報告》 民國八十六年
    陳清和 《台灣籤詩台灣史》財團法人嘉義縣文化基金會 民國八十九年
    岳棠《靈籤一O O ---掌握命運的解釋權》 實學社出版 西元2002年
    陳清和《談籤詩說八卦》 玩索讀書會 民國九十二年
    陳進國〈寺廟靈籤的流傳與風水信仰的擴散----以閩台為中心的探討〉 《陳進國文集》西元2003年
    郭立誠 《中國人的鬼神觀:揭開禁忌、迷信的神秘面紗》(臺北:臺視文化公司 1992年3月 初版)
    高銘德 《中國籤詩解大全》(臺南:華淋出版社,2002年9月 初版 《命相叢書》)
    郭沫若 《卜辭通纂》(大通書局1976年5月 初版 《考古學專刊第九號》)
    王世禎 〈談中國人求籤心理〉《迷信在中國》(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2月 初版)
    仇德哉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3年6月 初版)
    董季棠 《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 增訂二版《文史哲 學集成》(258))
    黃永武 《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12月 四版)
    游乾桂 《民俗、文學、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初版)
    黃永武 《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1989年11月 初版)
    王更生 《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0月 增訂三版 《文史哲學集成》(4))
    金關丈夫等編,林川夫審編 《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5月 初版)
    阮昌銳〈臺灣的民間信仰〉,《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年6月 初版)
    吉元昭治 《臺灣寺廟藥籤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年7月 初版)
    楊新、甘霖著 《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5月 初版)
    陳植鍔 《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酒井忠夫、今井宇三郎、吉元昭治 《中國的靈籤‧藥籤集成》,(東京:風響社,1992年6月)
    吳戰壘 《中國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初版)
    蕭登福 《道教與密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4月 初版)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初版)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 《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二版)
    沈謙 《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1月 修訂版)
    林國平 《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12月 初版《文化中國‧蕃薯藤文化叢書》(3))
    瞿海源 《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韓秉方 《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 初版 《道教文化叢刊》)
    丁煌 〈臺南舊廟運籤的初步研究〉《臺灣南部寺廟調查暨研究報告》(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1997年12月)
    林國平 〈藥籤與玄天上帝靈籤〉,《道韻(三)》(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
    謝金良 〈論籤占語言的通俗文學化和宗教神學化〉,《道韻(四)》(臺北:大道
    陳清和 《臺灣籤詩臺灣史》(陳清和財團法人嘉義縣文化基金會 2000年12月 初版)
    蔡相煇、吳永猛 《臺灣民間信仰》(臺北:空大,2001年6月 一版)
    岳棠 《靈籤一○○──掌握命運的解釋權》(臺北:寶學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慶萱 《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增訂三版)
    陳正治 《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二版)
    王文亮、林啟泓 《南瀛籤詩故事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6年4月 初版《南瀛文化研究叢書(50)南瀛墾拓春秋專輯》)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一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二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三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五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六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道成居士,《全省寺院靈籤註解-第四卷》,(台南:正海出版社,1998年)
    臺北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編輯,《艋舺龍山寺全志》,(台北:艋舺龍山寺全志編纂委員會,1951年)

    三、 學位論文

    林國平撰,《中國靈籤研究-以福建為中心》,廈門,廈門大學博士論文,1998。
    王文亮,《台灣地區舊廟籤詩文化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百年寺廟為主》,台南師範學院鄉土 文化研究碩士論文,2000。
    周雪惠 《臺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美意 《金門城隍廟籤詩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陳香琪 《臺灣通行籤詩之文學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玉龍 《寺廟籤詩研究──以臺灣寺廟運籤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06年)
    孫淑華 《屏東市媽祖廟籤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所回流中文碩士班,2006年)
    羅瑞芬 《臺灣寺廟籤詩文化中的文學性──以宜蘭昭應宮廟籤為例》(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06年)
    馬玉臻:《〈關帝籤〉江東籤詩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四、期刊論文

    洪調水 〈廟寺籤方剖析〉(《南瀛文獻》第7卷,1961年12月,頁98–99)
    吳樹 〈臺南的寺廟籤詩〉(《臺灣風物》第18卷第2期,1968年4月,頁20–25)
    蔡文輝 〈臺灣廟宇占卦的一個研究〉(《思與言》第6卷第2期,1968年5月,頁85–88)
    詹火生 〈占卜對臺灣農村社會的影響力量〉(《臺灣文獻》第25卷第1期,1974年3月,頁12–22)
    陳金田 〈民眾在神廟祈願的種類和方法〉(《臺灣風物》第32卷第4期,1982年12月,頁82–86)
    鄭喜夫 〈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34卷第3期,1983年9月,頁115–148)
    瞿海源 〈現代人的宗教行為與態度〉(《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期,1986年1月,頁68–82)
    林美容 〈由地理與年籤來看臺灣漢人村莊的命運共同體〉(《臺灣風物》第38卷第4期,1988年12月,頁123–141)
    周榮杰 〈占卜在臺灣民間(下)〉(《臺南文化》第31期,1991年6月,頁203–222)
    朱介凡 〈神籤探索起步〉(《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0期,1993年5月,頁1–19)
    樂晴 〈上廟求籤說籤詩〉(《中央月刊》第27卷第6期,1994年6月,頁106–111)
    丁煌 〈「臺灣南部古寺廟籤詩中所反應的社會及宗教學意義探析」研究計畫〉(《道教學探索》第8期,1994年12月,頁431–434)。
    胡珍妮 〈一「籤」點醒夢中人?──中國籤詩〉(光華(中英文國內版)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頁104–111)
    方百壽 〈從寺廟籤詩看民間求籤者心理〉(《臺灣源流》第5卷,1997年3月,頁102–108)
    王文亮 〈南瀛寺廟籤詩文化初探〉(《南瀛文獻》改版第一輯,2002年1月,頁252–265)
    周瑞玉 〈淺談臺灣民間信仰〉(《臺灣史蹟》第40期,2002年8月,頁57–67)
    王文亮 〈南瀛籤詩典故故事解析〉(《南瀛文獻》改版第二輯,2003年1月,頁228–253)
    李中路〈故宮遺存「靈籤」兩種〉(《紫禁城》,1996年第2期,頁41–43)
    詹石窗 〈論道教擬兆〉(《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頁44–51)
    謝金良 〈《周易》與籤詩的關係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4期,頁117–126)
    陳進國 〈寺廟靈籤的流傳與風水信仰的擴散──以閩臺為中心的探討〉(《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1期,頁61–73)
    林國平〈靈籤淵源考〉(《東南學術》,2006年第2期,頁128–134)
    朱鋒,<台灣的樑籤>,《台灣風物》,15卷1期,頁23-24,1965。
    施振民等收集,<台灣籤詩彙集-北部、台北市、中部、彰化縣、鹿港鎮、南部及東部>共六冊,剪貼本藏中研院民族所,1974-77。
    吳英璋,<得救、普渡與信仰模式>,《中國論壇》,2卷9期,頁10-14,1976。
    李正康,<從民間信仰看民族文化>,《中國論壇》,3卷10期,頁9-13,1977。
    陳大東,<台灣民間信仰習俗與道統文化之關係>,《今日中國》,77期,頁62-71,1977。
    李亦園,<說占卜—一個民族學的考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卷6期,頁40-48,1978。
    董芳苑,<新興宗教概觀>,《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民政廳,頁21-41,1982。
    仇德哉《台灣寺廟與神明(四)》,台北,台灣省文獻會,頁132,1983。
    李亦園,<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五十六期,1984。
    無生,<儒釋道大家一起來-訪阮昌銳教授談台灣民間信仰>,《師友》,235期,頁26- 29,1987。
    許木柱,<聖俗之間-台灣民間宗教的心理社會文化意義>,《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3期,頁10-11,1987。
    余光弘,<民間宗教現象的探索-科學、宗教與迷信:人類學的觀察>,《中國論壇》,24卷5期,頁14-16,1987。
    宋文里、李亦園,<個人宗教性-台灣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卷1期,頁113-139,1988。
    洪健棣,<從台灣民間信仰勃興的現象分析宗教人的心態>,《台灣神學論刊》,10期,頁53-104,1988。
    江肖梅,<神籤>,《民俗台灣》(中文版),4期,頁226-228,1990。
    潘江東,<談民間文學的教育功能>,《社教資料雜誌》,212期,頁1-3,1992。
    游謙、施芳瓏,<宜蘭縣廟宇與神明傳說—一個初步的呈現與分析>,《宜蘭文獻》,5期,頁5-30,1993。
    周慶華,<展望新時代的宗教>,《新時代的宗教》,台北,揚智文化公司,頁3-29,1999。
    <混沌與秩序—民間文學研究的困境及其化解途徑>,《國文天地》,10卷5期,頁76至87,1994。
    游謙,〈民間信仰在宜蘭地區的發展與特色〉,《宜蘭文獻》,17期,頁25-50,1995。
    李志夫,〈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
    陳信翰等,<藥籤的由來>,鄭志明編《文化台灣》,卷一,頁67-103,1996。
    蕭登福,<論佛教受中土道教的影響及佛經真偽>,《中華佛學學報》,台北,9期,頁83-98,1996。
    簡宗梧,〈俗賦與講經變文關係之考察〉,《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6。
    曾永義,<民間文學、俗文學、通俗文學命義之商榷>,《國文天地》,13卷4期,頁18-29,1997。
    謝金良,〈論籤占語言的通俗文學化和宗教神學化〉,《道韻(四)》,台北,中華大道出版,1999。
    洪修平,<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哲學化—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台北,12期,頁303-315,1999。
    林衡道,<台灣宗教的民間信仰>,《中國一周》,670期,頁6-7,1963。
    吳幼萍、潘玲玲:《苗栗縣義民廟與三山國王之比較研究結案報告》(國立聯合大學,2003年12月)。
    林修澈:〈宜蘭縣內廟的運籤〉(宜蘭:《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