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曹聖明
論文名稱: 桃園地區高職教師對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之研究
A Study of Teachers' Perception 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Building-up for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aoyuan Area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指導教授: 胡茹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高職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
英文關鍵詞: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erception 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building-u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4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地區高職教師對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的情形,並探討不同個人背景因素對於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上之差異,以教師之個人背景變項為自變項,學校行政支援、鼓勵專業對話、團隊合作學習與學校學習氛圍為依變項,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的高職教師在學校教學環境上,對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為達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所得之理論架構發展調查問卷,針對桃園地區六所之高職校名學校教師,共610名專任教師,按比例分層隨機抽樣460位,受調查之有效樣本共計411 位,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9.3%,並輔以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對於研究結果加以討論後,獲得九點結論,本研究另針對學校行政主管及學校教師提出七點建議,供相關人士參考,並針對研究對象、方法、研究變項等方面歸納出三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on different backgrounds, faculty support, professional dialogu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ampus atmosphere.
    This study was proposed utiliz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achieve this study purpose was the collection of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with regard to the schoo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e literature gathered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The popul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610 full-time teachers from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area. 460, drawn by proportional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by the effective sample of the survey a total of 411, an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89.3%. The data collected was analyzed using the statistics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9 conclusions drawn from statistic findings, based on the findings, 7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academia organizations as references. Finally, for those researchers who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is field, 3 recommendations in subjects, variables, methods, mailed survey and instruments were proposed for reference.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我國高職教師專業發展概況 13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 18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之必要性及支持系統 34 第四節 高職學校教師專業發展之環境營造概況 42 第五節 國內高職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2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 73 第四節 資料處理 8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85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85 第二節 研究變項之描述統計 8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教師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95 第四節 研究討論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桃園地區高職教師對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之預試問卷 133 附錄二 桃園地區高職教師對學校專業發展環境營造知覺之正式問卷 137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淺談中小學教師夥伴合作學習。教師天地,175,38-43。
    丁文祺(2007)。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條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正彥(1995)。我國專業繼續教育的再出發。成人教育雙月刊,28,32-39。
    王立行、饒見維(1992)。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教育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金國(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為國(2007)。從實務社群談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研究,2(2),41-63。
    王瓊珠(2003)。對話在小學教師同儕課程領導的應用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江文雄(1999)。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金針(2002)。二十一世紀學校行政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技職教育雙月刊,72,13-18。
    吳佩昇(1996)。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型態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99-113。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主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1-24,臺北市:學富。
    吳清山、曾憲政、張德銳、張新仁、陳榮政、洪詠善、廖耘彗(2011)。 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草案)規劃。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期末報告。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德(2006)。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瑪莉(2002)。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水珍(1996)。學校本位的國小教師在職教育之探討。國教園地,4-6,55-56。
    周談輝(1985)。職業教育師資培育。臺北市:三民。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2),79-111。
    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 49(3),17-27。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知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福財(2000)。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
    胡清暉(2014)。逾4成國三生 想念高職【新聞話題】。2014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564
    范熾文(2001)。學校推動知識管理的具體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43,113-118。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桃園縣政府(2013a)。桃園縣政府主計處。2014年2月26日,取自: 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aveshow.asp
    桃園縣政府(2013b)。桃園縣統計年報—2012年。2013年8月5日,取自: 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C.asp?strCC=03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張本文(2011)。論教師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學校行政雙月刊,75,21-32。
    張青菁(2009)。臺中縣國小教師社群滿意度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私立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主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新仁(2011)。臺灣百年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之演變。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臺北市:學富。
    張鈿富(1992)。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瓊瑩(2001)。終身學習與現代教師—從教育專業談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研習資訊,13(6),1-10。
    教育部(2009)。教育部積極推中央地方教學輔導網絡。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DF52F83A5B7D2A47&sms=114B66117B4BF117&s=0902864BEC6F4C3E
    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2&aid=21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十大中心議題柒:師資培育與專業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教師在職進修統計年報—2010年。2013年7月1 0日,取自:http://www1.inservice.edu.tw/Report/Reporting_Year.html
    教育部(2011b)。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c)。教育部電子報(第443期)【教育部推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品質】。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443&topical_sn=526&page=0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2013年7月3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教育部(2013b)。桃園縣高職教師參與評鑑人數。2013年8月7日,取自:http://tepd.moe.gov.tw/chinese/04_situation/01_01list.php
    許子云(2007)。教學輔導互動歷程及其對教學導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呂孟真、許逸柔、陳添丁、陳宏彰、陳彥茹、張月鳳、張雅婷、蘇意茹等人(2004)。高級中學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新進及在職教師研習課程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未出版。
    曹明瑞(2002)。學校決策會議運用教育對話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坤明(199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態度、活動型式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4)。合作發展經驗教師專業實踐理論之研究,師大學報,49(1),123-138。
    陳陞堃(1994)。高職教師在職進修的獎勵因素及相關問題研究。第九屆全國技術與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43-52,雲林縣。
    許健將(2004)。批判省思能力的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教育科學期刊,4(2),1-18。
    陳聖謨(1998)。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研究,6,175-189。
    陳聖謨(199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榮華(2002)。教師專業核心─反省思考教學。臺中師院學報,16,39-48。
    湯維玲(1996)。反省取向的師資培育學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發展。臺北市,61-76。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3)。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意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1-24。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淑苓(2005)。教育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 。
    黃富順(1985)。成人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市:復文書局。
    黃儒傑(2009)。新手與資深教師成就目標導向、自我調整策略及其教學表現之研究:以臺中縣市幼稚園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141-174。
    楊怡姿(2006)。臺灣與美國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評鑑機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楊思偉、高新建、陳木金、魯先華、何金針、張淑姬等人(2006)。建構我國教師在職進修體系之研究。臺北市: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
    楊國賜(1985)。教育專業精神之內涵與策進。臺灣教育,417,2-5。
    楊國賜(198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與地位。師友月刊,241,1-2。
    楊深坑(1977)。理論、詮釋與實踐 : 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成受與創新性轉化之關條: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欣茹(2003)。一位國小美勞教師教學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春榮(2003)。教師在訓輔知能的專業發展策略。教師職級制度的內涵及實施取向。教育資料集刊,28,175-211。
    劉敏雯(2008)。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動機與學校組織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滕守堯(1995)。對話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新北市:生智文化。
    潘文忠(2006)。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制度-從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開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育論壇會議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師資培育中心承辦。
    蔡芸(1997)。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臺灣省國中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進雄(2004)。學校行政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2,55-59。
    蔡碧璉(1996)。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錫錡、陳聰浪(1996)。自我導向學習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之應用。成人教育雙月刊,32,32-37。
    謝文豪(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的變革抗拒。師友月刊,413,10-15。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5。
    顏慶祥(2000)。我國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98-119。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英文部分:

    Bailey, K. M. (1997). Reflective teaching: situating our stories.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7, 1-19.
    Bradley, H. (1978).Towards a National and Local Policy for In-Service
      Training, report of a nat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ACSTT at
      Bournemoth, 17-19 January.
    Clement, M. & Vandenberghe, R.(2001). How school leaders can promot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Account from the field. School
    Leadership &Management, 21(1), 43-57.
    Carroll, D. (2005).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ve talk: A school-based mentor
    teacherstudy group as a context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achereducation, 21(5), 457-473.
    Creemers, B. P. M. & Reezigt, G. J. (1999). The role of school and classroom
    climate in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Freiberg, H. J.
    (Ed.), School climate: Measuring, improving, and sustaining healthy
    learning environments(pp. 30-47). London: Falmer Press.
    Darling-Hammond, L. & Richardson, N. (2009). Teacher Learning: What Matters? EducationalLeadership, 66(5), 46-53.
    DuFour,R. & Eaker,R.(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Bloomongton,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Fullan, M. & Hargreaves, A. (1992).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Penguin books.
    Guskey, T. R.(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London: Corwin
    Press.
    Hoy, W. K. & Miskel, C. G.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5th ed.). N. Y. Mcgraw-Hill, Inc.
    Hargreaves, A. & Fullan, M. G (Eds.). (1992).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Cassell.
    Hord, S. M. (2004). Professiona11eaming communities: An overview. In S. M. Hord(Ed.),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pp. 5-14).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illion, J. (2000). Teachers who learn kids who achieve: A look at schools with
    mode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WestEd.
    Kennedy, M. & Barnes, H.(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J. N. Mangieri & C. C. Block(Eds.), 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
    (pp.196-212). Harcourt Brane College.
    Kruse,S. D., Louis, K. S., & Bryk, A. (1995). An emerging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hool-based profession community. In K. S. Louis & S. D. Kruse (Eds.), Professionalism and community: Perspective on reforming urban schools (pp.23-44).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Morris, M., Chrispeels, J., & Burke, P. (2003). The power of two: Linking
    external with intern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hi Delta
    Kappan, 84(10), 764.
    Morrison, K. (1995). Dewey, Habermas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Curriculum,
    16(2),82-93.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 (2000) .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ss:Allyn and Bacon.
    Pajares, F. & Miller, M.D. (1994).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self-concept
    beliefs in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128Psychology, 86(2), 193-203.
    Patrick, J. & Alison, A. C. (1996). Conversation as a medium for change in educ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1), 31-38.
    Rodrigues, Y. E. & Sjostorm, B. R. (1998). Critical reflec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traditional adult and traditional
    student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9(3), 177-186.
    Seyfarth, J. T. (1991). Personne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 Boston:
    Ally & Bacon.
    Sparks, D. & Loucks-Horseley, S.(1989). Five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0(4), 40-57.
    Schon, D.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oward a new design
    for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lavin,R. E.(1995).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Snow-Gerono, J. L. (200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ulture of inquiry: PDS teachers identify the benefit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3), 241- 256.
    Tindill, A. S. & Coplin, L. (1989). Evaluating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ducation Canada, 29(1), 16-23.
    Tollefon, N. (2000). Classroom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2(1), 63-8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state grants:
    Title 2, Part A Non-Regulatory Draft Guidance.
    Williams, J. M. (1985).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part-time instructors at selected leagues for innovation community
    colleges. ERIC Document. ED269093.
    Zepeda, S. J.(1999). Staff development: Practices that promote leadership in
    learning communities.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