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明期 |
---|---|
論文名稱: |
中途失明者適應與重建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杞昭安
Chi, Chao-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中途失明 、適應 、重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2 下載:7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18歲至55歲之成年人,因故導致失明後,於適應及重建兩個向度上所面臨之相關問題;擬從個人層面、家人關係、參與重建以及就業選擇等四個議題分別加以探討。係採質性研究方法,對12名中途失明者進行個別深度訪談;並據研究結果,而對社政、勞政、教育、衛生單位等政府相關部門、中途失明者與其家人,以及後續研究提供具體建議。
就個人層面:無論因意外或疾病導致失明,正確認知及正視態度將可減少事後的懊悔。當眼睛遭受意外撞擊,第一時間就醫是黃金治療期。近視度數在六百至九百度間,為視網膜剝離之最高危險群。近年來因糖尿病導致失明已躍升中途失明原因之冠,實在不容輕忽。至於求醫歷程則普遍呈現治療三部曲現象,即歷經西醫、中醫、求神問卜等三階段。當失明已成事實,當事人往往陷入驚懼、無助、悲傷、茫然、沮喪等心理狀態,且易有輕生厭世的念頭。失明之初是當事人最感煎熬的痛苦高峰期,正向樂觀之人格特質、家人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同質性諮商輔導人員的協助,將是能否儘快走出痛苦高峰期之主要推動力量。
家人影響:家人正向抑或負向態度,為影響失明當事人心理調適、自我接納及參與重建之關鍵因素。配偶態度及互動關係對已婚的中途失明者影響最大;若未婚或因婚姻破裂而回歸原生家庭的中途失明者,則以父母的反應、態度最具影響力。配偶一方因失明以致承擔家庭經濟的角色改變,經濟問題常是引發家庭衝突的導火線。基於養育問題、遺傳顧慮,致使部份視障者抱持不生育的念頭。迎娶外籍新娘已漸成風氣,國語教育值得注意。未婚女性視障者之擇偶考量,著重情感契合勝於視力有無。女性視障者的父母多不希望其結婚;男性視障者的父母,則多期望能迎娶眼明媳婦。
參與重建方面:中途失明者常需透過電話、廣播主動取得資訊,且需克服內外在阻礙。同質性專業輔導人員早期介入,可望協助縮短痛苦高峰期,進而參與重建學習。全方位重建機構具有心理、社會、職業等三層面重建功能。同質性同儕團體的互動及住宿型態,可發揮團體諮商輔導之心理重建效能,並同時增進生活自理及行動獨立能力。社會重建含括點字、日常生活與定向行動。摸讀速度之侷限,是中途失明者共通的難題,僅採點字試卷乃一大限制。生活自理能力之培養,家人應予實作機會。良好定向行動能力有助於重新建立自信、勇氣及自我概念,裨益實際生活與就業,堪稱影響整體重建效果之關鍵因素。具備良好定向行動能力,方可有效指揮導盲犬。無障礙環境之設計,應先與視障者進行溝通,才能發揮應有效益;語音設計較能符合實際需求。職業重建因限於就業機會、收入及先備能力之考量,主要職訓類別為按摩;基於排斥按摩的心態,影響中途失明者選擇參與重建訓練的意願。
就業選擇方面:按摩的去醫療化以致社會地位低落,中途失明者因既有社會階層概念,普遍呈現無法認同按摩之象,女性工作者更有被性騷擾的顧慮;但迫於現實,按摩卻又幾乎是唯一的就業選擇。面對眾多眼明人的競爭,唯有改善環境、提昇技術方為生存之道。比照中國與日本,恢復按摩之醫療定位乃迫切課題。限於摸讀速度、升學管道與環境因素,中途失明者不易獲取視障體系內之工作機會,如電腦文書排版、點字校對、學校教師及音樂表演等;僅有數理點字校對較具競爭優勢。提昇電腦應用能力僅能達到生活所需,除非結合具優異程式設計能力者,否則仍難突破就業限制。如何透過職務再設計與修法保障,協助重返原有專業領域,是亟待努力的目標。中途失明者若不願意從事按摩,視障體系內之工作機會又以從小失明者居優勢;如欲回歸一般社會職場,則因雇主低接納、定額雇用而難以受惠、及高普考與殘障特考之限制等,就業之路可說障礙重重,設置視障庇護工廠,為解決就業困境之道。俄羅斯視障者庇護工廠的成功作法,值得參考。
壹、中文部分
毛連塭(民 80)。視覺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與安置措施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王亦榮(民 80)。國語點字學習指引。台南:久洋。
王育瑜(民 84)。台灣視障者的職業困境-以按摩業為例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育瑜(譯)(民86)。迎接視茫茫世界。台北:雅歌。
內政部(民 85)。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閩地區殘障者生活狀況調查。台北市,內政部。民92年8月20日,取自內政部網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民 92)。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人數。台北市:內政部。民92年8月20日,取自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站。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兒童局(民92)。內政部兒童局工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民92年11月14日,取自內政部兒童局網站。
http://www.cbi.gov.tw/all-about_8.php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民92)。 台灣地區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盛行率調查期末報告。台中市:國民健康局。民92年3月29日,取自健康久一點…中老年保健網。
http://health91.bhp.doh.gov.tw/study.htm
http://163.29.76.18/1-3-5g.htm
考試院 (民 91)。考試法規輯要。台北市,考試院。民92年8月25日。取自考選部全球資訊網http://inter1.moex.gov.tw/statute/statute1.asp?kind=21
考試院(民 92)。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規
則。台北市,考試院。民92年8月25日,取自考選部全球資訊網
http://inter1.moex.gov.tw/law/law002.html
行政院(民 92)。九十二年度補助辦理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實施計劃。台北市,行政院。民92年3月24日,取自勞工委員會網站http://www.evta.gov.tw/lawevta/205061.htm
行政院(民93)。委託辦理設立區域性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中心計畫需求書網站。 台北市,行政院,取自勞委會網站。
www2.evta.gov.tw/evta/index.asp
余月霞(民 92)。發展輔助科技擴展視障者的就業世界。
台北: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余月霞、林俊育(譯)(民91)。盲而不餒-美國視障者成功傳。台北:台灣盲人重建院。
吳柏寬(譯)(民92)。全俄盲人協會之數據統計與實際情況以及俄國視障之就業機會。全球視障菁英就業輔導研討會,台灣盲人重建院。
吳武典(民 79)。推展我國殘障者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之研究摘要。載於殘障者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業務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職訓局,51-60頁。
李永昌(民 90)。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期,51-69頁。
李家同(民 92)。《公務員的盲點》殘障人員考試,盲人禁考,盲人,等待政府帶頭給個工作民意論壇。台北:聯合報(民92年 1月 17日)。
杞昭安(民 79)。視覺障礙學生就業問題之研究。特教園
丁季刊,3 期,36-44頁。
杞昭安(民 89)。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期,3-30頁。
杞昭安(民88)。視覺障礙學生定向能力之研究。載於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八十八年年刊,29-51頁。
杞昭安(民89a)。視覺障礙老人安養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期,147-169頁。
張千惠(民 90)。簡介定向與行動師資之培育:以美國為例。特教通訊新知,6期4卷,5-7頁。
張春興(民 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勝成(民 80)。定向行動相關訓練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期,89-112頁。
陳秀雅(民 81)。成年失明者的適應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南:台灣省視覺障礙兒童混合教育計劃師資訓練班。
陳錦純 (民 83)。國語點字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盲人點字研究小組中文點字組編印。
陳慕師(民91)。糖尿病友發生視力障礙的原因。糖尿病家族,4期,4-7頁。
黃忠賢(民92)。重度視覺障礙者婚姻觀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明美(民 80)。視覺障礙者從事按摩業之現況及影響其收入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期,1-47頁。
萬明美、柏廣法(民88)。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期,107-137頁。
萬明美(民 89)。中途失明成人致盲原因及適應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期,59-78頁。
劉信雄(民 68)。國小視障學生自我觀念與焦慮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焜煇(民 65)。如何輔導班級內適應不良學生。
輔導月刊,12期(6卷),8-11頁。
潘德仁(民 75)。世界盲人教育史。台中:私立惠明學校。
蔡崇建(民 79)。殘障者職業訓練、就業輔導狀況與就業輔導需求調查。特殊教育研究學刊,6期,65-86頁。
戴銘怡(民 90)。意義治療法應用於輔導後先天失明者之意涵。永達學報,2(2),22-34頁。
貳、日文部分
岩橋英行(1972)。盲人之教育。世界盲人百科事典編集委員會。大阪:大日本。
鈴木文子 (1997) 。視覺障礙者的日常生活訓練(修訂版)。東京:社會福祉法人視覺障礙者資源總合中心。
參、英文部分
Allen, M. (1988). Adjustment of adults to a
visual impairment:Preliminary
finding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10 572).
Conrod, Beverley E. & Olga Overbury.(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ceptual training and psychosocial counseling in adjustment to the loss of vis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92(7), 464-482.
Conyers, M. (1992). Vision for the future: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ight loss. London:Jessica Kingsley.
Crudden, A., Moore, J.E., & Giesen, J.M. (1996). Satisfaction of direct-labor workers who are blind and employed in industries for the blin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0(6), 479-485.
Bonnie, D. (1999). Employment barriers for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93, 1-13.
Doods A. (1993).Rehabilitating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London:Chapman &Hall.
Dover, F.T. (1959). Readjusting to the onset of blindness. Social Casework, 40, 334-338.
Hudon, D. (1994). Cause of emotion and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adventitious blindness. Journal of Visually Impairment &Blindness, 88, 498-503.
Jackson, R & Lawson, G.(1995).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ersons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89, 1-5.
Jacus, c. M. (1981).Working with families in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6(3), 10-14.
Kempe, C. Henry, Henry K. Silver,& Donough O’Brien (1980). Current pediatr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6th ed), California: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
Lindenberg, R. E. (1980). Work with families in rehabilitation. In P. W. Power & A. E. Dell Orto (Eds),Role of the famil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hysically disabled.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p516-525.
Lowenfeld, B. (1975). The changing status of the blind: From separation to integration. Springfield, IL: Chas. C. Thomas.
Miller, G. (1993). Expanding vocational options, Review, 25(1), 27~31.
Ponchillia, P.E.(1984).Family services: role of the center-based teaching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78(3), 97-100.
Tuttle, D. (1984). Self-esteem and adjusting with blindnes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Wang V. L. & Rogolssky S.(1970).Rehabilitation work with the blind:Role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al in creating a family team. College Park, MD: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University of Mar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