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里稏爾・紀達爾 CIDAR, Liyar |
---|---|
論文名稱: |
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之研究 Applying Musical Theatre Teaching into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
指導教授: |
范聖韜
Fan, Sheng-Ta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音樂劇教學 、原住民公費生 、部落服務實習 |
英文關鍵詞: | musical theatre teaching, indigenous state-financed students,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8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7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儘管音樂劇的實務發展與學術研究方興未艾,但關於音樂劇教學的文獻仍屬鳳毛麟角。研究者為106學年度花蓮縣(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專長)碩士級師資培育原住民公費生,並於2018年與2019年暑假,在臺灣花蓮履行部落服務實習的義務。本研究的目的在透過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的過程,探討部落服務實習政策、原住民部落與學生教育,及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之應用。研究場域為研究者的部落服務實習地點 : 花蓮縣立化仁國民中學、東昌長老教會和達拉讚(Taracan)部落;研究時程為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分析與取得資料的方法包含田野研究、參與觀察、次級資料分析法、文件分析法,並以訪談調查法獲得原住民牧師、原住民協同教師、原住民學生、偏鄉教育學者、部落服務實習生等多方資料。研究結論如下:一、師資培育公費助學金及分發服務辦法第八條,針對部落服務實習之時數、服務方式應有明確規定,但保有實施彈性。二、音樂劇的學習之於原住民應回到全人教育及文化的本質,而非作為生產目的。三、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應以部落意識及族群認同作為課程設計和教學理念核心。
Although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musical theatre are increasing, the literature on musical theatre teaching is still insufficient. The researcher is an Indigenous State-Financed Student (Master-Level) in 106 Academic Year of Hualien County (Arts and Humanities Areas with the Expertise of Performing Ar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During 2018 and 2019 summer, the researcher practices his duty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in Hualien County. The research question centers on how to apply musical theatre teaching into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The research context is the place where the researcher practices his duty: Hualien County Hua-Ren Junior High School, DuChuang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Taracan indigenous community from February 2018 to May 2020.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Field Study, Participant-as-Observer, Secondary Analysis,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interviewees are indigenous pastor, indigenous collaborative teacher, indigenous students, rural education scholar, and Indigenous State-Financed Students. The researcher concludes: First, the regulations of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should be clear and flexible. Second, learning through musical theatre should focus on holistic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ssence, rather than career-driven training. Third, applying musical theatre teaching into service-learning practicum with indigenous community should put indigenous awareness and ethnic identity as essence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一、 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潤婷(2006)。從西方音樂劇的歷史與特質看臺灣音樂劇的發展。藝術學報,78,165-183。
王維君(2016)。遊藝生命的詠嘆調――全人理念於音樂劇場課程之實踐。通識教育學刊,18,27-55。
江玉娟、趙善如(2007)。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79-122。
江冠明(1994)。出草宣言事原漢對話的起點:評1994原住民文化會議。山海文化,6,37-4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年01月23日)。為落實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具體規範「原住民地區」之範圍。取自https://law.apc.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076
李之光、潘宣羽(2014)。運用教育戲劇策略在原住民族孩童的傳統婚禮文化學習之探究。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6,57-82。
李勝雄、 洪梅花(2012)。原住民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探究一以三地村部落為例。屏東教大體育,15,430-437。
周新富(201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法務部(2020年02月04日)。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50008
林秀蓉(2017)。異文化的融入書寫:探蔡秀菊《司馬庫斯部落詩抄》中的主題意識。臺灣詩學學刊,30,7-34。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臺北市 : 心理。
林秋綿(2001)。 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臺灣土地研究,2,23-40。
林曉君(2016)。慈濟手語音樂劇及人文教育意涵以「水懺」經藏演繹之美學實踐為例。慈濟通識教育學刊,10,34 – 58。
林幗貞、簡史朗(2014)。以邵族歌謠為例探討原住民音樂採集方式及其可能衍生的問題。輔仁大學藝術學報,3,16-44。
紀家琳(2019)。創作性戲劇——理論、實作與應用。新北市:揚智文化。
紀駿傑(2005)。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洪詠善(2019)。臺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臺北:心理。
孫俊彥(2014)。宗教變遷下的原住民音樂——以馬蘭阿美族為例。臺灣音樂研究,18,37-64。
孫大川(2005)。用筆來唱歌——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95 - 227。
陳介英(2015)。社區營造與文化資源的創造。庶民文化研究,12,144-174。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175。
陳麗華(1999)。臺北市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423-447。
容淑華(2013)。另類的教育:教育劇場實踐。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
容淑華(2014)。以A/r/tography 藝術方法學省思劇場活動在社區文化發展的作用 。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6,57-82。
高德義 (2000)。 原住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載於張建成(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3-41)。臺北市:師大書苑。
袁媛、許錦芳(2007)。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資源班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7(1),36-57。
夏曉鵑(2010)。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5-58。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13年11月27日)。教育部說明「103學年度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之原住民公費生名額。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News_Content.aspx?n=E491D1720010EE05&sms=D4AB88F29491B48F&s=6F5B739F813ADDBA
教育部(2016年10月23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張新仁 (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陳俊斌(2009)。「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臺灣山地民謠」為例。臺灣音樂研究,8,1-30。
陳俊斌(2016)。一部音樂舞台劇之後的沉思:關於當代原住民音樂研究。藝術評論,35,137-173。
曹蕙姿(2011)。《音樂劇》課程進入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大舞臺,2011(4),229-230。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市 : 心理。
張曉華、郭香妹、郭碧蘭、陳惠芬、蔡淑菁、陳春利、陳鳳桂、蔡佳琪、陳彥貝、許怡婷、王念湘(2014)。教育戲劇跨領域統整教學 : 課程設計與實務。臺北市 : 心理。
曾祥榕、李臺元(2018)。第一章,戲劇課程的跨案例分析:山峰華德福實驗小學與種籽實驗小學。載於馮朝霖(主編),喚醒夢想•釋放天賦:臺灣實驗教的另類課程實踐(頁7-52)。臺北市 : 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國彥(2000年12月)。文件分析法【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心理。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原作者:D. W. Steward)。臺北市:弘智文化。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雙月刊,135,35-41。
鄭明憲、李其昌、陳曉嫻(2017)。中等教育階段藝術領域教師職前專門課程基準方向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34,1-32。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臺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慕羽(2012)。百老匯音樂劇。臺北市:大地。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駱維道(2016)。台灣原住民音樂對教會合唱樂發展之前瞻性。神學與教會,41(2),426-461。
謝智玲、林明皇(2016)。創作性戲劇對兒童創造力與自尊之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14(2),117-139。
鍾佩娟、歐嬌慧、葉川榮(2008)。原住民地區教師的教育實踐。中等教育,59(1),8-21。
二、 英文部分
Blandy, D. & Hoffman, E. (1993).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of pl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1), 22-33.
Davis, J. H., & Behm, T. (1978). Terminology of drama/theatre with and for children: A redefinition. Children’s Theatre Review, 27(1), 19-21.
Gold, R. L. (1969)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led observation. In G. J. McCall & J. L. Simmons. (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pp. 30-39).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Hradsky, D. (2017). A personal reflection on using embodied drama to explore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in the classroom. Drama Australia Journal, 41(2), 106-116.
Korkut, P. (2017). The construction and pilot application of a scoring rubric for creative drama lesson planning.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3(1), 114-125.
Lee, K. (2016). Crossing borders with youth arts in a remote Australian community. Drama Australia Journal, 40(1), 40-52.
Moore, K. D., & Hopkins, S. (1992). Knowledge bases in teacher educ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The Clearing House, 65(6), 381-385.
Ustundag, T. (1999). The effects of creative drama in the teaching of citizenship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4(1), 145.
Woodson, S. E. (1999). (Re)conceiving “creative drama”: An exploration and expansion of American metaphorical paradigms.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4(2), 201-214.
Yavuzer, Y., Dikici, D., & Gündoğdu, R. (2008). A creative drama study in Turkey about Mevlana philosophy.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13(1),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