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綺慧 |
---|---|
論文名稱: |
學者辦黨 : 朱家驊與中國國民黨 |
指導教授: | 呂芳上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9 |
中文關鍵詞: | 朱家驊 、中國國民黨 、學者從政 、蔣介石 、派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0 下載:26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朱家驊歷任多項重要職務,影響現代中國甚鉅,然而尚待研究。本研究以黨務工作為探討角度,論述朱家驊罕為人知的一面,以學者內涵從政辦黨,期間與蔣介石的關係;並探討所引發的派系關係與衝突。最後,本研究以人物為對象,將就此分析其思想為人。
第一章,為研究目的、研究回顧、研究方法與史料。第二章,敘述朱家驊的早期生涯,可見其求學經過、參與革命的情形,為往後的基礎。第三章,為朱家驊開展學術活動與黨政工作,歷任中山、中央大學校長,廣東、浙江省府與黨部委員,中央執行委員與中央政會議委員,教育與交通部長,以及浙江省主席;期間參與童子軍、新生活運動等民眾組訓,親近C.C.系,且朱家驊德國教育的背景,不但使他自己染上「親德」的色彩,也是蔣介石重用他的原因之一,此外即是戴傳賢等黨中大老的重視。第四章,朱家驊在抗戰時期,先後擔任中央秘書長與組織部長,兼任中統局局長,主持中央各部訓練工作,並到各處演講;發展各項組織,舉凡收集情報、各地黨部、籌辦學校農工婦女等活動;且以他和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大力進行宣傳與爭取與國。第五章,抗戰時的發展,造成朱家驊的人脈與勢力的擴張,與其他派系首領平起平坐,與C.C.系衝突,並聯合其他派系抗衡,戰況延伸到第一屆立法委員,且造成戰後部分學潮;歷經國共和戰與政府遷台,朱家驊解除一切黨政工作,從輝煌走向黯淡。第六章,歸結上述問題,提出看法。
一、檔案
(一)朱家驊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中德文化協會成立大會致詞〉,中德關係,函號237-1,1935年5月12日,鋼筆原件。
〈給我的德國朋友〉,中德關係,函號237-1,1936年11月26日,複寫本。
〈簽呈總裁條陳加強對德外交意見〉,中德關係,函號239-2,1940年7月21日,毛筆原件。
〈德義日簽訂公約後簽請總裁召回駐德大使〉,中德關係,函號239-2,1940年10月5日,毛筆原件。
〈簽呈委員長購運德國合布樓公司軍用品案付款辦法請鑒核示遵〉,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90-1,1938年3月30日,毛筆原件。
〈辭調統局局長〉,中央黨部秘書長,函號20-2,1938年4月20日,毛筆原件。
〈朱家驊呈復遵辦籌劃推動日、韓、台革命運動情形〉,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30-1,1940年4月29日,毛筆原件。
〈朱家驊致翁俊明函〉,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30-1,1941年1月25日,毛筆原件。
〈朱家驊致翁俊明函〉,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30-1,1941年4月1日,毛筆原件。
〈簽呈總裁為左舜生、張君勱所提青年黨、民社黨與本黨具體合作辦法意見似可允予辦理乞裁示〉,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90-1,1941年7月15日,毛筆原件。
〈簽呈總裁報告視察西北經過情形〉,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90-1,1941年10月8日,毛筆原件。
〈朱家驊條諭〉,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100-11,1942年8月9日,毛筆原件。
〈「發展工業」與企業家〉,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110-1,1942年4月10日,鉛印本。
〈勞工與國家社會〉,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110-1,1943年4月7日,鉛印本。
〈農民黨務講習會始業訓詞〉,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110-4,1943年9月9日,鉛印本。
〈中央組織部黨務講習會第三期結業訓詞〉,中央組織部部長,函號100-4,1944年6月6日,毛筆原件。
《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簡史》,中國國聯、聯合國同志會,函號236-4,1951年3月,鉛印本。
〈中韓文化協會章程〉,中韓關係,函號251-4,1953年2月18日,油印本。
〈中韓文化協會工作概況報告〉,中韓關係,函號251-4,1954年,油印本。
(二)蔣中正總統檔案 中華民國國史館
〈李濟琛朱家驊電蔣中正定下月一日啟程來京編遣會最好改為下月五日〉,《革命文獻》第1冊目次15,1928年12月25日,鋼筆原件。
〈蔣中正電李濟琛朱家驊編遣會於十八年一月一日成立會四日開議〉,《革命文獻》第1冊目次16,1928年12月26日,毛筆原件。
〈朱家驊羅家倫電蔣中正與張學良密談三次轉達中央與調查團談話大意〉,《革命文獻》第12冊目次81,1932年4月9日,鋼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至少以半年時間澈底整頓中央大學〉,《籌筆》第69冊目次40,1932年7月14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童子軍籌備會職員多派指定之人並嚴加督教〉,《籌筆》第69冊目次47,1932年7月18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滬學界本黨無基礎設法佈置進行先擇一二校入手〉,《籌筆》第70冊目次50,1932年8月16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可與康澤、滕傑詳商一切上海勞大是否可重新辦起〉《籌筆》,第70冊目次51,1932年8月16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陳果夫於各大學物色優秀人才其辦法與朱家驊切商進行〉,《籌筆》第78冊目次61,1933年2月27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詢孔祥熙航空獎券積存數量飛機製造廠事與朱家接洽〉,《籌筆》第97冊目次14,1933年11月5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請轉賽克脫物色代聘空軍與軍防之建設人才〉,《籌筆》,第98冊目次79,1933年11月29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電譚伯羽轉賽克脫物色化學人才來華〉,《籌筆》,第99冊目次57,1933年12月11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轉賽克脫代聘訓練戰車坦克車隊及工兵通信教官〉,《籌筆》,第101冊目次4,1934年1月14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開闢航空路線與外人訂立合同須通知軍委會核議〉,《籌筆》第110冊目次40,1934年3月30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等商用飛機可用者借軍部運輸通信材料炸彈由渝來筑〉,《籌筆》第134冊目次23,1935年4月5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陳慶雲決在重慶附近建築德國翁克斯飛機製造廠〉,《革命文獻》第24冊目次33,1935年6月3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提會妥議成都華西大學醫院擬請求英庚款補助十萬元〉,《籌筆》第141冊目次4,1935年6月6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汪兆銘政治會議會務可否先派朱家驊暫代再催顧孟餘到會〉,《籌筆》第150冊目次12,1936年1月13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有關席君留學經費設法在庚款中撥用〉,《籌筆》第165冊目次7,1936年9月5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葉楚傖朱家驊催顧孟餘入京主持政委會未到前由陳布雷繼代〉,《籌筆》第170冊目次11,1936年12月1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等嚴管寧屬各縣買賣柴片及砍伐樹木並鼓勵造林〉,《籌筆》第171冊目次34,1937年1月30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提早修通海游至高視間公路並制訂三門灣開發計劃〉,《籌筆》第172冊目次18,1937年2月8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朱家驊省政應特別注重指導邊縣教育衛生經濟〉,《籌筆》第173冊目次38,1937年3月28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陳立夫朱家驊積極準備江浙土地測量〉,《籌筆》第177冊目次25,1937年6月21日,毛筆原件。
〈蔣中正電詢朱家驊現存英庚款尚未動用可隨時撥付數額〉,《籌筆》第177冊目次45,1937年6月26日,毛筆原件。
,〈陳果夫上蔣介石函〉,《特交檔案》,一般資料書翰(開國元勳、名(時)人信函),檔號080200第621卷,目次50,1942年6月12日,毛筆原件。
(三)黨史館檔案 中國國民黨文化宣傳委員會
中央政治會議檔案(簡稱「政」)
《政治會議廣州分會紀錄》,政00.4/4、00.4/5、00.4/6,中央政治會議秘書處藏本IV、V、VI,毛筆原件。
〈任命朱家驊、趙鐵橋為建設委員會委員〉,政11/123.12,1928年4月4日,毛筆原件。
〈對於航空公司與美航空公司所訂航空郵務合同之意見書〉,政7/33.3,1929年6月13日,毛筆原件。
〈廢止日本對華文化協定換文案〉,政1/18,1929-1931年,毛筆原件。
〈國難會議籌備委員名單〉,政10/4.1,1931年12月9日,毛筆原件。
〈中政會交通專委會主任委員暨委員及外交經濟專委會委員任免案〉,政4/89.30,1937年4月21日,毛筆原件。
會議記錄(簡稱「會」)
〈全國宣傳會議秘書處上三屆二中全會呈〉,會3.2/8.2,1929年6月7日,毛筆原件。
《第四屆中央第一及第二次全體會議紀錄》,會4.2/58.1,1931-1932年12月22日~3月6日,油印本。
《第四屆中央第三及第四次全體會議紀錄》,會4.2/58.2,1932~1934年12月15日~1月25日,油印本。
《第四屆中央第五及第六次全體會議記錄》,會4.2/58.3,1934-1935年12月10日-11月5日,油印本。
〈中央秘書處致顧孟餘等函〉,會4.3/31.9,1932年3月9日,毛筆原件。
《四屆中常會第111~120次會議記錄》,會4.3/221,1934年3月1日~5月10日,油印本。
《四屆中常會第121~130次會議記錄》,會4.3/222,1934年5月17日~7月19日,油印本。
《五屆一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188,1935年12月,油印本。
《五屆中常會第11~20次會議記錄》,會5.3/556,1936年5月13日~9月11日,油印本。
《五屆中常會第31~40次會議紀錄》,會5.3/558,1936~1937年12月29日~4月1日,油印本。
《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紀錄》,會5.4/1,1938年3月,鉛印本。
《五屆四中全會會議紀錄》,會5.2/26,1938年4月,鉛印本。
《五屆六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44.1,1939年11月,鉛印本。
《五屆七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56.1,1940年7月,鉛印本。
《五屆八中全會提案原文》,會5.2/70,1941年10月,油印本。
《五屆八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77.2,1941年4月,鉛印本。
《五屆九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78.2,1941年12月,鉛印本。
《五屆十一中全會記錄》,會5.2/259,1943年9月,鉛印本。
《五屆十二中全會會議記錄》,會5.2/151.2,1944年5月,鉛印本。
〈戰時軍隊特別黨部暫行組織條例及改進軍隊黨務工作方案〉,會5.3/84.15,1938年6月22日,毛筆原件。
〈任朱家驊兼調統局局長徐恩曾為副局長〉,會5.3/83.11,1938年6月29日,毛筆原件。
〈關於按月撥發回民救國協會經費案〉,會5.3/120.33,1939年4月3日,毛筆原件。
《五屆中常會第66~78次會議記錄》,會5.3/567,1938年2月3日~5月26日,油印本。
〈五屆中常會第218次會議記錄〉,會5.3/610.8,1943年1月11日,油印本。
〈黨團幹部訓練案〉,會6.3/137.13,1947年11月25日,毛筆原件。
〈六屆中常會第233次會議記錄〉,會6.3/238.1,1950年5月25日,毛筆、油印本。
一般檔案(簡稱「一般」)
《十年來的中國童子軍總會》,一般506/238,1944年11月1日,鉛印本。
《黨政訓練班第一年訓練實紀》,一般497/16.1,1940年9月1日,鉛印本。
〈軍隊黨工人員應有的認識〉,《朱部長對於組織工作之指示》,一般495/14,1943年7月,鉛印本。
特種檔案(簡稱「特」)
〈朱家驊上總裁簽呈〉,特27/39,1939年7月13日,毛筆原件。
〈請介紹徐箴任東北高級幹部會議主任秘書〉,特33/7.15,1942年4月29日,毛筆原件。
〈山西閻錫山部摧殘黨團情形〉,特9/42.1,1942年6月12日,複寫本。
二、朱家驊個人言述
王聿均、孫斌 編,《朱家驊先生言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5月。
朱家驊,《世界文化的前途》,台北:雲天出版社,1970年12月初版。
李宗侗,〈朱家驊傅斯年致李石曾吳稚暉書〉,《傳記文學》,第5卷第6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64年12月。
三、史料叢書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編,《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史資料》第一輯初稿上編,南京:編者印行,1946年。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編,《第一次國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台北:正中書局,1963年3月台初版。
中研院近史所編印,《國民政府與韓國獨立運動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上冊),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年11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200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影印,《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記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5年8月至1996年3月。
李雲漢 主編、劉維開 編輯《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2年6月初版。
林養志 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組織工作(下)》,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林養志 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常務委員會黨務報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林養志 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孟廣涵主編,《國民參政會紀實》續編,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6月。
耿云志、歐陽哲生 編,《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秦孝儀 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 戰後中國(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9月初版。
黃季陸 主編,《革命文獻》第五十五輯 抗戰前教育概況與檢討,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3年4月再版。
郭恆鈺 羅梅君 主編、許琳菲 孫善豪 譯,《德國外交檔案:1928~1938年之中德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4月。
梁錫華 選註,《胡適秘藏書信選》,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11月初版。
葉健青 編,《中華民國交通史料(二)電信》,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0年6月。
葉健青 編,《中華民國交通史料(三)航空》,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1年6月。
榮孟源 主編、孫彩霞 編輯,《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5年10月初版。
劉維開 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12月。
戴傳賢等提「建設西北專門教育之初期計劃」案,收於《戴傳賢與現代中國》,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89年1月。
四、回憶錄、口述史、日記
(一)憶述書集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8月初版。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3月初版。
王萍 訪問、官曼莉紀錄,《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6月再版。
呂芳上 黃克武 訪問、王景玲 紀錄,《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
呂雲章,《呂雲章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年5月初版。
沈雲龍 主編,《朱家驊先生紀念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6月。
沈雲龍 訪問、陳三井 陳存恭 紀錄、郭廷以 校閱,《周雍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6月。
沈雲龍 訪問、林泉 紀錄、郭廷以校閱,《于潤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4月。
沈雲龍、林泉、林忠勝(兼紀錄)訪問,《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8月初版。
沈雲龍 訪問、林能士 藍旭男 紀錄,《凌鴻勛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4月再版。
沈雲龍 訪問、賈廷詩 夏沛然 周道瞻 陳存恭 紀錄,《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5月初版。
沈雲龍(兼校閱)張朋園 訪問、林能士 紀錄,《關德懋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6月初版。
邵元,《邵元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胡國台 訪問、郭瑋瑋 紀錄,《劉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12月初版。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唐縱,《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1月初版。
陳存恭、潘光哲(兼紀錄)訪問,《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9月初版。
陳進金 紀錄整理,《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5年6月初版。
郭廷以、王聿均、謝文孫、劉鳳翰(後二者兼紀錄)訪問,《鄧家彥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
郭廷以 王聿均訪問、劉鳳漢 紀錄,《馬超俊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4月。
郭廷以 沈雲龍(兼訪問)校閱、林泉 紀錄,《劉承漢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10月。
張存武 訪問、李郁青 紀錄,《張希哲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8月。
張朋園 林泉 訪問、陳三井 陳存恭 紀錄,《郭廷以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6月初版。
黃克武 編撰,《蔣復璁口述回憶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5月初版。
黃紹竑,《五十回憶》(中),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黃嘉謨 朱浤源 訪問、丁素湘 鄭麗榕 紀錄,《潘宗武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10月。
許雪姬 訪問、曾金蘭 紀錄,《柯台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6月。
陸寶千 訪問、黃銘明 紀錄,《金開英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5月初版。
陸寶千 訪問、鄭麗榕 紀錄,《黃通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6月。
程思遠,《政海秘辛》,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10月初版。
楊翠華 訪問、楊明哲 萬麗鵑 紀錄,《阮維周先生訪為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4月。
劉鳳翰、何智霖(兼記錄整理)訪問,《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5年12月初版。
劉鳳翰 張力 訪問、毛金陵 紀錄,《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6月。
(二)憶述專文
方志懋,〈朱校長與母校〉,《國立中山大學成立五十週年特刊》,台北: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1974年11月。
王禹廷專訪陳立夫,〈中國調統機構之創始及其經過〉,《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2年6月初版。
古明芳,〈朱家驊:獎掖後進不遺餘力的校長〉,《中大八十年》,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1995年6月。
白瑜,〈懷念從政學人朱家驊與王世杰〉,《傳記文學》,第40卷第1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1月。
式一,〈朱家驊和中央研究院〉,《自由人》第269號(1953年9月),收於朱傳譽 主編,《朱騮先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11月。
朱家驊,〈戴季陶先生與中山大學〉,「戴季陶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文」,收入陳天錫 編,《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1年10月。
李崇年,〈追懷朱騮先老師〉,《中外雜誌》,第19卷第2期,台北:中外雜誌社,1976年2月。
杜偉,〈我所知道的朱家驊〉,《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4月。
杜偉、于龍,〈浙江C.C.的派系紛爭〉,《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
阮毅成,〈記朱家驊先生〉,《浙江月刊》,第16卷第9期,台北:浙江同鄉會,1984年9月。
何應欽,〈朱家驊先生與中國文化〉,《大陸雜誌》,第32卷第2期,台北:大陸雜誌社,1966年1月。
胡夢華,〈國民黨CC派系的形成與經過〉,《CC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馬存坤,〈朱騮先先生二三事〉,《傳記文學》,第19卷第5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1年11月。
馬存坤,〈憶說朱家驊〉,《中外雜誌》,第40卷第2期,台北:中外雜誌社,1986年8月。
馬建中,〈國民黨陜西省黨部的派系鬥爭(1940-1949年)〉,《西安文史資料》第4輯,西安:1983年6月。
袁英林,〈「二陳」與國民黨CC派〉,《文史資料選輯》第105輯(1986年10月)合訂本第36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高思庭,〈國民黨政府統治教育事業概述〉,《文史資料選輯》第87輯(1983年4月)合訂本第30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郭子韶,〈阮毅成學步朱家驊〉,《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4月。
莊心在,〈難忘的長官:朱家驊與吳鐵城〉,《中外雜誌》,第33卷第3期,台北:中外雜誌社,1983年3月。
陳立夫,〈慶祝國立編譯館建立六十週年紀念〉,《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2年6月。
陳伯中,〈戴季陶校長與國立中山大學〉,《戴傳賢與現代中國》,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89年1月。
陳明仙,〈我競選國民黨立法委員的前前後後〉,《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7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陳明仙 遺稿,〈我所知道的國民黨貴州黨務〉,《貴州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陳開國,〈青幹班和青幹校始末記〉,《文史資料選輯》第74輯(1981年8月)合訂本第25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章微寒,〈戴笠與龐大的軍統組織〉,《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2年6月。
康澤,〈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40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1月初版。
張孟青,〈國民黨在武漢淪陷前後的潛伏部屬〉,《武漢文史資料》第5輯,武漢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1981年12月。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2年6月初版。
黃公偉,〈老牌留德生朱家驊〉,《中國近代名人逸話初集》,收於朱傳譽 主編,《朱騮先傳記資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11月。
勞榦,〈記朱家驊先生〉,《傳記精華》第四集,台北:中外雜誌出版社,1973年4月再版。
董劍平,〈學者政客朱家驊〉,《蔣介石的文臣武將》,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楊仲揆,〈朱家驊先生的風範與事功〉,《近代中國》第48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85年8月。
楊素芬,〈中大校史(上)大陸時期〉,《中大八十年》,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1995年6月。
楊樹人,〈懷念朱騮先先生〉,《傳記文學》第4卷第1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64年1月。
劉不同,〈國民黨的魔影-「CC」團〉,《文史資料選輯》第45輯(1964年4月)合訂本第16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劉恭,〈我所知道的中統〉,《湖南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1963年6月)修訂合編本第2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劉紹唐 主編,〈十二月號專題人物:朱家驊〉,《每月人物專題座談會專輯》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6年。
劉瑤章,〈國民黨中訓會和中訓團的來龍去脈〉,《文史資料選輯》第74輯(1981年8月)合訂本第25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趙澍,〈CC的擴張活動〉,《文史資料選輯》第37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9月。
趙普炬,〈中央訓練團梗概〉,《文史資料選輯》第74輯(1981年8月)合訂本第25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霍錫祥,〈回憶國民黨時期的郵政〉,《文史資料選輯》第65輯(1979年9月)合訂本第22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薛文波,〈國民黨派系在青海的鬥爭〉,《青海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西寧:1980年6月。
關國,〈朱家驊先生與中國地質學〉,《傳記文學》,第43卷第2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3年8月。
關國,〈新生活運動五十周年紀念〉,《傳記文學》,第44卷第3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年3月。
龐鏡塘,〈「中央俱樂部」-C.C.的組織及其罪惡活動〉,《文史資料選輯》第18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6月。
顧樹森,〈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反共教育〉,《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1961年5月)合訂本第5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五、中文專書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7月。
王建朗,《抗戰初期的遠東國際關係》,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3月初版。
王樹槐,《庚子賠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3月初版。
王學慶,《蔣介石與陳立夫兄弟》,台北:日臻出版社,1995年5月。
北大歷史系「北大學生運動史」編寫組,《北京大學學生運動史(1919-1949)》,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4月第二版。
石源華 編著,《韓國獨立運動與中國(1919-194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卲鵬文、郝英達,《中國學生運動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年)》,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李仕德,《英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1929~1937)》,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9年12月。
李海生、張敏,《民國兩兄弟:陳果夫與陳立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下)》,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4年10月。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二、三、四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年11月。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8月。
沐濤、孫科志,《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易勞逸 著、王建朗、王賢知 譯,《蔣介石與蔣經國(1937-1949)—毀滅的種子》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
林承節,《中印人民友好關係史(1851-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邱錢牧,《中國政黨史(1894-1949)》,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胡春惠,《韓國獨立運動在中國》,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3月。
柯偉林 著、陳謙平 等譯,《蔣介石政府與納粹德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9月。
殷仕,《蔣介石與李宗仁》,台北:一橋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馬振犢、戚如高,《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台北:東大書局,1998年2月初版。
徐萬民,《中韓關係史》近代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12月。
翊勳,《蔣黨真相》,台北:一橋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
袁繼成、李進修、吳德華 主編,《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張力,《國際合作在中國:國際聯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6月初版。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7月二版。
梁山、李堅、張克謨,《中山大學校史(1924-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1月。
陳淑銖,《浙江省土地問題與二五減租(1927-1937)》,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6年3月。
陳能治,《戰前十年中國的大學教育(1927~193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初版。
陳進金,《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民國17-26年)》,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郭緒印 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4月。
黃福慶,《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1924~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6月初版。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2月。
楊仲揆,《中國現代化先驅-朱家驊傳》,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84年11月。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年11月。
蕭效欽,《中國國民黨史》,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羅大愚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籌備會,《山高水長》,台北:編者印行,1983年5月初版。
譚旦冏,《中央博物院二十五年之經過》,台北:中華叢書編纂委員會,1960年12月。
六、中文論文
方仁,〈制憲國民大會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
王正華,〈南京時期國民政府的中央政制(1927-193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
王成聖,〈愛國學人朱家驊〉,《中外雜誌》,第67卷第6期,台北:中外雜誌社,2000年6月。
王聿均,《朱家驊先生之事功與思想論集》,台北:中國聯合國同志會,1992年5月。
王聿均,〈泰戈爾與中國知識界(1919-1941)〉,《郭廷以先生九秩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2月。
王聿均,〈中央研究院之初創與抗戰期間的播遷〉,《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3月。
王聿均,〈朱家驊與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
王良卿,〈派系政治與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第六屆中央執行、監察委員選舉為中心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1期,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6年12月。
王良卿,〈動盪中的改革:中國國民黨從「革新」走向「改造」,1945-195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12月。
王奇生,〈黨的派系化與派系的黨化:CC系的組織形態與政治理念(1933-1938)〉出自台北「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2001年10月。
王壽南,〈訓政時期的民族文化復興運動-以新生活運動為例〉,《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三冊 教育文化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
王憲群,〈合步樓公司與中德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朱沛蓮,〈李宗仁倡和之失敗〉,《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五篇 戡亂與復國(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4月。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朱家驊先生事略〉,《大陸雜誌》,第28卷第1期,台北:大陸雜誌社,1965年1月。
〈朱家驊先生事略(1893-1963)〉,《中國近代學人象傳初輯》,台北:大陸雜誌社,1971年9月初版。
曲凱南,〈朱家驊傳〉,《民國檔案》1991年第4期,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1年11月。
沈元肇,〈朱家驊先生傳略〉,《浙江月刊》,第27卷第9期,台北:浙江月刊社,1995年9月。
呂芳上,〈抗戰時期中國的婦運工作〉,《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所,1977年4月。
呂芳上,〈抗戰期間在祖國的台灣光復運動〉,《新知雜誌》,第1卷第5期,台北:新知雜誌社,1971年10月。
呂芳上,〈抗戰時期在大陸的台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近代中國》,第49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年10月。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台灣光復〉,《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五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6年12月。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1947-1950)〉《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2000年12月初版。
李守孔,〈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意義與價值-旋乾轉坤 開創契機〉,《中國國民黨史論文選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李國祁,〈閩浙兩省制度、行政與人事的革新(1927-1937)〉,《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年7月。
李國祁,〈孫中山與蔣中正先生用人風格的比較探討〉,《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3月。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1949-1952)〉,《近代中國》,第87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2月。
易正義,〈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金英培,〈中國朝野對韓國獨立運動之支援(1911~1945)〉,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吳振芝、孫子和,〈滬寧光復穩定大局〉,《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一篇 革命開國(二),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年4月。
林秋山,〈總統蔣公與韓國獨立運動〉,《中韓文化論集》第3輯,台北:中華學術院韓國研究所,1975年11月。
林泉,〈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之初步研究〉,《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五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林真,〈試論福建在台灣光復中的作用〉,《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3期,北京:近代史研究雜誌社,1995年8月。
林能士,〈從朱家驊檔案看韓國獨立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2年1月。
林能士,〈國民黨內派系之爭與國共商談—以《王世杰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9月初版。
林能士,〈國民黨派系政治與韓國獨立運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7年5月。
林桶法,〈戰後國民政府平津區的接收與復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5月。
林桶法,〈戰後國民政府高等教育復員的困境〉,《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9月初版。
周邦道,〈朱家驊傳略〉,《大陸雜誌》,第51卷第4期,台北:大陸雜誌社,1975年10月。
周惠民,〈德國軍事顧問撤出中國始末〉,《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9月初版。
周琇環,〈中英庚款的退還與運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周建超、邱格屏,〈國民政府與韓國獨立運動(1927-1945)〉,《近代中國》,第129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2月。
周維朋,〈戰後中國國民黨派系關係之研究-以黨政革新運動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胡春惠,〈中國援助韓國獨立運動史料選介〉,《韓國學報》,第1期,台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1981年4月。
胡春惠,〈中華民國對韓、印、越三國獨立運動之貢獻〉,《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6月。
胡春惠,〈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與中國國民黨之關係─寫在白凡金九先生百二十歲誕辰〉,《近代中國》第123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2月。
洪喜美,〈光復前後中國國民黨台灣黨務的發展(1940-1947)〉,《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6年3月初版。
Bernd Martin著、孫若怡 譯,〈駐華德國軍事顧問團(1929-1938)〉,《思與言》,第26卷第4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年11月。
孫斌,〈朱家驊先生與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年6月。
孫斌,〈朱家驊先生思想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9卷第1期,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6月。
孫斌,〈朱家驊與辛亥革命〉,《國魂》第434號,台北: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1982年1月。
孫任以都,〈學術界的發展(1912-1949)〉,費正清 主編、章建剛 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Robert Culp(高一涵)著、黃煜文譯,〈中國童子軍─南京十年童子軍手冊中的公民訓練與社會意識〉,《新史學》,11卷4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2000年12月。
高純淑,〈戰後中國政府接收東北之經緯〉,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
高純淑,〈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東北的部署〉,《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6年3月初版。
高純淑,〈抗戰時期的中國國民黨台灣黨務—台灣黨部的成立與發展〉,《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三期(上冊),台北:中華軍史學會,1997年12月。
袁成亮,〈民國時期的童子軍〉,《民國春秋》,1994年第5期,南京:民國春秋編輯部,1994年9月。
徐矛,〈中國國民黨與韓國獨立運動的幾個問題〉,《韓國獨立運動血史新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
徐相文,〈抗戰時期中國國民政府對在華韓國獨立運動之資助〉,《近代中國》,第91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10月。
徐保達,〈王世杰與民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莊焜明,〈抗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9年7月。
陶英惠,〈抗戰前十年的學術研究〉,《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12月。
陶英惠,〈學術研究之成就〉,《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三篇 統一與建設(三),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年1月。
陶英惠,〈朱家驊傳〉,《國史擬傳》第6輯,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1996年6月出版。
陶英惠,〈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中外雜誌》,第68卷第2~5期,台北:中外雜誌社,2000年8~11月。
許福明,〈民國三十九年中國國民黨的改造〉,《中山學術論叢》,第4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7月。
張水木,〈從北伐到抗戰時期之中德關係〉,《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6月。
張水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中德外交關係之演變(1919~1939)〉,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6月。
張水木,〈北伐前後孫中山先生與蔣中正先生的聯德政策〉,《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台北:北伐統一六十週年學術討論集編委會,1988年10月。
張水木,〈中德第二次斷交之經緯〉,《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國際關係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天任,〈中國國民黨「四全大會」與國民政府改組〉,《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五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張模超,〈淺談國民政府協調韓國反日獨立運動內部黨派之紛爭〉,《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2期,重慶:重慶師院學報編輯部,2000年6月。
崔明忠,〈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研究(民國16-36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陳美美,〈胡適、朱家驊、尹仲容三先生傳〉,《台灣文獻》,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7年9月。
陳三井,〈翁俊明與台灣黨部成立的一段經緯〉,《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9年11月。
陳三井,〈辛亥革命前後的上海〉,《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陳進金,〈抗戰前國民黨的教育政策(民國13-26年)〉,《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五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陳清敏,〈抗戰時期的荒災與救濟-國民政府統治地區之研究(1937~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陳立文,〈從戰時東北黨務組織與工作發展檢討東北接收的失敗〉,收於《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2000年12月。
黃季陸 主編,〈朱家驊〉,《革命人物誌》第一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69年1月。
馮明珠,〈國民政府時期的故宮博物院〉,《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3月。
楊正凱,〈西南聯大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楊天石,〈蔣介石與韓國獨立運動〉,《抗日戰爭研究》,2000年第4期,北京:近代史研究雜誌社,2000年11月。
劉紹唐 主編,〈朱家驊(1893-1963)〉,《民國人物小傳》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1年9月再版。
劉敬坤,〈仕途通達的朱家驊〉,《民國著名人物傳》(2),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
劉遐齡,〈戰時中國的教育〉,《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社,1986年9月初版。
劉惠璇,〈抗戰時期大後方大學訓育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
劉維開,〈中央非常委員會成立經過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年5月。
劉維開,〈閻錫山組閣經過之探討〉,《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國史館,2000年12月。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7月。
蔣永敬,〈三民主義青年團與抗戰建國〉,《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五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樊中原,〈抗戰時期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大專院校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蕭勝文,〈羅家倫與中央大學發展之研究(1932-1941)〉,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盧國慶,〈抗戰初期的黨派合作〉,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關口 勝,〈戴季陶先生主持中山大學之前後〉,《近代中國》,第116期,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12月。
羅俊強,〈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之研究(1948-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蘇雲峰,〈教會與德、日二國政府在華教育事業之比較研究〉,《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
龔一之等,〈中外名人傳(21)〉,《中外雜誌》,第60卷第6期,台北:中外雜誌社,1996年12月。
七、參考工具
丁致聘 編纂,《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台北:國立編譯館,1935年5月出版、1970年8月台二版。
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浙江百年大事記(1840-1945)》,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
汪新、劉紅,《南京國民政府軍政要員錄》,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
胡頌平,《朱家驊年譜》,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69年10月。
秦孝儀 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年6月。
陳旭麓、李華興 主編,《中華民國史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張憲文、方慶秋、黃美真 主編,《中華民國史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劉國新 主編,《中國政治制度辭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0年3月。
馬齊彬、張同新、李家泉等編,《中國國民黨歷史事件˙人物˙資料輯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0月。
劉繼增、張葆華 主編,《中國國民黨名人錄》,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八、報紙期刊
(一)期刊
《中央黨務月刊》(南京)(第33期,1931年4月)
《中央黨務公報》(重慶)(第1卷第1期,1939年7月)(第6卷第10期,1943年10月)(第6卷第15期,1944年8月)
(二)報紙
《大公報》
(重慶)(1940年6月8日)
(長沙)(1943年7月23日)(1943年7月24日)
《中央日報》
(南京)(1928年4月25日)(1928年7月17日)(1929年9月22日)(1929年10月12日)(1934年3月17日)(1934年3月21日)(1934年8月14日)(1934年9月15日)(1935年5月18日)(1935年10月27日)(1937年2月2日)(1937年5月4日)(1937年9月1日)(1937年9月12日)
(漢口)(1938年8月5日)
(重慶)(1942年4月6日)
《民國日報》
(廣州)(1926年11月2日)
(江西)(1943年7月15日)
《民立報》(上海)(1911年3月21日)
《掃蕩報》(曲江)(1943年7月16日)
九、英文著作
Boorman, Howard L.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Chi, Hsi-Sheng(齊錫生),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 and Political Collapse,1937-1945.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Eastman, Lloyd E., "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Nanking decade, 1927-1937", in The Nationalist Era in China, 1927-194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Fox, John P., Germany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1931-1938: A Study in Diplomacy and Ideology.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reprinted.
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Hsu, Long-Hsuen(許朗軒) and Chang, Ming-Kai(張明闓),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45). Taipei: Chung Wu Publishing Co., 1971.
Huang, Jianli(黃堅立), 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 1927-1949. New York: Peter Lang, 1996.
Hu, Kuo-tai(胡國台),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Campu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1937-45",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18(June 1989)
Israel, 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Israel , John, "Chungking and Kunming: Hsinan Liaenta's Response to Governmen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arty Control",《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12月。
Israel, John, 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Kirby, William C.,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i, Lincol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4-1949.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Martin, Bernd , "Germa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 German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Interwar Period",《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6月。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Tien, Hung-Mao(田弘茂),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1927-193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Walsh, Billie K., "The German Military Mission in China, 1928-38",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46 No.3, 1974.
Wasserstrom, Jeffrey N.,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Weidner, Terry Michael, "Rural Economy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Nationalist China: Chekiang Province", Davis PH.D.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