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惠敏 ELLEN LEE |
---|---|
論文名稱: |
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及華語教學 Taiwan's Language policy and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ese Nationalism. |
指導教授: |
何春蕤
Ho, Chuen-Ju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1 |
中文關鍵詞: | 語言政策 、華語教學 、國族主義 |
英文關鍵詞: | Language Policy,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Nationalis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研究重點在於呈現台灣戰後語言政策與政治的關聯性(1945-迄今).台灣的語言生態呈續著日治時代語言衝突的現象,只是對象換成國語-北京語與島內其它語言互相作權力拉鋸.國民政府運用官方權力實行國語政策,在施行的過程中,官方制定的法令施行手段及政策下所產生的庶民經驗,為本論文二三章討論的重點.
四、五兩章則是藉由在台灣語言政策下所成立的華語教學機構,觀察出台灣的華語教學受到幾股政治勢力的影響,如宗教、外國勢力、台灣本地政府機構.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華語教學是庇蔭在濃厚的國族主義下而茁壯的.在筆者訪談身為華語政策的執行與承擔者-華語教師本身的教學經驗,並加以研究分析後發現:比起台灣本地其它體制內的教育機構,華語教育的教師經驗呈現出一個有別於台灣本地所謂正統教育下一貫、單一的內容.
結論部份則是將台灣四十多年來的華語教學作一總的源流分析,並且將90年代華語教學的新面貌作一具有前瞻性的未來展望.
This thesis deals with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te of language-instruction policy in post war Taiwan to the present(1945-2000)Follow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895-1945),the mainland KMT government launched a massive campaion to teach and coerce the local popalation to use Mandarin. within a short period, Mandarin overtook Japanese and Taiwanese as the offical language of Taiwan.
After a brief introductory First chapter, which maps this thesis' methedology, chapter2 and 3 focus on experiences and testmonies during the KMT,The rest of chapters4 and 5 looks at the growth of Chinese-language teaching instit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olitical,relgious,and foreign entities.Based on research,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Mandarin teachers share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outlooks to their colleagues i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end of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summarize 50 years of Mandar in instructions in Taiwan,with a some short remarks on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一 中文部份
A 書 籍
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1992) 〈高總成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 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井出季和太,昭和十二年二月,(1989) 《台灣治績志》,台北。
天下編輯(1996) 《一同走過從前》,台北:天下雜誌。
天下編輯(1998) 《發現台灣 》下冊,台北:天下雜誌。
文復會編(1970)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三年來工作概要》,台北:文復會。
文復會編(1979)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第十次全體委員會議報告》﹐台北:文復會。
文復會編(1983)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委員會議工作報告》,台北:文復會。
文復會編(1983)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委員會議工作報告》,台北:文復會。
文馨瑩(1990) 《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
王作榮(1999) 《壯志未酬—王作榮自傳》,台北:天下。
王桂榮(1999) 《王桂榮回憶錄—一個台美人的移民奮鬥史》,台北:遠流。
王浩威(1998) 《台灣查甫人》,台北:聯經。
史 明(1992) 《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東京:作者自印。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 《台灣一年來之教育》,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1993) 《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
田弘茂著, 李晴暉,丁連財譯(1989) 《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朱 武(1972) 《美國胡佛委員會報告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朱天文(1998)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
江 南(1984) 《蔣經國傳》,台北:美國論壇社。
江宜樺(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蓋世(1997) 《我走過的台灣路》﹐台北:前衛。
江鵬堅(1982) 《歷史參與和前瞻》,台北:前衛。
自立晚報編(1993) 《臺美基金會得獎人傳記》,台北:自立晚報。
行政院新聞局(1995)《我心長春》。
何 容(1948) 《台灣之國語運動》,台北:國語日報。
吳密察編撰(1998) 《唐山過海的故事》﹐台北:時報。
呂亞力(1979) 《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
李 文(1996) 《綜橫五十年-呂秀蓮前傳》台北:時報。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述(1991) 《戲夢人生》,台北:遠流。
李光耀(1998) 《李光耀傳》, 台北:世界書局。
李希光.劉康等著(1997)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
李登輝(1999) 《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李筱峰(1996) 《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筱峰(1993) 《從終戰到二二八—島嶼新胎記》,台北:自立晚報。
沈慶京(1998) 《突圍》﹐台北:商智出版社
汪彝定(1991) 《走過關鍵年代-汪彝定回憶錄》,台北:百力文化。
周婉窈(1998) 《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
岡崎郁子(1997) 《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
林 心(1964) 《六五回憶錄》,手稿未刊。
林子侯(1978) 《台灣涉外關係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治平(1990) 《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
邱垂亮(1998) 《亞洲的政治文化》,台北:前進。
邱建文(1999) 《走過東元—林長城回憶錄》,台北:遠流。
金樹人(1997) 《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書局。
侯文詠(1998) 《淘氣故事集》,台北:皇冠。
南 民(1987) 《國民黨無望論—診斷危機時刻的國民黨》,台北:文藝出版社。
南方朔(1999) 《語言是我們的星圖》,台北:大田。
洪炎秋(1974a) 《常人常談》﹐台中:中央書局。
洪炎秋(1975) 《國語推行和國語日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部。
約翰.愛德華滋(John Edwards)(1994) 《語言﹑社會和同一性》,台北:桂冠.
胡因夢(1999) 《死亡與童女之舞》,台北:圓神。
胡國台,郭瑋瑋(1993) 《劉真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苦 苓(1987) 《小小江山》,台北:希代。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合著,廖朝陽譯(1988) 《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徐 璐(1998) 《暗夜倖存者》,台北:平安叢書。
徐代德(1990) 《背德的帝國—美帝國主義發展史話》,台北:人間出版社。
高清愿(1999) 《無私的開創—高清愿傳》,台北:天下文化。
高棣民(Thomas B.Gold)著 艾思明譯,(1986)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台北:洞察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史增修訂編纂委員會(198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史增修訂編纂委員會(199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史》,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光直(1998) 《蕃薯人的故事》,台北:聯經。
張良澤(1988) 《四十五自述》,台北:前衛。
張朋園(1997) 《郭廷以 費正清 韋慕庭台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博宇(1974) 《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榮發(1998) 《張榮發回憶錄》,台北:遠流。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80) 《訓導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
第二屆國內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1997) 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莊永明(1995) 《台灣第一》,台北:時報。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
許曹德(1994) 《許曹德回憶錄—一個台灣人的成長史》,台北:前衛。
許極燉(1993) 《尋找台灣新座標》,台北:自立晚報。
許極燉(1998) 《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郭廷以(1980) 《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陳五福口述,張文義整理記錄(1996) 《回首來時路:陳五福醫師回憶錄》,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宏文(1997) 《馬偕博士在台灣》,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
陳昭瑛(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陳紹馨(1979) 《台灣人口的變遷和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福成(1998) 《國家安全與情治機關的弔詭》,台北:幼師。
陳銘城(1992) 《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廣明 蔡漢青(1993) 《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台北:風雲時代。
陳衛平譯(1984) Leonard Silk & Mark Silk著 , 《主導美國的勢力》,台北:允晨。
麥禮謙(1992) 《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
單德興.李有成,張力訪問,林世青記錄(1996) 《朱立民先生訪問記錄》,
南港:中央研究院。
彭明敏(1988) 《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前衛。
彭思衍譯﹐Robert S. Allen William V. Shannon著(1952) 《美國政治內幕》,台北:大中國圖書有限公司。
彭駕騂(1990) 《教師的心理衛生》,台北:五南。
游鑑明,吳美慧,張茂霖﹐黃銘明﹐蔡說麗(1998) 《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馮啟人(1999) 《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分析》,台北:五南。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7) 《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守誠(1998) 《劉真傳》,台北:三民。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1959)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黃宣範(1994)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宣範(1995) 《近五十年臺灣語言政策的變遷》發表於臺灣近百年史研
討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主辦。
楊東平(1996) 《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
葉石濤(1992) 《一個老朽作家的五0年代》,台北:前衛。
葛永光(1998a) 《台灣的故事—政治篇》,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葛永光(1998b) 《台灣的故事—經濟篇》,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董芳苑(1996) 《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灣史料中心。
董顯光(1961) 《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台北:作者自印。
趙 剛(1994) 《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
劉春城(1987) 《黃春明前傳》,台北:圓神。
潘國正(1997) 《新竹文化地圖》,新竹:齊風堂。
鄭連明主編(1984)《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該會出版。
鄭欽仁(1989) 《生死存亡年代的台灣》,台北縣:稻鄉。
穆啟蒙(Motte.Joseph)著,侯景文譯(1971) 《中國天主教史》,台中:光啟社。
賴永祥(1998) 《教會史話》第四輯.台北:人光出版社。
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第一輯,台北:人光出版社。
賴澤涵(1994)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
薛化元主編,李永熾監修(1993) 《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
台北:業強出版社。
謝國平(1994) 《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謝漢儒(1998) 《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台灣省參議會與我(1948-1952)》,台北:唐山。
韓石泉(1966) 《六十回憶》,韓石泉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編輯委員會印行.
瞿海源(1994) 〈論評台灣教育問題〉,發表於《台灣研究基金會﹑澄社﹑人本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之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
龔宜君(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台北縣:稻鄉。
B 碩士論文
王若萍(1996) 《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與形構》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王淑美,1996,《花蓮縣原住民校長在主流文化中的學校適應經驗》,碩士論文,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吳坤霖(1998)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眷區住居空間變遷之研究—一個跨文化社群的生活空間》,碩士論文﹐台北縣: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論文。
李易蓉(1995) 《台灣弱勢語族語言反抗運動之解析》﹐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欣芬(1989) 《基督教與台灣醫療衛生的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林雪芳(1999) 《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設計》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邱閱南(1996) 《台灣地區解嚴前後政治文化變遷之研究—政治文化指標之建構與應用》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施志輝(199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 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洪瑞重(1998)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教育的接收與推展-1945-1947》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唐淑芬(1997) 《洪炎秋的生平和事功研究》碩士論文,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夏金英(1995) 《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柴雅珍(1996) 《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翁慧雯(1994) 《文學與政治—七0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張柏仲(1997) 《外省族群的社會心理分析—族群觀點﹑我群認同與社會距離》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
許芳庭(1997) 《戰後台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 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郭文華(1997) 《一九五0至七0年代臺灣家庭計劃: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美如(1996) 《台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曾靜悅(1996) 《台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劉慧華(1997) 《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1901-1983)與基督教芥菜種會(The Mustard Seed,Inc.1954-)》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蔡其昌(1996) 《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碩士論文,
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謝麗君(1997) 《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1945-1997》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C 單篇文章\論文
孔祥筠(1979) 〈教書生涯苦後甜〉,《學校生活堪回味》,台北:中央日報社。
王振寰(1993a) 〈反對運動與台灣政治轉型〉,收於《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王振寰(1993b) 〈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台北: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王振寰(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二卷第一期春季號,台北: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王順隆(1995) 〈從近百年的台灣閩南語教育探討台灣的語言社會〉,《台灣文獻》第46卷第3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壽南(198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華民國文化發展史》第四冊,台北:近代中國。
成露茜﹑熊秉純(1993) 〈婦女﹑外銷導向成長和國家:台灣個案〉台北: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朱 朱(1990) 〈一生燃燒自己的馬偕〉,收錄於林治平編《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朱家驊(1948) 〈寫在創刊前的幾句話〉,《國語日報四十年》台北:國語日報出版部。
江文瑜(1997) 〈口述史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谷 巴(1988)〈春雷〉,收錄於胡民祥(編)(1989) 《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前衛。
李 鍌(1994) 〈海外華語文教育工作之展望〉收於黃沛榮編《當前語言問題論集》 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印行。
李西勳(1995) 〈台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台灣文獻》第46卷第3期,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勤岸(1996) 〈語言政策與台灣獨立〉,收於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
李筱峰(1990) 〈自治運動的洪鐘—楊肇嘉〉,《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五冊,台北:自立。
李筱峰,林芳微(1998) 〈回憶錄與自傳中的二二八史料〉,《台灣史料研究》第十一號.
李筱峰(1991) 〈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卷4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林宗源(1995) 〈講一句罰一元〉,《林宗源台語詩精選集》上,台南:台笠出版社。
林宣生(1979) 〈淺憶粉筆生涯〉,《學校生活堪玩味》,台北:中央日報社。
林淑慧摘譯(1997) 〈區域研究為一爭議性學科〉,於《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二期,南港:中央研究院。
邵玉銘(1987) 〈宗教與美國對外擴張主義—兼論傳教士與十九世紀以來之中美關係,收於《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施正鋒(1996) 〈語言的政治關聯性〉,收於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
洪炎秋(1974b) 〈國語日報十五年〉,收於《廢人廢話》,台中:中央書店。
洪炎秋(1974c) 〈光復節和國語日報〉,收於《廢人廢話》,台中:中央書店。
洪聰益,李筱峰(1998) 〈蔣政權「反共抗俄」的政治迷思史料舉隅〉《台灣史料研究》第12號。
孫大川(1994) 〈語言﹑權力和主體性的建構—以台灣原住民母語問題為例〉,收於《中研院史語所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討會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
徐 清(1988) 〈焚而不毀—馬偕醫師的信仰﹑醫療之旅〉,收錄於劉克襄編《探險家在台灣》,台北:自立晚報。
徐宗國(1988)〈是為少數者—女性與工作研究上的一些回顧與芻議〉,《婦女研究暑期研習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柳本通彥(1997)〈走下中正機場的日本小姐們—台灣的現代日本人〉,《台灣讀本》,台北:前衛。
許雪姬(1993) 〈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收於《史聯雜誌》第十九期,台北: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
陳軍愷(1999) 〈同文化與異文化的交會點—「光復」與台灣醫生患者間醫療關係的一個轉折〉,收錄於《台灣風物》第49卷第一期,台北縣:台灣風物雜誌社。
葉德明(1996) 〈華語對外教學之現在與未來〉,收於《國際文教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董鵬程(1993) 〈台灣推行國語教育的經驗與對外推行華語的展望〉,收於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
趙剛,侯念祖(1995) 〈認同政治的代罪羔羊—父權體制及論述下的眷村女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9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趙 剛(1994) 〈朱天心的前世今生— 談朱天心的兩篇「眷村小說」裡的族群﹑性別與階級〉,於《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
鄭 梓(1992) 〈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收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前衛。
賴永祥(1967) 〈台灣基督教的發展〉收入《台灣研究討論會記錄》台北:
台大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
賴守正(1999) 〈叫情色太政治:色情系譜學初探〉收於《第四屆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暨大會手冊》中壢:中央大學。
蘇曉康(1992) 〈發現東南一段蔚藍色〉,《發現台灣》下冊,台北:天下。
D 報章雜誌
卜大中(1998,12,16) 〈誰謀殺了高中男生〉,《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中國時報.第37版。
尹乃菁(1990,4,13) 〈中美未來關係﹐我非常樂觀—新任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魯樂山抵台履新〉,《中國時報》。
王成聖(1995) 〈捐血事業大家長—魏火曜二三事〉,《中外雜誌》第57卷第4期,台北。
王甫昌(1998) 〈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第131期﹐
台北:聯合報系。
王育德(1949) 〈書房的話〉,《台灣青年》連載「台灣語講座」第十回。
王嗣佑(1989,11,9) 〈美在臺協會駐台北處長將由白樂綺接任〉,《中央日報》。
本省國語推委會(1946,5,3) 第191號第六版,台北:台灣新生報。
江文瑜(1995) 〈台灣母語教育現狀之探討〉,《華文世界》第75期, 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何景賢(1986) 〈漢音傳薪四十年〉收於《傳記文學》第49卷第6期。
吳守禮(1946,5,21) 〈台灣人語言意識的側面觀〉,《國語週刊第一期》,
台北:台灣新生報。
吳怡靜(1997) 〈那段日子,咱們哥倆好—專訪前美國中情局副局長克萊恩〉﹐《新新聞》第172期。
巫永福(1998,10,26) 〈見證台灣歷史的前輩作家—巫永福〉,《自立晚報》第八版。
李 喬(1991,9,29)〈寬廣的語言大道—對台灣語言的思考〉,《自立晚報》。
味 橄(1947) 〈台灣的國語運動〉收於《台灣文化》,第二卷第七期十月號台北:傳文文化事業。
林文淇(1998,12,14) 〈對文化研究的期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37版。
林玉鬃(1999,7,5) 〈林福地的南師事件〉,《中國時報》第15版。
林照真(1999,6,13) 〈半百新台幣 多少辛酸史〉,《中國時報》第6版.
竺家寧(1999) 〈對胡志明市華文教學推展的幾點看法〉,《華文世界》第91期,台北。
邱埱雯,王宏仁(1999,7,9)〈外籍新娘亟需工作權與母國訊息〉,《中國時報》第15版。
金恆煒(1999,1,1) 〈新台灣人與舊台灣人〉,《當代》第一三七期。
施克敏(1989,10,14)〈美在台協會新任台北處長﹐國務院提名安德生〉
《聯合報》。
段震宇(1992,4,1) 《台文通訊》第十期。
洪炎秋(1971) 〈推行國語三十年〉,收於《綜合月刊》,台北。
胡百華編(1987) 〈梁實秋先生簡譜初稿〉,《聯合文學》第三卷第七期。
孫瑞穗(1998,8,9) 〈想我俠骨柔情的姐妹—娟〉,《中國時報》第37 版。
留日情報雜誌(1998,10月號),台北。
張書玲(1984) 〈我的美國學生〉,《華文世界》第32期,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梁語笙(1990,6)〈NSA竊聽王永慶電話?〉,《新新聞周刊》﹐台北。
莘 農(1975) 〈給外國人上一課〉,《華文世界》第三期﹐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陳錦煌(1978) 〈人神之間—蘭大衛醫師的一生〉,刊於《醫望》一卷二期。
陶令瑜,吳燕玲,林文政(1999) 〈第一家庭最親密的五十對第一朋友〉,《新新聞周報》,台北。
傅建中(1986年9月14日) 〈相交二十年﹐結下不解緣—專訪美國新任駐台代表丁大衛〉,《中國時報》。
彭震球(1974) 〈華文世界創刊詞〉,《華文世界》創刊號,台北: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
黃春明(1998,9,28日) 〈國文老師是創作導師 以文學關懷普羅大眾〉,《大成報》第20版。
黃雅歆(1988,6,21) 〈阮若打開心的內門窗〉,自立晚報。
黃瓊華(1998) 〈在地的文學研究—台灣的語言政策〉《台灣文藝》163﹑164期合刊本。
楊乃藩(1990,6,11) 〈似乎到了另外一個國度〉,《中國時報》。
楊肅民﹑高興宇(1999,9,12) 〈外人組織犯罪嚴重危害治安〉,《中國時報》第8版。
葉明勳(1988,2,29) 《聯合報》第3版。
葉富國(1993) 〈假台灣人〉收於《島嶼邊緣》第八期﹐台北。
趙雅芬(1999,6,11) 〈想上台,先上課〉,《中國時報》第27版。
劉 真(1988) 〈相期無負平生—永懷梁實秋教授〉,《中外雜誌》第43卷。
蔡振南(1999,2,1)《中國時報》第 26版。
蔡筱蘋(1999) 〈宋楚瑜﹑馬英九﹑連方瑀都喊他老師〉,《TVBS周刊》6月號。
鄭世璠(1982) 〈滄桑話《新新》:談光復後第一本雜誌的誕生與消失〉,於《台灣文藝》革新二十四期。
龍應台(1997,10,30)〈未完成的革命-戊戌革命百年記〉﹐《中國時報》第27 版。
龍應台(1993,8,8) 〈歷史的舌頭〉,《中國時報》第27 版。
龍應台(1998,8,11) 〈八O年代這樣走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37
版。
鍾 富(1949,3,16) 〈堵塞「後門」〉,《中央日報》第五版。
魏涵性(1959,4) 《台灣婦女通訊》第52期。
二 英文部份
Barry D.Karl and Stanley N.Katz.” Foundations and Ruling Class
Elites ”Daedalus(winter 1987)p1-40.
Benjamin Schwartz.(1996) 《China and Other Matter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ifton Jackson Phillips.(1980) Protestant America, p.198;Kwang-ching Liu, ed,.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Conover, Pamela J. (1984)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s on Political Perception & Evalu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46.
D.L.Sills (1969)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Macmillian Co.
David Easton(1967) A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Eastman, Carol M. (1983) Language Planning: An Introduction. San Francisco: Chandler & Sharp Publishers.
Fairbank.John K.”Compettion with Communism, Not Containment,Foreign Policy Reports.xxv(March 15,1949),74-88
Hull, Geoffrey. (1993) The Malta Language Question: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Valletta, Malta: Said International.
Hu Yuan-hui.(1982) Astudy of three decades of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Taiwan under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Annual Bulletin of Political Science, Cheng-chin University,June,15:6-13。
H.Shelton Smith, Robert T.Handy, and Lefferts A.Loetscher, eds.(1960),Amercian Christianity:A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with Representative Documents, 2 vol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428,547-48;Clifton Jackson Phillips, Protestant America, Chap.1.
John K.Fairbank. (1967) China: 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S.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68.
John K. Fairbank. (1966) China: 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S.A.“Taiwan: Myth, Dream and Nightmare” New Republic,p74.
John K.Fairbank.(1987) ”Assignments for the 70’s.”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4,No.3(February 1969)p.877.
Johathan Spence.(1969) To Change China.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p292.
Jordan,Amos A.,Jr.(1962) Foreign Aid and the Defense of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Praeger.
Kathleen D. McCarthy. (1987) ” Form Cold War to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of the Ford
Foundation,1950-1980, ” Daedalus(winter 1987)p102.
Ludwig Riess(1945)《台灣島史》台灣研究叢刊第三十四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Mikesell,Raymond F.著.渡邊利夫譯(1971) 低開發國援助的經濟學 (譯自The Economic of Foreign Aid.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1968) 東京:勁草書房。
Morgenthau, Hans J.(1969) A New Foreign Policy for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Praeger.
Pierre Bourdieu(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edited by John B. Thompson,translated by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Cambridge: Polity Press,:48-49.
Robert A.Dahl(1976) “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Shih, Cheng-Feng.(1995a) “Ethnic Differenti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No. 4, pp. 89-111.
-----. (1995b) “The Emergence of Basque Nationalism in Spain: An Examination of Some Explanatory Variables.” Journa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No.3, pp. 66-141.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V: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1983)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2ndEd. New York: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Weinstein,Brian. (1983) The Civic Tongu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Language Choices. New York: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