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怡然
Peng, Yi-Jan
論文名稱: 戶外冒險教育方案對助人工作者效益之研究─以「2018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為例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on Helping Professionals: 2018 When Dewey Invites Jung to Ride Together
指導教授: 謝智謀
Hsieh, Chih-M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戶外冒險教育助人工作者杜威約榮格
英文關鍵詞: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helping professional, When Dewey Invites Jung to Ride Togeth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EL.008.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戶外冒險教育對助人工作者之效益,以《2018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方案為例,瞭解助人工作者參與戶外冒險教育方案後,助人者個人並其從事助人工作的正向改變,以及產生效益的背後機轉。
    本研究為深入了解參與者獨特且真實的個人經驗,採用質性研究─詮釋現象學取向為研究方法,針對五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戶外冒險教育能對助人者的自我內在帶來正向改變,再延伸至人我關係的轉變,並進一步對其從事助人工作帶來正向影響。助人工作者參與戶外冒險教育方案所得之效益,可分為三個層面:(一)自我內在;(二)人我關係;以及(三)助人工作。助人工作者透過參與戶外冒險教育方案,獲致了上述三個層面之正向的結果及改變之外,亦有因置身於「自然情境」中所得之效益。
    根據訪談所得之資料,整理出使效益得以產生、改變得以發生的五個機轉,分別為:(一)冒險卻療癒的時空;(二)冒險結合心理專業的設計;(三)團隊中的平等與共學賦能;(四)安全且支持接納的團隊;及(五)身體力行的個別化經驗。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對欲針對助人工作者舉辦戶外冒險教育方案的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aking the "2018 When Dewey Invites Jung to Ride Together" program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on helping professionals.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als themselves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change towards their own lives with the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they participate in.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change i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bt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and genuin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litative an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 approach, collecting the data by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ive helping professiona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gram. This study found that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can bring positive changes to the intra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als, self-other relation, and also their own helping profession. The benefi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1) Intrapersonal Relationship; (2) Self-other Relation; and (3) Helping Profession. Above all, participants also gained the benefits from just being in the "Natural".
    The five mechanisms that bring about the benefits and changes: (1) an adventurous and healing time and space; (2) psychological profession is infused in a program of adventure ; (3) equality and empowerment in a learning community; (4) a safe and supportive group; and (5) One's unique and genuine personal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researchers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related agencies that desire to organize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s for helping professional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戶外─自然情境的定義及效益理論 10 第二節 戶外冒險教育定義及理論 16 第三節 助人工作者的定義、工作內涵與需求 29 第四節 戶外冒險教育與助人工作者需求之關聯 44 第五節 戶外冒險教育與助人工作者相關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質性研究─詮釋現象學取向 5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9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可信賴度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6 第一節 戶外冒險教育對助人工作者的效益 86 第二節 參與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機轉 110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1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30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34 參考文獻 136 中文部分 136 西文部分 143 附 錄 145 附錄一:參與研究之訪談同意書 145 附錄二:受訪者檢核與回饋 147

    中文部分
    王文秀、李沁芬、謝淑敏、彭一芳(譯)(2003)。Hawkins, P. & Shohet, R. 著。助人專業督導 : 個別、團體和組織取向(Supervision In The Helping Profrssions)。臺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王昱淇(2012)。冒險教育訓練課程對高關懷班教師知能提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貞懿(2007)「野外」(wilderness)在野外治療中的治癒效果。體驗教育學報,1,25-38。
    王智弘、林意苹、張勻銘、蘇盈儀(譯)(2006)。Srebalus, D. J. & Brown, D. 著。輔導與諮商原理─助人專業的入門指南 (A Guide to the Helping Professions)。臺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6)。2016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未出版。
    危芷芬(譯) (2012)。Burger, J. M.著。人格心理學(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8th ed.)。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10)
    吳兆田(2006)。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企業培訓實務。臺北:五南圖書。
    吳兆田(2013)。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圖書。
    吳兆田(2017)。冒險教育效益機轉應用於大學生自我認同發展之研究─以東海大學Senior Alpha Leaders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崇旗(2012);戶外冒險教育活動效益預測因子之探討。臺灣體育館理運動學報,12(1),75-99。
    吳崇旗(2014)。冒險教育登山課程對大學生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成效。大專體育學刊 ,16(1),1–13。
    吳崇旗、張清源(2007)。探討戶外冒險教育效益的機轉。體驗教育學報,1,13- 24。
    吳崇旗、謝智謀(2006)。探討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中國體育季刊,20(3),43-53。
    吳崇旗、謝智謀(2010)。繩索挑戰課程對大學生冒險教育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1),74- 91。
    呂玟蓁(2014)。探索教育引導員培訓課程對大專學生生活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余貞瑩(2017)。助人工作者的生態心理經驗及其在助人實務之影響-以荒野保護協會生態心理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4)。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彰化:品高圖書出版社。
    李文富(2015)。戶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戶外冒險教育實施指引(26-37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孟真、吳怡君、吳怡蓉、倪履冰(譯)(2009)。Schmidt, J. J.著。中小學諮商師生存指南(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elementary/ middle school counselor)。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
    李雅婷(2018)。大學戶外冒險教育社團參與者生涯自我效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易之新(譯)(2002)。Yalom, I. D.著。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The Gift of Therapy: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2)
    林杏足(2014)。冒險治療相關理論之初探。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冒險治療對談會。臺北市。
    林家興(2000)。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職稱偏好、工作場所與服務時間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2(1),1-14。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 : 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美珠、田秀蘭(譯)(2006)。Hill, C. E.著。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Helping Skills:Facilitating Exploration,Insight,and Action)。臺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邱珍琬(2000)。做個諮商人。臺北:心理。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4)。2014年TTAPG推廣系列計畫之二:8/26-29冒險治療登山工作坊【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asiaaee.org/ads_show.asp?id=65&id2=239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5)。2015年會工作坊收件40-「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到底發生什麼事/謝智謀、曾麗娟、徐堅璽 【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asiaaee.org/news_show.asp?id=32&id2=776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6a)。2016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英雄的旅程 心靈的探險》行前說明會part1【網路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IpAY5v-o4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6b)。2016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英雄的旅程 心靈的探險》行前說明會part2【網路影音資料】。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TBuT7u4yI&t=1389s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7)。杜威約榮格2017花東單車行《冒險百家譚.百家騎療癒》簡章【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4PMFJVsLTR1eC1BN1hpOTNDWk0/view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8a)。關於台灣冒險治療專業社群(TTAPG)【網頁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asiaaee.org/ads2.asp?id=65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2018b)。2018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學員手冊(未出版)。亞洲體驗教育學會。新北市。
    郝冰、王西敏(譯)(2009)。Louv, R.著。失去山林的孩子 : 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新北:野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洪育偉(2016)。中學輔導教師推廣冒險輔導之經驗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建任(2017)。探索教育課程對大學生 自我效能、人際關係及生活效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17-132頁)。臺北:巨流。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7a)。Haper, S.著。荒野之道。載於Roszak, T., Gomes, M. E. & Kanner, A. D.(編著)。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Healing the Mind) (266-287頁)。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5)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7b)。Greenway, R.著。荒野效應與生態心理學。載於Roszak, T., Gomes, M. E., & Kanner, A. D.(編著)。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Healing the Mind) (189-205頁)。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5)
    徐堅璽、謝智謀、TEAM ONE團隊等(譯)(2011)。Lung, D.M., Stauffer, G. & Alvarez, T.著。Power of One─1對1冒險體驗活動架構與諮商實例(Power of One- Adventure and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for One On One Counseling Sessions)。新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原著出版年:2008)
    郭託有、廖淑惠、施慧怡(2009)。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華都文化。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陳姿伃(2016)。戶外冒險教育對助人工作者自我照顧之影響─以『杜威約榮格, 花東單車遊』方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昀(2009)。戶外冒險教育對參與者復原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張昀、謝智謀(2009)。「探險。最能建立性格的力量」─戶外冒險教育與復原力。體驗教育學報,3,1-12。
    張智勝(2007)。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之影響因素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張瑞芬(2009)。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參與者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許育光(2008)(譯)。Webb, D.著。心靈諮商 : 理解諮商真諦與人類經驗之新取向(The Soul of Counseling: A New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Experience)。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許哲誠(2011)。探索教育對營隊指導員團隊發展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連雅惠、林月琴(譯)(2004)。Manen, M. V.著。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2nd ed.)。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修慧蘭(校訂)(2009)。Corey, G.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八版)(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臺北:雙葉。(原著出版年:2008)
    曹中瑋(2009)。當下,與你真誠相遇。臺北:張老師文化。
    黃茂在、曾鈺琪(2015)。戶外教育的意涵與教育價值。載於黃茂在、曾鈺琪(主編),戶外冒險教育實施指引(8-25頁)。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貞諭(2009)。冒險教育對企業團隊發展成效之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惠惠(2005)。助人歷程與技巧。臺北:張老師文化。
    黃慈音、謝艾美、楊雅嵐等(譯)(2013)。Corey, M. S. & Corey, G著。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Becoming a Helper)。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1988)
    黃鈴媚、江中信、葉蓉慧(譯)(2007)。Verderber, K.S., Verderber, R. F. & Berryman-Fink, C.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cepts, skills, and contexts 11th ed.)。新北:前程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黃龍杰(2004)。心理治療室的詩篇。臺北:張老師文化。
    黃龍杰(2010)。災難後安心服務(圖解版)。臺北:張老師文化。
    葉育瑜(譯)(2018)。Louv, R.著。自然維他命:虛擬時代連結生命的最佳補給(The Nature Principle: Reconnecting with Life in a Virtual Age)。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11)
    劉小菁(譯)(2001)。Skovholt, T. M.著。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活力充沛的秘訣(The Resilient Practitioner-burnout prevention and self-care strategies for counselors, therapists, teachers, and health profess)。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劉若蘭、藍茜如(2015)。心理衛生概要。臺北:華都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謝智謀(2005)。冒險治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3,193-204。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Knapp, C. E.著。體驗教育─帶領反思指導手冊(Lasting lessons: A teacher’s guide to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臺北:幼獅。(原著出版年:1992)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洪瑋蔓(2014)。冒險治療培訓工作坊對高中職輔導教師自我覺察之影響—以「99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冒險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為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59-90。
    鍾雲蘭(譯)(2007)。Pipher, M.著。給青年心理諮商師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therapist : stories of hope and healing)。臺北:聯經。(原著出版年:2003)
    鍾瑞麗(譯)(2004)。Egan, E.著。助人歷程與技巧—有效能的助人者(The skilled helper : a problem-management and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helping)。臺北:雙葉。(原著出版年:1975)
    藍元杉(2009)。冒險式體驗學習團體對提升社會工作者自我強度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簡淑怡(2009)。冒險教育活動引導員的自我覺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蘇絢慧(2011)。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臺北:寶瓶文化。


    西文部分
    Baker, E. K. (2003). Caring for ourselves:A therapist's guide to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well-being. Washington.
    Bolilya, A. J., Akey, L., & Mitchel Jr, D.(2009). Outcomes of a spiritually Focused Wildness Orient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3), 440-443.
    Ewert, A. W. (1989). Outdoor adventure pursuits: Fpundations, models, and theories. Columnus, OH: Horizons.
    Gass, M. A., Gillis, H.L., & Russell, K. C. (2012). Adventure 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Goldenburg, M. A. (2001). Outdoor and risk educational practices. Alexandria.
    Hattie, J., Marsh, H. W., Neill, J.T., & Richards, G.E. (1997).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Outward Bound: Out-of-Class Experience That Make a Lasting Deffer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43-87.
    Kaplan, R.,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aslach, C., Leiter, M. P.(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John Wiley & Sons Inc.
    Neill, J. T. (1999). The melting pot of outdoor education effects: Testing the flavors of program type, duration and participant age.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National Outdoor Education Conference (pp. 112-118).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Paquette, L., Brassard, A., Guérin, A., Chevalier, J. F., & Beaudoin, L. T. (2014) Effects of a Developmental Adventure on the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7(3), 216–231
    Priest, S. (1999). 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In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 (pp.111-11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riest, S., Gass, M. 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Priest, S., Gass, M. A. (2005).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Sibthorp, J., Collins. R., Rathunde, K., Paisley, K., Schumann, S., Pohja, M., Gookin, J., & Baynes, S. (2015). Fostering Experiential Self-Regulation Through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8(1) 26-40
    Wilderness Act of ,16 U.S.C. §.§ 1131-1136 (19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