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國柱 |
---|---|
論文名稱: |
從中古到近世的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豐祥
Chen, Feng-Sh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淨土思想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3 下載:1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淨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個意境上的問題,關鍵在於對生命本質的體認,同時這也涉及到生命理想、藝術的文化層次,值得作深入的研析及探討。然而,在一般人心中,淨土不外是佛教的「樂園」、「西方的天堂」、極樂國土或烏托邦等不同形式的「理想國」罷了。
人們對於「淨土」一詞的瞭解,尤其是有關它的「處所」方面,含攝甚廣。早期的梵文典籍,並不把「淨土」當作「處所」,而是「清淨國土」的菩薩行為。這個影響力所及的土地,自然包含娑婆世界 的此處。相反的,以阿彌陀佛為中心的傳統宗派,卻把極樂淨土視為遠在彼方的超越國土,「從是西方十萬億佛土」,要在人死時才能到達。另一個觀點則見於禪宗,把淨土視為菩薩的清淨心境。密宗則認為淨土是生命的心性相用 所表現的秘密莊嚴的宇宙萬象,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此即輪圓具足的真言淨土。然而,做為生命理想意境歸趣的「淨土思想」,不應只是學術上討論的課題,而是要在生活上深深落實,因此需對這古代的藝術話題作一番現代闡釋,使之成為生命對生命跨越時空的密合貼近,進而展現本有的生命情調與個人情懷。
以北美學界為主的西方佛學研究在八○年代以後開始出現方法論的反省與論辯,其方向大抵是由文獻學主流朝多元化而發展,然而,也有人擔心會因為重方法輕內容易流入淺簿學風。參見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民88,頁172。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的「格義佛教」〉,是就中國知識份子如何克服佛教經典中的文字障礙及對義理的探索作一介紹。行文著重指出格義佛教的特色及「有無之辨」與「性空之學」,證明「格義佛教」為佛教中國化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同時也從宗教心理學、宗教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了中國人如何接受外來的佛教,以及在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下如何促成佛教的中國化。
第四章〈唐宋佛教宗派的「淨土思想」〉,是針對從格義佛教到佛教的中國化所開展出來的唐宋佛教「淨土思想」,分析其中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義理,並透視其中的淨土思想,如天台的一念三千思想,華嚴的無礙法界思想,禪宗的「唯心淨土」當下即是思想等。它們都發揮了「淨土思想」的極致理趣,以致佛教各派最後或多或少都染上習禪之風,之後又匯歸為淨土行。因此,本研究也特別提出淨土一宗的淨土思想,以印證釋迦一乘法教,也無非宣揚淨土法門。
第五章〈《維摩詰經》的「淨土思想」與唐宋士大夫的習禪風尚〉。在中國佛教史上,「唯心淨土」思想的闡揚與流傳,是佛教淨土觀念在中國發生轉型的重大標誌。「唯心淨土」認為眾生的本心就是佛國淨土,這種思想,顯然受了《維摩詰經》很大程度上的影響。
《維摩詰經》是公認的中國中古時代流行最為深入廣泛的佛教經典之一。在吸引世俗階層,尤其是貴族士大夫接受大乘佛教的信仰方面,這一經典發揮了持久和關鍵的作用。以居士面目出現的維摩詰所宣揚的不二義理,是淨土宗思想家所面臨的最為棘手也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就義理的層面而言,《維摩詰經》中「心淨即佛土淨」的基本立場和淨土信仰有著根本的對立,而此經的這一立場也一再被反對淨土宗理論的禪宗所支持。然而中古佛教藝術的實例卻又顯示出《維摩詰經》中的許多場景被當作淨土的理想境界來加以理解和宣傳。本章的重點在通過對隋唐時代佛教著作,特別是淨土思想家著作中對《維摩詰經》理論的闡述的分析來了解《維摩詰經》的理論與淨土思想如何在中古佛教體系被相互調和的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顯現的中國中古佛教之特點和危機。同時本章也將探討《維摩詰經》在中古佛教藝術中的表現形式和淨土信仰的普遍流行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從而為中國佛教影響的多層面性提供一個佐證。這個多層面性的社會現象之一,就是唐宋士大夫的習禪風尚。
第六章〈唐密的曼荼羅淨土思想〉。唐密的曼荼羅淨土思想,是筆者從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的演變過程中所觀察到的最圓滿的思想。此宗有具體的形上學,有存有的現象學,秘密莊嚴的悉地文化思想。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唐代法門寺塔半璧坍塌,在海內外引起學術界與佛教界的震動。僅餘半邊的殘塔巍然屹立,一時成為奇觀(附圖四)。為修復新塔,發掘塔基,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終使沉睡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唐代地宮重見天日,舉世僅存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後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以及數千李唐皇室供佛的絕代珍寶得以面世。這也是繼半坡文化、秦兵馬俑之後,人類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在社會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科技史、美術史、中外交通史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特別是法門寺地宮以繪畫、雕塑結合儒家禮制結壇,供養佛指舍利,聚集為金、胎兩部曼荼羅,輻射遍照,為唐朝盛行密教曼荼羅淨土思想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鐵證。
本文針對所討論的主題,均儘可能以新的理論(new understanding)在佛教文獻著作中整理、爬梳,以期能完整呈現「淨土思想」的生命情調、終極關懷。末了的餘論,則是本文五個專題的綜合總結。
參考書目
1. 一行,《大日經疏》,新文豐出版公司。
2. 仇兆鰲注,《杜少陵集詳注》卷1-3。
3. 太虛,〈中國淨土宗之演變〉;收錄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五.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4. 太虛,《太虛大師選集》,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6年。
5.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
6.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民國83年。
7. 方東美,《華嚴經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0年。
8. 日本.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
9. 日本.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
10. 日本.柳田聖山,《禪的語錄1-達摩的語錄》,(竺摩書房1988年第7次印刷〉。
11. 日本.柳田聖山,《禪的語錄2-初期的禪史1》,(竺摩書房1981年第3次印刷)。
12. 日本.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
13. 日本.鈴木大拙所編五本對校,《觀心論》,載:《鈴木大拙全集》別卷之一附。
14. 月溪法師,《大乘絕對論》,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84年。
15. 王夫之,《薑齋詩話》。
16. 王弘願,《密宗綱要》,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1年。
17. 王臣瑞,《倫理學》,初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
18. 王保定,《唐摭言》,卷7。
19.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20. 田村芳朗著,釋慧嶽譯,《天台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
21. 皮朝綱,《禪宗的美學》,台北:麗文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
22. 石峻等編,《中國佛教資料選編》,大陸: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
2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
24. 印光,《淨土決疑論》。收錄於印光大師文鈔集,佛教出版社,民74。
25. 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
26.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三,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1年。
27.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28. 印順,《佛法概論》。收錄於《妙雲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29. 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九《佛教史地考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年。
30. 印順,《妙雲集中篇二.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1年。
31. 印順,《淨土與禪》,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四,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32.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年。
33. 朱光潛,《談美》,台北:萬卷樓發行,民國87年。
34. 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續藏經》,第147冊。
35.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36. 伽達瑪[H‧G‧Gadamer]著,吳文勇譯,《真理與方法》,台北:南方出版社,1988年4月。
37. 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大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8.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5年。
39. 吳立民.韓金科著《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之研究》,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10月初版。
40.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
41.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9月。
42.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43.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9月。
44.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9月。
45. 吳汝鈞,《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82年。
46.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出版公司,民國82年。
47. 呂汝,《中國佛學源流略構》台北:里仁,1985年1月。
48. 呂澂,《印度佛教史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1月。
49. 李世傑,〈念佛的哲學〉;收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六.淨土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0. 李世傑,〈密教哲學大綱〉;收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一.密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1. 李世傑,〈淨土的分類〉;收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 七.淨土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2. 李亦園,《知識份子十二講》,台北:立緒文化,民88年。
53. 李孝本,〈中國淨土宗史〉;收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六五.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4. 李志夫,《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5年。
55.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甲部,第二章(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7年11月初版,80年5月第六次印行)。
56. 李炳海,《道家與道家文學》,台北:麗文文化,1994年。
57. 杜繼文主編,《佛教史》,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58. 貝拉(Robert Bellah)著,王曉山、戴茸譯,《德川宗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59. 周慶華,《佛學新視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6年。
60.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民國88年。
61. 空海,《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闍梨惠果和尚之碑》,(弘法大師全書第一輯)。
62. 空海,《弘法大師雜著八種》,〈吽字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4年。
63. 空海,《弘法大師雜著八種》,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64年。
64. 舍爾巴茨基著,立人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5. 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80年。
66. 玠宗,〈真言宗哲學〉;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一.密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67. 後秦僧肇著,任繼愈譯,《〈不真空〉今譯》,大陸:人民出版社。
68. 柯林烏(Robin George Collingwood)著,陳明福譯,《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 76年10月。
69. 柯普勒斯登著.傳佩榮譯:《西洋哲學史(一)- 希臘與羅馬》,頁172。引自空大用書《西洋哲學史》,國立空大印行。
70. 洪修平、吳永和,《禪學與玄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
71. 洪修平、吳永和,《禪學與玄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
72. 尾祥雲著,釋聖嚴譯,《密教史》,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81年。
73. 韋伯著,劉援、王予文譯,張家錦校閱,《宗教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74. 卿希泰著,《中國道教思想史綱》,大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5. 唐‧一行記遼‧覺苑撰,《大日經疏二十四卷‧義釋十四卷‧義釋演密鈔十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3年。
76. 唐‧法藏,《十二門論》,佛教出版社,民72年。
77. 孫昌武,《詩與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3年。
78. 孫振青,《康德的批判哲學》,三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6年,頁70~72。
79. 桑木嚴翼著,余又蓀譯,《康德與現代哲學》,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
80.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講堂,民國63。
81.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講堂,1974年。
82. 清‧彭紹升,《居士傳》卷56,《續藏經》第149冊。
83. 淨住寺沙門海雲集,《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教相承傳法次第記》、《略敘金剛界大教王師資相傳承法次第記》、《金胎兩界師資相承》圖合一卷;《續藏經》卷95。
84.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1月。
85. 陳俊輝,《祁克果與現代人生》,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76年5月。
86. 陳健民,《曲肱齋華嚴宗五論集》,台北:文殊印經會,民國77年。
87. 陳聖華(徹聖上師),《空海語錄唱和》,中華大乘佛學會出版,民國85年。
88. 陳聖華(徹聖上師),《實相天地》,中華大乘佛學會出版,民國83年。
89. 麻天禪,《中國禪宗思想發史》,大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90.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9年。
9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友聯,1980年11月。
92. 湯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大陸:中華書局1982年版。
93.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大陸:中華書局1983年版。
9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未著出版年月]。
9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0年。
96.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大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97. 黃公傳,《中國哲學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60年。
98. 傳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9年初版。
99.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100.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2年。
101.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9年。
102. 楊曾文,《日本佛教史》,大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3. 楊曾文校編,《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104. 楊曾文編校,《神會和尚禪話錄》,台北:中華書局,1996年出版。
105.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5年。
106.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天宇出版社,民國77年。
107. 鈴木大拙,《通向禪學之路》,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8. 鈴木大拙,《禪與生活》,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
109. 演培,〈天台四教儀探源〉,收錄在《演培全集》,新加波:南洋佛學書局,1984年。
110. 福田堯穎,〈台密網要〉,王世成,〈東密台密傳承記〉;二文皆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一.密宗概論;七二.密宗教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11. 劉昶著,《人心中的歷史一當代西方歷史理論述評》,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8年。
112. 憍桑比,〈佛世時印度十六國的政治形勢〉;收錄於張曼濤編《佛教與政治》,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8年。
113. 凝然著、鎌田茂雄語譯、關世謙中譯,《八宗綱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二版。
114.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
115.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5年4月版。
116. 憨山,《圓覺經直解,金剛經口訣合刊》,台灣:諾那精舍印行,民國69年。
117. 藍吉富,《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118.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大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119.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0年。
120. 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74年。
121. 釋悟光,《佛教真言宗道場莊嚴要覽》,光明寺教理部印行,民國68年。
122. 釋悟光譯述,《密教思想與生活》,台北:皇極出版社,民國75年。
123.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9年二版。
124. 饒宗頤,《佛教文學短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125. 權田雷斧,《曼荼羅通解》;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利。七四:密宗儀軌與圖式》,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26.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出版社,民75年4月版。
127. 〈近代日本佛學研究的發展〉,收於張曼濤編,《現代世界的佛教學》,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28. 〈唐故招聖寺大德慧堅禪師銘並序〉(原刻存西安碑林)。
129. 《大正新修大藏經》。
130. 《大珠禪師語錄》卷下,《中國佛教資料選編》卷2,第4冊,頁200~201,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6月版。
131. 《世說新語》,劉宋‧劉文慶,台南:大行出版社,民81年。
132. 《四阿含經》,佛光出版社。
133. 《正統道藏》第二十一冊,太平部,(藝文印書館印行)。
134. 《全唐文》,卷320。欽定全唐文,台北匯文書局出版。
135. 《全唐文》。
136. 《全唐詩》。
137. 《老子新譯》,任繼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38. 《妙法蓮華經疏》;《續藏經》第1輯第2編乙第23套第4冊。
139. 《金剛頂經》,《文殊大藏經‧密教部》,文殊出版社,民77年。
140. 《莊子淺注》,曹礎基著,中華書局1982年版。
141. 《釋摩訶衍論》,佛教出版社,民66年。
142. 《續藏》。
期刊論文
1. Edward Conze著,郭忠生譯,〈一九六○年代歐洲佛學研究的進展〉,《諦觀》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期。
2. 方立天,〈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國佛教淨土思潮的演變與歸趣〉,《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文集》,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民86年,未出刊。
3. 方立天,〈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世界密教研究》第三期,1989年,頁1-14。
4. 王銘銘,〈中國民間宗教:國外人類學研究綜述〉,《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1996年。
5. 皮朝綱,〈禪宗美學漫議〉,大陸:《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增刊第6期,1993年10月。
6. 江燦騰,〈現代中國佛教研究方法學的反省〉,《當代》第八十四期。
7. 李杜,〈由哲學的了解去說宗教的入世說與出世說〉,《哲學與文化》卷二十三,第七期,1996年7月。
8. 李杜,〈周濂溪天道說的繼承與發展及其局限性述評〉第二節「簡說濂溪之前神性義的天道說」,《華岡文科學報》,第三十一期,民國86年3月。
9. 李杜,〈宗教的淨土與哲學的淨土〉,收編於〈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論文集〉,民國86年7月。
10. 李杜,〈儒學與儒教〉,〈第四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稿〉,1996年12月。
11. 林鎮國,〈「空」的思想與虛無主義的超越-西谷啟治哲學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創刊號。
12. 林鎮國,〈中國大陸四十年來佛學研究與詮釋評述〉,《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三期。
13. 林鎮國,〈佛教詮釋學與洋格義運動〉,《當代》第26期。
14. 孫昌武,〈論柳宗元的禪思想〉,北京《文學遺產》,1991年,第2期。
15. 郭朋,〈從漢僧生活看佛教中國化-佛教中國化問題明述之一〉,《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頁43-47。
16. 陳鼓應主編,(輯刊),《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7. 陳榮灼,〈龍樹的邏輯〉,《鵝湖學誌》第三期。
18. 陸揚,〈論《維摩詰經》和淨土思想在中國中古社會之關係〉,《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文集,第二場A組》,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民國86年,未出刊。
19. 項退結,《現代存在思想研究》,台北:現代學苑月刊社,民國59年12月。
20. 黃心川,〈密教的中國化〉,《世界密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頁39-43。
21. 楊惠南,〈中觀的思想〉,覺世雜誌17、18期,民68年。
22. 楊惠南,〈論前後期佛教對解脫境的看法〉,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9期,民69年。
23. 楊惠南,〈壇經的作者及其中心思想〉,國立編譯館館刊10卷2期,民70年。
24. 楊耀坤,〈漢晉之際佛教發展的思想基礎〉,《四川大學學報》第三期,1992年,頁95-104。
25. 趙克堯,〈從觀音的變性看佛教的中國化〉,《漢唐史論集》,上海:復旦大學,1993年,頁79-80。
26. 劉華,〈論漢晉時期的佛教〉,《中國史研究》第二期,1994年,頁129-139。
27. 蔡彥仁,〈中國宗教研究-定義、範籌與方法學芻義〉,《新史學》第五卷,第四期,1994年12月。
28. 蔡彥仁,〈晚近歐美宗教研究方法學評介〉,《世界宗教研究》第一期,1991年。
29. 謝世忠,〈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本質、體系與過程理論-英文論述中的幾個主要結構論模型〉,《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三期,1995年12月。
30. 藍吉富,〈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趨勢〉,收於藍吉富主編,《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31.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第8篇,〈唐人習業山林寺院之風尚〉,九龍新亞研究所,196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