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藝文
Hong, Yi-Wun
論文名稱: 臺中市國中童軍團員知覺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Scout-master'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Group Cohesiveness in the View of Scout Members in Taichung Ju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蔡居澤
Tsai, Ju-Ts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活動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couting Education and Outdoor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童軍團長正向領導童軍團員團隊凝聚力
英文關鍵詞: scout-masters, positive leadership, scout members, group cohesivenes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7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瞭解臺中市國中童軍團員知覺童軍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概況,並探討兩者間的關係。最終,期望透過本研究提供童軍團長未來經營童軍團的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探究相關理論與參閱過往研究後,改編製成「童軍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問卷,研究對象鎖定臺中市20間國中並參與童軍團活動一年以上之二、三年級童軍團員,發放429份問卷,實得有效樣本數為346份,有效回收率84%。最終,依蒐集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ANOVA單因子變異數、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法等進行統計分析,其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臺中市童軍團員高度知覺團長具正向領導表現,且在良好團隊氛圍下,能高度感受到團隊凝聚力。
    二、正向領導以「營造正向氣氛」最高、「善用正向溝通」最低;團隊凝聚力則以「團隊適應」最高、「人際吸引」最低。
    三、入團年資較低之學弟妹更能感受團長以正向言語溝通、交流互動。
    四、參與團活動頻率越高者,知覺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程度也越高。
    五、擔任過團內小隊長或聯隊長等幹部職務者,更願意接受與達成團隊目標,團隊凝聚力感受也相對更高。
    六、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間達顯著中度正相關。
    七、童軍團長正向領導中,「善用正向溝通」與「展現正向意義」能有效預測團隊凝聚力,且以「善用正向溝通」預測力最高。

    By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theory of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group cohesiveness to 429 scout members from 20 junior high school scout troops in Taichung city,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scout-master'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group cohesiveness, and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this stud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scout members in Taichung City highly percept that the scout-masters' have positive leadership performance, and they can even feel the group cohesiveness in a good atmosphere.
    2.Among the tests of positive leadership, "creating a positive atmosphere" scores the highest and "making good use of positive communication" scores the lowest. As for group cohesiveness, " group adaptation" is the highest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s the least.
    3.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less experiences in the scout troop are more able to feel how the scout-masters' use a postiv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them.
    4.The more frequent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group activities the scout members are, the more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group cohesiveness they can perceive.
    5.Those who have been a patrol leader or co-captain of the regiment are more willing to accept and achieve the team goals. The feeling of group cohesiveness is also relatively high.
    6.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out-master’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group cohesiveness is significantly moderate positive.
    7.Both "making good use of positive communication" and "showing positive meaning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group cohesiveness. Moreover, " making good use of positive communication" has the highest influence pow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正向領導 11 第二節 團隊凝聚力 29 第三節 領導與團隊凝聚力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7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童軍團員知覺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概況描述 74 第二節 童軍團員知覺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差異情形 81 第三節 童軍團員知覺團長正向領導對團隊凝聚力之預測力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6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22 壹、中文文獻 122 貳、英文文獻 128 附錄 129 附錄一 童軍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預試問卷) 129 附錄二 童軍團長正向領導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正式問卷) 133 附錄三 致團長施測說明函 137

    壹、中文文獻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9)。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臺北市:中國童子軍總會。
    王加微(1980)。行為科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玉美(2014)。國民小學教師正向領導與學生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
    市。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7。
    王明月(2010)。桌球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氣氛、團隊凝聚力、運動滿意度之結構模式。大專體育學刊,12(3),53-64。
    王貞治(2012)。桃園縣國中乙級籃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巿。
    何彥廷(2017)。探索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團隊凝聚力與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某大專院校B書院博雅體驗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新北市:易習圖書有限公司。
    吳昭容(2008)。要快樂,還是要成功?-從正向心理學談學習。學生輔導季刊,106, 8-17。
    吳清山、林天祐(2014)。教育U辭書。臺北市:高教出版社。
    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欣瑩 ( 2001 )。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李彥陵(2019)台中市國民中學學生知覺教師正向領導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筑萱(2018)。真誠領導及正向心情與員工的組織信任、工作滿意度和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市。
    林新發(2009)。正向氛圍促進學校邁向卓越。國民教育,50(2),1-5。
    林新發(2010)。正向領導的意涵與實施策略。國民教育,50(2),1-5。
    林澤民(2012)。教練領導行為、圑隊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足球選手為例。運動教練科學,25,26-39。
    林靜怡(2019)。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洪佳緯(2011)。學生社團參與動機、轉型領導對社團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范錚強(2002)。群體、工作團隊和溝通。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6月12日。取自:https://slideplayer.com/slide/4994156/
    徐佳瑀(2018)。論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47-51。
    徐彩淑(2005)。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馬郁婷(2019)。國民小學教師正向領導對學生自尊影響之研究-以家庭結構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高錦勝、張書榮、方信淵(2009)。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趨勢回顧研究。美和休閒運動保健學報,2,144-160。
    張文財(2003)。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屏東市。
    張文煌(2010)。國小躲避球校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領導信任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張守中(2008)。團體凝聚力的變化機制與影響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2),141-172。
    張杏瑜(2014)。國民中學教師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與學生希望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新竹市。
    張琪(2008)。領導型態、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4月5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9年7月2日)。2019全國國民中小學童軍大露營「山海童軍‧多元體驗」。教育部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4月5日。取自:https://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67117
    莊坤良譯(1989)。貝登堡的足跡。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莊淑王如、鄭豐 、聶喬齡 (2011)國內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研究再探 。臺灣體育論壇,3,49-59。
    許君立、李信良(2012)。臺中市國小籃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8(2),73-85。
    郭添財(2004)。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忠(2005)。國中生參加童軍團動機、學習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陳明琮(2011)。童軍活動的參與對國中生人際關係及依附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立德大學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臺南市。
    陳姿伶(2013)。臺南市國中童軍團長領導風格影響童軍團氣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陳鼎華(2006)。臺灣地區國中甲級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彭建都(2009)。國中橄欖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游韋楓(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童軍團運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黃世昌(2010)。宜蘭縣國小運動團隊知覺家長式領導及參與動機對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體育碩士班,臺東市。
    黃俊傑(2008)。心理學新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
    黃師川(2008)。台東縣國小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臺東市。
    黃茱莉(2013)。國中學生參與學校童軍團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黃偉翔(2018)。大專公開一級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高雄市。
    黃偉翔、蔡俊賢(2019)。臺灣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之文獻回顧。屏東大學體育,5,1-7。
    黃賀(2013)。組織行為: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2/e。臺北市:前程文化。
    黃鳳嬌(2013)。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班級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楊士儀、林耀豐(2010)。團隊凝聚力之初探。2010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28-434。
    劉美鈴(2017)。教師正向領導對學生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以資通訊科技運用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劉雅燕(2007)。國中手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劉筠珵(2009)。花東地區國小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臺東市。
    劉靄儀譯(2011)。領導,帶人更要帶心: K教練教你打造卓越團隊(原作者:Mike Krzyzewski、Donald T. Phillips)。台北市:久石文化。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高雄市。
    盧佩秋(2003)。團隊領導對集體效能與團隊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臺北市。
    盧俊宏、廖主民、季力康譯(2008)。運動社會心理學(原作者:Weiss, M.R.)。臺北市:師大書苑。
    賴芳蘭(2014)。屏東縣國中球類運動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及其選手運動自信心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賴彥希(2018)。宜蘭縣國中童軍團長領導風格影響組織氣氛及活動涉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戴子堯(2020)。全國國中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謝宜君(2015)。國民小學教師正向領導對學生幸福感影響之研究:以學生學術樂觀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謝傳崇、陳詩喬、謝宜君(2017)。國民小學教師正向領導、學校 ICT 運用與學生創造力傾向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9(1),1-27。
    謝傳崇譯(2011)。正向領導(原作者:Cameron,K.S.)。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謝傳崇譯(2015)。正向領導力(原作者:Cameron,K.S.)。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鍾雲英(2018)。臺灣地區中小學校長正向領導之實踐作為。中等教育,69(3),8-26。
    蘇筱婷(2017)。大學生知覺教師正向領導、學生正念與其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貳、英文文獻
    Buchholz,S., & Roth, T. (1987).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Tea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arron, A. V. (1982).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2), 123-138.
    Carron,A. V.,W. N. Widmeyer & L.R. Brawley (1985). Sport Psych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ms:The Group Envir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7(3), 244-266.
    Cartwright, D., & Zander, A. (1968). Group Dynamics:Research and Theory.New York: Harper & Row.
    Festinger, L., Schachter , S., & Back, K. (1950). 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al groups: a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housing.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Forgas, J. P. (2006). Affective influences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Everyday interactions. In J. P. Forgas (Ed.), Affect in Social Thinking and Behavior(p. 269-289).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Johnson, D., & Grayson, K. (2005).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rust in servic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8(4), 500-507.
    LeUnes, A. D., & Nation, J. R. (1989). Sport psychology.Chicago: Nelson-Hall.
    McDougall, W (190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John W Luce & Company.
    Nunnally, J. C. (1967). Psychometric theory.Boston: McGraw-Hill.
    Turman, P. D. (2003). Coaches and cohesion: The impact of coaching techniques on team cohesion in the small group sport setting.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6(1), 86-1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