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夢凡 Chang, Meng-F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後現代詩中的主體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義芝
Chen, I-Chi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後現代詩 、主體 、無意識 、拉岡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24.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5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探討作品中的主體。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標榜主體權威的喪失,實際上作品中主體表達的位置仍在,但是主體不再是作品中唯一的權威作者,而是多音交響,屬於回應當下時代背景的無意識主體;而無論作者還是讀者,人們所能抓住的永遠只是語言構築出的自我幻象。筆者依據拉岡的無意識主體理論,分出性別、空間及社會三面向,以詩作中能指符號的游離過程,說明後現代詩中主體的表現與內涵。
回溯臺灣後現代詩論述的形成,以羅青詩作為例,錄影詩的詩觀是以文字造像,意象連綿不斷,具備實驗性,亦企圖標示後現代;然而,除了少數明顯呈現解構技巧的作品,羅青大部分的詩作後現代性不強,細究詩行,詩作大多意旨明確,企圖以詩作反映時代的抒情主體清晰可辨。
相對於在作者和作品之間追求統一性的抒情主體,後現代詩中的主體概念屬於無意識主體,被動地回應各界大他者的欲望,自我僅僅是幻象。
在性別主體方面,以夏宇、陳克華詩作為例,以解構性別的面向分析後現代詩中主體與自我認知的關係。夏宇詩通過重寫童話解構傳統兩性關係,而在不斷地反覆定義自我的存在中,凸出第一人稱「我」,跨越性別二元限制,思考「我」與宇宙萬物的關係,觀察詩中無意識主體回應性別大他者,所得到的自我幻象即當下完滿自足的個體;陳克華詩中大量的性交描寫彰顯人類的欲望本質,透過雌雄同體進而解構性別主體,而騎鯨少年成為詩中無意識主體反覆回應的永恆他者,貫串創作歷程,其後性別主體呈現出後人類無性化的特徵。
在空間主體方面,以林燿德、陳黎詩作為例,以解構空間的面向分析後現代詩中主體與時空感知的關係。林燿德詩以解構的詩觀將都市空間表現為廢墟心靈空間,交織政治與性愛的都市並非崇高文明,而是荒涼墮落的廢墟形象。詩中以文字記號呈現都市心靈空間,無意識主體回應的空間大他者是抽象的都市心靈,為後空間主體的呈顯;陳黎詩書寫邊緣空間,展現去中心化、解構同一性敘述的後現代性,運用文字形音義的分歧特性產生「延異」的效果,在文字構築的後空間中,一個個字塊承載並時空間,具備文化縱深,無意識主體回應空間大他者所呈現的是字塊映照出當下自我的幻象。
在社會主體方面,以鴻鴻詩作為例,以解構社會的面向分析後現代詩中主體與群體互動的關係。鴻鴻的後現代詩運用換喻技巧使詩中的主體表達撤離,當能指在意指鏈上移動,就會產生游離的空間,形成不確定文本;詩中的無意識主體回應社會大他者,經由「時空置換」或「時空變形」貼近社會議題,吸引讀者參與創作,使得後現代詩足以拓展表達社會關懷的途徑。
最終,本文提出分析詩作中主體的方法:首先,區分隱含作者與敘事者的聲音;接著,觀察詩作的寫作主題與主要能指,說明能指的移動;最後,從能指的移動軌跡分析主體的無意識話語結構,進而詮釋後現代詩中的主體。
一、六位詩人著作(按姓氏筆畫)
林燿德:《銀碗盛雪》,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1月。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1月。
林燿德:《妳不瞭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臺北: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4月。
林燿德:《都市之甍》,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林燿德:《一九九○》,臺北:尚書文化出版社,1990年7月。
林燿德:《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林燿德的長詩》,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月。
夏宇:《備忘錄》,臺北:夏宇出版,1984年9月。
夏宇:《腹語術》,臺北:夏宇出版,1991年3月。
夏宇:《摩擦‧無以名狀》,臺北:夏宇出版,1995年5月。
夏宇:《Salsa》,臺北:夏宇出版,1999年9月。
夏宇:《粉紅色噪音》,臺北:夏宇出版,2007年7月。
李格弟/夏宇:《那隻斑馬》,臺北:夏宇出版,2010年10月。
夏宇:《詩六十首》,臺北:夏宇出版,2011年10月。
夏宇:《88首自選》,臺北:夏宇出版,2013年1月。
夏宇:《第一人稱》,臺北:夏宇出版,2016年7月。
陳克華:《星球紀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9月。
陳克華:《我撿到一顆頭顱》,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9月。
陳克華:《與孤獨的無盡遊戲》,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8月。
陳克華:《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臺北:圓神出版社,1993年10月。
陳克華:《欠砍頭詩》,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月。
陳克華:《美麗深遂的亞細亞》,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陳克華:《因為死亡而經營的繁複詩篇》,臺北: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8月。
陳克華:《花與淚與河流》,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7月。
陳克華:《騎鯨少年》,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月。
陳克華:《善男子》,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8月。
陳克華:《啊大,啊大,啊大美國》,臺北:角立有限公司,2011年9月。
陳克華:《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臺北:釀出版,2012年12月。
陳克華:《漬》,臺北:釀出版,2013年7月。
陳克華:《一:陳克華詩集》,臺北:釀出版,2015年4月。
陳克華:《乳頭上的天使:陳克華情色詩選,1979-2013》,臺北:釀出版,2016年7月。
陳黎:《廟前》,臺北:東林文學社,1975年11月。
陳黎:《動物搖籃曲》,臺北:東林文學社,1980年5月。
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臺北:圓神出版社,1990年4月。
陳黎:《家庭之旅》,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4月。
陳黎:《島嶼邊緣》,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陳黎:《貓對鏡》,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6月。
陳黎:《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陳黎:《輕/慢》,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4月。
陳黎:《我/城》,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6月。
陳黎:《妖/冶》,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陳黎:《朝/聖》,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6月。
陳黎:《島/國》,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1月。
陳黎:《小宇宙&變奏》,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4月。
陳黎:《藍色一百擊:陳黎詩選》,臺北:新星出版社,2017年11月。
鴻鴻:《黑暗中的音樂》,臺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年8月。
鴻鴻:《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1月。
鴻鴻:《與我無關的東西》,臺北:鴻鴻出版,2001年12月。
鴻鴻:《土製炸彈》,臺北: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9月。
鴻鴻:《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臺北: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8月。
鴻鴻:《鴻鴻詩精選集》,臺北: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0年4月。
鴻鴻:《仁愛路犁田》,臺北: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鴻鴻:《暴民之歌》,臺北: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5月。
羅青:《神州豪俠傳》,臺北:武陵出版社,1975年9月。
羅青:《捉賊記》,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7年12月。
羅青:《水稻之歌》,臺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4月。
羅青:《不明飛行物來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5月。
羅青:《錄影詩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6月。
羅青:《吃西瓜的方法》,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12月。
二、專書(按姓氏筆畫)
丁旭輝:《臺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2月。
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1月。
王文仁:《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2月。
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包亞明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2001年1月。
老硪:《後現代建築》,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2月。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5月。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裡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孟樊:《臺灣後現代詩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林水福、林燿德主編:《當代臺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3月。
林水福主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6月。
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臺北:師大書苑,1988年5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唐捐:《蚱哭蜢笑王子面》,新北: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月。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高宣揚:《存在主義概說》,香港:谷風出版社,1986年1月。
高宣揚:《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10月。
張仁春:《邊陲的狂舞與穆思:陳黎後現代詩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8月。
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陳政彥:《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臺北:秀威經典出版社,2017年12月。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3月。
陸揚:《後現代性的文本闡釋:福柯與德里達》,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2月。
楊小濱:《到海巢去:楊小濱詩選》,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2月。
楊小濱:《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臺北:釀出版,2012年2月。
楊小濱:《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9月。
鄔昆如:《西洋哲學史》,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12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9月。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劉永謀:《傅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
蔡美麗:《胡塞爾》,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8月。
蕭蕭:《後現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2月。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6月。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9月。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臺北:臺灣學生,1989年10月。
羅青:《詩人之燈》,臺北:光復書局,1988年2月。
三、外文譯作(按字母順序)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4月。
【瑞】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伊麗莎白˙萊特(Elizabeth Wright)著;楊久穎譯:《拉岡與後女性主義》,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年7月。
【奧】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憲譯:《笛卡兒的沉思: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2月。
【美】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
【美】弗萊德•R•多邁爾(Fred R. Dallmayr)著;萬俊人譯:《主體性的黃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瑞】斐迪南˙德•索緒爾著;沙˙巴利、阿˙薛施藹、阿˙里德林格合作編印;高名凱譯;岑麒祥、葉蜚聲校注:《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美】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
【法】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臺北:五南,2012年。
【法】拉康(J.M. Lacan)著;褚孝泉譯:《拉康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月。
【法】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5月。
【法】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2月。
【加】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著;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月。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7月。
【美】安哲利茲(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4月。
【英】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1月。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汪耀進、武佩榮合譯:《戀人絮語》,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
【奧】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趙蕾、宋景堂譯:《性欲三論》,北京:國際文化,2000年10月。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林塵譯:《自我與本我》,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9月。
【美】史帝文˙貝斯特(Steven Best)、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翻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4年8月。
【英】蒂姆克雷斯韋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2月。
【美】韋恩˙布斯(Wayne Booth)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7月。
四、期刊論文(按年份先後)
廖咸浩:〈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收入封德屏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6月),頁437-450。
焦桐:〈身體爭霸戰──試論情色詩的話語策略〉,收入林水福、林燿德主編《當代臺灣情色文學論:蕾絲與鞭子的交歡》(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2月),頁197-229。
廖咸浩:〈悲喜未若世紀末――九〇年代的臺灣後現代詩〉,收入林水福主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莊: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年),頁33-55。
陳義芝:〈臺灣後現代詩學的建構〉,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0年10月),頁384-419。
蕭水順:〈後現代主義的臺灣論述──羅青論〉,《國文學誌》第10期(2005年6月),頁105-128。
陳義芝:〈夢想導遊論夏宇〉,《當代詩學》,第2期(2006年9月),頁157-169。
葉淑美:〈「邊緣」作為後現代的聲源──試析陳黎《島嶼邊緣》的後現代詩風〉,《臺灣文學評論》第8卷第3期(2008年7月),頁28-52。
顧蕙倩:〈論夏宇浪漫美學的個人主體性〉,《臺灣詩學學刊》第15期(2010年7月),頁235-264。
陳俊榮:〈陳黎詩作的語音遊戲〉,《臺灣詩學學刊》第18號(2011年12月),頁7-29。
林餘佐:〈(填充題)詩是一種________方式:鴻鴻小論〉,《創世紀詩雜誌》第172期(2012年9月),頁15-20。
劉正忠:〈朝向「後人類詩」——陳克華詩的科幻視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8期(2013年5月),頁75-116。
陳允元:〈問題化「後現代」──以八○年代中期台灣「後現代詩」的想像建構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第42卷3期(2013年9月),頁107-145。
游正裕:〈從羅青、夏宇的詩探索台灣詩作的電影符號〉,《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37期(2014年12月),頁63-77。
楊小濱:〈文學作為「搵學」:陳黎詩中的文字灘塗〉,《國文學報》第60期(2016年12月),頁79-102。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俊三譯:〈「作者」探義〉,《中外文學》第13卷第1期(1984年6月),頁130-147。
五、學位論文(按年份先後)
鄒桂苑:《拼貼當代臺灣情/色文學地景-陳克華詩作文本探勘1981-1997》,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王文仁:《光與火-林燿德詩論》,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鄭智仁:《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陳黎新詩美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柏伶:《據我們所不知的─夏宇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張仁春:《陳黎後現代詩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蕭芳珊:《羅青詩藝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甘能嘉:《台灣現代詩壇的「新世代」論(1985~1990)──以林燿德為問題核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李宥璇:《夏宇詩的修辭意象與其後現代風格》,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張之維:《臺灣現代詩中的廢墟詩境——以商禽、羅門、林燿德為例》,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