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曉園
Hsiao-Yuan Huang
論文名稱: 我國政府教育經費配置對總體經濟及產業結構影響之研究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on Macroeconom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郭迺鋒
Kuo, Nai-F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政府教育經費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產業關聯模型
英文關鍵詞: gover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manpower, industrial structure, Input-Output mode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立國之根本,我國自行憲以來,教育文化為基本國策之一,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即對教科文經費做了明文保障。近年來在教育機會不斷擴增及提升教學環境之需求下,政府教育經費支出不斷增加,然而自1980年代後期以來,政府因推動各項國家建設計畫、建立社會福利制度、採購國防武器,以及擴大租稅減免項目等政策,使得我國政府財政狀況由過去的健全財政轉變成赤字財政。在減輕政府財政赤字的壓力下,國民大會於1997年7月18日通過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0項:「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之限制」,凍結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對教科文支出的保障。因此在有限資源下,如何使教育資源做有效地分配,是政府教育政策上極為重要的課題。
    由於我國為一海島型國家,缺乏天然資源,因此高素質的勞動力便是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上與他國競爭的重要資源。由於政府的教育政策攸關國家人力資源素質之良窳;再加上近年我國產業結構快速變遷與新經濟時代所帶來的衝擊,使我國失業率自2001年以來持續維持在高檔,因此預測未來產業人力調整的可能變數,並事先規劃人力培育與在職人員第二專長訓練等計畫,進一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以有效降低失業率,為我國政府在考量教育政策時所不容忽略的重要層面。
    在研究內容上,本研究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教育經費配置之國際比較。本研究在此部分除探討美、英、日與我國的政府教育經費配置外,並利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與國際管理學院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的資料進行相關指標之國際比較。第二部份則是先將我國的國立大專院校校務基金支出加以分類,再利用主計處出版之「90年台灣地區產業關聯表」進行產業關聯模型模擬分析。最後本研究則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各項政策建議。

    Education requires long-term planning and is also a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From the time our country has formulated the Constitu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e has been one of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ies. The 164th clause of the Constitution thus guarantees the expenditur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Recently,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increasing. With the needs of amelior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re rising. However, from the late 1980s, due to several governmental policies, such as planning several national developments, establishing social welfare systems, purchasing national defenses and enlarging the ranges of tax-deduction, the sound financial status of our government has turned into a deficit. Under the pressure of mitigating the deficit, the National Assembly passed the additional 10th article of the 10th clause of the Constitution on July 18, 1997: “The expenditures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especially those of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limited by the 164th clause of the Constitution.” From then on the 164th clause did not guarantee anymore the expenditur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Therefore, with the limited resource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distribu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effectively.
    Our country is an island lacking natural recourses. Therefore, high quality labor is very essential to compete with other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s education policies are deep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Recently, the rapidly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new impacts brought by the new economy age have led to a high unemployment rate since 2001. As a consequence, predicting the variables for adjusting human resources in the industrial circles, planning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advance, training the second specialty of current employees, creat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decreasing unemployment rates, are the important phases that our government can’t ignore when considering education policies.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research study.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comparison of our gover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with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This section will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Japan, and Taiwan. It will also compare the data from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and that of the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re will be a classification of expenditures from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result of this classification will be analyzed using the Input-Outpu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Input-Output Tables in Taiwan areas in the year 2001,” published by the 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9 第三節 研究前提與假設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論基礎 17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32 第三章 美英日政府教育經費配置及經濟與教育相關指標之國際比較 第一節 美國政府教育經費配置概況 51 第二節 英國政府教育經費配置概況 69 第三節 日本政府教育經費配置概況 85 第四節 國家競爭力與教育相關指標之國際比較 104 第四章 我國政府教育經費配置與總體經濟及產業結構概況 第一節 我國政府教育經費支出之保障 129 第二節 我國政府教育經費配置概況 134 第三節 我國總體經濟及產業結構概況 154 第五章 產業關聯模型模擬分析 第一節 模型架構介紹 171 第二節 模擬方案設計與模擬 178 第三節 模擬結果比較分析 2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27 第三節 研究展望 235 參考文獻 239

    一、中文資料
    1.丁志權(1999),《中美英三國教育經費財源與分配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2.王正、徐偉初(1991),《財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4.王家通(2003),《日本教育制度─現況趨勢與特徵》,高雄:復文。
    5.王家通(1987),《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研究》,高雄:復文。
    6.王家通(1979),《比較教育學導論》,高雄:復文。
    7.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2002),〈我國教育資源之配置〉,http://www.dgbas.gov.tw/dgbas03/div2all.htm。
    8.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月報》,(民國94年2月版),台北:編者。
    9.行政院主計處,《90年台灣地區產業關聯表編製報告》,統計電子書,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9492&ctNode=3106。
    10.行政院主計處普查局,〈近年勞動市場變化之研析摘要〉,http://61.60.106.82/census~n/four/labmk.htm。
    11.朱雲鵬(2001),〈高等教育品質下降將危及台灣競爭力〉,《國政評論》,科經(評)090-146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0/TE-C-090-146.htm。
    12.李中慧(2003),《高級中等學校教育品質與價格管制政策關係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3.吳政達(1999),〈教育擴充與所得分配的關係〉,《研習資訊》,國立教育研究院,第16卷第1期,頁30-35。
    14.吳建志(2001),《從分配政治觀點論中央對各縣市資本門教育經費補助(1995-2000年)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5.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經濟預測》,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33卷第2期,頁97-130。
    16.林文達(1986),《教育財政學》,台北:三民。
    17.林容芊(1999)〈從學生教育單位探討我國技職教育資源分配〉,《技術及職業教育》,第69期,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http://w3.sce.pccu.edu.tw/tveb/68-73web/69thweb/comment4.htm。
    18.林雅卿(2003),〈英國、澳洲、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對我國大學整併的啟示〉,《研習資訊》,國立教育研究院,第20卷第3期,頁84-95。
    19.林寶山(1991),《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台北:五南。
    20.洪毓甡(1997),〈加入WTO對我國勞動者就業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行政院經濟部,第3卷第2期。
    21.高希均主編(1985),《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22.徐明珠(2003),〈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國政研究報告》,教文(研)092-008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08.htm。
    23.馬信行(1993),〈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頁17-50。
    24.馬信行(1991),〈我國教育分佈之均等度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學報》,國立政治大學,第62期,頁1-28。
    25.陳麗珠(2000),《美國教育財政改革》,台北:五南。
    26.陳麗珠(2000),〈我國教育財政之危機與轉機:評析教育基本法有關教育經費籌措與分配的理論與實務〉,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7.陳麗珠(1997),〈台灣地區國民教育資源分配的現況與展望〉,《教育學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第13期,頁117-148,。
    28.許添明(2000),〈教育經費與教育改革〉,《師友月刊》,師友月刊雜誌社,第391期,頁5-10。
    29.許添明(1998),〈由美國教改經驗談我國教育財政制度之設計〉,《教育政策論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第1卷第1期,頁102-113。
    30.許靜雪(2002),《1980年代以來英美高等教育市場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1.教育部(200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93年版),台北:編者。
    32.教育部(2003),《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民國92年版),台北:編者。
    33.教育部(1998-200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民國87-92年版),台北:編者。
    34.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台北:編者。
    35.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編者。
    36.黃世鑫、徐仁輝、張哲琛(1995),《政府預算》,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7.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經濟預測》,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31卷第2期,頁91-118。
    38.黃政傑主編(2001),《各國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師大書苑。
    39.黃政傑(1994),〈教育資源的理念與問題〉,《台灣教育》,台灣省教育會,第528期,頁8-19。
    40.黃冠穎、游玉卿、李孟壕(2001),〈變動中的勞動市場:論台灣低度就業之現況〉,《資訊社會研究》,南華大學,第1期,頁229-255。
    41.黃毓銘(2001),〈台灣地區的勞動轉型〉,《資訊社會研究》,南華大學,第1期,頁257-278。
    42.張明輝(1999),〈新世紀教育的改革與挑戰〉,《今日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會,第64期,頁86-97。
    43.張鈿富(2001),〈需求導向的教育經費改革趨勢〉,《教育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第90期,頁72-81。
    44.張鈿富(1998),《跨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資源分配策略》,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45.張鈿富(1994),〈教育資源分配之問題與對策〉,《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頁33-49。
    46.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47.曾雯(2001),《我國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單位成本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48.孫克難、麥朝成、劉涵秦(1999),《政府財政問題之檢討與對策》,(財政部國庫署委託研究計畫),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49.孫志麟(2000),〈教育資源的規劃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第36期,頁69-74。
    50.孫志麟(1988),〈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第21期,頁14-21。
    51.賴淑娟(2002),《我國地方教育財政改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2.劉凌曦譯(1979),《教育需要與教育經費》,台北:教育部教育計劃小組。
    53.劉憲通(1994),《我國各級學校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4.鄭光甫、童甲春(1996),《教育資源分配現況檢討及改革方向》,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BD39。
    55.鄭素珍(2003),「台灣產業結構轉變與勞動生產力變動之探討」,《經濟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第3期。
    56.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57.蓋浙生(1994),〈教育革新與教育資源重分配之探討〉,《教育改革》,中國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頁1-32。
    58.蓋浙生、陳麗珠等(1994),《我國教育經費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參考資料叢書(九)。
    59.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五南。
    60.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61.蔡菁芝(1999),《我國教育經費保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2.謝文全(1995),《比較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63.經濟部統計處(2004),《工業生產統計年報》,(民國93年版),台北:編者。
    64.顏泳禛(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育經費適足性評估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5.顧美玲(2003),《台灣高等教育改革與實施成效研究:1994年教改政策與WTO效應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6.櫻井真(2005),〈BRICs的經濟成長與日本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及其國內產業空洞化對策〉,日本企業的全球化策略演講會講稿,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二、英文資料
    1.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1998-2004),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tistics for the United Kingdom, (1998-2004 ed.), London: HMSO.
    2.Edwards Edgar O. and Michael P. Todaro, (1974),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Nations,” in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Nations, edited by E. O. Edward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313-329.
    3.Eide Eric and Mark H. Showalter, (1998), “The effect of school quality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Economics Letters, vol. 58, pp.345-350.
    4.Richard Freeman, (1975), “Over investment in College Training?”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 X, No.3, Summer, pp.287-311.
    5.Anders N. Hoffmann, (2003), “Education,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60, pp. 433-453.
    6.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1998-2004),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8-2004 ed.), Lausanne Switzerland: author.
    7.Jung Hong-Sang and Erik Thorbeck, (2003), “The impact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human capital, growth, and poverty in Tanzania and Zambia: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vol. 25, pp. 701-725.
    8.Scarf Herbert E. and John B. Shoven, (1984),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9.Shoven John B. and John Whalley, (1992), Applying general equilibri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0.Stevens Philip and Martin Weale, (2003),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11.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5-2003),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95-2003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12.World Economic Forum, (2005),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2005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3.World Economic Forum, (2004),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3-2004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三、日文資料
    1.文部科學省,1991-2005,《文部科學統計要覽》,(平成3年-17年版)東京:編者。
    2.文部科學省,2004,《日本教育》,(2004年版)東京:編者。
    3.文部科學省,2001,《教育指標國際比較》,(平成13年版)東京:編者。
    4.文部省,1995,《教育指標國際比較》,(平成7年版)東京:編者。
    5.總務省統計研修所,2005,《日本統計》,(2005年版)東京:總務省統計局。
    6.總務省統計研修所,2005,《日本統計年鑑》,(平成17年版)東京:總務省統計局。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