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育逢
LI, Yu-Feng
論文名稱: 臺灣北區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滿意度與就業力關係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ampus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of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and Employability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orthe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雪梅
Chang, Sheue-Mei
口試委員: 王英洲
WANG, YING-CHOU
郭李宗文
Kuo Li Tsung-Wen
陳永龍
Chen, Yong-Long
劉若蘭
Liu, Ruo-Lan
張雪梅
Chang, Sheue-Mei
口試日期: 2023/07/1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5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就業力
英文關鍵詞: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s,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Employability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深度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的服務經驗,與就業力關係之研究。採「混合研究」的方法,依序採量化資料和質性訪談,以北區原住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量化部份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逐步迴歸和階層迴歸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質化部分則依照研究目的,挑選不同個人變項的8位原住民大學生進行訪談。並依據研究結果,探究影響原住民大學生就業力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中得分高低依序是「同儕關係」、「學術投入」和「活動參與」。
    二、原住民大學生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服務經驗中得分依序是「就學輔導」、「民族與文化教育」、「原資中心的師長支持」和「就業輔導」。
    三、原住民大學生的就業力中,得分最高的前三項是「人際互動」、「工作責任與紀律」,和「團隊合作能力」。
    四、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對整體就業力以及人際互動等8項能力,均有顯著關聯性。其對整體就業力的解釋力達30.2%。並以校園經驗中的「學術投入」的關聯性最高,其次為「同儕關係」,「活動參與」。
    五、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的經驗,對整體就業力以及人際互動等8項能力,均有顯著關聯性。整體就業力的解釋力達達16.9%。其中以「就學輔導」的關聯性最高,「就業輔導」次之。
    六、研究發現住學校宿舍,積極參與校園經驗中的「學術投入」和「同儕關係」,和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的經驗中的「就學輔導」,對整體就業力具有高達39.2%的解釋力。
    七、訪談結果和量化的結論大致相同,認同校園經验中的 「學術投入」和「同儕關係」,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經驗的「就學輔導」,對就業力相當重要。
    最後本研究針對原住民大學生、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等四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and their employability. Employing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both quant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sequentially conducted, focusing on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utiliz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ethods. For the qualitative aspect, 8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for intervie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potent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outlined as follows:
    1, The ranking of high and low scores in the campus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in sequence, "peer relationship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2.In the counseling services experience provided by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scor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academic guidance," "ethn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 "faculty support within the Indigenous Resource Center," and "employment counseling."
    3. Among the employability factors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top three highest-scoring aspects ar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ork responsibility and discipline," and "teamwork ability."
    4. The campus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employability and eight specific abilitie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ese experiences account for 30.2% of the variance in overall employability. Among the campus experiences, "academic engagement" demonstrate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followed by "peer relationships" and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5. The experiences with counseling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employability and eight specific abilitie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ese experiences explain 16.9% of the variance in overall employability. Among these experiences, "academic guidance" demonstrate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followed by "employment counseling."
    6. the study found that residing in school dormitori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within campus experiences, as well as experiencing "academic guidance" in the counseling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collectively explain as much as 39.2% of the variance in overall employability.
    7. the interview results align closely with the quantitative conclusions, affirm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within campus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guidance" within the counseling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in relation to employability.
    8. This study offer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four aspects: indigenous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Indigenous Student Resource Cente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原住民大學生就學現況與相關研究 15 第二節 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 26 第三節 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輔導服務 41 第四節 就業力理論與原住民就業的相關研究 48 第五節 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就業力之關係研究 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方法論與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7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3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11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7 第一節 原住民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分析 117 第二節 原住民大學生各研究構面現況分析 123 第三節 原住民大學生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各研究構面差異分析 133 第四節 各研究構面對原住民大學生就業力迴歸分析 178 第五節 質性訪談分析 189 第六節 綜合討論 2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17 第一節 結論 217 第二節 建議 223 參考文獻 231 中文部分 231 西文部分 240 附錄 245 附錄一 內容(專家)效度名單 245 附錄二 專家效度檢測表 246 附錄三 預試問卷 263 附錄四 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 271 附錄五 正式問卷 275 附錄六 訪談大綱 283 附錄七 訪談邀請函及說明 285

    內政部(2001)。原住民身份法。臺北市:內政部。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2)。台灣原住民族語教學發展之趨勢。原住民教育季刊 ,25,56-71。
    王天佑(1999)。家庭背景與台灣原住民教育地位取得。收編於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如哲(2008)。評鑑大學績效的新指標-就業力。評鑑雙月刊,15,20-23。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 – 159。
    古慧貞(2004)。原住民與漢族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互動經驗對其族群認同發展之影響—以國立台東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193-208。
    朱朝煌(2011)。大學生領導力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進財(1991)。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學生學習與思考方式、創造性、認知與自我統整發展之研究。載於高敬文: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實施九年國教成效差異評估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市: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臺北市: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1)。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市:青年輔導委員會。
    何守中(2017)。學生社團參與情形有助於職場新鮮人求職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玥玲(2005)。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2012)。大專青年就業力、就業職能與職場職能之內涵探究。當代教育研究,20(2),1-45。
    吳淑媛(2014)。提升學生就業力,開創學用合一新契機。評鑑雙月刊,49。
    吳景雲(2004)。高等教育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德業(2001)。生涯教育的新方向:就業力教育初探。教育資料與研究,39, 53-58。
    呂宜臻(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情形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 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錦隆、陳妍妤(2015)。從海運相關企業主管觀點探討大學畢業生就業力。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9,67 – 88。
    宋廣英(2009)。大專生工讀參與動機及工作表現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暑期社區產業工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 (4),97-130。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市:允晨文化。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研究委員會。.
    李育逢(2009)。大學身心障礙學生 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活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育逢(2016)。大學原住民族學生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北區某國立大學為例。弱勢者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育逢、Tipus Sayan(2017)。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學務人力之探討。學生事務與輔導,56(2),7–12。
    李育逢、Tipus Sayan(2021)。為原住民族大學生創造多元多就業的機會。大專校院學生職涯發展教材-原住民族學生篇。臺北市:教育部青年署遂
    李欣靜(2005)。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惠琪(1999)。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入學適應輔導研究初探。明志技術學院學報。31,211-222。
    沈家偉(2021)。想做原民生「第二個家」,大學原資中心卻陷入血汗助理與被邊緣化困境。2023年3月20日,擷取至https://www.twreporter.org/a/indigenous-students-resource-centers-problems-in-taiwan-universities
    周素足(2008)。技職校院新生入學期望與校園經驗之研究-以北區一所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秀芬(2007)。影響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宜城(1995)。南投縣山地地區國小兒童位值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淑(2012)。大學生參與結合學生社團之服務學習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台灣北區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林淑媛 (1998 )。臺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義男(1987)。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與其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0,179-221。
    邱皓政(201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施如樺(2013)。多元入學方案與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以北部地區四所綜合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幸延(2021)。大專校院持續就學之原住民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研究—以北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市:濤石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原住民族教育概況分析。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108年第三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9)。原住民族教育概況分析。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原住民大專青年職感生活暨就業心方向座談會,2020年7月20日,擷取至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1F7DC464163E1579&DID=2D9680BFECBE80B6EA61E23A560EDB80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原住民族教育概況分析。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2)。原住民族教育概況分析。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3)。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研究。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徐珮華(2011)。大學生基本素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莊清寶(2010)。大專生求學經歷與就業力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85-112。
    馬專財、吳元凱( 2011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促進原住民就業之執行評估—以雲 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為例。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3(3),335–348。
    高瑞陽(2015)。完全部落學校:實踐臺灣原住民族高等教育的一條活路。2016年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323-344。
    張吉成(2011)。電子商務企業期望之畢業生就業力—以科技大學為例。創新與管理,8(4),75-99
    張秀敏(1991)。給國小初任教師教室管理的建議。國教天地,90,27-32。
    張松年、楊淳皓、蔣忠慈(2008)。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知覺之核心就業力與其關聯因素分析以國立宜蘭大學為例。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學報,5,255-302。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凱婷(2011)。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善楠(譯)(2008)。D. Bok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台北市:天下遠見。
    張錦裕(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9)。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簡介,取自http://ucan.moe.edu.tw/
    教育部(2020)。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資訊網。2020年7月20日,擷取自https://udb.moe.edu.tw/。
    教育部(2020)。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7)。原住民學生概況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1)。原住民學生概況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3)。原住民學生概況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莊乃欣(2011),我國就業能力評估之研究-以大專校院青年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淑惠(2010)。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木柱 (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天俐(2015)。我國大學校院學生就業力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佩文(1998)。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國(2018)。大學生課外學習成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從校務研究策略觀點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金貴(2001),「E世代NPO人力資源之發展與挑戰」,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發展系列研討會,台北:國家發展文教基金會。
    陳姿方(2008)。臺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續讀意願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昭雄、林合懋(2005)。大專校院社團幹部參與校園社團活動自我成長認知態度之探討。弘光學報,46,59-78。
    陳雪玉(2015)。原資中心的角色與功能,原教界。64,6-7。
    陳僅麗(2013)。社團參與情形對就業力影響之研究-以南區大專校院應屆畢業生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麗華(1996)。從兒童族群社會化談班級的族群關係經營。原住民教育季刊,53-77。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陶韻然(2010)。大學應屆畢業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研究--以北部地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森明(2003)。如何建置全國性教育資料庫,使其發揮最大價值與功能?。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擷取自: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 4a/48/a4.html
    曾芳代、胡均立、 陳韻宇(2011)。人力資本或是信心資產?自我效能對大學畢業生的學習經驗與就業力間之中介效果。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2),335-356。
    曾華源、胡慧嫈、白倩如、許雅喬、李仰慈(2021)。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社會脈絡下的倫理實踐(四版)。臺北市:洪葉。
    黃世雄(2007)。技職院校大一新生校園經驗與學校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以致理技術學院為例。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6,20-45。
    黃世雄(2010)。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志傑(2011)。核心就業力模式驗證與分析-以應屆畢業大學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志賢(2000)。技職學校原住民入學考生之數學基本概念調查分析-以明志技術學院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20,23-44。
    黃冠盈(2001)。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原住民國中新生之學校適應:以三位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家凱(2018)。臺灣原住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3), 33 – 64。
    黃雯玲(2017)。當前高等教育發展問題與策略。銘傳大學2017教學視導雙師演講,桃園縣:銘傳大學。
    楊國賜(2018)。高等教育的藍海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50(2),29-54。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高等教育電子報,2。2013年10月31日,擷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Association of
    廖張京棣 (1999)。我國專科護理師制度之研議。護理新象,9(1),1110-1111。
    廖張京棣、劉若蘭、曹麗英(1999)。護專原住民新生學校適應行為之探討。技術學刊,14(4),619-626。
    趙修華、陳衍宏(2014)。高等教育碩士畢業生就業能力與職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3 (1),98 – 136。
    劉亮儀(2015)。大專校院原住民事務資源與原住民學生學習狀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劉美慧(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劉若蘭(2004)。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若蘭(2007)。一所多元族群技術學院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1),91-122。
    劉若蘭(2009)。大學教育品質與學生學習發展之因果模式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2(3),99-124。
    劉若蘭、林大森(2011)。影響大學生畢業流向因素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9(1),101-144。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2。
    劉若蘭、蔡昕璋、李育齊(2016)。一所公立大學經濟弱勢學生學習與校園經驗及輔導資源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5(3),9 – 29。
    劉慶中、藍瑞霓 (1991)。從教育行政觀點評估高屏地區山地與平地國中九年國教成效之差異。載於高敬文 (編),高屏地區與平地國中實施九年國教成效差異研究。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潘宜均(2016)。以結構方程式探討大學生校園投入與憂鬱情緒關係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7(4),603-627
    蔡玉婷(2013)。大學生社團經驗與未來職場就業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淑芬(2005)。國立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永福、許瑛玿(2017)。應用決策樹探索大學以上畢業生薪資之影響因素。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2),125-151。
    鄭夙珍、林邦傑、鄭瀛川(2009)。「大學生職能量表」之發展研究。測驗學刊,56(3),397-430。
    鄭博真(2017)。科大應屆畢業生核心就業力表現與職涯輔導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3(1),65-94。
    盧政春(2002)。臺灣原住民族就業促進總體策略之探討。東吳社會學報,12,93-196。
    蕭宇芳(2018)。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就業力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北部私立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佳純、方斌、陳雯蕙(2012)。大三生心理社會發展、人際滿意度與課外經歷對其畢業後就業力之預測。教育實踐與研究,25(1),97-130。
    蕭佳純、涂志賢(2012)。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性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8(1),1-37。
    蕭逸維(2006)。大專原住民族學生中輟。復學及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戴秀如(2005)。教育大學學生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藍茜茹、徐麗明(2011)。大專原住民護生之學習歷程、校園適應與文化調適之探討─以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4,155-171。
    譚光鼎(1996)。探討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花蓮學院學報,6,25-72。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譚光鼎(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與問題: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檢討。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臺北市:師大書苑。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 National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ACPA & NASPA) (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uthor.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al, 25, 297-308.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W. (1985). 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Astin, A.W. (1991). 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American Council on
    Beveridge, W. H. (1909). Unemployment: A problem of industry.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ducation/MacMillan.
    Clarke, M. (2018). Rethink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 The Role of Capital, Individual Attributes and Context.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3, 1923-1937.
    Harvey, L. (2001).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7(2), 97-109.
    Harvey, L., Locke, W., & Morey, A.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ies UK.
    Harvey, L., Moon, S., Geall, V. and Bower, R. (1997). Graduates’ work: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students’ attributes.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11(5), 287-296.
    Hillage, J., Pollard, E. (1998),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Johnes, G. (2006). Career Interruptions and Labour Market Outcomes. Manchester: Equal Opportunities Commission.
    Knight, P.T. & Yorke, M. (2002).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23/A:1021222629067
    Kuh, G. D, and Love, P. G. (2000).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student departure. In J. M. Braxton (Ed.), Reworking the student departure puzzle (pp. 196-212). Nashville: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Kuh, G. D. (1993).In their own words: 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2), 277-304.
    Kuh, G. D. (2001).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Change. New Rochelle: May/Jun. Vol.33, lss. 3; pg. 10, 9 pgs.
    Kuh, G. D. (2003). What we’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 Benchmark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 Change. New Rochelle: Mar/Apr. Vol.35, lss. 2; pg. 24.
    Kuh, G. D., Schuh, J. S., Whitt, E. J., Andress, R.E., Lyons, J. W., Strange, C.C., Krehbiel, L. E., and MacKay, K.A. (1991). Involving colleges: 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Josset-Bass.
    Kuh, G.D., Schuh, J. H., Whitt, E. J. and Associates. (1991). Involving colleg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 D. Pool & P. Sewell (2007).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 Education + Training, 49(4), 280.
    Law, W. and Watts, A.G. (1977). Schools, Careers and Community: Study of Some Approaches to Careers Education in School. London: Church Information Office.
    Minthorn, R. S. & Nelson, C. A. (2018). Colonized and racist Indigenous campus tour. Journal of Critical Scholarship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Student Affairs, 4(1), 73-88.
    Morey, A.I&Kitano, M.K.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U.S.A:Allyn and Bacon.1997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scarella, E. T. (1985).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pp. 1-64. New York: Agathon.
    Pascarella, E. T. (1985).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pp. 1-64. New York: Agathon.
    Pascarella, E. T.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Does college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 562-569.
    Pascarella, E. T. (2001). Identifying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re we even close?Change, 33 (1), 18-23.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80). 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s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1), 60-75.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2n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Bohr, L., Nora, A., Zusman, B., Inman, P.S., & Desler, M. (1993). Cognitive impacts of living on campus versus commuting to c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4(3), 216-220.
    Pascarella, E.T., Palmer B., Moye M., & Pierson C. (2001). Do diversity experience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Jourm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2(3),257-271.
    Sumantra Ghoshal (1997). The Individualized Corporation:An Interview with Suman tra Ghoshal.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5 (6),625–632.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Tajfel, H.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erenzini, P. T., Springer, L., Pascrella, E. T. , & Nora, A. (1995). Academic and out-of-class influences on students’ intellectual orientations.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9(1), 23-44.
    The Pedagogy for Employability Group (2004). Pedagogy for employ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cademy.ac.uk/knowledge-hub/pedagogy-employability.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 der Heijde, C. M., & Van der Heijden, B. I. J. M. (2005). 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of employa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aging.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280, 142-147.
    Wast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 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 27(3/4), 165-179.
    Work Experience Group (2002). Work Related Learning Report. Nottingham: DFES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