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曼云
Chu, Man-yun
論文名稱: 清朝治臺官員的「羅漢腳」論述
The "Lô-hàn-kha-á" Discourse of Officials Governing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陳志豪
Chen, Chih-Hao
口試委員: 林欣宜
Lin, Hsin-yi
陳宗仁
Chen, Tsung-jen
口試日期: 2021/07/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4
中文關鍵詞: 羅漢腳清代臺灣史黃教事件問俗錄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6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代臺灣歷史研究,時常將單一詞彙或概念套用到整個清治兩百年的期間。「羅漢腳」一詞的解釋亦有這樣的問題,釐清「羅漢腳」一詞的出現及其演變,即是這篇論文的目的。從乾隆27(1762)年的〈赤崁竹枝詞〉,和32(1767)年的「嚴禁棍徒藉屍嚇騙差查勒索碑」兩份史料說明「羅漢腳」一詞在臺灣出現的時機。進而探討「羅漢腳」一詞,如何被民間理解,又如何被立碑的官員運用,爬梳該詞彙出現的歷史脈絡。接著,以乾隆33(1768)年的黃教事件為中心。從官員處理這起事件的過程,到事件過後的善後報告,了解為何「羅漢腳」會與「社會動亂來源」拉上連結。乾隆中後期的臺灣出現多起社會動亂,在官員處理這些動亂的過程中,「羅漢腳」和社會動亂的連結已經定型。「羅漢腳」一詞隨著官員不斷用於描述動亂事件,故增加許多新的形象,並持續用於日後社會動亂的檢討報告。最後在道光13(1833)年,官員長期累積下來對於「羅漢腳」的各種負面形容,由陳盛韶整理記錄在《問俗錄》中。

    謝辭 i 摘要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回顧 2 三 方法與史料 5 四 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羅漢腳」一詞的出現 8 一 赤崁竹枝詞 8 二 嚴禁棍徒藉屍嚇騙差查勒索碑 11 三 不被視為重大問題的「羅漢腳」 14 第三章 黃教事件中的「羅漢腳」 16 一 黃教:從偷牛竊賊變成豎旗逆賊 16 二 官員的應對與皇帝的不安 18 三 官員的善後對策論述 22 第四章 「羅漢腳」成為帝國對臺灣社會的想像 25 一 四川的「嘓嚕子」 25 二 社會動亂中的「羅漢腳」 28 (一) 謝笑案 29 (二) 林爽文事件 31 三 官員對於「羅漢腳」的理解與延續 34 第五章 結論 37 參考文獻 39

    一、檔案文獻
    《中國方志庫》資料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資料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4。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天地會(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第一版。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何培夫,《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篇(下)》,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初版。
    余文儀主修,《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67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淑均,《噶瑪蘭聽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盛韶,《問俗錄:福建‧臺灣的民俗與社會》,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
    陳盛韶,《問俗錄》,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拾輯‧參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陳盛韶著,小島晉治、上田信、栗原純譯,《問俗錄:福建‧台湾の民俗と社会》,東京:平凡社,1988。
    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鄂爾泰修,《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黃淑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底本:關外二次本。
    劉家謀,《海音詩》,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鄧傳安、陳盛韶,《蠡測匯鈔‧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
    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謝金鑾、鄭兼才合纂,《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二、近人專書
    孔復禮(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臺北:時英出版社,2000。
    孔復禮著,謝亮生,楊品泉,謝思煒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一七九六─一八六四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4。
    王大為(David Ownby)著,劉平譯,《兄弟結拜與秘密會黨:一種傳統的形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王笛,《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第三版。
    田海(Barend ter Harr),劉平,王蕊譯,《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全三卷)》,新北:大家出版社,2017。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李治安、杜家驥,《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五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梁肇庭著,蒂姆‧賴特(Tim Wright)編,王東、孫業山譯,《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客家、棚民及其鄰居們》,臺北:南天書局,2015。
    莊吉發,《清代台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9。
    郭松義、李新達、楊珍,《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1987。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陳紹馨撰,方家慧,林崇智監修,《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4。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韓書瑞(Susan Naquin),羅友枝(Evelyn Rawski)著,陳仲丹譯,《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韓書瑞著,陳仲丹譯,《千年末世之亂:1813年八卦教起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韓書瑞著,劉平,唐雁超譯,《山東叛亂:1774年王倫起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三、近人論文
    王泰升、曾文亮、吳俊瑩,〈論清朝地方衙門審案機制的運作──以《淡新檔案》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2,臺北,2015.6,頁421-469。
    吳密察,〈清代臺灣的「羅漢腳」〉,《歷史月刊》,7,新北,1988.08,頁66-69。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和社會動亂(1680-1740)〉,《歷史人類學學刊》,5:2,香港,2007.10,頁1-38。
    李文良,〈清初入籍臺灣法規之政治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67,臺北,2007.11,頁107-137。
    李文環,〈旗山福德祠「嚴禁羅漢腳惡習碑」的歷史價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高雄,2013.12,頁7-11。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臺北,1975.12,頁4-16。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臺北,1978.7,頁131-159。
    林丁國,〈清代臺灣羅漢腳存在因素之探討〉,《臺灣史料研究》,14,臺北,1999.12,頁33-57。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南投,2000.6,頁148-189。
    張力,〈嚕嘓試探〉,《社會科學研究》,1980:2,四川,1980.4,頁66-71。
    張莉,〈論臺灣朱一貴抗清起義的歷史原因〉,《歷史檔案》,38,北京,1990.5,頁89-94。
    梁洪生,〈從「異民」到「懷遠」──以「懷遠文獻」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寧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罷考事件〉,《歷史人類學學刊》,1:1,香港,2003.4,頁29-66。
    莊吉發,〈清代上諭檔的史料價值〉,《故宮季刊》12:3,臺北,1978.3,頁51-76。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60:1,臺北,1980.1,頁25-33。
    莊吉發,〈清世宗禁止偷渡臺灣的原因〉,《食貨月刊》,13:7/8,臺北,1983.11,頁293-301。
    莊吉發,〈清初人口流動與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禁止偷渡臺灣政策的探討〉,《淡江史學》,1,臺北,1989.6,頁67-98。
    許文雄,〈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1,臺北,2001.9,頁95-150、300。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臺北,1996.7,頁1-81。
    陳秋坤,〈曲蹄婆‧贅老公‧架雪橋──《問俗錄》底下的福建、臺灣社會〉,《歷史月刊》,15,新北,1989.4,頁17-19。
    曾國棟,〈清代臺灣示禁碑之類型〉,《臺灣文獻》,51:1(南投,2000.3),頁179-213。
    楊志遠,〈清代臺灣的游民與乞丐──以〈公議嚴禁惡習碑記〉為中心的探討〉,《吳鳳學報》,18,嘉義,2010.12,頁687-699。
    鄧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收入陳孔立,《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頁250-268。
    鄭喜夫,〈問俗錄及其撰人陳盛韶〉,《臺灣風物》,20:1,新北,1970.2,頁74-77。
    鄭喜夫,〈雍正元年江西萬載「棚民」抗清事件初探──朱一貴之役在大陸的餘波〉,《臺灣文獻》,29:4,南投,1978.12,頁237-238。
    戴伯芬,〈貧窮與移民的治理:羅漢腳的論述分析〉,《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3,臺北,2020.4,頁11-54。
    謝宏維,〈化干戈為玉帛──清代及民國時期江西萬載縣的移民、土著與國家〉,《歷史人類學學刊》,3:1,香港,2005.4,頁77-113。
    蘇亦工,〈清律「光棍例」之由來即其立法瑕疵〉,《法制史研究》,16,臺北,2010.5,頁195-244。
    Liu, Cheng-yun, “Kuo-lu: A Sworn-brotherhood Organization in Szechwan,” Late Imperial China,6: 1(1985.6), pp. 56-82.
    四、學位論文
    林丁國,〈清代臺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9。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7。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1。
    倪紹恩,〈清代南臺灣的養濟院與乞丐管理(1684-180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1。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4。
    許瑞浩,〈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移民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8。
    陳冠妃,〈由熱蘭遮市到臺灣府城──臺南城市型態的演變與城市社會的形成(1624-186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8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