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蔣正筠 |
---|---|
論文名稱: |
之間的隱喻──陳育虹詩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義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9 |
中文關鍵詞: | 之間 、陳育虹 、隱喻 、主體性 、萬物有靈 |
英文關鍵詞: | in-between, Chen Yu-Hong, metaphor, subjectivity, animistic commun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81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陳育虹詩作中的三種關照,闡述陳育虹以「之間」作為橫跨諸意象的母題,形成其獨特的風格。其一,陳育虹詩中的女性,在父權社會的核心與女性身處的邊境之間,追尋生命的主體性,展現為愛獻身的女性形象;其二,「一個字」作為知覺與表達的中介,表現生命的源頭與動能,引領靈魂的新生;其三,詩人在身體與靈魂之間往返,企求生命激情的超越,建構欲望流動的樂土,洞觀萬物有靈的自然。陳育虹以隱喻為基礎,孕育豐富的意象,將現實世界昇華為美感世界,表達追求愛與美的精神。
By positing “in- between ”as the motif of Chen Yu-Hong’s poems, my thesis aims to explore how Chen Yu-Hong gives expression to her three main concerns. The first, the
female heroines in her poems make it a point to pursue their respective subjectivity by being committed to their authentic love, even in situations between paternal society as a center and female roles in boundary. The second, with the metaphor of “a word” as a medium between perception and expression, the poet seeks to construct poems as a source of energy, leading to a rebirth of eternal life. The third , oscillating between body as a passion and soul as divine sublimity, the poet shares her paradise for liquid desire and animistic communion with nature . Based on metaphor, Chen Yu-Hong’s poems are pregnant with rich images , turning reality into an aesthetic world filled with love and beauty.
一、陳育虹作品
《關於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其實,海》台北:皇冠叢書,1999。
《河流進你深層靜脈》台北:寶瓶文化事業,2002。
《索隱》台北:寶瓶文化事業,2004。
《魅》台北:寶瓶文化事業,2007。
《2010陳育虹:365度斜角》台北:爾雅出版社,2011。
《之間》台北:洪範書店,2011。
《癡迷》Rapture 凱洛.安.達菲(Carol Ann Duffy)著,陳育虹譯,台北:寶瓶文化事業,2010。
《雪之堡:一個銘記著智慧與詩的故事》La Citadelle des Neiges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著,陳育虹譯,台北,天下雜誌事業,2009。
二、中文專著
白靈主編:《九十一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出版,2003。
白靈編:《2007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2008。
白靈編:《新詩30家:台灣文學三十菁英選1978-2008》,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
向陽主編:《2004臺灣詩選》《2005臺灣詩選》《2006臺灣詩選》《2007臺灣詩選》《2008台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
向陽主編:《2008臺灣詩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2009。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吳汝鈞編著:《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宋曉萍:《女性書寫和欲望的場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台北:女書出版社,2000。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8。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
李癸雲:《與詩對話──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
杜小真,劉哲主編:《理解梅洛─龐蒂──梅洛─龐蒂在當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孟 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
胡和平:《模糊詩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唐 諾:《盡頭》,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13。
商 禽:《商禽詩全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9。
張小虹:《女性書寫的逃逸路線──自己的房間》,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11。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張堯均:《隱喻的身體: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
張默編:《現代女詩人選集(新編)》,台北:爾雅出版社,2011。
張曉虹:《互文視野中的女性詩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賀昌盛:《象徵:符號與隱喻:漢語象徵詩學的基本構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梁濃剛:《回歸佛洛依德》,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
黃 作:《不思之說──拉岡主體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葉嘉瑩:《詞學新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寧曉萌:《表達與存在:梅洛─龐蒂現象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臺灣書店出版社,1997。
鍾 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瞿槃譚編:《指月錄》, 台北:遠東書報社,1959。
三、翻譯著作
Beauvoir,Simone de西蒙‧德‧波娃,邱瑞巒譯:《第二性》第一卷,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3。
Benjamin, Walter班雅明著,Arendt, Hannah漢娜.阿倫特編,王斑、張旭東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出版社,1998。
Berger,John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Deleuze,Gilles德勒茲著,黃建宏譯:《電影I》,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
Gadame,Hans-Georg r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吳建廣譯:《美學與詩學:詮釋學的實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Greene,Gayle格林、Kahn,Coppelia考比里亞.庫恩著,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Hamilton,Edith赫米爾敦著,宋碧雲譯:《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
Hesse,Hermann赫塞著,徐進夫譯:《悉達求道記通譯:流浪者之歌》,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
Irigaray, Luce露西.伊蕊格萊著,李金梅譯、朱崇儀校閱:《此性非一》,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
Kundera,Milan米蘭‧昆德拉著,《不朽》,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1
Me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Me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Moi, Toril托莉.莫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
Moore,Patrick帕特里克‧摩爾著,馬星垣譯:《月球的故事》,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Plath,Sylvia雪維亞‧普拉絲著,陳黎、張芬齡譯:《精靈》,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
Sophocles蘇弗克里茲著,呂健忠編譯:《安蒂岡妮──墓窖裡的女人》,台北:書林出版社,1988。
Woodward, Kathryn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
Young,Iris Marion艾莉斯‧馬利雍‧楊著 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
Žižek ,Slavoj紀傑克著,萬毓則譯:《神經質主體》(台北:桂冠出版社,2004年)
佐藤普美子:《我告訴過你》,日本東京:思潮社,2011。
林建國譯:《奧義書》,台北:大人物出版社,1993。
《新約聖經》國際基甸會,1971。
四、學位論文
王惠萱:《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主題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女性主體》,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林怡翠:《詩與身體的政治版圖:台灣現代女詩人情欲書寫與權力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高維志:《重要的是,那是波浪:陳育虹詩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張亞男:《台灣小詩選研究1979-2007》,台北: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
謝韻茹:《夢的文學內涵:以台灣現代詩為討論場域》,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魏秀純:《陳育虹詩意象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
五、單篇評論
李翠瑛:〈印象的思維──評陳育虹〈印象──夢蝶先生臥病初癒〉〉創世紀詩雜誌163卷,2010年6月,頁35-37.。
吳岱穎:〈肉身道場——讀陳育虹〈行草〉〉《幼獅文藝》676期,2010年4月。
林禹瑄:〈陳育虹──詩如生活〉《聯合文學》320期,2011年6月,頁34。
林德俊:〈詩與愛的迷魅〉《聯合報》,聯合副刊,2007年2月4日。
凌性傑:〈現代詩的構成:詩的音樂性與繪畫性〉,《聯合報》,聯合副刊,2006年5月20日。
凌性傑:〈隱藏是她最好的表情——專訪詩人陳育虹〉,《文訊》260期2007年6月,頁27-32。
郭強生、陳育虹:〈文學相對論──陳育虹vs.郭強生 (四之二)〉,《聯合報》,聯合副刊,2014年4月14日。
陳育虹、鴻鴻主講,侯延卿報導:〈作家巡迴高中校園演講:帶著書包去旅行〉,《聯合報》,聯合副刊,2009年8月29日。
創世紀詩雜誌:〈舖著青羊絨的天空──陳育虹詩作筆談小集〉,《創世紀詩雜誌》163期,2010年6月。
曾珍珍: ”Woman and Sea:Gender,Identity,and Decolonization in Sea Imagery by Contemporary Women Poets from Taiwan”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期,2001年7月,頁61-106。
落蒂:〈生命壓抑的誠摯告白——讀陳育虹的詩作〈水.蛇〉〉,《創世紀》153期,2007年12月,頁61-65。
楊小濱:〈間隙的魅力〉,《聯合報》聯合副刊,2011年9月24日。
楊佳嫻:〈方寸搖曳 - 陳育虹與她的詩/生活〉,《自由時報》,2011年9月20日。
葉維廉:〈綿密交織的情緒/情絮的音樂──以陳育虹兩首詩為例〉,《創世紀詩雜誌》176期,2013年9月。
鄒欣寧記錄、整理:〈陳育虹×Baboo詩人普拉斯的愛與死〉《誠品好讀》85期,2008年3月,頁74-76。
翟永明:〈黑夜的意識〉《詩歌報》,1986年8月12日。
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的二元象徵符號〉《中外文學》18卷1期,1989年。
蕭瓦特(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14 卷10 期,1986年3月,頁77-114。
謝韻茹:〈那些披星戴月的傳說──評陳育虹《索隱》〉《幼獅文藝》,2005年8月,頁100-101。
簡政珍:〈詩化的現實──八零年代以來詩的現實美學〉《文與哲》4期,2004年6月,頁52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