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德智
論文名稱: 羈縻與條約:以台灣樟腦糾紛為例(1867-1870)
指導教授: 吳文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台灣外交羈縻樟腦樟腦貿易樟腦糾紛安平事件必麒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8下載:1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860年代天津條約將台灣正式納入條約體制中,涉外糾紛隨著各國勢力進入台灣而逐漸增加。台灣由於盛產樟腦,外商紛紛競逐,使得台灣軍工廠制度和山林政策受到挑戰。條約所保障自由貿易原則與地方社會秩序產生衝突,成為中英發生1868年樟腦糾紛之背景。英國為使台灣地方政府遵守條約,一方面採取合作政策,一方面運用砲艦外交進行交涉。然而,英國領事以國際法源則為前提的交涉手段,卻在台灣官員以道德原則進行「守約」交涉的情況下,因雙方認知差異導致軍事衝突,是為安平事件。事後在追究這場中英衝突責任的過程中,不但未使真相大白,中國還採取更為強勢「守約」態度進行交涉。英國領事透過交涉所取得的樟腦章程,也並未成功地保障自由貿易原則,而只是將樟腦糾紛之特徵整編制度化,埋下日後糾紛不斷的種子。

    目錄 圖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 第三節 研究回顧 1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7 第二章 道德秩序與自由貿易 29 第一節 天津條約與中英修約 29 第二節 台灣樟腦糾紛之起源 36 第三節 梧棲事件違約之爭論 46 第三章 理勢外交與砲艦外交 59 第一節 領事交接之關鍵期 59 第二節 理勢外交之守約模式 67 第三節 自衛的砲艦外交 77 第四章 按約辦理與依法強償 89 第一節 時序交錯中事件之發展 89 第二節 從自衛到強償 103 第三節 英國「違約逞兵」之形象 113 第五章 樟腦章程之制訂與實踐 125 第一節 樟腦「戰爭」與章程 125 第二節 從地方交涉到中央交涉 158 第三節 安平事件留下的遺產 168 第六章 結論:以守約羈縻洋人的交涉模式 181 附錄一 185 徵引書目 188

    徵引書目

    一、 中、日文部分
    (一) 檔案、資料彙編
    《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
    《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
    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
    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檔案館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地方交涉》
    洪安全等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年。
    洪安全等編,《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年。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淡新檔案. 第一編 行政》,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5年。
    惠頓(Henry Wheaton)著/丁韙良(W. A. P. Martin)譯,《萬國公法》,台北:中國國際法學會,1998年。

    (二) 時人著作
    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台灣樟腦專賣志》,台北: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1924年。
    馬士(H. B. Morse)著/姚曾廙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 第一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連橫,《臺灣通史 卷十八 榷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
    陳鳳昌著,〈拾唾〉,收於邱秀堂編,《鯤海粹編》,台北: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1980年,頁64-68。

    (三) 專著
    川島真,《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村哲著/陳應年等譯,《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京:商務,2002年。
    孔飛力(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2002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台北:巨流,2000年。
    王爾敏,《五口通商變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爾敏,《晚清商約外交》,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 卷三 政事志 外事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弗朗兹‧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
    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著/賈士蘅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2003年。
    何偉亞(James L. Hevia)著/鄧長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佐藤慎一著/劉岳兵譯,《近代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文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5年。
    李育民,《中國廢約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關係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年。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周憲文編著,《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0年。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邱德亮譯,《恐怖主義的精靈》,台北:麥田,2006年。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1985。
    林子候,《臺灣涉外關係史》,嘉義:編著者,1978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1998年。
    芮瑪麗(Mary C. Wright)著/房德鄰等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柯文(Paul A. 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柯文(Paul A. Cohen)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稻鄉,1991年。
    徐雪霞,《近代中國的郵政》,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2年。
    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著/劉北成譯,《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馬士、宓亨利著/姚曾廙等譯,《遠東國際關係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馬歇爾‧薩林斯(M. Sahlins)著/蘭達居等譯,《歷史之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台北:中研院史研所,1987年。
    許毓良,《清代台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陳光興,《去帝國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2005年。
    鳥海靖、松尾正人、小風秀雅編,《日本近代史研究事典》,東京都:東京堂出版,1999年。
    喬萬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濱下武志(Takeshi Hamashita)、馬克‧塞爾登(Mark Selden)主編/馬援譯,《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黃宗智,《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2002年。
    黃嘉謨,《美國與台灣(1874-1895)》,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第14種,1979年。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台北:群學,2006年。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台北:國立編譯館,年。
    葉振輝,《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台北:標準書局,1985年。
    蔡蔚群,《教案:清季台灣的傳教與外交》,台北:博揚文化,2000年。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1997年。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羅伯‧丹屯(Robert Darnton)著/呂建忠譯,《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台北:國立編譯館、聯經,2005年。
    籠谷直人,《アジア国際通商秩序と近代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2000年。

    (四) 論文
    李其霖,〈清代台灣之軍工船廠與軍工匠〉,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周錫瑞,〈後現代式研究:望文生義,方為妥善〉,收於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43-72。
    林欣宜,〈「淡新檔案」第一四三款中所見的樟腦〉《竹塹文獻》,13期,1999年11月,頁76-96。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保羅‧納普倫德(Paul Knaplund)著/程西筠譯,〈英國和英帝國〉,《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頁502-537。
    施宗仁,〈英國對華砲艦政策之研究(1842-187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唐啟華,〈全球化下外交史研究的省思〉,《中興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2004年10月,頁201-217。
    栗原純,〈台湾総督府文書と外交関係史料論—明治期の旅券と「仮冒」籍民問題を中心に—〉,《台湾総督府文書の史料学的研究—日本近代公文書学序説》,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3年,頁609-652。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台灣的伐木問題(1683-1865)〉,《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遠流,2005年,頁319-356。
    陳夢痕,〈台灣樟腦案件始末〉,《台北文物》,8卷3期,1959年10月,頁36-39。
    傅宗懋,〈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軍機處之關係〉,收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第七編自強運動(二)外交》,台北:台灣商務,1985年,頁。
    程大學,〈古文獻上之樟與樟腦—並及現代文獻〉,《台灣文獻》,44卷4期,1993年12月,頁23-49。
    程大學,〈台日樟腦政策史の研究〉,大阪: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1995年。
    程大學,〈台灣樟腦政策史之研究〉《台灣風物》,44卷2期,1994年6月,頁248-211。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條約制度的形成〉,《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頁233-291。
    黃紹恆,〈日治初期的樟腦問題與不平等條約〉,《台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0年,頁205-220。
    黃紹恆,〈簡述北部台灣樟腦製造史〉,《竹塹文獻》,11期,1999年5月,頁74-87。
    黃順進,〈英國與台灣(1839-187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葉振輝,〈安平砲擊事件前夕的地方交涉〉,收於《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政府,1990年,頁221-242。
    廖漢臣,〈樟腦糾紛事件的真相〉《台灣文獻》,17卷3期,1966年,頁86-106。
    蔡蔚群,〈一八六八年台灣南部涉外糾紛的經過與交涉〉,《高市文獻》,10卷3期,1998年,頁59-119。
    蔡懋棠,〈簡介清季台灣樟腦業概況〉,《台灣風物》,30卷2期,1980年6月,頁74-75。
    鄭士珪,〈樟腦王國滄桑史〉,《今日中國》,132期,1982年4月,163-171。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著/郝鎮華、劉坤一譯,〈廣州貿易和鴉片戰爭〉,《劍橋中國晚清史 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頁175-232。
    藤波潔,〈イギリスの台湾産樟脳貿易に対する天津条約適用問題〉,《社会文化研究》,沖縄:沖縄国際大学社会文化学会,第6卷第1號,2003年,頁27-55。
    藤波潔,〈日本によりる領台直後期の台湾「外交」をめぐる問題—その制度的枠組みと「外交」問題に関する基礎的整理—〉,《社会文化研究》,沖縄:沖縄国際大学社会文化学会,第7卷第1號,2004年,頁1-35。

    二、 西文部分
    (一) 檔案、資料彙編
    Great Britain,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No.2(1869). Shannon: Irish University Press, 1971.
    Great Britain,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No.3(1869). Shannon: Irish University Press, 1971.
    Great Britain,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No.5(1871). Shannon: Irish University Press, 1971.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228/400B. London : Public Record Office.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228/459. London : Public Record Office, 1971.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228/481. London : Public Record Office, 1971.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262/736. London : Public Record Office, 1992.
    Great Britain, Parliament, Hansard’s Parliamentary Debates, Third Series: Vol. 195 (Apr. 1869), New York: Kraus Reprint Co., 1971.
    Jarman, Robert L. edited,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1 ,Slough:Archive Editions, 1997.

    (二) 時人著作
    Davidson, James W.,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2.
    Pickering, W. A., 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and Savages.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3.
    Williams, S. Wells, The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 containing treaties, tariffs, regulations, tables, etc., useful in trade to China & Eastern Asia: with an appendix of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ose seas and coasts.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1966.
    (三) 專著
    Buss, Claude A., The Far East: A History of Recent an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5.
    Carrington, George W., Foreigners in Formosa 1841-1874.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Inc., 1977.
    Macnair, Farnsworth and Lach, Donald F., Modern Far Eastern Internationl Relations.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mpany, 1955.
    Otness, Harold M., One Thousand Westerners in Taiwan, to 1945: A Biographical and Bibliographical Dictionary. Taipei: Preparatory Office for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 1999.
    Hsu, Immanuel C. Y., ,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e Diplomacy Phrase, 1858-186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Gallagher, John, The Decline, 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2.
    Gardiner, Juliet ed., What is History Today? London: Macmillan, 1988.
    Pelcovits, Nathan A., Old China Hands and the Foreign Office.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1948.
    Wright, Mary C.,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Yen, Sophia Su-fei, Taiwan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1836-1874. Hamden, Connecticut: The Shoe String Press, Inc.,1965.
    (四) 論文
    Gordon, Leonard, Formosa as an International Priz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D. Univerity of Michigan, 1961.
    Tavares, Antonio C., Crystals from the savage forest Imperialism and capitalism in the Taiwan camphor industry, 1800—1945.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4.
    Peers, Douglas M., “Britain and Empire”, In Chris Willians ed., A companion to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MA: Bal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pp. 53-7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