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雅玲 Chen, Ya-ling |
---|---|
論文名稱: |
肢體障礙者的擇偶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The research of mating problems of people with physciallly disability |
指導教授: | 薛承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9 |
中文關鍵詞: | 身心障礙 、肢體障礙者 、擇偶 、婚姻 、婚姻斜配 |
英文關鍵詞: | physcially disability, mating, marriage, marriage gradi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孫中山先生極其企望我國及世界達成大同世界之境域,如濟弱扶傾、重視弱勢團體的照顧及需求,因此,其對禮運大同篇的道理相當推崇,其中「使鰥寡獨廢疾者皆有養」,設聾啞殘廢院照顧身心障礙者外,還要達成「男有分,女有歸」,然而對身心障礙者而言,要達成此人生大事恐有困難。本研究旨在探討肢體障礙者在擇偶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以及在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希望藉由此研究的分析與調查,取得相關資料,找出造成肢體障礙者未婚的原因並試圖針對相關原因提出解決之道,使肢體障礙者也能如一般人享受婚姻的美滿生活,不致寂寞、孤獨終老一生,期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之大同世界真能實現。。
本研究遂從文獻分析,介紹擇偶理論,探討影響擇偶的因素,在研究設計上,分成質性與量化研究,以使分析具完整性。在質化研究部分,分成未婚與已婚組,樣本採立意取樣,共訪問未婚者二十六人,已婚者二十人。在未婚部分,由訪談資料瞭解其結婚意願及影響因素、自身條件、擇偶條件、擇偶行動及管道、獨身之心聲;已婚部分,將訪談資料分成包括擇偶歷程、進入婚姻之決策模式、婚後生活,除可瞭解未婚者實際所遭遇之問題並透過已婚者的經驗分享,提供未婚者兩性交往時解決問題之參考。
在量化研究部份,由於抽樣不易,所以,採次級資料分析,直接購買內政部統計處一九九四年及二○○○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調查的電腦檔案,再根據本研究之目的和問題,從個人、家庭、社會變項進行統計分析,共選擇十二個變項包括性別、年齡、障礙等級、肢障部位、輔具使用、工作狀況、家庭收支、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生活照顧能力、外出情形,與婚姻狀況進行交叉分析,僅家庭收支未達顯著水準。
再根據研究假設,對質性與量化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一、肢障者之較差的個人條件不利擇偶,其中教育程度則否,教育程度愈高,未婚比例高於已婚,但隨著年齡增長情形改變,可能較高教育程度有遲婚現象;二、肢障者面對的家庭狀況不利擇偶,但社經地位(家庭收支)則難以判定;三、肢障者面對的社會環境不利擇偶,但時代變遷有利於未婚者的是外籍新娘與網路交友,不利的是單身、遲婚增多。四、女性較男性肢障者面對更大的擇偶困難,但量化研究中,男性未婚比例高於已婚。雖然在質性研究中,女性舉凡家事分工、子女照顧、需離開原生家庭,又不選擇異國配偶下,可看出女性擇偶時限設較多,但量化研究透露出「男主外」可能更甚於「女主內」,男性在婚配上面對的困難可能來自經濟能力。
最後,針對問題提出建言,主要是提升肢障者的自身條件、婚姻協助與異國婚姻、無障礙環境與活動參與,再將其分成本研究深入探究部分與未深入探究但可能相關的部分提出研究建議,其中包括政府的研究調查、特教課程的改革、育兒手冊與課程、媒體運用、特殊醫療需求與休閒設施、全國身心障礙生活資訊服務網、托嬰與保母服務、身心障礙手冊,亦對肢障朋友、肢障者之父母、社福或職訓機構、社會大眾及媒體,最後說明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抽樣之改進以利未來後續研究。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1、政府文獻
內政部社會司(1989) 關於殘障人的世界行動綱領,內政部社會司編印。
內政部統計處(1996)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閩地區殘障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95年)
內政部統計處(2001)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報告(調查時間:2000年)
內政部統計處(1999) 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99年)
台北市社會局(1997) 台北市殘障者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96)。
台灣省教育廳(1977) 肢體傷殘兒童教育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台灣省社會處(1986) 台灣省殘障福利(肢體殘障)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85)
台灣省社會處(1988) 台灣省殘障福利(肢體殘障)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87)
台灣省社會處(1990) 台灣省肢體殘障者生活及工作狀況調查報告(調查時間:1989)。
行政院主計處(1999) 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調查時期:1998年3月)。
林寶貴(1999)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概況,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出版。
林宏熾(1999) 臺灣地區感覺與肢體障礙青年「社區生活素質」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 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印行。
許天威(1995) 中重度智障與其他殘障學生第十年技藝教育方案推動指導小組第一年工作報告(肢障組),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辦。
薛承泰(2000) 遲婚的趨勢、影響與因應對策。摘自新世紀之婚姻、生育與家庭問題與政策研討會手冊,內政部編印,頁1-8。
2、專書著作
王幼玲(1988) 校園外的感情世界---變奏的戀曲,摘自中國人的愛情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二版,頁31-40。
王振德(1989) 殘障兒的教養,台北:時報。
王振德(1989) 特殊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南宏。
王瑞琪、文榮光(1994) 海峽兩岸性愛實況調查,台北:時報文化。
王震武(1979) 結婚動機與擇偶條件,台北:大洋。
朱岑樓(1970) 婚姻研究,台中:霧峰。
朱瑞玲(1991) 「面子」壓力及其因應行為,摘自中國人心理及行為,楊國樞、黃光國主編,台北:桂冠。
白裕承譯 (1998)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大塊文化。原著Tuesdays with Morrie, Mitch Albom著(1997), USA.。
李紹嶸、蔡文輝譯(1984) 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原著Marriages and families : making choices through out the life cycle,Marry Ann Lamanna、Agnes Riedmann著,Wadsworth Pub. Co 2nd ed。
李美枝(1984) 台灣女工的性別觀念及其對事業、婚姻與家庭的態度,摘自女性心理學,李美枝著,台北:大洋,頁93-121。
吳靜吉(1998) 心理與人生,台北:遠流,三版。
吳靜吉(1999) 青年的四個大夢,台北:遠流,三版。
呂政達(1988) 大學生的愛情觀—大學戀愛進行曲,摘自中國人的愛情觀—情感與擇偶,台北:張老師,二版,頁12-26。
呂澄涓(1991) 為什麼要結婚?—婚姻、獨身與同居之比較,摘自浪漫的開始: 婚前的約會、戀愛與擇偶,晏涵文主編,台北:張老師,頁1-12。
何華國(1995)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二版。
周月清(1998)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楊明磊(1998) 性的心理—慾望與想像,摘自兩性關係,林燕卿、楊明磊合著,台北:華騰。
柯平順、陳寅章譯(1996) 瞭解你殘障的孩子,台北:三民。Valerie Sinason著.
胡幼慧(1996) 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摘自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頁271-285。
高淑貴(1991) 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徐宗國譯(1997) 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原著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and Techniques,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1990)合著, Sage Pub, USA。
晏涵文(1987) 殘障者的性教育,摘自特殊兒童的診斷與輔導,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心理,頁446-455。
黃乃輝(1993) 心向太陽,摘自生命的挑戰,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心理,二版,頁3-21。
黃牧仁譯/Phil Erwin著(1999) 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4) 教育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
游恆山編譯(1990) 心理學, 台北:五南,二版。原著Psychology and life,12th ed ,Philip G. Zimbardo(1988)著, USA.。
楊國樞(1988) 中國人之緣的觀念與功能,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二版。
劉子倩譯(1999) 五體不滿足,台北:圓神。原著五体不滿足,乙武洋匡(1998)著,日本:講談社。.
劉雲德譯(1992) 社會學,台北:遼寧。原著Sociology,7th ed, David Popenoe著, USA.。
蔡文輝(1987) 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簡春安、鄒平儀(1998) 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薛承泰(1994) 台灣地區夫妻配對的初探:年齡、省籍、教育程度同質性,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1993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資助,頁19-43。
顧瑜君、顧雅文(1990) 閉著眼全靠緣,摘自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台北:張老師,二版,頁42-44。
顧瑜君譯(1998) 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原著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Harry F. Wolcott(1990)著,Sage Pub, USA.
3、論文期刊
王以仁(1998) 時代社會變遷中婚姻與家庭問題之探究,嘉義:家庭教育,1998年3月,第一期,頁3-9。
王振德(1977) 國中階段肢體殘障學生之自我觀念與人格適應,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瑞聰(1988) 大學生約會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玉米(1989) 台中市肢體殘障者離職原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江淑媛(1999) 一場婚配市場上的競賽----電視「配對節目」<<非常男女>>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清祥(1998) 婚姻能延長壽命嗎?—台灣與美國的實證資料研究,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業務發展委員會:壽險季刊,1998年3月,第107期,頁91-104。
余振民(1999) 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李閏華(1993) 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育忠(2000) 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3) 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台北,中國心理學會:中華心理學刊,2期,頁121-135。
吳娟瑜(1978) 都是柴松林教授惹的禍嗎?台北,海飛麗出版公司:婦女雜誌,第114期,頁25-33。
吳信友(1986) 國中階段肢體殘障少年人格適應輔導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蔡崇建(1991) 殘障學生對「無障礙的校園環境」之需求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刊,頁23-41。
汪履維(1981) 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麗芳(1988) 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宏熾(1996) 身心障礙者全方位的社會福利──無接縫式的生涯轉銜與規劃,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福利,1996年12月,127期,頁14-19。
林惠生(1994) 從台灣的社會變遷、人口轉型探討婚姻與家庭的變遷,行政院研考會:研考雙月刊,1994年12月,18卷6期,頁12-17。
林宜旻、陳皎眉(1995) 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995年9月,18期,頁287-311。
林淑玟(1989) 職訓機構內肢體障礙者自我觀念系統與生涯成熟的關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筠佩(1990) 大學肢體障礙學生的職業抱負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鴻達(1989) 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以北部都市山地教會未婚青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鴻達(1996) 擇偶可能模型之建立與應用。台北,美國基督教效力會基督書院:基督書院學報,1996年5月,第3期,頁101-118。
卓紋君(2000) 從兩性關係發展的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台北,中國輔導學會:輔導季刊,2000年6月,第36卷第2期,頁31-44。
洪清一(1990) 不同教育安置下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及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健君(1993) 門當戶對的迷思—由愛情驗貨單談起,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社教資料雜誌,第174期,頁9-15。
徐千偉(2000) 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元(1996) 低收入戶殘障者福利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肢體障礙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全、李美玲(1997) 婚姻狀況對平均餘命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人口學刊,1997年6月,第18期,頁19-38。
陳任建(1998) 台灣省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業務現況與未來展望,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福利,1998年2月,134期,頁24-35。
陳勤惠(2000) 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琴(2000) 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島(1988) 肢體殘障者之身體心像、自我概念、歸因組型、與生活適應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崇義(1994) 你我共同的無障礙空間—都市公園肢體殘障使用者需求之研究,中華民國造園學會(台北):造園季刊,1994年9月,17期,頁62-63。
黃倩倩(1996) 臺北縣市大學生性別角色、自我概念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論士論文。
黃旐濤(1996) 從肢體殘障者對當前無障礙設施之滿意度探討殘障福利法第二十三條實施情形,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福利,1996年12月,第127期,頁26-30。
張榮富(1999) 兩性關係與擇偶,雲林科技大學:文理通識學術論壇,1999年1月,第1期,頁135-149。
張令恬(1999) 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良(1989) 大學生對擇偶、異性交往及婚姻期望之態度研究探討,教育部學輔導通訊月刊雜誌社:學生輔導通訊,第5 期,頁34-37。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84a) 桃花排行榜-從傳統到現代的擇偶觀。台北:張老師月刊,73(3),頁180-187。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84b) 愛情怎麼遲到了?—交大電腦擇友揭起熱潮。台北:張老師月刊,73(3),頁188-189。
程文秋(1995) 成功就業重度肢體障礙者自我態度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懷聖(1995) 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婚姻與家庭生活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慧(1991) 單身女性之婚姻觀ㄧ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錫吾(1994) 肢障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雯(2000) 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碩士論文。
蔡美智(1999) 網路交友的危險與陷阱。台北,科學月刊雜誌社:科學月刊,1995年5月,第30卷第5期,頁364-366。
蔡淑鈴(1994) 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94年6月,第6卷第2期,335-371。
謝佩姍(1995) 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1996) 台灣地區職業地位測量與性別差異,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1996年4月,1期,頁67-121。
韓佩凌(2000) 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9) 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1994) 變遷社會中台灣地區的婚姻與家庭,行政院研考會:研考雙月刊,1994年12月,18卷6期,頁37-44。
蕭昭娟(2000) 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英文書目
Allen Rubin & Earl Babbie(1993)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2nd ed. CA: Brooks/Core.
Brown, Dorothy E.(1998) Factors affecting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of adults with congenital physical disabilities. Physical &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Pediatrics. Vol 8(2-3),43-58.
Chandani, Ashok T; McKenna, Kryss T; Maas, Frederick.(1989) Attitu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s the sexuality of physically disabled people. Britis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Vol 52(6), 233-236.
Dunst, Carl J; Trivette, Carol M; Hamby, Deborah; Pollock, Barbara.(1990) Family systems correlates of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with handicaps.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Vol 14(3), 204-218.
Erikson, Erik(1963) Childhood and Soceity (2nd ed.) New York: Norton.
Gerlicher, Karl(1991) Psychodynamics in families with a handicapped child. Tranlate fromrom Praxis der Kinderpsychologie und Kinderpsychiatrie. Vol 40(7), 265-272.
Havranek, Joseph E.(1991) The social and individual costs of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Vol 22(1), 15-21.
Healy, Helen; Rigby, Patricia.(1999) Promoting independence for teens and young adul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Cana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Vol 66(5), 240-249.
Henley, W. E.(1994) Height as a basis for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dolescence, 29(144): 469-474.
Hodges, Jan S; Keller, M. Jean (1999) Perceived influences on social integration by stud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Vol 40(6),678-686.
Lawrence, B.(1991) Self-concept formation and physical handicap: Som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Disability, Handicap & Society. Vol 6(2), 139-146.
Maslow, A. H.(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Row.
Mukherjee, Suzanne; Lightfoot, Jane; Sloper, Patricia(2000) The inclusion of pupils with a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 in mainstream school:What does it mean for tea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42(1), 59-72.
Pines, Ayala M(1998)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attraction.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25(1), 147-157.
Regan, Pamela C(1998) What if you can't get what you want? Willingness to compromise ideal mate selection standards as a function of sex, mate value, and relationship context.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12), 1294-1303.
Schak, C. David(1974) Dating and mate-selection in Modern Taiwan. Taipei: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Folklore.
Singhi, Pratibha D; Goyal, Lokender; Pershad, Dwarka; Singhi, Sunit(1990)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 families of disabled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Vol 63(2), 173-182.
Stewart, C. Craig.(1988) Modification of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disabled peer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Vol 5(1),44-48.
Thomas, Andrew P; Bax, Martin C; Smyth, Diane P.(1988) The social skill difficulties of young adul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Child: Care, Health & Development. Vol 14(4), 255-264.
Townsend, John Marshall; Wasserman, Timothy(1998) Sexual attractiveness: Sex differences in assessment and criteria.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Vol 19(3), 171-191.
Varni, James W; Setoguchi, Yoshio.(1991)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physical appearance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acquired limb deficienc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Vol 12(3), 171-176.
Vash, Carolyn L. (1981) The psychology of disability. New York : Springer.
Walster, E., Aronson,E., Abrahams, D., & Rottmann L.,(1966)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d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508-516.
Weisel, Amatzia; Florian, Victor.(1990) Same- and cross-gender attitudes toward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Vol 35(4), 22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