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光敏
ko kwang min
論文名稱: 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
The reception of Han Yu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指導教授: 蔡宗陽
Tsai, Tsung-Y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0
中文關鍵詞: 韓愈韓文北宋接受
英文關鍵詞: Han Yu, Han Yu's essay, Northern Song, recep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5下載: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前韓愈研究已達到相當完整的地步,在韓愈詩文作品、作家、思想諸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的深度與寬度上已有相當細緻的體系架構。因此,為了突破前人的研究成就,需要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之前的文學研究,都以作家、作品為主要探討的對象,而忽略了「讀者」的角色。西方文學理論家逐漸了解在文學產生過程當中讀者的角色,認為文學作品經過「讀者」的閱讀及詮釋才能流傳下去。於是,他們提出「讀者反應理論」、「詮釋學」、「接受美學」等文學理論,進一步探索在文學活動中的「讀者」意義。之前的韓愈研究亦以作品、作家為主要探討對象,而忽略了後人對韓愈的接受。該論文以讀者的角度,探討北宋人如何理解並接受韓愈與韓文。
    韓愈的文學地位與成就,乃是經歷北宋時期才逐漸形成的,而且北宋效法韓愈古文運動,而推動詩文改革,將唐代古文運動發揚光大,使古代散文的藝術成就大為提升。因此,韓愈與北宋有密切的關連。本論文為了敘述上的方便,將北宋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為北宋開國至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擔任知貢舉以前,後期為嘉祐二年至北宋滅亡。
    後代理解前代文學,其主要管道就是文本,所以,探討文本的流傳與其特色,就是接受研究的基本工作。北宋前期的《韓集》,雖然有一些遺失的篇章,但是,仍然保存了李漢所編的《韓集》四十卷。北宋前期,柳開、劉燁等不少人校勘過《韓集》,可是,他們按照自己的意見,改動《韓集》的內容,而留下一種「妄加改易」的風氣。在北宋後期,歐陽修對《韓集》的校勘告一段落。歐陽修以謹慎、細心的態度校勘《韓集》,修正柳開等「妄加改易」的不良風氣。另外,《韓集》「嘉祐蜀本」附加一些「趙德本」的篇章,於是,《韓集》的內容更為擴大。之後,《韓集》中出現了「集外文」、作品紀年、韓愈年譜、《順宗實錄》等的附錄。於是,《韓集》的內容超越李漢所編的《韓集》。北宋前期與後期的《韓集》流傳情形,影響到北宋人對韓愈的理解。因此,北宋前期與後期接受韓愈有不同的面向。
    在北宋前期,韓愈排佛形象被強化,不少人推崇韓愈排佛的精神。他們往往把排佛與衛道繫在一起,強調韓愈宣揚儒道的面貌。另外,北宋人肯定韓愈之任官態度,他們以「正直」、「仁惠」、「良刺史」等形象描寫韓愈。在性格方面,北宋以前韓愈性格的負面形象,到了北宋前期,逐漸改變為正面的形象。另外,北宋人重視韓愈道統。柳開、孫復、石介等推重韓愈道統,將它作為排斥異端的武器,而且他們重視道統的排斥性,強化中國與夷狄的對立關係。而且,他們對道統賦予天意的色彩,強調道統的必然性、註定性,以強化道統的神祕色彩。在強化道統的過程當中,韓愈的儒者形象擴大,當時韓愈成為一個崇拜的對象。
    北宋前期文人理解韓文的範圍並不大。柳開、石介等人以教化角度理解韓文,張扶、王禹偁以文章的語言形式評價韓文,姚鉉發掘韓愈散文的新文體。他們都以不同的角度理解韓愈,因此,雖然他們都推崇韓文,可是,他們所了解的層面各不相同。不過,他們基本上都肯定韓文的儒道色彩,認為韓文符合孔孟之道。於是,他們塑造韓愈在文學方面的偉大形象,他們將韓愈描寫為中唐文壇的盟主、推動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不過,對韓愈的認識有限,致使他們對韓文有所曲解。北宋前期文人對韓愈有目的性的接受,他們或根據韓愈來反對當時文風,或藉由道統企圖團結文風改革人士。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斷的強化韓愈諸方面的形象。另外,尊韓派對前代「抑韓」的風氣,作出不少修改與反駁。可是,他們往往對辯韓有所焦慮,而盲目性的為韓愈辯護,這也造成對韓愈的曲解。
    到了北宋後期,韓愈之儒者、排佛,以及立身行事等諸方面的面目遭受批評。韓愈透過〈原道〉、〈原性〉等篇,解釋「性」、「情」、「道德」等儒家學說。北宋人察覺韓愈儒家學說的不精,並發現韓愈經史知識的不足,於是懷疑韓愈之儒者身分。而且,他們對道統概念起了變化,對聖賢給予新的要求,並按照他們的要求,重列道統。在此,他們不將韓愈列為道統之中。此外,北宋後期文人提出韓愈與和尚的交往,於是,當時有一種韓愈「學佛教」、「信佛教」之說法。另外,韓愈的「排佛」的理論跟方法,遭受批評。當時的排佛主要在學術範圍之內,所以,韓愈現實層次上的排佛,逐漸失去了支持。於是,北宋前期被擴大的韓愈排佛形象淡化。最後,北宋人對韓愈立身行事有所不滿。他們根據韓愈性格、作為,以及言行不符、不堪窮窘的面目,認為韓愈不合聖賢之作為。
    北宋後期文人的文學概念比較寬廣,他們了解韓文的多樣性,而且肯定韓愈史筆及遊戲筆法。他們以純文學的角度注意到韓文的用字、句法、章法等,而且將韓文當作作文的典範,學習韓文的做法。他們常常引用韓文,有時引用韓文當作立論的根據,有時以韓文代替自己感情,他們引用韓文,如同引用經典一樣。於是,不少人提出韓愈「集大成」的說法,往往將韓愈與杜甫並論,稱為「杜詩韓文」。另外,北宋後期文人對韓愈文學主張作補充與修正。歐陽修繼承韓愈「不平則鳴」、「窮苦之言易好」,而提出「窮而後工」。另外,蘇洵的「風行水上」的比喻、蘇軾的「詞達」、蘇轍的「養氣」,都較具體說明文學產生過程以及文學創作的方法論,以補充韓愈的文學主張。韓愈「去陳言」,一直被認為是文詞上的獨創。可是,北宋後期文人發現「去陳言」是根據前代陳言並予以改變的。因此,韓愈「去陳言」被理解為「古中求新」、「點鐵成金」的工夫。如此,他們將「去陳言」的範圍從文詞擴大到句法、文法、筆法等領域,以恢復韓愈「去陳言」的原來的內涵。此外,北宋人並不肯定當時苦澀文風,他們強調「理得詞順」的創造原則,反對講究「怪奇」的文風。而且蘇軾提出「以俗為雅」、「以故為新」,反對「怪奇」的絕對概念,並且將「奇」的概念擴大,糾正北宋對韓愈「奇怪」的偏頗發展。如此,北宋後期文人充分瞭解韓文的內涵跟意義,透過他們的接受與推崇,韓文的價值被發揮出來。

    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對前人韓文研究之檢討 …………………… 1 第二節 尋求新的研究方向 ………………………… 6 第三節 研究取向與目的 …………………………… 11 第二章 北宋對韓愈接受的背景 ………………………… 17 第一節 北宋以前對韓愈的評價 …………………… 17 一、中唐 ……………………………………… 17 二、晚唐、五代 ……………………………… 25 第二節 北宋社會背景 ……………………………… 31 一、積極入世精神的高漲 …………………… 31 二、古籍整理與印刷術發達 ………………… 34 三、科舉文風的改革 ………………………… 36 四、三教合一的潮流 ………………………… 38 五、純文學概念的興起 ……………………… 41 六、理學的興起 …………………………… 43 第三章 北宋《韓集》流傳與其特徵 ………………… 45 第一節 北宋前期 …………………………………… 45 一、益部所雕本 ……………………………… 45 二、柳開校本 ………………………………… 47 三、《文苑英華》 …………………………… 49 四、祥符杭本 ………………………………… 51 五、《唐文粹》 ……………………………… 52 六、劉燁校本 ………………………………… 54 七、穆修校本 ………………………………… 55 八、尹洙校本 ………………………………… 56 第二節 北宋後期 …………………………………… 59 一、歐陽修校本 ……………………………… 59 二、嘉祐蜀本 ……………………………… 63 三、「呂夏卿本」、「嘉祐杭本」 ………… 64 四、呂大防《韓吏部文公集年譜》 ………… 67 五、洪興祖校本、《韓子年譜》、《韓文辨證》69 第四章 北宋前期對韓愈的接受 ………………………… 73 第一節 韓愈形象的探索 …………………………… 73 一、排佛 ……………………………………… 74 二、任官 ……………………………………… 77 三、性格與作為 ……………………………… 80 第二節 對韓愈道統的接受 ………………………… 88 一、道統接受的內涵 ……………………… 88 二、接受道統的排斥性 ……………………… 92 三、道統的神祕化與韓愈崇拜 ……………… 99 第五章 北宋前期對韓文的接受 ……………………… 105 第一節 對韓文的了解 ………………………………106 一、以教化觀念接受韓文 ……………………107 二、以「怪奇」與「簡易」語言風格接受韓文 114 三、對韓文新文體的發掘 ………………… 121 第二節 對韓文的曲解及其特徵 ………………… 124 一、對韓愈認識的局限 …………………… 125 二、接受韓文的目的性 …………………… 127 三、對「辯韓」的焦慮 …………………… 134 第六章 北宋後期對韓愈的接受 ……………………… 141 第一節 韓愈儒者形象之瓦解 ……………………… 141 一、儒家學說之不精 ……………………… 142 二、經籍知識之不足 ……………………… 153 三、對道統說之批判與道統概念之變化 … 159 第二節 韓愈排佛形象之淡化 ……………………… 163 一、韓愈與釋子交往 ……………………… 163 二、對韓愈排佛理論之批評 ……………… 170 三、對韓愈排佛方法之批評 ……………… 177 第三節 對韓愈立身行事的批評 …………………… 182 一、不合聖賢之作為 ……………………… 183 二、言行不符 ……………………………… 189 三、汲汲於富貴、戚戚於貧賤 …………… 196 第七章 北宋後期對韓文的接受 ……………………… 203 第一節 對韓文的理解與評價 ………………………203 一、對韓文書寫的肯定 ……………………… 203 二、以語言風格與作法接受韓文 …………… 212 三、韓文之經典化與「集大成」說 …………219 第三節 對韓文創作的接受 …………………………… 223 一、對韓愈創作理論的補充與修正 ………… 224 二、「去陳言」的新解釋:從「詞必己出」至「點鐵成金」233 三、對韓文「奇怪」的理解及其意義 …………240 第八章 結論 ……………………………………………251 參考書目 ……………………………………………………261

    參 考 書 目
    一、韓愈研究部分
    《韓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主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韓昌黎文集校注》,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二次印刷。
    《韓愈古文校注彙輯》,羅聯添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韓柳文研究法》,林紓,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韓愈研究》,羅聯添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韓愈資料彙編》,吳文怡編,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韓昌黎詩繫年集釋》,錢仲聯編,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韓歐詩文比較研究》,汪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韓昌黎文彙評》,葉百豐,臺北:中正書局,1990年。
    《韓柳文新探》,胡楚生,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韓愈文統探微》,鄧國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韓愈散文研讀》,王更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韓柳古文新論》,王基倫,臺北:裏仁出版社,1996年。
    《韓愈選集》,孫昌武選注,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
    《韓愈散文選集》,顧易生、徐粹育編撰,上海:上海古籍與香港三聯書店聯合出版,1997年。
    《韓昌黎小品》,洪波、關鍵選注,北京:新華書店,1997年。
    《韓昌黎思想研究》,韓廷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修訂版。
    《韓愈評傳》,卞孝萱、張清華、閻琦著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韓愈傳》,羅聯添,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韓愈研究(第二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韓學研究》,張清華等,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韓柳新論》,方介,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韓愈年譜及詩文繫年》,陳克明,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新譯昌黎先生文集》,周啟成、周維德主譯,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二、經部、史部、子部
    《四書集注》,朱熹,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論語正義》,劉寶楠,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十三經註疏》,阮元(校勘),臺北:新文豐,1977年。
    《禮記今註今譯》,王雲五主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史記會注考證》,司馬遷撰、瀧泉資言(考證),臺北:天工出版社,1989年。
    《漢書》,班固,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舊唐書》,劉昫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新唐書》,歐陽修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國史補等八種》,李肇,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資治通鑑》,司馬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登科記考》,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唐國史補等八種》,楊家駱主編,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太平御覽》,李昉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太平廣記》,李昉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冊府元龜》,王欽若等編,臺北:大化,1984年。
    《說郛》,陶宗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三、筆記類
    《義門讀書記》,何焯,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朝野僉載》,(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明皇雜錄、東觀奏紀》,(唐)鄭處誨、裴庭裕撰、田廷柱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大唐新語》,(唐)李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唐語林點校》,(宋)王讜撰、周勛初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東齋記事》,(宋)範鎮撰、汝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春明退朝錄》,(宋)宋敏求撰、誠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澠水燕談錄》,(宋)王闢之撰、呂友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歸田錄》,(宋)歐陽修撰、李偉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龍川略志》,(宋)蘇轍撰、俞宗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龍川別志》,(宋)蘇轍撰、俞宗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東坡志林》,(宋)蘇軾撰、王松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默記》,(宋)王銍撰、朱傑人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涑水記聞》,(宋)司馬光撰、鄧廣銘、張希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東軒筆錄》,(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青箱雜記》,(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齊東野語》,(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癸辛雜識》,(宋)周密撰、吳企明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邵氏聞見錄》,(宋)邵伯溫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邵氏聞見後錄》,(宋)邵博撰、劉德權、李劍雄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程史》,(宋)嶽珂撰、吳企明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遊宦紀聞》,(宋)張世南撰、張茂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舊聞證誤》,(宋)李心傳撰、崔文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鐵園山叢談》,(宋)蔡條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四朝聞見錄》,(宋)葉紹翁撰、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容齋隨筆》,洪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2次印刷。
    《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胡仔,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捫蝨新語》,陳善,臺北:新文豐,1984年。
    《東都事略》,王稱,臺北:文海,1969年。
    《能改齋漫錄》,吳曾,臺北:木鐸,1982年。
    四、總集、評點類
    《文選》,梁.蕭統編、李善注,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
    《文心雕龍讀本》,梁.劉勰撰、王更生注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文苑英華》,宋,李昉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秦皇島三次印刷。
    《唐文粹》,宋.姚鉉等編,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
    《古文關鍵》,宋.呂祖謙評、(清)徐樹屏考異,臺北:鴻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9月。
    《文體序說三種》,明.吳納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唐宋八大家文鈔》,明.茅坤,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
    《全唐文》,清.董誥等編,北京:新華書店,1983年。
    《全宋文》,曾棗莊主編,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宋文鑑》,呂祖謙編、齊治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古文辭類纂》,清.姚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古文析義》,清.林雲銘,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
    《義問讀書記》,清.何焯,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藝概》,清.劉熙載撰、王國安標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唐宋文醇》,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12月臺第2版。
    《唐宋文舉要》,高步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古文觀止》,吳調侯等,香港:商務印書館,1986年。
    《古文範》,吳闓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唐文選》,高文、何法周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五、別集
    《李白集校注》,李白,瞿蛻園、朱金城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孟郊詩集校注》,華忱之、喻學才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柳河東全集》,柳宗元,臺北:世界書局,1999年10月二版一刷。
    《元稹集》,元稹,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白居易集》,白居易,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李文公集》,李,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
    《張司業集》,張籍,四庫全書。
    《劉賓客文集》,劉禹錫,商務四部叢刊。
    《皇甫持正文集》,皇甫湜,商務四部叢刊。
    《皮子文藪》,皮日休撰、蕭滌非、鄭慶篤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
    《河東先生集》,柳開,商務四部叢刊。
    《河南穆公集》,穆修,商務四庫珍本八集。
    《范仲淹全集》,李勇先、王蓉貴校點,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小畜集》,王禹偁,商務四部叢刊。
    《孫明復小集》,孫復,商務四庫珍本八集。
    《河南先生文集》,尹洙,商務四部叢刊。
    《宛陵先生集》,梅堯臣,商務四部叢刊。
    《徂徠石先生全集》,石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二程集》,程顥、程頤,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歐陽修全集》,歐陽修撰、劉尚榮編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鐔津集》,契嵩,四庫全書珍本十集。
    《蘇學士文集》,蘇舜欽,中華書局四部備要。
    《嘉祐集箋註》,蘇洵撰、曾棗莊、金成禮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司馬光,商務四部叢刊。
    《曾鞏集》,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文公文集》,王安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周子全書》,周敦頤,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二程全書遺書》,朱熹編,臺北:中華書局,1966。
    《蘇軾文集》,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蘇轍集》,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豫章黃先生文集》,黃庭堅,商務四部叢刊。
    《淮海集》,秦觀,商務四部叢刊。
    《張右史文集》,張耒,商務四部叢刊。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晁補之,商務四部叢刊。
    《嵩山文集》,晁說之,商務四部叢刊續編。
    《濟南集》,李廌,商務四庫珍本別輯。
    《梁溪先生文集》,李綱,臺北:漢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
    《朱文公文集》,朱熹,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文忠集》,周必大,四庫全書本。
    六、文學理論、文學史類
    《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著、杜國清譯,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傑,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鏡與燈》,艾布拉姆斯(Abrams,M,H)著、酈稚牛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唐代文學史》,吳庚舜、董乃斌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國散文史》,陳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中國散文史》,劉一沾、石旭紅,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中國文學理論史》,成復旺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中國美學思想史》,敏澤,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隋唐文化史》,趙文潤主編,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敏澤,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國筆記小說史》,吳禮權,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張少康、劉三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羅宗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王運熙、楊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國歷代文論選》,郭紹虞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代文學史》,孫望、常國武主編,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中國散文史》,郭預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七、其他論著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錢穆,臺北:三民書局,1978年。
    《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三)》,羅聯天編,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柳宗元事蹟繫年暨資料類編》,羅聯添編,臺北:國立編譯館,1981年。
    《柳文探微》,章士釗,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古文法纂要》,朱任生編述,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年9月。
    《唐史新論》,李樹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唐代文學與佛教》,孫昌武,西安:陝西人民文化出版社,1985年。
    《宋明理學研究》,李日章,高雄:復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
    《唐代詩文六家年譜》,羅聯添,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續編》,羅聯天編,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宋史叢考》,聶崇岐,臺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初版。
    《張載》,傅偉勳、韋政通,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談藝錄》,錢鍾書,臺北:書林,1988年。
    《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呂師武志,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2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叢》,王錫榮等,臺北:新文豐,1989年。
    《唐代文學論集》,羅聯添,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5月。
    《石學蠡探》,葉國良,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關永禮主編,北京: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
    《宋代學術思想研究》,金中樞,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初版。
    《宋明理學與文學》,馬積高,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實用文章義法》,謝量,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中國散文藝術論》,李正西,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月。
    《古文正聲》,胡楚生,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中國古代文體學》,褚斌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呂晴飛主編,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石峻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
    《古代議論文選擇》,趙呈元主編,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劉復生,臺北:文津,1991年。
    《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新文豐,1992年。
    《歷代古文析評–唐宋之部》,楊鴻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北宋古文運動》,何寄澎,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初版。
    《唐代古文析評(唐宋之部)》,楊鴻銘,臺北:文史哲,1992年8月。
    《評註文法律梁》,宋文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2月修訂第2版。
    《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張躍,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評註文法津梁》,宋文蔚,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
    《唐代士大夫與佛教》,郭紹林,臺北:文史哲,1993年9月。
    《宋代理概念之開展》,鄧克銘,臺北:文津,1993年。
    《隨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臺北:裏仁出版社,1994年。
    《柳文選析》,胡楚生,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10月第3版。
    《隋唐史》,王壽南,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再版。
    《中國散文美學》,吳小林,臺北:裏仁出版社,1995年。
    《漢唐文學的嬗變》,葛曉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
    《歐陽修資料彙編》,洪本健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璿琮,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國古代文體學概論》,陳必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宋代文學思想史》,張毅,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辭偶疏舉要》,鄭子瑜,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8月。
    《隋唐官制》,王穎樓,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古代散文文體概說》,陳必祥,臺北:文史哲,1995年。
    《中國散文學通論》,朱世英、方遒、劉國華,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祝尚書,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1995年。
    《文學與傳播的關係》,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唐代四家詩文論集》,羅聯添,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鄧小軍,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楊儒賓、黃俊傑,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字句鍛鍊法》,黃永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蘇軾思想研究》,周偉民、唐令令,臺北:文史哲,1996年。
    《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2次印刷。
    《中國古代散文精粹類編》,王運熙主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
    《歐陽修文選》,杜維沫、陳新選注,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曾鞏年譜》,李震,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蘇轍年譜》,孔凡禮,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唐宋古文八家概述》,吳孟復,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2次印刷。
    《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張清泉,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唐宋古文新探》,何寄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唐代史事考釋》,黃永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唐代制度史略論稿》,李錦繡,北京:中國正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歐陽修評傳》,黃進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蘇東坡寓言大全詮釋》,朱靖華,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10月。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傅璿琮主編,沈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隨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宋金元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99年。
    《北宋文學家年譜》,曾棗莊、舒大剛,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宋代文學通論》,王水照,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宋史》,方豪,臺北: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張高評,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
    《中唐政治與文學》,胡可先,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唐代翰林學士》,毛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
    《唐宋古文論集》,王師基倫,臺北:裏仁出版社,2001年初版。
    《唐代銓選與文學》,王勛成,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孫以昭、陶新民主編,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唐學與唐詩》,查屏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
    《唐代財政史稿(下卷)》,李錦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
    《隋唐五代文學史科學》,陶敏、李一飛,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北宋文論研究》,蔡芳定,臺北:文史哲,2002年修訂初版。
    《杜詩唐宋接受史》,蔡振念,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八、學位論文
    《韓愈的道統論及其與儒學蛻變的關係》,王樾,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年。
    《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蔣義斌,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韓愈事蹟繫年考》,黃珵喜,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穆伯長及其作品研究》,浦忠成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韓柳比較研究一思想、文學主張與古文風格之析論》,方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韓愈著作版本與對韓國之影響研究》,朴永珠,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文學觀念的因襲與轉變 — 從《文苑英華》到《唐文粹》》,張蜀蕙,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釋契嵩反排佛論研究》,王文泉,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韓愈辭賦研究》,謝妙青,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中唐贈序文研究》,薑明翰,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唐代後期古文運動與經書關係之研究》,張育敏,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韓文「載道」與「去陳言」之研究》,兵界勇,臺灣大學中文研究碩士論文,1995年。
    《唐代後期儒學的新發展》,劉醇鑫,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
    《韓愈所作的墓誌銘研究》,金太熙,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唐人史鑑意識之探析》,柯金木,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
    《唐代幹謁詩文研究》,陳雅賢,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張蜀蕙,政大中文所博士,2000。
    九、期刊論文
    一)臺灣
    〈讀契嵩鐔津集〉,錢穆,《書目季刊》,1966年9月第11卷第1期。
    〈韓愈「原人」與張載「西銘」〉,胡楚生,《書目季刊》,1984年6月18卷第12期。
    〈論韓愈和李紳:臺參的爭論〉,劉健明,《大陸雜誌》,1985年6月第70卷第6期。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史筆論〉,楊鴻銘,《孔孟月刊》,1985年11月第24卷第6期。
    〈韓愈古文運動的幾個問題〉,羅聯添,《漢學研究》,1991年12月第9卷第2期。
    〈從韓柳文論唐代古文運動的美學意義〉,柯慶明,《唐代研究論文集,第三輯》,1992年。
    〈韓愈「對禹問」析義 — 兼論韓愈與孟子政治理念之歧異〉,方介,《漢學研究》,1993年6月第11卷第1期。
    〈宋代坊肆刻書與詩文傳播的關係〉,周彥文,《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95年6月。
    〈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黃啟江,《中華佛學學報》,1996年7月,第8期。
    〈范仲淹與北宋古文運動〉,王瑞來,《大陸雜誌》,1997年4月,第4期。
    〈談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方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2000年3月,16期。
    二)大陸
    〈韓愈評價的幾個問題〉,郭預衡,《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
    〈韓愈諛墓辨〉,仇永明,《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
    〈略論韓愈的反佛道鬥爭問題〉,史蘇苑,《中州學刊》1982年第1期。
    〈韓愈諛墓辯〉,仇永明,《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
    〈宋代疑經思潮與理學的形成〉,曹錦清,《復旦學報》,1985年第1期。
    〈談蘇軾對古籍的整理研究〉,劉國珺,《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5年第4期。
    〈柳宗元與歐陽修山水記比較〉,鐘小燕,《文史哲》,1986年第3期。
    〈宋太宗的「右文」政策〉,王雲海,《河南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蘇詩諷刺藝術及其淵源管窺〉,李博,《河南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北宋時期的校讎機構及其制度〉,宋立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3期。
    〈「兩唐書」說略〉,吳楓,《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3期。
    〈《文苑英華》、《唐文粹》的編選情況、相互關係及其他〉,何法周,《河南大學學報》,1986年第5期。
    〈宋初文風與王禹偁的文學觀〉,王延梯,《文史哲》,1987年第4期。
    〈韓愈「疑經」問題試探〉,陳國平,《唐都學刊》,1987年第4期。
    〈宋代石刻著錄書與所著錄石刻的價值〉,劉昭瑞,《河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從唐宋古文大家看駢散之爭〉,鄭力戎,《文史哲》,1988年第3期。
    〈宋初社會風氣建設淺識〉,雷家宏,《河南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曾鞏與王安石變法〉,王琦珍,《河南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宋代叢書述略〉,李德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9年第4期。
    〈宋代的圖學教育及其社會效應〉,劉克明,《湖北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 — 附說理學家的開山祖問題〉,鄧廣銘,《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儒學復興思潮影響下的北宋中期貢舉改革〉,劉復生,《史學月刊》,1992年第5期。
    〈宋代教育與宋代社會〉,黃偉,《史學月刊》,1992年第6期。
    〈陶淵明在南北朝時的被誤解與被理解〉,衛軍英,《浙江學刊》,1992年第1期。
    〈宋代士大夫的心態與行為〉,余貴林,《中州學刊》,1993年第2期。
    〈宋仁宗時期反佛老思潮及其特點〉,劉復生,《中州學刊》,1993年第4期。
    〈說北宋中期儒學嬗變與史學的變化〉,劉復生,《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
    〈論北宋時期之崇道及其對官員的影響〉,朱雲鵬,《中州學刊》,1993年第4期。
    〈略論宋代禪宗的新特點〉,洪修平,《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北宋進士科舉改革與文學〉,鞏本棟,《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柳宗元與宋代古文運動〉,(日本)副島一郎,《復旦學報》,1993年第4期。
    〈歐陽修的心態特點和他的散文風格〉,陳曉芬,《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關於宋修國史的幾個問題〉,蔡崇榜,《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1期。
    〈北宋對古代文獻注釋的變革〉,崔文印,《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3期。
    〈說北宋中期儒學嬗變與史學的變化〉,劉復生,《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宋代的金石學〉,崔文印,《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歐、蘇相合於道〉,楊勝寬,《成都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韓門的文道之論與宋代古文運動〉,於興漢,《山西師大學報》,1993年第1期。
    〈宋代功利主義思想研究〉,毛錫學、李中琳、馬盡舉,《河南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柳宗元對古代小說美學的理論貢獻—論「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吳新生,《河北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唐代科舉與士風轉變〉,蕭平學,《南昌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歐陽修提倡平易文風的思想淵源和時代意義〉,劉寧,《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北宋古文運動發微〉,黃寶華,《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唐代文本詮釋的實績與基本闡釋風格〉,王勛敏,《湖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論歐陽修《詩本義》的創新精神〉,張啟成,《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歐陽修文章論〉,周楚漢,《中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4期。
    〈唐代國勢與士風轉變〉,蕭平學,《南昌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宋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與洛學之興〉,高紀春,《中州學刊》,1996年第1期。
    〈蘇軾史學思想述論〉,王雲飛,《史學月刊》,1996年第6期。
    〈唐宋散文革新與傳統人文精神〉,李建國,《貴州社會科學》,1996年第4期。
    〈唐代的圖書搜集與整理〉,王彩雲,《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2期。
    〈談談古代文體的分類〉,牟玉亭,《文史雜誌》,1996年第5期。
    〈司馬光是理學的重要創始人〉,董根洪,《山西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論宋代對圖書文獻的收集整理〉,陳廣勝,《河南大學學報》,1996年5月。
    〈宋代整理唐集考略〉,曹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1期。
    〈論宋太宗朝的科舉取士〉,張其凡,《中州學刊》,1997年第2期。
    〈論盛唐幹謁文〉,張玉璞,《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10期。
    〈韓愈集傳本及校理源流管窺〉,常思春,《成都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試論宋代史學的政治功利主義〉,王天順,《中州學刊》,1997年第1期。
    〈論宋太宗朝的科舉取士〉,張其凡,《中州學刊》,1997年第2期。
    〈唐宋審美文化意識的嬗變 — 從「逸」的範疇談起〉,鄭海英,《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宋初佛教政策與佛教的復興〉,張偉,《浙江師大學報》,1998年第3期。
    〈論韓愈的懮讒畏禍心裡及對其創作的影響〉,吳在慶,《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6期。
    〈論歐蘇文人集團對文統建設的貢獻〉,羅立剛,《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體系〉,張西方,《史學月刊》,1999年第5期。
    〈歐陽修的金石證史〉,餘敏輝,《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宋代兩種求闕書目成書先後考〉,王新華,《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5期。
    〈宋代詩學批評中的唐宋之爭〉,胡建次、邱美瓊,《南昌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韓愈碑誌的創革之功〉,周敏,《南京師大學報》,2000年第5期。
    〈論宋代理學家的古文創作〉,許總,《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時代遷易與宋代士大夫的觀念轉變〉,郭學信,《文史哲》,2000年第3期。
    〈時代遷易與宋代士大夫的觀念轉變〉,郭學信,《文史哲》,2000年第3期。
    〈宋代的圖書印刷術〉,黎世英,《南昌大學學報》,2000年7月。
    〈論《新唐書》、《舊唐書》對韓愈評價之差異 — 兼談與「毛穎傳」之問世相關的幾個問題〉,廬寧、李振榮,《中州學刊》,2001年第2期。
    〈宋代詩話批評視野中的韓愈論〉,胡建次、邱美瓊,《南昌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文氣的源流演變〉,陳婉,《浙江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
    〈宋明刻書文化精神之審視〉,彭清深,《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4期。
    〈再論歐陽修的正統論〉,劉連開,《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4期。
    〈論《太平廣記》纂修的文化因素〉,趙維國,《河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宋代國家藏書事業的發展〉,姚廣宜,《河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蘇軾「蜀學」與程頤「洛學」在思想領域中的對立〉,漆俠,《河北學刊》,2001年第5期。
    〈北宋政治得失與政治文化〉,王榮科,《史學月刊》,2001年第4期。
    〈宋代唐詩學論綱〉,傅明善,《寧波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唐文粹》「詮擇」《文苑英華》說辨析〉,郭勉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宋初經學的轉型與歐陽修經學的特點〉,曾建林,《浙江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窮而後工」述論〉,桂棲鵬、張學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宋儒境界說 — 以儒釋道會通為視角〉,付長珍,《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古代文論「養氣」說之流變〉,王輝、時爾,《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韓愈集嘉祐杭本考〉,劉真倫,《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論宋學興起的原因〉,郭學信,《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歐陽修《昌黎先生集》校勘論略〉,楊國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3期。
    〈唐宋八大家文章通變論〉,周楚漢,《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論宋初散文創作的嬗變〉,劉石泉,《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