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雅芬
Lee Ya-Fen
論文名稱: 從翰林革命家到激進左派:徐謙的重要政治生涯(1903-1927)
指導教授: 呂芳上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左派司法改革基督救國者寧漢分裂馮玉祥司法黨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7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徐謙是民國初年著名的政治人物,也是追隨孫中山革命的重要黨員,他豐富的法學素養,也是早期在國民黨領導階層中,少數具有豐富學識及司法才能的人才。徐氏一生從事革命數十載,辛亥革命時上書清帝退位,組織國民共進會,後來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運動,南下進行護法運動。在南方政府期間先後擔任多項職務,扮演重要政治角色。同時他更是孫中山所委派與北方議員及軍閥從事政治聯繫的重要人物。此外,徐氏在司法上也有很大成就,他在清末時參與司法改革,促進司法獨立,並在民國成立後的南方政府擔任司法部長及大理院長時期,大力整頓司法、從事司法革命化的改造運動,對於革命的宣傳與促進有很大功勞。
    由於徐謙處於清末民初的過渡時代,使他積極尋求救國途徑。從最初的法律救國,進而倡導基督教救國,他以宗教為政治工具,希望喚起國人救國熱誠,但也因此被諷為政客。基督教也建立他與孫中山及馮玉祥的私人關係,成為日後重要的政治資源。徐謙雖盡心國事,滿懷救國熱誠,卻因主客觀環境及個人因素的限制,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多次遭遇挫折,頗受物議。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徐以左派立場成為共產黨拉攏對象,他積極與共黨合作從事農工運動,大力鼓吹群眾運動。武漢政府時期他擔任聯席會議主席,在汪精衛出國時,徐是代理汪的黨內最重要人物。他在當時提倡「提高黨權,防止軍人獨裁」運動與蔣介石發生衝突,而其與共黨親近的政治傾向,更被視為「國民黨左派」或「親共」份子。
    徐謙多變的政治立場及急躁高傲的個性使他在國民黨內沒有較親近的朋友,在寧漢合流之際,武漢重要國民黨人大都受邀前往南京政府共商黨務,唯獨徐被排擠在外,陷入政治孤立。儘管徐謙對此甚感不平,但他前後不一致的政治立場,及多變的性格應該要負最大責任。故寧漢分裂後,徐氏遭到國民黨開除黨籍並通緝的命運。本文以徐謙的重要政治生活為研究內容,時間斷限從光緒29年(1903)徐氏參加進士考試,提出對國家政治改革的殿試論為起點。而時間終點則以徐氏在寧漢分裂(1927年)後宣布下野,回歸平凡生活為研究斷限。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及目的 二、 相關研究成果評述 三、 研究取徑 四、 研究史料 第二章 翰林革命家 第一節 早年的家庭生活與教育背景 一、 早年的家庭與生活 二、 教育背景及其思想的形成 三、 政局變動中的政治主張 (一) 殿試策論對改革國事的看法 (二) 同情共和,支持革命 第二節 孫中山的追隨者 一、 加入國民黨和參與討袁運動 二、 赴廣州參與護法運動 (一) 政務會議時期 (二) 參加巴黎和會 第三章 一位司法改革者 第一節 清末民初從事司法改革運動 一、 清末參與司法改革 二、 擔任民初司法次長 三、 對時局的主張 (一) 對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的看法 (二) 中央行政委員制的提出 第二節 護法時期的司法改革 一、 改革刑律、尊重人權 二、 廢除罷工條文,保障勞工權益 第三節 武漢時期的革命化司法改造 一、 司法的革命化—司法官的黨化運動 二、 司法的民眾化—建立陪審參審制度 三、 司法的共產化—保障農工權益 第四章 基督救國者 第一節 宣揚基督教救國主義 一、 信奉基督教 二、 基督教救國主義的理論及內容 三、 基督教救國主義在政治上的主張 第二節 救國理念下的基督教救國會與反教運動 一、 創立基督教救國會 二、 從基督教救國主義的時局意見 三、 投入反基督教運動 (一) 背景 (二) 反教運動 第三節 在馮玉祥西北軍傳播「福音」 一、 初期的相識—基督的信徒 二、 北京政變 三、 與俄國的接觸 (一) 爭取俄援 (二) 相偕遊蘇俄 (三) 從事改造國民軍的政治工作 第五章 左派徐謙 第一節 與共產黨的淵源 一、 蘇俄對華宣言之好感 二、 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 三、 在北京工作時期 四、 爭議性的左派立場 第二節 武漢聯席會議時期的角色 一、 遷都之爭—聯席會議與徐、蔣的對立 (一)聯席會議的成立 (二)徐謙在聯席會議中的地位 (三)反對軍事獨裁運動 二、 提高黨權運動—三中全會 三、 清黨—武漢與南京的分裂 第三節 武漢分共 一、 與鮑、汪意見的紛歧 (一)農工運動的爭議 (二)土地政策 (三)工會審判權 二、 與共產黨的理念不合 三、 鄭州會議後的分共:國民黨左派的末路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一、 會議記錄及檔案文件
    1. 〈二屆中執委及各部第1-10次聯席會議錄〉,毛筆原件,民國14年12月17日至15年1月2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 〈二屆中執會國府委臨時會議函電報告〉,毛筆原件,民國15年2月至16年2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 〈二屆中央第1-115次常務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5年2月1日至17年1月1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 〈二屆中執委政治會議會議記錄〉,油印,民國15年7月至16年6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 〈二屆武漢中執委第1-19次〉,毛筆原件,民國15年12月24日至16年1月28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6. 〈二屆武漢中執委國府委第6-22次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5年12月至16年2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7. 〈二屆武漢中央聯席會議及中常會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6年2月21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8. 〈二屆三中全會會議記錄〉,油印,民國16年3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9. 〈二屆三中全會預備會議決議錄〉,鉛印,民國16年3月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0. 〈二屆三中全會第一日會議議事錄〉,鉛印,民國16年3月1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1. 〈二屆中執會常務委員及各部長聯席會議記錄〉,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2. 〈二屆中央各種函電會議記錄及提案有關文件〉,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3. 〈二屆中央第1-26次擴大會議記錄〉,油印,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4. 〈二屆中央土地委員會第1-4、6次擴大會議記錄〉,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5. 〈二屆中央農民委員會擴大會議記錄〉,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6. 〈二屆武漢大局討論會第一次會議記錄〉,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7. 〈上海各部工作計畫及二全代有關文件〉,民國15年,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8. 〈上海環龍路檔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9. 〈上海環漢路檔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0. 張雍鑫編纂印行,《大清新刑律總則全集》,1996年。
    21. 〈土地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記錄〉,油印,民國16年,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2. 〈中央宣傳部報告〉,油印,民國14年7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3. 〈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正式會議第二日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3月11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4. 〈中執會致各共黨嫌疑份子函〉,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5. 〈中執會對各級黨部訓令〉,鉛印,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6. 〈中執會第78次常務會議決議案〉,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7. 〈中執會致湖北審判土豪劣紳函〉,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8. 〈中國國民黨本部各部聯席會議紀事錄〉,毛筆原件,民國12年1月29日至12月15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9. 〈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2年10月28日至13年1月2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0.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3年1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1.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民國14年12月30日至15年1月20日,廣州,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2.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記錄〉,鉛印,民國15年1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3.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第6-17次會議議事錄〉,油印,民國15年12月27日至16年1月24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4.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臨時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議事錄〉,毛筆原件,民國15年12月2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5.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記錄〉,毛筆原件,民國15年,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6. 〈武漢臨時聯席會議第十三次會議記錄〉,油印,民國16年1月15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7.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臨時會議第十四次會議決議案〉,毛筆原件,民國16年1月1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8.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臨時聯席會議第十五次會議議事錄〉,毛筆原件,民國16年1月1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9. 〈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之外交部詳記〉,鉛印,民國16年2月22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0. 〈中央政治會議第六十六次會議記錄〉(南昌),毛筆原件,民國16年3月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1.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中執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預備會記錄〉,油印,民國16年3月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2. 〈中國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提案審查會議速記錄〉,抄件,民國16年3月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3.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案審查會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3月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4.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執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3月1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5.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宣言訓令及決議案〉,鉛印,民國16年3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6.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第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議事錄〉,油印,民國16年4月15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7.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毛筆原件,民國16年4月2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8. 〈中國國民黨土地委員會審查委員會議錄〉,毛筆原件,民國16年4月2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9.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油印,民國16年4月25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0.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油印,民國16年4月2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1. 〈中央執行委員會歡送北伐將士記錄〉,油印,民國16年4月2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2.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會議第十七次會議速記錄〉,油印,民國 16年5月2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3.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5月4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4. 〈中國國民黨土地委員會第四次審查會議〉,毛筆原件,民國16年5月5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5.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5月2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6. 〈中國國民黨中執會政治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速記錄〉,油印,民國16年5月3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7.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訓令〉,油印,民國16年5月3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8.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對總政治部及各軍政治部訓令〉,油印,民國16年6月1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59.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屆常務委員第一次會議〉,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60. 《光緒朝東華錄》,卷四百九十五,光緒28年2月。
    61. 《光緒朝東華錄》,卷四百九十八,光緒28年5月。
    62. 《光緒朝東華錄》,光緒30~34年。
    63. 〈刑法志〉,《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三、一百四十四。
    64. 楊家駱主編,《清光緒朝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
    65. 〈武漢土地委員會審查會議記錄〉,油印,民國16年4月2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66. 〈馮玉祥上中執會電〉,毛筆原件,民國16年9月1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二、 個人史料及著述
    1. 〈中央秘書處致徐謙函〉,毛筆原件,民國16年5月3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 〈中執委覆徐謙函〉,毛筆原件,民國13年5日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 〈仙桃市店員員工會致徐謙函〉,抄本件,民國16年2月28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4. 佐治徐謙,〈國民共進會共和聯邦折衷制商榷書〉,《東方雜誌》,第8卷第11號,民國元年五月。
    5. 佐治徐謙,〈依基督救國主義擬商榷之憲法要點〉,《東方雜誌》,第19卷第21號,民國11年11月。
    6. 〈吳山致季龍函〉,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7. 季龍,〈答友問〉,《星期評論》,第14、15號,民國8年9月7日。
    8. 〈派徐謙為特務宣傳員狀〉,見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八),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民國78年。
    9. 〈徐謙上總理函〉,毛筆原件,民國7年2月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0. 《徐季龍先生紀念冊》,徐謙治喪籌備會,民國30年。
    11. 徐謙,《民法總論》,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民國38年。
    12. 季龍,〈怎樣叫做個人獨裁制〉,簡報,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3. 〈徐謙致吳玉章函〉,毛筆原件,民國16年5月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4. 徐謙,〈審查懲治反革命原則報告〉,油印,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民國16年5月16日。
    15. 〈徐謙致汪精衛〉,毛筆原件,民國16年5月29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6. 〈徐謙批評農工審判土豪劣紳過火行動〉,毛筆原件,民國16年6月20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7. 〈徐謙致唐繼堯、陸榮廷〉,毛筆原件,民國8年1月1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8. 徐謙,〈快郵代電〉,民國16年10月6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19. 徐謙,〈徐謙致四次執委會預備會書〉,《中央特刊》,第3期,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民國16年12月。
    20. 〈徐謙為爭出席二屆四次中全會函〉,毛筆原件,民國16年12月,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1. 徐謙,〈佈告國民〉,見朱宗震、楊光輝編,《民初政爭與二次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2. 〈徐謙致徐朗西電〉,毛筆原件,年不詳,4月4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3. 〈徐謙、王寵惠上總理書〉,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4. 〈徐謙上總理書〉,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5. 〈徐謙致戴季陶電〉,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6. 〈徐謙等之通緝令〉,見沈雲龍主編,《中華民國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27. 〈徐謙致彭素民函〉,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28. 〈國父致季龍書〉,見吳硯雲編,《國父墨寶》,台北:北方雜誌社,民國37年。
    29. 〈馮玉祥致徐謙函〉,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0. 〈蔣總司令致徐謙、孫科、宋子文、陳友仁,請發表對外宣言〉,毛筆原件,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1. 〈趙可夫等控徐謙為共產黨員呈供〉,毛筆原件,民國16年9月17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2. 〈總理批徐謙介紹包世傑赴滬晉見函〉,毛筆原件,民國8年3月13日,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藏。
    33. 〈覆徐謙告不願接受議員選維總統並反對委員制〉,見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五),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民國78年。
    三、一般著作
    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檔案資料匯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2.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輯出版,《王寵惠先生文集》,民國72年。
    3.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輯出版,《廖仲凱先生文集》,民國72年。
    4.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編印,《第一次國共合作研究資料》,1984。
    5.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第一次國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6.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二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2年。
    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83。
    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1912-1927)》,台北,1984。
    9.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1971-1984。
    10.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元年至十六年,台北。
    11.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編印,《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民國73年。
    12. 《中國國民黨改組紀念民國日報特刊》,廣州民國日報社,1924。
    13. 中國社科院近史所編譯,《共產國暨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19-1928)》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1981。
    1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編,《馮玉祥五原誓師》,內蒙古:文史書店,1986。
    1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16.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五、六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17.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18. 王濟祥主編,《中國近代人物傳記資料索引》,東北師大圖書館印,1988。
    19. 王宗華、劉曼榮,《國民軍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20.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書局,1977。
    21. 王寵惠,《中華民國憲法芻議》,上海:南華書局,1913。
    22. 王玉明主編,《中國法學家辭典》,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1。
    23.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4.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台北:漢京出版社,民77年。
    25. 王功安、毛磊,《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
    26. 四川省中共黨史研究會編,《蘇聯〈真理報〉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選輯》,成都:四川社科院,1985。
    27.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28. 毛以亨,《俄蒙回憶錄》,台北:水芙蓉出版社,民國72年。
    29. 《文史資料選輯》14,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
    30. 朱宗震、楊光輝編,《民初政爭與二次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1. 《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19-1928)》,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80。
    32. 汪復林,《中華基督教年鑑》(10),民國17年。
    33. 李志剛,《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民國82年。
    34.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55年。
    35. 李守孔編,《民初之國會》,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6年。
    36. 李大釗傳編寫組,《李大釗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 李進修,《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綱》,北京:求實出版社,1988。
    38. 李國祁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69年。
    39. 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台北:宏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
    40. 李友仁、郭傳璽編,《中國國民黨簡史》,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
    41. 李進修,《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綱》,台北:求實出版社,1988。
    42. 李貴連,《沈家本與中國法律現代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43.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年。
    44.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維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78年。
    45. 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中國學術著作獎助會出版,民國67年。
    46.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會,民國55年。
    47. 沈雲龍,《黎元洪評傳》,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
    48. 余華心整理,馮玉祥著,《馮玉祥自傳》,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
    49. 余偉雄,《王寵惠與近代中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年。
    50.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
    51. 《吳玉章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8。
    52.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台北:遠東書局,民國71年。
    53. 吳天任,《民國梁任公起超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54. 居正編,《清黨實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27。
    55. 周康燮主編,《胡漢民事蹟資料彙集》,香港:大東圖書,1980。
    56. 周弘然,《中國民主思想運動史》,台北:帕米爾,民國53年。
    57. 長江仁編,《三一八慘案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58. 邵元沖編,《朱執信文存》,台北:河洛出版社,1971。
    59. 林治平主編,《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民國70年。
    60. 林明德、黃福慶合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71年。
    61. 林桶法,《民國八年之南北和議》,台北:南天書局,民國79年。
    62. 林永榮,《中國固有法律與西洋現代法律之比較》,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1年。
    63. 林永榮,《唐清律的比較及其發展》,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1年。
    64. 尚明軒,《孫中山與國民黨左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5. 邱錢牧,《中國政黨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66. 洪善美,《李烈鈞評傳》,台北:國史館,民國83年。
    67.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68. 徐復觀等,《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69年。
    69.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政中書局,民國72年。
    70. 唐培吉、王關興、鄒容庚,《兩次國共合作史稿》,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1. 莫世祥,《護法運動史》,台北:稻禾出版社,民國80年。
    72. 馬星野等,《革命故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69年。
    73. 馬五,《政海人物面面觀》,香港:風屋書局,1986年。
    74. 馬齊彬、張同新、李家泉等編,《中國國民黨歷史事件、人物、資料輯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75. 馬宏武等主編,《中國近現代名人辭典》,北京:檔案出版社,1983。
    76. 馬伯援,《我所知道的國民軍與國民黨合作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77. 桂崇基,《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7年。
    78.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民國78年。
    79. 秦野風等著,《國共合作的過去與未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
    80. 郭恆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台北:東大書局,1989。
    81. 郭成棠,《陳獨秀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民81年。
    82. 郭緒印,《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南天書局,民國83年。
    84.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68年。
    85. 陳鑑波,《中華民國春秋》,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0年。
    86. 陳公博、周佛海著,《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台北:躍昇出版社,民國77 年。
    87.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88.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台北:谷風書局,1986。
    89. 國史館編印,《國史擬傳》,第一、三輯,民國77年。
    90. 逢甲大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編,《中國現代史論文暨史料選集》,台中:逢甲大學,民國73年。
    91. 習賢德,《孫中山先生與基督教》,台北:浸宣出版社,民國80年。
    92. 梁家麟,《廣東基督教教育》,香港:建道神學院,1993。
    93.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8年。
    94.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1。
    95. 鄒魯,《鄒魯全集》,台北:三民書局,1976。
    96.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上海:上海書店,1947。
    97.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五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98. 賀允宜,《中華民國建國史綱》,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73年。
    99. 張國華,《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100. 張欽士,《國內近十年來的宗教思潮》,燕京華文學校研究參考材料,民國16年。
    101.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民國60年。
    102.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民國74年。
    103.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9年。
    104.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民國58年。
    105. 張洪祥、楊琪著,《馮玉祥與北京政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06. 張繼,《中國國民黨史》,台北:帕米爾書店,1952。
    107. 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69年。
    108. 復旦大學歷史系資料編,《辛亥以來人物傳記資料索引》,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
    109. 許政雄,《清末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歧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
    110. 清黨運動急進會編印,《清黨運動》,民國70年複印。
    111. 彭懷恩,《民國出年的政黨政治—政治發展角度的觀察》,台北:洞察出版社,民國78年。
    112. 彭明主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第一、二冊補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113. 葉仁昌,《近代中國的宗教批判—非基運動的再思》,台北:雅歌出版社,1988。
    114. 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台北:萬象出版社,1992。
    115. 馮玉祥,《我的生活》,上海:上海書店,民國36年。
    116. 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117. 楊家駱主編,《中國法制史料》,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4年。
    118. 楊幼炯,《中國政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民國68年。
    119. 福建省檔案館編,《福建事變檔案資料》,福建:人民政府出版社,1984。
    120. 維.馬.普里馬科夫,《馮玉祥與國民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121.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2. 榮孟源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4。
    123. 鄭明珠,《清黨運動始末之研究》,台北:滄海出版社,民國86年。
    124.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台北:中華雜誌,1978。
    125. 鄭 泰,《中國法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
    126. 鄧維貞,《獨立評論選集》,台北:長橋出版社,民國69年。
    127.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52年。
    128. 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台北:國民黨黨史會,民國67年。
    129. 蕭公權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69年。
    130. 《廖仲凱集》,中國科學院廣州科學研究所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131. 劉清波,《現代法學思潮》,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75年。
    132. 劉紹唐,《民國大事日誌》,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 68年。
    133. 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1975。
    134. 羅家倫主編,《國父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民國74年增訂。
    135. 羅志淵,《近代中國法制演變研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5年。
    136. 閻稚新,《李大釗與馮玉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137. 薩孟武,《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7年。
    138. 嚴靜文,《中國現代史綱》,香港:波文出版社,1975。
    139.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140. 簡又文,《馮玉祥傳》,台北:傳記文學,民國71年。
    141. 簡又文,《西北從軍記》,台北:傳記文學,民國71年。
    142.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1年。
    143. 瞿秋白,《中國革命與共產黨》,中共中央黨部,1928 。
    四、論文與專件
    1. 〈中華革命黨時期函牘〉,見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41輯,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民國59年。
    2. 中國社科院近史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吳景濂函電存稿—一九一九南北議和資料〉,《近代史資料》,第40號,1980。
    3. 王正華,《廣東時期的國民政府(14年7月至15年12月)》,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6月。
    4. 毛拔,〈基督教與革命〉,《文社月刊》,第3卷第8期,民國17年6月。
    5. 石學勝,〈孫中山與馮玉祥〉,《傳記文學》,第69卷第5期,民國66年6月。
    6. 白瑜,〈懷念徐謙先生並代為叫屈〉,《傳記文學》,第31卷第1期,民國66年7月。
    7. 〈行政委員制與中國〉,《東方雜誌》,第20卷第12號,民國12年6 月。
    8. 〈加拉罕〉,《中國革命與蘇聯顧問(1920-193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9. 呂芳上,〈中華革命黨的討袁宣傳〉,《中華學報》,第6卷1期,民國68年1月。
    10. 呂芳上,〈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的宣傳刊物〉,《師大歷史學報》,第2期,民國63年2月。
    11. 〈汪精衛先生在國民黨廣州市第一區第十一區分部演講〉,《司法週刊》,第9期,民國13年7月20日。
    12. 汪精衛,〈武漢分共之經過〉,逢甲大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編,《中國現代史論暨史料選集》,台中:聯邦書局,民國73年。
    13. 李根源,〈我與政學會〉,見《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一冊第三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14. 李玉貞譯,〈新發現的孫中山與蘇俄政府間的往來函電〉,《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2月。
    15. 李雲漢,〈武漢政權的兩個首腦人物〉,《傳記文學》,第32卷第5期。
    16. 何香凝,〈我的回憶〉,《新華月報》,第11號,1961。
    17. 〈何謂國民黨左派?〉,《嚮導》,第113期,民國14年5月3日。
    18. 季方,〈白首憶當年〉,《縱橫》,第1輯,1985。
    19. 胡適,〈福建的大變局〉,鄧維楨選輯《星期評論選輯第五冊》,台北:長橋出版社,民國69年。
    20. 林家有,〈從共產國際聯共與中華革命的檔案看鮑羅廷與孫中山政治理念的磨合〉,《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民國89年5月號。
    21. 林明德,〈清末民初的司法改革〉,《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6期,民國87年。
    22. 林玲玲,〈廖仲凱與廣東革命(1911-1925)〉,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23. 林貞惠,〈馮玉祥與北伐前後的政局(民國13年~17年)〉,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24. 〈武漢國民政府新司法制度〉,《國聞週報》,第4卷第9期。
    25. 招觀海,〈國民政府下之基督教〉,《文社月刊》,第2卷第7期,民國16年7月。
    26. 范体仁,〈徐謙其人〉,《安徽文史資料》,第19輯。
    27. 周祖義,〈徐謙年譜〉,《文史資料選編》,第30輯。
    28. 周佛海,〈逃出了赤都武漢〉,逢甲大學歷史教學研究會編,《中國現代史論暨史料選輯》,台中:聯邦書局,民國73年。
    29. 吳秀玲,〈中國國民黨清黨政策〉,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30. 吳相湘,〈徐謙甘為赤色傀儡〉,《民國百人傳》,第三冊,台北:傳記文學,1971。
    31. 吳相湘,〈徐謙的一生〉,《傳記文學》,第41卷第5期。
    32. 〈革命叛徒的寫真〉,《布爾塞維克》,第1期,1927年。
    33. 〈時事述評〉,《東方雜誌》,第21卷第20號,民國13年6月。
    34. 徐錫祺輯,〈北京政變文電輯錄〉,《近代史資料》,第61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35. 徐英,〈我的父親徐謙〉,《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1987年。
    36. 徐英,〈先父徐謙在三一八前后〉,《歙縣文史資料》,第3輯,1987年。
    37. 〈國民黨宣言〉,見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印,《革命文獻》第41輯,民國59年。
    38. 釙貞薰,〈張國燾與中國共產黨〉,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
    39. 孫修福譯,〈福建人民政府中央委員會會議記錄〉,《民國檔案》,第36期,1994年5月。
    40. 〈孫中山主張袁世凱辭職宣言〉,朱宗震、楊光輝編,《民初政爭與二次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1. 梁榮華,〈中年汪精衛之研究1917~1932〉,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
    42. 陳獨秀,〈基督教與中國人〉,《新青年》,第7卷第3期,民國9年2月。
    43. 陳培坤,〈中國國民黨清黨政策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
    44. 〈參審陪審條例〉,《國聞週報》,第4卷第9期。
    45. 陸丹林,〈關於徐謙〉,《茶話》,第2期,民國35年。
    46. 陶英惠輯註,〈蔣馮書簡新編(二)〉,《傳記文學》,第74卷第1期,民國88年1月。
    47. 張連紅,〈大革命時期的馮玉祥與孫中山—兼考北京政變後孫馮會晤問題〉,《安徽史學》,第1期,1994。
    48. 張朋園,〈清末民初的知識份子〉,徐復觀編,《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社,民國69年。
    49. 黃金麟,〈革命與反革命—「清黨」再思考〉,《新史學》,第11卷1期,2000年3月。
    50. 黃季賓,《陳獨秀思想轉變之初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78年。
    51. 黃光鈺,〈國民黨元老徐謙〉,《歙縣文史資料》,第2輯,1986年。
    52. 黃秀媛,〈民初的廢督裁兵〉,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
    53. 黃中興,〈楊度與民初政治〉,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
    54. 黃曉東,〈大革命時期的司法改革〉,《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27冊第78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55. 鹿中麟、劉驛、鄧哲熙,見〈馮玉祥北京政變〉,《文史資料精選》,第四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56. 葉景華,〈巴黎和會期間我國拒簽合約運動的見聞〉,《文史資料選集合訂本 》,第一冊第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57. 葉青,〈徐謙略傳〉,《民國檔案》,第8期,1987年5月。
    58. 葉青,〈大革命時期的徐謙〉,《近代史研究》,第49期,1989年1月。
    59. 楊雪峰,〈國父給徐謙幾封未見發表的函電〉,《傳記文學》,第41卷第5期。
    60. 楊維真,〈唐繼堯與雲南政治〉,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61. 蔡靜儀,〈徐謙〉,嚴如平主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民國人物傳(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
    62. 劉驥,〈南行使命〉,《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四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63. 遲振候,〈近代中央地方關係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2000年。
    64. 愚人,〈上帝與救國〉,《民風週刊》,第18期,民國8年9月20日。
    65. 鮑宏道,〈讀徐謙殿試對策卷〉,《歙縣文史資料》,第3輯,1987年。
    66. 蘇雲峰,〈民初之知識份子〉,《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論文》,台北:中研院三民所,1982。
    五、期刊、報紙
    1. 《大公報》:1911-1912,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上海文史資料》,1979-1988,上海: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3. 《上海民國日報》:1916-1927。
    4. 《中國國民黨改組紀念特刊》,上海民國日報出版,民國13年。
    5. 《中央政治通訊》,1925-1927,南京:國民黨中執會。
    6. 《中央半月刊》,1927,南京:國民黨中執會。
    7. 《中央特刊》,第2、3期,民國16年,南京:國民黨中執會。
    8. 《中央日報》: 1928-1937。
    9. 《反基督教週刊》,1-8期,民國14年2月至5月。
    10. 《天津文史資料》,1979-1986,天津:人民出版社。
    11. 《民國檔案》1985-1997,北京:中國社科院。
    12. 《民權報》,上海,民國2年。
    13. 《民立報》:1909-1913
    14. 《申報》:1919--1926
    15. 《布爾塞維克》1-3期,1927。
    16. 《河北文史資料》,1981-1987,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17. 《武漢文史資料》,1980-1990,武漢:武漢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8. 《近代史資料》,1978-1989,北京:中國社科院。
    19. 《近代史研究》,1979-1992,北京:中國社科院。
    20. 《東方雜誌》,上海,光緒31年至民國16年。
    21. 《茶話》,1946-1949,上海:聯華書局。
    22. 《建設》,1926-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
    23. 《星期評論》,1-53號,民國8年6月至民國9年6月,重慶;星期評論社。
    24. 《國聞週報》,1924-1927,天津:國聞週報社。
    25. 《國民黨週刊》,1-8期,民國12年11月25日至13年1月13日,第9期後改為《中國國民黨週刊》,出版至民國13年10月26日。
    26. 《湖北文史資料》,1980-1989,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7. 《晨報》:1924-1927。
    28. 《新華日報》:1940。
    29. 《福建人民日報》:1933-1934。
    30. 《福建文史資料》,1980-1987,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1. 《廣州民國日報》:1923—1927。
    32. 《廣東文史資料》,1964-1979,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3. 《漢口民國日報》:1926-1927 。
    34. 《縱橫》,1983-1986,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35. 《嚮導週報》,1922-1927,上海:嚮導週報社。
    六、西文資料
    1. Almond. G.”A Functional Approach.” in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2. Cavandish. Patrick. ”The New China of the Kuomintang.” Jack Gray ed.. 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tical Form, Oxford Univ. Press, 1969.
    3. Ch’en Jerome. China and West: Society and Culture 1815-1937, Bloomington and London, 1979.
    4. Drilik. Arif. ”Mass Movements and the Left Guomingtang.” Modern China,Vol.1, 1975.
    5. Eastman. Lioyd. E.. ”New Insight into Nature of the Nationalist Regime.” Republician China 9-2,1984.
    6. Fung. Edmund S.K.. ”Anti=Imperialism and the left Guomingdang ” Modern China Vol.11,No.1, 1985.
    7. Jacques Juliard. ”Political History in the 1980s:Reflection Its Present and Future.” Rabb & Rotberg eds.. The New History :The 1980s and Beyond (Princeton U.p.)
    8. Jan, L. Chen.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Press,1953.
    9. Sheridan. James. 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ij-hsianf, stanford, 1966.
    10. Shirley. James R.. ”Control of the Kuomingtang after Sun Ya-sen’s Death,”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5-2,1965.
    11. Shirley, James B.. ”Factionalism and the left Kuomingtang,” Studies on Asia 5,1965.
    12. Tu-ki Min. Men and ideal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Oct. 1997.
    13. Wilbur, C. Martin & Julie Lien-Ying How ed.. Documents on Communism and 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1918-1927, New York, Octagon Books,1972.
    14. Wilbur. M.. Sun Ya-sen:Frustrated Pariot, New York ,197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