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芝瑩 Chih-Ying Lee |
---|---|
論文名稱: |
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氛圍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 In Shaping the Creative Milieu: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Fashion Market Organizer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創意氛圍 、創意市集 、非營利組織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reative milieu, fashion marke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visual culture ar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5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創意市集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潮,不但為人們帶來全新的藝文體驗,也將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拉近,更給了創作者追求夢想的理由與機會。為了更深入了解台灣創意市集的發展脈絡,本研究聚焦於發起活動的主辦單位,選取四個相異性質、背景的專業團隊進行研究,除了分析他們的個別特色之外,也透過主辦單位的經驗分享,從中尋找形塑活動創意氛圍的要素;同時,也欲透過主辦單位的觀點,為發展陷入瓶頸的台灣創意市集生態尋求新的可能。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選擇四個背景各異的創意市集主辦單位進行研究,分別為:屬於小眾團體的「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團隊、集結各方資源組成非營利組織,目前策劃「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的台灣藝術市集協會、強調與社區結合,負責策劃「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以及舉辦「一卡皮箱SHOW自己—敦南誠品創意市集」的誠品企業。藉由訪談、觀察和文件資料收集的方式,了解不同主辦單位的辦理特色、經營創意市集的相關實務,並探討主辦單位與政府等其他相關單位合作辦理活動之經驗與看法。在經過近一年的研究歷程後,本研究獲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一、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有其不同的發展脈絡與辦理動機。
二、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有其相異的活動氛圍。
三、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有其各自的活動策劃關鍵。
四、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的團隊精神有其同質性。
五、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未來受大環境侷限影響而有發展之限制。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工作者、政府相關單位與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具體建議,並分享研究省思,作為檢視與思考的面向。
The fashion market has become popular in Taiwan these years. Not only bring people whole new experiences in arts, the fashion market also make arts as part of their daily life. What’s more, it gives the artists chances and reasons to pursue their dreams. In order to know the social contexts of the fashion market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organizers who hold the fairs.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the professional team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Campo Living Art Festival,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mall group voluntarily. The Art and Lifestyle Association of Taiwan, which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y hold the Red House Market for Artists and Designers presently. Nanhai Gallery of NTNU, programming the Guling Street Craft and Book Fair, which highlights the network of their community. And the Eslite Bookstore, which held fashion markets as a enterprise.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three types of approaches—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help knowing their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cluding the experiences in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various factors in shaping the creative milieu. Also, the research is probing into the 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evolvement to help figuring out the possibilities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for nearly one year, five major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each of the four fashion market organizers has its own history and motive at the beginning. Secondly, there are different atmosphere in their activities. Thirdly, each team has the key approaches to program the fair. However, similar characters can be found in the four different organizers. Lastly, the fashion market has some restriction in the future becaus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fashion market organizers, creative communities, the Government and future researches. It also share the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to provide another dimension for the readers.
一、中文部分
Allen, J., McDonnell, I., O’Toole, W., & Harris,R(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陳希林、閻蕙群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2002)
Byrnes, W. J.(2004)。藝術管理這一行(桂雅文、閻惠群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1999)
Coade N.(1999)。超創意管理(陳玉芬、吳為聖譯)。台北市:高寶國際。(原著出版於1997)
Dreeszen C. & Korza P. (Eds.).(2000)。社區藝術管理:社區藝術管理人手冊(桂雅文編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1994)
Florida, R.(2003)。創意新貴: 啓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鄒應瑗譯)。台北市:寶鼎。(原著出版於2002)
Hill, L., O’Sullivan C., & O’Sullivan T.(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林潔盈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2003)
Howkins, J.(2003)。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李璞良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著出版於2001)
Landry, C.(2008)。創意城市(楊幼蘭譯)。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
Leonard, D. A. & Swap, W. C.(2000)。激發團隊創意(施貞夙譯)。台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原著出版於1999)
Maitland H.(2005)。藝術經理行銷手冊(林潔盈、廖梅璇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2000)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90)
Rentschler R. (Ed.).(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羅秀之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於1998)
Smith, C.(2005)。創意英國(李俊明譯)。台北市:五觀藝術。(原著出版於1998)
Strauss, A. & Corbin, J.(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90)
Strauss, A. & Corbin, J.(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
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第二版)(頁97-116)。嘉義縣:南
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怡穎(2004)。創意市集。台北市:田園城市。
王雅黎(2007)。創意市集把青春主張攤出來。卓越雜誌,272,10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4年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學瀅(2006,12月)。生活中的自創品牌:手創藝術家個案研究。載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主辦之「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資料集(頁11–19),台北市。
吳牧青(2006,11月)。市集,誰的創意與歡樂?破週報,復刊434號。4-5版。
吳佩芸(2008)。台灣創意市集發展與價值—以整合平台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芝瑩(2007,6月)。玩創意也能成功創業?—手創工作者看台灣創意市集的發展。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辦之「美感新勢力—第一屆藝術與教育學生論壇」研討會論文集(頁177–191),台北市。
李宜瞱(2008)。創意市集消費者產品選購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昭怡(2006)。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國盛(2006)。吹吹西洋風:CAMPO創意市集。台灣光華雜誌,31(6),40-41。
李 暉(2007)。創意市集:國際潮流下的本土創新雜誌活動。今傳媒, 9,12-14。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市:三民。
李 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吳靜吉、林偉文(2004,9月)。創意氛圍與創造力的培育。論文發表於中國瀋陽東北大學舉辦之「瀋陽創造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瀋陽。
兔牙小熊(2006,11月5日)。最HOT的發燒書創意市集書店同樂會。聯
合報,E4版。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第二版)(頁189-218)。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昶戎、郭心嵐(2007)。臺灣創意市集的危機與轉機—以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為例。論文發表於中華觀光管理學會、臺灣休閒遊憩學會聯合舉辦之「第七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嘉義市。
施立芹(2008)。創意市集工作者的行銷態度與行為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胡幼慧(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頁271-285)。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南海藝廊創意市集工作團隊(Pay J)(2006)。創意市集—中場休息。2008年4月6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2117778.html
陳一姍(2007)。創意市集:未被馴化的世代創造力。臺灣工藝,26,1-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昱興(2007)。2007創意市集觀察報告。2007年11月28日,取自http://campolive.blogspot.com/2007/11/2007.html
陳 珩(2007)。創意市集新一代工藝創作。台灣工藝,26,10。
陳慧如(2007)。街頭賣「意/藝/異」--以創作者觀點初探創意市集現象。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秀玲、莊明穎(2006)。手工自創品牌。台北市:積木文化。
黃海鳴(2006a)。藝術在城市街道上的日常工作。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黃海鳴(2006b)。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活動—從2006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63(1),182-187。
黃海鳴(2007)。破碎廣場中的創意連結劇場:面對KUSO西門町創意嘉年華的興起。印刻文學生活誌,4(2),122-125。
熊婉容(2006,12月)。城市創意階級的崛起:創意市集參與者之特質分析。載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主辦之「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資料集(頁1–10),台北市。
熊婉容(2007)。創作人調適與成長之歷程-創意市集創作者經驗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仲嚴(2008)。微型流行視覺文化社群的自主創造性創造力。藝術教育研究,15,1-32。
歐佩佩(2006)。創意世代鍊金術。誠品好讀月報,72,44-4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市:天下雜誌。
賴珍琳(2007)。狂歡藝術直銷台灣混搭文化,三個年輕人無心插柳玩出CAMPO。2008年4月16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
View_6538
蕭瑀婕(2007)。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春安、鄒平宜(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顏寧(2007)。集創意,記城市:論創意市集風潮之興起。文化研究月報,76。
顏寧(2008)。創意活現,公共漫遊:創意市集作為台北人遊逛之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市:巨流。
二、英文部分
Glaser, B. G.,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 Aldine.
Goldblatt, J. J. (1997). Special events: Best practices in modern event management.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Handy, C. (1993).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fstede, G. (1981). Management control of public and non-for-profit activitie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6(3), 191-211.
Jick, T. D.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602-611.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latt, J. (2002).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view. In Jaber F. Gubrium &James A. Holstein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34-54). London: Sage.
Thompson, J. L. (1997). Strategic management: Awareness and change (3rd ed.).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pson Business.
Tuckman, B. W. (1965). Development sequences in small group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6), 38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