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銀玉
論文名稱: 企業基金會公益實踐之研究-以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為例
A Case Study on the Lite-On Enterprise Foundation as a Practical Model in Promoting Common Good
指導教授: 李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企業基金會企業社會責任社會公益實踐社區認輔非營利組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3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企業實踐社會公益的方式非常多元化,投入人力、物力或財力,或是以組織的方式成立基金會或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等等。本研究以光寶科技公司所成立的光寶文教基金會為研究個案,以光寶文教基金會投入資源最多與時間最久的「社區認輔方案」為例,藉以瞭解企業與基金會推動社會公益的互動歷程,例如議題選定、資源投入、基金會的發展以及基金會與各利益相關人的互動等等,藉以瞭解企業與基金會實踐公益的歷程與變化。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為:(一)企業成立基金會與投入此議題的動機;(二)企業內部與基金會的運作關係;(三)社區認輔與學校、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以蒐集資料,並輔以文件資料,經資料的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為:(一) 企業創辦人因具有宗教情懷,從教義出發推動公益,對社會議題抱持「家庭─學校─社區」的系統觀,促成基金會長期投入「社區認輔」,此點符合涂爾幹認為宗教具有建構社會的集體道德與規範,促成社會整合與穩定的功能;(二) 「社區認輔」是參照企業 “Total Solution”模式,從「家
    庭─學校─社區」的連結出發,提供系統性的治標且治本之方案;(三)基金會社會公益實踐應隨時關注社會變遷衍生的新議題,並提出因應策略,才能與時俱進並長期深耕; (四) 企業提供管理模式協助基金會的管理、規劃與訓練活動,有助非營利組織提高營運效能與永續發展;(五) 志工學習與多元化激勵措施,有助於志工提升服務的品質與自我實現;(六) 策略聯盟產生綜效,有助於資源極大化與訊息流通,提高受助者利益。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四節 相關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企業基金會之緣起與發展 …………………………………… 11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實踐 ………………………………………17 第三節 企業基金會公益實踐之運作策略 ………………………………29 第四節 台灣企業推動公益的相關研究 …………………………………38 第五節 光寶文教基金會及其社區認輔方案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研究的實施 ………………………………………………………47 第三節 研究的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5 第一節 企業基金會投入社區認輔公益實踐的動機…………………… 55 第二節 企業內部與基金會運作之關係………………………………… 61 第三節 企業基金會的策略聯盟………………………………………… 82 第四節 小結………………………………………………………………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 101 第二節 建議 …………………………………………………………… 105 參考文獻 …………………………………………………………………110

    中文部分
    MBA核心課程編譯組(2003)。公司發展策略,台北:讀品。
    內政部統計處(2013)。2012年內政統計年報。2013年5月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year.aspx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2010)。非營利組織資訊。2010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npo.org.tw/
    司徒達賢(1996)。中小企業之策略聯盟。經濟情勢暨評論,2(3),1-7。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性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
    司徒達賢(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行為之研究。人事管理,33(12),22-40。
    江明修、王俊元(2003)。台灣企業基金會之公共服務功能,台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1999)。環保類非營利組織之策略聯盟。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145-154)。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陳定銘(1999)。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中國行政評論,8(3),23-72。
    江明修、曾冠球(2009)。政府再造:跨部門治理的觀點。國家菁英,5(1),97-122。
    江信逸(2009),企業社會責任、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何慧玲(2000)。企業基金會之特性分析。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季勳(2002)。非營利組織運用網路行銷之研究:以台灣基金會網站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1)。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85。
    呂朝賢(2001)。非營利組織與政策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39-77。
    李佳霖(2009)。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咏吟(1992)。我國國民小學輔導單位的組織和員額編制調查研究。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李昱叡(2004)。推動海洋運動型行政組織策略聯盟之發展策略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8(3),81-90。
    沈洪炳(譯)(2000)。B. Gomes-Casseres著。企業群集,雙贏互利。載於齊思賢(譯),策略聯盟新紀元(頁9-11)。台北市:先覺。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75-110。
    官有垣(2002)。基金會致理功能之研究-以台灣地方企業捐資行社會福利與慈善基金會為案例,公共行政學報,7,63-97。
    官有垣、涂瑞德(2000)。企業的社會責任及與第三部門的合作關係。地方研考電子簡訊,4。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2013),現代社會導讀,古典的宗教與社會互動觀點,2013年5月1日,取自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355)
    林宜欣(2000)。台灣企業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電子類企業組織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珠 (2000)。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51-76。
    邱瑜瑾(1998)。台中市「非營利組織」社會福利體系的網絡結構與變遷之研究:社會網絡與政治經濟觀的整合分析。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洪榮昭、張吉成(1999)。大學經營國際化的策略聯盟。「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1999年12月10-11日)。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主辦。
    孫郁婷(2006)。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方式探討-以忘憂草憂鬱防治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孟君(2006)。企業舉辦慈善音樂會之公益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桑于雅(2005)。企業公共關係中藝文贊助-以科技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會在台灣。台北,中華徵信所。
    高宜凡(2010)。第六屆CSR大調查10大焦點,超過七成企業,用CSR選擇供應商,遠見雜誌,285。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4)。高雄: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的另類思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15-19。高雄:麗文。
    張英陣(1999)。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關係。社區發展季刊,85,62-29。
    張豫偉(2009)。志工組織運作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光寶社區兒童認輔志工團為例。國立政治大學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未出版,台北市。
    梁朝雲(2000)。數位媒體發展下的傳播革命。國際廣播,21,36-37。
    許文欽(2005)。草根型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社寮文教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世雨(2004)。建構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合作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2-2414-H-034-001。
    許崑峰(2009)。有線電視系統台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光榮(1996)。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倫理。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一卷四期,150-158。
    陳宏維 (2003)。推動農業策略聯盟成功因素之研析—以寶島周遊聯盟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陳昱蓁(2009)。金融集團公益行為之研究-以我國金控為例。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惠 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博志(2005)。台灣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變遷。2005年7月26日,取自台灣智庫網站: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26/348/0。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
    陳瑩蓉(2003)。企業參與公益活動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關係:以三個在台灣的跨國企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傅志鵬(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研習資訊,19(4),76-87。
    彭朱如(2000)。醫院策略管理─價值鏈與策略形態分析。醫院雜誌,33(2),45-55。
    曾清芸(2005)。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游舒惠(2001)。企業參與公益活動與公益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燕(2001)。各國學齡兒童課後照顧方案。兒童福利論叢,1,195-208。
    馮燕(2004)。企業基金會公益資源運用個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12-H002-006。
    馮燕(2006)。台灣的企業基金會。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台北市,巨流。
    馮燕、高永興(2003)。台灣企業基金會2002年發展現況。載於政治大學舉辦之「2002年基金會調查成果」發表會,台北市。
    黃蒼進(2003)。台灣企業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金融業之銀行為例。私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營杉、齊德彰(2005)。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慈善公益作為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電子產業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2),65-82。
    楊東震(2005)。非營利事業行銷。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楊炳韋(1995)。企業贊助公益活動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意菁(2008),企業公民、公民社會與社會議題建構—以「Keep W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為例,廣告學研究,30,85-120。
    趙義隆(1990)。大型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79-0301-H002-12)。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劉念寧(1990)。大型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立華、齊德彰(2003)。台灣標竿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作為之研究:以F金融企業集團為例。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7,158-173。
    鄭怡世(1999)。臺灣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崇趁(1995)。教育與輔導的軌跡。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勝分(2003)。全球化與開發中國家。空大學訊,301,107-113。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鄭惠文(1992)。企業贊助公益活動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97-270
    蕭新煌(1991)。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龍玉琴(2004)。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單親戶的數量、分析與特性:以1990年普查為例。人口學刊,17,1-30。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改研究報告,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old.npf.org.tw/
    謝宗穎、姜樹仁(2003)。我國高等教育策略聯盟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8,50-53。
    謝惠嬪(2007)。中華電信企業公益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士傑(2008)。企業基金會策略性慈善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仕倫(2008)。傳播媒體參與公益行為之研究-以其基金會運作方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嚴春財(2003)。策略聯盟在原住民山地鄉國小的應用與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28,79-85。
    蘇真真(2005)。直銷企業與公益活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英文部分
    Bogdan, R., & 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2nd ed). MA:Allyn & Bacon.
    Bailey, D. & Koney, K. M. (2000). 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From Affiliations to Consolidation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Carroll, A. B. (199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definitional construct. Business and Society, 38, 268-295
    Frederick, W. C., Keith, D., & Post, J. E. (1992). Business and Society: Corporate strategy, public policy, ethics.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Friedman, M. (1970).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26.
    Gidron, B., Kramer, R. M., & Salamon, L.M. (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lies or adversaries? In B. Gidron, R.M. Kramer, & L.M. Salamon (Eds.).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pp. 1-30.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riffin, R. M. (1990). Management. (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Hansmann, H.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89, 835-901.
    Hayek, Friedrich A. (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lly, D. B., & Koney, K. M. (2000). 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From Affiliations to Consolidations. USA: Sage Publications Inc.
    Kramer, R. M. (1987).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nd the Welfare State: Some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rgo, Robert A. (1994). Foundations. The Foundation Center.
    Margolin, Judith B. (1991). Foundation Fundamentals. NY: The Foundation Center.
    Martina, W., & Sabine, E. (2006). Corporate foundations: Their role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9 (2), 144-153.
    Marx, J. D. (1998). Corporate strategic philanthropy: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43(1), 34-41.
    Mixer, Joseph R. (1993).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Fundraising: Useful Foundations for Successful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Press.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Polanyi, M. (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M. E. Sharp Inc.
    Stainback, S., & Stainback, W. (1984).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special educ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0(5), 400-408.

    下載圖示
    QR CODE